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时间:2022-06-23 15:25:00

互联网思维下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思维逐渐向着管理领域渗透。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互联网思维中的数据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扁平化思维等,进行学生管理制度、管理事务、管理内容、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等的优化、调整、改进,可达到提高大学学生管理成效的目的。因此,本文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论述,明确了其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边界化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大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应用途径

社会已经步入大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已经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并形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互联网思维。在传统的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的是工业思维,制定的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结构、管理内容等,带有典型的科层制管理特点,大学学生管理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上下级为领导与指导关系。需运用互联网思维塑造新型的学生管理组织体系,加快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准确度,以及消减不必要的管理环节,提高学生管理的运作效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特点,实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1]。

一、互联网思维概述

(一)概念分析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进入web3.0阶段,实现人机交互、多终端交互、人人交互,以及在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的助力下,互联网逐步形成多对多的交互模式,信息交互效率更高、传播范围更广。“互联网+”逐渐渗透至商业领域、科研领域、教育领域等,促进了各行各业生产、管理、工作等质效的提升,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推动性的作用。互联网出现伊始,人们将其定义为工具,而在当下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还衍生出了互联网思维,也可说是一种工具思维,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现实世界人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带动行为的转变。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人们随时随地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就可上网,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与深化,使其成为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一种文化,展示出互联网环境中的理念、精神、规则等,尤其注重于思维价值的创造。

(二)特征分析

互联网思维有着自身独特的核心思维,一是用户思维,以用户为核心去考虑问题;二是简约思维,分为专注与简约两个方面;三是极致思维,是指将工作做到极致,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甚至是超出用户预期;四是迭代思维,允许出现错误,不断试错,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五是流量思维,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活跃度,影响着互联网运行的质量;六是社会化思维,借助社会化媒体或是众包协作,打造出互联网的协作模式;七是数据思维,数据是互联网运行的基础,现实世界与互联网世界之间的信息交互,是以数据的形式进行传递;八是生态思维,互联网中的各个主体,为利益共同体,自组织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互联网思维是以用户为核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具有平等、开放的特征,民主程度更高,没有等级之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使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体系,转化为扁平化组织,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回归人性的本质,具有在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前提条件[2]。

二、大学学生管理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作用

(一)去中心化

大学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是从工业社会演化而来,带有非常明显的工业思维,工作管理具有制度化、标准化、中心化特点。在工业思维管理工作模式下,学生被限制在标准、制度、规则的框架内,管理模式较为封闭。在这种管理工作模式下,大学领导层为中心,负有学生管理的责任,学生为被管理对象,处于管理组织结构的底层,管理突显的是管理手段,未能展现大学学生管理的服务属性。互联网思维下的管理组织结构为扁平化,无核心点,对工业社会的组织结构进行分解,去中心化,将组织结构中的所有人放于中心点位置。大学采用互联网思维中的扁平化思维,学生为管理的核心与主体,实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目的。

(二)去边界化

大学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按照学生管理事务进行划分,并由相应的各个部门负责,人为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分割,本属于一个整体的管理事务,被归于两个相互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形成封闭管理局面,管理边界较为明显,尤其是在大学资源利用与共享方面,边界化更为明显,那么在大学生日常活动中,信息交互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成效。基于互联网思维,信息交互快捷、精准,可实现大学学生、教师、管理部门、大学领导等之间的高度信息共享,解决大学学生管理信息不对称、垄断问题。大学学生管理各主体之间,跨越边界进行信息交互,在现实的校园环境中实现了互联网开放性特点的运用,突破大学原有的封闭管理模式,构建出开放、共享、平等的新管理组织形态[3]。

(三)去中介化

大学原有的信息传递模式是大学领导最新指示给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将信息传递给大学班主任或是辅导员,最后传递给学生。信息由大学的最顶层传至最底层,之间存在信息传递中介,形成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互联网中,所有个体平等的处于环境中,个体之间多对多连接,构建出直接有效的信息传递网络,无中介参与。在无中介的互联网环境下,每个个体都可发表自身的建议,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进行信息的控制,学生管理工作者在互联网中,不在完全掌握信息传播渠道,互联网中的每个节点都有可能占据有利位置,不受现实世界的束缚,自由信息,成为舆论的掌控者。

三、互联网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一)应用用户思维,转变管理理念

互联网下的用户思维是以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用户作为核心节点,围绕用户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活动。在大学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注重的是客户思维,实行科层制管理模式。在引入互联网思维后,采用用户思维开展管理工作,需要大学进行客户思维的转变,以服务用户的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与服务,注重学生的细节体验,让学生有所感知,超出学生对服务的预期。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是抓住、抓准每一位用户的实际需求,让用户参与产品服务之中,进行产品的优化调整,持续提升用户的体验。用户购买产品与服务关注的重点是价格,那么产品与服务营销方案的制定则变得尤为重要,用户思维是以人为本,将用户提升至主体地位,注重用户服务的细节体验,达到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目标。目前,大学教育强调的是以生为本,与互联网用户思维保持一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用户思维,深度探寻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需求为驱动力,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向着服务学生的方向发展。

(二)采用扁平化思维,简化组织结构

大学学生会是学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属于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学生会以主席团为核心,主要由一名学生会主席、多名副主席组成,在主席团下,设有多个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设有部长一名,副部长多名,以及干事若干名。在学生会传统的管理中,主席团有着决定权、任命权、审议权,上级指导下级工作,有着严格的管理层级之分,各部门之间各自独立,由学生会主席团进行管理,而各部门直接管理基层班级。在应用互联网扁平化管理理念后,主席团、职能部门、基层班级处于同一拓扑型结构中,削弱了学生会主席团的职能,各个主体之间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上下直达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第一,该组织结构节点为基本单元,组合形式众多,纵横之间节点平等,信息交互通畅;第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门之间没有边界,重组整个学生会组织,注重基层班级管理效能的发挥。例如,学生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独立运行,在开展活动中,各个部门与基层班级抽调骨干人员组建活动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没有管理等级之分,互相配合完成各项工作,在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回归自身的部门或班级。采用灵活组合、扁平化管理思维,简化活动信息传递环节,基层班级的学生也可参与管理活动,对整个学生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消减不必要的管理环节,提高信息反馈效率,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过多的消耗[4]。

(三)借助简约思维,优化管理流程

学生管理工作内容众多且繁杂,并且学生有着自身的个性特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在短时间内抓住管理的重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一是简化事务办理环节,使用减法,进行办理手续与流程的简化;二是传统学生管理中各部门权责不够明确,运用简约思维中的专注力,明确部门的权责,确立日常管理的重点内容,专注于自身的管理事项,弥补学生管理中的疏漏,提高管理的精确性;三是进行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精简不必要的操作流程与管理节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管理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多余的资源消耗,提升整个管理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益;四是探寻学生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去除其中管理价值不高的条款,并修补其中的疏漏,保证制度与当下大学学生管理之间的适应性。通过学生事务办理、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结构的精简,合理去除冗余组织、多余环节、无价值的管理内容,重塑简约化管理流程,全面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效。

(四)使用数据思维,提升管理的针对性

数据思维是指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数据,对学生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提前规划部署,将数据作为驱动力,实现学生工作的前瞻性管理,而不是在发生问题后,进行事后的弥补与解决,防止学生管理工作滞后问题。采用数据思维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以数据为指导,通过全面收集数据,深度挖掘数据价值,量化学生的日常表现,以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指导。1.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培养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各项信息,借助数据分析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像学生专业发展上的分析,收集学生图书馆的借阅记录,获取借阅频率较高的图书类型,增加该类型图书的采购量,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或者是分析学生跨专业借阅的图书类型,为辅修课程的设计提供依据。使用数据思维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大学学生培养工作,提高大学教育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大学学生的针对性、个性化培养[5]。2.反向匹配反向匹配要以往届学生分析数据为基础,对当下学生进行匹配培养。例如,往届学生在毕业后进入知名企业工作,可对该学生进行各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包括了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干部职位等,完成分析后,与现阶段的学生进行匹配,对匹配度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采用数据思维进行反向匹配,也可用于危机管控工作,像心理危机管控,可收集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家庭状况等,与正常心理状态进行反向匹配,确定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危机,以便于进行心理辅导,实现学生各项危机的提前预防,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动性,避免事后处理成效不佳现象。

(五)基于社会化思维,建立自组织

社会化思维的核心是网络,学生管理工作面向的是学生,将所有的学生视作网络化的存在,进行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搭建。一是社会化媒体的利用,在学生管理信息交互中,使用社会化的媒体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沟通交流注重平等,打造出链式传播体系,组建社会化的学生管理网络形态;二是众包协作,鼓励学生建立自组织管理模式,让学生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并通过互联网将分散的学生自组织整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学生自组织可自主制定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而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其中主要负责指导与监督,以提高自组织建设的效果,实现其建设的最大化价值。综上所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受到工业思维的限制,管理工作着重强调的是管理,采用的是客户管理模式,未能体现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性质,也未能突显学生核心与主体地位,管理呈现出封闭性的特点,形成信息传递不及时、管理精准度不足、管理质量与效率不够理想等问题。因此,大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及时完成管理思维的转变,采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工作的改进与变革,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去边界化,持续提高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信息化、高效化的发展[6]。

参考文献

[1]李加奎.“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教师与学生管理工作协同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3):2.

[2]李辉.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及运用[J].视界观,2019(15):1.

[3]杨婷婷.“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2.

[4]张红玲.“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7):2.

[5]刘岩,赵楠.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的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14):3.

[6]潘中祥.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转型[J].高教探索,2019(2):5.

作者:杨志强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