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02

新课程论文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1

想象、创新,课文朗读,质疑解惑,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综合素养,能力培养

所谓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积弊,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二、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同。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的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天空的功劳?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本套教材的各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综合性学习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就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老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一件家庭物品”也是通过交流、询问,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写成作文;“妈妈的唠叨”则是模拟了一种生活情景,由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再用书信的形式写一篇作文。很显然,这三个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已给学生留出了畅想的余地。而第二、四、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则相对一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比如,第四单元,在“探索月球奥秘”这一母课题下,又按层次递进的分成这样几个子课题:

1、月球奥秘知多少(搜集资料,汇报成果)

2、观察月球的运行,参观天文台(观察,参观)

3、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搜集资料,讨论)

4、我是月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

5、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运用资料,发挥想象,写作)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2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在编写时,知识结构紧凑,逻辑严密。知识体系的编排,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课本中要传授给学生的重点知识一目了然。教材重在围绕知识点的推理、验证。作为一个教师即使不熟悉教材,不熟悉学生,也可以照本宣科,把一节课上完;学生也只要把该记的知识点死记住,一堂课下来也多少有所收获。而新课标下的化学教材,它在编写上已改变了某些知识体系。教材中的有些概念、专用术语就象早产的婴儿,还没有足月就产生了。

例如教材在一开始就出现了元素、在没有讲元素之前的第二单元就出现了氧化物的概念等等。另外新教材中每节内容中大部分篇幅就是几幅情景图片、或几个器装置图、或几张资料表格、或几个极不完整的实验报告片断。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只提供了一些与知识有关的情境或素材,教师若是再照本宣科,就会无法继续下去。

如果教师按照老办法依教材讲教材,课堂就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是一堂课不下10分钟教师就可以将教材处理完,那么学生听后却是一片茫茫然,搞不清重点、难点,不知道学了些什么;二是教师拿着教材不知怎么上好。所以我认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材观,其实新课标下的教材,它给教师和学生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教材只是一个案例,只是一个素材。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搞清它的外延和内涵,弄清通过此素材要让学生获得什么能力,掌握什么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哪些提升。不拘泥于教材组织教学。化学新教材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探究性成分比较多,而这又与以往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有明显的不同,有时一个图就是一个探究性实验活动,如关于软水与硬水的区别在教材上就只提供了一个面盆中水有浮渣的图,教师课前就要作好充分的探究实验准备。

2.新的教师观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以前是师道尊严,教师神圣不可侵犯。而新教材下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观念要有大的转变。

2.1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前上课,教师为学术权威,现在与学生一起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题。课堂上“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教师的学术权威越来越少,学生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多,教师的人格权威也就会越来越大。

2.2教学行为的转变:新的教材设计,需要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备课上,充分掘展教材资源。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抓紧课堂45分钟,课余让给学生。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在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在成倍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许并非重要,但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受益终生。教师课堂上不在是演员,而应是导演。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史;讲授;学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应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之中.“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对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教育部将数学史正式列入高中数学选修课程.

在高中数学课程开设数学史,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方法、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理解,把握数学的本质和发展脉络,还能使学生在相对陌生而真实的环境里进行探究和发现,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进而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杰出数学家的生平和数学成就,还能使学生看到数学家是如何跌跤,如何在迷雾中摸索前进,如何一点一滴地完成创造过程,从而在前辈大师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的震撼和激励下,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顽强学习的勇气,勇于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史选修课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进步,但是对于这样一门新课程,如何讲、如何学、讲什么、学什么是最大的问题.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史的讲授与学习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史的讲授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的一门科学,与具体的数学问题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来说,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史的教学,是一个崭新而又困难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知识储备、教学态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1树立正确态度,充实自身知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史教学,已不仅仅是融人数学教学,而是要更多地起到“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传播“数学文化”的作用.因此,讲授数学史的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对数学史知识的观念和教学态度,不能仅仅只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趣味故事,罗列数学的发展历史,将数学史课当成历史课,而是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学要求,通过大量阅读数学史料,领悟数学史料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充实自身的数学史知识,将数学史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授给学生.例如M.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李文林的《数学史概论》等等,都是很好的数学史方面的材料.

1.2精选授课内容,注重专题形式。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史教学,要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使学生不仅能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且体会到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人教版、北师大版的《数学史选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数学简史》等,都是根据这一要求编写的.特别是《中学数学简史》采用专题形式,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尊重史实,突出重点为选取史料的原则,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发展规律、数学思想方法,使教师和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初步了解新课标中关于学习数学史的要求….由于选修课课时的限制,对数学史的教学应采用专题形式,选择既能贴近中学生认知兴趣和实际水平,又能体现重大数学思想发展和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内容.同时,各类专题中还应当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背景材料、数学?研究的问题等,还可以通过专题介绍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13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在选题时,还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探索性等原则.

1.3改革教学方式,整合现代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得数学史教学不能照搬故有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因此,数学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合作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

1.3.1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标准》指出:“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生产、生活为基础,创造一个实用、新颖、相对合理的问题情境,在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反思,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享受数学思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1.3.2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数学史的教学方式除了可以采取讲故事、讨论交流、查阅资料、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之外,还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使得数学史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高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理解;更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数学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

1.4营造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以生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角色,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授予者;要在创设学生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境中,营造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关心学生、鼓励学生,促进师生的相互信任与情感交流,使得学生能够敢于提问、敢于讨论、敢于争辩,在数学史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史的学习

《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史虽然不是高考的内容,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因此,学生要改变数学史就是讲授数学的历史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习.

2.1积极转变学习观念

“数学史不是高考内容,占用自己的高考复习时间”、“数学史就是数学的历史,学好了高考也不加分”等思想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材料等多种形式强调数学史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转变旧有思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积极转变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自己从喜欢数学史到喜欢数学;要积极转变学习方式,主动收集、分析、整理资料,课上主动讨论、交流,课后积极探讨,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数学史为载体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通常是完美、和谐地相结合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比较能反映数学发展规律、展示数学学科整体概貌、蕴含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编写适宜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材料,结合具体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自学材料,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在课后进一步查阅资料,对材料中的要求和存在的疑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体现研究结果.学生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与人物,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写出自己的报告.这些不但能丰富学生自身的学习内容,增加自身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自己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增长数学知识,促进课内的主动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数学成绩.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我国现阶段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政策的认同感低,课程资源投入与开发不足,乃至课程制度上也存在着变革的要求。这些问题的改变与解决,从根本上需要增强课程执行力,保证课程政策的有效性,其中课程执行者“知”“行”能力的提高是关键,课程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是突破。因此,形成合理的课程推广策略,加强对课程政策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课程推广的研究已日益重要。要切实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课程执行力的研究更应该得到重视。

课程执行力是一个国家在影响课程执行的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保证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力,即各方面因素发挥同向的积极作用来保证课程改革实现的有效程度。总的来说,课程执行力研究不仅是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改革目标的关注点,而且也是当前课程政策研究领域的发展要求。

一、课程执行力研究是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方方面面的教育改革,而其中最核心的改革集中于课程领域。相对来看,各个国家都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否制定出较为完美的课程政策上。然而,从实际的课程改革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困难重重。究其原因,课程改革之所以失败,最核心的原因是实践中“糟糕”的课程力,没有真正的切实有效的“行动”。

课程改革要获得成功,课程政策目标要真正实现,需要依靠广大的政策执行者的努力以及各方面的保证。如果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再完美,再科学,再民主的课程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只能被束之高阁,无法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课程改革要获得成功,尤其需要真正有效的执行,需要有效的课程执行力做保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目标本身、执行者、资源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协调统一。

二、课程执行力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主要困惑和问题

我国于2001年在全国试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改革中的问题仍然存在着:

1.“认同”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中央统一管理的“集权型”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政策的制定主体相对单一,倾向于由教育行政人员,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来设计课程,然后通过行政命令将课程改革付诸实践,这种“重设计,轻实施”的课程政策理念一方面把广大的一线执行人员,如校长和教师等排除在课程政策制定之外,忽略了这些人对政策制定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忽视了“草根群体”对制定课程政策的参与性,课程政策从一开始的出台就难以得到这些群体较高的“认同感”。认同感不高,政策执行中的努力程度也就大受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政策不够彻底

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行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中,迫于压力,他们对中央课程改革政策的落实只作出一般性号召,在口头上表示愿意改革,却没有在行动上作出调整或改变。这些地方往往改革的“面子”工作做的非常好,而实际是传统教学的顽固“守望者”,在行动上没有具体有效的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资源等方面都不到位。

(2)执行政策不全面

一些政策的执行者囿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在实施政策时,不是正确领会,认真执行,而往往把一个完整的政策加以分解、过滤选择、断章取义,寻找符合自己意愿的解释,将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用足用活”,甚至放大,而对自己不利的政策部分置之不理。这种“选择性执行”很容易使上级政策失真走样,偏离政策制定的初衷。

(3)缺乏政策的持久性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地区在新课程刚进入实验阶段时,参与改革的热情都很高,纷纷表态一定要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做好,并且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方法推进课程政策的进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之初的热情逐步冷却,常常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2.“资源”问题

充足的经费,相应的教材、完备的教学设备及充裕的改革时间等,这些因素都是课程改革的资源。没有这些资源作基础,课程执行者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改革的发展也往往步履维艰。从我国现有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一线教学人员非常关心教材的适用性,教学设备的完备性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的问题。并且,一部分教师普遍认为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确实存在经费不足,部分教材内容适应性不够,教学设备有限和教学时间不充裕的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必然会影响到课程政策的有效执行。

3.“制度”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变革原有的相应制度,特别是课程管理体制、教育监督机制以及培训制度。而在实践的层面上却存在以下几种现象,影响新课程的有效落实。

(1)“拿来主义”

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机械地照搬照抄中央政策,或者为了方便而完全“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使得政策执行完全脱离本地的实际,而终使政策落空。这样呆板地执行政策往往不但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相反还会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上推”或“下移”。“上推”是指把责任推给政策本身,推给政策制定者,“下移”是指把改革政策不能得到落实、深入归因于教师能力差,适应不了改革的要求,或学校和教师态度不积极、不配合改革。

(2)“急于求成”

就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缺乏科学的预测,对改革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表现在时间纬度上,就是对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不清晰,总希望改革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一味追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经常陷入“大目标大失望”的怪圈。

(3)“望文生义”

正确执行政策,首先在于正确的理解政策,在于全面、深刻地把握政策。在实践当中出现的“执行偏差”,许多时候就是由于执行者没有“吃透”政策的精神实质,学习上面的政策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追求其表面的意义,致使原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形”。正如鲍尔(StephenJ·Ball)所说:“由于对政策文本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解读,会进一步导致公众的迷惑和怀疑气氛的蔓延。”〔1〕政策理解上的“失之毫厘”常常导致执行上的“谬以千里”。

三、影响课程执行力的原因

影响课程执行力的原因有多种,既可能是政策本身的因素,也有政策以外的因素。从我国新课程的执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课程领域中的信息传递问题

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任何组织都会遇到信息困难问题。在一个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政治结构与交流渠道通畅和意识形态淡化的开放性社会体系中,信息上的困难要相对较小。而在集权型国家中,这种信息困难与缺陷特别突出,原因在于集权决策的信息系统依赖了许多自上而下的环节,信息的传递与权利的流通与变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而缺乏同一语境和舆论导向,也影响教育领域中的课程信息传递的质量。当代社会,学科的渗透与综合已成趋势,但不同学科与学术领域都有其特殊的语境。如果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就会形成语障,造成学术争鸣的误区。而舆论的导向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政府媒体对课程政策进行的一些“炒作”。使那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保持“沉默”。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教授把此现象称为“沉默的螺旋”。当一种舆论形成后,由于多数人的意见占了上风,少数人就会陷入心理萎缩而沉默,使并不正确的意见得到放大而占据舆论市场。〔2〕

2.意识形态的影响

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方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式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3〕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生活的中介和社会融合的一种机制,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与科学理论在价值判断上有很大的不同。意识形态虽然也会随着历史变迁而发生变革,但这种变革是缓慢而滞后的,与社会的变革并非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当一项新的课程政策产生并付诸实践时,意识形态的合理功能得以发挥,它力图维持旧的,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程政策,使新的课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遇到顽固的抵抗。

3.利益团体的作用

随着教育民主化的氛围日益浓厚,各种利益集团在课程领域中的矛盾和冲突表现的更为激烈和尖锐。就现实的课程而言,任何课程都是一种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彼此暂时的妥协、让步的结果。而从理论形态上看,这个过程是充满矛盾和辨证的过程和活动。〔4〕因而一些课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会受到各种压力集团与利益团体的影响。在美国,全国性的压力集团有一万多个,涉及教育的压力集团有各种教师组织、学生团体、家长团体、私人组织的基金会等,其中最大的压力集团是全美的“家长和教师国家议会”(NCPT)〔5〕

因此,在利益集团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要合理照顾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问题,协调不同的利益团体,使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与课程政策目标保持一致,课程执行就会取得良好成效。

4.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外部影响

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上通常是风险联系在一起的,确切地说,它表达了一种行为与结果之间难以预测的关系。其实,风险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不确定性,它是危害损失的潜在因素。〔6〕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人们在行为上呈现收敛态势,甚至成为保守力量,缺少创新的精神。

对于外部性影响的普遍存在,史普博指出:“某种外部性是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有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7〕因此,个人行为的外部性存在,就有可能导致“搭便车”的发生,结果降低了集体行动的效率,降低了课程政策的执行效果。

四、提高课程执行力的策略

1.加强课程执行力必须依托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

首先,学校课改管理层应做到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的校园氛围。

校长作为教育科研的第一责任人,应当身先士卒地投身于教育科研的管理与研究,做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践者。

其次,逐步确立学校的科研总课题。

课改管理层应深入教学一线挖掘本校教育的新内涵,了解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并通过与教师进行研讨、访谈、调查等形式,重新定位学校的教学目标,寻找学校教育科研的最佳契合点,自上而下地构建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由于这一课题来自教学前研,教师研讨时就会有热情,有积极性,也最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形成教育科研的合力。

第三,创新教育科研管理与激励制度。

课改管理层可创建科研管理组织,形成基层管理网络,并制定相关方案,对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以保证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有序有效地进行。如果要求教师参与一个课题,上好一节专题研究课,提供一个研究案例,写好一篇研究论文等,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以课题或专题为载体,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逐步实现从问题到课题,由经验到实验,由成果到成长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教育科研的过程,也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以及确保课改执行力得以提升的过程。

2.加强课程执行力必须重视课堂

课堂是课程执行力落实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实现新课程、新概念的实验基地。部分教师将新课程错误地理解为比传统教学多几个游戏,多一些热闹,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新课程的教学形式上,而没能认识到新课程呼唤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本质: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应是一个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与学的乐园。学校课改管理层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检验新课程、落实新理念的一个重要基地。

首先,课堂是一个体现互动合作学习氛围的空间。传统课堂教学的“满堂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合作的平台,通过师生、生生的共同探讨、学习与交流,有效的融洽师生关系,激活课堂教学,增强课改执行力。

其次,课堂是体现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舞台。全新教学理念的实施以及教学形式的转变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提出了挑战。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对学生及教学内容有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授课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分析课堂教学行为,反思教学过程,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评价等,渗透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学执行力。

3.加强课改执行力应该统筹教学资源

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文本”、“教本”现象,提出了“人本”思想,这要求教师以“学”为本,以“生”为本。在“生本”理念的感召下,各学科教师应逐步实现由“新教材”到“用新教材教”的转变。新教材、练习册等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应积极拓宽学生的学用渠道,统筹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首先,整合校园资源校园资源包括学校的人力资源——教师、环境资源、课程资源等。教师是教学资源中的开发者,运用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是校园资源中的核心因素。为充分利用这一人力资源,使之服务于课改背景下的日常教学,课改管理层应着眼于教师工作潜能的激发,工作能力的释放,工作价值的体现,并着眼于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

其次,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家庭、社区同学校一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课改管理层应注重家庭、社区与学校的互动机制,联系家庭,借助社区,努力促进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三,开发网络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课改管理层应大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且能更好地体现出课程改革执行力的效度。

4.加强课改执行力必须保证课程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就课程政策的制定而言,科学性是首要的问题。如果一项课程政策由于社会认识的不默契使群众基础不够广泛和深厚,甚至脱离社会客观基础条件,或者是根据某一时刻存在的突出情况的需要而制定,或者虽然反映了社会基层的心声却没有更好地吸收他们参与政策制定工作,那么政策的科学性就有很大的问题,其执行效果也不会理想。

加强课程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不仅意味着政策的制定过程是民主的,程序化的,而且意味着政策选择的内容是科学的,专业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课程政策前要广开言路,听取社会各阶层的声音,包括专业人士的与非专业人士的,政府的与民间的意见;在政策制定中,要选择合理可行的技术线路,多方面吸取经验与教训,进而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并且要建立起能够适应政策目标的政策评估系统和保障系统,以便于当政策出现偏离或失真时,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聚焦课改教学层面的执行力,更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中。笔者呼吁课改管理层及一线教师应依托教育科研,关注课堂本质,运用教育资源,保证政策科学,形成教学合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从总体上说,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是一项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课程政策,但其在执行中存在种种偏离有效性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课程执行力研究是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本文从课程推广在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课程执行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课程执行力的有关策略,以期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有所裨益,促进我国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

〔2〕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1.

〔3〕毛寿光.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3.

〔4〕谢维和.论辩证法的课程观——译《未来的课程》有感〔J〕.课程教材教法,2003,(8).

〔5〕汪霞.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8-60.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课程要求教师课堂设计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文章针对新的要求就语文教学提出了教师在自身素质建设方面的建议,讨论了课堂设计方面的技巧。就如何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谈了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听听那冷雨》、《滥竽充数》等课堂教学进了实例分析。

语文是最丰富多彩的、最有吸引力的一门学科,它能使我们徜徉于奔腾不已的历史长河,感受上下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它能帮我们攀登一座座思想的高峰,关注一颗颗悸动的灵魂。在高声吟哦中,体味唐诗宋词光彩与韵味,在沉潜玩味中,去品味竹泉松林的高雅,在求同探异中,领悟缤纷的世态万象。但就是这样的一门本应充满吸引力的课,往往不能引起多数学生的兴趣,学生一节课下来,收获寥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新课程要求为指导,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更新课堂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课堂结构

1.充分了解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丰富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语文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理性情感与智慧的结晶,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增强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能力的工具。所以人人都有接受语文教育,参与语文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爱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的人,通过不断的学习,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一个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一个知识渊博的“杂”家,一个充满激情的演说家。一个充满反思精神的改革家。

2.准确把握调整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爱好、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审美情趣。

一般来说,教师较难辨别哪些是学生自己就能理解的,哪些是学生想理解也理解不了的,哪些是他感兴趣的。工具性理论的长期盛行,把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单向灌输,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了两件相互独立的事。在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中,满堂灌、纯技术性的教学方式,致使语文学科唯美的特点难以体现,学生一个个成了高考的奴仆。不能说学生不努力,但收效甚微。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改革,一定要优化课堂结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应只关注自己的表演,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打开自己的心胸,在身心愉悦的阅读中去自我发现、自我吸收、自我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融入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读书和自由思考的时间,提供相应的资料,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去提炼文章的要点、难点和疑点,把课本真正当作一个例子,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去解剖、推断、体会,或在学习中摸索不同文体的写作规律,或在学后总结学习的方法。教师应该从旁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才能使学生提高水平尝到乐趣。

比如《听听那冷雨》课文中,在作者笔下,客观的雨富有了人性与灵性,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雨。如果我们一句句去分析,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若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可以找出他们感兴趣的段落去鉴赏,找出他们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虽没面面俱到,但却强化了学生在作为欣赏者的主体地位,感受出了文中诗化的语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3.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由于活动课形式新鲜,并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相连,而且涉及到语文知识的方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进行“错别字普查”;让学生组织环保小品演出;研究广告的创意,仿写广告;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辩论比赛;为“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编写颁奖辞等等,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以趣味性带动知识性,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的,也是扎实有效的。

二、培养创新精神

1.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是对现实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当孩子充满好奇,带着无限疑问走进学校时,我们应该充分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而不是把他们放进“套子”里让他们按统一的模式成长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让他们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开发他们创造的潜力,能动的追求知识的创新,使他们在创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向成功,是我们的义务。写作教学中,好的作文题目首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其写出富有情感而且富有个性的文章。否则只能是空对空,空来空去空成空。在分体裁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写一些幻想型文章,这样可以使他们突破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另外像续写小说,把诗歌改写成散文,古文改写成话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与满足。2.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论,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尊重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一篇课文,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重点,设计风格多样的教案。在教学中,要把课前预设与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结合起来,不能死板的照搬教案设计。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比如《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我们应首先引导学生从矛盾的主体东郭先生方面考虑,批判他的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也可以从矛盾的客体齐宣王和齐缗王的角度进行分析,批判宣王好大喜功,爱面子,导致庸才盛行或者赞扬缗王明查秋毫,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从乐师的角度进行思考,批判他们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通过这种思维体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树立高尚的人文理想和关怀,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教育。看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从“诚信”、“心灵的选择”再到“人文素养与发展”、“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无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让学生在人与人交往中反躬自省,寻找人生的真谛,以博爱去面对人生,在物欲横流围困下,站稳脚跟,寻求人生的意义,这才是教育的初衷和根本。

新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恰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立的。学生能根据兴趣走近名家名著,潜心阅读、钻研。允许他们有选择的学习,根据兴趣进行学习。走近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走近屈原的“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走近司马迁和文天祥,感悟死是一种勇气,而活着更需要勇气。阅读李白,敬仰他的“安能摧眉事权贵”的傲岸;阅读杜甫,感动着“大庇天下俱欢颜”的胸襟;阅读王安石,警醒着“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告诫。每一次都是学生在与伟大的心灵倾心交谈,都是学生精神家园更加充实,都会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总之,语文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每一个教师的心灵深处,他给教师进行教改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每一位教师责任感和危机感,面对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语文教改推向高潮,使我们承载着几千年文化的母语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冯永兰.《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甘肃教育》.2007.09(27-27)CN62-1024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育;国际化学教育会议

近代化学及其衍生的化学教育诞生于18世纪的西欧社会。我国学校制度化的化学教育直至19世纪后半叶才初步建立,并由于诸多历史与政治因素的制约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现实的差距催引着一代又一代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开阔眼界,力图把握国际化学教育的脉动来探寻我国化学教育发展的理想图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吸纳新源、借鉴先达的工作更是得以围绕着一条有章可循、轨迹清晰、国际主流的线索而展开,即通过探察国际化学教育会议(ICC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hemicalEducation)主题的内容和趋势来反思与改进我国化学教育研究发展的现状与路向。然而,通过现有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国内学界对于极具代表性的ICCE主题的分析与思考尚缺乏整体研究,最早的相关报道和介绍也仅从1977年第4届开始。[1]因此,我们通过查阅相关信息,对近40年20届的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主题予以全面分析和梳理,试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国际主流化学教育的趋势,并结合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现状对化学教育研究的路向进行思索。

一、ICCE的概览与主题回顾

ICCE是基于全球背景的当代大型国际主流的化学教育会议,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办,举办国化学学会及相关教育部门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办。会议通常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具体操作上,由IUPAC的下属机构化学教育委员会(TheCommitteeonChemistryEducation,CCE)负责组织与协调。作为全球性化学教育的盛会,ICCE的核心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沟通化学教育信息和协调化学教育活动,建立国际交往和促进相互了解,以发展世界各国的化学教育事业。会议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大会报告(PlenaryLecture)、专题讨论会(Symposia)和研讨会(Workshop)。期间,还将提交论文以口述或墙报(Poster)形式予以呈现。

为了明确大会讨论和交流的指向与范围,并给下一时期各国化学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导,每届ICCE都会预先设定大会主题(Theme),并围绕主题拓展系列相关具体议题(TitlesofSessions)。大会主题作为每届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立足当时社会经济背景,紧密把握化学及教育科学与技术动向,适切关注时代的发展,拟定和遴选出具有高度前瞻性和概括性的内容,并在会议召开前的一段时间公布。历届ICCE具体信息详见表1。

二、ICCE主题梳理的方法与结果

从表1看出,作为历届ICCE核心口号的会议主题通常是以指导性的纲领式呈现,少有具备明确指向性的化学教育领域内的具体内容。而通过对会议相关议题的研究发现,其中较多包含了各届ICCE研讨内容的具体信息。例如,即将召开的2008年ICCE主题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时代中的化学”,而其具体议题则细致明确,分列为:“文科与化学教育、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中等教育中的化学、高等教育中的化学、化学教师教育、化学与社会、化学奥林匹克、信息与通信技术和化学教育、绿色化学、微观尺度的化学、化学教育中的现代技术、面向化学与化工的网络、工程教育、化学的公众理解、化学教育中的研究、初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其他相关化学教育的议题”等。由此可见,通过对议题所涉化学教育内容范畴的研究更有利于详细了解ICCE的主题轨迹,进而对国际化学教育的研究热点领域和趋势形成整体、有效的把握。鉴于此,现对历届ICCE的具体议题连同大会主题一起进行梳理与分析。

我们在文献检索和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出第6~20届ICCE议题123条,加上第1-5届主题5条(由于时间较早,仅掌握到主题),合计128条。根据各议题或主题所涉的化学教育研究的内容范畴,分别归纳为12个领域,依次为:公民素养、科学教育与化学;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与交流;化学理论及前沿研究;化学与交叉学科研究;化学与STS教育;化学与环境;化学教育与信息技术;大学化学教育研究;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化学实验研究;化学教育评价研究;化学教师教育研究。并使用Excel软件按届次对议题涉及上述12领域的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三、基于ICCE主题分析的思考

根据表1和图1分析共20届ICCE的主题与各类议题的发展脉络,我们对我国当前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路向作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坚守优良传统,稳固发展化学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

建国后,我国的化学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双基”的训练,即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化学教育一直大力提倡教师的高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其突出表现为重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练习,注重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原来倡导“双基”的基础上又扩展到提倡学生的“三维”发展,并着力以“课程”的研究为突破口,整合“课程”“教学”“评价”三者的联系,形成了一体化的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并逐渐呈现繁荣局面。

分析ICCE主题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及“化学教育评价研究”共占议题总体的18%,具有相当的比重。同时,从届次和时间上看,自1979年第5届开始,此两项研究的议题基本从未间断,形成了国际化学教育界持续的、相当力度的关注。这样的特点恰恰与我国化学教育中一贯重视“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脉络契合。例如,第十二届ICCE以“化学课程与教育方法的演变”为分主题,提出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适应学科发展、就业和社会需要,教学内容应注意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在评价领域占有很大比重的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研究几乎在每届大会都会提及,而这更是我国为之自豪的强项,参赛选手均取得优秀成绩。可以看出,我国化学教育在化学课程、教学、评价这三个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持续热点领域上一直具有良好的研究传统。现阶段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化学教育研究工作首要的无疑是在继续坚守我国的传统领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固发展化学课程、教学、评价的优势。

(二)把握国际动向,积极开展科学素养教育与STS教育研究

源起于上世纪末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一开始便立足广泛的国际考察,参考与引鉴了若干国际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域和兴奋点。在化学教育领域,同样也吹来了新的气息。以新课程理念为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着眼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新提法。根据目前国内化学教育研究情况来看,科学素养(包括化学素养)教育和化学与STS教育不能不说属于新兴的热点领域。结合上文的统计结果分析,“公民素养、科学教育与化学”“化学与STS教育”在整个国际化学教育会议涉足的议题上也占有重要分量,其比重分别高达10.16%和9.38%。另外,加之与“STS教育”联系甚密的“化学与环境教育”“绿色及微型化学实验研究”的份额,这两个领域在当今国际化学教育研究中占据的比重更大,例如,2002年在我国举办的第17届ICCE提出的“环境化学教育”“公众化学素质教育”“绿色化学与微型化学实验”主题,第18届ICCE提出的“化学的公众理解(PublicUnderstandingofChemistry)”等。从时序上看,“化学素养”主题在第9~13届即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早期零星出现,90年代中期后渐成趋势,进而演变成化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又一热点。这恰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化学教育领域的情形暗合。

与国际研究状况相比,尽管我国化学教育研究在“科学素养教育”“STS教育”上起步较晚,研究质量相较于下,但在当前国际国内研究方兴未艾的氛围下,也已具备了一定层次、不同视角的研究。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更应进一步奋起追赶,紧随国际脉动,积极开展科学素养教育和STS教育,形成我国本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三)着眼未来发展,努力拓展化学教育的理论化与信息化研究

相对于强势的纯化学研究而言,化学教育研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专业化学人才对此领域少有涉足,而由于学科壁垒又少有教育学者问津。因此,作为研究化学领域内教育问题的化学教育长期依附其两门上位学科——化学与教育学,使得自身研究主要处于演绎借鉴的阶段,研究理论化程度低下,缺乏独立自觉的理论研究基础与体系。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化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日益影响,以国际权威性的首次ICCE召开为标志,化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化与交流工作以这样一种形式被固定并渐受关注。时至今日,虽然仍鲜见颇具影响和标志性的化学教育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但其研究领域已在逐渐形成,研究工作逐渐丰富。如图1结果所显示,“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与交流”的议题比重已位居首位。例如,第18届ICCE就提出了“化学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TheoreticalandMethodologicalBasisofResearchinChemistryEducation)”的议题;又如近年出现的从“符号的—宏观的—分子的”三角构型的化学教育与学习理论演变为以“人类要素”为着重点的“人性的—符号的—宏观的—分子的”四面体化学教育理论构型。[2]国外学者已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而国内学界能够堪比的研究至今寥寥无几。可以这样说,我国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依然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化学教育必然要借助最为先进的工具实现自我的传播和发展。考察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关于ICT与化学教育的研究早已在国外展开,第20届ICCE已明确将大会主题拟定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时代中的化学”。我国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所限,ICT与化学教育研究多在大中城市的重点学校与研究机构中开展,普及性不够;研究内容多是单机或局域网内个别软件的应用与简单程序的开发,研究应用的交互性与高效性欠佳,使得我们离真正的基于ICT的化学教育尚需时日。

教育作为着眼未来的事业,新课程作为着眼未来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化学教育研究不能总是步国外先进经验后尘,处于长期滞后的局面,而应聚焦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眼光,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保证我国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刘知新.IUPACCTC与ICCE[J].化学教育,2002(7-8):95.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育;国际化学教育会议

近代化学及其衍生的化学教育诞生于18世纪的西欧社会。我国学校制度化的化学教育直至19世纪后半叶才初步建立,并由于诸多历史与政治因素的制约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现实的差距催引着一代又一代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开阔眼界,力图把握国际化学教育的脉动来探寻我国化学教育发展的理想图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吸纳新源、借鉴先达的工作更是得以围绕着一条有章可循、轨迹清晰、国际主流的线索而展开,即通过探察国际化学教育会议(ICC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hemicalEducation)主题的内容和趋势来反思与改进我国化学教育研究发展的现状与路向。然而,通过现有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国内学界对于极具代表性的ICCE主题的分析与思考尚缺乏整体研究,最早的相关报道和介绍也仅从1977年第4届开始。[1]因此,我们通过查阅相关信息,对近40年20届的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主题予以全面分析和梳理,试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国际主流化学教育的趋势,并结合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现状对化学教育研究的路向进行思索。

一、ICCE的概览与主题回顾

ICCE是基于全球背景的当代大型国际主流的化学教育会议,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办,举办国化学学会及相关教育部门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办。会议通常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具体操作上,由IUPAC的下属机构化学教育委员会(TheCommitteeonChemistryEducation,CCE)负责组织与协调。作为全球性化学教育的盛会,ICCE的核心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沟通化学教育信息和协调化学教育活动,建立国际交往和促进相互了解,以发展世界各国的化学教育事业。会议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大会报告(PlenaryLecture)、专题讨论会(Symposia)和研讨会(Workshop)。期间,还将提交论文以口述或墙报(Poster)形式予以呈现。

为了明确大会讨论和交流的指向与范围,并给下一时期各国化学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导,每届ICCE都会预先设定大会主题(Theme),并围绕主题拓展系列相关具体议题(TitlesofSessions)。大会主题作为每届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立足当时社会经济背景,紧密把握化学及教育科学与技术动向,适切关注时代的发展,拟定和遴选出具有高度前瞻性和概括性的内容,并在会议召开前的一段时间公布。历届ICCE具体信息详见表1。

二、ICCE主题梳理的方法与结果

从表1看出,作为历届ICCE核心口号的会议主题通常是以指导性的纲领式呈现,少有具备明确指向性的化学教育领域内的具体内容。而通过对会议相关议题的研究发现,其中较多包含了各届ICCE研讨内容的具体信息。例如,即将召开的2008年ICCE主题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时代中的化学”,而其具体议题则细致明确,分列为:“文科与化学教育、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中等教育中的化学、高等教育中的化学、化学教师教育、化学与社会、化学奥林匹克、信息与通信技术和化学教育、绿色化学、微观尺度的化学、化学教育中的现代技术、面向化学与化工的网络、工程教育、化学的公众理解、化学教育中的研究、初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其他相关化学教育的议题”等。由此可见,通过对议题所涉化学教育内容范畴的研究更有利于详细了解ICCE的主题轨迹,进而对国际化学教育的研究热点领域和趋势形成整体、有效的把握。鉴于此,现对历届ICCE的具体议题连同大会主题一起进行梳理与分析。

我们在文献检索和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出第6~20届ICCE议题123条,加上第1-5届主题5条(由于时间较早,仅掌握到主题),合计128条。根据各议题或主题所涉的化学教育研究的内容范畴,分别归纳为12个领域,依次为:公民素养、科学教育与化学;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与交流;化学理论及前沿研究;化学与交叉学科研究;化学与STS教育;化学与环境;化学教育与信息技术;大学化学教育研究;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化学实验研究;化学教育评价研究;化学教师教育研究。并使用Excel软件按届次对议题涉及上述12领域的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三、基于ICCE主题分析的思考

根据表1和图1分析共20届ICCE的主题与各类议题的发展脉络,我们对我国当前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路向作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坚守优良传统,稳固发展化学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

建国后,我国的化学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双基”的训练,即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化学教育一直大力提倡教师的高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其突出表现为重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练习,注重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原来倡导“双基”的基础上又扩展到提倡学生的“三维”发展,并着力以“课程”的研究为突破口,整合“课程”“教学”“评价”三者的联系,形成了一体化的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并逐渐呈现繁荣局面。

分析ICCE主题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及“化学教育评价研究”共占议题总体的18%,具有相当的比重。同时,从届次和时间上看,自1979年第5届开始,此两项研究的议题基本从未间断,形成了国际化学教育界持续的、相当力度的关注。这样的特点恰恰与我国化学教育中一贯重视“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脉络契合。例如,第十二届ICCE以“化学课程与教育方法的演变”为分主题,提出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适应学科发展、就业和社会需要,教学内容应注意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在评价领域占有很大比重的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研究几乎在每届大会都会提及,而这更是我国为之自豪的强项,参赛选手均取得优秀成绩。可以看出,我国化学教育在化学课程、教学、评价这三个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持续热点领域上一直具有良好的研究传统。现阶段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化学教育研究工作首要的无疑是在继续坚守我国的传统领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固发展化学课程、教学、评价的优势。

(二)把握国际动向,积极开展科学素养教育与STS教育研究

源起于上世纪末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一开始便立足广泛的国际考察,参考与引鉴了若干国际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域和兴奋点。在化学教育领域,同样也吹来了新的气息。以新课程理念为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着眼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新提法。根据目前国内化学教育研究情况来看,科学素养(包括化学素养)教育和化学与STS教育不能不说属于新兴的热点领域。

结合上文的统计结果分析,“公民素养、科学教育与化学”“化学与STS教育”在整个国际化学教育会议涉足的议题上也占有重要分量,其比重分别高达10.16%和9.38%。另外,加之与“STS教育”联系甚密的“化学与环境教育”“绿色及微型化学实验研究”的份额,这两个领域在当今国际化学教育研究中占据的比重更大,例如,2002年在我国举办的第17届ICCE提出的“环境化学教育”“公众化学素质教育”“绿色化学与微型化学实验”主题,第18届ICCE提出的“化学的公众理解(PublicUnderstandingofChemistry)”等。从时序上看,“化学素养”主题在第9~13届即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早期零星出现,90年代中期后渐成趋势,进而演变成化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又一热点。这恰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化学教育领域的情形暗合。

与国际研究状况相比,尽管我国化学教育研究在“科学素养教育”“STS教育”上起步较晚,研究质量相较于下,但在当前国际国内研究方兴未艾的氛围下,也已具备了一定层次、不同视角的研究。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更应进一步奋起追赶,紧随国际脉动,积极开展科学素养教育和STS教育,形成我国本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三)着眼未来发展,努力拓展化学教育的理论化与信息化研究

相对于强势的纯化学研究而言,化学教育研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专业化学人才对此领域少有涉足,而由于学科壁垒又少有教育学者问津。因此,作为研究化学领域内教育问题的化学教育长期依附其两门上位学科——化学与教育学,使得自身研究主要处于演绎借鉴的阶段,研究理论化程度低下,缺乏独立自觉的理论研究基础与体系。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化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日益影响,以国际权威性的首次ICCE召开为标志,化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化与交流工作以这样一种形式被固定并渐受关注。时至今日,虽然仍鲜见颇具影响和标志性的化学教育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但其研究领域已在逐渐形成,研究工作逐渐丰富。如图1结果所显示,“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与交流”的议题比重已位居首位。例如,第18届ICCE就提出了“化学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TheoreticalandMethodologicalBasisofResearchinChemistryEducation)”的议题;又如近年出现的从“符号的—宏观的—分子的”三角构型的化学教育与学习理论演变为以“人类要素”为着重点的“人性的—符号的—宏观的—分子的”四面体化学教育理论构型。[2]国外学者已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而国内学界能够堪比的研究至今寥寥无几。可以这样说,我国化学教育理论化研究依然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化学教育必然要借助最为先进的工具实现自我的传播和发展。考察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关于ICT与化学教育的研究早已在国外展开,第20届ICCE已明确将大会主题拟定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时代中的化学”。我国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所限,ICT与化学教育研究多在大中城市的重点学校与研究机构中开展,普及性不够;研究内容多是单机或局域网内个别软件的应用与简单程序的开发,研究应用的交互性与高效性欠佳,使得我们离真正的基于ICT的化学教育尚需时日。

教育作为着眼未来的事业,新课程作为着眼未来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化学教育研究不能总是步国外先进经验后尘,处于长期滞后的局面,而应聚焦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眼光,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保证我国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刘知新.IUPACCTC与ICCE[J].化学教育,2002(7-8):95.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写作写作问题教学策略

在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技能占有重要作用,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用传统的纸笔还是用最先进的电子邮件传递信息,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是反映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一种综合能力。目前,写作在高考中仍然占有相当比重,写作得分是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的重要项目。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应重视英语写作,认真研究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上下功夫,在平时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结合人教版新教材模块5-7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主要就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运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探索,以适应新课改的需求。

一、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新要求

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英语课程标准》对九级语言技能目标――写作能力的描述如下:1.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涵等;2.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情感;3.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4.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5.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6.能做简单的笔头翻译;7.能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格式正确。

同时详细列出写作技能与试题设计的要求和写作评价标准。其中测试方式:1.短文写作(日记、小故事等);2.实用性写作(卡片、信件、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3.图文信息转换(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4.接续完成文段;5.写电子邮件等。而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只有理解了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并运用到平时的写作训练教学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学生面临的写作问题

对于高中生,用英文写作是一项很难掌握的语言技能。影响学生英语写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心理因素方面

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写作难。一方面,提高写作费时多,见效慢;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中时常因缺少词汇和基本写作技能而感到困惑。相当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产生信心不足的心态,常把它看成是死板的任务。他们不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老师搞好写作训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这种消极态度严重影响了练习写作的动力。

(二)写作基础方面

写作基础主要指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在这方面,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词汇贫乏。为数不少的学生在需要用语言表达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写出来的句子常常令人费解。此外,其它的语言错误、语法错误、词汇拼写及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也比比皆是。这种语言表达手段的贫瘠和错误反映学生所掌握的常用词汇量太少,灵活运用英语句式的能力还较差。

(三)写作内容方面

从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看出,大部分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贫乏,思路不开阔。这反映出他们思想不活跃,缺乏观察和思考。由于思路阻塞,又懒于思索,写作时所用的词语自然是最简单、最保险的词,因此所写内容单调,平淡。有的作文空话连篇,反来复去用那么几句话,显得词穷语尽,没有实际内容,苍白无力。

(四)写作技巧方面

许多学生在写作技巧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表现在写作动笔前不审题,不构思,想一句写一句,东拼西凑,语无伦次,根本没有使作文主题与段落和句子连贯为一体的整体概念。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时,过分注意每一句话的语法和单词拼写,而忽视了前后句子的衔接,于是所写语篇断断续续,文章主题模糊不清。此外,修改环节常常受到忽视,以至学生不懂得如何修改文章。

三、写作教学的策略

分析了解学生的主要写作问题后,教师要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重要性的教育,并通过立足新教材和活用新教材,重视挖掘、拓宽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渠道,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写作练习。

(一)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是积极学习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励其学习外语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1.学生一进入高中,笔者通过讨论和举例,让他们清楚知道英文写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使用Internet,与国外亲戚用英文聊天;写英文邮件;写英文求职信……

2.笔者还详细介绍了《英语写作课程》(FunctionalWriting)一书,让他们知道短文写作的体裁形式多种多样,有生活实际运用较多的应用文;并告诉他们这些是较容易掌握的,以化解他们的畏难情绪。

3.在第一节写作课中,笔者尝试让学生在电脑室上课,内容是学习用电子邮件给不同组的同学写邀请信;并在课后张贴学生的优秀范文,让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在称赞与肯定中培养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

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后,就会积极配合上课,写作的训练就可事半功倍了。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成为了新课程的核心。这一思想应当被融合到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

1.要积累短语词汇。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笔者要求学生收集新教材每一个模块的重要短语和句型,每天抄写和背诵,长期积累来提高词汇量。

2.要背诵每个阅读课文中的主旨段落和较多短语句型的段落。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记忆重要短语句型,积累话题写作的内容和培养语感。

3.要收集英语写作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型,并背诵佳句,甚至佳作。

4.要有自主学习的系列写作练习。在专项训练的课堂里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大量的课外练习,学生应该把课堂里学到的技巧在课外加以运用实践。

5.要注意写作时间,集中精力,一气呵成。另外,时刻提醒学生“Don’twritewhatyouthink,justwritewhatyoucan.”

(三)认真组织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技能的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明确指出写作基本技能有: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列出提纲,起草文章,组织语言,遣词造句,修改文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在教学中,笔者认真研究新教材,根据写作材料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密切结合在一起。以下是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主要教学流程:

构思阶段写时阶段评价阶段

*讨论主题,激活灵感;

*审图审题,明确要点;

*搜集素材,准备语言;

*阅读范文,注意结构。*连句成文;

*选用连词;

*写提纲;

*仿写。

*自我修改;

*小组评价与修改;

*班级投映评价与修改;

*制作班级写作板报。

1.构思阶段――讨论为主,注意紧密结合

笔者认为,应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本身,巧妙设计一些练习活动,并结合多媒体,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生生的运用语言的机会,充分讨论写作主题,从而激活写作灵感;认真审题明确要点后,讨论可用的语言素材,形成写作思路,以做好写初稿的准备。

例如:

模块7UnitOneLivingWell的单元话题是围绕“残疾”、“残疾人的生活”展开的,介绍残疾人积极进取的生活。笔者在教学写作中设计了下面的写作任务:假如你的朋友小华在一次旅游中遭遇了车祸,并因此成了残疾人。现你写一封信给小华鼓励他顽强生活,并给出一些建议。

学生刚学习了“阅读部分”残疾人MartyFielding的故事,对MartyFielding如何过好的生活是非常熟悉的。笔者设计的写前活动如下:

(1)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写作要点:

*不要失去信心,有残疾并不意味着生活不美满。

*不要闲坐着为自己忧伤。

*实际上,有很多事情你可以干得好。

*你可以跟朋友去玩,养些宠物,网上学习……

*你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乐趣。

(2)讨论正文的主要结构:第一段要开门见山讲写信的目的;

第二段要详细描述写作要点;

第三段要提出要求或呼吁等。

(3)讨论语言表达,从文中搜集素材

*I’mverysorrytohearthatyouhadaseriousaccidentlastmonth.

*Iheardyouareverysad,andI’mworriedaboutyou.

*I’mwritingtotellyou…/inorderto/sothatyoucan…

*Don’t…

*Loseheart,sitaroundfeelingsorryforyourself,giveup

*Therearemanythingsyoucandoreallywell.

*Playwithfriends,raisepets,spendtimewithpets,studyontheInternet…

*Youcangetalotofenjoymentoutofthem.

*Lookforwardtoyourgoodnews.

*I’llhelpyouwheneveryouneedhelp.

又例如:

模块5UnitTwoTheUnitedKingdom学习写作MyHometown-----BaiyunDistrict时,笔者设计了下面的幻灯片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效果不错。如:写前讨论家乡主题(地理位置、家乡特色、生活方式和人文历史),观察名胜图片激活灵感,分析写作要点并组织语言准备,学习写提纲和谋篇。

经过一系列的充分讨论和使用多媒体投映,学生明确了具体内容要点、具体事项;通过“一意多译”的方法,学生归纳了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然后学生选择可供使用的句型和用语,按照文体和篇章要求,可以写出完整的语篇来。学生也必定能巩固语言知识和提高写作技能。

2.写时阶段――仿写为主,注意文章整体性

模仿优秀的英文范例,在学习英语写作的初级阶段,对于迅速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帮助极大。首先,阅读范文可以使学生争强感性认识,熟悉作文所必需的开端、衔接、结尾等基本技巧;再则,学生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能参照一些同类体裁的范文,这对于谋篇、行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笔者以模块6UnitFourGlobalWarming教学写议论文为例,简单介绍教学过程:

(1)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段:开头点明话题。

第二段:用分类式的方法分析不同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第三段:归纳总结或发表评论。

(2)归纳常用句型并造句:

*Opinionsaredividedonthequestion.

*Peoplearguethat…/Theyagreethat…

*…holdtheview/opinionthat….

*…disagree/holdadifferentopinionthat…

*first,second,third/ontheotherhand/besides/…

(3)阅读范文:(NMET2002书面表达)

最近,你校同学正在参加某英文报组织的一场讨论。讨论的主题是:公园要不要收门票?请你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给报社写一封信,客观地介绍讨论情况。

60%的同学认为:40%的同学认为:

1、不应收门票

2、公园是公众休闲的地方

3、如收门票,需建大门、围墙,会影响城市形象1、应收门票,但票价不宜高

2、支付园林工人工资

3、购新花木

DearEditor,

I’mwritingtotellyouaboutthediscussionwe’vehadaboutwhetheranentrancefeeshouldbechargedforparks.

Opinionsaredividedonthequestion.60%ofthestudentsareagainsttheideaofentrancefees.Theybelieveapublicparkshouldbefreeofcharge.Peopleneedaplacewheretheycanrestandenjoythemselves.Chargingentrancefeeswillnodoubtkeepsomepeopleaway.Whatismore,itwillbecomenecessarytobuildgatesandwalls,whichwilldoharmtotheappearanceofacity.

Ontheotherhand,40%studentsthinkthatfeesshouldbechargedbecauseyouneedmoneytopaygardenersandotherworkers,andtobuyplantsandyoungtrees.Theysuggest,however,feesshouldbechargedlow.

(4)学习范文中的连词和主题结构:(黑体字部分)

(5)仿写练习:

假如你叫李华,你校高三同学正在开展一场讨论,讨论主题是:高三学生要不要参加体育锻炼?请你根据下面所提供的信息,给某英文社写一封信,介绍讨论情况。

55%的学生认为45%学生认为

1.应该每天进行体育锻炼。1.锻炼浪费时间。

2.可以做早操、打乒乓球、打篮球,但不要时间太长。2.锻炼使人疲劳。

3.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3.运动后很兴奋,较长时间不能复习功课。

4.运动使大脑休息,使复习效果更好。4.运动中可能会受伤。

注意:1信的开头已为你写好。2词数100左右。

DearEditor,

I’mwritingtotellyouaboutadiscussionwe’vehadaboutwhetherstudentsofSenior3shouldtakeexercise.

3.评价阶段――鼓励为主,注意及时反馈与修改

写作讲评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每一次认真高效的讲评之后,学生的写作技能都会有所提高。因此,笔者在每次布置写作之后,一定及时批改,及时发现带有共同性、倾向性的错误,并分析其性质和来源,然后及时在课堂上反馈。

评价有四种方式:

(1)自我修改与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后,笔者要求他们仔细认真检查一遍,看格式是否正确,要点是否齐全,开头结尾是否合理,有无简单的单词和语法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然后自己给这次写作任务评分。

(2)小组相互修改与评价

小组同学互相交换习作,并通过讨论彼此的错误和较好的表达方式,为学生再提供一次学习的机会,及时修改习作,然后小组长给同学的习作评分。

(3)班级投映修改与评价

小组长选出一篇较好的习作,在全班投映并朗读。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并集体修改,让学生找出习作中较好的短语、句型等闪光点。然后笔者通过投映展示范文,并强调写作要点。

(4)制作班级写作板报

要求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并课后上交。笔者从中挑选8篇优秀作品,并做简单的评语,然后让他们制作成一个精美的班级写作板报,在班级中展示。

学生自行批改有助与于他们提高书面表达中的语言准确性。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互相帮助,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写与改,不仅学会了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而且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使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

总之,写作随着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近几年高考评分标准的提高,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若教师注重平时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并更新和完善学习方法,则学生一定能写出出色的妙语佳篇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金莺宋桂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马晓梅《英语写作提高与范文百篇》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9

一、注意从逻辑上把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的联系

教育活动有着多种目的,或为传授知识,或为培养技能,或为确立态度——人的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同步进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价值态度的确立。因此,政治教育的使命决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也不是让学生用书本知识去附合一两个现实热点问题,而是要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授,去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帮助其建立一套科学思维方法,这样,在若干年之后,他可能完全忘却中学所传授的政治知识的具体内容,但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却牢牢扎根于他的大脑之中,在他一生之中,不管是他思考问题还是解决问题,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去想、去做。只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在政治教学中,真正地改变那种说教式的方法,不是用一两个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而是从知识本身严谨的逻辑体系中真正领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树立起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从而从心里真正地信它、实践它,而这一切就需要我们去深入地探讨政治理论的内在逻辑规律性。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政治学科的知识当然也不例外。而正是这种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却被人为的一框题一框题地分割开来,编者是出于方便教学的考虑而教者却长期忽视这一知识相通的规律性,对每一知识点的讲授不可谓不深刻,而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则成为政治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在宏观上把握不够,从而使统一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变得孤立、零碎,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行而上学的思维之中,要突破这一薄弱环节,必须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上把握知识架构,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灵活运用知识的必备条件。

比如,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主线,共同富裕是目标,它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我们下面从生产力这一角度着眼去建立《经济常识》完整的知识体系。

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1、运用科技、改进劳动工具,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在《经济常识》的理论中,可以说许多地方都渗透着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象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三大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外开放中的技术交流等章节,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从生产关系的变革着眼,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教材阐述的核心内容。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教材中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分配方式的变化,市场体系的建立都是为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衡量其优劣的标准,也只能是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从上层建筑着眼发展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这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在教材中,第四课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五课财政税收、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第七课消费结构的变化,都渗透着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发展。

另外,《政治常识》中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的变化,国体、政体、党的性质、民族、宗教政策的制定;《哲学常识》中理论的变化发展等等都是有关上层建筑的内容,它们的调整与变化莫不由经济发展所决定,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常识》的内容,通过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一理解重新编排教材体系,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来把握教材,比如经济的概念等。这样的话,虽然我们只有一套课本,但我们教给学生的又不止一套课本的理论思维方法。不仅经济学如此,哲学、政治常识,乃至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莫不如此。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肯动脑筋,钻研教材,一定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新高考改革方案,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而所谓的“能力立意”其实质就是学以至用,突出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将对传统政治教学方法、手段、评价目标形成冲击,这也给我们加强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使用知识为我们服务,而政治教学很显然的一个目标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给我们在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政治教材的编写总是会滞后于时代新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讲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包括它的背景材料、事件内容、发展趋势、结果及影响等。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一个全面的、宏观的理解与把握,在这当中,尤其应重视的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与政策的学习。

其次,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知识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使学生真正懂得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真实本质,做到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提高学生对事物认识的深刻性。进而,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思维习惯,使之在对任何问题的分析时,都能不被现象所迷惑,都能够准确地把握其实质。

最后,组织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在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只有充分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政治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组织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则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组织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具有新意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与创新能力,通过这种训练,使这一开放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转变为学生自身能力的一部分,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另外,在指导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具有现实意义的、大家普遍关心的、现实性很强的“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其社会主义方向。

三、加强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操作

近几年的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从而使政治教学流于空谈、流于说教,因而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兴趣与热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加强政治教学的可操作性,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使政治教学走出课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政治教学一旦离开了活生生的现实,必然会陷入空泛,陷入说教。所以,加强政治教学的实践性,可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书本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发展,从而提高其理论修养与政治素质。比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关党的重大决议、决策、决定等,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其总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一直是人们议论与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的热门话题。针对这类的“热点”问题,运用社会调查法,能够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前瞻性,进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忱。

如在安徽省试点的费改税政策,我们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关于费改税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实地调查费改税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农民对费改税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把握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国家的性质等相关知识。

新课程论文范文篇10

[论文内容摘要]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民主化,在课程改革的组织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思想,它必将有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民主化进程。

当前,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趋向民主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民主思想,意味着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将获得充分伸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将摆脱培育精英主义的窠臼和狭窄的升学取向,追求教育民主。

一、新课程改革的组织推进遵循了民主化原则

新课程改革从开始准备、酝酿,到设计、决策,再到正式启动与试验,始终坚持了民主参与的课程运行机制。

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前,国家教育部就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广泛吸纳全国重点大学、科研单位以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进行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并在全国14所大学相继设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正式公布之前,也从多个层面广泛征求了各地、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如教育界、企业界、学术界、派和学校、家长、学生等,历经两年修订了27次,其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民主的构建过程。新课程在实施推广中,也向社会各界敞开了大门,各试验区纷纷建立由行政人员、教育专家、校长、教师、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等多方人员组成的课改领导小组。

二、课程标准的重新建构渗透着民主意识

《走进新课程》一书明确指出:“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这句话鲜明的指出新课程标准的着眼点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而不是最高标准,这为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和成功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最终实现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注重提高和发展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身素质,强调每一位学生都将得到个性化发展,这样就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展潜能的公平机会。

三、教学改革推进着新课程的民主化进程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本次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新课程大力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教师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基于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尊重。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的人,课堂呈现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没有人会被教师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2.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①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一起分享情感和幸福。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3.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很多学校“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以量化评分和经济惩罚,简直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学校领导变成了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②,严重摧残着广大师生的精神。新课程要求学校构建新的管理制度,成立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的各种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学生代表大会,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加强学校的民主监督,让广大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教育重新回归本质状态。四、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蕴含着民主化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的评价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③,甄别与选拔已不再是评价的唯一,它更加关注师生每个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个体多方面潜能的发现和发展,了解个体发展中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个体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不仅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还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个体的价值,民主思想孕育其中。

注释:

①李建平:“教师教研不能无土栽培”,载《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