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同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11 17:35:03

智能合同管理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区块链;合同档案;档案信息化

一、区块链技术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区块链技术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区块链技术起源于化名为“中本聪”的学者在2008年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它是一种链式数据结构,链上的每个数据单元即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相连,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其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区块链同时存储在多个节点上,也称为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改变了传统的依赖中心节点的信息验证模式,大大降低了信用建立成本。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去中心化、共识机制、隐私保护和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本质是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和智能合约记载、存储所有历史交易,每个参与方都是独立的,任何一方发生错误都不会影响到总账的结果,但同时各个参与方又相互协作共同维护交易总账。共识机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让链上各个独立的参与方对某项交易的结果达成一致意见,这就需要在特定的算法的基础上,建立协商一致的运行机制来让各参与方自动遵守某种规则,从而对同一交易事项进行集体确认。隐私保护主要通过非对称密码技术来对交易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整个区块链系统信息高度透明,同时交易各参与方的信息得到隐私保护,系统只能按照对应的密钥授权登录,杜绝人为干预。不可篡改性是指通过对链上的数据加盖时间戳从而赋予时间顺序后,任何数据一旦发生修改都可以追本溯源,从而保证了数据链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使得区块链技术具有天然的防伪特征。2.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国对于区块链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积极推动应用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16年,区块链技术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首次被列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8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对于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动力。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国有40余个省市级政府颁布了40余项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区块链应用,以带动地方区块链相关产业发展。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存证需求突出的领域,在解决业务发展的痛点、难点、改变行业创新模式、推动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可以想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区块链技术将加速向更广泛的行业领域延伸拓展,这将为传统档案行业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服务模式转型发展,甚至实现行业革新开拓思路,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合同档案的重要价值

1.有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合同签订之后就具有法律效力,明确了项目实施成本、时间和质量等目标,明确了甲乙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真实有效,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起着控制和保证的作用。合同管理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项目各方形成履约意识,充分认识到合同的凭证意义和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处理好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争议问题。一旦发生纠纷,其中一方发生违约行为,另一方可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追究违约方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2.有利于控制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合同是联系项目各参建方的桥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项目各参建方责任和管理体制的落实效果,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也就是确保所实施的项目达成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通过项目合同档案的科学高效管理,从而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确保达到预期的效益目标。以军工企业武器装备外协合同为例,合同中有详细的章节明确供方提供的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验收要求,使质量控制严格落实在军品合同的签订与监督执行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此外,合同管理中还包含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内容,以此来约束项目进程中的资金流动,规范参建各方行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有利于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加强合同的科学管理,实现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能够有效促进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实施全过程可追溯管理。近年来,上级机关对建设项目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预审计、档案专项验收、预验收、竣工验收等各环节都要检查合同档案。完整、准确、有效的合同档案为各类检查、验收及今后查考利用提供了凭证依据,有利于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的全部合同事件处于受控状态。

三、传统纸质合同档案管理中的难点

1.归档不及时,造成重要档案遗漏。合同档案属于项目管理性文件,收集不及时是一个普遍难题,这一现象有多方面原因。从合同涵义来看,广义的合同文件包含合同文本、合同前期文件、合同执行文件等,文件来源多样、种类复杂,给档案收集带来了困难。从项目特点来看,有的项目特别是基建项目历经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往往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单位及人员众多、形成文件量大,人工处理归档流程效率低下,如果合同文件没有分阶段按期收集,容易导致损毁或丢失。另外,一些承办部门担心合同归档利用不方便,擅自保管档案,也造成了合同文件的归档经常滞后。2.质量不审查,造成档案内容不规范。常见的合同归档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类:从合同内容上看,文字不严谨,引发歧义和误解;未签署日期;合同签订日期晚于中标通知书规定的有效期或早于合同审批日期;金额或数量明显错误;文件体例格式不符合规范;缺少某一方当事人的签名或公章;对于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直接套用合同模板,没有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做适应性的调整。从合同制成材料上看,归档的合同文件为不具备凭证作用的复印件或传真件;使用圆珠笔、铅笔等不耐久字迹材料;纸张磨损毁坏、字迹模糊不清,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合同档案的质量,在合同双方产生争议时有可能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3.利用不规范,危及档案安全。合同档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为科研生产提供利用服务,合同档案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投标、产品研制、生产加工、审计、项目验收等利用过程中。“中心化”的档案集中管理模式下,除档案人员外,缺少第三方对档案的保管状况进行监督,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对于使用部门而言,一方面难以随时随地查阅使用档案,利用起来难免有所怨言;另一方面在档案利用过程中还要杜绝篡改、伪造、泄露等安全风险。此外,近年来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发生资产与产权变动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为防止特别是破产企业档案流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更加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化解风险、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可用性。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合同档案管理

1.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同是一种以电子数据方式签署、验证、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并且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第一,智能合同突破了传统纸质合同管理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签署效率,降低了纸质合同需要专人传递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的人力成本。用户在Web客户端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从智能合同库中调用模板,将合同的内容通过计算机代码固定下来,形成智能合同并到区块链执行,实现实名认证、意愿认证、起草合同、合同签订、合同执行、文档存证、修改合同和查询合同等全流程的电子化管理。合同一旦成功签署,网络中的节点会立即收到客户端的通知,再由节点发送信息给其他节点集体确认,各节点可自动同步合同数据并将数据维护在自己的链上,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便于事后回顾追溯。第二,过去人工处理合同文档时,需要人为一份份清点接收档案,工作效率较低,文件附件不易收集完整且过程中容易出错。智能合同提升了移交接收档案的效率,推动档案管理向自动化和高效化转型升级。签订各方围绕智能合同产生的所有行为和信息,包括前期对履行条件的商议、达成合意的过程以及合同履约过程,甚至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行为都按照时间序列,以区块链式数据结构实时自动记录在数据库中,并根据其内容计算得到固定长度的哈希值,通过数字加密技术及时间戳,同电子档案的名称、密级、数据大小等基本属性一并存入区块链,再通过业务接口同步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保存。档案人员只需花费较少的精力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对记录进行核对,从而彻底改变过去人工处理文档的繁琐流程,大大提高合同归档的效率。2.内容智能化审查提升档案规范化水平。加强对合同内容有效性的审查,是防范和减少合同纠纷的关键环节。区块链用于内容审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区块链技术生成了内容数据标识的“唯一性”和审查的共识性,能够解决内容及其审查历史流转溯源可信的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审查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抓取合同文本及合同纠纷大数据后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实现无人工干预的合同智能化审查。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合同格式规范性审查、主体一致性与准确性审查、金额核算审查、完备性审查、权利义务审查、法律适用性审查等等。合同内容的智能化审查由区块链网络中多个具备审查权限的节点共同参与完成,可以由物资采购人员、合同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档案管理人员等角色建立审查联盟共同承担职责,彼此之间可相互验证内容信息的有效性,并实时对业务风险进行预警,只有经过审查节点集体批准同意,相关信息才能并存档入库,从而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合同风险,确保了档案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若信息未通过审查节点的审核,相应的审查意见和记录也会被保留下来,为后续历史追溯和监督检查提供依据,也保证了审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了恶意审查情况的出现。3.数据存证技术提升档案风险防控能力。区块链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为因素给档案安全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为数据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一,可溯源的分布式存储确保了档案保管的安全性。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性形成了一个分布式、全程可溯源的档案管理网络,合同档案通过哈希值运算后在区块链上进行分布式存储和容灾备份,由链上的包括档案产生部门、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利用部门等所有节点进行档案状态的更新和维护,数据无法删除、篡改和伪造,对数据的任何修改,势必改变其他数据块中的哈希值,且修改数据需得到超过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使得篡改的成本极高,因此可以有效减少违法篡改档案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显著提高档案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形成分布式合同档案管理网络,还可以实现对合同档案产生、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实现全方位信息追踪。第二,非对称加密技术确保了档案利用的安全性。军工科研院所涉及大量涉密合同档案,保密责任重大。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满足档案管理的保密要求,档案部门使用公钥对档案数据进行加密,用户只有持有对应的私钥发起利用申请,通过身份认证后再经档案管理部门同意才能为其开放,且用户对所需信息数据的访问过程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如果经查验认证用户信息后未能解密档案,说明该用户没有访问相关档案的权限。通过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仅授权一定范围内的用户查看和利用档案,严格控制了档案知悉范围,降低了非法获取档案数据的可能性。另外,在整个数据加密过程中,公钥的产生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无法通过公钥反过来破解私钥,这一特点无疑进一步确保了档案的安全性。

五、结语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合同档案管理,为合同管理信息化和增强合同管理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提升了企业档案管理效率、档案规范化水平以及档案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充分发挥档案“存凭留史”的作用。同时,对于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需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档案部门、信息化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从技术、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越男.区块链技术在文件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浙江档案,2018

[2]高阳阳.基于区块链的内容信息审查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

[3]陈新忠.区块链技术的本地化云计算大数据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

[4]梁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经济优化路径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

[5]秦明.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探讨[J].价格月刊,2019

[6]杨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应用研究——以银行业为例[J].知识经济,2019

[7]张守岚.区块链技术创造共享经济模式新变革[J].商场现代化,2019

[8]周伟兰.区块链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探讨[J].纳税,2019

[9]魏书音.区块链监管问题研究[J].网络空间安全,2018

[10]何慧慧.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挑战及展望[J].商场现代化,2019

[11]孟雯婷.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展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2

大藤峡水利枢纽除了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工程技术复杂外,还有合同标段多的特点,仅招标项目就多达160余个,招标投标和履约管理难度大。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的特点和难点,从招标投标管理、标后履约管理、合同管理的智慧建设、动态提升等角度对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进行了探讨,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工程合同管理的经验及做法

1.招标投标管理。大藤峡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实施左岸厂坝、船闸和副坝工程、坝下交通桥工程,二期工程主要实施右岸厂坝工程。一期工程约100个标段,已完成主要标段的招标和实施。二期工程约60个标段,二期工程已进入主体实施阶段,各项目招标工作陆续开展。自大藤峡工程开展招标工作以来,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招标工作方案,实现了招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所有招标投标活动进入广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监督。二是制定并不断完善招标工作管理相关规定,规范内部工作程序,明确内部工作职责,组建公司内部评标专家库。三是加强对协作单位管理,组建招标单位库、招标控制价编制单位库,轮流分配工作任务,并对入库单位实行考核管理。四是对招标文件进行范本化、动态性管理,并根据国家最新法规和政策作出相应调整。五是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异议或投诉处理工作机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开展投诉处理工作。2.标后履约管理。(1)对勘察设计人的履约管理一是实行招标设计会审制度,由公司招标办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和外部专家对勘察设计人提交的招标设计进行审核。二是实行一般设计变更审批制度,由公司总工办组织公司相应部门对勘察设计人提交的一般设计变更文件进行变更的必要性、合规性、技术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三是严格按照公司与勘察设计人协商一致的出图计划(含依据工程建设需要调整的出图计划)督促勘察设计人工作进度。(2)对施工承包人的履约管理一是公司内部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承包人履行合同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检查、跟踪、督促、协调。二是开展“智慧大藤峡”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建设和运用多个线上系统,提高相关工作的处理效率,同时通过数据的共享和联动,实现动态感知、全过程监管。三是通过建立各方联络机制,实行生产月调度会、建设周碰头例会、合同商务例会等制度,协调各种生产关系,促进承包人履约。四是对承包人施工资源投入、工程款专款专用、工程分包、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相关工作进行不定期专项检查,督促承包人限期整改不合规项目。(3)对施工监理人的履约管理主要是对施工监理人的人员投入和履职情况进行监管。一是对施工监理人员实行每月考勤,督促监理人按合同约定投入监理人员。二是由公司各部门按照职责不定期分工检查监理人落实合同约定职责的情况。(4)对设备供应商的履约管理一是委托设备制造监理人对设备供应商日常履约行为进行监管。二是派人到各制造厂家实地检查设备制造质量、进度,对设备制造进度滞后的厂家,派人常驻制造现场督促制造进度。(5)采取多元化手段进行履约管理一是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各标段合同各方履约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二是请求上级主管部门对履约不力、整改缓慢的单位,进行约谈和协调,通过压力传导,有效促进各方履约。3.合同管理的智慧建设。智慧建设以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为基础,根据互联开放要求打通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投资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等职能管理信息边界,在BIM和三维平台上逐步融入灌浆监测、混凝土智能温控、移民管理、水情测报、安全监测等系统成果,形成覆盖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支持多项目管理职能、大数据决策分析的智能管理系统,并由项目各参建方共同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合同管理水平。合同管理智慧建设整体框架见图1。具体建设内容如下:①集成并完善项目各管理职能。目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已整合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投资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招标与委托、采购与物资、文档等多个功能模块,下一步将根据大藤峡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对这些功能模块进行不断完善,打通各管理职能之间的边界,加强各功能模块的协同联动作用。②系统互联互通,统一平台。按照大数据中心规范的数据体系和数据库标准,重构数据结构,规范入库,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和在线监测数据的统一管理、一数一源;灌浆监测、混凝土温度等在线监测类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统一管理和提供数据服务;各管理类系统和监测类系统之间的可复用功能通过抽取集成于应用支撑平台上;灌浆监测、混凝土智能温控等系统不再分别提供展示功能,统一集成于三维可视化平台上,结合BIM技术,基于统一平台提供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③深化BIM应用水平。将灌浆监测、混凝土智能温控等系统整合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并与以BIM为核心的三维可视化平台结合起来,增大BIM的信息展示量和模型更新频率,实现BIM与工程建设全过程深度融合。④工程智慧化管理。以量化和标准化的业务数据为基础,从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保和关键保障要素等角度出发,评估当前建设状态,根据工程历史建设信息与建设状态的关系,分析预测未来工程建设发展趋势,如并自动给出相应整改参考意见。4.合同管理工作动态提升。由于大藤峡水利枢纽涉及的合同项目多,故在编制各类招标投标和合同文件时根据不同类型形成了一定的格式和模板,管理手段也有了一些固定的模式,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带来便利,但是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应做到及时调整更新相关内容,调整管理手段,适应形势变化。另外根据本工程的合同履约情况,每季度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开展过程评价和后评价工作,发现和解决参建各方在履约过程中存在的多个问题,通过总结合同履行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指导后续的合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合同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结论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合同管理工作,辅以信息化技术,大藤峡工程的合同履约情况较好,在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保水保等方面整体可控。有效的合同管理,能够促进水利工程参建各方严格按照合同执行,规范各方履约行为。要将合同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才能为水利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随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以及现代化管理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逐步应用和推广,水利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水平必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促进水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单.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合同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

[2]胡刚,等.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5).

[3]葛昆.浅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3(2).

[4]邱远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工作之探讨[J].企业导报,2011(2).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设备管理;合同管理;设备集中

运维管理平台为了保证油田地面设施建设,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每年需要签订大量设备修理、租赁、运输、机械加工、技术改造合同,有效实现公司自有主要施工生产设备的维修使用,外租设备的有效运营。合同的拟定、修改、审查、签订、项目验收、付款、履行终止确认、合同纠纷处理以及保管、归档等工作更多的是依靠成员单位、工程处、项目部层级单位管理。公司业务主管部门要实现对合同的精细化管理有很大困难。为了实时掌握一手资料,确保合同履行执行到位,公司集中力量开发了设备集中运维管理平台合同管理模块(以下简称合同管理模块),通过推广应用提升甲方合同管理效率和乙方服务积极性,实现强化企业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管控,降低合同管理风险,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1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起草合同人员多

公司下设14个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又下设数十个工程处级单位。合同由工程处、成员单位2个层级的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申报,涉及人员多,未能及时有效接收、执行上级合同部门和专业部门的通知要求,导致合同类别、签约依据、相关附件、约定条款难以达到完全统一。

1.2流程过长效率低

工程处层级发起的合同需要经过成员单位财务、经营、专业部门和主管领导,公司经营、专业部门、主管领导,油田公司专业主管部门审批,至少8个审批节点,流程长且存在同一专业重复审批的情况。

1.3统计分析功能弱

合同管理系统重点在于合同管理,并不突出业务管理。从合同管理系统直接导出的台账不能满足各层级设备主管部门的业务分析需求,每年都要下发表格,由合同承办人或业务人员填写台账,手动汇总数据之后进行分析。

1.4履行情况难掌握

合同内容的执行在使用单位实际发生金额经价格审定程序之后确定,履约情况在合同系统进行(不经过公司业务主管部门),付款审批在财务系统申请,线下层层审批。设备是否修理、租用只能通过相关单据和平时的过程监管来实现,付款是否完成只能通过付款单位财务人员反馈。设备专业部门难以掌握相关合同的履行情况。

1.5信息传递不顺畅

一是现场使用人员使用信息反馈不及时,合同管理人员不能准确掌握合同发生金额,容易发生事后增补合同金额、事后延长合同期限、未留质保金付款的情况。二是合同的实际发生金额、付款金额,公司财务、设备专业部门都未能实时掌握,只能通过成员单位进行统计。

2合同管理解决方案

依托设备集中运维管理平台合同管理模块,公司设专职合同管理人员集中签订合同,在合同管理模块内维护合同信息。利用“互联网+”手段,分析租用设备的进退场信息、路径信息,维修设备的进出站和结算单数据、履约验收情况、付款确认情况,实现合同精细化管理。通过权限设置实现部门间协同办公、上下级整体联动,信息实时传递和共享,提高数据统计信息化程度和实用性,提升设备业务整体运行效率。

3合同管理模块功能

3.1合同基础信息管理

通过合同系统批量导出台账,再批量导入到设备集中运维管理平台,实现“设备数据存库,一次操作录入,终生调取使用”,所需信息“自动统计,实时查看,一键导出”,各层级单位用户可根据权限设置,掌握合同类别、合同金额、标的物、选商方式、服务期限、结算方式、剩余合同额度、超合同预警、超年初预算指标预警、相对人联系方式等信息。

3.2履行过程管理

所属单位根据公司分配的额度直接使用,减轻了成员单位、工程处单位选商、签订合同工作。合同分配额度达到90%时系统自动预警,避免超合同额度使用;额度不足时,使用单位申请,公司业务主管部门采取调配其他单位剩余额度或申请增补合同的方式解决,提升使用合同的预见性;合同到期自动终止,避免超合同期限问题的发生。利用GPS定位、门禁系统读取车牌等信息化手段跟踪过程管理,实时查看执行按照合同约定进行。

3.3付款进度管理

用户只需填写付款金额,平台自动调取合同名称、地区企业合同编号、系统编号、付款单位、合同相对人、合同金额,智能计算累计付款金额、占实际金额与合同金额的比例,生成《合同履约情况验收单》。将线下审批流程转为线上,减少承办人员往返公司签字环节,加快了履约办理进度。确认付款后,使用单位以合同相对人开具的收据为附件,在系统内确认付款,自动累计付款金额,相关部门实时掌握合同付款进度。平台可根据合同约定付款条件设置,主动提醒合同承办人员办理付款,降低付款违约风险。

3.4合同可视化管理

一是直观统计设备各类合同签订数量、合同金额、可用合同额度、分公司合同占比、合同种类占比、各单位计划合同剩余额度等数据;二是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平台自动统计各单位设备修理、租用费用,对比设备历史维修记录,准确掌握设备维修实际情况,费用波动异常报警,有效控制成本,实现合规管理;三是指引企业建立合同管理的后评估制度,辅助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履行的总体情况和重大合同履行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4创新点

4.1结合公司实际的管理需求,搭建了合同管理模块

在不能打破集团公司合同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壁垒,线上合同履行验收与线下合同执行监管难的情况下: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把合同管理模块建设成为灵活高效的载体、模式创新的工具,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推进一体化建设。通过平台协同管理,解决设备合同全过程管理涉及部门多的问题,分析平台反馈数据,掌握设备的运行、维修等业务全过程,提高合同效益,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4.2集成正在使用的各个系统,搭建了数据沟通桥梁

集成大庆油田地理信息系统、GPS系统部分功能,实现内网条件下地图查看、定位、轨迹查询、运行监测、技术状况监测,实现设备实时调配、异常状态报警、保养提醒和智能故障分析。利用合同系统、ERP系统导出台账,一键导入合同管理模块,达到现有数据、功能充分利用,减少重复性工作,改变原本的合同管理运作方式,为传统企业带来转型升级。

4.3借鉴国内外技术,提升平台先进性能

秉持“让机器多干活、让人员少干活”的原则,一是应用大数据技术。根据系统维护维修计划、租赁审批单、选商结果,主动提醒合同相关业务人员在要求期限内签订合同,合同终止前综合分析合同使用情况主动提醒合同是否延期,确保合同签订及时;二是通过建模数据(租赁设备使用率、设备维修费用率)对比,计算设备的配套需求,实现辅助决策、甚至准确预测,为公司设备管理带来效益回馈,为合同签订带来计划性;三是应用可视化、物联网技术,将设备过程数据实时反馈到系统中,促进合同过程合规管理。

4.4拓展互联网思维,提升用户体验

注重系统界面简约、操作简单,流程到位,信息推送及时;发生重大事故,弹出警示信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警报提醒等,确保基层员工通过使用平台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减少重复性的工作。

5与现有合同系统对比

5.1使用对象不同

合同模块为线上全员参与,包括公司、成员单位、工程部、项目部层级的管理人员及操作驾驶人员,合同履行过程发生的数据都在平台进行处理;合同管理系统主要为油田所属单位的合同承办人员和审批人员使用。

5.2覆盖范围不同

合同模块覆盖公司及所属单位签订的设备修理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技术改造合同、机械加工合同、客运合同等6类合同,以及未上线的应急维修。合同管理系统覆盖整个油田所有类别上线合同。相比较合同划分,名称进一步简化,全面而实用。

5.3管控对象不同

合同模块是合同生效之前录进平台,以合同生效为起点,设备修理、设备租用为过程管控,费用结算、合同评审为终点。合同管理系统负责合同签订、变更、审批、终止确认、履约验收单以及台账等工作。

5.4服务目的不同

合同模块服务于公司所有项目管理相关部室,最终实现项目全成本核算。合同管理系统为确保合同签订、验收以及文本的合规性。

6应用效果分析

6.1合同数量大幅减少

合同业务上移到公司设备主管部门,同一法人单位合同由公司集中签订,实现专人干专事。合同数量减少达60%,避免了同质性、重复性工作。审批环节减少4个,提升审批效率50%。合同承办质量大幅提高。

6.2要素数据“精准推送”

由过去的人找数据演变成数据找人,节约大量的数据处理时间及成本,根据个人需求,通过后台自动分析、智能匹配,实现要素数据精准推送,月度、季度等各类合同台账自动生成,设备费用预算化管理,提高设备费用支出的监管能力。

6.3合同评审提质增效

通过平台的智能分析和预警,企业相关部门组成的合同评审小组,依据企业有关合同管理办法、对履约完成的合同进行评审,具体包括合同的签订、审核、履行、争议解决、付款方式等内容,对分析评估发现合同履行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促进合同合规管理,管理方式与时俱进。

6.4甲乙双方实现双赢

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数据量化各服务商的服务水平;服务商积极主动为使用单位服务,使用单位可以在公司签订的服务商范围内根据距离、服务水平的因素选择服务商。系统结合施工项目生产设备需求情况,合同实时发生金额优化匹配,实现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提升综合创效能力。

7结语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4

以前的勘测设计院大都变为工程公司,面向以EPC为主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也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来运作,而在EPC工程总承包中采购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生产和销售规模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为工程总承包项目提供质优价廉的设备和材料,成为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

1.1目前采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合同管理手段落后。合同审批手续繁杂、缓慢;合同履行中没有有效的统计和分析工具,对采购过程中的采购数据无法建立业务分析系统,来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各个项目的采购信息也无法有效同步共享。(2)监制环节难以全面覆盖。监制环节涵盖货物的制造工艺、人员以及设备的审查,制造过程中进度和质量的监管,后续的包装和储运等各个方面。目前的采购管理手段无法全程覆盖,对于进度和质量仍难以建立信息预警体系,实现实时监控。(3)异地办公难度大。项目管理人员经常出差是常态,很多业务管理需要通过审批来走完流程,由于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或者APP,导致很多业务不能按时进行和完成,出现效率低下的现象。(4)供应商管理欠完善。从供应商准入、选择、维护、再评价,没有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动态监管机制,供应商的分类管理、动态更新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实现战略合作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不完善的供应商分级管理以及再评价制度会给企业带来风险。(5)物流管理智能化、标准化等方面有待提高。在内陆运输、仓储、海运、货运单据等环节没有充分的标准化和网络化,降低了物流作业的效率;物流管理智能化程度不高,相关信息也无法实时采集与追踪,过程的监控难免受到影响。

1.2采购管理信息化

(1)采购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层面的集成完全基于流程层面的集成,而流程层面的集成则会受管理系统和管理程序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重新梳理和完善采购管理的工作程序,规范部门的采购流程和运作方式。只有这样,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才能顺畅,在此基础上才能将采购管理过程的要素数据化进而信息化。(2)采购管理的数据化。将采购管理的一切要素进行数据化,贯穿整个采购的全过程。从采购策划开始,对供应商管理、采买、合同管理、监制、物流、入库、收尾各个环节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关联、统计、分析。针对不同环节,对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来形成符合要求的各类图表,实现全过程在线监管,同时建立供应商、产品、服务等方面数据库,为本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数据的实时支持服务。(3)采购管理的一体化。在采购数据化的基础上,将采购申请、招采、合同、支付、验收、入库、结算等环节的数据建立信息的一致性,实现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风险预警。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应无缝链接和无碍流动,真正实现三位一体,以达到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水平的效果。(4)采购管理的移动化。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借助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实现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采购管理的诸多业务进行移动管理。采购工程师可以通过手机APP在招采、流程审批、报表查询、信息维护、进度和质量监控、工作交流、文档共享等方面进行移动办公,采购工作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供应商也可以通过手机APP上报进度情况、反馈质量问题、提交运输存储数据、交流日常工作情况。(5)采购管理的智能化。物流网、地理信息系统、商业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信息采集、综合决策等工作开展提供了支持。建立货物信息采集系统、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可以方便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追踪,提高整个物流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水平,实现物流过程智能化、透明化。

2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结合以前项目采购管理的经验和模式,基于项目采购管理信息化的新要求,对采购管理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完善,采购管理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2.1基于设备清单的项目采购计划

在前期策划中,基于设计部门提交的初步设计的设备清单,按照项目的总体计划制定采购计划,从设备清单中选择具体的设备明细数据归入到采购计划包中。随后的催交计划和检验计划以此为依据,将采购计划中的设备明细级数据带入这些计划中,并将采购计划中相关步骤进行细化。

2.2大数据概念贯穿采购业务全过程

在供应商管理模块中,通过申请、准入和考评,记录并保存了供应商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准入名录、产品信息、资质、业绩、产品认证、服务关系状态、考评等级等,对这些信息进行检索和分析。(1)在采买管理模块中,通过招标和非招标的方式确定最终供应商,对于所采购的设备按照各种特征值的设置将设备的价格信息进行记录,并同步至价格信息系统。同时通过分类、筛选等方式建立相应设备的备件库。(2)在合同管理模块中,合同评审和签订后建立完整的合同台账,监控合同的履行情况,按照严格的流程完成合同支付,通过数据的归集将费用资源加载到P6中,同时借助数据接口为采购业务与财务子系统的紧密结合提供必要的支撑。(3)在监制模块中,设备级进度台账和检验台账的建立有助于实时监管的更精细化。在进度控制方面,借助不同的接口可以多方位获得实时的进度数据,通过分析和统计将进度资源加载到P6中;在质量控制方面,同样可以多方位获取质量问题信息,通过分类和统计反馈的质量问题。(4)在物流模块中,设备清单是最基础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货物发运批次和货运清单,将这些货物数据归集形成货运单据,供出入库、报关、海运等环节使用。

2.3办公移动化

通过APP可以查看各类待办工作,查看各类采购统计数据,办理责权范围内的审批,实现在线审批,实时查询。同时接受邮件并查阅附件,在线浏览。监制工程师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进度实报,并将质量问题及时反馈,上传监制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资料。对供应商留有入口,供应商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参与招投标过程,在线报价,查询中标信息等,也可以上报实际的制造进度和相关的支撑资料。

2.4物流管理智能化

在发运前,供应商通过授权入口将货物数据录入物流管理模块来完成货物数据的采集,为后续的查询、货运单据编制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借助条码系统在运输的重要节点进行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追踪,在项目现场根据仓储计划为存储、出入库等提供快速和便利的手段。同样业主也可以在授权范围内实时查询和了解货物状况。

3结语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合同管理;重要性;企业经营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是一家长期从事国内交通运输和造船行业的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开发研究的国有企业,成立于1962年。主要业务领域包括舰船自动化(电站控制及管理系统、主机遥控系统、机舱通用监控系统、液货监测遥控装置、船舶远程监控系统、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驾驶室航行值班报警系统、船舶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环境工程、船舶与航运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与航运信息化、通信导航等方面。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造船业、环保行业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动力,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所以能成为国际一流的航运科研机构、国内最著名的舰船自动化与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研发供应商、国内一流的舰船水动力试验研究与环境工程服务商为目标而努力着。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不停发展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的影响,企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就此带来了一些难以控制的风险。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当中,合同管理就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企业通过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手段。

1什么叫合同管理

企业的业务交易来往,大多都是在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立一个完善可行的合同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合同的管理是指企业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合同依法进行制订、执行、修改、取消、转让、中止和审核、监管等所有行为的总称。其中合同的管理内容有:合同的制订、执行、修改、取消、转让、中止;合同管理的手段有审核、监管等。合同管理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实时的。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及加强专业人员对企业合同制定、审批、履行等一系列流程的严格管控,才能确保合同依法制定,从而对企业风险作出有效防范、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

2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一切行为最终都通过合同这一方式得到体现。企业依靠法律手段来制约企业经济行为的形式也主要体现在企业是否有效的在推行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的有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及企业诚信,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带给企业无限的商机,从而促进企业能够稳定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合同已经成为当事人双方履行约定、遵守承诺的依据。任何企业每年都可能面临一大批合同制定、执行、变更和转让、解除或终止的情况,如果没有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来约束,单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有关管理部门对合同实施监管,这监管力度是不行的。为此,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特地成立了一个所管理部门,以增强企业合同的监管力度,防范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风险、提升企业管理业务水平,由此可见,合同管理是有多么重要。

3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3.1合同签订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避免日后出现合同纠纷,在合同签订之前,合同甲方应对合同乙方的履约能力、资格等做仔细调查,若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乙方不按事先约定履行,最终会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3.2合同管理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

企业为了寻求久远发展,制订出的政策措施过于严苛,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实际执行效力。有的企业甚至出现口头协议或者补签合同的情况,这样的做法显然缺少切实可行的监督制约措施,会对日后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产生不利;有时双方交易也仅凭对方的电话、传真、发货通知单就开展了,这样的做法给合同履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最后也可能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来处理这些因之前考虑不周而留下的安全隐患。

3.3审验条款不严谨

在审验条款时,对于容易让人误解的文字没有引起重视,合同文字不严谨,会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比如:定金与订金两个词虽然仅仅相差一个字,但其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却完全不同。定金的延迟交付不能构成违约行为,但是订金的延迟支付可判定为违约行为。另外合同条款在签订时考虑的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这也体现出合同内容的不严谨。最常见的是违约责任方面的遗漏。有些合同只讲好的情况,对于可能发生的不利的情况只字不提,一旦有违约情况发生,在合同中也看不到就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从而无法对这种情况做出应对,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所以,在对合同条款进行审验时做到细致、严谨、严密的态度是必须的。

3.4缺少变更合同时所需的书面支撑材料

合同变更包括合同条款变更和合同当事人的变更。合同变更其实是在原合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此来保障合同能更好地完成,对于内容有修改的合同,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当于重新签订了一份新合同。因此,为了更好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及时采取书面形式来对合同进行变更。

4如何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及其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4.1要订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使合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制订完善且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其主要范围包含:合同的档案管理,合同签定前期调查、签定、审批、会签、审查、注册备案,法人委托授权管理,合同范本管理,合同用印管理,合同执行和遇到纠纷处理,合同定期整理与核查等。

4.2加强职员的合同培训教育,提升合同管理专业知识

结合企业与市场的情况,组织职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其合同管理方面的知识。企业也可以组织律师给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的培训从而加强对合同全过程的管控。合同管控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合同签定前期准备、合同签定的管理、合同执行阶段的管理和合同生效后的管理。这四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存在,又紧密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无法进行分割。

4.3合同变更管理需加强

合同变更是在违约情况下进行索赔的重要依据,所以对合同变更的处理要迅速、全面、系统,只有这样企业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维护。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无法缺少的构成部分,它不再是单纯的约定、允诺,而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实时的管理。企业不光要加强合同签定前的管理,更要加强合同生效之后的管理。此外,还应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养,建立企业员工正确的自我意识,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现今企业如果可以加强合同的管理,将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陶莹华 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舰船分所

参考文献:

[1]黄锦亮.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刘丛齐.全景式展现国企生存现状与改革历程的佳作———品读《国企备忘录》[J].现代国企研究,2015.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房地产;招投标;信息化;体系建设

1房地产招投标管理信息技术的作用

1.1充分掌握招标信息

早期的招标活动中,经常出现投标与招标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无论是招标方还是投标方,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动态发展信息,所以才会影响到招投标工作的顺利推进。信息技术首先是整合招投标信息,在公布招投标信息之后,同类型招标文件的注意事项、标底定价、投标方式等信息均可查看,而且投标方也可以在了解市场动态的情况下调整招标信息,从而适应当前的市场变化。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本身也具有全程记录的功能,可以将招标、评标、定标等诸多环节的信息数据详细记录,对后续招投标工作具有很高的借鉴和参考意义[1]。

1.2促进评标流程公开化

房地产项目招投标环节应当逐步公开化,这是为了减少评标过程的隐蔽环节,进一步提高招投标环节的公平性。过去由于缺乏监管,产生了隐蔽操作和影响评标结果的严重违法问题。因此,真正实现评标流程的公开化,就有必要全面渗透信息技术[2]。例如,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招投标,可自动记录投标单位投标时间及网络IP地址,便于排查围串标风险。也可以通过对招标评标全过程资料在线上存档,便于后期审计部门审查,不断加强评标监管力度,有效避免贪腐行为对评标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1.3实现远程开标与评标

后疫情时代下,远程开标和评标成为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手段,如果投标单位相距甚远,很容易因为无法到场参与竞标而失去机会,对招投标双方都是严重损失。而采取远程办公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联通招投标双方,节约评标成本,缩短评标时间,提高评标效率。此外,一些评标软件系统功能不断升级,可以完成初步行政审批,对于提高评标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房地产招投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2.1完善采购链全周期解决方案

房地产招投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能完善采购链全周期解决方案,房地产企业必须实际掌握采购进度,以信息化手段控制采购成本上升的弊端[3]。(1)房地产招投标信息化模块中,应当对采购业务全周期进行阶段性管理。将采购业务的全部信息记录在案,从采购需求、计划、到采购寻源、采购执行的全流程管理中,将所有信息全部纳入管理系统,有利于增强招标采购环节全周期信息的追溯性。(2)房地产企业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和工程需求,采取多寻源方式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招投标信息化系统中,必须支持招标、询比价、竞价、竞争谈判、等多种采购寻源方式。(3)房地产企业需要对投标和中标的供应商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投标阶段,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准入、考核、评级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有利于甄别供应商资质,并控制供应商进入竞价环节的比例。中标之后,对供应商材料进场、供应数量、供应时间、供应材料质量等相关信息进行核准并录入,从而提高对供应商全过程管理的能力。(4)房地产企业还需增强招标采购业务流程的可视化环境。使招标审批流程节点及寻源阶段清晰可见,便于后续采购环节的业务跟踪及监控。如果出现了与标书不符的材料质量或价格问题,也可以通过可视化追踪找到直接负责人,从而提高招标采购问题处置的效率。

2.2补充合同管理功能模块

在招投标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中,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模块的功能性。无论是前期设计招标文书,还是中期执行签约招标单位,乃至后期履行合约完成采购事宜,合同管理无疑是增强房地产企业招头投标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5]。因此,补充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功能模块显得格外重要。(1)根据以往招投标经验,构建一个合同范本数据库。建立覆盖全工程周期的各项采购环节业的合同范本数据库,从而提高起草招标文书和中标合同的实际工作效率。同时还需对合同范本数据库内容进行实时更新,根据供应商情况和采购内容变化,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新增、导入、修改等一系列操作,对存在资信风险的供应商拉黑处置。(2)应根据招标文件和工程项目采购需求,设立多种合同起草方式的信息化功能。功能模块下应支持标准合同生成,同时还需要附加限定区域编辑、条款库编辑、引用范本、内外协同编辑等功能。后续还需逐步完善特色审批流程,通过智能审阅功能对PDF、Word等常用文本格式进行智能化检索,从而降低非范本采购合同的执行风险。(3)打造合同数据可视化模块,及时跟进招标采购合同的履约情况。多数情况下可以提前制定履约计划,并在系统内设置自动提示履约开始、结束、逾期等情况的时间节点,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内部专项采购负责人,提示房地产企业可能产生的违约风险。合同数据可视化功能模块,应自动生成多类型的招标采购执行方案数据图表,从而让招标采购合同数据可以真正实现可视化,帮助房地产企业改善招标采购环节的实际管理效率。

2.3搭建“云招标+在线采购”数据化平台

后疫情时代下,组织大范围的线下招标采购会或供应商见面会风险相对更高,且无形中增加了房地产企业在招标采购环节中产生的额外成本负担。所以,搭建“云招标+在线采购”的数据化平台更具经济性和实用性。房地产企业应结合工期需求,提前计划工程项目的各项采购内容,从前期的采购寻源、招标在线化、后期工程协同、质检等方面入手,创建功能性更为健全的“云招标”信息化平台,并将供应商纳入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用户,签约后采购过程直接在线上完成即可。依托平台(云采购)+saas(考察助手、通讯录、移动质检)+ERP(采购系统),打通房地产企业招投标工作的全业务流程,从而对采购过程信息数据进行联网,在构建整个工程周期内的诚信大数据之后,最终实现采购交易流程的在线化作业,帮助房地产企业提高签约后的采购效率。例如,万科采筑平台联合多家地产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基于EPC的管理理论、BIM的信息化技术,为地产人提供招标采购工作新模式。建议房地产企业建立供应商价格动态数据库,对供应商在签约前后的材料价格历史数据进行整理,以便评估供应商诚信资质,为未来招标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更高的实用性数据,帮助房地产企业真正实现招标采购的数据化和信息化发展。

3信息化在房地产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

3.1招投标管理工作“集成化”

所谓“集成化”是将之前分散的管理工作内容集中处理,审批、交易、公示等环节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一个平台统一管理。通过招投标管理软件将诸多复杂工序集成到一起,从而避免招投标管理工作分散造成的隐形管理成本,同时提高招投标业务办理速度,体现出招投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2招投标过程监管“数字化”

招投标信息化管理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对招投标过程进行“数字化”监管,可以将监控视频录入本地数据库,从而让招投标过程体现出较强的透明化效果,同时为之后的检查工作提供数据证据。监管过程数字化,有利于招投标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是改善招投标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3.3招投标云端数据“共享化”

搭建云端数据库之后,房地产项目的招投标信息可以直接上传至云端完成数据共享。这样招标单位将详细要求上传云端后,投标单位直接从外网下载即可。而且这样也可以避免相关资料重复录入造成的繁琐工序,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招投标双方提供数据的真实性。

3.4招投标信息“电子化”

以往时期招投标管理中需要审核大量纸质印刷版的标书、合同复印件、企业资质证书、财务报表等文件材料,不仅管理内容繁杂,而且消耗了大量人力。而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环境下,可以用电子版档案资料直接取缔传统的纸质文件,对降低招投标管理成本具有积极作用。

3.5评标系统模块“智能化”

很多招标单位评选投标人往往倾向于经验判断,此时的评标结果显然具有主观判断的不确切性。但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评标系统之后,可以通过收集投标人信息来健全评价指标,可以在统一的评标模型中衡量投标单位的信用等级,进而以“智能化”方式来预测评标结果,准确分析标书计划的可行性。提高工作效率,真正体现出招投标工作的智能化水平[6]。

4规范招投标信息化的建议

4.1规范信息化招投标操作

虽然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但是并不代表集成化管理模式能够取代信息价值。在招投标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应尽早规范信息化操作方式。招标单位可以采取统一的管理制度,对投标单位上传标书的格式和文件类型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促进电子招投标相关流程操作的公开透明。

4.2构建电子招投标信用平台

招标单位对投标单位的资质情况、资金运转、工程经验不了解,就很难选出优质投标人。投标单位对招标单位结款信誉、工程标准、管理能力、评标办法等情况不熟悉,就很难合理制定标书。所以,为了改善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有必要构建电子招投标信用平台。通过信用平台对招投标单位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可由第三方认证公司出具评价指标,而后对招投标单位的以往工程案例统一录入管理,通过不断完善投标人和招标人的征信信息来促进房地产招投标工作的顺利推进,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招投标信息不对称的管理障碍。

4.3加强招投标信息安全管理

招投标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一旦标书信息对外泄露,将造成无效竞标。因此,加强信息安全性管理尤为必要,这也是促进评标公平性的重要先决条件。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加密、终端文件加密、以及本地数据库加密来提高信息管理安全性。但是还要进一步加强评审专家信息的保密工作,从而确保招投标工作顺利开展,规避评标人员信息泄露造成的风险。此外,还需要提升防火墙等软件的安全等级,全面改善招投标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7]。

4.4逐步实现电子招投标技术普及

电子招投标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准确、高效、以及耗时少等优点,不断优化和扩宽电子招投标应用范围,可简化招投标管理工作流程。一方面,应当在项目开展前完善风险评估的信息管理工作,通过分析企业以往招投标经验,剔除能力有限的投标单位。另一方面,整合招投标企业的相关信息,甄选优质合作企业,为评标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技术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能提升房地产企业招投标工作的效率,可以让招投标工作更加标准、透明,有效减少贪腐事件。但是,要实现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就必须规范信息化招投标操作、加强信息安全有效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为维护招投标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进而全面提高招标采购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帆.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策略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29):29-31.

[2]林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实务操作的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93,196.

[3]束方圆.信息化环境下的房地产企业招标采购管理系统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4):67,69.

[4]王帅.房地产企业建材物资招标采购优点与管理方法[J].绿色环保建材,2019(6):19-20.

[5]安燕鹏.关于房地产行业招标中供应商管理与招标方式的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1):103-104.

[6]冯新红,尹浩哲.信息化在招投标工作中具有的作用[J].中国科技,2017(12):60-62.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7

一、全生命周期采购物流管理实施背景

1.客户需求转变推动全生命周期采购物流管理。国内外客户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采购过程方面,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监控采购过程,加强采购合规性;采购质量方面,不仅关注物资到货验收质量,更关注整体管道运营全生命周期质量;采购成本方面,不仅关注物资采购成本,更关注全生命周期成本。物装公司借力于信息化系统,推动管理全方位提质增效,建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采购物流数据库,加强采办物流全生命周期过程化管控。2.智慧管道建设目标要求全生命周期采购物流管理。当前,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局)确立了智慧化管道建设战略目标,物装公司作为智慧管道建设中采办物流重要环节,以采购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为基础,建立采购共享服务中心,服务于智慧管道战略,推动采购管理转型升级。采办物流从传统订单式执行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从单物资采购向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转变,从信息化采办平台管理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转变。3.采办物流管理方式转型升级为采办物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1)扩展采办物流范围,从基于采购物流全过程扩展至基于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2)打破传统采办物流信息平台相互隔离、相互独立的状况,采取数字化与信息化双融合模式。(3)转变传统订单式采购模式,加强与项目设计、施工深度合作、互通互融,实现采购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二、全生命周期采购物流管理实施

1.建立采购共享服务中心,实现采购全生命周期数据整合。为实现采办全生命周期过程控制,物装公司打破传统“信息孤岛”现象,建立管道物资采购物流综合共享服务中心。该平台以门户网站、办公协同、知识管理、供应商/客户管理和资料管理等5个系统平台为基础支撑,以电子商务平台、ERP管理系统、集团物采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电子招标平台和财务FMIS系统为运营平台,形成四大管理决策应用系统——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通过重新规划整合现有系统数据结构,建立符合业务需要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规范,并根据ERP、物采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数据仓库、设计协同平台、业主的信息系统等对外数据交互需求,实现电子商务平台数据标准化和对外数据融合,有效提高数据共享准确性和时效性。该系统平台实现全业务流动态跟踪、采办风险预警、统计报表及数据分析,并且能够支持异构系统衔接,实现数据扩展和整合,为全生命周期采购物流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库资源。采购物资共享服务平台通过优化采办体系与物流体系,整合与重构内部、外部信息流和数据流的协同管理,打造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动态管控,实现信息互动和共享,提高实时决策能力与准确性,对市场及经营环境的变化能够快速反应,降低整体经营成本。2.利用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实行生命周期采购成本控制。全生命周期采购成本(lifecyclecost,LCC)是从采购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护保障、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处理一系列的成本总和。相对于传统物资采购成本,全生命周期采购成本范围更广泛、成本考虑更加全面,并采取有效手段使综合成本达到最低。(1)对于技术成熟、数据资料齐备的关键设备,建立全生命周期招标机制。管道工程重要设备招标中,预计后期运行维护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在招标文件中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评标标准中明确成本计算模型、计算依据和方法,将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作为重要评标依据。(2)全生命周期采购成本控制以全面、详实的管道工程物资信息数据库为支撑。ERP系统、集团物采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集成汇总1万余条物料信息和600多个施工项目信息,按照专业性质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物资采购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以数据库有效信息为载体,建立采购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模型,并根据设备使用年限进行折现计算,以此规划采购方式,做出科学的采购决策。(3)全生命周期采购成本管理要求采购过程中设计、QHSE人员广泛参与。设计部根据施工现场和采购情况,调整优化数据信息,保证设备材料全生命周期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统一性,明确有效使用年限、维修周期、生产效率等信息,为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提供数据基础。QHSE部制定详实的设备检修计划和安全、环保方案,设备运行过程中实施必要的监管措施,严格按照设备检修计划执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可靠地生产运行。3.全业务链风险识别,加强生命周期采购风险管控。物装公司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评估物资采购风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全生命周期风险贯穿于设计、采购、生产、施工全业务链,主要包括:设计缺陷造成的采购风险、采购计划不准确风险、采购方案选择不当风险、采购招标过程中风险、采购合同风险、物资质量安全风险、运输过程中风险、物资仓储风险、施工不规范风险等。(1)制定全生命周期采购风险控制表单。物装公司组织项目管理团队、设计部、施工部、QHSE部门等召开风险控制点协调会,广泛吸取以往项目中积累的关于采购风险的经验教训,以及查找可预见的风险隐患,制定出管道工程物资采办全生命周期风险控制表单,详细列出每个阶段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点。(2)针对设计缺陷风险,通过设计数据库共享平台,统一物资采购标准和规格型号信息,将设计数据信息推送至采购、施工环节,采购部反馈供应商选型信息,施工部反馈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安全、环保要求,由设计部充分考虑以上环节并更新完善设计数据库信息,增强物资设计完整性,最大限度消除设计缺陷。(3)实施“供应精准匹配”的智能供应链体系,确保物资采购与需求的一致性。秉承最优库存理念,实施采购需求计划与施工需求统一管控、库存动态管理,智能生成项目平库、降库方案,优化采购、物流、仓储方案执行过程,确保供应精准匹配。(4)招标和合同风险。规范招标管理,组织管道招标工作研讨会,编制招标评审专家和自建专家库管理办法,编写7个专业招标文件模板,涵盖管道工程招标全业务,开展招标专项自查,提升专业化招标水平。同时,规范合同管理,制定专业合同条款模板,采用合同管理系统,由采购主管、QHSE部、审计部和公司领导层层审批,规避合同条款中存在的风险。(5)采购质量控制。通过数据库实现风险实时监控、风险提示。集成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数据信息,实现物资全过程数据采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推动采购环节风险预警提示。(6)仓储物流风险。推行标准化仓储中转站和智能化仓储管理,严格规范仓储环境和仓储操作流程。物流运输严格规定包装方式和要求,对于重要设备、精密仪表,要求用木箱捆扎牢固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磨损。仓储吊装严格按照吊装装修规范执行,由QHSE部监督,杜绝吊装装卸过程中不合规行为。同时,仓储环境严格按照供应商提供的仓储规范执行,对于易燃易爆、腐蚀要求高的特殊物资应出具专项仓储方案,采取合适的仓储方式,对仓储中转站采取内部定期检查和外部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规避仓储过程中风险事项。(7)现场施工风险。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对风险及可能带来的危害的认识,掌握具体防范措施,施工人员必须熟知该项物资工艺流程、安装规范和操作步骤,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规范操作。4.优化供应商数据库,实施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生命周期供应商管理应全面提升供应商质量,加强对供应商过程管控,降低供应商采购风险。供应商绩效管理分为供应商考核、供应商等级评价和供应商分级管理。(1)对准入供应商确定考核评级指标,按照投标情况、合同执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交货及时性、竣工资料和结算差异等方面量化供应商评级指标,要求指标必须量化、可测量、具有影响力。根据主要考核指标汇总成考核分析报表、供应商质量表现分析报表、服务表现分析报表、价格分析报表、设备运行缺陷统计报表、结算价格差异报表和供应商冻结情况报表等。(2)供应商考核等级评价。按照以上指标考核情况和所供物资重要性,将供应商划分为四级:一级供应商(战略供应商)、二级供应商(良好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四级供应商(不合格供应商)。(3)供应商分级管理。战略供应商遵循“少而优”原则,物装公司从二级供应商库中精选出产品性能可靠、质量品质高、商业信誉良好的物资制造商确定为战略供应商。并与战略供应商开展广泛品牌共赢合作关系,其享受优先采购、政策倾斜和部分物资免检等特权,推动战略供应商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良好供应商遵循广泛普遍原则,管道工程普遍物资都应培养一批良好供应商,并保持良好合作伙伴关系,若部分良好供应商经考核为同类产品前列,辅导其晋升为战略供应商。合格供应商遵循持续改善原则,将其作为次采购对象,采购非重要物资,辅导其改善低评价项,晋升为良好供应商。不合格供应商应中止与其合作,具有两次辅导机会,每次3个月考察期,如两次辅导均无改善,取消其准入资格。5.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形成管道工程采办知识数据库。物装公司知识管理系统由采购管理、产品成本分析、供应商管理、知识库、培训考试系统等功能模块构成。在采购管理模块设计了询价类、招标类、谈判类、电子竞价类物资采购流程模板,并对无缝钢管、安全阀等物质的采购项目流程配置了工作指引,指引员工如何去采购、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如何规避采购风险等。在成本构成模块中设计了全焊接球阀、卧式过滤器、加热炉、空气压缩机等设备的组件,能够有效、准确地查找所需要的产品,能极大地帮助业务员分析产品成本构成。知识管理系统提供了协作的平台,通过采购管理模块进行物资采办的项目管理,将业务流程中流转的采购知识积累在系统上,实现了个人级、流程级、跨职能板块级、应用系统级、跨公司级的协同,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实时交流和采购业务协作,无需经常面对面沟通等活动,管理负责人就可以了解项目物资采购进度。

三、结语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8

1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也在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生产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性能以及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明确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全过程中加强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概述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建筑企业在相关合同的约束条件下因受到业主的委托而有计划且有规律地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服务于建筑工程的某个特定阶段或者整个过程。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的具体管理团队对业主的工作有着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以及建筑工程规划这几个方面,建筑企业更应该加强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地遵守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原则,并且严格地控制其质量水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最终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增强。因此,必须合理地利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各种相关职能,对建筑工程的各种相关技术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过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认识问题

现如今,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方面增加投入,但是,却忽视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

3.2机制问题

现如今,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比较严重,是制约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在不健全的管理机制下,想要保证施工质量,明确相关责任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具备专门的管理机构,从实际需求出发,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以确保施工管理的有效进行。但是当前许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对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削减,导致管理人员的质量和数量均无法达到施工管理的要求,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3.3安全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与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但是,现如今,有些施工企业依然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没有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并没有加强安全培训工作,这就会导致其安全施工意识薄弱,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3.4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建筑施工材料,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环境等等,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工序众多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道工序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下一道工序的展开,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考虑到全面质量检查的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对于施工质量的检查都是采用抽查的方式,难以有效发现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

4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施工复杂程度比较高,涉及很多生产活动,为了确保各项生产活动能过有条不紊的进行,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设计,这对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利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人力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并且有效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问题,为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活动提供重要依据,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类生产要素都能过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环境都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尽量节约施工材料,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进度检查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与施工就进度相符。施工进度检查需要结合施工实际执行情况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检查,而施工进度检查结果也是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对建筑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管理。具体而言,建筑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就是将建筑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并且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然后再对差异的人产生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同时积极组织并指导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而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工程的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如果工程的进度出现超过10d的偏差,通常情况下需要对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对此需要分析其对后续施工及整体工期的影响进行评估,此时最常用的就是时标网络计划。通过不同手段与方式来解决施工进度的问题以后,需要对工作的顺序进行调整,并转变工作逻辑关系,对部分施工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缩短,对施工进度进行优化,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6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达到成本最优化,才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应该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对施工单位施工能力以及施工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确定工程报价,并且对竞争单位进行市场调查,尽量在建筑工程竞标阶段获得最大经济利益。②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阶段,应该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最好建筑工程施工预算工作。③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尽量就地取材,保证建筑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建筑施工能过顺利进行,尽量降低施工成本。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还应该设置专门的施工成本监控部门,专门负责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现如今,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成本管理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并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7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因此,安全管理工作难度比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隐患比较多,而各类危险因素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建筑施工人员生命健康,影响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现场事前控制工作,对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仔细的排查,同时还应该及时制止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消除安全隐患。现如今,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且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应该加强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还应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功能人员,确保工程能过顺利进行。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社会而言,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较高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于业主而言,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该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责任制度,并且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按,使其能够明确意识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认真工作。

9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加强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使其工期能够顺利地进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碧辉 单位:龙川县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施工档案、施工现场管理以及竣工结算部分,都属于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项目管理,成为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从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造价等多个层面着手,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进而提高项目的实施水平。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分析

1、周期长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也就意味着项目管理的时间很长,工期时间长,也就意味着项目管理工作要受到诸多的考验,进而严重威胁着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个环节都应互相衔接,紧紧相扣,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与效果,项目管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

2、协调性

建筑项目的工程量较大,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再加之施工场地属于露天位置,项目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与周期性,导致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变得困难。参与项目管理的部门多,人员量大,只有做好各部门的有效协调,才能提高项目的管理质量[2]。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定的经济、法律、行政与技术元素,构建完善的控制体系,实现组织协调工作的规范性,为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基础。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1、加强对造价的有效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方面,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变得异常复杂,造价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造价管理上,应分别并不同的成本支出方向上着手,制定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是造价管理的基本要求。在人工费控制层面。在签订施工合同时,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的规模与特点来确定施工队伍的人数,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项目的专业性分包[3]。在合同中,应提前对人工费用的价款进行规范,对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每个月都要提前预结,一旦发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必须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在材料造价控制层面。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材料是构成项目的重要单位,材料支出占到了项目费用的六成以上,若想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强化对材料造价的合理化控制。材料采购时,应尽量选择可信赖、信誉度高、行业评分高的供应商,采购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参数要求来购买材料,及时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质量、型号等予以确认,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禁止出现材料过量采购的现象,这样会导致材料大量浪费,长期存放还会影响其使用价值。在设备费用控制方面。一般来说,设备的成本都很高,价格昂贵,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应强化对施工设备日常的保养与维护,定期开展设备检修工作,以增强设备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能大大节省设备的支出费用。在选购设备时,应注重对设备价值的评估,禁止出现设备长时间闲置的情况,资源利用率不高,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项财务支出。为了节省成本,应选择租赁的方式来获取设备,既可节约成本,又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是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其决定着居住者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也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行业信誉与竞争力产生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很是关键。在项目质量管理中,人为、材料、设备与施工技术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从每个方面予以着手,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为不断努力。为了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与业界影响力的施工团队,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进行选择,可大大提高施工团队选择的质量。在施工前,为保证施工团队的专业性,应及时对施工团队进行技术考核,技术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将被淘汰。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监理人员应发挥重要作用,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采取高密度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材料质量不过关的,禁止进入到施工现场,以避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技术操作上,应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对每道工序都应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设计,监理人员应根据施工方案给予合理的设计,合理设计建筑结构,融入一定的防雷、防震设计,以增强建筑物的牢固性。例如,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时,应对混凝土的各项配比进行规范,比值应进行严格的设计,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速度等,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3、加强对项目进度的管理

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中涉及到的内容相对复杂,为了提高项目实施效果,进度控制也是一项重要要求。项目的进度延迟,就会导致项目成本升高,对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会构成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的控制与管理,前期必须做好项目质量控制,禁止出现因项目质量问题而返工的情况,这样会导致项目延期,延期过程中会增加人工费、照明费、水费等,会提高项目成本,违背了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施工团队在开展项目建设时,应具备高度的进度控制意识,能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进度的控制,利于项目的高效完成,可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导致进度延期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安全事故的滋生。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现场相对杂乱,且建筑结构的牢固性不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进而会产生一定的经济纠纷,会干扰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施工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责任机制,以更好的应对项目安全问题,能降低安全问题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力。

4、加强对项目档案的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钟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与档案,如设计方案、图纸、文件、资料等,这些资料对于项目来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也是独一无二存在的。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是重中之重,积极引进先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设备,及时将重要的项目信息进行录入,将各个项目资料分开并编号,以便后期查找。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还应构建档案查阅与登记制度,查阅者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电话、部门、查阅档案时间以及用途进行详细的登记,以避免档案丢失现象的出现,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重要是以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元素为重要管理对象,通过对各项要素的有效控制来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造价与进度,保证整个项目的施工效果,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孙凯 单位: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第三篇:智能化建筑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项目管理作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水平是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非常重要。智能系统需要被附连到建筑物的主体,因此它需要以与其他项目相匹配来完成的主体的结构。与此同时,智能系统是一种高科技技术,其结构和功能都比较复杂,涉及多学科,所以无论是在建筑和其他高科技功能需要与其他项目和学科,儿子良好的合作与协调智能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和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沟通和协调,从而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1智能化项目的管理体系

在弱电系统的目前的建筑,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沿线的建设,弱电系统不仅操作简单薄弱电子积累,但随着其不断完善已形成了较高的相关性和智能系统的集成。对于这样的高科技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接口外,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在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当前,一般根据弱电工程总承包制度。这是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总承包商需要有相应的智能化施工资质证书,并具有智能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能力,除了它的建筑智能化项目管理制度,方法,经验和实力。只有具备上述条件能够承担这个项目。

2智能化建筑的建设项目管理内容

2.1智能化建筑项目前期管理

因为中国起步较晚,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在初级阶段,为我国特定的技术和理论建设项目前期情报经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会向智能建筑项目管理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可行性研究较多的是现在能带来经济效益,能得到多少好处项目的市场与项目相关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更多的分析,预算和评价,所以它是买入和投资前,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力是否有一个全面的示范项目投资需要,资金,技术是不可能的,以上的分析和合理的是否为项目投资,以提供科学依据。

2.2智能化建筑项目招投标管理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首先要工程质量,总承包商应持有承接建筑智能化相应的资格证书,无论是在技术或能力的实现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要在管理制度严格,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其次,投标文件必须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因为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防止中标的设定被泄露,导致一些腐败现象,第二是要充分为广大的招标单位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2.3智能化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虽然智能建筑被设置为信息社会的基础,但仍不能完全取代以往的手工建造的,它只是作为建设项目的一个分项目,但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最终得到好处,这是分不开的。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有自己独立的特性也很常见,智能的项目也不例外。①在整体的建筑项目中,智能化建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需要与其他的子项目积极配合才能很好的推动工程项目的进行。②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在身,所以它和项目的其他子项目的整体,相互依存的合作与相互协调和沟通,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以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智能建筑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含量高,不仅综合实力强,且系统结构非常复杂。它包含多种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学,光学声学学科,以上讨论表明,如果建筑智能化系统结构,技术要求,组织实施,沟通和协调,在许多方面和其固有特点的项目管理可以紧密结合,则实现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3智能化项目的沟通关系

3.1与业主的沟通

智能化系统建设完成后,最终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是业主,所以在项目业主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该项目的最终目标。因此,最终的目标是确定项目经理和良好的沟通的主人,以便满足在公平合理的车主的需求,以确定该项目的最终目标。

3.2与建筑监理公司的沟通

施工监理公司负责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在同一时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虽然在项目的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同样的工作,但建设工程监理公司作为业主代表,项目经理作为承包商的代表,两人的位置不同,所以有必要在良好沟通的过程中,项目的实施,以及良好的关键要素项目控制,以便按照预定的执行项目。

3.3与建筑设计单位的沟通

建筑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是建筑设计单位完成业主机关的建筑设计是公认的。智能系统也依赖于主体建筑的存在,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平面结构设计,暖通,给排水,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是高度相关的,总承包单位需要这样的智能系统设计单位是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及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使智能系统完善,强化整体水平的规则建设。

3.4与建筑总承包单位的沟通

项目总体目标的需要是由总承包商全面负责建设的完成以及建筑智能化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子项目的建设,在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和总承包单位的总体要求,应按照项目总体管理和协调的要求一致的实施。

3.5与其它施工单位的沟通

有许多接口,接口和冲突的项目。项目经理必须能够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理顺建筑界面和接口。协同工作是与其他施工单位沟通的主要原因。

3.6团队内部的沟通

项目组是一个临时组织,团队的凝聚力是关键项目的成功。项目经理的权威不仅来源于企业赋予的权力,也就是他的性格更重要。项目经理不仅是团队成员的领导者,也是团队的成员。

3.7与供货方的沟通

在产品和系统通常用于主流的智能系统,成熟的供应商是信息技术的直接供应商。与项目经理的供应商沟通,工程技术能获得的线索的最重要目标。

4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智能项目是一个临时的新领域,在该领域,需要项目管理,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创新意识,使专业知识和互动的现代管经营理念为了使智能项目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积累更多的智能化完善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方法。

作者:许敏强 单位:中山市骏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篇: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一、公共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

1、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在公共建筑工程开工首先应对项目阶段进行划分,并指派管理人员编制造价、确定工程责任成本。同时在确定责任成本的过程中应该细分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具体对接各部门的责任加以明确。比如可以通过由上到下的形式开始时,从项目经理出发并由项目经济对各分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分经理监督下属。除此之外,在具体的人员安排、管理上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成本控制意识较强的工作人员,从而避免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出现人财务资源的浪费现象。

2、预测项目成本

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的预测实际上就是通过分析影响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因素,并通过成本管理人员结合当前施工环境及技术做出合理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根据当前工程项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种管理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通过项目工程成本预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项目施工的资金结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因此,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稳定的基础上,施工中所花费的时间、费用与施工并无太大关联,而是与施工工期长短联系紧密,施工工期的延长、拖拉必然会导致施工成本的急剧增长。

3、目标成本的控制

在具体的管控工作中应根据公共建筑项目的各项成本指标进行分析,并全方位地展开监督、控制工作。例如在控制工作中可以将项目经理作为出发点,然后依据项目中所确定的目标成本总额分解至各班组中,再将各班组详细做好施工记录工作并定期与目标成本进行分析与比较。如果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存在较大出入则应该对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做出分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此种差异,避免出现成本失控或重大质量问题。

二、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工作中,在强化公共建筑工程设计变更与签证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台账管理工作。例如工程施工中现场签证资料与工程洽商变更非常频繁的状态下,台账管理人员则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出不同的台账内容,例如序号、工程设计变更与洽商编号、工程洽商范围日期、监理批复等具体的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科学、合理、高效地展开工程管理工作。总之,不论公共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短、施工项目规模大小,只要能够做好台账管理工作都能够从侧面强化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管理,同时也能为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资料收集提供重要依据,这对于维护施工企业权益、确保公共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非常关键。

三、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1、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参建各方行为监督

(1)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检查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工作责任主体时必须严肃究查管理人员到岗、施工人员施工规范、建设单位手续是否齐全、分包合同是否规范、设计变更是否合理、施工材料是否达标等具体指标。由于公共建筑工程同普通建筑物施工存在一定差异,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检测中发现了违法、违规等现象应立即督促甲乙双方整改。若事态较为严重则需立即通知相应的政府主管单位与执法部门,做好进一步的调查与处理工作,这样一来则就能够通过工作联系制度的完善来实现现场管理与其他部门高效联动的良好态势。(2)监理项目登记制度。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承包单位中标后首先必须要到质监站反映此项目的人员配备及相关工作安排,做好备案登记后将有利于在日后的施工工作中方便质监人员的核查与检验。比如某管理人员未按章到岗,质监部门则可以对这些缺岗人员及时登记并做出相应处理,如果问题过于严重则交由执法部门进一步审查。其次,由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地方政府下辖的建工局还应该根据质监管理部门所监察的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措施,这样不但能够起到规范施工单位行为的作用,同时对于强化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极具意义。

2、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

公共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首要是应做好工程材料的管理,而工程材料的有效管理无异于材料的检测管理。我国建筑结构改制以后逐步走向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法分析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出具虚假报告攫取利润,以至于我国多数建筑工程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导致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检测机构的资质、信用进行监督与管理,尤其是在材料采购进场之后必须要加大材料的检验、抽查力度,杜绝不合格建筑材料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投入使用。此外,公共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不仅要注重材料的检测管理,同时还应该注重工程实体的检测。例如检查施工中的砼砂浆强度、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主体构件的尺寸是否合乎标准等,这些工作都需要细致、认真、反复地查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隐患发生,真正确保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3、加强公共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

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同普通建筑工程最为主要的区别便是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如今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因此在公共建筑节能质量的监督上也必须得到重视。简言之,公共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加强可以通过设置节能监督控制点的方式来实现。另外,节能设计的变更也要引起各方的重视,特别是要对节能设计变更之后的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发现节能设计不达标、质量报告等参数指标不合乎国家标准则应该立即停工整改且不得开展下一环节的施工工作,直至整改完成通过验收为止。从某种程度上来安静通过强化施工中与施工后的节能质量监督工作能够在有效确保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得到规范和有效落实。

四、结语

综述,在具体的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每个公司都有自身独特的管理方案与方法。但如果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重视质量,才能够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成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不能仅仅追求项目的经济效益、更短的施工周期。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广大施工管理着都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并借鉴他人的有效经验,这对于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作者:金泳 单位:丽水市安居房建设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探讨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在整个施工工程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如该工程的一些施工费用问题的解决,不能依据施工前的预算来解决,而是要依据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的有关费用的条款来确认。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合同这几个方面的作用应该不容忽视,而应重视。一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中工程量核定方式方面的内容;二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中工程款支付方式方面的内容;三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中工程违约责任方面的内容;四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中工程违约索赔规定方面的内容等;因此建筑工程项目部必须认真研究解读建造合同的各项条款的方方面面,做到熟知合同内容,知晓与心间。合同涉及建筑工程的分包合同、建筑工程的采购合同、建筑工程的加工合同、建筑工程的租赁合同等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所有合同,这些合同内容将约束施工的甲、乙双方,以确保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具体实施表现为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和第三方质量监督等两套质检机制。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即是这样一种质保体系。在该体系中有与施工过程有关的《该建筑施工质量计划》《该建筑施工原材料采购》《该建筑施工过程》《该建筑施工检验、试验》等活动的质量控制程序,这些程序的有效运行将使整个施工过程得以控制,并且SO90001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就是“预防为主”。也就是说该系统使工程质量控制有良好的可预见性,这样就可以更可靠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

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做得如何,利润和质量是衡量他的水准,其中建筑工程的利润率是最为重要的指标。通常计算建筑工程利润的方法是该项建筑工程的收入减去该项建筑工程的成本费用,就是利润,显而易见要使建筑工程的利润增加,就要增加建筑工程的收入,减少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建筑工程的收入在施工单位将该项工程竞标后,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建筑工程的成本费用可以通过工程的有效管理中控制,节约。

5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该项管理内容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之中,在施工的工程中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可以通过对建筑工程中各个生产要素的具体操作控制,从而使建筑工程生产中不安全的要素和隐患减少,尽最大的可能消除、避免引发安全事故,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工。

6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践中,甲乙双方要严格遵守有关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相互遵守签订的施工合同,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是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施工企业应该预先对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研究。企业领导应当避免武断,采用科学决策。总之,只有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的合同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内容、进度管理内容、成本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内容和风险管理内容等六个方面,工程的项目管理才会取得高效。

作者:毛双俊 单位:甘肃实诚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第六篇: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愈来愈明显,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行业领域,其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有效管理总承包项目则能较好的推动经济发展。

1、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现状

随着我们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建筑企业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就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最终归宿,同时也是施工企业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源泉。通过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提高综合效益,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同时,这儿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很多建筑企业而言,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和承包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尚存弊端与不足。立足实际,全面分析和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课题。(2)建筑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企业,实行的是公司、分公司以及项目部和作业队四级管理模式,各管理机构非常的庞杂,而且管理层次多出现重复、交叉现象,工程项目经理部属于一级核算单位,“固化”水平非常高,权责利责关系缺乏明确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原本应当归属工程项目部的一些职能,经公司、分公司“过滤”,最后到达项目经理层时所剩无几,以致于项目经理、项目部人员无法进行正常管理。同时,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界定比较模糊,而且管理工作也相对比较滞后,以致于施工工程项目“明盈暗亏”,企业出现了整体亏损问题。此外,还存在着严重的绩效考核缺位现象,以致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工程项目部相关人员缺乏危机感、责任感,甚至出现了工程项目腐败等现象。

2、国内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对于国内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尤其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经理,均由公司进行自行选派,工程项目部人员非常多,而且也多由单位指定派选。直属工程项目经理,由总公司招聘,并由总公司下达管理责任书。建筑工程项目部,经总公司授权,对承接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施工进度和安全等负总则,并行使如下职权。

2.1人事管理过程中的自主权。工程项目自主决定管理班子配备工作,工程项目经理在内部市场进行自行选聘,招聘经济技术方面的人才,并签定聘用合同和协议。工程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员的情况严格考核,并做好奖惩工作,然后对聘用期间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依协议约定是否进行解聘或留任。第二,作业队伍自主选择。工程项目部承接建筑工程施工任务以后,可在劳务市场招标,自主选择施工队伍。选定队伍以后,还要签定协议,然后进场施工管理。在施工实践中,可对无法有效满足工程项目要求者,由工程项目部依约定清退。

2.2工程项目资金应用自主决定。各工程项目部均在内部银行布设独立的帐户,在确保按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约定完成上缴费用基础上,工程项目部对帐户下的款项拥有自主应用权。在此过程中,企业不能无故进行拆借、截留和挪用,对于确实需要拆借者,应当采用协商方式进行解决。

2.3工程项目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权。在授权范围内,建筑工程项目有权单位、业主方,均有权进行部门洽谈,做好合同变更、工程索赔以及工期顺延等事宜;同时,还要严重按照管理责任书,由工程项目部行使施工生产指挥权、施工进度控制权以及技术质量管理权和材料采购权。工程项目部,有权决定各项承包标后项目剩余利润的优化配置,并且确定本项目部组成人员的薪酬以及奖惩方法。

3、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现存的问题

3.1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计划管理不善。科学合理的的计划管理是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关键体现和水准要求。能够统筹各项资源,使其达到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使建设工程顺利完工。而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些企业的建设工程趋于庞大,有着复杂的工艺和繁多的项目、建设工程计划的周期较长并且存在着反复多变的情况,对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来说着实是个需要遏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出相应的举措,包括对计划进行完善的编制、按照后期的变动做出对计划相应的调整以及加强对计划的整体控制。对施工项目进度安排计划、工作量安排计划、施工过程中疑难问题解决计划以及短周期施工目标计划作出合理的设置。使各方面都能互相协调,做到安全的高效的建设。关于计划的调整和整体控制,我们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作出合理的安排,尽最大可能去控制变动因素。

3.2工程总承包项目对成本费的管理不善。建设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对成本费缺乏系统的认知,较为偏颇。没有从总体上进行成本控制,而是将建设工程的各个领域分离开来。关于成本费的测算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做到统筹安排,不去研究方法、技术和工具的运用,使得控制成本计划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成本费管理目标更难予实现。

4、针对目前存在问题采取的整改策略和方法

根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直属项目经理部管理模式,这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整改现状和解决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直属工程项目经理,随工程项目形成而成立,并且随工程竣工交付和应用而解体。从这一层面来讲,我们应当防止将其固化,并且形成新分支机构,以免影响建筑工程独立核算效率,无法客观反映建筑工程经营成果,对企业机构、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国内集团化总承包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以强化两头和弱化中间为内容,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模式以及促进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2)直属工程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组织机构,在承建项目竣工并交付后,会逐渐解体。基于这一属性的考虑,为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工程项目部解体过程中,应当做好收尾、交接工作,保证预决算准确性。同时,各种技术手段、资料材料完善,甲方、乙方进行经济往来会更加的清晰,以免发生“烂尾楼”现象。(3)建筑产品与普通工业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流动性比较大、建设周期也比较长,而且影响成本变动的相关因素也比较多,加之产品预决算非常的复杂等,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至关重要。实践中,为避免工程项出现盈后亏现象、名盈暗亏以及腐败等现象,强化财务审计,进行全过程“实时审计”,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资金流以及成本核算,长期处于监控状态。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流下,必须加强对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我国的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作者:曾挺 单位:重庆渝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篇:建筑项目管理中进度管控方式解读

1建筑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控过程与目标

在建筑项目管理中,要想促使进度计划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减少进度计划执行偏差,就必须强化进度过程管控,认真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调整进度计划,确保实际进度按照调整后的进度计划有序开展。项目管理部门要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循环控制与调整,将管控贯穿于进度计划编制、检查、比较、分析、纠偏的全过程中,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项目管理部门要明确项目进度目标,包括项目进度管控的总体目标,以及不同关键工序的进度分目标,构建起完整的进度目标体系,保证各项分目标相互独立且相互制约,项目管理人员要通过控制各项分目标,从而实现对项目进度总目标的有效管控。

2建筑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控方式

2.1科学制定进度计划

在建筑项目管理中,要制定科学、专业的进度计划,用以指导进度管控工作的开展。进度计划要围绕项目内容制定,结合施工平面图和总面设置图,在对项目成本进行合理预算的前提下,编制符合项目管理目标的进度计划。在编制进度计划时,可采取横道图法、网络图法两种方法。横道图需要根据时间坐标绘制进度计划,由横向线条构成,每个横向线条均描述了各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该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具备简单易懂的特点,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进度管控的需要,便于项目管理部门全面了解施工情况;网络图的编制需要依靠电子计算机技术,可表示项目施工工序之间的关系,让个项目管理人员明确各施工工序对工期的影响,并对关键施工工序的进度进行科学分析与重点控制,有助于增强进度管控的科学性。

2.2观测监控项目施工工序

在建筑项目实施中,项目管理人员要全面收集与进度相关的信息,分析影响进度的不确定因素,对各项施工工序进行动态监测,保障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项目施工进度动态观测监控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在项目实施的准备阶段,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对总进度计划进行会审;监理单位负责审批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计划具备技术可行性和布置合理性,选用得当的施工方法,减少影响施工进度的不确定因素;确定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构配件的投入数量和到场时间点,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强化施工资源控制;做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改善施工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避免因安全事故的发生拖延施工进度;监理单位要对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监督,掌握关键工序的进度情况,包括地基工程、主体结构、建筑屋面、安装工程等,及时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落实施工日志制度,对进度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召开现场会议分析进度异常问题;按照周、月、季编制进度报告,上报到项目管理部门,便于项目管理部门全面掌握项目进度情况。

2.3加强进度检查与纠偏

项目管理人员要每日记录工程施工资源的投入情况,判断施工资源是否能够满足进度计划实施的要求,并检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偏差。在项目进度检查中,可分别采用S曲线法和挣值法,对某一时间点上的实际进度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进度计划调整措施,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在进度偏差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可采取改变关键路线和超过预定工期的非关键路线逻辑关系的措施,进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采取平行施工、流水施工、相互搭接施工等方式加快施工进度;二是在不改变工序逻辑关系的前提下,直接缩短关键工序的施工时间,达到优化进度网络计划工期的目标。在施工进度计划调整后,项目管理人员要按照新的进度计划实施管控措施。

2.4编制上报进度统计报告

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定期编制进度统计报告,用以说明进度管控与合理调整的实施情况。按照编制时间划分,可将进度统计报告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编制与上报月进度报告,报告中包括统计本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反映工程质量情况;预测本月进度对下月工期的影响等内容。二是编制与上报季度进度报告,包括季度完成量、累计完成量、剩余工程量;季度完成的工程形象进度;施工设备运行状况;施工材料消耗量和存货量;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说明;质量缺陷处理情况;安全事故情况;文明施工情况等内容。三是编制与上报年度进度报告,其报告编制内容与季度进度报告基本相同。

3结论

总而言之,进度管控对保证建筑项目如期保质完工有着重要意义。在项目进度管控中,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技术、施工工序安排、各部门协调等均是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项目管理部门必须处理好这些因素,通过科学制定进度计划、观测监控项目施工工序、加强进度检查与纠偏、编制上报进度统计报告等方式,确保施工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作者:何洪兵 单位: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建设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第八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为顺应时代要求促进国家发展,我国也逐渐加大对建筑工程的发展。然而,我国并非一个建筑强国,在建筑工程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其中,建筑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一个良好的工程项目管理将会极大的推动着建筑市场的发展,给国家和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及发展趋势

若想全面分析中的不足,并针对相关问题寻求解决对策,首先需要详细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及发展趋势。

1.1内容特点

据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以项目管理负责人为基础,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来适应内外部环境与其逻辑规律。而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探讨如何优化成本管理、提高生产进度、保证施工生产质量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合同目标。建筑工程本就是一项技术性高、系统性强的项目,其项目管理中的各方面内容更是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立体多维的复杂关系。

1.2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为顺应时代要求,我国也逐渐加入国际发展的大浪潮中,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也逐渐趋向国际化、专业化、集成化和信息化。要实现工程项目的持续迅猛发展,就务必确保其效率和质量的同步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也要与国际接轨去开拓国际市场,并适时的使用现代化技术,由此建立一个更加成熟的管理体系。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足

2.1质量管理的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保障至关重要。而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受人为因素,材料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质量问题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终检难度大的特点,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就遇到了诸多困难。质量管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不足:①工程人员素质不高。a.工程决策者的专业素质差,整个项目的基本建设方向就会出现问题。b.工程的管理者管理素质低,工程项目施工就难以有效进行。c.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高,会为工程项目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②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虽然我国在建筑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制仍处于发展阶段,质量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对项目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约束力。相应的奖惩制度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难度。③施工技术水平落后。当前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以前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达到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较高要求。施工水平的落后也抑制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2成本管理的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不足主要表现在预算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企业的预算工作只是做表面功夫,没有深入计划实施,预算执行力不足是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缺少对资金运作和成本相关细化的财务分析,没有将预算与实际项目施工进行统一考虑,使得预算管理与施工实际花费严重脱节。②在项目施工中,人力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以及其他成本费用在控制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各个成本费用进行协调统一控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3进度管理的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要求相关的管理者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工期时间表,来对项目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进度计划制定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进度计划的工期过长,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进度计划的工期过短,就会出现管理者为了赶工期,缩短甚至省略必要的施工流程,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②进度管理执行力太弱。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有时会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进度与工程质量安全的内在联系,在进度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性,导致进度管理处于被动地位,执行力弱。③进度管理不当。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者有时忽略了项目各个部分的协调统一,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瓶颈,不仅拖延了工期,还浪费了资源提高成本。2.4合同管理的不足①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在制定中存在许多漏洞。主要是合同双方的责任划分模糊不清,责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约细则等方面内容都不完善。②合同的执行力度也很低。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因为合同的制定存在问题,导致项目管理没有明确方向,造成项目管理失控。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加强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①企业要努力提升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的决策者要加强质量安全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建筑工程项目制定合理的建设方向。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对于项目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要定期对其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技术人员自身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施工者也要不断加强安全意识,踏实认真地工作。②项目的管理者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③企业要不断提高相关的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性能。3.2加强成本管理企业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让预算工作精确合理化,有机地协调统一预算与实际开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将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3加强进度管理

①项目管理者在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上一定要保证计划的合理性。不可强行将工期缩短也不宜定的太长。制定时,还要考虑气候和天气对于工期的影响,设定合理的期限。②在控制施工进度时,要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控制,把握好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安全的内在联系。③工程管理者在进行进度管理时,要把握好工程各个部分的协调统一,让项目的各个部分都能有序地进行。

3.4加强合同管理

①制定合同时要全面。合同的细节要落实到方方面面。合同中,不仅要有清楚的责任划分,还要清晰地列出责任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赔偿条款。②制定了完善的合同后,相关的项目工作者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执行,不管是项目管理还是违约和责任划分,都要严格执行。

4总结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9

1需求分析

1.1发票数据录入

传统的发票录入工作由人工完成,每份发票的票面信息都要录入至EXCEL表中进行归档,并且数量多,每份合同可能会对应少则一张多则几十张增值税发票,所以我们选用高速馈纸式扫描仪,可以支持批量发票扫描,确保发票数据的快速录入。

1.2发票验审

发票验审工作主要是审核发票开票信息是否有误,审核发票抬头信息、审核供应商信息、审核发票开票日期、审核发票金额税额是否与到货信息一致等,针对该问题我们需要抽取ERP系统中的订单数据和供应商数据与扫描识别得到的发票数据进行比对,比对一致才允许录入系统。

1.3发票过账

发票过账工作主要是进行发票、采购订单、入库单三单匹配工作,在ERP系统进行发校验操作。该环节最大的问题是发票数量较多,并且发票校验操作需要填写采购订单号、金额、含税金额、日期、摘要等数据,录入信息量较大,针对该问题,我们将充分利用扫描采集到的发票数据,将发票数据自动填写到发票校验界面、自动调整税差、自动生成摘要,财务人员只需审核数据便可完成发票校验操作。

1.4文档在线存储及查询

原始单据的查询,原始方式便是在档案室找到对应的发票,但这种方式较为费事费力,针对该问题我们可将扫描采集到的发票影像信息,根据采购订单或发票号发票代码为索引,在ERP系统DMS模块中建立归档,通过链接便可以实现原始票据的在线查询。

2增值税发票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

2.1设计目标

实现增值税发票的批量扫描识别、实现增值税发票的自动验审、实现增值税发票的自动过账、实现增值税发票单据影像在线查询。

2.2主题思路

发票验审业务的实质就是根据ERP系统内的采购订单数据与收货数据验审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数据,主要验审内容为:验审抬头数据是否正确、验审开票供应商数据是否正确、验审发票金额是否与收货金额一致、验审开票日期是否在有效范围之内。传统的方式是供应商将发票送交至验审窗口,验审人员登录系统找到对应的订单然后核对数据是否正确,这样验审效率较低。

2.3构架设计

实现发票自动验审的前提是需要拥有采购数据,所以我们设计通过接口将采购订单数据传输至增值税智能管理系统中,扫描发票数据并时,系统会将采购订单数据与发票数据进行比对校验,从而实现发票数据的初步验审。

2.4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的架构是先扫描、再验审然后过账的一条线处理方式。采用多模块结构。按照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把系统划分如下:

2.4.1扫描识别系统

(1)登录验证:操作人员输入纳税人识别号登录系统,经过系统验证后,将该供应商对应的采购订单等信息列出。(2)待结算合同清单显示查询:登录后,将能直接浏览到未结算的采购合同,并显示各合同的工厂名称、合同不含税金额、合同总额等信息,供应商可以选择需结算的合同进行发票扫描。(3)发票扫描:完成扫描后,系统将发票票面信息转换成结构化文件格式和图片。将增值税专用发票当中的发票代码、发票号、含税和不含税金额等信息转成结构化文件。(4)信息识别及修正:系统读取发票代码、发票号在内的发票信息,进行重复发票的检查。读取开票日期、购销方税号在内的发票信息,通过检查开票日期是否超过抵扣时间,销方税号是否和供应商主数据一致,购方税号是否和购方数据一致来进行发票信息的初步核对。若该订单对应的发票信息全部识别正确,上传即可。(5)系统审核:供应商确认上传时,系统将对上传的信息进行检查,检查以下方面:购销双方税号是否正确、发票日期是否在可用范围内、合同金额与发票金额是否一致,如果同时符合上述条件,方可允许上传。(6)粘贴单打印:上传发票信息后,系统自动打印出发票粘贴单。(7)发票明细打印:系统将刚刚扫描并上传的发票明细进行整理,之后自动形成发票明细单。

2.4.2发票验审

(1)登陆验证:验审人员登陆发票验审平台,系统根据验审人员账号自动检测该验审人员权限,将该验审人员验审发票数据列出。(2)发票验审:系统列出待验审发票信息,包括合同信息、发票信息等,并将验审结果以指示灯的形式输出至验审界面,验审人员审核指示灯信息无误,点击通过便可完成验审。

2.4.3发票过账

(1)登陆验证:发票过账人员登陆发票过账平台,系统根据该人员登陆账号检测该人员权限,并将该人员允许过账发票信息列出。(2)发票过账:过账人员选择已验审通过的订单号,系统自动跳转至发票过账界面,并将发票数据填充至相对应栏位,过账人员审核数据是否正确点击过账即可完成发票过账操作。

2.4.4文档在线存储及查询

(1)工作人员在扫描发票后将数据上传至SAP系统中,同时系统自动将对应的发票图像同时传输至SAP系统,存储至SAPDMS模块中,以采购订单号为索引,关联至相对应的采购订单。(2)在采购订单查询界面进行增强开发,加入发票图像查询链接,查询发票图像时登陆采购订单查询界面,点击链接,系统自动根据订单号将该订单对应的图像信息列出。

3结语

智能合同管理范文篇10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施工企业面临建筑业市场化、工程管理国际化的形势,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对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2004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满3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3年保护过渡期结束,2004年12月11日起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外资企业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逐步对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另外,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4总结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面对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只有合同管理规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韩风光,中小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