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小城镇统筹规划策略

时间:2022-05-14 11:21:31

论城乡小城镇统筹规划策略

重庆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邻近城市区,区位及资源优势明显的个别小城镇城镇建设用地拓展较快,其中部分镇区面积已经超过原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各镇镇区规模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现状建设用地最大的镇建成面积约181ha,最小的镇建成面积约7ha,相差约25倍。主城小城镇基本上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额达到25万,全部体现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其原因在于主城区是重庆市集聚程度最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快的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带来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度集聚,强中心的格局加大了对城郊小城镇人口和资源要素的吸纳。主城区小城镇呈现出人口向中心城区流动,资源向中心城区汇集的单向“外流”式发展格局。小城镇三产结构比例为1:0.5:1,基本上以凭借地域资源优势形成的农副产品种植、矿业开发和观光旅游业发展为主。2010年,主城区人均GDP超过6.5万元,已逼近沿海城市。而27镇人均GDP基本在1~1.7万元左右,与中心城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有差距逐步扩大趋势。现状镇区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比约43%,公共设施用地比例约13%,产业用地比例约为18%,用地结构中居住单一拉动特征明显。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以满足镇区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中小学、水电气和基本商业交易网点为主,公共设施协调和配套程度差,特别是文体、环卫方面的设施普遍性的缺乏。除巴南丰盛和渝北金刀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有专门的保护规划外,其余的镇在城镇风貌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建设指导,导致各镇整体风貌无序和特色缺失,体现为镇区内的无序化和镇与镇之间的同质化。各小城镇总体规划在2007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审批通过之前的2005~2007年编制完成。在此之后,“314”总体战略部署的提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区设立、两江新区成立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年修订、《重庆市“四山”管制区分区规划》等针对重庆市在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均有所提升,并从相关上位规划层面对主城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指导小城镇发展的原有相关镇总体规划已经与城市发展整体要求逐步脱节,急需对部分小城镇相关规划在上位规划基础上进行优化修改。

主城区小城镇与城区统筹发展的规划策略

针对城郊小城镇实现情况,为加强城郊小城镇发展指导与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对小城镇发展规划策略进行了研究,突出六大策略,多层面研究小城镇与城区统筹发展。根据城郊小城镇的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和发展现实,将其划分三大总体功能分区,从市级层面统筹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策略,实行分区特色型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格局(见图1)。现状发展较好小城镇主要由两大动力机制驱动,一是在“两江、四山”的主城区总体山水格局下,城市发展依托长江、嘉陵江“黄金水道”跨越城市发展门槛进行扩展型发展,如北碚的澄江、渝北的洛碛、巴南的木洞镇等;二是在中心城区槽谷地带,受两江新区功能向北延伸实现的拓展型发展,如渝北的古路镇。该区域的小城镇将作为中心城区城市发展备选区域,承担主城区部分城市功能的外溢,与邻近城市功能组团的发展相结合,承载先进制造业、物流服务业、区域基础设施布局、配套产业协调为主导的发展区域。拓展型发展区将是中心城市功能与小城镇在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相互渗透的区域,体现为“城绿相融”。该区域小城镇位于水源保护区和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区域,也是城郊四山管制的主要区域。区域内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化,自然与景观资源丰富,不仅是重庆主城区的生态屏障,也是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的重点发展区。该发展区重在加强生态涵养,因地制宜结合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城郊旅游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和农产品观光区。突出小城镇风貌特色,展现城郊自然风光的重点发展区域,体现为“城在绿中”。优化型发展区位于主城区东南区域,现状发展相对落后,人口集聚度较低,生态敏感度不及其他发展区域。该区域内重在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完善农业产业链和资源高效开发,优化城镇发展条件和产业;并结合现有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实现后发区域的快速发展。该发展区将是突出农业产业化特色的发展区域,体现为“田园结合”。主城小城镇范围内自然生态基质优良,为保护山水环境,构筑主城区生态功能屏障,应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城镇建设为目标,以保护促发展,重点从三个方面构建主城生态功能屏障。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是重庆主城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市政府颁布开发建设管理规定对其进行永久性保护。将四山管制区控制范围和管制要求落实到小城镇区域空间控制要素中,在后续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相应的管制区控制要求,切实保护好“四山”生态资源,协调镇区建设用地拓展和转换。主城区的五个水库水源保护地均位于小城镇范围内,应根据水源保护区相关保护规定对其进行分类保护,保护地范围内人口尽可能迁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严禁在控制区域内大规模开发利用,严禁布局污染性产业。主城的次级河流中,流经小城镇镇域范围内的共计6条,涉及14个小城镇辖区范围,流经8个小城镇的镇区。次级河流流经的小城镇提出强化河流治理,完善城乡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控制人口集聚度较高区域的生活、工业、畜禽养殖污染源,特别是加快建设集中处理设施等保护要求。素除以上三类重点生态保护内容以外,在四山管制范围外的静观、安澜、南湖三大郊野公园,以及安澜自然保护区、东温泉风景名胜区等提出保护管制要求。统筹中心城区与城郊小城镇城乡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1]。在主城区,以城郊小城镇为整体,建立起与中心城区相互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该体系分为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和镇区基础设施网络两个相互衔接体系。结合城乡总规相应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和布点,充分预留进入城市的交通、能源走廊;在镇域范围内优先考虑区域性的港口、环卫、能源转运基地选址布点,并与镇域、镇区规划相衔接。以区域性城市交通网络为骨架,重点建立镇区至主城对外交通干道相衔接的道路体系,实现镇区主要交通性道路与高速公路交叉口和城市快速路的快速衔接。同时,结合现状基础设施分析,针对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排水、环卫存在的普遍性的“短板”,针对性提出以服务镇域为主、城乡衔接的镇区基础设施网络。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城郊小城镇是主城区主要农副产品基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郊旅游为代表的绿色发展模式,并在三个方面构建城郊绿色新型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体系[3]。以各镇现有农业资源为依托,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扩大农副产业基地产能和效益。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2],形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加工、储运、展示、观光基地。结合各镇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可建立农业观光基地5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基地37个。重庆主城城郊休闲旅游构成要素齐全,自然风景资源包括山地、高原、江、岛、湖、森林、温泉、人文风景资源较为完整,可供开发的景区、景点和可开展的娱乐项目都较多,为城郊小城镇休闲旅游业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前部分小城镇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如统景、东泉的温泉旅游、静观花木世界、金刀峡镇峡谷、古镇游等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行政界限导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各小城镇为了自身产业链的完整,形成了“小而全”的产业结构,造成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二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经营理念滞后,没有把自身的农业资源作为农工商经济网络链条中的节点,丧失了农业产业化优势。因此,从区域角度出发,进行资源优化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创建若干休闲旅游示范区,突出不同特色性的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产业。结合主城区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以高度整合的农业观光园区和休闲旅游示范区为目的地,构建9条城郊休闲旅游示范线。将自然资源、农业观光、历史文化要素溶为一体,形成1~3天不等的休闲度假游线。按现有户籍人口测算,至2020年27个小城镇户籍人口总规模约为96万人。城乡总体规划确定城郊小城镇总人口规模为70万人。因此,在2020年内,城郊小城镇需向中心城区转移约26万人,基本上与现有户籍与常住人口差额相当。至2020年,主城区小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将从现状的64.4万人增加至70万人。通过增强小城镇吸引辐射功能,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加速农村地区城镇化,通过逐步搬迁在非城市建设区域内的现有人口的方式,将城镇人口规模由当前的13.9万人提升至30万人,并引导15.1万人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总体城镇化率由当前的22%提升至43%。现状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93m2,未超过城乡总规修订确定的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9m2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居住比例高、公共服务、产业用地结构偏低、绿化用地比例不足的不合理情况。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完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小城镇景观绿化环境、推动城镇产业发展。必须优先考虑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选址建设需要,高度集约居住用地建设,充分预留提升小城镇核心产业能力的适宜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纽带,是城市风貌与乡村风貌相互融合的节点。城镇建设中,应按照突出地域特色、弘扬历史文化、体现时代风貌的要求,加强小城镇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的研究。在镇区重点地区,在城市设计层面对形态分区、空间疏密关系、特色表现、城镇功能协调几个重点控制要素进行研究,并具体落实到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控制要求中。该区域内的小城镇属于未来城市发展备选区域,镇区风貌按照新城标准建设,其风貌以新市镇和郊区卫星城市为主,镇区逐步减少居民宅基地建设审批,进行一定规模的集中居住开发和建设。减少未来城市拓展至小城镇后出现较大的风貌差异性。镇该区域内小城镇结合开发主体、地域特色、旅游发展,倡导“一镇一风貌”,突出多样化与可识别性。该区域内小城镇现状发展相对较为落后,重在加强引导,城镇风貌以川东传统建筑为主,突出地域特点,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力求形成整洁统一的城镇风貌,减少未来改造的难度。依托自然景观资源发展各具特色、差异化的旅游类型,并以旅游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

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一种趋势,在重庆市主城区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成为大势所趋。主城区城郊[17]刘伟东,高光谱遥感土壤信息提取与挖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18]乔璐.哈尔滨城区土壤高光谱特性与TM遥感的定量反演[D].东北林业大学,2010.作者简介:刘瑞(1984-),男,湖北武汉人,理学博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遥感图像处理及GIS应用。27个小城镇是主城区有机组成部分,是与中心城区各项联系最为紧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区域[4]。以此为载体,深入研究新时期城乡协调发展新方式,率先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小康社会先行区。加强主城区小城镇城乡发展策略研究,使之真正纳入城市体系之中,作为区别于乡村的城市进行建设,完成由农业城镇向工业、物流、旅游等类型特色城镇的转化,实现对主城区的功能补充和服务作用,切实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

本文作者:李兰昀工作单位:重庆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