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的调查与发展探究

时间:2022-12-07 08:39:09

古镇的调查与发展探究

一、白水江古镇的保护价值

白水江古镇有保留相对完好的民居、庙宇、祠堂、街巷空间、城门敦以及广场道路等。绵延起伏的青瓦屋顶、依山就水的院落、具有浓厚地域气息的街巷,营造出自然而又亲切的建筑环境。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城门敦。城门敦位于古镇西侧,嘉陵江东岸附近,地势较低,门楼上书刻有“嘉陵保障”四个大字。

(2)庙宇。白水江古镇的庙宇主要有新龙王庙和老龙王庙两座。老龙王庙已毁,新龙王庙虽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害,但是还保留住了回廊式的四合院布局,期间曾作为行政办公的场所,现如今为白水江镇的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3)宗祠。白水江古镇居民大姓为任姓,现留有任氏祠堂一座。当地的任氏家族为联宗结谊、处理好宗族内部事物并协调与外族之间的关系而建。每年都会有拜祖活动,请戏班唱戏,是一项重要的民间活动。

(4)传统民居。白水江古镇民居数量众多,主要沿山体一侧布置,建筑保存完好,空间丰富,装饰艺术精美,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观赏价值。对研究山地建筑和陕南民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街巷空间。白水江古镇现存街巷为“一街五巷”。主街长度为600米左右,宽度为4米;巷道宽度为2-3米,青石铺路。街巷两侧多为砖木结构的建筑,古朴典雅。

(6)建筑的装饰艺术。白水江古镇传统建筑的装饰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而且体现了民间生活品味。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白水江古镇民居的外装修,十分注重建筑细部的装修,如门窗、隔扇、瓦当滴水等建筑配件,建筑细部的装修上刻画的十分细腻,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味。

二、白水江古镇空间的再生和利用

对白水江古镇空间格局再生和利用,最有效的办法是保护和利用结合,首先必须以保护为基础,对其利用目标应该是不仅仅是保护古镇建筑本身,而且要带动其周围地区,影响整个城镇的发展,使它继续成为城镇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古镇原有的风貌特点。对白水江古镇整体空间的再生和利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整体环境治理对白水江古镇老街进行整体环境整治,强调传统街区整体风貌的协调和统一。在传统街区中,并不是所有建筑都需要保护,对传统街区中现存的各类不合理建构筑物,包括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和不符合景观要求的新旧建筑物和临建、搭建物,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对其采取拆、改、补的方法,通过采取传统建筑的营造手法,对主街区内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改造,如把建筑的平顶改为坡顶等,使其符合街区的整体风貌,使该地段的整体景观特征得以充分体现。

2.街巷空间与立面的整合部分建筑因为年久失修或者是坍塌等原因被拆除,原有街道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被打破,建议在改变用途的基础上进行恢复性重建或者通过绿化和环境建设,增加为节点开放空间。比如,古镇的老龙王庙,由于各种原因他不能继续它原有的用途,但是它却代表了古镇历史发展中重要的阶段,代表了某一时期的建筑艺术或技术的成就。对这类建筑应该维护其既有状况,作为城镇的空间标志或者作为旅游景点进行使用,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于主街道两侧现有建筑,应该在材料、色彩、尺度和形式等方面严格控制,引导其采用当地传统建筑的形式和色调进行修缮,形成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街道立面景观。

3.交通条件的改善老街的主街道,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通道,也是游客观光、体验传统文化的载体。因为现有场地条件的限制,可以通过扩展主街街道的办法满足消防的需要,对于外来人员的车辆,一律停靠在老街入口的停车场内,不允许其进入主街道。

4.基础设施的改造白水江古镇主要传统街区的基础设施较差,基础设施不符合基本的规范,存在着安全隐患。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包括供水、供电、排水、供气等管网以及垃圾清理和收运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

三、结束语

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白水江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依靠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而且必须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古镇的更新和保护,必须借鉴国内外在此方面成熟的理论和有益的实践,才能走出一条古镇保护和发展的可行之路。

作者:齐达单位:西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