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生命意识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03 09:25:39

班主任生命意识教育研究

一、在班级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意义

美国的华特士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并且实践了生命教育。在这之后发达国家也相继推行了生命教育。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实施倡导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信任,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载入了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生命教育的内容。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它只有一次。一个人在成长中只有懂得了生命的宝贵,才懂得去生存,生活。学校推行的三生主题教育,其前提就是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旨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培养学生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提高生命的质量,并追求幸福的生活。在中职担任班主任工作,深感责任重大,教育学生如履薄冰。在班级管理中曾遭遇学生自残,暴力,欺凌,冷漠,沉溺游戏,酗酒,甚至吸毒等现象,深深感到许多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让人堪忧,心痛。在班级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生命意识,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爱护生命,学会感恩,宽容,学会与人相处,是班主任工作重点。

二、中职学生需要生命教育

踏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正处在青春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关口,他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价值形成,人格完善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此时他们心理发展激烈,行为上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如何珍爱自己,善待他人,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往往有自己的价值观。学生们对待生命的种种态度与他们生长的环境及经历有直接关系。家庭教育是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启蒙,是根源,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教育。完整的家庭,融洽的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彼此尊重,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灌输爱家人,尊重人,体谅人,宽容人,珍爱生命的意识教育。这就是最好的生命意识的教育。然而当下,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相当多,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和孩子的沟通,孩子缺乏被爱,在成长中缺乏关注教育,没有安全感,倍感孤独,性格敏感,情绪不稳定。他们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往往不懂得与人相处,与同学稍有矛盾就容易行为过激。学生群体中不乏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守家乡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少于关爱孩子,爷爷奶奶更不能正常的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生命教育薄弱。其次,从进入中职校的学生实际现状来看。许多不乏品行,学习的差生。他们因成绩不理想选择了职业教育,这些学生从初中一路走来,经历了升学的挫折,学校的放弃,家人的失望,加上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歧视偏见,自然会诱发他们种种不良心理。许多同学缺乏自信,抵触情绪强烈,思想上不求进取,没有理想,对前途悲观失望,得过且过,无所事事,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校混日子,意志消沉,生活懒散,是普遍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沾染了社会恶习,打架斗殴,校园暴力,拉帮结派。这些学生生命意识比较薄弱,心理承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很容易走极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发展迅速,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形形色色,物欲横流,享乐盛行,信仰缺失,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许多人精神空虚,生活沉沦,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受不良风气影响,加之网络充斥许多不健康的信息和暴力的网络游戏,形成缺乏对生命的认识,敬畏,导致心理问题频发,行为偏激。

三、班主任肩负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职责

党的提出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健康的人,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为社会所用。各级学校肩负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如果学校是一个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校最小的家,是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职校班主任的任务是按照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培养人的要求,进行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好公民,成为社会有用的技能人才。班主任肩负完成学生日常学习管理,思想品质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的引导,学生生活管理的责任。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义不容辞。班主任首先自己要有健全的生命意识,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身体力行,在所管辖的班级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命意识的教育渗透。

四、班主任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措施

1.在班级管理中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打造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有归属感。学生在校所待时间最多的是教室和寝室,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教师,同学,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首先,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小家,班主任就是一家之长。班主任就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运用平等,友好,包容,严格的原则,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来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传递给每个学生平等,关爱,尊重,让来至不同的家庭的,不同生长经历的,生活习惯,性格迥异的学生们团结在一起生活,学习,彼此包容,共同成长。其次,利用环境对人的影响,组织学生亲手定期美化教室和学生寝室,布置一个干净整洁,温馨的,赋有青春时代气息的教室,寝室氛围。如由学生定期主办的黑板报,激励,励志成长需要的宣传标语,个性十足的学生活动成长足迹等。让学生们生活在“自我的空间”“集体的空间”“安全放心的空间”。让学生喜欢这个属于大家的小家。养成爱班集体的积极心理。同时利用学校德育主题内容,定期开展班级活动营造和谐的主流班级氛围。2.利用班会课专题展开关于生命的系列主题班会。班主任有目的和计划的针对学生年龄,班级思想动态,个人典型行为案例等实际情况展开以培养正确生命意识,将生命教育贯穿班级工作的始终。引导学生正确生活学习交友,利用网络资源,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全方位的生命主题教育。班会主题有:第一,生命起源篇,拟定“生命起源,感恩父母”;第二,珍惜生命篇,拟定“珍惜时间,制定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三,走进自然和社会篇,拟定“人与自然”“同学,你好”“如何面对青春期”。第四,心理篇,拟定“学会调适心理,做一个健康的自我”“如何面对人生挫折”“健康作息从现在开始”。第五,远离威胁,远离,保护生命的法律知识篇,拟定“杜绝校园暴力,欺凌,和谐寝室,教室,校园”等等。通过系列主题班会,构建完整的全方位的生命意识概念,了解生命的起源,学会呵护爱惜生命,善待自己,提高生命质量;教会学生感恩父母,珍惜同学友情,杜绝暴力欺凌伤害。在准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形式上包括组织,主持班会课,心理话剧片段,播放主题电影,发言讨论,制定实施计划,构建深刻的生命意识的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树立起对生命的敬畏,传递真善美,众生平等,相互尊重的价值观。班主任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在与人相处中,面对矛盾纠纷,坚守底线,即生命的底线。发生口角,打架等突发事件,班主任要正确面对,不偏不倚,在处理纠纷中教育当事人,警示其他学生,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同时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观察学生言行,留心“问题”学生。3.对“问题”学生建立学生思想动态档案,帮助学生积极调试转变。问题学生是指在人格言行上有悖于常理,常态的学生。班主任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学生言行现状,诊断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属于抑郁和封闭倾向等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呵护,利用家庭,学校的力量,共同努力;属于性格等问题,动手打人伤人等暴力和非暴力倾向的,班主任教师要对其进行教育,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于理,让其认识到后果。面对遭受挫折的学生,班主任要积极引导,找出原因,帮助学生走出情感低谷。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身体力行去教育学生,“润物细无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老师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学生,在言传身教中教育学生培养正确的生命态度。4.利用家校平台,向家长进行生命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也是感悟亲情,生命的血缘纽带,充分利用家庭父母的力量,配合学校,班主任老师,起到很好的作用。利用家校平台,针对性的向家长进行生命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学习提高认识。让家长重视亲子教育,注重与子女的情感沟通,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家庭关系,帮助学生渡过青春躁动期。席慕蓉说: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生命教育,是塑造人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懂得生命,珍惜每一天。

参考文献

[1]王晓红.生命教育论纲.2009.

[2]张娜.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当代教育科学,2006.

作者:罗炬 单位:重庆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