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分析

时间:2022-05-23 11:34:46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分析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充分发挥各个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将课程思政课堂研究与国际商务等课程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度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中蕴含的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商务等课程的教育成效,为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国际商务类课程思政的原则

(一)开放原则

价值观塑造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首要目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商务课程必须以改革开放为依托,积极推动该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在引导学生把握外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项内容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和认识各个国家的发展,合理运用历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解和分析世界各个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要求学生站在辩证的角度上,看待我国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民族自信心的目的[1]。

(二)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

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教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树立以及职业精神培养的要求。对此,高校应该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合理运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精神。

(三)系统性原则

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并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由教师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该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政课程时,不仅要从学校和学院的层次上做好顶层制度的设计工作,而且还应做好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指引的相关工作,完善和优化现有教学资源,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利用合理的激励措施和制度,提高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效果。

(四)科学性原则

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学生培养目标等相关因素都是影响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的课程思政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为首要教学目标,与以往的单纯技能、知识培养相比,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学生价值观与职业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体现出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此外,由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职业精神的培养也是在相应规律的指引下进行的,因此,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时,应该严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避免因为课程思政的实施出现形式化、教条化或孤立化的情况,导致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2]。

二、国际商务类课程思政的内涵

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业务能力。当前,其所涉及的课程思政内容一般是指国际商务政治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意识和人文素养四大内容,因此,高校必须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国际商务类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

(一)国际商务政治素养

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主要涉及国情教育、国际商务外事纪律、国际商务政策、国际商务涉外保密制度教育等相关内容。通过对我国国际商务发展历程的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国际商务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所以,高校在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应该在开展国情教育的过程中,深入全面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相关知识,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针对国际商务政策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对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所持有的态度,了解了政府部门为了确保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促进了学生在对国际商务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加强涉外保密制度教育工作的力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商业机密意识,为学生后期参加国际商务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的国际商务外事纪律教育,促进了学生国际商务活动中政治觉悟的有效提升,帮助学生树立了参加国际商务活动必须坚守的政治底线。

(二)国际商务职业意识素养

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针对学生国际商务职业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参加国际商务活动时,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这种职业意识没有特指,加强学生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平等互利意识、商品服务质量意识、沟通协作意识、合同意识以及客户至上意识的全面培养,不仅减少了参加国际商务活动时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冲突对国际商务活动开展效果产生的影响,而且保证了国际商务活动在相关规则指引下顺利完成,营造出了良好的国际商务活动环境。

(三)国际商务职业精神

国际商务职业精神是支撑国际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在国际商务领域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国际商务职业精神,主要包括了视察、跨国常态旅行、国际开发等相关工作,如果国际商务活动从业人员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那么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也就无从开展。由于国际商务市场发展瞬息万变,政府部门针对国际商务活动政策的变化频率也较高,随着各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国际商务人才新知识和新技能学习提出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所以,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必须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职业精神,确保国际商务活动高效开展。

(四)国际商务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参加国际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综合素养,随着国家商务活动向着全球化方向不断发展,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应该从生态保护素养、职业安全素养、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素养等方面着手,加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引导学生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学生国际商务活动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三、推动国际商务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在设置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过度注重育才功能,忽略了育人、育德课程思政教学功能发挥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产生的积极影响[3]。1.课程目标体系不完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职业院校开设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国际商务专业必须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首要目标。但是由于大多数职业院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并未将德育内容与教学方法融入其中,仍然将知识传授作为主导,最终导致该专业课程的设置出现了流于形式的问题,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发展。2.课程教学与思政内涵融入程度较低。如果课程中应用的立德树人目标变成了一句套路式的口号,那么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内涵的有机融合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师在捕捉国际商务热点时,必须及时地将思政内涵融入教学内容中,才能保证专业课程教学顺利开展。3.国际商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和意识不足。国际商务专业教师不重视课程思政内容教学设计,即便是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但最终也因为自身思政素养偏低,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

四、强化国际商务课程思政的可行性路径

(一)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融入思政元素

如果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要求设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话,职业院校在设计和制定该专业教学目标时,必须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4]。在这其中知识目标作为学生学习本课程专业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的知识时,必须将国际商务理论与商务活动等相关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能力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合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国际商务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方式,按照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将情感目标与思政元素融合在一起,建立学生与课程目标之间的桥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所以,职业院校在开展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时,应该通过构建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方式,推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商务活动的理论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特点。2.了解和掌握运筹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相关知识。3.掌握先进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知识。4.初步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的过程以及生产管理模式等相关理论知识。

(二)国际商务管理教育基础融入思政元素

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是一门横跨英语与商务管理两门基础学科的专业性课程,所以,职业院校在设置该专业课程以及选择专业教学内容时,必须同时体现出商务英语与商务管理两门学科的特点。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中实施的课程思政主要是以提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首要目标。该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课堂教学和期末考卷上,而是应该根植于学生思想深处,合理运用先进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加国际商务业务活动的自信心,提高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5]。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学生的自信进行全面的培养。首先,民族与国家自信。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程中的辉煌、屈辱以及奋进历史,认识到中国所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鼓励学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上,养成正确的民族自信。其次,职业自信。教师应该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时,加强学生国际商务活动中职业精神培养的力度,引导学生在国别比较的过程中,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国际商务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职业自信,以便于在后期参加国际商务活动时取得更大的成绩。站在商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角度上,加大学生商务管理知识培养的力度,锻炼学生合理运用自己掌握的商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国际商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方式,重新塑造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价值体系。

(三)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

职业院校针对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出的要求也随之进一步提高。由于国际商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是希望彻底打破传统知识传授型课堂,培养适应新时期国际商务管理要求的专业人才,所以,职业院校必须严格地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向学生详细地讲解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将课本与参考资料结合在一起,分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将其反馈给教师。由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相应的讲解和引导,才能在保证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管理专业前沿知识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效果。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做到了价值引领与专业素养两者的高度融合与统一,才能确保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贯彻落实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育教学改革思想,优化和完善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1.将实际案例导入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确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国外经典案例不仅前沿性不足且无法满足课程思政实施要求的现象,对此,职业院校应该通过对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时教学案例,配合学生学习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的课程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专业课程知识中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感受企业家精神中蕴含的勇于进取、社会责任以及民族情怀。2.彻底摒弃传统单一的课程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多样化实训手段,通过模拟成立企业以及制订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方式,根据国际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等,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并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价值观、职业道德与合作精神等思政元素,促进国际商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6]。

参考文献

[1]朱琦晓.课程思政融入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20(01):55-57.

[2]张涵.《国际商务》“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营销界,2020,31:78-79.

[3]李晓璇.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今日财富,2020(08):140-141.

[4]吴元元.高职“国际商务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2):139-141+160.

[5]田文菡,贺宇涛.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林区教学,2020(09):69-72.

[6]张涵.《国际商务》“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营销界,2020(31):78-79.

作者:薛端利 魏晨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