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

时间:2022-05-10 09:38:45

现代学徒制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我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需要各类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设计专业技术人才,但现阶段设计类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转折点,未完全解决传统教育模式所导致的人才培养质量滞后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现代学徒制构建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作为研究方向,从教学载体、教学主导、教学内容、毕业设计指导四个方面入手,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期推动专业教学向着应用型、实践型、复合型转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

我国目前每年有数十万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走入社会,从事广告、服装、包装、室内设计、房地产等诸多领域的工作。社会发展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为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工作划定了目标。职业教育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每年都要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超过80万的技能人才缺口。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与产业升级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提高有着密切关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部分院校对于该学科的教学存在着片面化的情况,过分注重美术教育,将内容过度细化,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实践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念

大量研究显示,在古代并没有学徒制度的存在,学徒制度起源于中世纪,是手工业行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1]。工业革命导致学徒制逐渐没落,直至二战后,随着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建立和发展,“现代学徒制”成为了当代学徒制度改革的标签。现代学徒制较传统的学徒制在功能目的、教育性质、利益相关者机制以及制度规范等方面都更具现代性特征,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共性特征,其本质并未发生太多改变。本文认为,现代学徒制是指在现代语境下,在学徒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影响学徒学习的各方面行为和彼此之间相互约束与调节的相关规则体系。

二、现代学徒制构建的现实困境

现代学徒制对于个人、企业、社会都是有利的,这一点已经被认可,故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政策供给以及制度安排方面进行尝试,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度,这对现代学徒制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其作为初级培训形式的效力问题是目前的讨论热点。争议的核心在于,实践教育体系是否能够真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途径,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实践合同。虽然书面的契约协议在法律方面是可以强制实行的,但通过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企业面对一个坚持要离开的学徒或者是合作者突然退出,在法律方面还没有具体的补救措施,这也是为什么超过三成的院校和企业为契约协议的执行而感到困扰的主要原因,同时反映出现代学徒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境。

(一)参与主体间利害关系还需要协调

大量的试点实践显示,现代学徒制中政府、企业、学徒(在校生)的决策是动态互动的,而这三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并不相同。首先,是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的目标不一致。人才的技能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企业,但是企业关注点集中在获取短期利益。而国家层面的目标是能够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全面、长期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当然,这种不一致是可以协调的,属于市场经济和公共政策之间的互动领域,侧重点和具体的组合方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具体情况和政策。其次,学徒与企业的诉求点不完全一致。对于企业而言,其关心的是具备所需技能的劳动力,而学徒更加关心未来就业的问题,且部分学徒表现出不是必须在培训企业就业的意愿。故而,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学徒不仅希望掌握特定企业所需的专门技能,还希望具备在任何一家企业都能够适用的一般技能。如果学徒选择学习特定企业所需的技能或者局限在特定的行业就业,那么其在缺乏雇佣和薪酬保障的情况下,一旦经济状况发生改变,学徒和院校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何利用制度措施来协调企业和学徒之间的上述矛盾成为重要议题,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介入方式。最后,目前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还处于试点中,毕业学生人数有限。以往的调研数据显示,企业外部挖人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但是从企业的反馈可以看出,其对于学徒留任存在着诸多的渴望和无可奈何。如果说外部挖人是企业之间在学徒培训领域集体行动困难的原因,那么导致大量企业不愿意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原因则是学徒不辞而别,毕竟企业培养学徒需要一定的投入,目的是希望留住学徒的。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仅凭借企业和院校是无法完成协调规划工作的,因为企业和院校是复合行动者,其目标、价值观之间具有相似性是协调的必要条件。企业注重的是短期技能发展,以让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无补贴就业为目标。教育者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一系列技能或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专业方向。部分参与现代学徒制专业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对当前项目式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些项目对职场的准备不足。而参与学徒培训的企业师父则认为,院校所开展的现代学徒制缺乏灵活性,且不愿意与企业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另外,即使复合行动者之间有着相同的目标,不同机构对于目标实现的优先次序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会导致各组织之间发生冲突,使其难以在协调规划中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

(二)可信承诺关系难以达成

承诺问题在本质上是合同执行的问题,在两个私有方之间的合同中,多会出现合同的第三方强制执行者。在现代学徒制度中,学徒和企业之间就需要这样一个长期的合同保证。一方面,企业要为学徒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教学;另一方面,作为交换,学徒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就职于为其提供培训的企业,直至学徒工的劳动贡献以及生产能力超过了其工资所得。通过试点模式可以看出,学徒制的核心是学徒、企业、院校三方协议,通过这个协议,学徒和企业之间共同承担培训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为了确保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每一方都需要遵守契约协议的条款。对于学徒而言,其必须按照承诺在完成培训后到规定企业就业;对于企业而言,其需要按照协议的相关要求为学徒提供相应培训,同时承诺提供相应额度的费用。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协议内容存在缺失,双方承诺关系达成效果受到影响。在协议中,双方未能就固定的就业期限达成协议,学徒的工资情况也未明确体现,通常会以“补贴”“助学金”“奖学金”等字样来体现。这些情况导致企业难以看到投资的回报,因而不愿意长期参与到学徒教育中[2]。目前之所以有部分企业参与到学徒教育中,一方面是与学校之间长期合作所形成的情感积淀,另一方面在于地方的财政支持和学校所提供的经费支持,且以后者的影响居多。一旦出现经费支持不到位的情况,企业大多难以兑现对学徒培训的承诺,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现代学徒制以项目式运行存在的较大隐患。第二,缺乏相应的法律和专门的组织约束企业和学徒之间的违约行为。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达成承诺需要出于双方的自愿。其中,企业自愿与学生合作可被视为利他主义行为,即回馈当地区域。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企业参与学徒制教学主要是来自于日益严峻的人才短缺压力。从学徒的角度而言,参与学徒制主要出于社会认可度的考虑。也就是说,学徒在未来的社会地位越高,学徒制对其的吸引力就越大。但从目前我国的招聘形式来看,高学历所带来的潜在社会声誉明显高于学徒制,加之培训过程中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不愿按照协议履行留任承诺的学徒数量较多。由此可见,我国学徒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学徒和企业之间难以达成可信承诺关系。

三、现代学徒制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应用学徒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师徒制的教学关系,运用校内外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内容、项目制教学方法,形成一套以培养实践型高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3]。2011年,我国教育部开始在职业教育层面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提高技术型人才的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为目标,以期实现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技术创新的目的,进而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技术型人才短缺的困境,促使我国企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型。随后,教育部进一步提出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结合产学研,使学生利用自身所学服务社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已不再局限于职业教育层次,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迅速,进一步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以专业工作室作为教学载体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看作以专业办学特色为指导,以高校建设经费为基础支持,利用相应的师资优势所开设的新型专业工作室。工作室根据课程要求设置,可为设备型工作室,也可以是综合型工作室;通过招收优秀的学生来组成固定的团队,同时可面向所有学生开放使用。现代学徒制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完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任务后,在工作室利用相关设备和材料进行设计制作,这样既兼顾了理论又确保了实践操作,由此构建一种全新的师徒关系[4]。

(二)以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为“双师型”,遵循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原则,要求教师既具备系统的专业教育背景,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以此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空洞、教学形式枯燥。设计是一个发展更新较快的领域,因此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让高校师资与企业设计专家相互配合,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品牌设计课程,学校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企业设计师带领学生完成相关案例的市场分析、定位研究、创意设计、方案制作以及应用实施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品牌设计的相关流程。教师和设计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品的商业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估,使其了解自身的设计水平和不足之处,进而提高技能水平。另外,考虑到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教学方向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故而在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过程中,院校可考虑将交互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团队培养方向,引导教师开展未来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工作[5]。同时,鼓励教师开发新的课程体系,确保专业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特征,其独立分支涵盖诸多的模块,同时延伸分支还涉及到通信、材料、心理、金融以及商业等诸多领域。在此背景下,跨界型人才培养是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6]。因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通过双导师机制的有效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践学习。

(三)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主题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设计作品多根据自身喜好自拟题目,这些设计项目并不能真实反映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践情况。在现代学徒培养中,引入企业参与实践教学能够让设计项目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在此过程中,当地教育部门应积极参与其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根据用工需求与院校进行联合招生和培养,同时加强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工作,创新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7]。此外,院校可根据现代学徒制校企一体化育人的要求,建立企业深度参与、校企紧密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允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例如,院校以教育法规和企业用工标准为双重选择标准,在原有的招生制度基础上与企业联合编制适宜的招生方案,为企业吸纳更多的储备人才,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技能潜力的学员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院校可以与企业一同建立学生考核机制,制定学分置换方法,将真实的商业项目适当引入教学,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尝试将教学成果向商业化转化,切实保证院校、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

(四)引入毕业设计考核教学成果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程度的重要反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普遍采用毕业设计作品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形式,从同一个选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学生要注重毕业设计选题的实践性,根据导师科研项目选题,将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和导师的专业优势,拓展研究的深度。此外,学生可根据真实的商业项目选择适宜的题目,从而兼顾毕业设计和学习工作。结语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院校要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继而为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晶晶.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8.

[2]韩田田,董明华,任勇,等.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22):57-58.

[3][4]王黎黎.视觉传达教学引入“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2018(7):113-115.

[5]李敏.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视觉传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现代盐化工,2019(3):130-131.

[6]陈志权.新视野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解析[J].美与时代(中),2015(2):73-74.

[7]徐群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

作者:王瑞 周孟熙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