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

时间:2022-06-03 03:57:00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途径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能动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和谐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创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发展观、保持经济的理性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科技进步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结合十七大的精神,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的途径,实现“又好又快”的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性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1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克思的这一基本观点就叫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就是物质生产资料、物质的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有的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就遵循马克思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从邓小平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要消灭贫穷”、“发展是硬道理”,到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无不体现和包含着这一思想。这里的科学发展观是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角度来架构的。所以,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经济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解决好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

1.2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马克思的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马克思的社会全面发展理论包括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经济社会形态理论首先强调的是物质、经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强调决定论基础上的社会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是指关于人类全部生产和生活乃至人类繁衍和社会延续的理论,即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因而马克思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对马克思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求统筹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合力”相统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当今时代人与自然关系所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目的需要的重要性,强调将两者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目的性相统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思想。因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全面发展观。

1.3科学发展观是能动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能动发展观。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必然性等特点;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同时二者之间还是相互渗透和转化的,当人们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后,就会把它变成人的思想内容,指导人们的实践,创造出事物的新形式和新状态。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领域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统一,强调在认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实际、把握实际。“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因而,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能动发展观。

1.4科学发展观是和谐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社会系统本身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决定着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功能状况。科学发展观则非常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因而,科学发展观是和谐发展观。

1.5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观

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社会的发展必然突破国界走向全球化,导致国与国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只有兼顾和协调好国家系统和世界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国与国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才能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当今世界的总体态势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基础上,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和大调整之中,因而要建设“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所以,科学发展观也是和平发展观。

1.6科学发展观是创新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创新的发展观,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创新,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完成了从自然伦理到政治伦理的转换。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过:“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和谐一体”。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只能以自然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这就指出了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但这种谋求并不是消极地迎合自然,而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态度,因而《易传·系辞下》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只有既尊重自然规律,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天地人之间才能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科学发展观在借鉴中华文明之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世界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己的和谐,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共同的信仰和团结的纽带,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完成了从自然伦理到政治伦理的转换,这是一种执政理念的转换,也是一种执政模式的创新。

1.7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在借鉴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完成了从科学理性向政治理念的转换。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球系统科学出现在当代国际科学的前沿。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包括人类)视为一个整体,探讨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地球系统科学关注对全球变化的研究,特别是人类活动引发的地球环境变化。近20年来的有关研究已经揭示出许多人类前所未知的事实,并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地球是一个可由生命自身控制的系统,人类活动正以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加速的方式广泛而深远地影响地球,有能力改变地球系统并达到威胁生命生存的地步,这可能给地球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些研究为探讨人类系统与地球系统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现实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在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中郑重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并具体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和目标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正将自己治国理政的智慧与自然系统相融合,实现从科学理性向政治理念的转换,自觉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开辟一条全新的、超越以往的、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2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经济建设长期应该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结合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虽然明显增强,但是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资源、能源紧缺问题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的走科学发展道路,用科学发展观来创新和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丰富的,如市场调节、宏观调控、价值规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结构调整、财政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保持经济的理性发展。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于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理性发展”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2)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3)“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

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科技进步突破经济发展瓶颈。

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

(5)保持环境资源平衡。

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本质是倡导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基本行为准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再利用”(Reuse),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和包装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Recycle),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提高技术。其中,包括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强调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经济模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较好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