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质量管理途径分析

时间:2022-03-29 09:07:59

水利建设质量管理途径分析

1水利信息化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发展方向模糊乃至偏颇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思想的鼓动下,水利系统也确立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其实恰如倪光南院士指出的:“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口号在实践中变成了‘以中国的信息化带动外国(信息产业)的产业化’”[3]。摸着石头过河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承担了“水利现代化的标志”的重任,于是,信息化一定程度上,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标志性工程”、“形象工程”。一些工程变成了没有实际使用功能的演示工程,领导和参观的人来了,开机演示,走了就关机。把信息化做成高(高性能高配置)、大(系统大项目大)、全(预期功能齐全)工程一度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目前,这种惯性依然存在。近10年来,闸站监控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并没有明显增加,但造价却明显增加,系统功能目标的提高与造价的大幅增长不匹配。一些中小型水库的溢洪闸,建库20~30年都没有溢洪的记录,但也要在溢洪道上建设远程视频和自动控制系统[4],因为这样才有现代化的样子。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模糊乃至偏颇,从根本上影响了质量。

1.2标准的约束作用尚未系统实现

大规模水利信息化建设之初,有识之士就意识到标准在信息化中的作用[5]。自2003年3月颁布《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以来,截至2012年底,已颁布水利信息化标准52个。这些标准基本保证了信息系统的技术一致性,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然而,面对林林总总、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化建设的进程始终不能适应、更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现有标准不能覆盖整个信息化工作,结合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系统自身特点的标准较少,标准与标准之间的前后衔接、技术协调不够[6]。除了技术标准方面的问题外,建设、质量方面的管理标准更加缺乏。标准的质量约束和规范功能尚未系统实现,从技术上影响了质量。

1.3功能开发和资源整合成效不显著

相对于信息化工程已有的硬件设施、应用软件、数据库等资源而言,在资源有效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效益还不明显,资源或数据的挖掘还处于起步阶段。所谓的深度挖掘,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机制上都还存在较多障碍。由于资金投入渠道、项目来源、成果归属、建设标准等多方面因素,造成资源整合难度大、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难以有效提高。功能开发和资源整合成效不显著,从功能上影响了质量。

1.4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水利信息化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设备质量方面。为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售后服务,采用同规格、型号乃至同一厂家的设备在技术上应该是最合理的,但设备采购必须遵循招标投标的规定,同时实行低价中标,一定程度造成了信息化设备品种过多、良莠不齐的局面。2)设备安装方面。水利信息化项目的中标实施单位,大部分是系统集成商和设备供应商,并没有自己的设备安装技师队伍,安装往往分包给机电设备承包商负责,“二东家”的设备“安装”变成了“就位”,电缆“敷设”变成了“连通”,鲜有工艺良好、甚至真正合格的信息化安装项目。3)土建施工方面。水利信息化项目相应的土建工程内容体量小、分散而偏僻,一般都不是正规的队伍施工,土建不合格的情况经常发生。“集成式”和“就位式”的安装,末端土建承包人的低素质,从工艺上影响了质量。

1.5质量管理能力不足

目前,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前期工作(包括设计文件的编制、咨询、审批)、招标投标、施工管理、验收等建设管理,都还沿用传统水利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制度和方法。其实,传统水利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制度本身早已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将其用在信息化领域,更是问题多多。没有一套切合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制度,从管理上影响了质量。

2水利信息化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的途径

2.1准确界定信息化的功能与发展方向

信息化与自动化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水体在水网中的流动特征,与运输机械在路网中、电能在电网中、信息在通讯网中的流动特征有着显著区别。水利信息化应该有别于电力、通讯、道路、金融等系统的信息化。水利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节省人力资源。水利信息化的规划、研发、设计、建设、管理行为,都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高度的信息化应该不是水利所要追求的目标,即使建成了高度的信息化,也难以发挥信息化应有的效用,导致投资和资源浪费,还将增加不必要的管理费用,往往只能获得观感上的愉悦。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简约、实用和高效是应该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

2.2充分认识质量管理的意义和特殊性

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质量,是保证信息化系统功能正常实现、工程效益良好发挥的前提,也会影响到相关水利工程的安全运用。水利信息化的专业性强,对项目法人和参建单位人员要求高。水利信息化技术更新快,与水利信息化相关的技术标准及设计、施工规范相对滞后,使得质量管理的难度大。信息化工程的互联性要求高,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与技术协调有特定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工程的特殊性,在人力资源、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信息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3加强项目规划和标准化设计

遵循“统一规划、规模适当、配置合理、技术适用、适度超前、功能优先、系统互联”等原则[7]进行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设计单位应加强对设计文件质量的管理,逐步推行标准化设计,规范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标准、性能指标、设备配置,使信息化在各个层次、环节上匹配与衔接。依据水利工程的等级和功能,合理确定信息化的建设规模、系统结构和设备配置,做到系统配置适当。妥善处置所建系统与上下级系统、已建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按照网络的功能和安全性要求,合理设计网络系统,既保证网络安全,又应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做到“应专必专、宜公则公”。前期工作阶段,项目咨询单位和审批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对信息化的功能、规模、系统结构、关键设备配置等内容进行咨询审查,对建设项目与水利信息化等相关规划的符合性,系统构建的标准性,与上下级系统和已建系统的衔接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2.4建立健全标准和质量管理制度

《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制修订25项左右急需的标准,从根本上缓解水利信息开发利用、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安全等方面的缺失,不配套,实用性不高的矛盾,初步扭转我国水利信息化标准修订工作滞后的局面[8]。标准缺乏是10多年来始终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也只是“初步扭转”。建议水利部下大力气组织和推进标准的建设,既可发动各地水利水文部门承担SL系列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任务,也要积极引导各地编制DB系列信息化标准,条件成熟的可及时转换为SL系列标准。在这方面,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编制的DB32/T2197-2012《江苏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统一了全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数据采集及传输标准,为形成相互兼容、资源共享的信息管理体制提供了技术支持[9];DB32/T2334-201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中明确的自动化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内容、要求和方法[10],可以供水利信息化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参照使用。在建设管理上,要针对水利信息化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立项、设计、施工、质量检验、验收管理等规定。特别要明确验收程序和相关标准,并明确阶段和竣工验收时,项目法人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系统性能测试。

2.5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项目法人组建时,应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配备或聘请信息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和完善信息化质量管理的制度。委托第三方质量检测时,应明确水利信息化工程的检测内容和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应加强质量检查、软件和系统测试、质量评定和验收的管理。监理招标时,应在招标文件中对履行信息化质量控制职责提出明确要求,专项信息化工程的监理单位应具有信息化相关资质。监理规划应包括信息化质量管理的内容,监理实施细则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监理应做好跟踪和平行检测,严格质量复评工作。质量监督机构要将信息化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质量监督检查,必要时应委托检测单位开展质量监督检测。

2.6加强信息化工程验收管理

在水利建设工程阶段和竣工验收时,应重视对其中的信息化建设内容的检查与验收。对列入水利信息化专项规划或获得有专项信息化资金投入的项目,应由政府主持对信息化部分单独进行验收。对专项信息化工程,应按验收管理的规定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投入使用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在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并试运行3~6个月后进行。规模较大的水利信息化专项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先进行技术预验收。投入使用或竣工验收时,应办理相关的交付使用或移交手续。质量监督机构宜参加专项信息化工程主要设备的出厂和试运行检验,应参加项目法人组织的专项验收。

3保证水利信息化工程施工质量的重点

3.1保证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

最简单的水利信息化工程设计大概通过1张拓扑图(或逻辑框图)、1张设备清单就能实现。由于设计深度和细度不够,招标往往变成了设计招标甚至方案招标。中标后就往往变成中标单位自己提供施工图、自己施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和趋同,项目法人具备做深、做细施工图设计的条件,应牢牢把握水利信息化工程在功能和技术方面的主动权。在操作层面上,可推行标准化设计,对系统内容、性能指标、设备配置,以及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开放性等做出统一和具体的规定,以使信息化在各个层次、环节上都能基本匹配与衔接。同时要解决好数据接口、信息存储与处理的标准化问题,避免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对于不同类别的工程,也要有相应的标准设计方案供选择。在设计深度上,施工图设计应包括总体结构图、控制流程图、柜体布置图及端子图、线缆敷设图、接地制作图等全部与施工相关的内容,使得信息化施工及质量检验、验收有据可依。

3.2保证设备采购质量

规范招标设计时的产品选型,硬件应选择成熟先进的主流产品,软件应选用商用正版软件。应对硬件和软件提出尽可能详尽的功能和参数要求,既要避免品牌、型号过多过杂,又要避免指定产品及型号、选择单一来源产品。信息化项目评标宜采用综合评分法,评分办法中应适当加大技术分值比例,避免低价中标造成质量风险。加强对投标人资格、资信和履约能力的审查,选择业绩突出、履约能力强的优质投标人。采购的设备应与招标设计和投标文件相一致,不得擅自变更设备型号和数量。项目招标与实施间隔期较长的,应采用升级替换产品。主要设备应由项目法人或监理单位组织出厂和进场检验。出厂检验时,应对设备或系统进行功能检查和必要的性能检测;进场检验时,应对设备的规格、型号和质量保证文件、随机技术资料等逐一进行清点和检查。

3.3保证安装调试质量

选择设备供应商或系统承包商时,应将其是否具有安装队伍作为重要评标条件,优选具有安装队伍的承包商。安装内容分包的,要审查分包人的安装资质和业绩。安装单位应明确与土建的工作界面,做好与土建的衔接。设备安装前,现场环境应符合要求。安装单位应按照经确认的实施方案和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尤其注重设备和线缆安装工艺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提高安装工艺水平。参建单位应编制试运行方案,明确试运行检验的内容和指标,做好试运行检查和记录,对照设计和招标文件评估系统的实现性。安装和试运行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缺陷,应予以处理和完善到位,一般不宜作质量缺陷备案处理。

3.4保证系统软件功能开发质量

注重水利信息工程中系统功能的开发,应综合考虑系统开发的规范性、整合的可行性、接口的统一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应按以下流程进行系统功能开发:1)使用组态软件作为开发平台,组态软件具有开发周期短、界面制作方便、图形库丰富、与PLC的接口驱动程序完善等特点,因此,一般应选择组态软件开发,目前主流的开发平台有组态王,Intouch,iFIX和WebAccess等;2)重视系统功能开发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效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以及计量统计、系统监控、数据查询、报表输出等功能;3)注重系统功能接口和数据接口的统一性,从系统互联、资源共享、数据整合的角度出发,规范系统接口的标准化;4)重视系统功能测试,编制详细的测试方案,多方联合在线测试,提交详细测试文档,避免因功能开发漏洞造成安全运行隐患。

3.5保证质量检验与评定严格规范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早期阶段,工程质量往往由施工单位自说自话。随着主管部门、项目法人及监理单位信息化质量管理能力的提升,相关规范的陆续制定,信息化质量检验与评定的工作日趋规范。2010年,江苏推行的项目法人委托质量检测进入到信息化领域,质量检测报告成为项目法人认定信息化质量等级和质量监督机构质量核备(核定)的依据,有效提升了质量检验的力度和效果。下一步,项目法人应委托检测单位对水利信息化工程实行从出产验收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检测。江苏省地方标准DB/T32-2334.4-201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第4部分:电气设备与自动化》的颁布,为水利信息化工程的质量检验与评定明确了程序和方法,也明确了部分单元工程质量的质量检验项目与标准,可据此或参照进行信息化工程质量的自评、复评和认定工作。对于缺乏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的建设内容,项目法人应在水利工程实施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制定相应的质量评定要求和方法,经质量监督机构认定后执行。质量检验与评定,除了重视功能性外,还要重视安装的工艺性,工艺的合格与优良,应作为判定施工等级的重要因素。

3.6保证保修期和初期运行阶段的质量管理

保修期和初期运行阶段对于水利信息化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不能出现失管和断续情况。保修期一般自竣工或合同完工验收之日起不少于2年。项目法人(管理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共同做好保修期内的维护保障工作,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管理单位应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单位应做好运行记录,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请施工单位处理,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保证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和效用发挥。质量保修期满后,应办理质量保修期满终结手续。

4结语

2012年2月国务院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指出: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11]。水利信息化发展到现在,应该把质量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提升水利信息化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既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水利信息化,不仅要注重安全、技术、使用功能、耐久性能等传统的质量特性,更要注重投入产出、性价比等体现信息化特点的质量特性,使水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水利现代化。

作者:黄海田陆一忠吴建刚周金山工作单位:江苏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