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工作总结2篇

时间:2022-09-21 11:12:15

财政局工作总结2篇

第一篇:财政局三项建设活动工作总结

自去年6月以来,我局“三项建设”活动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开展“三项建设”活动的总体部署,以“依法理财、为民服务、廉洁高效”为主题,以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干部作风整顿和整治“庸懒散”等活动为契机,坚持正面教育、自我学习、积极实践的原则,不断加强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了财政改革与发展稳步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订详实活动方案

根据县纪委、监察局开展“三项建设”活动要求,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局党委委员和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按照省市县“三项建设”活动部署,结合财政实际,多次召开局党委会、“三项建设”专题会,认真讨论制订了《县财政局关于开展“三项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具体措施、时段任务等方面作了详实安排,确保整个活动中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多次召开局党委会、中层干部会议、“三项建设”动员会,对“三项建设”活动作了全面动员和周密部署。通过局域网开设专栏、党务政务公示栏公告、印发活动手册和简报、张贴廉政标语、廉政公开承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倾心为党执纪、倾情为民服务”演讲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三项建设”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引导财政纪检干部主动投入“三项建设”活动,鼓励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三项建设”活动,为活动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升能力素质

一是借助报刊网络个人学。征订了《廉政瞭望》、《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财经报》、《党的建设》、《中国财政》等党建、业务刊物,利用局域网“布谷鸟”办公软件平台,及时群发活动安排通知和工作动态简报,全力拓宽自学渠道,不断丰富自学载体,让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财政工作方向和重心。

二是通过会议文件集中学。召开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传达了全省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组织学习了《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试行)》,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明道对2014全县财政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利用电视网络认真收看了相关直播节目,全面领会了党了的十八精神实质,采取讲党课、专家论坛等方式,对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经济财政工作等方面内容作了专题讲解。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多形式、多途径认真学习,不断增强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修养,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自觉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三是通过讲座培训专题学。局纪检监察干部利用周末双休日,多次参加市财政系统改进作风、市财税政策党风廉政建设和县委党校举办的集中学习培训,认真听取《收入分配的调查与思考》、《公共写作知识讲座》、《中层干部角色意识培养》、《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等专题讲座,对《增强廉政意识,提高行政效能》等课题进行调查分析和集中讨论。

四是通过讨论调研交流学。以深入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书记上党课、民主生活会、支部学习会、新聘人员座谈会、劳模报告会等途径,并就加强党风党纪、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写心得、说感想、谈体会,进行深入讨论,认真撰写加强财政惩防体系建设、乡镇财政考核初探、财政支持城镇化发展探析等调研文章,先后参加了省财政厅、市财政局组织的经验交流活动。

四、积极开展专项活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去年以来,利用建党节、国庆节、青年节等节假日,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参观川陕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博物馆和廉政教育基地,切实感受“排难创新、不胜不休;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红军精神,自觉接受“墙内墙外”警示教育,进一步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进一步端正了干部职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按照县委部署,深入开展了“治懒治庸”专项活动,主要针对少数财政干部学习不足、工作不实、监管不力、进取不够、能力不强等五个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从4月中旬,深入开展了作风整顿“回头看”活动,对一些迟到早退、工作飘浮懒散的干部职工作了通报批评。通过上下联动、专项整治,强力治懒,大力治庸,积极打造“理想信念坚定、时代责任感强、作风纪律过硬、推动发展有力”的财政干部队伍,达到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推进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全县财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年来,局纪检监察干部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围绕群众关心反映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认真开展“纪委书记下基层”、“纪委书记接访”、“挂包帮”活动,深入基层工作一线,走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情、解民难,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五、逐步完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监管作用

按照新形势下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认真组织剖析近年来发生在财政系统的违纪违法案件,找准原因,认清风险,创新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手段,积极探索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新机制。去年以来,局纪检监察抽派人员对“高标准粮田建设农发项目”的招投标活动进行了现场监督,确保了农发项目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达到了公开、公正的效果。采取“领导挂包、股室联系”方式,深入开展乡镇财政财务专项检查活动,对财政资金安全、会计信息质量、基层债务化解、强农惠民资金使用管理、重大投资项目、协税护税、“小金库”、公务卡、公务用车等方面加强了监督检查,对2013年部门预算实行集中审核,源头降低了廉政风险等级。

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制订了《县财政局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着力建设以系统防控为基础、以风险防控为重点、以制度防控为支撑、以科技防控为手段的“四位一体”防控工程,切实提高财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省委政府“十项规定”、市委政府“九项规定”和县委政府“十项规定”,协同县监察局、审计局修订完善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的通知》。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加强财税增收、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等方面的管理,建议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县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体系。

第二篇:2014年全县财政工作总结

2014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关心下,以党的十八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七个攻坚突破”总体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狠抓增收节支,着力保障重点,切实改善民生,深化管理改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加大组织收入力度,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

2014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236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4.1%。

(一)严格“四方会审”、“一表控税”,完善协税护税机制。

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健全协税护税机制,扎实做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堵塞征管漏洞,加大税收清算及稽查力度。按照“正税清费、以票管税”的原则,加强税收征管,加大对房地产、资源类和政府性投资项目等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征管力度;坚持“源头管理,一表控税”,严把报账关,严格按照《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拨付审批表》流程,分别由项目主管部门、国税、地税、财政“四方会审”,确保政府性投资项目税收征管“不重不漏”。全年国税收入完成1783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4.2%;地税收入完成16137万元,占预算的81.2%,同比增长19.5%。

(二)进一步强化非税收入监管,加大“三违”整治力度,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对年初确定的非税收入目标任务,督促乡镇、各执收部门认真把握序时进度,均衡入库,坚持适时沟通。加大国土、住建、规划等重点领域的非税收入征缴,特别是加大对建设领域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销售等“三违”清理专项工作。提升财政票据管理效能。以财政票据管理为源头,对财政票据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把票据管理与非税收入管理相结合,财政票据实行当年领用,当年缴销,充分提升财政票据在非税收入征管工作中的监管效能。严格收支管理。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任何单位截留坐支。全年非税收入完成11316万元,占预算的149.4%,同比增长66.5%。

(三)加大财源培植力度,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能力不断增强。

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培植骨干财源,确保财政收入质量。加快特色产业培育。紧盯“4+X”产业不放松,在规模、标准、品牌上下功夫,通过产业吸引企业,大力培植财源。整合涉农资金6070万元,初步建成食用菌、茶叶、干果、水产、马铃薯等“5个5万亩”产业基地,实现年产值30亿元。工业企业财源建设持续加强。2014年,累计投入资金62300万元,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投入工业企业专项发展资金500万元,积极扶持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2.7亿元。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继续推进营改增等税制改革,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在申报中央、省市工业项目时,优先支持重点民营企业;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筹措资金10.5亿元,加快实施新区、物流园区、景镇建设等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着力夯实三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2014年我县接待游客达189.7万人次,同比增长23.2%,带动了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行业,全县营业税收入达7695万元,同比增长18.5%。

(四)认真研究财政政策,搞好对接工作,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力度。

千方百计用好西部大开发、区连片扶贫开发和川陕革命老区扶贫振兴规划的区域性政策,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年共到位各类补助收入30.07亿元。

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扎实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4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36556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其中民生支出215396万元,占总支出的64%,“十项民生工程”预算执行为12753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6%,增长43%。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2014年财政教育总支出87253万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25.9%。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及学生资助政策。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7382万元,确保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兑现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3015万元。安排资金2482万元,全面实施了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安排普通高中阶段助学金898万元;安排资金1080万元,对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实现了免学费补助,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470万元;安排学前教育支出1568万元。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学生1612人,其中资助残疾、孤儿、贫困等“三儿”支出161.2万元。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安排专项资金7534万元,完成了18所学校板房建设、65所学校D级危房拆除;重点支持、、、、、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解决城区学校建设、职业教育、超大班化解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二)持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2014年社会保障总支出55104万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16.4%。确保“老有所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2014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共计7398万元,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共计25.5万人,占符合参保人数的95%。确保“病有所医”,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全覆盖。安排财政补助资金2075万元,2014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已达657256人,城镇居民医疗参保68315人。全年住院及门诊补偿共计23962万元,增长28.8%;确保“住有所居”,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截止2014年,财政投入11411万元,大力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落实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已建成廉租房6处,安置低收入户354户;建设公租房200套;发放租赁补贴335万元;完成、、和等地危房改造1166户,采取政府补助单位承建改造农业、林业场站危房1582户。确保“劳有所得”,支持就业促发展。安排就业专项资金1759万元,加大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见习补贴、特定就业政策补助支出,积极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累计发放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9100万元,财政年度贴息690万元;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3764万元,财政年度贴息198万元。确保“雪中送炭”,扶危救困保稳定。落实城乡低收入补贴18458万元,有效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83362人的基本生活;发放五保供养金1126万元,供养对象3754人,其中事实孤儿纳入五保对象480人,五保老人3274人;拨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692万元,累计救助139291人次;拨付救灾资金2113万元,受益群众26013人;发放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314万元。

(三)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014年医疗卫生总支出30773万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10.9%。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安排资金2300万元,基本完成中医院建设,加快县人民医院建设;投入980万元,支持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村级卫生站建设。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安排资金900万元,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确保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收入改革。安排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补贴248万元,积极破除以药补医,恢复公立医院公益性。

(四)同步推进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全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76万元,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努力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积极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快推进红色旅游项目申报工作;大力支持送文化下乡、“五馆一园”免费开放;加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力度;全年科技支出1607万元,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加快实施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积极兑现计生奖励政策;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五)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积极兑现强农惠农财政资金近2亿元。分别兑现粮食直补790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1270万元、农资综合直补6668万元、退耕还林补贴3520万元、森林生态生态效益补偿1600万元、天然林保护68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00万元、农业政策性保险1264万元等。

(六)全面落实“增资”政策。及时兑现公务员提前退休补助、统一公务员津补贴及同步提高事业人员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标等6811万元。

三、推进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支持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整体效益。

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整体推进”的要求,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大力推进秦巴连片、整村推进等扶贫连片开发工作,以新居为抓手,全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区连片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项目。整合涉农资金1970万元,圆满完成朱元-铁溪连片扶贫项目,支持—大兴、板桥—陈河扶贫连片开发,加大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技术培训力度,促进区域内近20万农民增收致富。成功争取铁佛—文峰扶贫连片项目,获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投入资金6070万元,启动建设20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村道路建设25公里,土地整理2200亩,发展食用菌、茶叶、核桃等产业1500亩,扶持贫困户290户,组织实用技术培训1800人次。积极实施乡村道路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投入资金22960万元,升级改造油路64公里,建设乡镇联网路和断头路58公里,硬化村道路66.6公里;积极实施“五创联动”,加快“森林长廊”建设,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安排资金1680万元,认真实施地质灾害、中小河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项目;安排资金3438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解决5.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工作。

加大项目工作经费投入。及时掌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上级财政投资重点及方向,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编制重大投资项目申报材料。全年安排项目工作经费1000万元,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及乡镇的项目申报和实施。2014年,先后配合县住建局、水务局、国土局、交通局等单位申报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灾毁复垦、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重大项目,到位资金近3亿元。严格项目评审。严格执行《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加大投资评审力度,从严控制投资规模。严格项目验收。加强项目跟踪问效,严格执行验收程序,严禁挤占挪用、套取项目资金。加强资金调度。进一步完善资金拨付流程,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全年累计拨付项目资金12.5亿元,确保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一大批项目相继竣工或达到序时进度。

(三)科学合理统筹财力,确保全县重大支出。

围绕建设“三区一城”决策部署,发挥财政间隙资金撬动、吸附作用,采取BT和BOT模式,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全力保障全县重点建设、重大支出。城镇建设。统筹资金28000万元,积极支持新区、县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园区建设。

四、强化财政管理改革,努力提高财政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强化预算编制改革。科学编制了地方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草案;不断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探索研究“四本预算”有机整合,坚持“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打造“透明预算”;完善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与预算编制相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预算调控能力;加快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改革,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和“三公”支出相关规定,压缩一般性支出,规范津补贴福利政策,禁止滥发奖金福利。

(二)稳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为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本年度财政信息公开迈出实质性一步,分别在财政局内网、外网及政府门户网站对全县2012年财政决算报告、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及报表、2012年基金收支决算表、2014年基金收支预算表、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表等进行了公示。财政信息敢于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得社会各界好评。

(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面深化。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四个全覆盖”的要求,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公务卡改革稳步推进,已办理公务卡2943张,共安装POS机278台,实现刷卡消费792.5万元,公务卡消费支出占公用经费支出的4.5%;认真开展财政专户再清理工作,对不符合开户条件的账户和开户依据已经过期的账户予以撤并,并全部移交国库部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四)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改革。资产处置一律交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规定进行,通过公开竞租、公开拍卖等方式,加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闲置资产的处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年经营性资产实现租金收入2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处置闲置资产6宗,评估价值1421.4万元,成交金额1646万元,高出评估价格224.6万元,增长15.8%。

(五)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检查验收2012年264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本年审查实施项目186个,争取省级奖补资金2164万元;偿还村级债务403万元;大兴乡贾家梁村、梓潼村成功入围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试点村,并获取项目资金498万元;我县被列为全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示范试点县,争取省级奖补资金300万元。

(六)财政投资评审成效明显。全年对420个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了严格评审,送审额达32.5亿元,较去年增长22.09%,审定额为27亿元,审减5.5亿元,审减率达16.8%。

(七)政府采购扩面增量。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印发了《县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审批制度和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拓宽采购范围。2014年,全县实际采购规模达24902万元,同比增长25.31%,节约资金3256万元,节资率达11.6%。

(八)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对130个单位进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集中培训,完成本年会计继续教育学习1200人次。完成对乡镇财政所2011、2012年度账务和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

(九)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积极配合省厅评价小组,认真开展自评,对我县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2012年实施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农村产妇分娩补助项目等8个财政投资项目的资金到位、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各项资金使用绩效获得一致好评。

(十)财政监督卓有成效。扎实开展收入、支出、会计、内部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财政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共检查单位20个,检查项目5个,查处违规违纪金额1233万元。健全监督机制,前移监督关口,加强预算分配环节的监督,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审查预算资金10.15亿元,共计审减1000余万元,促进了预算分配的公开、公平和透明。积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政法系统保障经费、民营企业使用财政资金、惠民资金、扶贫救灾资金等专项检查,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本年度财政监督工作在全省扩权试点县(市)考评中荣获一等奖,调研文章在国家财政部网站刊发。

五、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财政干部队伍形象

今年以来,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县各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争创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理财能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各级各项规定。

局办公室及时代政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支出管理的通知》,对全县公用经费管理使用规定作了修订完善。研究制订了《机关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通知》、《县财政局关于严格控制公务接待的实施意见》等制度,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在职财政干部职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由此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廉政工作格局;建立了重大项目申报、重大资金安排等事项必须由班子集体研究报批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资金拨付、资金管理等内控制度;制定提前约谈、诫勉谈话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认真执行轮岗制度,今年对中层干部及部分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轮岗,对部份乡镇财政所干部进行调整,配齐配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科学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坚持局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党委书记讲党课、请纪委领导作廉政专题报告等制度,及时组织召开全县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财政所长和中层干部座谈会,通过深入交心谈心,了解职工具体困难,掌握思想动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先后组织50人次参加市县区财政系统财税政策和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培训;组织科级领导干部参观化成法纪教育基地,促成正面激励、反面警示。加强监督检查。由局纪委牵头,监察室和财政监督局配合,定期不定期对各股室、二级单位、乡镇财政所党风廉政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其立即整改并作出专题报告,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作为该股室和单位廉政建设和先进评选、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按照县委安排部署,圆满完成“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启动“转作风·惠民生”活动,扎实反“四风”,大力整治“庸懒散奢”,着力解决“中梗阻”、“弹簧门”等现象,干部职工作风进一步好转,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回顾全县2014年的财政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压力。一是结构性减税,形成政策性短收。二是地方财源基础薄弱,财政增收空间相对狭小。三是县级财力小,社会各项事业、基础建设等投入不足。四是历史债务沉重,支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等刚性支出任务艰巨。五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要求,加强经费、车辆、政府性债务等方面的监管对财政管理提出更大的挑战。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