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银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时间:2022-06-01 09:28:23

大型银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摘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世界大势所趋、发展形势所迫,必须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推动大型银行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质效,本文总结大型银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状与挑战,分析提升大型银行创新驱动发展质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创金融;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模式创新;政策建议

一、大型银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现状与挑战

(一)背景: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当前,党中央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金融与科技创新历来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用推动金融业实现了办公电子化、业务处理自动化,促进了各种资源的互联互通,大幅提升了金融业的运营效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金融业实现了信息采集、风险定价、投资决策等行为模式的根本性变化,科技对金融的赋能作用愈发凸显。步入新发展阶段,金融业除了要继续关注科技对金融的赋能,进一步加快自身行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金融为科技创新赋能,要全面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业要大力发展好“科创金融”,助力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二)现状:科创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持续完善科创金融专业化组织架构。近年来,大型银行加快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设立,在科创金融领域打造横向覆盖新兴产业重点行业、纵向贯穿总分行分层管理的特色支行专营体系,通过加强对特色机构的引导和考核,优化科创金融业务流程,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二是持续加大科创领域信贷规模倾斜。大型银行与政府部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任务承担主体,加大信贷规模倾斜。三是持续提升科技风险预防控制能力。大型银行不断优化科创企业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通过引入外脑,协助把控项目技术风险,在提高金融服务精准性基础上提高风险把控度。

(三)挑战:科创金融服务的适应性和专业性有待提升

科创企业具有高技术、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和轻资产的“四高一轻”特征,发展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在资产结构、经营风险、金融需求等方面与传统企业差异较大。以商业银行为例,商业银行偏重于选择支持成熟型企业,要求债务人设定偿债保证和信用增级措施,但大量中小科创企业处于成长期甚至初创期,缺乏足够的实物抵押品,传统银行信贷体系难以适应科创企业金融服务需要。

二、提升大型银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质量

2020年,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通国民经济和产业循环的堵点和淤点,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到政策落地层面,很重要的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依托国内大循环稳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地位和份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但不能忽视我国重大原始创新偏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科技领军人才欠缺等实际情况,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大型银行发展科创金融应聚焦以下目标,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质量。一是支持研发主体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必须从筑牢科技创新的基础做起,在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攻关方面下大力气。科创金融既要支持部级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的带头作用,也要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成为底层技术研发的生力军。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例如,金融机构可以成为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的桥梁,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平稳度过研发周期。二是促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提升科技创新整体能力的重要前提。技术要素合理配置至少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方面,要让技术要素流动起来,例如,促进知识产权的流转变现,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建立科技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缓解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多渠道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探索建立适应科创企业所需要的金融产品体系,开展投贷联动、投债联动等新型业务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上市,稳步提升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三是助力科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当前,在部分制造业领域,我国的终端产品、终端设备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例如盾构机、高铁等。下一步,需要逐步在产业链前端也建立起国际竞争力,例如在一些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细分领域,扶持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这样既能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发挥机构优势,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优化全球营销和服务网络。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科创金融的重点在于如何快速、稳妥地调整完善经营管理思路,积极在客户识别、风险管控、人才队伍等方面适应科创金融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难点则是目前我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尚缺乏足够的支撑和经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科创金融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当前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面对科技创新的历史大潮,尤其在我国面临科技赶超、亟需摆脱“卡脖子”困境的特殊阶段,金融业要思考如何既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又切实把握好金融风险,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科创金融发展的新路径。

三、提升大型银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效率

一是厘清风险识别、风险分担与风险补偿的关联机制。提升科创金融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是有效支持科创企业发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科创金融风险管理的难点在于风险识别的专业性、风险分担的多样性和风险补偿的非对称性,商业银行需要充分了解并判断高新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前景,与风险投资、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探索联动合作模式,合理获得成功科创企业超额回报,覆盖整体违约损失。攻克上述难点必须重视风险识别、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之间的关联性,以机构合作为切入点,减轻商业银行与科创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风险分担带动风险识别能力提升;以搭建知识产权转让平台为切入点,打通创新链堵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通过风险补偿吸引龙头企业参与风险分担,降低科创金融业务整体风险水平。二是建立创新链前中后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协同机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链中的功能定位不同,金融服务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依据不同创新驱动模式的特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支持路径,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金融服务,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产品与服务联动机制,真正实现全创新链、全生命周期科创金融业务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创新链前端的重点是基础性科学研究,将原始的技术投入转化为创新科技成果,是基于国家层次的创新要素驱动,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特征,研发投入大,技术外溢性强,绝大多数情况下由政府主导,以财政资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大型实验室、创新产业园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需要外部金融支持,主要涉及银行信贷业务。创新链中端的重点是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是基于产业层次的聚集创新驱动,具有技术集中度高、知识产权交易频繁等特征,主要涉及资金结算、融资、交易撮合、并购咨询等业务。创新链后端的重点是企业技术引进和再创新,是基于企业和个人的市场需求驱动,依赖新兴市场的规模化和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主要任务是创新贴合中小科创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科创金融业务在横向上涵盖公司、普惠、投行、信贷、授信、风险、科技等多个部门,以及理财、投资等子公司,在纵向上贯穿总行、省分行、科创中心、特色支行等多个层级,业务网络绵密交织。在保持现有机构组织架构的前提下,可确立公司业务为主线、风险管理和金融科技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沿着“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产业集群与创新平台—中小科创企业”创新链,建立“风险信贷—撮合—投资—传统信贷”的全生命周期科创金融服务闭环,促进部门和机构间业务协同。三是设置培养并激发员工和组织创造力的激励机制。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即“依靠人、为了人”的发展。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人的智力”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要素投入。在科创金融业务中,“人的智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科技+金融”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上,还体现在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设计上,以及流程、方法、战略等方面的创新优化上。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科学设置员工培训、绩效考评、轮岗晋升等激励机制,借鉴“金融监管沙盒”的模式,充分给予人才和组织试错、容错空间,激发集团上下创造力,以内部创新支持企业和大众创新。

四、政策建议

2021年12月,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科创金融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要求全面推动优化科创金融服务。“十四五”时期是发展科创金融的关键期,大型银行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践行科创金融的使命与担当:一是在服务对象上,要努力前移服务重心,推动科创金融服务专项行动,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创新,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同时也要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的服务力度,围绕部级高新区积极开展银政、银企合作,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二是在创新产品和服务上,要积极完善科技金融专属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抵押品范围,探索企业数字资产、未来形成的数据流等抵押融资模式,以及“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要发挥大型银行及其子公司、境外分支机构的协同作用,形成合力,拓宽综合服务边界,大力支持科创企业直接融资,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抱团出海”,增强海外市场的发展能力和行业影响力。三是在内部机制创新上,要逐步将服务“科创金融”进一步升级到主责主业的重要内容,在组织架构上可以探索设立科创金融专业部门的可行性。应该单独制定与科创企业特征相匹配的支持政策,在加快科创金融服务能力的同时,尽量隔离科创金融与传统业务的风险。四是在与外部机构合作上,要搭建科创金融业务联动平台,要深化与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等的合作,打通前中后台数据通道,建设科创企业、项目、产品等数据库,提升信息共享和业务撮合能力,减少商业银行与科创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转换成本。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与政府、第三方技术评估等机构合作建立科创金融人才库,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科创金融人才,提升科创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平。

作者:蒋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