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8 17:07:22

专业学护理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1

1.1研究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党员160名,正式党员51名,预备党员109名;学历构成:本科127名,专科33名;在校学生党员104名,在实习点上的党员56名。

1.2调查方法调查表是参照豆丁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调查问卷”和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党支部建设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评价表在研制后进行了预调查,信度为0.87,又根据反馈意见对部分评价内容进行了调整,并请五位党支部书记进行审核和评价效度,效度良好。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及护理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调查,涉及5个方面共32个条目(党支部发挥作用9条,党的组织建设10条,发展党员7条,党员教育管理2条,党员的思想状况4条),根据每个问题回答例数的百分比来判断护理专业党支部建设情况。

1.3资料的收集与处理采用2种方式:2013年12月,对在校党员集中地点发放问卷,为确保问卷的有效一致性,笔者在发放问卷前先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答卷要求,逐条解释内容的含义,并要求党员以无记名方式进行真实评价,不得漏项,在15min内完成,当场回收;对实习生党员通过个人电子邮箱形式进行问卷调查。2种方式共发放问卷103份,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为100%。根据每个选项回答例数的百分比来判断党支部建设的情况。

2.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同学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较高,但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形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内容和形式单一,有的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存在随意性与不规范性的行为,没有做到“制度建党、制度管党”。这提示护理专业学生党支部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为契机,依据学生党员的发展特点,进一步完善“制度”、创先争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且务必要充分落实到学生党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也要在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的形式上下功夫,突破主要靠会议过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可采用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自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多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有76.9%的党员认为可以把支部建在实习点上、公寓内、志愿服务队内,使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增素质,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调查结果显示,94.9%的党员认为,党支部发展党员流程规范,这说明在发展学生党员中,学生党支部对先进分子的选拔、培养工作做的比较细致。所有党员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光荣的,笔者认为,这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未来表现出了极强的信念和信心有关。

在入党动机的调查项中,有23.1%的学生选择“献身共产主义”,有69.2%的学生选择“对自己是一种考验”,有5.1%的学生选择“为了以后更好地找工作”,还有2.6%选择“随大流”,20%左右学生的入党党动机来源于家庭。当前大学生的入党基本态度端正,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这提示,在以后的党建工作中,应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坚持并完善入党积极分子汇报思想制度,确保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表3调查结果显示,51.2%任何时候都意识自己是共产党员,这提示护理专业党务工作者要按照党章要求,增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让每个学生党员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在党员中形成一一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政治上要进取、学习中要带头、活动中要做出表率”的自我暗示心理,这样学生党员们才能在一切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部分学生党员关注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89.4%党员认真学习过十八大报告和党章,这可能与表1结果显示的学生党支部能够及时把党中央的精神传达到每个学生党员有关。

3.结论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2

(一)问卷调查。对所带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中医护理课程的初步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在学期初,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你的性别;你的年龄;你是否听说过中医护理;你从哪儿获取中医的信息;你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你希望在课堂中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你相信中医护理技术吗;你希望学到哪些中医知识。通过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初步获得学生对于中医护理的初步认识以及对于学习本门课的基本要求,教师能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获得最佳课堂效果。在学期末,在学习完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中医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表、座谈的形式进行。在学期末,有关中医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设计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学习兴趣是否提高;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是否提高了与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否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是否提高了动手能力;是否在生活中用到学到的知识;你本学期最喜欢的中医护理内容是什么;你希望在中医护理课堂中学到哪些知识。通过电话联系、访谈了解实习学生、毕业生在进行临床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操作中面临的困惑。在教学中适当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及学时,以便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访谈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你在哪家医院实习;你在哪家医院工作;你在工作中感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吗;你所在的医院是否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了哪些中医护理技术;在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中,哪些容易操作,患者乐于配合;在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时,你遇到哪些困惑;你认为进入实习、工作前,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在校期间学习的中医护理知识,在你进入实习、工作后有用的是哪些内容;你对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二)对中医护理教师的访谈。收集教师对于中医护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及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访谈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您所带的专业和班级有哪些;您所带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参与中医护理教学的学生在学期末有哪些变化;在课堂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在学期末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吗;您认为学生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您对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三)对临床专家的访谈。收集对于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作为确定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参考。访谈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您在临床带教的课程是什么;您所在的科室是哪个;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使用广泛吗;您所在的医院主要开展了哪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患者最容易接受的中医护理技术有哪些;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您觉得学生操作规范吗;您觉得学生在进入实习时,应具备哪些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针对我国的护理现状,您认为学生应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您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二、提高中医护理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中医护理课程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临床中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而且应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让学生了解中医护理,喜欢中医护理、使用中医护理技术,为医疗卫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一)拓展中医护理教学内容。增加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简单实用的中医护理技术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增加四季养生、穴位保健知识、推拿法治疗失眠等专题讲座,学生兴趣提高,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课下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为家人朋友减轻不适症状,学以致用,带给学生积极的体验,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中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养生知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养生原则与方法,十大保健穴位的保健方法等知识融入到中医护理藏象、经络与腧穴等相关章节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中医知识,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医经典之一《黄帝内经》内涵丰富、言辞优美、韵味十足,适合学生诵读。在教学中选取与中医护理知识点相对应的篇章,比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论》等著名篇章加以讲解,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将养生保健、针灸腧穴、中药歌诀等适合诵读的内容,按类别汇编成小册子,形成校本教材,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中医知识的魅力。

(二)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中医护理的课堂“动”起来。教师课前准备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高质量、艺术性强、观赏性强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接受,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对于中医护理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中医护理知识点多,学生如果只是单纯记忆和背诵,往往学习效果较差。教师通过讲授法,总结中医护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利用图表法、归纳法、歌诀等,让知识点更加清晰、简单,学生在记忆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参与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其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的能力。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

在社会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全国各大高校等教育机构、网络媒体陆续推出在线课程资源;教育部办公厅连续多年举办全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生源较多,虽然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成长于信息化、多元化的网络时代,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乐于通过网络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解决了教师资源短缺和班级授课人数受限问题;打破传统教学在学习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实现师生课内外教学的信息传递与对接,全面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师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1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以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等为代表的MOOC在线教育平台,给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文本、视频、图像等丰富、明快、清晰的学习资源。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多,课时数量少,临床实践课时数更少,而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与技术常滞后于临床护理;又因近年来学生人数增加,教学科研任务重,传统教学的学习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固化,不仅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影响师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教学效果。通过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不仅能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促进“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标

2.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延续了学习时间和空间。课前的预习、课堂答疑解惑、课后学生通过教学平台进行练习测试,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2.2探索在线课程的教学模式。在线学习意味着学习者有更多的自由,但学习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自身行为,将不能完全投入在线课程学习中,最终导致在线学习满意度降低[1],因此,在线课程建设的重心不是资源,而是教学组织和设计,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课程进行应用性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教师可以开展情景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话题讨论、头脑风暴、模拟咨询、健康讲座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作业的形式不拘一格,发挥个人特长,用自己喜欢的文档、照片、思维导图等任何一种形式提交作业,并且对作业进行互评以吸收他人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2.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课程考评从传统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更加科学真实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

3.1在线课程建设框架。超星泛雅学习通教学平台自带首页、活动、统计、资料、通知、作业、考试、PBL、讨论、管理共10个栏目。进行以下几个模块的建设:课程信息模块包括教师团队、课程标准、课程介绍、教学计划、课程章节、参考教材、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模块包括教师团队管理、助教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互动教学模块包括通知、话题讨论、学习分组、督学、互评等。课程资源模块包括PPT、视频、知识拓展链接、题库、作业库、试卷库等。3.2总体规划。儿科护理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必须将临床案例和实操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视频内容可以反复播放,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将重点、难点内容放在线上[3]。每个单元中的微课不仅要短小而且要有科学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3.3课程学习内容设计由副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组成本课题组成员,结合课程标准,根据儿科护理岗位任务确立儿科护理学的6个课程模块:生长发育、儿童保健、新生儿及新生儿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童各系统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急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儿科常见护理技术。各单元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以儿童及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3.4课程学习环境设计。3.4.1坚持互动式教学理念。课程中设有议一议、话题讨论,头脑风暴、互评他评、提问答疑、抢答、选人、情景模拟、健康咨询等活动,促使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交流讨论,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建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3.4.2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高职生源数量增加,个体学习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在线课程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习者可以登录儿科护理学在线班课进行视频、PPT及文档等资源学习,完成预习、练习与测试,查看答案,建立错题集,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对于在课堂上没有明白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再次学习、在线提问或师生答疑得到破解。用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百度脑图、海报、文档等任一形式提交作业,作业形式不拘一格,开展教师评价或学生互评,分享学习经验,便于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高群体学习兴趣和效果。

4在线开放课程实施

4.1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可以分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提升3个阶段。(1)课前准备。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发放的学习指南,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通过线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在自学中学生可以将疑难问题通过学习通平台到班课,通过师生间及生生间的在线讨论交流,解决部分问题。(2)课中实施。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情,对课前未解决的知识点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导入、视频再现等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健康讲座、情景模拟等活动,通过投屏的形式详细讲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启发大家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在线完成随堂测试,检测学习效果。(3)课后提升。护理职业教育的临床新理论和新技术日新月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课后教师先在平台上传有关本单元的最新临床动态,让学生接受最新理念和新技能,拓宽知识面,然后情景案例,学生通过对患儿的评估、确立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制订护理计划,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4.2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纷繁复杂,有较强的诱惑力,影响高职学生自觉学习的稳定性,缺乏教师监督的线上学习有时很难保证预期的学习效果。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预习完成部分学习任务,对于预习中未搞明白的问题,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启发得以解决。线下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答疑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其目的不是取代线下教学,而是作为线下传统授课的有益补充,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充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4.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课程签到、平台访问次数、视频观看、预习作业、在线测试、随堂测试、单元练习、话题讨论、情景模拟、抢答等系统统计的数据,并根据权重设置随时计算过程性评价成绩。终结性评价主要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由教务处统一组卷进行在线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全面考核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成绩由过程性评价(30%)和终结性评价(70%)组成,真正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考评客观、公平、公正。

5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

在线开放课程是以制作突出重难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微课视频为主,辅以PPT课件、案例、单元测验等教学资源的学习平台。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优势如下:(1)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学习资源有文档、PPT、微课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师生互动程度高:学生用手机参与讨论、抢答、选人、头脑风暴、互评等活动,师生互动程度高,反馈及时。(3)打破传统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不再是以单一的课堂学习为主,而是依托网络利用课前、课后零碎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参与在线课程学习,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缩短了临床距离,提高了学生沟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5)作业形式不拘一格:实训报告可以用文档、思维导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提交,发挥潜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学习需要。(6)共享教学资源:突破传统课程人数限制,能够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7)教学模式改革: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模式转变,可以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8)考核方式改变: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6结语

信息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所在[5]。我院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台的建设与应用,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评方式。应用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便于灵活开展翻转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不但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及教学技能。今后我们要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挥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青,赵蔚,刘红霞.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5):43-50.

[2]吴伶琳.高职“软件测试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7(10):71-73.

[3]梁宇杰,李春卉,陈桂兰,等.基础护理学在线课程设计与实现[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1):78-80.

[4]高亚红.地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13):336-338.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4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专业承诺源于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指个体对职业的喜欢、认可并愿为之付出努力的程度[1],其最早在心理领域开始研究。护理专业承诺指护理人员为愿意从事护理专业,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而努力的行为与意愿[2],是对护理专业的正向评价。学生时代的专业承诺直接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对今后作为护士的专业承诺有很强的预测性[3],能反映对护理角色的认同感,进而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低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水平[4],因此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亟待提高。本文围绕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展开综述,旨在为医教协同下,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借鉴。

1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影响因素

1.1人口学因素。专业承诺具有个体差异性,个人特征不同、经历不同、层次不同,其专业承诺水平也不尽相同。男生虽然认同护理专业价值,但相比女生而言,其对护理专业努力意愿及对专业生涯评价不高,其中在努力意愿、生涯评价两个维度上也低[5]。可能导致在学习和工作中缺少归属感。因信仰、风俗习惯及语言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护生专业承诺水平不同[6],少数民族学生总水平上要高于汉族学生。农村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总水平较城镇学生偏高;非调剂生专业承诺总分高于调剂生[7]。但是因家庭、就业、志愿调剂等外界因素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其内在动机和信念不足,不能把护理职业作为个人的专业目标[8]。另外奖学金获得情况、独生子女情况和家庭地点[9],家庭月收入等情况也都可以影响专业承诺水平。就护理教育层次而言,中专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低最低[10],在本科教育中三本院校专业承诺水平显著高于二本院校[11]。不同年级学生的比较中发现,一年级的专业承诺高于二年级[12],而四年级学生评分最低[13]。因此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其专业承诺差异性的特点,学校应进一步完善个人基本资料收集,在校期间做到精准辅导。1.2重要个人因素。专业承诺与自主学习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希望感、归因风格中的内归因、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等因素呈正相关,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努力意愿、自主学习能力两个维度相关度最高,护理专业承诺能正向预测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4]。人文关怀能力强的学生,其专业承诺水平高[7]。希望感是一种积极动机状态,是积极心理资本之一[15],希望感水平越高,专业承诺水平越高[8]。归因风格会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和评价,内归因会产生积极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影响他们的专业承诺水平[16,17],学生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高[18],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高[19]。心理弹性指在面对危机或压力时,个体能够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提高心理弹性能够有效减轻压力,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20]。研究发现职业倦怠是一种负性的情感反应,它与专业承诺呈负相关,专业承诺较高的学生,可以以有效的状态去应对新环境中出现的困难挫折,进而消除职业倦怠[21],另外也与归因风格中的外部归因呈显著负相关[22]。综上研究,重要个人因素对专业承诺有正向或负向影响,在今后应激发正向因素,抑制负向因素,从而有效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1.3临床学习因素。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角色认知、做出职业抉择的关键时期,是由学生向护士转换的过渡阶段,复杂的临床实习环境以及高负荷的临床护理工作加上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应对,会降低其专业自信度,进而影响实习质量,导致实习后专业承诺水平偏低[9]。临床学习因素对专业承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首先实习医院类型对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影响,附属医院实习的学生在临床实习环境的评价得分方面总体上高于非直属教学医院的学生[23]。其次,临床实习和实习经历给学生提供一个角色模范、自我表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专业内涵的认识。但是研究表明实习环境、实习压力影响专业承诺,实习压力与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呈负相关[5]。目前医疗环境,实习护生有较少独立进行临床护理实践[23],影响专业承诺水平;临床带教老师对专业承诺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各方面表现会对护理专业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临床带教老师多为兼职,除了教学任务还有临床工作[24],有时带教老师的批评会让他们压力倍增,影响专业承诺水平[5]。因此医院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要将护理工作理想化,要客观告知学生临床工作现状,避免心理落差。

2干预策略

2.1院校护理教育者。专业承诺水平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改善多环节的影响因素有效提升其专业承诺[25]。作为院校教育者应发挥引导作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全程的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提高对护理专业认知,形成良好专业氛围,知己知彼;此外,客观分析护理现状、优势与挑战等,使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动机,提高对专业认同度与忠诚度,科学、合理地认知本专业。另外,改革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增加护理实践课,提倡早期临床接触,减少护理理想工作与现实的落差感,使学生的才能优势能够更好地得以发挥。开发护生动力思维,调动其追求职业目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1]。有针对性的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培养其内部归因风格[12]。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进而提高专业承诺水平[21]。2.2临床教学管理者。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专业情感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管理部门应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提供规范系统的教学管理,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创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对专业承诺有积极的作用[9,26]。临床带教老师作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27],在教学管理中应不断强化临床带教老师教育责任意识,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完善和改进带教过程,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意识。良好的科室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对专业承诺有促进作用,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也可提高临床实习行为能力,加强医护合作态度[28],针对目前医疗环境现状,在临床教学中协助学生与患者沟通协调[26]。

3小结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随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利完成向应用型转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普及化的必然趋势。近两年,我国诸多地方高校已经在学校管理,尤其是人才培养与就业管理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变化。例如,南通大学转型后,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贴近区域企业需求,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将护理学专业转型对接健康养老、大健康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宽了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积极对接“三年行动纲要”,以立德树人、健康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确立了“爱与健康”发展主题,提出了“内涵发展、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大大增强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热情。

二、地方高校转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的主要影响

地方高校转型是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地方高校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会发生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就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地方高校转型对他们的就业心理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地方高校转型主要是由学术型教育转为应用型教育,这决定了学校转型后要将教育重心放在应用型专业教育上。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是转型的重点。在转型期间,许多地方高校的护理专业会扩招,但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需求是有限的,这导致护理专业学生人数大大超过社会需求。对此,很多护理专业学生对毕业后能否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顺利就业产生焦虑与担忧心理。另外,当前我国社会对应用型教育认识不足,认为应用型教育在地位上要远远低于学术型教育。在转型前,地方高校偏向学术型教育,但转型后偏向应用型教育,这不得不引发护理专业学生产生“社会企业更加看轻我们”“我们的社会地位变得更低”等想法,从而引发心理焦虑与担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在焦虑与担忧的同时,看到身边同学都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于是就随便找个单位落脚,或跟着大部队跑来跑去,没有主见,导致就业从众、盲目心理。第二,地方高校转型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大众对健康、养生、医疗保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总体较好,这为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与此同时,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后护理专业学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以及护理专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地方高校转型后,会极力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就目前来讲,我国很多地方高校会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等方式为成绩优异的护理专业学生创造就业、创业的机会与平台,并且在资金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学校一般不会提供帮助。这种做法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的影响有两方面:其一,对于成绩优异的护理专业学生,高校给他们提供各种帮助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骄傲、攀比心理。例如,一些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的帮助下进入知名企业就业后就到处炫耀自己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而一旦知道那些与自己成绩相当甚至不如自己的学生,其工资、福利待遇比自己好时,就产生妒忌、气愤、憎恨等不良心理。其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护理专业学生,高校对他们就业和管理的淡化、忽视,容易让他们在就业时更加茫然失措,看不到方向,极易出现自卑、胆怯等心理。

三、地方高校转型期间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干预策略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期间护理专业学生复杂的就业心理问题,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应对。在客观分析本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对地方高校转型期间护理专业教育的政策、社会公众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认知程度等,从多个角度探索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干预策略。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转型期间对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干预的策略有以下几种:1.建立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组织、实施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地方高校应当从学生选择护理专业那一天起,就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一般情况下,心理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资料、心理健康状况综合评定材料、心理健康测试问卷等。当然,地方高校还应当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在学生心理档案中增加与护理专业密切联系的内容,交流平台110如学生对护理专业择业与就业的认知程度等。建立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同时,心理档案可以为学校对护理专业学生展开就业心理辅导、咨询与指导提供依据和支持,从而提高就业心理干预工作的实效性。2.定期组织就业心理交流学习活动。地方高校可以邀请政府有关部门的专家来校开展护理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或就业心理指导的报告;邀请知名医院、护理主任解析当前护理人才观与发展观;邀请优秀校友返校现身说法,讲解个人的择业观、奋斗史,交流就业经验,让学生接受具体、生动的就业教育,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讲解员应当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明确任务完成时间。待学生完成任务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任务质量,分析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心理干预。这种方法属于团体心理咨询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沟通,将各自心中对护理专业就业的疑惑表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共鸣,建立信任关系。教师应当对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给予关怀与鼓励,帮助他们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咨询活动中来。3.构建良好的就业心理教育机制。首先,地方高校应当结合本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设计与开发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资料,从理论(教材或教辅)上明确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其次,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在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上的优秀经验与先进技术,创新、改革现有的就业心理教育方法。再次,地方高校应当与本地区医院、相关科研机构保持合作,通过建设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安排护理专业学生医院实习等途径,从实践层面挖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而多方商讨,制定解决对策。最后,地方高校应对已就业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就业前后的心理变化,该研究内容可以作为学校对现在实施与将要实施的就业心理教育进行修正与改革的重要依据。另外,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宣传画、电子显示屏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还可以邀请校外著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择业、就业进行就业心理测量,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就业形势,摆正就业心态。4.解答护理专业学生的常见就业心理疑惑。就目前来讲,护理专业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疑惑有两个:一是认为全国护理专业毕业生人数太多,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二是认为毕业后只能在医院当护士,没有太多的职业选择。针对第一个疑惑,就国内来说,护理专业学生近年来就业率非常高。2015年6月10日,《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与2013届相比,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包括“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8%);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也包括“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0%)。另外,《报告》显示,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5.5%)。教师应让学生认清当前护理专业的就业情况,增加学生的就业信心。针对第二个疑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护理专业的就业面很广。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只是可以在医院当护士,还可以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等工作。另外,学生不必在毕业后一定要前往医院工作,家庭育婴师、私人家庭护理师与敬老院护理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持相关证书出国做护理师。5.监测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对重点人群加强心理干预。地方高校应建立健全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监测、预警、疏导机制,及时发现、疏导不良就业心理,防范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风险。例如,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某些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不够尊重的现象,紧张的医患关系经常危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已成为护理专业学生产生不良就业心理的重要诱因。地方高校应当建立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监测系统,在学生对上述事件出现焦虑、胆怯或仇恨心理时,可以快速启动调查,帮助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学生客观认清事态发展,认识就业现状,舒缓焦虑、胆怯、仇恨等情绪。对那些有较严重就业心理问题的护理专业学生,地方高校要将其列为心理干预的重点对象,对他们实施更加细化、严格的心理监测。在具体实践中,还可以通过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心理服务、就业心理管理等,辅助就业心理监测。需要说明的是,地方高校在对学生就业心理进行监测时,不能妨碍或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与娱乐。另外,监测过程中应多强调监测者的人际沟通能力,力求使监测活动变得轻松、自由与快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监测活动中来,才能将自己真实的就业心理表述出来。6.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同护理专业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人素质等不同,其就业心理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虽然护理技能水平非常高,成绩考核也非常优异,但因其个性腼腆、不善言辞,在择业时不敢到大医院应聘,只敢去小乡村医院就业;而有的学生恰好相反,他们护理技能水平较弱,成绩中等,但他们志向远大,勇于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因此在择业时敢于去大医院或科研单位应聘,希望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目标。如此种种,充分说明了学生学会自我认知对顺利就业的重要性。为此,地方高校应当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方法,使他们清楚“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最看重什么”“我的个性特征是什么”。在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职业测评(标准化评估)和自我探索(非标准化评估)两个方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7.开展就业情景模拟训练,纠正护理专业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地方高校应为护理专业学生安排就业情景模拟训练,将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引入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中。在实施过程中,就业情景模拟训练的内容应当是社会中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训练的方法应当以角色扮演为主,并注重学生角色扮演后的经验总结与心理素质的提升;可以模拟的情景如病房接待患者入院、日常查房、与患者探讨病情、送患者出院等;模拟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接受护理就业新理念,增强就业的心理适应能力与承受能力,促进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对待就业情景训练的态度是不同的,以至于训练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很大差异,所以教师有必要向学生重点阐述就业情景模拟训练对就业的重要意义,使他们接受当前护理就业的新理念,科学、合理地制定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郑晓春 韩德兰 王立新 单位:张家口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爱青.浅谈如何加强高职护理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职业时空,2010(2).

[2]张卓伟.浅谈高校护理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J].护理研究,2010(20).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6

关键词:中职;药理学;思维导图

药理学是医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通过学习药理学课程,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指导,为今后合理用药、开展用药护理奠定理论基础。药理学知识相互关联、抽象难懂,而中职生学习能力较弱,畏难情绪较强,因此教学效果一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药理学教师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将相互联系的知识,围绕某一主题,以主干及分支的形式,借助图片、颜色、关键词等联系起来,让学习者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逐渐摸清知识脉络[1]。思维导图将大脑左半球的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功能,与大脑右半球的想象、灵感和创意等直观思维功能充分调动起来,把海量、枯燥的知识变成容易识别记忆且具体、可视的思维图谱[2]。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教学中被广泛使用[3-6]。本研究拟将思维导图引入高职药理学教学,深入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以期解决中职药理学教学难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17级中职护理专业有5个班。1班(70人)和2班(69人)学生年龄、性别比例和阶段检测成绩最为接近,故作为本研究对象(由同一教师授课)。班长抽签决定分组,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药理学共72学时,前12学时讲授药理学总论部分知识,并进行阶段检测。1.2教学方法。1.2.1实验组利。用晚自习时间简要介绍思维导图的起源、发展、使用目的和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课前导学阶段,教师在微信群发送预习导图(只有中心主题和一级分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善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基础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新知,通过层层推理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补充三、四级分支。课后复习阶段,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完善思维导图并作为期末复习的参考依据,完成课后练习题。1.2.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新知,课后及时复习完成章节练习题。1.3效果评价。由教研室主任命题,考查学生重、难点知识掌握程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87.6±5.3)分,对照组为(75.3±4.7)分(P<0.05),提示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知识脉络、预习和复习,提高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培养整体护理观念,但是绘制思维导图有一定难度,总体满意度为94.2%。

3讨论

3.1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药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解剖、生理、病生、生化等学科联系密切且相互渗透,涉及药物种类多,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高。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多,药名生疏难以记忆,无法融会贯通。大多数药理学教师的教学思路为:先讲药理学总论,再根据教材编写顺序对每章节的代表性药物进行逐个讲解,同时辅以多媒体教学使知识直观、生动、形象。传统药理学教学面临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过于关注对具体药物的讲授,忽视了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只是掌握单一的知识点,无法绘制每个章节的知识框架,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有待提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效果差。3.2思维导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或者树状图,起源于Poephyry的放射线法,美国学者Quillian和Simon提出语义网络相关理论,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Buzan)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7]。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比纯文本更加适合培养使用者的空间想象力[8],已被广泛应用于创造性、发散思维训练。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时只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培训。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有两种:手绘式和专业软件制作。手绘思维导图简单方便,只需要白纸和彩笔,使用者可随时随地绘制,凸显个人特色,但是费时且不易修改。大多数教师喜欢使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当前使用率最高的思维导图软件是MindManager。MindManager用户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交互性好、可反复修改,可与Word、PPT和Excel表链接,也可以直接演示,笔者推荐使用该软件。设计思维导图时,应将主题置于图形中央作为中心节点,利用彩色线条放射状地扩展连接至二级节点,针对二级节点的具体内容创建三级节点,依此原则不断向外发散。之后,通读整个知识图谱再进行修改,利用颜色、粗细线条、文字、图片区分图谱层次。本次研究,教师利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则以手绘为主。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明确重难点,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利用图像、颜色、分支和关键词,帮助学生把握整个章节的知识脉络、重点和逻辑层次,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课后复习时,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并及时巩固,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系统化、脉络化的知识体系,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过程。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思维导图在中职药理学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能够解决当前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构建药理学知识体系。学生是教学改革的直接体验者。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评价学习效果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9]。调查发现,只有4名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效果一般。经随访得知,他们平时接触电脑机会少,很难完成思维导图的设计制作,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我们联合图书馆开放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学习工具,在药理学教学各个环节合理使用,能够方便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学习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康萍.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条件下立体化电子教材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5(5):107-112.

[2]赵佳娜.思维导图在认知结构建构中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21-126.

[3]林虹,吕一婷,林梅.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5):363-366.

[4]徐芳,刘颖,石磊,等.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9):702-704.

[5]余慕雪,李易娟,蒋小云,等.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4):428-430.

[6]高霞,王广,徐援.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6(9):92-94.

[7]华晓宇,陈国明.应用视角下思维导图软件的比较与选用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6(1):107-112.

[8]冯金梗.医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57-58.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护理专业;职业道德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时谈到,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作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在医疗卫生行业承担着呵护生命、救死扶伤的职责。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作为全国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单位,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已成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主旋律。工匠精神,从狭义的方面来讲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融入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工匠,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艺精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能工巧匠。

2工匠精神与护理职业道德的联系

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用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严谨认真、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慎独内省”的思想引导现代护理职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护理职业道德观、职业伦理观,这是促进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将工匠精神根植于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

3.1重视德育课教学

如今单位招聘都希望招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中职课程教学中,大致可分为专业课程和德育课程,如果说专业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那么德育课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提高学生道德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开设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4门德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选修课是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作为德育课教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取与专业相关、与将来工作紧密结合的案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第4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时,笔者选取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庄仕华院长为例。庄仕华扎根边疆43年,巡诊近百万人次,行程40多万公里,12万例手术无一失误,300多例疑难杂症手术全部成功,获得137个奖杯和勋章,庄仕华身上无不体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3.2在技能大赛中融入工匠精神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定位为引领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大赛将工匠精神融入赛程设置,侧重考核学生技能操作的精准度。“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成为大赛的主题,赛程设置也侧重于工匠精神的考量,从原来的“求会”到现在的“求精”。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形成了校级、市级、省级、部级的比赛层级,开展技能大赛是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我校每年开展护理技能大赛,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大练兵的热潮,让全体学生受益。

3.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见习、实习是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既离不开在校时的专业训练,更离不开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正规化操作。在医院优秀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去体会工匠精神。在护理实践和服务社会中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独具护理人文特色的教育模式[1-2]。

3.4坚持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活动周主题已成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主旋律,我校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活动周期间开放校园邀请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社区群众参观校园;邀请护理行业领域的专家开展义诊活动,传授护理知识和急救技能;选派具有专业知识和精湛操作技能的师生深入社区开展便民服务;邀请护理行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模与学生座谈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中职毕业生校园分享活动。我校优秀毕业生马文娟被团中央选为“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中职毕业生校园分享团成员之一。医院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行业连接职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培养人的过程和环境也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3]。我校有效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聘请附院临床专家和岗位操作能手作为活动项目委员会顾问。毕业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将临床实习心得和感受以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再现了护理工作的平凡与伟大,向师生传递了正能量。在医院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激励学生将“积学修德,精技善行”的校训转化为学习、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在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下,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护理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高层次表现。工匠精神作为护理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职业教育,坚持“积学、修德、精技、善行”的护理人文素养基本要求,为护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杜陈晨 单位: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

参考文献:

[1]周建军,孙萍.“工匠精神”:厚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0):42-44.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目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整个医学院的教学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时展需求[1]。在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习过程,将实习作为学生工作前的一次实践课堂,有效地巩固医学知识,练就过硬的医学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至关重要。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是学生将具体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操作的重要过程,能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医学院对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有效管理,需要依靠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统筹其临床实习的各个方面内容,便于教师与学校跟踪管理,实现学校、实习单位、教师与具体的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顺利完成临床实习。

1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发展的现状

护理专业在医学院的发展中异常迅速,短短几年时间内,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专业之一。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促使护理专业快速发展,与之密切联系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也成为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重视,特别是学校对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更加系统化,建立了专门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优化了整个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针对护理专业临床实习建立起来的教学管理系统已经在各大医学院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护理专业学生与教师、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另外,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理论与实践发生冲突的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在线来请教老师,获得正确的解答,提高实习效率。但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传统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学管理系统目标不明确,互联网环境下,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不管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管理系统目标不能有效地涵盖新的目标要求,导致管理系统没有清晰的目标。二是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缺失[2],整个管理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护理专业实习的目标不同,对其系统功能要求也逐渐扩大,原有管理系统功能不能满足现阶段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

2互联网环境下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的重要性

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具有较强较大的灵活性,实习的内容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发生变化。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更加多元化,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开放性等特点[3]。具体的实习内容也更加全面化,不仅包括基本的护理知识,也包括在护理中建立稳定的各方面关系。现阶段对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效果的评价增加了学生与指导老师之间关系的距离感、学习机会的丧失以及指导老师对学生培养的程度,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意见等多方面指标,来衡量临床实习效果,为建立完善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提供有效参考。对100名在不同科室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学生进行深入的访谈调查,引导其完成100份完整的访谈问卷,进过详细的分析,从学生与指导老师之间关系的距离感、学习机会的丧失、指导老师对学生培养的程度,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意见等多方面指标,来了解临床实习效果,为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指导老师,实习质量的好坏与学生、指导老师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很大的关系[4]。选取100名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根据使用教学管理系统程度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深入访谈,把得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组学生中与指导老师之间关系的距离感、学习机会的丧失、指导老师对学生培养的程度,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意见等指标的具体情况如下:通过比较分析,两组学生中有效参与使用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的学生(观察组)与指导老师之间的距离感较小,得到的学习机会相对于没有积极参与教学管理系统的学生(对照组)多,另外,指导老师对观察组学生的培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意见对实习学生今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系统评价中,完善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等的意见,使其参与到整个评价系统中,是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的关键。互联网环境下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是学生实习效果评价的重要工具,对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建立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系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能提高实习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3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的目标

3.1教学管理系统的目标。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运用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以及比较高效的开发平台上,利用一些管理软件,适当地配置较好的硬件设施,开发一个具有开放性体系的教学管理系统,这样的教学管理体系具有严密的结构,容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扩充,而且便于日常维护,具有较好的性能以及较高的安全性,能实现人与计算机相互交流的界面。该系统的界面要力求简单易懂[5],用户在简单的培训之后就能使用。另外,系统只能供登陆用户使用,系统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可以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功能。3.2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互联网环境下,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是医学院使用的教学辅助的管理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不同角色的用户信息管理,实习分配的管理,实习学习成绩的管理,系统的公告管理以及论坛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详细见图1-5)。这五个子系统包含不同程度的目标功能,其中有不同用户信息的修改、查询、打印以及实习分配的协调和在线选择,实习成绩在线查询,实习时间以及众多注意事项等公告与查询,另外,还有论坛讨论交流的功能。这些教学管理系统的功能在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过程中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护理实习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具有明确的目标,基于整个系统各方面内容以及功能导向,具体的教学管理系统目标旨在提高护理实习效率,使整个临床护理实习能够顺利开展,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在具体的操作系统中完成大量工作,优化整个实习的过程。

4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的系统需求

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系统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对系统有不同的需求,其主要系统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功能性需求。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五个方面,即不同角色的用户信息管理、实习分配管理、实习学习成绩管理、系统公告管理以及论坛管理[6]。个人信息的管理和需求,对参与实习的学生来说包括学号、班级、性别、专业、联系方式等信息;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包括工号、姓名、性别、职称、所属科室、专业、任职医院、病区、主治项目等,这些都为学生在选择实习地方时了解指导老师信息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医院的护理实习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个人信息,医院的指导教师以及学校的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查看个人信息,管理学生的实习情况。也可以通过系统打印相关的个人信息资料。实习分配管理可以供护理专业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两个角色共同使用,对学生来说,可以查看个人的实习安排,包括实习的单位、岗位、指导老师信息、科室信息等,在一定的时间限定中可以选择实习安排,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打印信息的服务,对指导老师来说,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多带学生的信息,包括人数、时间安排,必要时可以打印指导安排的信息表。实习成绩的管理也可以供学生和指导老师两个角色使用,学生可以查看个人在不同科室的实习成绩,包括具体的实践成绩、最终的综合成绩以及指导老师给予的评价。成绩管理系统根据科目所占的学分能自动计算学生所修的学分。教师使用该系统进行成绩的录入以及修改,及时查询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打印。公告管理的需求针对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管理员,是为管理员设计的一项需求性功能。系统的管理员拥有该系统的最高权限,可以在系统的主界面上及时一些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7]。也能查询公告时间,为护理实习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提高实习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实习学生和指导老师也可以进行查询、下载、打印等操作。论坛管理的需求是为广大护理专业实习生和指导老师搭建的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实习的心得以及情感感悟,通过系统搭建的平台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的距离会大大缩短,有利于实习的顺利进行。4.2完整的数据需求。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要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具体的录入过程中,要查看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数据需求还要求数据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基础上能够参与共享,优化整个系统的服务功能。医学院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系统中,都是单个的零散的数据信息,能在系统的处理中形成数据库信息,方便对数据的输入以及其他功能的操作。一般要对其普通的单项数据和表单、清单、数据汇总表等进行分析。单项的数据信息包括不同角色用户的个人信息,而表单、清单等数据信息包括学生的实习成绩、指导老师的评价信息、图5论坛管理流程实习生实习科室的需求清单、护理项目清单、指导老师对应的指导学生清单等,这些大量的数据都要在系统中得到体现,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4.3性能需求。为了能够保证整个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系统长期、安全、稳定且高效运行,整个护理实习的教学管理系统应该满足具体的性能方面的需求。首先,整个教学管理系统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是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在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整个系统未来可能承受的最大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以及实时的响应时间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给学校的工作增加较大的便利性[8]。由于实习成绩管理系统以及实习分配管理的功能对整个教学管理自用的功能和性能的完成具有较大的作用,作为系统中很多数据的来源根据,整个成绩管理系统的准确性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管理系统的好与坏,因此,一定要保证其系统的准确性。另外,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系统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公告管理的方式就要求系统要具有有效的开放性,才能具有完善的服务功能。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充性,系统的扩充性,主要针对未来护理实习的不断变化,在必要的条件下,增加需要的系统内容,来优化管理整个实习的过程。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而在医学院的教育模式下,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能为其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建立完善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系统,明确其整个系统的目标,分析系统中的不同需求的实现模式,利用教学管理系统统筹整个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能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的效率和质量,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护理人才。

作者:颜丽芳 陈湘辉 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玉英,成守珍,刘悦新,等.分层次护理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改革及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8):74-75.

[2]章美芬.微信平台在产科实习护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7):624-625.

[3]谭昌静,梅韵学.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护理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4(13):1666-1668.

[4]邓小梅,丁小容,曾杏珍,等.护理实习生管理软件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74-76.

[5]郭明贤,张永琴.目标机制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14-515.

[6]张春华,张军花.构建一体化网络平台优化护生临床教学管理的设想[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241.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9

【关键词】中专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方法

我国近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需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实用型的优秀护理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中专学校必须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中通过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属于本行业切实可行的创新之路,不断促进我国护理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当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发生变化,中专学校培养人才观要与时俱进,把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作为第一要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的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出具有能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和康复护理工作的专业护理人才。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专业人才

我校护理专业经过教学改革,提出了“精简基础、突出护理、人文并重、选必修结合”的优化课程体系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视专业课教学,加大典型病例和现场教学的课时,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护理专业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教学效果显著,基本实现了零距离就业。1.演示教学法:护理专业的许多课程抽象乏味,难学,教师通过现场实际演示法,使学生明确了实际操作的流程和方法,便于理解和操作。比如《护理学基础》是一门最基础的重要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讲授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专业中最常用的、最基础而又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学好这门学科是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做到的。而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操作过程是否规范、准确,还需要具有人文性。在基护课上,教师除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理论知识外,还采用了现场演示法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亲临其境,感知知识和技能外,还能感受到教师对待病人的人文关怀和温和的态度,使学生终身受益。2.以问题为中心的病案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法弊端在于采取“灌输制”,学生被动听,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在需要启发性的教,学生需要探索性地学。“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正是符合这个理念,这个教学法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小组总结5个阶段,通过提出问题,然后展开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引出相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高度集中注意力之中,需要不断探索、思考,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力。护理专业的教师们通过深入临床一线找到与设计病例相符的医案,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查阅资料、看书,再回到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于其他教学法,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提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多媒体教学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进入校园,即刻受到师生的青睐,护理专业的教师与时俱进,能够把多媒体和护理专业课程有机整合,通过多媒体的影、视、听、画等演示把抽象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立体起来,通过图文并茂,声乐并存,提升教学效果。4.综合实训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学生,极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而我们的护理专业正是要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的专业护理人才。而护理专业具有实践性,以此采取实训法进行教学,在具有先进性、多功能、开发性的护理技能中心里面,进行综合实训教学,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训课,学生兴趣盎然的借助仿真护理模型进行实体模仿,可以重复多次练习,有了临摹经验,充分弥补临床案例不足的缺口,也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丰富了临床经验,达到了实训效果。5.角色置换教学法:护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病人,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教学中我们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护士”和“病人”,并采取“角色置换”,把“护士”和“病人”一组互为对换,便于临摹技能,体验病人的心理,为了更好的提升技能,为病人服务。6.技能操作竞赛教学法:技校学生充满朝气,积极向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竞赛法激励他们。比如我在教学中搭建技能操作竞赛,并且把护理技能细化,进行多项技能比赛,通过竞赛激起学习兴趣,并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获得技能。7.模拟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课中,教师多采用模拟教学法,充分运用实验室的仿真心肺模拟人等实施模拟教学,激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验证所学理论,理论结合实际使得学习更见成效。8.临床见习教学法: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而验证学习效果的有效办法就是临床见习,在授课的时候将教学延伸到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临摹后再到医院临床见习,这样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更快的适应和领悟临床工作,提升教学效果。

“”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基于此,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势在必行,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把学生放在课堂正中央,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社会输送既有职业道德又具创新能力和实用性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专业学护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医用化学;护理专业教学;学习兴趣; 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好后续医学课程,如生化、药理、生理、临床检验等学科的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

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是护理学,医用化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护理专业岗位对相关化学知识、技能需求的联系,淡化化学学科意识,注重化学与医学的相关关系,从知识性、趣味性、关联性、渗透性、实用性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化学基础更弱,且层次不一,有上过高中的,也有初中未上完的。最头疼的是,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对医用化学不够重视,认为医用化学课不重要,觉得这门课的知识在以后护士工作中用不到,护士只要会发药、打针、输液就行了,没必要学化学,甚至有些学生对化学还有厌学情绪。由于学生对医用化学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更谈不上可以认识到医学和化学的关系,对为什么学习医用化学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上好第一节医用化学课就尤为重要。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日常及医疗上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在医学中以及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和化学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之后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与医学相关的话题或内容作为切入点,再逐渐引入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医学离不开化学,学护理更不能不具备化学知识,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内容,更要备学生。教材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少,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强而与医学相关内容偏少,缺乏与医学的密切联系,这使学生不能体会到化学在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实用价值,因而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打破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降低学习难度,注重化学与医学的关联性,突出化学在医学上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状,尽可能地把化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围绕化学与护理专业的相关性进行教学,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医学相关,并能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产生兴趣。如讲到碘的性质时,注重讲碘酊的成分与用途、人体缺碘的症状及生活中如何补碘。在讲到分子的极性及相似相溶原理时,着重讲水分子的极性及维生素C、维生素B的水溶性和维生素A、维生素E的脂溶性。讲到配合物时,从NH3与H+可以配位形成NH4+,NH3也可以与Cu2+配位形成比较复杂的离子,同时联系学生熟知的血红素、煤气中毒、VB等讲解配合物的知识及应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化学的魅力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化学与医学无处不在。如甲醛对人的危害人所共知,劣质的衣服中会含有甲醛,装修材料中也含有甲醛;饮食上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摄入,碳酸饮料不宜多喝;家里的肥皂、洗涤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等等。

四、及时充电,补充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应以化学在医学中的实用性为重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及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都应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搜寻相关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水平。教师医学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有助于将医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医学知识。五、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认真、踏实、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