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时间:2022-05-24 14:47:42
导语:财务审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OBE理念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落实依赖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在信息化时代,将“互联网+”融入OBE理念下的课程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学设计的创新和实施。基于“互联网+OBE”理念的《财务审计》课程教学设计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起点,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考核体系,并基于学习成果达成度持续改进,形成《财务审计》课程教学的PDCA闭环管控体系,促进审计学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OBE;财务审计;教学设计;“互联网+”
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理念,该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活动。基于OBE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依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依据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落实取决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于是基于OBE的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就成了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最后一公里”。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又为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此,“互联网+”技术手段和OBE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中相得益彰。基于“互联网+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以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出发点,根据预期学习成果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进行评估、反思与改进。下面就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审计学专业的《财务审计》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教学考核多元化和教学反思持续化五个方面阐释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预期学习成果是OBE理念下《财务审计》课程反向设计教学体系的出发点[1]。在确定《财务审计》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时,首先,以审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基础,邀请企业内审人员、行业专家和会计师事务所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参与讨论,从审计职业的需求出发,将预期学习成果提炼为:依据审计相关理论,规范、熟练地处理各项财务审计业务。其次,将预期学习成果继续分解为知识成果、能力成果和素质成果。就该课程而言,知识成果是指学生对审计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将审计理论应用于审计实践的熟练程度,素质成果是指学生处理审计业务时应具备的协作意识和职业素养。最后,依据课程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原则对上述的三类学习成果进行详细描述,从而确定为相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见表1)。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
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明确后,就要确定教什么内容才能够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OBE理念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能支撑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并能为相关的毕业要求做出应有的贡献。传统的《财务审计》课程教学内容通常以教材为主,依照教材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课程讲授,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章节知识点关联性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些什么,以及学这些有什么用。OBE理念下的课程内容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达到的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更加强调知识点之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从而更能够满足教学差异化需求[2]。就《财务审计》课程而言,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以“承接审计业务→编制审计计划→开展业务循环审计→出具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计工作流程为主线,划分为4大基本模块、15个教学单元。每个模块都对应1—2个课程教学目标,每个模块都能为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做贡献(见表2)。
三、教学方式灵活化
OBE理念下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实现两个转变。第一,课堂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可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而打破课堂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壁垒。第二,课堂要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可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式和案例式教学,从而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双重提升[3]。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财务审计》理论课程可以借助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和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为课前线上预习、课堂线下学习、课后线上复习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完成的工作和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各不相同。例如,在学习评估重要性水平时,课前,教师将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前导单元知识点和一些开放性问题,采用动画、视频、思维导图等形式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提前发送给学生。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完成课前预习,并思考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课堂上,前10分钟让学生对预习中的疑问进行讨论,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引入重要性水平的相关知识点,采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弹幕、随机选人、评分等功能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课堂学习,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课后,教师通过互联网整理和筛选一些开放性的课后习题发送给学生,比如,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在审计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应如何应用?学生在解答这些习题时不仅要用到所学的新知识,还要用互联网查询相关数据和资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有效地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探究,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增强和学习效率的提升。2.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OBE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的精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质疑和批判的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依据《财务审计》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每5人一组合作完成。例如,在采购与付款业务审计中,以ST国药为采购业务审计案例,按照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分解成了解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四个单项任务点。具体操作为:课前,教师将任务点和与采购与收款业务相关的原始凭证、帐页、报表等扫描图片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提前发送给学生,组长负责把任务点分配给组内成员。组内成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互联网相关资料完成自己的任务点,组长负责组内讨论整合,并形成PPT展示文件。课中,采用雨课堂教学平台按照任务点的顺序随机抽取组号,比如,第一次抽到的组号是五,就由第五组里负责第一个任务点的组员根据本组自制的PPT展示该业务中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其他学生对该同学的展示进行质疑和讨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该业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应该采用什么审计程序,收集哪些审计证据并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展示和讨论的结果完成销售与收款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撰写。3.案例式教学《财务审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课题组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收集审计相关素材,并结合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和课程知识点进行加工整理,形成《财务审计》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导[5]入。例如,在学到收入审计内容时,引入大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审计案例,要求学生在充分了解案例的基础上分析该公司虚构收入的手段有哪些以及在审计过程中如何识别。学生根据案例所涉及的内部控制测试、分析性复核、细节测试和截止测试等原理,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方式对案例进行全面剖析,分析该公司虚构收入的手段以及在进行收入审计业务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后,由教师对案例分析的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对案例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收入审计的目标是什么?(2)企业虚构收入的目的可能有哪些?案例式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见图1)。图1课程案例导图
四、教学考核多元化
OBE理念下《财务审计》的教学考核以学习成果达成度为核心,结合教学方式的特性,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由“单一标准”到“双重标准”、由“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1.评价内容过程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首先,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的比例从40%:60%转变为60%:40%;其次,过程性考核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结合每个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5%、30%和15%。最后,总结性考核为期末测试,题型更多倾向于计算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从而更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2.评价标准双重化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采用单一评价标准可能会挫伤某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应采用“阶梯递进式”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可以反映该生目前的学习成果达成度在整个班级中的所处位置,纵向比较可以反映出该生目前取得的学习成果在整个预期学习成果中所处阶段。双重比较有助于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帮助每位学生实现预期学习成果。3.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过程性考核中的课堂讨论环节和自我展示环节,将教师单一主体评价转变多元主体评价。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的评分功能,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内各成员可以进行互相评价;教师也可以对每位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对三方的评价结果可分别设置相应的权重,比如30%:40%:30%,从而得出每位学生在该环节的评价结论。
五、结语
综上所述,OBE理念下的《财务审计》课程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反馈和考核结果,进行持续地教学反思和改进。一方面,通过线下学生座谈会和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相应的教学反馈。比如,设置的预期学习成果和学生期望的学习成果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和预期学习成果是否相适应,学生对预期学习成果的考核形式、评价标准和权重设置是否清晰明了等。另一方面,通过《财务审计》课程考核结果对学习成果达成度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尚存在的短板,从而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考核体系,进而形成《财务审计》课程教学的PDCA闭环管控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成果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时军,周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J].新会计,2021(4).
[2]赵红英,章雨晨.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商业会计,2020(7).
[3]吴霞,王彦芳.成果导向理念下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20(3).
[4]薛峰,任子兰.基于“互联网+OBE”理念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5).
[5]王莹.OBE理念“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J].辽东学院学报,2020(6).
作者:许艳芳 单位:滁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