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挑战及农商行转型分析

时间:2022-05-29 08:57:59

互联网金融挑战及农商行转型分析

从以各类核心交易系统、信贷系统等信息系统为主的电子化发展时期,到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时期,再到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技术高度发展时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供应链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技术已经与传统金融业务高度融合,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处理,提高运营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不断融合,大量的创新性业务模式和形态涌现,我国金融管制也逐步开放。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壁垒也慢慢打破。对于农商银行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转型发展机遇期。而农商行作为以三农和中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对国计民生而言至关重要,无论处于何种背景下,都会在地区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挑战

(一)行业间内部竞争大幅增加

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也获得了新的发展,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加剧使农商行的未来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农商行在城镇地区的网点也不断受到其他银行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可以跨区域、跨空间服务于每一位金融消费者,偏好传统金融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少,银行业很难再依靠营业网点的规模优势取胜。农商行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本地屈指可数的几家金融机构,而变成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农商银行扎根于三农市场,经营方式和模式相较单一,农商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技术在农商行的发展受到体制、资金、人才、地域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即使能跨区域经营,也无法在线上业务建设与推广上与之抗衡。

(二)金融产品竞争愈发激烈

互联网金融带给客户的是金融产品信息高度透明。客户可以查询到各种金融产品信息后进行对比,哪家的金融产品收益高,哪家的信贷产品成本低等都一目了然,从而拥有更多选择权。一些农商银行仍将科技部门简单地当成一个后台基础支撑部门,在银行内部受重视程度较低,再加上科技投入不足,自主研发人力不强,内部技术创新培养不够,导致科技部门没有发挥自身优势,金融产品研发能力不强。目前,农商行业务类型仍局限于资金结算业务和信贷业务,其他金融产品很少。资金结算业务存款利率及结算手续费与其他银行相差甚微。另外,互联网金融依靠大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的关联性,筛选出有相应业务需求的客户,这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信贷市场上获得了天然优势。

(三)企业经营成本压力上升

在金融产品信息高度透明的大环境下,减免各种费用、提高存款利率和下调贷款利率是大势所趋。这样虽然能够保持相应的市场竞争力,但提高了企业的营业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农商行如果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势必会减少其他营业支出和降低职工的收入,就更容易引发其他风险的产生。

(四)互联网金融技术应用不足

一方面,信息安全风险管控及技术应用不足。随着金融科技应用的不断深入,会加剧客户金融信息安全管控风险。如果农商银行在信息安全意识上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行业监管滞后,应用技术不足,则会使农商行业务发展与安全防控能力之间出现失衡,进而引发因客户信息数据泄漏产生声誉风险。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技术应用场景不足。农民是农商行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体,加之金融领域的各类技术应用程度参差不齐,个性化需求欠缺,融合应用水平不足等问题,导致互联网金融技术在农商银行实际应用上存在覆盖范围不足、应用场景单一和应用效益不高,大大挫伤了农商银行引进和发展互联网金融技术的积极性。

二、互联网金融带给农商行的机遇

传统的金融业经历了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但是由于缺乏技术支撑,这些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产生价值,而互联网金融技术为这些数据提供了一个应用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化管理。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更加精准地分析市场,更加充分地了解客户需求,实现营销上的精准化、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从而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实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发展局势,仅仅依靠人工对风险隐患做出准确判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限制,往往做出的决策并不是最恰当的,而互联网金融技术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更科学地作出决策,提高金融风险防控及业务处理能力。目前,在银行业普遍运用的互联网金融技术主要有智能客服、智能风控和智能营销等。智能客服通过快捷的手段帮助客户迅速解决问题,在遇到系统不能自动回复的问题时,再转为人工处理,提高企业优化客户关系的决策能力。智能风控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信用评估模型,精准关联用户画像,建立可量化的数据基础,便于信贷审批人员对客户的信用履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智能营销通过用户画像和大数据模型划分用户群体,精准找到目标客户,对应个体分析其消费模式,实现精准化营销传播,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推荐。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金融企业构建主动、高效、智能的营销和风险管控体系。正因为互联网金融拥有诸多优势,很多企业在需要进行融资时会优先考虑方便快捷、信息畅通、安全透明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由此银行机构便会流失大量客户,大型商业银行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也会大大降低。在这种大环境下,农商行可以获得有利的发展条件。农商行属于农村银行机构,依照现代化企业制度构建而成。其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小型企业,农村客户和县域城镇客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大型银行将服务目标转向中小微企业时,农商行早已同当地中小微企业关系紧密。农商行只需要在现有的客户基础上向外扩张、向深挖掘,便可以进一步探索利润空间、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商行作为地方性银行,还会获得政府的有力扶持。基于此,农商行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产业链金融业务可以深度拓展银行的传统业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提高上下游企业资金流动性。提高业务质量的同时,减少资金占用时间,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利润水平。我国农商行可以将未来的发展着眼于农村产业链金融方面,全力支持农村微贷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拓展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这样,生产资金的产业链金融供给,不仅可以让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缓解,融通产业链,还可以帮助银行在区域范围内扎实根基,赢得更多客户。

三、“互联网+”环境下农商行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加快产品创新

当下企业和个人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为财产保值、增值是大势所趋。农商行首先应当顺应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对理财产品予以创新,通过和专业理财机构间的合作优化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财产品。积极拓宽营销渠道,对理财产品进行推广和推介,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规划咨询服务,进行专属理财方案定制等理财专属服务,发展理财产品提升客户的数量和品牌知名度。在拓展理财业务的同时,农商行也要关注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现阶段的潜力业务,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间业务以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优势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确保代收代付业务等当前业务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提高中间业务在整体利润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帮助农商行占据细分市场,吸引更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

(二)提高服务质量

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服务都是立业之本。作为地方性银行,农商行首先要把业务做细做专,深入挖掘当地金融市场特点,改善金融服务,加大网络渠道建设。以互联网为平台,实体营业网点为根基,在面对面服务上,与客户深入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为客户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在金融产品服务上,要加大电子银行业务渠道建设,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环境,让客户随时随地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生活。尤其是针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个人电子汇款等互联网金融业务要重点关注。进一步开发新柜面系统上线后的各种消费信贷和信用卡类产品,拓展网络支付业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利用互联网整合渠道营销,提高应变能力,在大环境下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我国经济逐步和世界经济接轨,跨国间的贸易和消费结算等业务不断增加。基于此,农商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互联网金融的跨区域性来逐步开展进口代收、离岸汇款、信用凭证和自主结汇等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和便捷的国际业务。

(三)把握金融趋势,打开合作局面

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农商行应将主要业务聚焦于“三农”市场,金融科技应用应能提供更加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就农商行当前情况看,其核心业务在于企业业务,针对这一块需要制定有效策略。维护好现有的优质客户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分析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跟踪,制定长期合作计划,为其量身定制专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在当今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大多数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资金融资问题。农商行在创新融资产品时要考虑到未来的金融趋势,结合三农产业特点,针对性地推出农业个人消费、农产品贸易等相关的产业供应链融资服务。在传统信贷业务之外,设计和开发出更多适合三农市场的金融产品,更加精准的匹配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依托金融科技手段实现农商行金融产品、风控、获客、服务的全面智慧化,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覆盖面,真正服务于基层、服务“三农”。为了更好地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农商行还应该充分打开合作局面,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保险公司、信托机构、证券基金公司、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等的合作往来。借助同业和异业间的力量,创新投融资产品,开展批量化电子商务贷款、信用卡业务,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互联网金融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一些安全和风险问题尤为突出,国家也致力于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规范体制,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正逐步步入规范发展期。首先,要建设风险可控的安全体系。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础是搭建安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确保自身运营的安全和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搭建完整的预警、监控、检查机制。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不能一味求快,进一步加强对系统安全的维护至关重要。在产品和业务创新上保持谨慎,提升业务、交易安全性,构建严格的自我约束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其次,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固农商行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风险监控系统提供的海量数据信息有助于构建风险数据库。在拥有了全方位的数据信息后,农商行可以设计出自己的风险计量模型,用科学的算法对消费者的信用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来对客户进行评级和模型管理。通过对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对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详细的分析,指出其组合风险,制定有效的信贷和授信政策。最后,还应该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风险因素予以重点防控。金融业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形态和新产品也带来了新的未知风险。如果风险监管不到位,会对自身发展乃至整个行业带来莫大的隐患。农商行需要未雨绸缪,提前意识到可能产生的新风险,以便防患于未然。

结语

互联网金融将金融新技术和金融传统模式相融合,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是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关键驱动。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服务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开创了新的金融市场。从“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金融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来看,这些技术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关系,通过技术的不断融合,尤其是在提升运营效率、促进创新、节约成本、保障合规及市场拓展等方面更是发挥出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面对互联网金融下的冲击和挑战,最大的风险就是墨守成规。农商行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对当地特色产业支持大,网点多,客户经理多。只要是线上平台,就会沉淀大数据;只要有大数据,就可以对客户画像。农商行必须把握金融趋势,加快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经营效率,开创转型之路。

作者: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