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学生就业教育和管理工作

时间:2022-07-06 15:31:49

互联网+下学生就业教育和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方面对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更加关注,并开始对就业教育进行合理的调整,重视了对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恰当的措施来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学生们的就业环境带来了重要的改变,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从学生们的角度来提升就业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确保学生们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进入并适应工作岗位。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高校学生;就业教育管理

引言

在“互联网+”环境下,无论是高校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还是课程设置、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们的心理辅导和就业工作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从当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们的就业率并不理想,同时学生们的就业满意度较低,未能够顺利就业的学生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另外一边,企业方面有着很大的岗位缺口,招工难度越来越大,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从而造成了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失衡,除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之外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对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高校的角度上来看,想要让自身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能够真正受到企业方面的认可,就必须跟上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教育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和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具体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当中会将就业指导设定为公共必修课,占四十个课时,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一般都会将其安排在最后学年来开设,并将其归纳为就业指导类课程。虽然不同的高校之间在课程的安排上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区别,但通过观察课程内容能够看到,绝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都主要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实践的部分非常少。换句话说,从学生们的角度来看,就业指导更加偏向于教条式的教学方式,所学习的内容也多为就业通识内容,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从就业的角度上来看,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们的特质上,主要在于实践过程,学生们走出校园,通过实践过程来对自我进行分析,并深入体会岗位的实际要求这样才能够做到自我发展规划的合理调整。如果仅仅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收益,那么所获得的效果自然就非常有限。从就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角度上来看,包含了就业的形式、政策、方式以及岗位能力需求等方面,都会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需要学生们掌握这些最新的信息,而这需要高校方面及时的更换就业教育课程的教材,某些学校很多年一直采用同一版教材,内容死板且知识点过时,无法达到就业教育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学生们在就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社会角色的转换,这个过程中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并未引起重视。

(二)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高校就业教育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相同,需要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并进行课程考核和能力考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针对就业教育成立了专业师资团队,其中包含了专业和兼职的教师,并且会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现有的师资数量虽然能够满足当前的就业教育需求,但从就业教育质量、水平等方面来看仍然存在着这样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就业教育这一专业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所以教学管理模式并不成熟,专业出身的教师非常少。其次,因为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所以会有其他的公共课教师或者高校的行政人员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学,这部分教师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实践积累都十分有限,再加上他们的日常工作繁忙,并没有足够的精力提升这部分兼职的就业教育课程,导致就业教育的效果并不高。最后,就业知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需求改变会对就业情况带来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求负责就业教育的教师能够具备良好的信息捕捉能力,跟上时展,积极的对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就业教育教师并未能够做到这一点,参加培训的机会也十分有限。

(三)辅导员就业指导水平有限

高校当中负责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同时也是学生们的就业指导老师,可以说辅导员承担了学生们的就业指导、服务以及心理辅导等多项工作任务,辅导员做好班级建设管理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教育部门的文件要求,高校师生比为一比两百,但实际很多高校中的辅导员带的学生人数都超过了这个数量,平时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日常琐碎事务上,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间十分有限,同时也限制了辅导员自身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作为高校基层管理者,辅导员对接的是学院就业专干、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以及就业管理部门,采用的是专干汇总逐级传达的方式,反馈效果并不好。

(四)就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首先,作为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就业管理服务部门主要负责的是就业组织、管理和指导等方面的工作,该部门所具备的信息化程度会对学生们的就业选择形成重要影响,同时就业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水平也决定了学生们是否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因此作为高校的就业管理服务部门所具备信息化程度,与高校学生就业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网络建设差强人意,仍然采用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不但效率较低且信息传播范围也十分的狭窄。其次,作为高校就业教育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并对高校各个学科的就业方向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使得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具备更强的针对性。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对高校各学科的就业需求了解和调研工作并未做到位,就业管理部门人员本身的专业能力水平也对这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限制。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一)加强教学实践和心理辅导

想要切实提升高校学生们的就业质量,就必须由学生们去进行实践和感悟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从中深刻体验职业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就业动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将其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所以高校方面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可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到企业当中进行参观学习以及体验岗位实习和现场招聘的机会,同时高校方面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和成功人士到高校当中举办讲座,为学生们分享一些经验。另外要增加高校内的就业教学实践课内容,其中包括了面试环节和求职材料制作等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们的求职材料进行批改,并模拟面试和考核过程,前置就业前中期的实践过程,具体可将互联网资源作为重要依托,为学生们带来多种学习的途径。最后,在关于就业教育中的心理辅导部分,可增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帮助学生们做好就业心理准备,让学生们正确的面对失败和挫折,合理应对自卑心理和就业恐惧等负面情绪。

(二)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互联网+”环境下,除了越来越多的模拟创业大赛,并且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们能够从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同时教学形式也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负责就业教育的教师将要面对更大的挑战。那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重视就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扩充,进一步提升就业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要结合互联网发展来及时更新就业教育内容,按照高校学生的特质来开展就业培训,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方法的实效性,提升整体的就业教育水平。从教务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应该为就业教育教师制定发展规划,提升教师的就业教育水平,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平台。

(三)给予学生综合指导和服务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们能够从多个渠道来获取信息,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有利于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并培养学生们各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网络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弊端,因为学生们不具备足够的甄别能力,所以在信息判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所以在互联网环境当中负责就业教育与管理的教师将会面对较大的挑战,除了要确保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够跟上社会经济发展之外,也要给予学生们必要的引导,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就业教育管理服务,需要就业教育的专业教师能够和辅导员之间建立合作,共同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作为负责就业教育管理的专业教师应该能够从专业的层面来帮助学生们分析行业发展态势以及求职材料的制作,同时也包括一些求职技巧等等,而辅导员则主要负责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会更快地发现学生们的思想动向,所以能够在这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重视大数据平台的应用

随着人们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校在考量工作成效方面更多的会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和对比等方式,这也是目前高校改革的主要方向。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属于自身的大数据库,并进行了自主网站的建设,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同时也网站为窗口,来进行信息的迅速传播和覆盖。就业服务所面对的高校中的全体学生,除了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服务之外,也要为其他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技能辅导和理念培训等。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就业网站,并对其中的板块、信息和功能进行开发和完善,让就业服务能够真正辐射到高校中的所有学生。另外一方面,高校中的就业服务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走出校园,按照学生们的专业情况及企业需求来进行就业市场的开拓,做好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就业路径。就业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中需要高校方面认清形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学生们的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本文对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作者:张洁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