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畜牧水产局工作总结及安排

时间:2022-07-24 07:04:16

县畜牧水产局工作总结及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畜牧水产系统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积极克服春季雨水偏少对渔业养殖造成的不利影响,始终坚持以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畜禽水产品高产、高效、优质、安全为发展方向,以建设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示范区为重点,以提高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抓手,大力实施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监管体系化,不断推进养殖业现代化,我县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2011年,全县可出栏生猪98万头,同比增长6.5%;出栏家禽4000万只,同比增长37.1%;存栏生猪50万头,同比增长14.8%;存栏家禽1000万只,同比增长17.5%;存栏奶牛2.2万头,同比增长29.4%;实现肉类总产15万吨、蛋类总产5万吨、奶类总产6.2万吨、水产品产量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16.2%、77%和6.3%。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畜禽批量死亡病例,也未发生一起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历次农业部和省、市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中,我县畜水产品合格率均达100%。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规模养殖实现新跨跃。2011年以来,全县共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小区(场)120个,其中建成标准化养鸡小区16个,在建发酵床养猪场、地方猪保种场近20家等。完成11家特色水产品基地初验,并接受市级验收。鑫顺、联盟双玉、森科等3家企业通过省级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小区)验收。东瑞公司还接受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验收;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50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0%以上。全县共拥有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资子公司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并且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

(二)养殖业投资取得新成绩。今年以来,我县共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近4000万元,并连续三年被省财政厅、省农委纳入国家肉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示范县,2011年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首次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生猪良补项目实施县,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140万元。新建奶牛场以及引进良种奶牛获得省市财政奖补资金近1800万元。继续执行存栏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可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近350万元。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县畜牧、财政等有关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实施方案》和《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养殖业开发。据测算: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养殖业建设资金2亿多元,财政投入与带动社会投入比达到1:13,显示出我县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又一新亮点。

(三)渔业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

今年我县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发展迅速,新建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18家,直接投入8000万元以上。河蟹池塘养殖快速发展,石塘镇王铁居委会600亩种草移螺养蟹模式试点成功;网箱黄鳝养殖面积达29万平方米,新增9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张集乡为核心的网箱养鳝产业基地,辐射响导、陈集、古城、八斗、石塘、店埠、撮镇、长临河等九个乡镇,财政奖补资金对于拉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杠杆作用凸现。县长临渔场、管湾渔场实施了省2011年扶持“菜篮子”产品(水产)生产项目,管湾水产养殖场名列第五批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省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县内有部级水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省级水产养殖龙头企业1个、市级水产养殖龙头企业9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渔业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市级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6个、市级水产良种场2家、市级农(渔)业科技示范园3家,省级农(渔)家乐示范点1个,市级二星级农家乐示范点4个、各类休闲渔业基地20多处。鳜鱼、黄鳝、龙虾、优质商品鱼四大产业带(基地)初步形成。

(四)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目前我县已与温氏集团商定,在梁园、八斗等4个乡镇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建成集科研、饲料加工、种猪繁育为一体的公司+养殖场养猪新模式。项目建成后,可年出栏商品猪40万头。安泰公司正在建设部级种公猪站项目,项目建成后,可覆盖全省并可销往周边地区。年创税收约2000万元的上海大江集团正式投产,投资1.2亿元的上海天伟新型材料已与循环经济园正式签订协议。另外,通威、湘大、新希望、大北农集团在我县投资建设的饲料加工项目现正发挥效益,形成了全省最大的饲料产业集群,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有力地带动了基地规模扩张,极大地提高了畜禽产业的集成度和发展层次,全县家禽、生猪、奶牛、渔业产业化水平已跃居全省前列。

(五)动物防疫实现新突破。严格按照“六统一、五不漏”的防控工作要求,突出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强制免疫工作,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强化基层防疫员技能培训,把疫苗的有效、规范使用纳入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工作绩效考核,并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劳务报酬挂钩。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配置。我县已腾出一座建筑面积达240㎡的独立办公楼作为兽医实验室用房,目前接样室、档案室、洗涤消毒室、病原室、血清学检测室、无菌室等六个功能区建设已全面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积极开展血清学检测,运用检测结果,指导科学防控。全县共随机抽取畜禽血样1000余份,全县禽流感、口蹄疫防疫率100%,抗体检测合格率80%以上。以村为单位免疫档案和规模养殖场饲养档案建档率达100%。先后多次接受国务院食品安全督查组、农业部、省、市动物防疫专项监督检查,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畜禽批量死亡病例,也未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六)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新成效。切实加大动物饲养、屠宰及动物产品生产、贮藏等10大环节的全程监管力度,不断巩固和完善禽流感政企、技企和官方兽医监管联系制度,对全县存栏家畜100头以上或家禽500只以上的养殖企业全部落实了安全监管责任人。积极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饲料添加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滥用兽药的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张贴《“瘦肉精”专项整治告知书》等宣传材料6800余份,共出动执法车辆102台次,执法人员360人次,检查生猪养殖场(户)1512户次,检查生猪定点屠宰场52家,检查生猪屠宰企业2家,检查饲料加工作坊75户,检查兽药经营企业150户次,检测尿样1088份,抽取饲料样336份,经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主要采用“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两种试剂条筛选检测)。并且还代表省接受了国家督导组对我县“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的督查指导,受到了国家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在历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中,我县是全市唯一抽检合格率均达100%的县。

三、2012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全县出栏生猪100万头、家禽420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0%、5%;存栏生猪53万头、家禽1100万只、奶牛26000头,同比分别增长6%、10%、18%;实现肉类总产15.6万吨、蛋类总产5.3万吨、奶类总产7.2万吨、水产品产量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6%、16%、4%;新增规模养殖场15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3%以上。

(二)重要任务

1、推进良种繁育建设:改扩建瘦肉型猪原种场1个,全县新增瘦肉型原种猪供种能力5000头以上。配合农业部良种项目实施,新建定远黑猪保种场1个,存栏基础母猪150头以上,公猪10头以上。新建种公猪站1个。改扩建祖代种猪扩繁场5家,年提供父母代种猪5万头以上。通过引进、扩繁和选育,建成良种奶牛繁育基地1个,实现高产奶牛核心群2万头以上。围绕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需要,重点建设龙虾、河蟹、黄鳝、鳜鱼、泥鳅等名优水产苗种生产基地,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新建、扩建龙虾、河蟹、网箱黄鳝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30个,要建一个,成一个,通过市级验收一个。

2、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肉禽产业项目建设:建成标准化肉禽场10家,建筑面积达45000平方米以上。

3、推进畜水产品加工体系建设:以万润公司等肉类加工厂为基础,全面提升屠宰行业的工艺、设备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深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改扩建规模肉禽加工企业1家,引进肉禽产品加工生产线,研发或引进肉禽冰鲜产品、分割产品、熟食深加工工艺,全面提高肉禽深加工能力。以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建成以巴氏奶、常温奶为主,奶饮料和保健乳制品为辅助的加工体系。

4、加强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围绕“养殖、屠宰、流通、经营和外来报验”五大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全程质量一体化监管和系统化管理,不断提高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以建立和完善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体系为依托,以加强兽医法制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快速反应、控制扑灭和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管理能力,建立起与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基本实现动物防疫的信息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三)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按照专项方案的具体安排,坚定产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群众安全消费目标不动摇,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危中求进的劲头不懈怠,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紧推进。以真抓创业绩、以实干求发展,确保全县疫情稳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不断开创畜牧水产事业新局面。

2、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生猪调出大县、水产大县、畜牧业保险、畜牧良种补贴、免费强制免疫、税收优惠、用地用水等一揽子优惠扶持政策,广泛宣传,积极争取,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引导、扶持作用,努力使企业和场户在发展养殖生产中增收受益,使养殖业经济在更长时期实现更快速度、更高水平的发展。

3、强化目标管理。以推进动物防检监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为载体,对养殖业生产、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进行目标化责任管理,完善设置科学、目标明确、运行有效的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不断规范行业管理。细化和分解年度工作任务,建立专项工作的系统化、责任化推进、执行和落实机制。加大对畜牧中心中心、监督分所乡镇的考核奖惩力度,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效能监察和跟踪问效,不断推动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4、突出三个“统筹”。立足我县养殖业发展实际,从战略上调整养殖业生产力布局,构建可持续发展框架。

一是统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主动实施“有进有退”战略。调整我县养殖业生产力布局,打破“小而全、大而全、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按照全县养殖业总体规划要求,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非禁养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城镇居民区和近郊区,有步骤地退出养殖环节;重点发展畜禽水产品加工、出口和饲料、生物技术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加快渔业传统养殖品种生产,突出发展良种产业和休闲渔业。重点提升我县生猪、家禽、山羊、奶牛、2814渔业产业区的产品档次,从而达到我县养殖业总量稳步增长,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统筹养殖业与动物疫病防治的协调发展,积极实施“退户入区”战略,适应农村城市化和现代防疫的需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领农民利用土地实行资源入股,突破土地对养殖小区发展的制约,与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工厂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养殖小区,走养殖小区化、小区标准化的路子,“防养并举”,从养殖源头抓好动物疫病的防控。

三是统筹养殖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粮(秸秆)变肉(奶)”战略和畜牧环保战略。把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林业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生态环保、立体开发”等类型养殖小区,着力提高养殖业的综合发展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治理养殖业发展环境,防治动物疫病奠定基础。切实做到种、养、加、销四个协调发展。

5、加强良种改进。坚持“引进、选育、保护、开发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加大畜禽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生猪、家禽、肉羊、水产四大良种工程,突出发展父母代繁育场和特色、优势品种。着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养殖产品生产,不断完善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6、改进养殖业生产方式。坚持把促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饲养场建设作为改进养殖业生产方式的重点。继续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推进,适度规模”的建区原则和“规模化、标准化、无害化、无疫化、生态化”的建区目标,引导分散饲养的千家万户逐步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方向发展。坚持不懈地推进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努力提高养殖业发展的综合发展能力。

7、转变养殖业增长方式。树立“大养殖、大产业、大发展”的观念,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本运营,围绕加快养殖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和饲料兽药产业的建设,积极探索养殖产品进超市、入社区等新模式,发展现代养殖物流业,实现养殖从单纯的饲养环节向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等后续环节拓展,努力实现养殖业与饲料、兽(渔)药生产经营紧密衔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大产业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