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与农业的结合

时间:2022-04-03 11:13:57

电子信息产业与农业的结合

摘要:文章主要就新时期背景下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如何与现代农业高效结合做出了探讨,阐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调控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

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在世界传统浪潮的推动下势必会经历传统农业改革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将逐渐取代原有的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方式。2017年十月在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意味着我国农业信息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

1现代农业生产中引入电子信息产业相的作用

1.1实现农业信息共享,满足农业发展。在当今信息化的世界中,大部分使用传统农业生产管理办法的中国较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数据差异上最直观地便是信息化数据的收集使用上。在新时期提倡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背景下,发展信息化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信息共享逐渐成为当前需要。引入电子信息产业,将农业学、土壤学、肥料学、气象学与信息产业技术充分结合,将所需信息大规模采集整理并实现模块化、功能化将使现代农业中所需要的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环境,调控土壤、肥料成分并对精细农产品进行生产环节检测的功能得以实现。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引用将实现对未来天气的预测、对相关农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农业生产中电子信息产业的介入将提升农业资源运用的合理性使生态环境及生产效率得到改善[1]。1.2改变产业结构,增加农业信息产业就业岗位。在我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中始终缺少信息产业等新兴技术类产业的融入,这也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的产业结构照欧美地区发达农业产业国在产业结构上有了一定的落后。以后,我国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注定会迎来全新的调整,这也决定了我国对农业信息化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在未来几年内会迎来大幅度的提高,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同样也会有显著提升。同时,在相关岗位的人才培训上,我国也将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信息化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另外,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将成为新兴信息技术改革的受用者和实际生产者,这一群体的产业素质的提高也将成为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工作。

2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2.1生产人员信息意识、利用信息化农业的积极性较弱。随着农业现代化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信息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的结合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我国农业生产人员信息意识较弱,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积极性较弱等问题。我国广大农民作为农业产业改革最终实施者和受用者,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化技术的认知普及工作。知识普及工作作为产业结合的基础需从基层做起,例如成立“学习班”、开展“公益讲座”等方法都将逐渐积累起农业生产者的信息化意识。另外,如何调动农民朋友接受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性也将是产业结合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在相关地区采用试点改革,建立起肉眼可见的信息化农业试验田,组织各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定期学习,一方面调动农业生产者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宣传效率,体现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2]。2.2信息科技产物的认可度、科研成果的利用率较低。我国农业生产者的信息化意识较弱对信息化产产品接受程度较低一方面需要解决农业生产者的问题;另一方面便是信息产业与农业结合过程中存在的落地性不强的问题。目前,在农业信息化结合的初期,相关单位的研发成果显示出了产品实用性较差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相关科研单位应广泛听取基层农业生产者的建议,提高产品的实用性以及降低农业生产者的操作难度。2.3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难度大。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然巨大,在产业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依旧剩余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能否成功转型决定了农业产业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现如今大量男性劳动力外流,剩余劳动力的特性决定了培养难度较大、就业面偏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鼓励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较少适龄人才行业外流,减少学习技术人员的经济负担,以此来降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难度[3]。

3结束语

以后,中国现代化农业转型的任务正逐步推进。信息产业与传统农业产业的结合正逐步成型,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虽然拥有悠久的生产经验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难免会出现阵痛期,但笔者相信只要农业产业现代化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在行业内外共同解决,政府与生产者共同面对,农业产业信息化战略布局的形成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石元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J].科技导报,2003,21(8):3-6.

[2]于宁宁.日本农业转型:原因、特征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4(1):27-30.

[3]郭晓君.农业转型与知识农民的培养[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5(1):103-106+117.

作者:李  莹 王海星 于立冬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