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理现状与监督管理模式

时间:2022-05-30 16:20:39

电力安全管理现状与监督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但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生产安全事故,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安全和监督管理,促进电力运行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

电力生产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是保障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电力生产中加强安全监督管理,能有效提升发电厂电力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以构建的管理机制和体系为主要依据,对电力运行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和指导,可以防止电力生产设备损坏的同时,保障电力作业过程中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提升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管理中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忽略风险分级管控重要意义从电力发展方面看,大部分发电企业没有明确自身的安全定位,过于注重对发电工作内容的管理,而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尤其严重忽略风险分级管控的重要意义。例如,在某些电力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未实现全面覆盖,基本限于内部的安全职能部门。因而,电厂内部各职能部门对安全管理的参与性就会比较低,也就不能从施工工艺、应用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开展危险源识别和风险分析工作。部分企业还沿用传统的管控技术方法和模式,所以没有完善的风险识别措施以对电力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生产装置和因素的危险性进行有效辨识,也没有构建出相应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从而导致电力安全管理不能落到实处,限制了发电厂的安全发展。未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对部分企业来说,没有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也是影响电力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概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风险分级管控是管控过程;隐患排查治理是管控结果。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具有明显的承接关系。其中,风险分级管控作为预防机制中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正确引导下有效落实相关措施,而隐患排查作为实际操作手段,则是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进行监督治理工作。可见,如果风险分级管控未做好,肯定不利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如果电力企业相关安全职能部门缺乏电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消化和吸收,相关人员对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没有明确认识,对风险点、危险源之间存在的区别,以及不同风险之间的可关联性、目的性和作用没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将无法做好以上两项工作,这肯定不利于发电厂的可持续安全发展。

基层管理与设备管理不到位

发电厂电力系统具有覆盖面积广、生产环节多、工作过程复杂等特点。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问题,须对设备采购到项目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然而,部分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实施上却过于表面化,未能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巡视检查制度管理和力度也不到位,这都易产生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电力设备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也有着密切联系,部分电力企业为了降低投入成本购买了劣质设备,员工作业也不规范,并且后期缺乏专业的运检维修,这也易引发安全问题。此外,在电力运作过程中,有些电力企业还过于注重大型作业及相关设备的管理,而对小型分散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易使小型分散作业安全隐患丛生,从而引发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

电力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明确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首先,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积极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应是发电厂建立双系统管控的首要目标,其根本目的是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建立发电厂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相关机制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对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的规章制度为主要依据,在一定范围内规范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按照具体建设工作要求去满足整体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安全需求。明确风险分级管控的重要地位,加强不同部门对安全工作的参与力度。在完善相应制度的基础上构建风险评价和评估体系,进一步就其危险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电力系统及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做好预防措施。此外,还须结合安全管理实际,在原有基础上从全面性和针对性两方面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提升作业人员对危害因素的辨识程度。以笔者所知的某电厂为例,其为了保障发电厂的实际作业安全,近年来开展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并制定了相关管理条例和实施标准,具体表现为:征询相关人员意见、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及识别方法、选择评价方法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风险培训等。该电厂以全方位动态安全管理为基础原则,实现了操作过程各个环节的安全控制和管理,明确了岗位人员的专项职责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理念。近两年,该电厂各部门通过积极开展对岗位危害的辨识和对风险的评估和管控,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生产维护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集中梳理,并做好了相关记录,确保了风险体系的有效构建,进而形成了一套符合该电厂的分级管控报告。此外,还通过建立风险管控数据库,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和作业项目的管控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充分利用科技平台对具体作业进行数据监督检查,切实提升了安全生产质量和水平,营造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是建立于风险分级管控基础上的,其实质是针对已经查明并分级的危险源,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排查和治理工作。其需要制定事故隐患分类、确定排查方法和评价标准,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才能有效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电力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为例,企业在加强设备质量管理的同时,要落实设备安全责任制度,采购设备前必须验收相关安全预评价、质量和安全验收报告。对旧设备进行拆除工作前,须对整体工作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拆除计划和方案。做好运行设备的运行、检修和技术管理等工作,针对电力系统专有特性,做好发电机等相关设备的运营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电缆和电缆构筑物的隐患排查工作,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安全性能安全监管制度是保障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种安全影响因素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第一,企业管理层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要保持积极态度,进一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管理能充分发挥实际效能。管理人员必须制定高效的生产目标安全责任规范,并以此为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第二,为激发员工生产积极性,需建设奖惩机制来进一步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提升安全作业意识,保障作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确保制度及政策的高效落实和开展。相对来说,设备管理对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来说是基础保障,因而必须确保设备质量符合硬性标准,专业人员还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当对电力设备进行安全评估时,要及时做好相应记录并存档。这既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也为后期维修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小结

综上所述,发电企业进行电力安全管理和监督管理是满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要保障人们高质量的生产生活,就必须避免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电力企业只有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模式、改革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之路。

作者:陈任辉 单位: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丰城二期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