三夏生产工作方案

时间:2022-07-23 08:56:19

导语:三夏生产工作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三夏生产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全县“三夏”农业生产视频动员会议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力以赴做好夏粮收获工作的通知》(政办发明电〔2022〕5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工作,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县2022年“三夏”生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打赢“三夏”生产这场硬仗,构建“上下贯通、快速反应、多方联动、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三夏”生产安全有序,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二、时间阶段

“三夏”农业生产工作即将从南到北、自西向东陆续展开。

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

夏收阶段:我县集中收获时间为6月上中旬,预计全县夏收工作在6月15日前完成。

夏种阶段:与夏收接茬同步进行。

夏管阶段:夏种结束至7月中旬。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农机供需对接,全面做好机具保障。努力做好小麦机收减损。深挖机收减损潜力,因地制宜抓好培训指导,提高农机规范化操作水平,力争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四是强化农机维修服务。指导农机生产、供应、维修企业做好农机零部件供应和“三包”维修服务,在麦收高峰期提供农机抢修服务。五是妥善处置农机安全事故。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做好农机安全事故防范工作。六是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出现连续降雨麦地严重积水时,组织排灌机械排水作业。遇到连阴雨导致地块泥泞使收麦困难时,及时调度履带式收割机进地作业。当大风致小麦大面积倒伏时,指导收割机逆倒伏方向收割,放慢作业速度,将损失降到最低。(责任单位:县农机服务中心、县卫健局、各镇街)

(二)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努力实现“零火点”目标。一是强化舆论宣传。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传媒等方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对小麦秸秆做到“不想烧”“不敢烧”“舍不得烧”。二是强化管控措施。镇街及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织密网格,配齐装备,做到责任到人、到田、到地块,值守、巡防、处置齐发力。三是强化综合利用。坚持全量利用、高效利用,做到还田、离田,下大功夫拓宽利用渠道。四是强化督查问责。压实部门、镇、村责任,做到压力传导到位、问题发现到位、整改落实到位。综合运用党纪、政纪和相关规定,采取通报批评、警示约谈、经济处罚、纪律处分等有效措施,做到经济、纪律、法律惩戒三位一体。(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街)

(三)全力抓好夏粮收购,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一是做好夏粮收购准备。充分用好农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提前准备小麦晾晒场地,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购置粮食烘干设备,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及早做好夏粮收购准备。二是持续抓好市场化收购。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措施,强化人员、资金、仓容、仪器设备等保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创新粮食收购市场化融资渠道,积极发挥各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作用,满足收粮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收购需要。三是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拒收符合标准的粮食。健全完善优粮优价市场运行机制,实现好粮卖好价,农民得实惠。四是严格执行收购政策。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严格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做好托底收购准备工作,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及时协调解决收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各镇街)

(四)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资料质优价廉。一是加强市场监管。以化肥、农膜、汽柴油等为重点产品,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保障农业生产用肥用膜用油质量安全。二是加强计量监督。加强加油站检查,对发现的“缺斤短两”等损害农民利益问题严肃处理。组织对全县粮食收购市场所用地磅等衡器进行全面检定,服务粮食收购。三是加大检查力度。对农资类市场、油品市场和电力市场存在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农资市场价格秩序。四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利用虚假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有效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对涉及农资类产品的投诉和举报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

(五)切实发挥供销优势,加强农资储备供应。一是加强分析研判,搞好调运储备。发挥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主力军作用和供销系统网络优势,加强与上游重点农药、化肥等生产企业产销对接,加大农资工厂直采和向农民直供力度,及时调整货源结构,确保农资品种全、质量优、供应快。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应急预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强化部门联动,畅通信息渠道,做好本地区农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的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三是优化农资经营,树立供销形象。全县供销系统要按照“诚信供销”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农资质量品牌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带头稳定农资价格,坚持从正规生产厂家、正规经营渠道等采购农资,严禁各类假冒伪劣农资商品通过供销网络进入市场、流向农户。(责任单位:县供销社、各镇街)

(六)实现道路安全畅通,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是增强区域协同,强化部门联动。强化部门沟通协调,互通信息,组织多部门,多梯次对收割机途经道路以及辖区重点路段进行全面认真地排查,切实消除交通拥堵和事故隐患。对非法拦截农机车、强迫农机收割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为“三夏”麦收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道路通行秩序。二是增强道路疏导,强化路面管控。认真落实道路巡查制度,遇有恶劣天气等情况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对农机流量大的路段开辟绿色通道,指导收割机械安全、规范在道路上停放。对发生的涉及收割机的轻微交通事故,做到快速处理,一般交通事故做到快速处置,快速撤除事故现场,严防道路发生拥堵。三是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前组织谋划,广泛宣传引导,利用农村大喇叭、报纸、微博、微信等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国道、省道和重要路段悬挂宣传标语,广泛宣传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各镇街)

(七)切实提供优质服务,做到用油供应充足稳定。一是确保农机用油供应。农机部门要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等部门协调联动,确保“三夏”期间燃油货源供应。确保油料供应渠道畅通,保障农机作业用油。二是开辟绿色加油通道。切实搞好服务,实行24小时营业。开展惠农让利活动,农机用户在惠农保供站单笔充值满500元,优惠5%。部分惠农保供站单笔加注柴油满一定额度向农机手赠送以洗漱用品、矿泉水、口罩等为主的“‘三夏’爱心大礼包”。三是确保油质计量关。对所属加油站油品质量、加油机流量全覆盖进行自检,全过程严把油品“运输关”“验收关”“储存关”“销售关”,不让一滴不合格油品流入市场,让农民加上放心油、满意油。(责任单位:县中石油加油站、县中石化公司、县农机服务中心、各镇街)

(八)做好外来人员的健康管理,消除疫情传播风险。一是本县农机作业机手14日内未出市的,可在全市各县区开展作业。机收开始后,每周做一次核酸检测,加强自身防护。二是跨区农机手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检测正常的,一律放行,不得层层加码;对承运农机装备的车辆驾驶人员实行同等管理。三是坚持“谁邀请、谁负责,谁雇佣、谁负责”的原则,属地及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履行外来机手报告和防控主体责任。机手入鄄后,由属地或接待单位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全面做好机手入鄄后的健康管理和日常检测管控。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各镇街)

(九)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夏收夏种顺利进行。一是及时发布预报。根据全县夏收夏种进度,制作、发布“三夏”期间滚动天气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内容包括:夏收夏种区天气实况及其影响、未来天气趋势及其对夏收夏种的可能影响分析评估、重大天气过程影响预评估及应对的措施建议等。二是实行“日报制”。将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信息及时报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遇到对夏收夏种有重大影响的天气时,应增加服务频次,开展针对性服务。三是切实搞好服务。气象部门要和农业农村局及时沟通,根据“三夏”农业生产需求,开展全县区域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防范应对服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街)

(十)切实提高夏播质量,搞好播后田间管理。一是着力搞好技术指导。“三夏”期间,组织县乡专家和农技人员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指导农户做好小麦玉米抢收抢播等工作,打好“三夏”生产这场硬仗。二是大力提高播种质量。提前做好农资储备、农机调配等各项夏种准备工作,努力做到小麦收获后,立即抢墒或造墒播种玉米、大豆等,做到精心播种,足墒下种。针对当前旱情发展形势,着力加大抗旱造墒播种力度,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打好秋粮稳产高产基础。努力扩大夏播粮食作物面积,坚决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三是搞好播后田间管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研究制定田间管理技术方案,重点抓好墒情、苗情、病虫情监测,做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着力强化苗期肥水管理,确保苗齐苗全苗壮,搭好秋粮作物丰收丰产的架子。四是切实抓好防灾减损。及时掌握“三夏”期间的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及时预警,落实应对措施。组织开展防火宣传和巡查,做好火灾隐患排查,筑牢麦收“防火墙”。未雨绸缪做好夏季防灾减灾,研究制定应急预案,抓好旱涝灾害防御和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同时,持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抗灾减灾能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各镇街)

四、组织保障

(一)成立领导小组。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成立县“三夏”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尚彦龙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曹传杰任副组长,相关县直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对我县的“三夏”生产工作进行指挥、调度(见附件1)。建立健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的县级工作机制,统筹开展机收形式会商、组织作业供需对接、应急处置等工作,及时解决好“三夏”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见附件2)。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三夏”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切实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按照工作要求,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强化责任,搞好沟通对接协调。要把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进行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具体领导和具体人员身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三)加强信息沟通。各级、各单位在“三夏”生产期间要建立并坚持日报告制度,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遇有重要情况随时报告。县、乡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小麦机收保障热线,协同交通服务监督电话和疫情防控热线,及时准确把握生产情况,第一时间受理解决“三夏”生产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