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6:10

古镇文化论文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1

1.1村落选址布局

双洋镇区位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当中,周边群山连绵起伏,绿水(员当溪与石坑溪)萦绕其间,镇区傍水发展而来,周边是宽阔平坦的良田,一直绵延至山脚下。双洋镇区背后有主山为靠,两侧有山势较低的护龙,前有宽阔的农田为明堂,员当溪与石坑溪蜿蜒流过,远处又有一些不高的小山包,恰好成为朝案。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风水格局。双洋充分利用了这种地形,在乡镇南边的麟山上建塔,形成了传统社会中有利于“发科甲”的布局。

1.2传统建筑分布

双洋镇区由城内、城外、东洋与西洋四个村组成。城内村为宁洋老县城所在地,城周建有城垣与城门,城内原设置有县署、兵营、坛庙、街市、亭塔、桥等,一应俱全,现仅存文庙大成殿与关岳庙、先农坛等。由于生活、生产、交通等方式的变化,城内村整体风貌破坏比较严重,古城的风貌基本丧失殆尽,仅保留了少数古建筑单体。目前古镇整体风貌保留较好的主要是东洋与西洋村。东洋村位于城内村的南部,西洋村位于城内村的西部,三个村正好各位于二水交汇的三面,形成犄角之势,隔河相望。东、西洋村的建筑布局比较疏朗,民居之间一般隔以田畴,鸡犬相闻,充满了田园野趣。道路是随着民居的发展自然发展起来的,蜿蜒曲折,充满了变化。

2双洋的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

2.1耕读为本,重农轻商的理念

在以前“耕读为本”、“耕读传家”是绝大部分双洋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正是这种“耕读传家”的人生理想使得双洋人形成了崇儒重教的风气。传统社会双洋建有文庙一座,不少家族都设有学堂用于培育本家族子弟,其中以占地面积约480m2的赖氏学堂最为有名。不仅如此,各家族族产中有族产用于奖励考取功名的族人,特别是考中举人、进士、贡士的,还在祖祠大门口竖立石条旗杆加以旌表。科举废除后,各家族有族产的小学毕业生,可领取一定的“书香谷”,参与祭孔时,也可领回一斤祭肉。

2.2崇宗敬祖

祖先崇拜,亦即对自己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这是中国人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双洋人也不例外,当地分祭祖、祭墓两类:祭祖多在古七月半或十月半举行。祭祖时集全姓男丁祠堂拜祭,由族中长辈充礼生唱礼、读祭文。祭毕聚餐,吃剩余物按丁分回。祭墓是祭扫已捡了骨骸,经择地砌石用三合土做成,有墓台、墓碑的祖墓。此外,双洋保留较强聚族而居的传统。各姓族纷纷在城区建祠堂,祠堂供同姓人居住,原来住在乡下的,也多往城里迁,并多在同一角落建屋定居。东洋村吴姓人聚居毗连的三座大院;姓赖的聚居号称“上赖”、“下赖”两座大院;林姓则在东洋尾建屋聚居。西洋村的赖姓、郑姓的住屋也都建于邻近。这种聚族而居的格局,无疑加强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家族认同。

2.3宗教信仰的多元性

双洋百姓信鬼神,但没有皈依一定的宗教。民间除崇拜祖先外,天有“天公”、地有“土地公”、田头有“民主公”、山有“山神"、水有“龙王",几乎生活在神鬼主宰之下。古时,家人生病,少问医吃药,多抬菩萨来家,请神汉跳神乞药。在宗教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道教的道士。道教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职业道士为人驱鬼、镇邪、消灾、超度。此外,尚有土生土长的宋代名道士曹泗(香寮人),被尊称为“曹泗公”,有“不怕宁洋人,只怕宁洋神”之说,这“神”就指“显赫"的曹泗公。1883年基督教传人宁洋城,建立宁洋堂会。1902年教会在下桥买下原是加工茶叶的茶馆,做礼拜堂,1925年在此办私立维新小学。宁洋教会属闽南基督教北溪支会不时有美籍牧师前来巡视、布道,基督教在双洋、赤水、安坑、徐溪发展有部分信徒,总计不上百人。

2.4节庆习俗

双洋主要的节庆习俗与中原地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也有与众不同的地域风俗,比如正月初九,初九为天公生日,各户有杀鸡、蒸年糕敬“天公”,这天不可挑尿桶浇菜,恐招天怒;立夏日,家家户户立煮面条吃,传说立夏吃面壮身骨;立冬,农户都打糍粑敬土地神,并且相互赠送,以庆丰收;冬至,户户用糯米粉搓丸,泡红糖汤水来敬祖。此外,当地还有迎龙灯、舞炮龙、迎竹马、舞狮、采茶灯、花船、踩高跷等民俗活动,遵循传统的红白喜事的种种仪式礼数。

2.5民间文艺———汉剧团

双洋人喜爱汉剧。1914年城内北门清末拔贡吴世杰创办“大罗天”汉剧班。由老演员赖魁玉、杨地教戏,有30多位农民参加。1923年因故散班停演。至1927年,老演员曹天兴带头捐出大米一石,再组班学戏。除原来“大罗天”老演员外,又吸收一批新人,聘请龙岩人林景前来教戏。戏班更名为“新景天”。后因地方动乱停止活动。抗战胜利后,龙岩汉剧老艺人林阿发(丑角出身)流落双洋定居。一批爱好汉剧的青年,每人出大米5斗,请林阿发教戏,“大罗天”、“新景天”的老演员参加辅导,至1949年才停止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以原来汉剧班基础,组成“宁洋业余汉剧团”。1959年改称“双洋公社文工团”,1960年文工团改组为“文工队”,恢复汉剧演出。“”开始后,剧团行头被烧毁,直至1979年仍由吴厚坤负责恢复汉剧活动,更名为“双洋汉剧团”。1982年剧团整顿后由陈国盛任团长,并吸收10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学戏。从“大罗天”到“双洋汉剧团”历时半个多世纪。在双洋,汉剧没有中断失传,曾出现过新老演员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汉剧是双洋古镇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现在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双洋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分析

3.1宫庙建筑

文庙创建于明隆庆三年,明万历六年(1578年)改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陆续重修。该庙原占地面积3000m2,由泮池、戟门、两庑、大成殿、先师殿、崇圣祠与明伦堂等建筑组成。现文庙大部分建筑都被改建为小学校舍,仅余大成殿。大成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00m2,面阔五间,进深14m,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四周回廊,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檐下施以彩画并鎏金。“大成殿”的匾额做成八字三开间的形式,其上覆以小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比较精美。屋顶上以嵌瓷为饰,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2书院建筑

旧时私塾有“家塾”和“村塾”之分。村塾是村里人合办的,家塾是姓族自办的。如东洋的赖厝、吴厝,西洋的赖厝、邱厝都在住宅边附建“学堂”,供子弟读书之用。赖氏学堂为西洋重要的学堂,坐北朝南,大门偏在东南面。中轴建筑由下厅、天井、大厅、正厅、后土、围墙组成。大厅前伸出一个拜亭作为学生学习之处,天井中种百年铁树、茶花,环境好。外墙漏窗精美。宅内厅堂为墙体承重,构造简洁,但拜亭的构架极为精美。拜亭五架抬梁,与厅堂前廊的双步檐廊联为一体,施以减柱造,空间较宽敞;减柱部位做成垂花柱,瓜柱、穿枋、随梁枋、坐斗与斗拱的雕刻都很精细,很有艺术表现力。该宅屋顶飞檐翘角,脊中红砖透雕各种纹理,天际轮廓线十分优美。柱础为镜鼓状,简洁大气。挡溅墙部位的彩绘也很细腻,色彩鲜艳。

3.3民居建筑

双洋古镇原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百余座,现存七十多座,多为清中、后期所建,也有一部分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分布在城内、城外、东洋、西洋村四处,其中尤以东洋、西洋两村,是古民居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民居群落。这些为数众多、保留完整、不同时期的古民居,与其他大量留存至今的公共建筑群一起,较为清晰地折射出双洋古建筑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变进程。

4双洋古镇的建筑特色

4.1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色

现存的双洋民居从平面布局上看其主要的民居建筑类型为合院式民居。双洋合院式民居根据开间的大小,有两房一厅的叫“三间起”,四房一厅的叫“五间起”。厅下有天井,左右各有一至二间低于厅檐的小厅,称“东厅”、“角间”。天井以出建围墙,置大门。也有左右两侧多加护厝的。清代建的大院,厅坪外加横厝,设两重大门,大厅有前厅、后厅两进,坪有前坪、后坪,以及后土、围墙等,后土与围墙多为圆弧形,形成了前方后圆的平面格局。这种占双洋古镇传统民居的大部分民居,“光厅暗屋”为其特色,即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婚丧嫁娶的场所,往往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以其体量的高大和地位的突出,明显地成为整体中的重点和核心。左右各两间为卧室,从属于主体部分,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或槛窗取光,室内较暗。各部分之间高低错落,大小相间,纵横交叉。

4.2民居建筑构造特色

双洋民居结构有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的典型特点的两种形式:抬梁式与穿斗式。部分大型民居或宗祠一般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民居型的民居则多采取抬梁、穿斗穿插式构架。双洋民居内部多以以木结构为主要的承重结构,斗拱与房梁接榫无缝,围合的墙体只起围护作用,基本上不承重,体现了“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种木构架主要采用抬梁、穿斗穿插式的做法,以穿斗式做法为主,主要承重柱落地,而不承重或承重较轻的次要短柱则采用抬梁式的做法,构造手法极具地方特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居往往在门厅中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做法,而在厅堂或护厝中采用硬山搁檩的做法,直接将檩条搁在山墙上,以墙承重,仅在厅堂的廊檐部位实用抬梁式的木构承重的做法,这样可以节省木材。

4.3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特色

双洋古镇民居建筑注重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彩画装饰随处可见,尤其是民居建筑之中的木雕装饰,数量众多、题材丰富、技艺精湛,难能可贵的是多数保存完整,人物及动物形象等破坏极少。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其铺地。民居中细部装饰较少使用砖雕与石雕,而砖雕也只是偶尔出现在民居门额上以及屋脊上。双洋民居内部装饰中木雕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其典型的做法以世昌堂为例,门厅为“凹兜”式,一对垂花柱精美;门厅内明间五架抬梁,减柱造,瓜柱、斗拱、穿枋木雕精美。厅堂为墙体承重,厅堂前廊檐进深三步,施抬梁式构架,廊檐与厢廊中间以小披檐过渡;廊檐下的瓜柱、随梁枋、穿枋、挂落、雀替等部位透雕、浮雕、镂雕花草瑞禽、人物典故等,并施以彩绘,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两侧小披檐下各施一对垂花柱,垂花柱、穿枋上的木雕生动,特别是那一对鳌鱼吐瑞透雕形神具备。窗扇上雕刻草龙盘成的“寿”字纹,构图巧妙。脊梁,太师壁上的月梁状额枋、雀替、坐斗与丁头拱等部位的雕刻与彩画也十分精美。(2)铺地铺地是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一大特色。自院门入口开始处就会发现用鹅卵石精心拼砌的铺地,在雨坪与天井的中间部位往往拼砌出各种装饰图形,如四碗菱花、“万”字回纹、铜钱纹以及连方纹等纹理,十分精美。

5结语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2

一、青城古镇概况

1.青城古镇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青城又名条城(东西长,南北窄),地处榆中县北部,总面积约138km2。距离兰州市约100km、白银市约25km。区域靠近109国道。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区内为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地貌,地势南高北低。黄河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穿境而过,“依山傍水、藏风聚气”的风水观尽显其中。2.青城古镇历史人文和社会经济条件。青城据《榆中县志》记载:“秦修长城、汉广屯田、唐建堡碉、宋筑城墙”。“青城”的名字便是为纪念平定西域叛乱的狄青大将军。到明朝时期修筑明长城以防外敌来犯;青城范围后随青城人过河北移扩展于明朝末年。青城镇是农业大镇,由于经济水平欠佳,二三产业并未发展起来。但青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以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创造了良好根基。早年青城人口流失正使青城的生命力与文化活性受到威胁。因此让文化资源重新带动古镇经济十分重要。

二、青城古镇景观设计构成要素

1.青城古镇空间景观。青城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故而格局上整齐划一,是形似于棋盘的军事防御布局。主街开阔,呈东西走向,小街则较为狭窄曲折,北对河南面山。“丁”字形的连续交错街道,以示“不泄风水”。青城古镇的节点空间由核心节点空间,如城隍广场、不明确主题意义功能或边界限定的宽阔空间以及可以使古镇空间拥有特殊魅力的小尺度空间构成。2.青城古镇古建筑装饰景观。砖雕装饰——以青城书院的《教五子图》和刘家大院的《福禄寿》为代表。木雕装饰——高氏祠堂及多处民居中的木雕都是经典之作。石雕装饰——碑刻书法风格多样,装饰、技法、表现形式及选材也各具特色。3.青城古镇民俗景观元素。剪纸艺术——题材源于生活,材料随意,独树一帜西厢调——清光绪年间成曲,唱腔优美,情真感人英雄舞鼓——源于民间传说的最受喜爱的民俗表演活动。民间游戏——柴山、道台狮子和火狮子。

三、青城古镇景观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使用对象生理心理、功能精神的集中感受地方性原则——特色建设的基础生态设计原则——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场所精神——地域空间设计的内在文化展现。

四、青城古镇景观设计内容

1.空间格局。青城自发形成的“中心”和由此“中心”向外辐射的空间秩序可概括为“一轴、一带、六节点”。“一轴”即从校场路进入,与后街形成空间主轴。“一带”指青城的全部景观内容。“六节点”在古镇核心保护区内,分布于入口、罗家大院、城隍庙、青城书院、高氏祠堂和城隍广场。例如入口点可设置具有古建筑风貌的入口广场,做紧急避难区起到保护与疏散游客的作用,同时也做引导游客作用。2.道路空间。青城的街道作为景观的骨骼和风貌的基本骨架,主街面用人工青石板铺成,一些窄小街巷则以碎石板铺地,青城的历史也在这磨破的石板路中被人知晓。青城的街道尺度怡人,因此设计应保留原尺度,增种枝叶繁茂的行道树,在主街巷空间栽植具有特色的本地树种,可造四季景观。一些小巷道也可做落叶景观,营造意境美。3.空间环境点缀、装饰的艺术。处理点景小品、艺术装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会直观或潜移默化地体现古镇的形象。如灯饰、垃圾桶、休闲座椅、销售站、指示牌、雕塑等艺术品都有所展现。随着城市化进程,应增加古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媒体宣传设备以及观赏、纪念性工艺品。在这一部分设计内容中,装饰艺术设计的地方性、民族性、宗教性以及民众的参与性都必须体现出来,使其形成具有青城地域特色的文化审美。4.古镇视觉形象的确立。古镇的视觉形象包括建筑、环境、居民以及社会形象,是一种取决于古镇历史、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的综合评价和印象。通过对青城方方面面形象内容的综合处理,可塑造特征鲜明、极具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青城景观形象。5.古镇景观如诗如画的意境创造。目前青城还鲜有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观赏功能的景观,因此运用人文思想与科学技术,配以诗、书、画意境和想象,将空间、古建筑、碑林等遗址遗迹、神话、戏曲、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与环境相结合,进行师法自然又非简单模仿的意境创造。又或者将青城的地形地貌、水体、奇石等采用对比、隐喻、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意境设计。通过设计的独到处理,将青城景观的意境营造出来。综合上述内容关于如何解决青城古镇景观设计方面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把握景观设计核心,从历史、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基于青城特有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以科学可持续的角度分析古镇景观发展前景。同时制定相关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使景观设计落到实处。由于时间和篇幅原因,本文只对古镇景观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初步探讨。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新观点值得深入探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浅析,能够对青城古镇景观设计有所贡献。

作者:祁欣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傲蕾.文化营造视角下兰州青城古镇保护与更新改造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04.

[2]徐澜婷.探索四川古镇景观设计——以安仁古镇景观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4.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王丹玲.青城古建筑装饰解读.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杨揖舟.《青城记》.省委党校印刷厂,2003.

[6]韩效.景观建筑学对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状况的思考[J].四川建筑,2004(2):17-18.

[7]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2003(7).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江南古镇;旅游开发;资源保护

ProbeintotourismdevelopmentandpreservationinancienttownssouthofYangtseriver

Abstract:Asakindofspecialtourismresource,theoldtownsinChinahavealreadyabsorbedmoreandmoretoursSince80''''sin20centuries,suchasWuzhengTowninZhejiangprovinceandZhouzhuangTowninJiangsuprovince.Now,totouroldtownhasalreadybeenapopulartourismproductanywhere,whichroseanimportantfunctioninpromotingtheoldtown''''sdevelopmentofeconomic,prosperingtheoldtown''''scommunity,developingtheoldtown''''sculture.However,alotofproblemswerecameoutintheprocesstoproductthetourismresources.

Keywords:ancienttowns;tourismdevelopment;resourcespreservati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云南丽江、江苏周庄等旅游古镇的崛起,中国的历史城镇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发展到现在,古镇旅游已经成为各地炙手可热的旅游产品,在促进旅游古镇的经济发展、社区繁荣和文化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据网上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开发旅游的古镇近60座,其中又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最为突出,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的居民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水乡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成为华东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然而,在江南古镇旅游给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在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各种矛盾冲突束缚了江南古镇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妨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江南古镇社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寻求化解这些矛盾冲突的方法。基于此,本论文展开了对江南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初步研究。

一、江南古镇与江南古镇旅游

(一)江南古镇的概念

江南古镇,是个集合概念,在地理学上,泛指“长江以南的古镇”,尤其以江南水乡古镇为典型。江南,原意江之南。“江”,汉语特指大江、长江。故,江南古镇,一般与水相关,“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是典型画卷。“水”文化和“古”文化的交点,是江南古镇的魂。余丹(2005)认为,江南古镇,是一种文化遗产群,主要包括古镇古建筑群、古镇老街区、古镇民俗等。

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江南主要指湖北以南的湖南,江西一带。而进入近代后,江南的范围转移到苏南和浙北一带,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江苏的丹阳以南和安徽的长江以南地区。

同时在诗文中广泛出现的江南古镇,指的是被文人所美化了的地区。主要是以苏,杭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的长江以南的太湖流域的古镇。同时出现的还有“文化江南古镇”这一概念,指以苏锡常的太湖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扬州文化,徽州文化,金陵文化在内的一种水乡文化古镇。

本文所讨论的江南古镇,以“苏锡常,杭嘉湖”(苏州,常州,湖州,杭州,淞江,嘉兴)地区的古镇为重点。代表性的有:江苏的周庄、甪直、同里,浙江的西塘、乌镇、南浔。

(二)江南古镇所蕴涵的旅游价值

随唐宋元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江南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到明清时期,江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心脏,江南文化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如今,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江南古镇有着独特的自然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悠久,民居建筑古朴

之所以称之为江南古镇,因为这些小镇都具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苏州昆山的周庄,建镇于北宋元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苏州吴江的同里,建镇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这些小镇的建筑在历经百年沧桑后,依然保存完好,布局随意精练,造型轻巧简介,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体现出江南水乡民居古朴自然的建筑特色。

2.水网密布,水乡风貌独特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河流众多,因此古镇以水为依托,依水成镇,在江南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以桥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是这种容入古镇文化,古镇生活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让中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3.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江南水乡古镇从古至今都体现着一种好学善思、开放进取的文化心态。[2]江南民间素有“耕读传家”的风气,这种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风气,更因“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以及宋代以来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江南古镇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名人学士荟萃,清淡素雅的水乡风貌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江南古镇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江南古镇旅游就是指,以江南古镇为目的地所展开的旅游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旅游的内容从以自然风光旅游为主发展到与风俗风情旅游并重,“走进生活”、“回归自然”成为近年世界旅游的热点。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独特的风情以及从中透出的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温情的人性关怀,深深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江南的古镇旅游也由此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1984年,陈逸飞先生一幅《故乡的回忆》使得苏州周庄享誉海内外,不仅成功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更使周庄成为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开拓者。继周庄之后,苏州同里古镇于1986年开展旅游事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周庄的示范效应下,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之路。浙江乌镇于1999年开始旅游的开发工作,由于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又较好地保护了历史,故被喻为“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阮仪三(1996)指出,正是植根于“水”环境中的江南水乡城镇所具有的独特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吸引了一大批中内外游客,使江南古镇旅游迅速升温。

二、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

江南古镇有着安静而优美的环境、古朴的人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文化,人类经历的见证中最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的那些历经沧桑的老城,老镇,对现代人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对于江南古镇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冲击,对当地文化,氛围和社会关系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现有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分析其利弊,是为了寻找一种最可行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可以协调处理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将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带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及其途径构成了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中的两大要素。它们共同作用在江南古镇这一客体上,使之的自然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展现在游客眼前。

(一)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

1.政府主导开发与保护

政府作为当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运用掌握的城市规划审批权力对古镇旅游开发进行宏观的管理;开发资金的投入主要依赖地方财政,但是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引入相关的市场机制,对游客收取费用(古城保护费),对具体的旅游开发项目不作具体干预,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行政审批来调控。

2.以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为主体

政府成立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公司,相关资产以政府财政划拨的形式注入项目公司(或者以资产作价形式出资,资产所有者拥有项目公司相应的股权),项目公司以政府组织注入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获得的资金用于古镇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开发所获得的收益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如此滚动开发古镇旅游。

3.政府将经营权出让,旅游开发商成为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

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内的旅游景点(资源性资产)开发出来后,通过出让旅游开发经营权的方式,吸引开发商介入古镇旅游开发。由投资商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要对外融资,继续古镇旅游开发进程,政府只在行业宏观层面上对开发商(投资商)进行管理。

(二)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途径

在现有的经过旅游开发洗礼的江南古镇中,笔者将它们开发与保护的途径归纳为两大类别:“空心化”的旅游开发,“非空心化”的资源利用。

保继刚(2004)指出,所谓“空心化”就是把原先生活在古镇的居民迁出,再对古镇、古宅、古街进行修缮,派出管理人员、讲解人员进驻。

与此相对,“非空心化”则是尽最大能力保留古镇现有的当地环境,不仅不把当地居民迁出,而且利用这一部分居民,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生活环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对所居住古镇的开发利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两种途径在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都得到了深刻的实践。如江苏苏州的同里古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直坚持着“非空心化”的资源利用途径,当地居民没有被强行迁徙,依然保留着他们原有的生活状态。游客游览的过程中,随处课见当地居民的生活风貌,低矮的建筑,杂货店,当地的电影院,都在旅游区内,甚至连景区的大门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而浙江桐乡的乌镇则是“空心化”开发的先行者。

(三)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的典型

江南水乡古镇的开发与保护模式是上述开发主体与开发途径的不同组合的结果。通过查阅资料,相互对比,笔者认为其组合结果中有以下三种模式较为典型。

1.周庄模式-政府主导,进行非空心化开发

周庄的旅游开发依赖于当地政府。1986年,周庄镇政府就开始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旅游发展进行规划,政府作为主要力量参与开发。周庄以非空心化的旅游开发途径为基础,在空间结构形态上采取了“古镇区+古镇新区+新镇区”[11]的模式。对传统古镇与现代新镇进行了过度,既不大量的迁徙当地居民,维护了一部分古民风的生存,又解决了现代化建筑,现代居民生活对古镇区原有风貌的侵蚀。

2.乌镇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为主体,进行空心化开发

如果说周庄采取了边开发边保护的方式,那么乌镇便是先规划后发展的典型。乌镇模式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为主体的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典型模式。乌镇亦采取“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开发促进保护”的道路。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同时也是乌镇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其开发亦开始就采取了“为保护古镇整体风貌,禁止居民经商”的措施。并以“起步最晚,规划最齐,管理最规范”[13]的姿态跻身江南六大古镇之列。

乌镇开发与保护的途径是典型的空心化开发,原先居住在古镇保护区内的居民全部迁往他处,也不允许居民在沿街的房屋进行商业活动。

3.南浔模式-旅游开发商为主体,进行非空心化开发

南浔政府将经营权出让给旅游开发商,作为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主体,旅游开发商通过自身优势,利用大量资金,对南浔精心整改,投入市场。浙江烟草集团所属上海博大投资有限公司从最初的项目规划至今,滚动投入的资金已近5亿元。整个项目规模为23亿元。

由上海博大投资有限公司接管的南浔旅游开发,虽然在最初强制拆迁居民498户,建筑面积达45837.19M,但是整体上依然遵循着非空心化的开发途径。整个景区建设起规范的商业活动,同时进驻了专业的导游讲解体系,但是参与这些活动的都是南浔当地的古镇居民。虽然从建筑分布上看,南浔古镇区的现代居住建筑被迁徙了一部分,但南浔整体的人文环境没有受到影响。

三、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典型模式利弊分析

这三种典型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在三个不同的江南古镇运作着,其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在这三种模式各自实施的过程中,它们也都暴露出不同的问题。

(一)周庄模式

1.政府调节旅游活动,用旅游保护古镇

周庄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较好的口碑,保持着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冠居江南六大水乡。政府作为旅游开发的主导力量,长时间对周庄进行在旅游开发,旅游活动,资源利用方面的调节活动,使周庄成为江南水乡古镇中旅游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古镇。周庄模式的核心,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古镇,用旅游来保护古镇,“古镇区+古镇新区+新镇区”的模式,对古镇和新镇寓于不同的旅游项目。这样既保护了古镇,也解决了城镇发展的问题。

2.政府调节漏洞,旅游容量饱和

从现今关于周庄旅游宣传的各项媒体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出周庄用于宣传自身的一大标准便是接待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从李丽雅(2004)在接待游客数量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周庄的具体数据,“到目前为止,周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每天平均接待游客3000-4000人,周末平均每天7000-8000人。现在每年的观光游客数已经超过了1996年的3倍。2000年的游客总数约150万,其中外国游客22.5万。在国庆期间,每天的游客数量达到了三万人次。”[12]

正因为政府直接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开展,对于市场宣传的灵敏度不够,一味的标榜自身接待游客数量的增加,却没有看到周庄由于旅游区域狭小,要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并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必须限制旅游数量,原本应该发挥其调节作用的政府没有看到这一弊病,更别谈对周庄接待游客的数量进行调节控制了。

(二)乌镇模式

1.先规划后开发,结合资源特色与市场需求

乌镇在空心化的开发基础上实施了精品战略,主要包括:精心设计景区,旅游路线精品化,完善旅游解说系统。充分迎合市场需求所重建的乌镇,在保护基础上融入了最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化。无论是成功设计的景区布置,还是柳暗花明的旅游线路,都完全贴合游客的游览需要,呈现出一种游客想看到,愿意看到的水乡风貌,使乌镇成为立体的展现在现实中的历史遗产群。

2.空心化导致过度商业化

乌镇的空心化开发将原先的老百姓迁出,进驻规范的旅游商业体系,从表面上看是对古镇资源的一种有利利用。然而随着当地居民的迁徙,他们为古镇营造的那份传统意蕴也随之流失。乌镇失去了居民的生活依据,空城的古镇再加上商业活动的进驻,市场法则的盲目性必然会引起地方文化资源被当作是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商业因素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渐渐无法控制,从而陷入多数学者所言的“过度商业化”[15]的局面。

这种旅游商业化的极端表现,是乌镇地方传统文化逐渐被异类文化,特别是现代商业文化侵蚀;古镇原有淡雅的生活气息逐渐消失;旅游商品同质性显现严重,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被能成批生产的退化而简单的工艺品所取代。

(三)南浔模式

1.旅游经营良性循环,非空心化打造“宜人居住”的水乡环境

南浔古镇的旅游开发脚步远在周庄,乌镇之后,因此上海博大公司在对南浔的开发过程中,吸取了前辈开发与保护模式所引起的弊端的各种教训,借鉴了其他江南水乡古镇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无论是旅游容量的控制,还是商业活动的安排,都恰到好处的体现在这个精致优雅的小镇上。

南浔区与企业的合作方法是采用项目整体开发运作,企业出资进行古镇修复整治和旅游配套,政府用土地进行补偿,实现项目前期投入产出的基本平衡,使旅游经营轻装上阵,如此实现良性循环。

同时,整个景区建设起规范的商业活动,进驻了专业的导游讲解体系,但是与乌镇模式不同的是,参与这些活动的都是南浔当地的古镇居民。虽然从建筑分布上看,南浔古镇区的现代居住建筑被迁徙,但是古老淳朴的人文环境仍然保持着,无论是摇船的少女,亲和的讲解员,还是临水而建的店铺,都是南浔数百年流传至今的原汁原味的民风。随处可见当地的居民在河边洗菜,嬉戏,年迈的老人靠着同样年迈的栅栏休憩,仿佛从异乡远到而来的游客只是眼前转瞬即逝的风景,丝毫不会侵饶到他们传承至今的宁静生活。

正是非空心化所带来的这种“宜人居住”的谐和环境,使南浔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的邻里关系,体现出一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理想境界。

2.旅游主体重复,产品单一

然而,也正是这种保守的模式,使南浔在江南六府古镇中,成为毫不起眼的一个。多数游览过的客人表示,南浔只是与周庄,同里,乌镇一样,旅游主题重度,旅游产品单一的又一个江南古镇。只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在另一个地理位置的体现。这便是南浔旅游开发所存在的主要弊端,经营差异化不明显。

优雅、闲适、恬淡的水乡生活为大多数人所向往。但南浔古镇旅游缺乏“亮点和特色”,也就是缺乏自身的核心吸引物。与其他的江南水乡古镇相比,在景观上存在较强的替代性,而且旅游项目大多雷同。小桥流水的生活环境,泛舟水上的江南小船,普通游客不会从深层次上细究水乡的差别,很多都是只停留一天甚至半天时间观光,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古镇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开发的层次也仅仅停留在观光和门票收入上。

四、为江南古镇旅游建立可行的开发与保护模式

在上述三种典型的开发与保护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庄模式由于旅游开发通过政府指导,失去了对市场的灵敏度,而乌镇模式的空心化开发又造成了过度商业化现象的泛滥。笔者认为,由旅游开发商为开发主体,走非空心化的开发道路的南浔模式,在众多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模式中最为可行。

(一)南浔模式的可行性

1.旅游开发商作为旅游开发主体,敏感应对市场

周庄模式之所以完全由政府主导,是因为周庄古镇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发现,是江南水乡古镇中开发最早的一个,当时的旅游开发商远没有成熟起来,政府便直接接管了古镇的资源利用开发与保护。到20世纪初,乌镇由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作为开发主体,虽然成立了乌镇旅游开发公司,但镇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银行借贷来开发古镇旅游项目,在资金条件上远不及旅游开发商雄厚。

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开发商已经渐渐成熟起来。旅游开发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活动,要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投入市场并得到回报,仅仅依赖政府的调节力量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宏观条件下,旅游资源之间也在相互竞争,江南古镇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日益高涨,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展现自己的魅力,必须要依靠旅游投资商的企业头脑,将古镇旅游作为“产品”营销,打造古镇旅游地独特的“企业品牌”,突出战略管理,贯彻营销观念。

那么,以旅游开发商作为开发主体,会不会出现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对古镇旅游资源造成侵蚀破坏呢?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本身就建立在旅游资源身的旅游价值上。一旦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不再具有旅游价值,那么它带来的旅游活动就会渐渐衰退,更别说创造经济效益了。这就决定了为了考虑长远利益,明智的旅游开发商必定会在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着手保护资源本身。

2.非空心化的良性循环,开发与保护并行

乌镇一直遵循的空心化的开发途径使当地的旅游活动暴露出市场法则的盲目性,商业因素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变的难以控制,这时候经济的发展便以文化的流失为代价,长此以往,“旅游开发便会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单向的转换过程。”[6]

因此,只有走非空心化开发的道路才可以避免这种过度商业化的滋生。在这方面,周庄模式体现出来的非空心化同样是可取的,但周庄模式对古镇区,新镇区做了明确划分。生活在古镇区的人过着自己惬意的室外桃源生活,而新镇区的老百姓则开起了饭店,旅店,为周庄镇的旅游活动提供设施条件。这样明显的分界在南浔你看不到,你可以不出古镇区,就居住在当地老百姓用自己古老的祖屋经营的客栈,因为南浔古镇区的居民积极参与到了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为远到而来的游客创造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南浔模式在开发水乡古镇的同时,不影响古镇原有居民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在原有水乡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改造,且通过居民参与旅游经营,使居民认识到文物古迹及传统民俗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自觉保护水乡古镇的资源和风貌。因而,这种非空心化,以保护为前提的旅游利用有助于维护江南水乡古镇建筑及环境的真实性。

(二)对南浔模式的完善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南浔模式从重多模式中脱颖而出,恰当处理了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于开发的协调问题,那么是不是南浔模式就是江南水乡古镇开发的理想模式呢,从前文我们对它所体现的弊端的分析上看,答案是否定的。要寻找到江南水乡古镇开发的理想模式,就必定要对南浔模式进行各方面的完善。

1.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古镇文化品位

要完善南浔模式,首先要着手的就是解决旅游主题重复,产品单一这个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江南水乡古镇资源正在被进一步开发,利用。如果在开发过程中,走前辈走过的老路,树一样的旅游产品,建一样的旅游风景,宣传一样的旅游口号,那么江南水乡古镇将会滥而不精,渐渐失去其自身特有的旅游吸引力,只是多一个南浔,或者周庄而已。

因此,要保证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生命周期的延续,就必须要努力使其进入复苏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江南水乡古镇增添新的内容。这些新的旅游吸引物可以是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的深度开发,也可以是对其进行全新的包装和宣传。

就南浔而言,笔者通过资料采集,发现南浔除了具有江南水乡特有的人文风貌以外,还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集团—浔商的发源地,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处,中国名人集居地。这使南浔作为江南水乡古镇,不仅具有其他水乡普遍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观赏价值,还蕴涵着深刻的政治文化内涵,这种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形成的厚重的文化因子,使作为水乡古镇的南浔在广度与深度上具有其他古镇所较少拥有的发展潜能。

如果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主体及时认识到这一潜能并且加以宣传利用,那么南浔必定会在江南水乡古镇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散发出自身特有的魅力,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2.政企结合,发挥政府调节作用

虽然旅游开发的经营权转让给了旅游开发商,政府的调节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一方面要给旅游开发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对旅游开发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必须保证旅游开发商的开发活动是在经济盈利和资源保护双赢的基础上开展的。

同时,江南古镇资源的保护除了靠旅游开发商以外,政府也应当协调各方面事务,全方位保护江南古镇。如制定江南古镇保护条例,整顿市场,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塑造江南古镇旅游的良好形象。

因此,南浔模式除了坚持旅游开发商为主体以外,也不能忽略政府的力量,必须得到政府在各方面的辅助,才能有序的进行旅游开发,全面的保护江南古镇旅游资源。

3.打造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发展至今,出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由于古镇间激烈竞争而引发整体吸引力的弱化。过去,江南古镇在开发旅游上一直是“各自为政”,由于资源相近,为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甚至出现过恶性竞争。以至于陷入了“不到水乡是遗憾,游了水乡更遗憾”的境地。

再可行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如果只一味的关起门来自己开发,势必会造成江南水乡古镇之间的孤立化。只有各个江南古镇转变观念,树立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观念,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江南古镇大旅游圈,才能共同打响“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品牌。如成立古镇旅游区联盟,对几个古镇的旅游线路、交通和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方便游客在古镇之间的选择游览和游线组织,使得游客分流。

南浔模式的成功之处值得其他江南水乡古镇借鉴,其需要完善之处我们也要不断发现不断改过。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旅游正在日益迅速发展,在着手开发前要选择怎样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在开发过程种要如何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这关系着古镇旅游资源的生存,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各地游客的旅游感受,整个古村古镇的长久发展。也需要更多专家的关注于研究,来更好的发现江南古镇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解决他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道路。

参考文献:

[1]阮仪三,邵甬.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与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7(01).

[2]余丹.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04).

[3]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甪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06).

[4]刘德谦.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J].旅游学刊,2005,20(02).

[5]李苏宁.江南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7(03).

[6]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03).

[7]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21(12).

[8]江五七,陈豫.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研究,2003(08).

[9]卢松,陆林,徐茗.我国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5(05).

[10]刘沛林.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J].人文地理,1998(01).

[11]彭小娟.浅析保护历史文化名镇的两种现象[J].山西建筑,2005,31(21).

[12]李丽雅,黄芳.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周庄和同里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02).

[13]秦容.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01).

[14]周乾松.古镇保护尚须警钟长鸣[J].城乡建设,2004(10).

[15]AlisterM,GeoffreyW.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J].LongmanHouse,1982(4).

[16]李晓艳.我国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5-6.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4

1.1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开发的主题公园逐渐成为各大城市提升旅游潜力、强化城市文化形象、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以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为主题,集观光休闲和体验参与为一体,通过对场所、空间、建筑、活动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规划设计,将实态或虚态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旅游景点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当前国内对历史文化结合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对遗产本体的保护利用,如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种利用方式强调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但较多受到场地和遗产保护原则的限制;二是对遗产周边环境的开发利用,如龙门石窟等地周边的商业街;三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这种利用方式不涉及遗产本体,在复原历史场景中有更大的自由度,代表案例有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等。本文即以如何在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实现历史文化遗存的物态化与公众化为研究对象。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时间的沙汰中失去了物质载体,如何在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中,为历史文化遗存提供物质载体,将无形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景点,向社会公众开放,是在当前主题公园大量建设的背景下,规划师与建筑师共同面临的挑战。此外,当前我国建成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在总体规划上多采用舞台即景式、景点集成式的手法,存在景点组织片段化、无逻辑堆砌景点等不足。

1.2项目背景

除了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背景外,本文的另一研究背景是淮北隋唐运河古镇项目。淮北市过去是全国重点煤炭基地,近年来因煤炭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淮北由能源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势在必行。此外,淮北因大面积采煤塌陷而导致湖泊与湿地的出现,成为发展生态城市可利用的一个有利条件。淮北隋唐运河古镇项目就是在城市转型、湖泊资源可被利用的情况下,由淮北市政府投资建设,委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进行策划的生态旅游项目。设计期间,恰逢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作为大运河申遗的主要单位之一,拥有大量与运河相关的科研及考古发掘成果。对此建筑学院向业主提出将项目定位为运河文化主题公园,以大运河申遗成功为契机,深度开发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将运河古镇规划设计为全面展示隋唐大运河漕运水利设施与管理设施,展现运河市镇建设与社会生活风貌的古运河文化主题公园。为此项目组开展了对历史文化遗存开发与利用方式的探索,以期提升项目的文化、科学、经济价值,对隋唐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研究方法

如何在规划设计中融入科研及考古发掘成果,为已消失的运河文化遗存的开发和利用开辟多元化路径,是隋唐运河古镇规划设计的核心,也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关于如何开发和利用无形文化遗产,本文借鉴了实验考古理论。实验考古是运用实验手段复原重构考古发掘的古代工具、武器、房屋、堡垒、村落等诸多古代遗存类型,以探索古人生产生活模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一门学科。实验考古对象十分广泛,涉及一切与人类相关的历史遗存。近年来实验考古走向公众的趋势逐年增强,许多国家建立了公众实验考古基地,其中最为著名的案例是英国的巴斯特古代农场。该项目复原重构了铁器时代农场圆屋,再现了古代农耕、养殖、畜牧等行为活动,引发了公众的热烈参与。历史文化遗存常被视为博物馆中的展品或是考古学家的研究标本,而不是可被公众亲身体验的场所,实验考古理论为历史文化遗存走进公众视野,让非专业的社会公众接受和理解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思路。实验考古的目的就是通过为历史文化遗存赋予物质载体,全面真实地展示并延续文化遗存的历史信息,实现历史文化在当代的科普价值与教育价值。

3.研究成果

本文结合淮北隋唐运河古镇规划设计项目,分别从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两个层面探究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理念与手法。、隋唐古镇基地选址位于淮北市相山区,基地内部有一自然河流——跃进河,内部无相关运河遗存。设计范围如图红线范围所示,基地面积为18公顷。项目除了依据城市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划设计外,还将参照大量与隋唐运河遗存及隋唐时期建筑与市政建设相关的研究资料。规划主要遵循全景画卷式的运河古镇叙事和连贯完整的空间景观意向两个规划原则。为塑造全景画卷式的运河古镇面貌,项目组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了基于时间发展脉络组织景点的规划理念。由于任何自然形成的村镇聚落,其空间形态都将遵循一个时间发展脉络,这一点启示我们可以在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中加入时间维度,构建符合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的时间发展脉络,创造连贯完整的空间意向,以此突破在景点组织上片段化的缺陷。本项目引入时间脉络串联隋唐古镇各个景点的理念,并采用了角色设定和编写历史脚本两个具体策略。将隋唐运河古镇命名为相河镇,将基地原有的两条河道——跃进河与宿丁路边沟分别命名为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段和相河,以纵横两条水路模拟运河河道,以此编写古镇由商代至清末明初逐步发展的历史脚本。古镇起始于商朝,商朝的第三代国君相土驾车东巡至淮北,爱其水土而依山筑城,建立相国,将河道命名为相河,隋朝时期,在相河和通济渠的水口处形成了北街草市(;唐代随着漕运水利设施、管理设施的建立,商业手工业的繁荣,佛教建筑的兴盛,沿通济渠和相河相继形成了漕仓堰闸、官营磨坊、东街、驿站等建筑设施,以及五凤门、三佛阁等佛教建筑、;到两宋时期,由于自由贸易的发达,古镇达到鼎盛,形成了南街,祠庙园林建筑在这一时期大大兴盛,龙王庙、二圣宫、相王寺等相继成立,元明清三代,通济渠逐渐废弃,相河镇衰退为地区性商业中心,清末民国随着近代化历程以及国外宗教的输入,相河外滩与基督教堂等相继成立。、基于实验考古思维方式的再创造的代表案例是漕仓堰闸组景。漕仓堰闸由转般漕仓、拖船堰埭、斗门船闸组成,表现的是与古代漕运制度相关的一系列设施。转般漕仓反映古代漕运仓储制度,转般仓设置在运河边,用于粮食的仓储,日本现存飞鸟、奈良时期的仓敖建筑遗存可作为复原参照。转般仓的复原建造依托于人工设计的一个圆形闸塘,包含一座位于闸塘中央发挥储备粮食作用的正仓,六座沿圆形闸塘周边的各色小仓。正仓采用高台基座上的架空木结构,唐式八角攒尖瓦顶,邻水处环以回廊,用于卸货与搬运。拖船堰埭表现古代拖船过堰技术。堰埭是古时为解决河道两侧水位差,用条石砌成较缓的平滑坡面,用人力或畜力拖拉,是早期的升船设备。本项目依据古画复原了四组堰埭,堰上配备有人力辘轳、牛力辘轳和电动辘轳,游客可亲自动手体验拖船过堰的过程。斗门船闸表现古代船闸技术。斗门船闸是用于节制水量和调节水深,便于船只克服水位差而顺利通航的设备。本项目根据西河闸等斗门船闸的考古学资料,复原设计了两个木斗门单闸,共同组成复闸,以转般漕仓的圆形水面为闸塘,作为游船进出运河主航道和古镇内部水系的船闸。基于实验考古思维方式再创造的漕仓堰闸组景区,将结合运河水上游线,便于公众参与体验多个与古代漕运相关的历史场景。游船首先从木斗门单闸进入闸塘内,在转般仓邻水平台处停靠,游客上岸观察位于闸塘中央的正仓和位于闸塘四周的各色小仓;随后另一侧木斗门单闸打开,调节水深至内河水位后,游船进入内河,抵达堰埭,堰上配备有人力辘轳、牛力辘轳和电动辘轳,供游客体验拖船过堰的过程;过堰后游船回到外部水系,继续水上游览其他景点。

4.结语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山西;历史文化名村;修缮;复兴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2003年始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能比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保存文物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村,先后公布七批名录,山西共有96个村入选,集中在晋中南古村落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但山西历史文化名村在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村落文化日渐衰竭,村民缺乏文化自信,对村落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导致没有人去保护、传承乡村文化,整个村落也破败不堪;传统手工艺濒临灭绝,非遗传承人断层,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创意融合的人才极度缺乏,旅游文创产品单一且没有突出特色,整体村落缺乏激发村落活力与生机的方式;也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折旧建新所导致的自建性破坏,没有很好地处理历史文化名村与周边资源有机融合所导致的扩张性破坏,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导致的开发性破坏等问题。因此,山西历史文化名村急需保护与修缮、复兴与再造。本文从完善村落管理工作机制、统筹古村保护与新村开发、整合规划周边资源、“微更新”与“慢行系统”古村设计、小众化旅游、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等八个方面探究山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复兴问题。

一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修缮

(一)建立和完善村落管理工作机制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的老建筑多数属于村民私人所有,村民既无力承担修缮所需的大量资金,也没有对老建筑保护与修缮的动力,致使不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空心村。虽有安徽西递古镇首创村民自治管理机制,以村办公司的形式自主经营;浙江慈城采用国有企业投资经营、政府参与协调管理的工作机制;但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开发的主体是政府。一方面,中国大量古村落的老建筑均需要修缮,政府很难担负巨额资金;另一方面,多数宅院的所有权并没有改变,用国家公共资源修缮私人民宅,在现实中也很难开展。因而,在对历史文化名村进行复兴与再造的过程中,政府应重在顶层设计与规划,起到监督与服务的作用,在尊重村民自身的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借助各类企业或投资机构、民间组织或贤达人士来经营和发展古村落,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村民间的利益关系,保护与开发并重,通过“延续—发掘—创新”三步走的方式,妥善解决古村落生存与发展问题,使之融入周边乡镇经济发展中,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实现乡村复兴[1]。

(二)统筹古村保护和新村开发

因产权问题,政府或企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开发与经营中举步维艰,在村落空间适当的情况下,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可采取收回古民宅产权的形式,对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与开发;以绿化林区或小型带状公园等形式为空间分隔带,在历史文化名村周边建设现代化新村,在安置村民的同时,服务于古村的旅游业开发,提供完善的旅游业服务和休闲体验,传统与现代共存,统筹古村保护与新村开发。在历史文化名村转型发展、旅游开发过程中,要选取好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文化创意之间的契合点,确定历史文化名村的发展定位。保护古村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以此来吸引游客;统一规划新村布局与设施建设,为村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古村因过度商业化建设而破坏其古朴文化氛围[2]。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的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位于皇城相府南300米的郭峪村也有着内涵丰富的名人文化、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保存有完好的明代民居40院,被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整体保护皇城村与郭峪村,统筹开发新村,服务于5A级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实现古村落的转型发展。

(三)整合规划历史文化名村周边资源

组织文物部门对村落古建筑、古街区进行详细调查,登记造册,掌握古村内每栋宅院的现状,聘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制订详细的保护与修缮方案。以村落祠堂、村口、戏台和其他文脉场所为典型的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村落文化标识,优化空间功能,建设乡村文化治理平台。依托古村落保存的具有区域特色或重大价值的资源,着重突出区域特色文化,建立生态博物馆,以点带面,动态保护当地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历史文化名村,让本地村民自觉产业深厚的文化认同[3]。充分利用古村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开辟生态旅游园区。介休市张壁村“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是中国唯一具有军事、民用双重用途,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遗址,也是一个融多民族文化为一体、聚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整合张壁古堡与周边东宋壁、西宋壁、南庄、暇壁四个古村的资源,结合以华夏第一柏“秦柏”为中心的秦柏岭旅游景区资源,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既保护传统古村落群整体风貌,又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区。

二历史文化名村复兴与再造

(一)“微更新”与“慢行系统”古村设计

微更新是一种有温度的更新模式,基于地方性和个体诉求的微观建筑方略,强调人的基本需要[4]。慢行系统是指把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主要交通方式,引导居民共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交通和生活环境的一套系统[5]。借助微更新与慢行系统设计,完善村落空间功能布局,为都市游客舒缓身心压力,提供新的休闲体验。高平市的良户村、苏庄村、牛村、大周村和方村,介休市的张壁村、南庄村、洪山村与大靳村,阳泉市的小河村、大阳泉村与辛庄村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依托城郊历史文化名村,整合规划周边古村落,设计慢行系统,进行微更新,建设环城休憩带。既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感受到在城市中体会不到的乡风、乡情与乡韵,凸显都市文化符号与乡村休闲品格,又能带动城郊乡村整体发展,凸显乡村文化品位和价值,树立村民的文化自信,最终还利于民,形成独特的“逸生活”城郊乡村生态创意景观。

(二)创新历史文化名村小众化旅游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摄影旅行、研学旅行、特色民宿等小众化旅游开发模式,辅以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景观节点设计、重点建筑改造、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绿化,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促进历史文化名村的复兴。阳泉南庄村是中国抗战地道第一村,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建设采摘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寿阳县宗艾镇依托万亩杏林独特资源,举办杏花文化旅游节,发展“旅游+文化+农林产业”的特色乡村旅游,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阳城县皇城村的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由皇城相府景区、九女仙湖景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景区、小康新村景区四部分组成,文化积淀深厚,人文特色显著,自然风光优美,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碛口古镇是明清以来山西第一大商镇,素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资源丰富,积淀深厚的晋商文化、奔腾不息的万里黄河、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与以明清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以碛口古镇为中心的碛口风景名胜区。距离碛口古镇一公里的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史村,也是碛口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人文景点。西湾是碛口商贸经济辐射产生的生活和仓储型村落,是当时碛口巨商陈氏家族的生活区。西湾村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开来,寓意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着陈氏家族的五个支系;周边以高墙围护,形成一个庞大的城堡式空间。西湾民居都是窑洞式的明柱厦檐高屹台,依山就势,街街相通,巷巷相通,院院相通。李家山村的发现与声名远扬得益于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其写生后写道:李家山村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但古老讲究的窑洞群景观犹如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世界难寻。吴冠中在李家山等地看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创作《群虎图》;画家刘文西、戴希斌也曾到碛口采风,也惊叹李家山村的四合院窑洞民居与黄土高原特色。因此,依托碛口古镇风景区和西湾民居、李家山窑洞景观群,建设“艺术村”和特色民宿,发展研学旅行和摄影旅行。

(三)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

将历史文化名村作为乡村养老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的据点,结合自然资源发展适合城市老人的田园养老苑;抓住年轻人间歇性回村看望老人的生活规律,引入分时度假理念,将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以养老带动度假,探寻一种推动传统村落复兴的持续动力[6]。这种模式适合离城市比较近、自然景观优美的村落,发展康养旅游。大同市得胜堡村东靠饮马河,北面和东面群山环绕,河边有湿地,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各有千秋;得胜堡村背依古长城,完整留存着“三大街、六小巷”的基本格局,是山西省军事古堡型村落的典型代表。得胜堡与“塞外四堡”之首镇羌堡、全国最大的马市遗址市场堡、宏伟苍凉的得胜口以及丛草茂密的饮马河湿地形成“一口三堡”,构成丰富而独特的边塞文化。太原市店头村背依蒙山,南面龙山,四周山冈环绕,绿树成荫,村前有小河,背山面水,自然环境极为优越;店头古堡依山而建,现存建筑遗产丰富,构筑了与众不同的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

(四)文化创意街区建设

文化创意街区的核心要素包括物质设施、地域文化、生活氛围、商业氛围及创意元素,其本质是古村落遗产中的精华与当代生活、文化相融合,延续历史脉络,充实当代文化,也唤起公共参与和社会交流的意识,构建新型的互动生活模式。一个村落一个文化地标,无数个古村落形成华夏大地上的点点星火,从而创建创意中国乡村。文化创意街区的建设主要有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模式、文化观光旅游模式、民俗节庆模式和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不同的建设模式可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使文化创意街区的呈现形式多样化,形成融工作、生活和商业于一体的“慢生活”文创街区。同时,依托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资源,加大休闲娱乐、餐饮及配套服务设施等体验功能区,提升文创街区的旅游品质。平遥县梁村、碛口镇西湾村、太谷县北洸村、盂县乌玉村、汾西县师家沟村、高平苏庄村和大周村、泽州东沟村、万荣阎景村等依托深邃富丽的“晋商宅院”发展大院文化街区,融入文化创意,更新历史文化街区,展示不同大院的文化品质和各晋商家族辉煌的发展史;“黄土旱塬农耕文明”晋中市后沟村、“中华铁城”上党区荫城镇、“长城边塞文化”大同安家皂村等开发特色主题文化街区;娘子关镇“军事驿站”石头城下董寨村依托其古街开发特色军事文化街区,传承娘子关跑马排春节习俗,弘扬下董寨村独特的关隘地域文化。

(五)节庆产业开发

“无庙不成村”,山西多数历史文化名村都有庙宇群,如大周村有“大小七十二全神庙”。庙会既承载着人们的信仰,也容纳了缤纷多姿的民俗文化。离石凤山庙会、介休洪山庙会、太原晋祠庙会、蒲县朝山会、岚县面供庙会、沁源菩提古寺庙会、晋城水陆院庙会、河曲海潮禅寺庙会等均入选山西省非遗民俗文化名录,庙会期间社火表演,演戏酬神、祈福。传统古庙会的现代复兴使传统节日超越了传统村社的地理文化边界,不仅满足了村落与村际间的生活需求,也借节日场域开拓更广的文化空间。保护传统节庆节日活动的原真性,村落文化空间的原真性,加强非遗活态传承,使民众与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开发现代节庆,打造旅游品牌。沁水县是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的出生地,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沁水县以“千年古县如画沁水—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节事品牌为引擎,整合规划历史文化名村尉迟村、窦庄村、郭壁村、武安村、嘉峰村、西文兴村、湘峪村、上阁村留存的大量明清古堡古建筑群,以及历山国家森林公园、沁河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观,发展沁水县全域旅游,形成了东有以三都古城为首的沁河流域明清古堡集群,中有集垂钓、露营、漂流为一体的张峰水库下游沁河自然景观带以及四山环绕、游园点缀的美丽县城,西有神奇秀美的历山景区的旅游发展大格局。此外,还有长治上党区荫城古镇开展“千年铁府万里荫城”文化旅游节,介休市洪山镇“乡村文化旅游节”,宗艾镇“杏花文化旅游节”,翼城县“史伯‘和’文化旅游节”等,借助这些现代节庆活动,打造当地旅游品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用文化让乡村振兴和时尚起来。

三结语

山西历史文化名村中的很多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再被人们重视,以至于逐渐衰落甚至消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复兴与再造实际上是一次重新解读、设计古村落的过程,激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生机与活力,既满足当地人对现代生活的追求,又不让珍贵的历史见证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为乡村振兴插上文化与创意的翅膀,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协调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实现更大的文化价值和开发空间。

[参考文献]

[1]孙荣垆.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演变:以南岗古排“复兴”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0,(2):105.

[2]韦小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复兴[C]//民俗文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4.

[3]余侃华.生活变迁视角下传统村落复兴路径及规划应对探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1,(4):111.

[4]叶建平.传统村落微更新与社区复兴:粤北石塘的乡村振兴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8,(7):41.

[5]郑婉怡.景观体验视角下范家屯镇慢行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6

一、xx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xx县紧紧依托门户通道、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地沿文化和品牌文化优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1场,观众达29700余人次;文化“三下乡”活动共开展了41场,观众达50000人次;部门专题宣传24场,观众44000人次。启动实“2131”电影放映工作,市文体局配送了价值12余万元的农村电影流动放映车和4套电影设备,“十五”期间全县电影放映703场,观众达67.1万人次,覆盖率达100%;参加省市文艺调演2场,提高盐津文艺的知名度;老年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县有组织的老年文艺队1个,在重大节日和各种庆典活动共演出8场,参加300人次。

(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的精神,集中整治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环境,竖决打击黄、赌、毒,坚决制止娱乐场所接待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法行为,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运行,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有各类文化经营户99户,从业人员145余人,年创收76万元,实现利税5.3万元。

(三)历史文化开发多措并举。一是与旅游相结合开发豆沙历史文化。豆沙古镇扼西蜀之要冲,锁南滇之咽喉,自古就是滇川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县委、政府启动并分步实施了以风景名胜区豆沙景区为龙头的旅游开发方案,以丰厚的自然历史文化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二是加大了保护设施建设投入。对豆沙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维修保护,维修保护项目5个,投入资金60余万元。软件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在今年5月,县委、政府邀请了国内专家学者和领导100余人云集盐津,围绕挖掘豆沙古镇历史文化内涵,探索旅游市场运作,打造旅游精品为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研讨会上共形成论文22篇,其中涉及历史文化的18篇,县文体局将收集到的这些宝贵材料编写出版《豆沙关五尺道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一书。同时,豆沙古镇的规划设计方案已形成,将筹资建设。三是品牌争创不断实现,遵循“适度操作、分步实施、逐步加温、推向高潮”的原则,抓对外宣传工作,唱响“豆沙关”品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拓宽渠道,精心包装,强力推介,致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显。一是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投资65万元、建设面积760.36平方的普洱文化站已建成启用,正在建设的豆沙文化站、新区文化馆投入资金160万元,建设面积1600m平方。二是非文化长廊设施建设,庙坝文化站投资23万元,建设面积300平方。三是建设竣工的旅游公厕总投资25万元。四是豆沙风景区两座牌楼建设将在今年10月份完工,投入资金30万元。

(五)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推进有序。一是成立机构,为顺利完成普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进行人员培训,为普查工作提供了业务保证。三是通过模底调查,确定“庙坝火纸”等7个重点项目,完成上报材料29份,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四是对普查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为民族民间文化的查询建立了历史档案。五是完成了申报工作,经县政府批准,将《关河号子》等6个传统文化项目列为盐津县第一批县级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进行公布。形成材料64份,按时上报。

(六)群团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一是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其活动内容有:体操、工间操、太极拳、扭秧歌等,累计参加人数达50多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受到广大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的好评,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定期召开篮球运动会。五年间共召开了5次篮球运动会,共有61支球队,618人参赛。比赛场次共达323场,投入资金40多万元,观众达5万多人次;三是以生基为主的民族体育活动多姿多彩,别具一格,每年苗族“花山节”吸引了众多邻近县、乡的苗族同胞前来观看,五年来共举办3次苗族“花山节”,参赛项目共10个,参加人员共2000多人次,投入经费3万多元,观众人数达16000多人次。增强了民族团结,发展了民族体育。四是“十五”期间我县中小学参加了市级举办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2次,获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6枚,共投资1万元;五是老年体育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县老体协利用各种规格节日开展以门球、地掷球为主的体育活动,2004年全市县老年体育门球运动会在盐津召开,我县参加了5个项目,有4个项目分别获得了名次。同时,我县老体协积极参加活动,共参加6场次,参加人员177人。在十二个乡镇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极大地丰富了退休老同志的文化体育生活。六是体育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老县城灯光球场进行维修改造,修建了门球场、地掷球场,共投入资金40万元,保护了这些体育场的完好,有利于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七是文体荣誉接踵而至。“十五”期间全民健身活动受各级表彰7次,县文体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书协活动内容丰富,共展出8次,拟在今年9月推出《古道行吟•盐津书画诗词楹联协会会员作品选集》一书。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盐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文化体育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目前,老县城文化馆、县图书馆馆舍面积狭窄,不能满足正常业务开展;新区还无文化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文化的需要;乡镇文化站大部分无独立用房,且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二是产业结构失衡。文化产业起步晚,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经营收入(即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商贸业、文化传播业、文化服务业和其它收入)结构看,全系统产业经营收入主要是服务业和其它收入,反映出我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三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才紧缺。文艺创作、表演行当不齐,编、导、演人员青黄不接,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缺乏才艺素养,文化经纪人才匮乏。四是资源亟待整合。我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致使文化资源流失或闲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船工号子”、“打鼓草”、“僰人舞”、“傩戏”等是我县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因受各种原因的冲击,这些民间艺术濒临灭绝,亟待拯救。五是现行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县财政仅能满足有限的人头事业经费,文化系统大部分单位甚至连必要的办公经费都难以保证,文化产业市场机制还未形成,致使文体产业难以启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快盐津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为使文化产业发展既体现省、市的要求,又符合盐津县域文化发展的实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盐津县县域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县域文化发展强县),抓住一个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坚持五大原则(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的原则;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抓住发展机遇与依托丰富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三个重点(豆沙关文旅结合的历史文化开发;市场文化的调整整顿,规范管理,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中开展经营性文化活动)打造六大品牌(以实施“精品工程”为重点,打造文艺创作品牌;以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重点,打造城乡文化建设品牌;以推动社区(街道)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军营文化、商贸文化的普及和提高为重点,打造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品牌;以积极开展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为重点,打造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以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业品牌;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造高规格文旅结合品牌),主攻三大项目(豆沙关历史文化开发的重大项目;市场文化上的重大项目;公益性文化中开展经营性文化的重大项目),强化四大保障(政策保障,投入保障,社会环境保障,管理保障)。力争我县文化产业gdp比重在“十一五”期间达到6%以上。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紧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四大机遇,创新思路,整合资源。

盐津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又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发展机遇优势。我们将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再次掀起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抓住豆沙镇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机遇。发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盐津精神,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县委、政府“开发旅游资源”的发展思路,建设“过境旅游县”的定位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县的门户、通道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地沿文化、品牌文化优势,邀请专家进行高层次的策划,创新规划思路、开发思路、资源挖潜思路、产品开发思路、热点亮点思路、文化科技含量思路和宣传促销思路,使之摆脱浅层次起步,以高起点的水平进入市场运营。

(二)培植龙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豆沙关是盐津文化产业开发的龙头,要在僰人文化、五尺道文化、古镇文化、宗教文化上。开展石门漂流,湖泊荡舟,关隘、古镇觅古活动,观赏古关隘风光,领略历史文化风采,形成雄关、湖泊、古镇浑然一体的龙头精品亮点景区,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风景名胜之地,成为盐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精品景区。

1、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一是开发以豆沙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掘、整理僰人文化,以豆沙古镇、唐袁滋题记摩崖、僰人山寨三大有形资源和汉族劳作民歌“打鼓草”、僰人舞蹈、傩戏三大无形资源开发为主,形成“人无我有”的高档品牌,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开发;二是搞好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开发民族民俗风情,如歌、舞、曲展出,书画、服饰以及饮食文化等;三是培育发展文化市场,扶持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员开展文化市场经营,鼓励企业从事文化产业建设、经营,培育发展农村文化户,填补农村文化薄弱和农村文化产业滞后现象;对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立奖励机制,给予优惠政策和信贷优惠条件,创造良好的产业市场环境。

2、繁荣文艺创作。以樊忠慰的诗歌、李荣曦的书法为代表树立我县品牌文化。樊忠慰在省内、国内发表新诗40余首,《绿太阳》诗集获省政府文学创作二等奖,樊忠慰获云南第七届王中文化奖;李荣曦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参展、被收藏、获奖;两位的作品均参加人文昭通在昆展出;盐津散文队伍健康成长,数名新秀佳作在省内、国内大刊上发表问世,为盐津的文艺繁荣创造了条件。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省委、省政府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抓住对正在实施的我省千里边疆文化长廊昆水线各点和农村文化站建设,加快我县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点新区文化馆、新区图书馆、豆沙文化站、柿子文化站、盐井镇文化站、普洱文化站、滩头文化站建设步伐;加快非长廊建设点庙坝、中和、艾田、串丝、落雁、兴隆、牛寨等乡文化站建设步伐,改善全县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4、培育文化市场。要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引导消费。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充分履行法律赋予文化部门的职责,实施管理,加强文化娱乐业的引导,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民间工艺品展销和民俗文化旅游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5、加强队伍建设。专业、业余、管理、文经四支队伍是文化队伍建设的主流。专业队伍主要抓人才调入、专业培训培养,改变文化人才数量少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业余队伍主要抓业余文化协会组织,骨干培养和群众、民族、民间、校园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要高度重视行政、文物、市场三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文经队伍主要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开发,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上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在深化文化体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内涵,提质升档,切实抓好七项工作

1、主要课题的定位研究。聘请专家对盐津历史文化中一些主要课题进行学术研究,科学定位,为发展创新提供历史依据。

2、历史文化的考证定位。考证僰人悬棺年代,阿杓墓年代及是否是乌蒙王,史万岁南征是否经豆沙关,马湖府边界线,李兰义军在牛寨整编,何提督简史,赵端横江起义,在盐津等史料。

3、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层挖潜。对僰人文化、五尺道文化、“三川半”文化、移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定位、整理、开发。

4、流散史料的征集鉴定。为研究盐津新石器以来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广泛征集民间有史料价值的诗文、器皿、钱币、书法、绘画、雕刻、族谱、契约、工艺品等实物史料,为研究工作提供详实的佐证史料。

5、依据资料,撰文纂书。把有价值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名人玉音、前人足迹、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特色文艺,通过收集整理、编纂成书、出版发行,展示盐津厚重的历史文化风采。

6、摄影摄像,集册制片。把盐津有档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物、民间文艺、民族风情,通过摄影摄像方法,精心选择剪辑,出画册,制作专题片,以图像系统展示盐津山川人文风光。

7、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旅游产品。一是开发乌骨鸡、腊肉、九香虫、竹笋、魔芋、茶叶等天然食品;二是开发豆沙粑、黄粑、猪儿粑、泡粑、油花子、甜浆油糍、水粉等名特小吃;三是开发天麻、虫草为主的中药材保健产品;四是开发竹编、竹雕、木刻民间工艺品;五是开发兰花、盆景、根艺产品;六是开发地方书法、绘画、摄影艺术产品。

(四)悉心谋划,创建载体,广泛宣传,强力推介。

要立足本土特色,精心组织人员,谋划宣传方案,从十个方面抓好文化宣传推介:一是发扬“云南团队”精神,参与全省实行整体宣传促销战略;二是准备宣传资料,积极参与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宣传活动。三是加强同周边省市县旅游部门、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中介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四是拍摄旅游宣传专题片,在电视台宣传我县的旅游资源、区位交通优势、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五是准备宣传材料、图片,通过新华网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六是请省内、国内有影响的报刊杂志社,到我县进行采访报道宣传,同时拍摄印制专页或综合性的宣传画册进行宣传;七是充分利用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开展宣传;八是在滇川交通干线和昭通、宜宾两市设大型宣传广告牌进行宣传;九是开展专题研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产品展销进行宣传;十是举办“南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扩大宣传效应。

(五)严格执法,强化管理,优化环境,提供保障。

依法规划,依法开发,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保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使盐津的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建文化执法队伍,培训执法人员,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执法手续,开展执法工作,做到宣传有人抓、市场有人管、违法有人究。二是开展文化法规宣传。宣传国家、省的保护、规划、开发、经营、安全、消防、卫生、纳税等方面的法规,增强部门、行业、经营、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水平,自觉依法开发文化资源。三是严格依法管理。对文化规划、开发、经营、保护的领域和行为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防止违法违规的行为出现,给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行业资格认证制度,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投诉举报制度。五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全面规范经营行为,严格查处一切违法案件,实行公开曝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六是搞好部门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要强化公安、工商、国土、质监、建设、环保、消防、安全、卫生等部门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执法的保障体系。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7

1.品牌培育的实践背景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镇街成校按“四化”——现代化、标准化、社区化、综合化标准建设,办学基础条件优越,有独立校舍,有较为完备的功能区域,能基本满足本镇街居民开展学习培训和文化活动的需求;“文化礼堂”数量充裕、设施优良,为社区教育末端网络——村居(社区)教学点提供了良好的共享教学资源。于2017年8月正式启用的区社区学院,构建起了完善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为推进柯桥社区教育奠定了基础。具备了健全的社区教育网络,如何满足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成为柯桥社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制定了《柯桥区成人教育学校“一校一品”建设三年规划(2016——2018)》,开展了助推建设“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为目标、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内涵提质、特色创新,全面提升社区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为主题的“一校一品”建设工程。

2.品牌培育的实施路径

(1)行政先导是前提在推进“一校一品”行动规划时,首先予以三方面保障。一是组织管理保障。区教体局成立成教学校“一校一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统筹管理、全面协调推进、有效督查指导。各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全面负责、有效推进“一校一品”建设。二是体制机制保障。采用目标激励与考核评估机制,将“一校一品”建设纳入学校岗位责任制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校一品”建设评估体系,实施全过程评估。三是资金后勤保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保障成教“一校一品”建设。采取项目优先审批,为“一校一品”建设保驾护航。同时,结合每半年一次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开展“一校一品”建设工作研讨或经验交流,不断深入推进建设工程。(2)精准立项是开端项目的立项必须经过梳理分析、市场调研、论证研究等环节,制定好建设整体方案,确立为学校的建设品牌。案例一: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轻纺城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学院对市场作了充分调研,推出了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创设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培训课程,向经营户学员传授现代商务手段、国际商业语言、专业技能和现代经营理念等知识和能力。学院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使该项工程得以可持续发展,历经十余年,已开展26期培训,让约2万余人次经营户享受了“免费大餐”。该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案例二:“十二五”期末,华舍街道正值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如何让华舍人在从村民变市民的过程中提升素质,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精神生活内涵,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华舍成校本着“为华舍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百姓健康快乐生活服务”的宗旨,提出“幸福家庭华舍人”的系列培训项目,家门口的学习和活动,受到了广泛好评。该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3)课程建设是根本课程是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选择的社会、文化要素,精心组织开发的教与学活动的综合。社区教育课程就是要适应居民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为促进社区成员、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过程和安排,是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是新时代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更是检验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课程的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理念文化、师资队伍、区域特色、成效影响。一是理念文化新。课程之所以能得到普遍认可,源于其有先进的社区教育理念文化为指导。在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中,课程坚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核心需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居民工作生活能力为目标,发挥居民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居民学习的积极性。案例三:柯桥成校实施“文化养老进社区”工程以来,积极推进“四进社区”活动,不断创新和丰富课程内涵:首先,“志愿者讲师团”进社区,吸纳有一技之长又热心的老年学员进入“文化养老”讲师团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开展活动。其次,“文化活动”进社区,组织学员走向社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如“柯桥街道幸福水乡才艺秀”“春日晚晴,时尚银龄”专场演出等,展示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传递社会正能量;第三,“系列教材”进社区,分类分层次编写贴近老年人兴趣爱好、生活需求、知识水平的系列教材,供各社区老年活动选用切实提高“文化养老”的实用性、有效性。第四,“亲情服务”进社区,成立“亲情服务”志愿者服务团,引导老年人加入到“文化养老”的舞台中来。让老年人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养老的精神大餐。该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二是师资队伍精。社区教育课程必须有较强的师资团队做支撑,一般需要由职业素养好、专业功底深、教学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品牌教师担任。案例四: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构建起一支朴实、精湛的优秀师资队伍:以区职业院校优秀专业教师为主,以来自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民间高手为辅的讲师团队伍近70余人,专业齐全、数量充裕、责任性强,深受学员喜爱。这些老师编写培训教材,已形成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系列教材共10册,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教材。三是地方特色浓。课程要充分结合实际,体现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区域特征,具有明显的本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特色,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符合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案例五: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的安昌古镇,旅游品牌影响力正逐年增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需要提高古镇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安昌成校主动有为,通过调查、走访和论证,推出了“古镇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向广大古镇经营户开展学历提升、诚信经营、技能考证、健康养生、文明和谐等五大类培训系列,为推进“乐业安昌、乐居安昌、乐游安昌”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该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案例六:马鞍镇处于钱塘江和曹娥江的交汇处,境内拥有大片肥沃的滩涂。勤劳的马鞍人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积极发展种养业,但因各种因素制约,使得曾经是支柱特色产业——种养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马鞍成校面向种养大户开展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农特培训,按需设置培训课程:种植技术类课程、养殖技术类课程、经营技能类课程,深受当地广大种养户欢迎。自编实用有效的“马鞍镇种养大户农特培训”系列教材共6册被评为全国优秀乡土教材。该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四是社会影响大。课程有较高的知名度,在社会上、居民中有很强的影响力;有各种媒体上的宣传报道,成为社区教育领域可复制的样板;居民对课程的需求旺盛,课程经得起时间考验,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案例七: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广受经营户喜爱,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曾先后经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批示以“政务交流”“信息专报”形式下发各地。同时还受到了各级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中国教育报先后两次对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进行了报道。案例八:“文化养老进社区”工程实施以来,得益于广大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朋友,成了“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养老“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他们常常在破解社区居民间的矛盾,在五水共治、交通安全、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活动中出谋划策、出工出力,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给社区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4)科研推动是保障科研推动是提升品牌内涵的必要途径,是增加品牌深度和宽度的重要手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项目、课程资源建设等科研活动,积极探索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优化项目实施的途径,让项目走向深远;反过来也能提升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案例九:在“一校一品”建设过程中,柯桥社区教育骨干始终坚持边实践边探索,始终坚持深入基层联系村居社区,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既丰富了项目品牌内涵,也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三年来,柯桥先后有9个课题被立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科研课题,20余项课题(项目)被立为省、市级课题(实验项目、课程资源建设项目);近20篇社区教育论文在部级杂志上发表;多人次在市级及以上的论文评优中获奖。坚持科学研究,还成就了一批社区教育工作佼佼者:2人被评为全国城乡社区教育骨干(带头人、能手);2人被评为全国中青年社区教育教学新秀;1人获得“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称号;2人被评为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工作者。柯桥社区教育队伍整体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3.品牌培育的成效影响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生态河道;生态系统;历史文化保护型河道;浙江省

浙江省濒临东海,水网密布,河道总长度为6万多km。独特的浙江水乡风貌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河道建设主要侧重于考虑工程的安全和人类需求,较少考虑河道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河道生态环境问题仍比较严重,河道环境质量现状仍不容乐观。笔者综合应用环境科学、生态水工学、美学等相关理论,试图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河道的构建体系,以指导浙江省历史文化型河道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传承河道水文化。

1现状分析

抽取浙江省文化历史保护型河道进行调研,其中包括杭州余杭塘河、古新河、沿山河、古荡新河;嘉兴杭州塘、平湖塘、苏州塘、长水塘、老环城河、九里溪;宁波西塘河;温州温瑞塘河、石坦河;以及衢州、台州、丽水等22条河道,了解河道水域面积、水系分布、水生态状况、人文水景观资源、驳岸情况。

通过调查与分析,目前问题主要表现为:(1)人文水景观资源虽然丰富,但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的开发利用。以水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城镇大多时过境迁。如衢州的鹿溪渠,嘉兴的杭州塘,台州的始丰溪等,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体系,缺乏对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利用。(2)河道水域生物群落单一,缺乏生物多样性。按照《欧盟水框架指令》河流生态要素的标准“对以上河道进行生态评估,评优河道只有2条。(3)景观工程方面,传统方式造价高。在随机调查的22条河道中,有19条河道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所用的材料为现浇混凝土、浆砌或干砌石块、抛石等硬质不透水材料,施工及养护成本较高。(4)缺少生态河道建设的相关规范。加强河道生态建设,制定一个在河道建设中加强生态保护的技术规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规范应涉及面广泛、内容全面,符合科学性、操作性、经济性要求,并且满足工程建设的地方标准。

2构建生态河道管理体系的措施

2.1保护性措施

由于城市发展、旅游开发等,大量河道被侵占,河渠硬化,其完整性和真实性不断遭到破坏。作为文化遗产的城镇河道不仅仅包括古城镇、古街巷、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包括历史上因河道发展而形成的船闸、河埠头、桥梁、堰等水利设施。对于这些已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应作为古代水文化的载体,通过综合整治加以维护与保护。

在设计时要注重对传统村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的保护,考虑具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物种,体现河道治理的地方特色。如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改造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将国家历史公园中的四个历史街区相互联系起来。在南段德埃斯帕达水坝附近,修复北美最古老的水渠,作为文化和教育场所。对于南部河段的4处建于18世纪的教会遗址,规划将教会遗址现有的道路系统与滨河步行道相连接,以避免局部过分突出。

2.2生物措施

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生物措施,通过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方法,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促进整个河道生态系统的完善。主要措施有:(1)构建河道上中下游生境异质性。河流上中下游由多种异质性很强的生态因子描述的生境,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流域生境多样化条件,这种条件对于生物群落的性质、优势种和群落密度以及微生物的作用都产生重大影响。(2)营造水陆交错带的生物栖息地。在河道治理规划中,构建深潭和浅滩,营造多样性水域栖息地环境,使之具有不同的水深、流场和流速,适于不同生物发育和生长需求。(3)构建生态驳岸时,要考虑生物栖息地的要求,采用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或者采用新的结构型式,如石笼、鱼巢砖、生态砖等。岸坡砌护尽可能采用透气透水透孔的天然材料,使得植物生长,为鱼类、两栖类、昆虫、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的栖息提供从水域到陆地的连续空间。

2.3低成本景观工程性措施

提倡“低成本”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如何权衡短期投资和长期收益,如何不以牺牲形式美感、功能使用、自然生态为代价。在设计时尽量避免使用高耗能、高污染的钢筋、水泥等硬体传统材料,采用透水性好,施工养护成本低的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善河道的生态条件。

2.4制定生态河道建设的相关规范

对于历史文化型河道,地方要加强立法,各地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建立新型长效的生态河道管理体系。

3整治案例

3.1项目概况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由浔里、枫溪、花桥三个自然村构成。廿八都镇历史上是军事要冲,是商贸集镇,留有丰富的古建筑和多彩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穿镇而过的廿八都溪在境内流程10km,流域面积73km,承担沿河地区雨水排放以及地下水补充的功能(现状图见图l~3)。

3.2生态河道规划

组景序列是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欣赏与表达模式的重要文化形式。本案延续“枫溪八景”这一文脉,借鉴传统中国画长卷做法,根据现状把枫溪沿河景观分成6部分:山光潭、珠波桥、百花涧、青溪坊、秋霞圃、枫影滩。分别以山、路、水、村居、田园、植物景观为名,构成全景山水长卷式的山水村居田园画卷,突出枫溪之美。具体措施如下:

3.2.1保护性措施廿八都古建筑种类多、数量大,其风格融浙、皖、闽、赣干一体,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枫溪村的水安亭桥,原为木结构跨桥,清康熙五年毁于洪水,同治三年建成石拱桥,桥上原有亭阁18问,现尚存14间,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浔里村的清文昌阁,也是保留下来的重要古亭阁。除此之外,还有枫溪桥、河埠头等古建筑物,在枫溪河水道设计中都应给予保护,现对传统村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特色。另外,从依存古镇空问构成来分析,枫溪如腰带,其急缓开合的动态恰和古镇人文景观耦合,构成古镇景观意象(规划图见图4~6)。

3.2.2景观工程与生物措施结合(1)构建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上游有潭,主静,文昌阁高耸潭西。下游为滩,主动,关帝庙动峙滩头。中间两弯是村落居处,缓急适中。由此,营造出水陆交错带的生物栖息地,丰富水域生物多样性。(2)在中游清溪坊两湾处,保护当地条石砌石驳岸,加砌水下种植池,种植水生植物。在岸坡防护工程上,选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条石块石和当地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3)在下游枫影滩处,利用具有透水性能的卵石、砾石等构成河床材料,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9

1茶马古道上的沙溪古镇

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澜沧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总面积287平方千米,坝区面积26平方千米,是以沙溪中心镇——寺登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农业集镇(图1)。同时沙溪是一个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数民族居住地,且位于历史上因茶叶需求而形成的茶马古道上。沙溪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曾作为历史上盐市交易的场所之一,于是逐渐成为往返穿梭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交易中心和补给站,这也成就了沙溪茶马古道贸易时期的繁荣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变迁,茶马古道不断被新起的公路取代,沙溪也因交通不便逐渐被人们遗忘。但恰是这种遗忘,沙溪沿袭千年的民族特色得以被保存。它保留了传统的村庄建筑形态、街巷空间,完整的戏台、马店、寺庙、寨门以及四方街等建筑群体,以及完整的传统村落形态和生产方式[1]。沙溪在自然景观、地域文化、选址与格局、历史环境要素、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及人居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传统村落保护的条件和优势。同时,沙溪寺登街于2001年10月11日以“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被列为“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且于同年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共同开始组织沙溪寺登街的复兴工程。又于2004年1月24日,沙溪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沙溪又逐渐从历史长河中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2沙溪复兴工程

沙溪复兴工程始于2001年,于2003年正式启动,它尝试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外部环境,来优化当地可利用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以解决日益增多的破坏传统文化的现象和不断扩大的社会不均。它是本世纪初中国村庄发展规划的第一次中外合作,具有其独特性。沙溪复兴工程在后续的发展中成为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典范。沙溪复兴工程组成主要包括:(1)四方街修复(图2)项目一旨在修复传统的古建筑及复兴沙溪古四方街。明代遗产——兴教寺(公元1415年)及与其相连的戏台在寺登四方街里显得尤为独特,是沙溪坝的主要景点之一。(2)古村落保护(图3)项目二旨在改善沙溪的基础设施以弥补已有设施的不足和促进未来发展。为适应越来越多的旅客的需要及解决当地居民的燃眉之急,制订一条全面的发展战略。(3)沙溪坝发展(图4)项目三旨在创造一个适宜整个沙溪坝发展的文化景观。制订着力于环境保护和直至2020年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这份规划也包括以四方街为中心的一段重要的茶马古道修复项目。(4)卫生设施(图5)项目四旨在建立一个低造价的环保的卫生系统,设立奖励制度以鼓励当地住户参加如生态卫生厕所,废水处理,排污系统等项目的实施。(5)脱贫和文化复兴(图6)项目五旨在当地建立一个小额信贷项目以实现可持续管理这一构想。与商务教育、手工艺培训和中小学计划,同时得到资助的项目还有生态旅游公司的建立及传统私家庭院的修复等。(6)新闻(图7)项目六旨在通过媒体加强沙溪复兴工程的工作情况的宣传,以提高公众意识并加强专家间的密切合作。沙溪复兴工程的六个项目关注及复兴的重点都不同,项目一、二是为了沙溪后续的发展进行的试点,以指导后面项目的推进;项目三的内容则更偏重于村落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项目四、五则是针对村落的未来社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增加就业和拓展产业等方面提出建议。沙溪和瑞士经过多次合作后,主题逐渐从镇区转向周边坝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在符合村庄规划编制要求下,明确后续规划任务及重点: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明确传统村落特征及保护价值,确定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提出改善村落人居环境、发展村落经济文化措施,以确保沙溪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沙溪复兴工程从前期对传统建筑修复及基础设施等的建设,逐渐转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人居环境的改善、传统村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复兴工程关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及白族传统民居维修的方法在当时也是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

3沙溪复兴工程关于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沙溪复兴工程作为一个国际与政府合作的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优秀案例,对中国现存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的导向价值,它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实践中提供了一系列具体操作的可能性。3.1沙溪复兴工程呼吁建筑修复的原真性。沙溪复兴工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建筑物的修复和空间的重构上,它还强调在未来发展中人们对建筑物的利用和生活的延续。在进行建筑修复时,沙溪复兴工程并没有过多地强调“修旧如旧”的原则,也没有过多地关注物质层面形态,它更突出强调的是“原真性”原则,不拘泥于物质要素,强调建筑物的历史状态和文化意义,突出表现建筑物在历史中形成的价值以及积极应对变化的环境。将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资源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去,既承认发展的价值,又承认发展的必然[2],实现保护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3.2沙溪复兴工程强调规划的整体性。沙溪复兴工程强调建筑修复中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原则以确保整体风貌的保留。在建筑物修复中,不免会出现因各因素影响而造成原始建筑物与周围建筑风貌不协调现象,在此类建筑的修复上,沙溪复兴工程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恢复建筑原状,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整体风貌保存为主进行建筑物修复。同时,在四方街的修复中,为避免私人对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对整体风貌的破坏,政府对四方街北侧和东侧的民居进行产权收购,以确保四方街风貌的整体性,并对这些建筑物进行功能植入,提升使用价值,以及整个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黄印武.传统的真实性──关于沙溪乡土建筑与实践[3]。3.3沙溪复兴工程提倡渐进式的发展。沙溪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空间和时间上沙溪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沙溪在空间上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寺登街为主的核心建筑群的保护;第二层次是核心区的周边环境的改善;第三层次是整个沙溪所在坝区的发展规划,即促进整个坝区的发展,又能反哺沙溪,提升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时间上沙溪复兴工程是分期实施的,它分为六期实施。第一期主要为试点和重点修复时期,并于2004年完成一期的保护,在总结后指导后续二期和三期的进行;四期、五期、六期则由合作逐渐转向文化交流和技术咨询阶段,由具体的操作实施逐渐转向对未来发展引导为主[4]。伴随时间、社会需求的变化,沙溪发展的重点与保护的主要任务也在随之转变,以确保沙溪未来的可持续发展。3.4沙溪复兴工程采用灵活合作方式。沙溪复兴工程是由多部门灵活合作方式推进的,主要采取的是规划师主导、政府配合的恢复性保护方法。规划师在复兴工程中提出具体有前瞻性、现实性的原则以指导项目的推进,在此期间政府积极配合,接受规划师等专业设计师的意见,积极制定出沙溪的保护规划和政策鼓励。除此之外专业的施工团队的参与也对沙溪复兴工程的顺利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师、政府、施工团队、村民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有机结合,既兼顾传统村落的保护,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5沙溪复兴工程注重人文要素的传承性在传统村落中,除物质要素外还需强调人文要素的保护,因此沙溪复兴工程强调人文要素的传承性以及人文要素载体——村民的参与性,沙溪复兴工程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5]。村民是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参与的主要构成,也是地区文化最直观的体现,缺少地方村民的村落不能称之为传统村落,是没有活力和吸引力的。沙溪复兴工程强调保护和延续物质文化及其相关的生活,在项目的推进中,相关人员多次与村民沟通,征询村民的意见,指出在村落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要求,既提高了村民村落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又促进沙溪的可持续发展。3.6沙溪复兴工程突出村落保护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是保护与发展并存的,但是某种意义上保护与发展却是相冲突的,保护强调的是建筑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展则是跟随环境的变化进行自身的变化[6],如何在保护中寻求发展才是促进传统村落发展需考虑的问题。沙溪复兴工程在对历史遗存上并没有只一味的注重保护,形成“博物馆”式的保护形式,沙溪复兴工程突出建筑物在历史上所具有的价值,尽可能地还原它曾经的使用功能,并对部分建筑进行相应的功能置换,让建筑物能更好地符合当代社会人们的需求[7]。3.7沙溪复兴工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图8、图9)为促进沙溪的可持续发展,复兴工程重视对村落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沙溪坝区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沙溪坝区制作了一个生态资源评价模型并以此为依据编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在此规划的基础上在通过村村对接,充分听取民意,配合地方政府编制各村的保护与发展的规划,为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数据的支撑。沙溪复兴工程对云南传统村落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对未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但在发展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引起重视伴随着旅游的介入,建设需求增加,镇区规划被发展现实打破。主要表现为沿路、沿河等方式的连片发展,无序蔓延,镇区空间功能发生置换,建设乱象突出,致使镇区规划控制范围内原本非建设用地被刚性建房侵蚀,以及土地政策与相关规划的不协调,导致村民自行建设等现象的出现。镇区的现实发展已近在很多地方突破规划控制,原有较好的空间布局及安排被打破。因此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规划上,要注意弹性规划和控制引导,为未来村庄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复兴工程的开展改变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对乡土的利用有了新的认识。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外来投资的进入,导致土地的转让和租赁的快捷,出现大量农户与私人投资商之间的地产交易、当地政府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准备不足,以及对村民宅基地和田地建设、租赁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村民自身经营管理经验的缺乏,导致当地村民外迁现象的出现。政府应加大对村民经营管理的培训,突出地方优势产业。随着沙溪知名度提升带来的旅游人口剧增,会形成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和村庄尚不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之间的冲突。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地投入,以保证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目前,对沙溪的保护与发展仍在持续中,过程中不免出现一定问题,但沙溪复兴工程积极寻求适合地方发展的新模式和途径,使沙溪在保护中又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为云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解决办法和规划引导。通过沙溪复兴工程的实施,在云南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白族村落做到历史与现在、保护与发展并存的结合,实现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安•伦费尔,董一平.瑞士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村落的思考——从沙溪复兴工程谈起[J].建筑遗产,2016(02):108-119.

[2]黄印武.文化遗产保护的形与神——从沙溪复兴工程实践反思保护与发展的关系[J].建筑学报,2012(06):50-57.

[3]黄印武.传统的真实性──关于沙溪乡土建筑与实践[J].世界建筑导报,2011,26(06):116-117.

[4]殷实.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古村落复兴——沙溪复兴工程的启示[J].中华建设,2011(09):94-95.

[5]车震宇.世界建筑遗产沙溪寺登村保护的经验与启示[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10.

[6]李荣,鲁丹.沙溪复兴工程:云南传统聚落风土保护的范例[J].华中建筑,2011,29(06):160-163.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篇1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唐、宋时期起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旅游资源以多变的山水组合,浓郁的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古典园林、太湖风光、周庄古镇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景区、景点,构成了旅游产品体系的主体。随着苏州旅游业总产出水平的快速提高,旅游业在苏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在克服了年初大雪灾、5·12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等消极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苏州旅游发展稳步前进,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全市接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219万次,接待国内游客52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34.5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06倍、3.53倍和5.18倍,旅游总体绩效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大中城市第七位。苏州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占服务业附加值15%以上。因此可以看出,苏州旅游业迅猛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地位已经得到确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对于其他城市,尤其是来自杭州、上海等重要旅游地,以及无锡、嘉兴等新兴旅游地崛起的冲击,苏州的优势地位正在减弱。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旅游产品结构不完善、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等原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笔者将就此来具体阐述苏州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对策措施。

1苏州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1)苏州传统观光产品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苏州园林和周庄、同里等江南古镇是苏州过去和现在两个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光旅游产品,长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对苏州旅游业昔日的辉煌做出过巨大贡献,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拙政园、狮子林、留园、虎丘等品牌园林由于自身容量所限,加之展示形式的几十年一贯制,缺乏有创意的新内容等原因,使其旅游吸引力受到影响。而古镇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出现如商业化气氛太浓重、同质性强、各镇发展缺乏联动等问题。总之,对苏州主要客源市场而言,传统的观光产品(园林和古镇)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

(2)苏州旅游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日益降低。苏州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确立尽管极大地刺激了海外游客市场的发展,但苏州周边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已经开发出许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使苏州传统旅游产品的相对优势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无锡城市与自然山水的结合及相关主体园的开发、常州的恐龙城、嘉兴的观潮、杭州的西湖与古都风情、上海的都市旅游与娱乐旅游(特别是新天地的成功开发)等,这些正在形成新的吸引,使苏州面临华东地区主要旅游城市日益剧烈的竞争。换言之,在长江三角洲这个大旅游目的地网络中,苏州自身的旅游竞争力和相对地位都有所降低。苏州作为独立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正在发生相对下降,而作为过境目的地的地位正在相对上升。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来看,苏州独立目的地地位的相对下降也是该区域南京、无锡、杭州、上海等相互竞争的结果,其中上海的辐射影响和杭州的稳定发展更是影响巨大。

(3)苏州城市自身的旅游功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苏州没有把环境看作是旅游产品提升的关键要素,未能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旅游功能。苏州近年尽管通过城市商业步行街、城市广场、绿地系统等的建设,在逐步增加城市的旅游设施。但对游客而言,昔日人们心目中那个水网密布的东方威尼斯水城,由于传统水道的日益消失,加之水体的严重污染,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已受到很大损害。致使苏州本地的面貌与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形成巨大反差。换言之,苏州城市自身的旅游功能远未发挥,苏州应以园林为依托,古镇为提升,山水为背景,将城市旅游整体的发展作为旅游再辉煌中的核心来重视。

(4)文化旅游产品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苏州是吴文化之渊薮,古典园林、古城、古镇都是其古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体现苏州悠久历史和吴文化深厚底蕴的“小桥、流水、古建筑、采茶、庙会、舞狮”等直观、有生命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现形式容易得到游客认同,但现实开发中文化内涵的体现不够,开发的形式也是静态的多,动态可参与的少。表现形式上也缺乏必要的创新和突破,基本上处于吃老本的状态。苏州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以及光福、西山、东山等吴文化集中地都应该通过深度开发,成为苏州旅游再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关注现代旅游开发与大众化的俗文化的共振,以及“古典、古色、古香”的高雅文化与追求“新、奇、特”的大众旅游的俗文化的有机地结合等问题,使文化兴旅成为苏州旅游发展战略的支撑之一。

(5)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针对性。苏州旅游产品营销中过分倚重高知名度的园林旅游及古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它产品的发展。上海客源本是苏州主要的客源市场,但苏州园林对上海游客的新鲜感已经不强。现时上海游客受“新、奇、特”旅游项目的左右。因此,开发中因地制宜和针对性是需要强调的两个要素。可以针对上海大都市游客的行为规律和出行特点,注重度假型和新颖性产品的开发,如开发环太湖度假、休闲旅游产品,以及能够体现传统江南水乡韵味的乡村旅游等项目。同时,对国内中远程游客、本地游客、省内游客等都要进行必要的研究,以做到产品开发中的有的放矢。

(6)苏州旅游产品的组合有待完善。旅游产品的组合问题是旅游产品营销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常提到的组合是指旅游产品的地域组合、内容组成和时间组合。以往的苏州旅游发展强调的是单打独斗,忽视旅游产品组合优势的发挥。因此,苏州旅游产品在地域组合中强调对大苏州、大旅游策略的重视,产品组合中要跨越行政区限制,按照产品的特色差异、地域空间,将内容丰富,地域差异大的旅游产品组合起来,并针对不同市场进行不同的调整。针对国外市场,要尽可能将反映苏州风土人情,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组合起来进行推销;对国内大尺度游客市场,可将反映江南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和“莼鲈之思”的产品组合起来;组合的重点除了古典园林的不同风格之精巧组合之外,还要将反映吴文化底蕴、山清水秀的本色产品组合起来,以突出个性化、地域性和多样性。

2苏州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特色是旅游产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精品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旅游产品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从苏州旅游产品发展的实际出发,突出苏州文化特色,在促进旅游产品结构转型过程中,充分展现苏州历史古城和太湖明珠之魅力,发展以观光度假为主导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优势互补的旅游精品系列,确立苏州国际观光度假旅游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苏州旅游产品的整体开发对策主要是,一要通过老产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苏州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旅游精品工程。二要在坚持、提升观光旅游产品的优势基础上,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三要改变市场策略,产品开发中要加强针对性,如重点培育和发展度假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构建苏州以观光度假型为主导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空间体系,最终实现旅游产品链的延伸和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谋求苏州旅游目的地地位和原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保持和提高。四要强化产品的有效组合,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苏州以古典园林、古镇为主导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仍然是苏州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经典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观光型旅游产品的新附加值来源于与其他旅游方式的科学配置而形成的创新产品,及对老产品的充实和“旧瓶装新酒”式的再开发。而度假型旅游产品将是苏州新的增长点,是观光型旅游产品的拓展。特别是随着地区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日趋扩大,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成功的商务旅游需要优越的市场区位和强有力的旅游吸引物、高质量的配套设施、足够的旅馆、有效的市场战略和资源、以及对设备的专业化管理等条件。苏州具有商务旅游获得成功的一切条件,可发挥毗邻大上海,位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核心区的优势,通过发展多样化、有特色和符合本地经济特长的专业性会议、会展产品促进商务旅游的发展。

3苏州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旅游产品的结构调整

园林是苏州旅游永远的主题和品牌。但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产品类型,如通过开发苏州原汁原味的水乡旅游产品、大力开拓太湖度假旅游和会议会展旅游、大苏州城市旅游的全方位开发等,通过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留住游客和提高旅游效益的目的。即便是园林产品也需要从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创新,重视老产品的“深加工”,以期通过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和突破。作为老产品的苏州园林,尽管还有活力,但难以再产生轰动效应。传统产品也要强调改造,成熟的产品借助不断的包装和翻新,进行及时调整,增加旅游者的新感受。另外,通过可参与性内容的增加和不同园林的有效组合及捆绑式发展,控制好名园林的环境容量,带动一般园林的发展,以期实现苏州古典园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耦园和现代城市公园东园的打通,就实现了内容丰富、提升,旅游空间拓宽的目的。

3.2连动式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索

古城、古镇、古园林,太湖、苏州乐园、工业园区、苏州与各县市旅游产品应走联动发展的道路,并通过与上海、南京、杭州、无锡等城市“蛛网式”旅游区域结构的形成,在区域旅游体系的整合中壮大自己。同时,为迎合日益发展的度假旅游市场的需要,以苏州环太湖休闲度假产品的深度开发,实现苏州新世纪从观光旅游到度假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式旅游发展模式的迈进。此外,产品开发要注重总体考虑,改革现在各自为政,各自发展,协调性不足的局面,实现大苏州旅游整体效益的提高。

3.3旅游产品开发要强调针对性

苏州的旅游市场中有几种游客是值得重视的。一是上海清明及秋天的扫墓游客;二是儿童、老人旅游市场;三是苏州本地区客源市场;四是快速成长的中产阶层;五是稳步上升的日本等亚洲市场和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市场。以上五种市场的旅游产品需求不一样,在具体的开发营销中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在产品内容、类型、服务功能、线路组合等方面作好细分的产品开拓策略,才能争取到旅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还要根据散客市场的具体需求,将青年旅馆等设施引进苏州,通过网络,为全球自助游客提供最便捷的服务。而文化旅游产品的挖掘是苏州旅游环境的氛围和开发的基本条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要侧重于能吸引周边地区旅游者的直观的、大众化的、可参与的文化产品。要在围绕文化基础,搞好节庆活动上下功夫。通过苏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展现,让旅游者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吴文化的氛围和气息。此外,苏州应注重重大事件产品的设计。苏州必须依托区位条件和自身资源特点,搞大型旅游活动,如穿越太湖桥的飞行表演,就曾吸引了上海等地20多万的游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型事件旅游产品往往因为其轰动效应和媒体的热情关注,而产生久远和潜在的广告作用。其三,生态休闲旅游及体育旅游产品要精心构建。生态休闲旅游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旅游产品类型,苏州面水环山,境内地形多变,有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条件,苏州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应该走出特色,成为苏州旅游产品转型和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体育旅游产品除了兴建合格场所,利用优惠条件吸引大型、高水准热门项目赛事外,还要积极创办培育诸如环太湖自行车赛、环太湖马拉松、太湖铁人三项等有特色的赛事,一方面可扩大苏州影响,另一方面还能为苏州吸引来大量游客。

3.4加强商务旅游产品的开拓和休闲娱乐型产品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