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4-27 09:34:36

班主任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学生素质的培养是职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学生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管理者,养成教育就摆在首要位置。本文阐明养成教育对于职校生培养的意义及具体做法;针对当前职校生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立足学校大环境与完善班级小环境,来实施养成教育;以及思考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校;职校生;养成教育

职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国家招生制度的改革,职校生的综合素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下滑,职校生的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都相对较弱。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的素质要素,可并非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目前职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爱护公物、语言文明、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很值得推敲。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作为班主任,如何将养成教育的内容引入到日常的教育领域,如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成为职校班主任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职校生开展“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1.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职校侧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却往往忽视学生的养成教育,结果导致职校生性格上自私自利,学习上缺乏刻苦勤奋精神等。如不及时弥补,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会导致学生日后难以立足社会。所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成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职校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悲观厌学、麻木沉沦、纪律涣散现象屡见不鲜。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应针对其特点和专业特色进行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理、自律能力的形成由于部分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职校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纪律约束和思想引导,对他们进行跟踪式的养成教育,随时纠正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4.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职校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中等复合型、实用性人才。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少劳动感受,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职业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职校应开展各种公益劳动、实践实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职校生开展“养成教育”的途径

1.立足学校大环境,开展养成教育学校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大环境,它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在宏观上为学生爱国守纪行为、文明礼貌行为、勤奋学习行为、生活自律行为、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打下基础。班主任应抓住这些有利的契机,积极做好班级组织工作,使学校各项活动不仅得以开展,还要取得预期的效果。此外,学校开展的专业思想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实习动员、就业指导等活动,都是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轨、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一定要全力配合学校,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2.教师是“养成教育”的实施者,应相互配合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工作学校教育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学习”的人,教师教学是为了树立学生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班主任带班则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职校生进校时普遍起点较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有一定问题,班主任要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利用班会在班级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3.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德育沃土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活在这个校园的学生的习惯与精神。针对职校生自律不强、易受到环境影响、易被诱惑等特点,学校应加强综合管理,坚决清除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打击腐蚀和教唆学生的犯罪行为。同时,要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关注校风、校貌等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与感染,开阔视野,促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积极开展、组织一些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完善班级小环境,开展养成教育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所以班主任应运用智慧和策略完善班级的管理,营造一种氛围,着力强化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习惯。其具体的措施可如下:(1)制定班规,“养成教育”有法可依。班规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班级管理的准绳。因此,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班规的约束。在班规的制订中,班主任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参与班规的制定和规范自己行为是参与自身发展的开始;班主任必须要让班规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班主任必须要让学生通过辨曲直、论是非,深刻地理解班规,使班规成为一面镜子,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养成教育有据可依,有法可惩。(2)开展活动,丰富养成教育。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认为,行为习惯是一种很复杂的成果,必须要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而班级活动是职校生养成教育的主要载体。班主任应该以活动为基本形式,通过活动来丰富养成教育的内容:召开“给生命一个微笑”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针对考风考纪而召开“诚信考试”主题班会,让学生自觉杜绝违纪、舞弊行为。班主任以此为基点,创设情境,刺激学生以自己的行为去感悟、体会身边的事情,逐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从而矫正自己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使爱国守纪行为、文明礼貌行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职业道德修养在活动中自觉地养成。(3)评价激励,深化落实养成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养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班主任不但要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还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去激励学生产生进取的动力。同时,班主任还应适当地采用多种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来深化养成教育。

三、关于职校生开展“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

1.兼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被动性在职校,班主任选择学生接受教育方式时,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一种和谐而不刺激、持久又柔韧、渗透性强的班级氛围,来激发学生以积极、自觉的态度养成稳定、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的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成效。另一方面由于职校生自律性不强、自觉性不高,班主任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被动性,我们应通过灌输、督促等方式来落实养成教育。这两种不同的养成教育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班主任应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特点,既要慎重地选择,又要有机地结合,才能保证养成教育效果的最优化。2.要体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为了达到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班主任必须要将教育内容设计得具体化、针对性强。通俗地讲,就是要把职校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做近、做小、做实,不贪大求全。所谓近,就是要离生活近一点,离学生近一点,离社会近一点;所谓小,就是要能以小见大;所谓实,就是要实在、具体,不作虚。3.确保教育计划的系统有序性在职校,班主任开展养成教育经常是随波逐流的。学校兴起文明教育月,就紧抓文明习惯的培养;学校转为宣传生命教育月,又赶紧抓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这种“堵漏洞式”的教育是盲目的。班主任若想要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根据职校学生自身的特点,从教育内容、时间、空间上,确保教育计划的系统性、有序性,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得以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职校生作为学习能力的弱势群体,学校要重视他们的养成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养成他们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才能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升他们适应社会和生存竞争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职校生的“养成教育”除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外,学校的科任老师、教职员工也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将全体职校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

作者:吴蒋平 单位: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黄姝.浅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6,(2):35-36.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同坤.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