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戏剧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6 09:05:51

小学戏剧教育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1

一、创造性学习环境是教育戏剧活动自发性萌发的前提条件

运用知识建构理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由学生面对的真实问题开始的———如何解读阅读材料?针对具体书籍,全班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自己对文本的真实看法、想法、疑问,班级中呈现出丰富的个性化、多样化观点,而且所有观点都应得到重视和尊重。以“观点”为中心,借助思维导图、手抄报、海报、网络帖子等多种“知识外化”形式,学生进行多轮“小组内解释评论-各小组面向全班展示交流”的对话,充分表达阐释自己的观点、自由评论质疑他人的观点,并在此过程中持续改进个人观点、逐渐升华社区(小组、班级)观点。知识建构阅读不同于“教师精讲”为主的传统讲授式阅读教学,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听讲状态,学生被鼓励拥有自己的观点,通过多层次互动的“对话”方式不断概括升华观点,建构生成出具有“原创性”的新知识、新理论,这种阅读教学是一种允许学生创造的“知识创新”学习,班级社区在对话互动中形成了创造性学习环境。鉴于西游故事家喻户晓的普及度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暑假前鼓励全班学生提出对西游记最感兴趣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利用假期时间阅读统一版本的《西游记》。开学后,在暑期阅读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所提问题形成初步观点,并根据问题和观点的相关性结成研究小组。学生所提问题及分组情况参见表1。接下来,通过面对面课堂、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写出观点、展示观点、互相阅读评论观点。根据评论中获得的意见和质疑不断进行反复阅读,搜集论据资料、修改完善观点,并制作思维导图、绘画、手抄报、海报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以外化观点,开展小组交流、班级讨论,在展示讲解、质疑论证中推进观点。依此方式进行迭代阅读活动,学生对《西游记》文本的理解得以渐进式深入。阅读课程开始1个多月时,研究者和教师发现,学生在引用原文做依据论证观点时,喜欢模拟文中人物的话语,并热衷于争论文中的情节,这非常符合儿童爱模仿、爱表演的天性;同时,常规语文课堂教学进度中恰有“写童话、演童话”的内容,教师顺势而为鼓励学生进行故事编演。学生对此反响热烈、热情高涨,积极分子很快就编写出了“剧本”,包括《白雪公主》、《会走路的小房子》、《自私王子》等。以剧本为中心,感兴趣的同学自由加入形成表演小组,在语文课堂上面向全班表演。此次故事表演活动,是师生在西游记阅读中由真实问题探究所引发的偶然尝试,表演效果虽不理想(学生甚至是“手拿剧本读台词”完成了表演),但正是这一次零星片段的演出,学生表现了对表演的强烈喜爱,就连一些平时不爱参与和表现的学生也在戏剧表演时绽放异彩,表演带给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热情,是后续戏剧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自发性萌发。戏剧表演的自发产生,重要前提条件便是知识建构阅读教学营造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创造性学习是去中心的集体知识的改进,而非教师权威控制的标准答案的获取。[7]从学生的视角看:此次故事表演的肇始,不是学生接受既定的教学安排,而是源自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带着真实问题阅读教学的自然接续;剧本的编写也并非教师布置的硬性任务,而是学生自主创编。在这些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被知识建构学习“松绑”之后的活力与创造性。从教师的视角看:在观察到学生表现出对故事表演的兴趣时,教师没有囿于教学计划的限制,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选择,鼓励、支持学生;五个同学在很短时间内就写出了粗糙的“剧本”,虽然篇幅简短、情节简单,甚至还有错别字、病句等问题,但教师并未过多指摘苛责,而是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学生的创造;在表演环节教师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指挥和指导,而是乐见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与释放。师生在知识建构阅读营造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中逐步发生转变,学生能够自由地、充分地表达自己,师生共同建构了自发性、生成性的教育戏剧活动。

二、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形成全员参与式的剧本编演

在常见的“学校戏剧节”等活动中,学生“表演”才是重头戏,很少组织学生参与剧本创编,剧本通常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现成剧本原作或由教师创编);而在本研究中,学生则全员参与剧本创编。通过剧本创编,学生将阅读文本转换成剧本,即将文本情节化和戏剧化,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增进阅读效果[8]。另外,即使在表演这个重头戏中,常见做法也是仅组织少数学生参加,大部分孩子只是观众。实际上,“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儿童对于具有游戏特性的“表演”充满天然的热爱。[9]通过戏剧表演,把剧本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化的场景、表情和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建构文本意义。[8]随着国内外教育戏剧的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戏剧教育理念,即学校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3]正因如此,阅读教学中的教育戏剧活动,无论是剧本创编还是戏剧表演,都应该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四(上)学期的《西游记》知识建构阅读综合实践课继续进行,学生基于对《西游记》的独特视角不断改进个人观点,最终形成关于“西游记”的阶段性个人知识并写成“小论文”、做成主题绘画作品进行班级交流,在建构性对话中生成全班共享的“西游记”集体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热烈期盼进行西游记故事编演。教师G协助学生按照人际关系自由组建小组,各小组从《西游记》中选择故事后将其改写为剧本。几周时间后,只有一个小组在稳步推进,原因是某成员在结组之前已写出剧本,只需按照剧本排练即可,其余小组则在故事选择和编写剧本上纠结延宕、进展缓慢。这种情况凸显了“剧本”的重要性,研究者和教师G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抓住这个教育时机,做出了如下教学调整: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每人编写一个剧本;教师审阅剧本,从中选出待演剧本;以选定剧本为中心成立剧组,学生自由选择加入;各小组角色分工、课后排练。教学调整的关键是“全员参与式剧本创编”,这带来了戏剧活动的有效推动:表演受到时间、人力等诸多限制,能被搬上舞台的剧本是有限的,需从全班所有剧本中选定若干个做表演蓝本,此时做选择则是“有米之炊”,进展顺利;依据选定剧本组建剧组则是“内容中心”“兴趣主导”,亦是水到渠成;各剧组自行排练后进行汇报表演。具体情况见表2。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西游记》戏剧表演具有全面的全员参与性。从“参演人数”可知,四个戏剧的参演学生数分别为7、14、8、8,总和为37,正是该班的学生总数;除了舞台表演行为,多个维度体现出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全面卷入”,例如从“服装道具”可见学生对戏剧表演做了很多物质准备,“观众反应”和“他组点评”表明即使作为观众学生对表演也有很强的情感卷入和认知卷入。教师G和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展《西游记》整本书的知识建构阅读,学生从个人兴趣和对西游记的个性化理解出发,创编出丰富多样的西游剧本,在不同情境片段探究中形成了《西游记》故事的系列表演,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多元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研究者和教师抓住了“小组剧本编写困境”中蕴含的教育时机,秉持知识建构理论“多样化的观点”原则,鼓励每个学生编写自己的个性化剧本,创生出“全员参与式剧本编写”方式,有效推动了教育戏剧实践的顺利进行,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累剧本写作体验且在剧本写作过程中加深所读文本理解;自然而然,在接下来的剧组成立、戏剧表演环节也采用了“全员参与”的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累戏剧表演经验且在舞台场景、表情动作中深入建构文本意义。

三、实践中积淀升华出剧本知识和表演理论

传统教学多以听讲等被动学习方式为主,注重基于记忆的事实性知识。知识建构学习看重学生对生活中真实问题的真实想法的形成和持续改进,其目标是升华为系统的、理论化的认识,也就是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解释。[10]在知识建构阅读教学中伴生的教育戏剧,其目标追求是在戏剧活动自发性萌发、多元化实践的进程中不断积累和改进戏剧经验知识,逐步走向教育戏剧理论体系构建。关于西游记的知识建构阅读是持续四年级整个学年的主题阅读,师生在阅读伴生的教育戏剧活动中逐步生成了“剧本知识体系”。上学期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尾声阶段,在经历剧本创作困境与调适后,师生在剧本创编体验和真实疑问的基础上开启关于“剧本”的知识建构学习,经过个人探究和社区对话初步建构起关于“剧本”的知识体系:包括什么是剧本、剧本的特点、剧本的分类、剧本和作文的区别、什么是剧作家、剧作家的工作特点、国内外著名剧作家等多方面。在下学期拓展阅读《悟空传》《西游记决战花果山》《蜗牛看西游》等相关现代文学作品时,第二次进行全员参与式剧本创编,在剧本编写“再实践”中应用、检验、改进“剧本知识”。表3是遴选出的参演剧本的情况,“故事类型”数据可知下学期编写剧本中三分之二是改编、创编作品,其比例较上学期(二分之一)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剧本创编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在西游记知识建构主题阅读伴生的教育戏剧过程中,师生也在不断建构“表演理论”。从表2“表演情况”可知,在上学期的系列表演中,学生仍未脱离剧本,表演衔接不紧密、站位混乱、偏台、忘记台词等表演失误比较常见,学生几乎没有表演经验,是一种朴素的“新手表演”。从“他组评价”口头互评信息可知,学生自然而敏感地意识到了舞台表演问题,对他组的点评中蕴含了表演总结和反思,已经开始了“表演理论”的生成。及至下学期的舞台表演时,多数剧组已经能够脱离剧本自如表演,台词、站位、走位都比第一轮表演有明显进步,并再次在口头互评的反思性活动中加深、改进表演理论。《西游记》教育戏剧实践延续、演化至五年级外国魔法文学《哈利波特》的阅读与戏剧活动中,并将以往积累的“表演经验”概括、升华为“表演理论”:组织专题班级讨论,就舞台表演互评互鉴,在此基础上写出“小论文”概括总结对表演的认识。例如,学生S1论文总结了“第一就是背会台词,比如*组因为没背会台词而很干ga”,“还要控制好所在的位置……主角没在中心那么整体就会偏台”,“最后演员的动作和表情也很重要……”;学生S2论文总结了“可以让*的脑袋后面带一个面具,*在台下配音,这样加工一下会更像双面人”,“在台下排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排练的时候台词说的很快,结果上台再一紧张台词背的更快了”,“演员一定要把动作更夸张一些,……,否则离舞台太远的观众会听不见看不清,会影响观众看话剧的效果”。班级社区的论文中涉及到了台词音量、台词语气、台词速度等声音表达方面,台词准确度、台词流畅度等内容表达方面,表情、眼神、手势等肢体动作方面,上下场、站位等舞台调度方面,服装合适度、道具适用性等舞美设计方面,初步建构起了戏剧表演理论。从《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到西游记相关现代文学作品拓展阅读,甚至延伸至外国魔幻文学作品阅读,在系统性阅读中持续进行教育戏剧实践,逐步生成出了戏剧知识与表演理论,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理论体系构建。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告知式知识”,本研究中的戏剧剧本知识是学生建构生成的。从学习发生时机看,并不是由教师决定在何时教授知识,而是在真实具体的教育戏剧活动经历中,学生意识到了剧本的重要性,对剧本知识的需求便产生了,显然具有生成性;从内容获得方式看,关于剧本的知识不是由教师准备好再“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从真实的剧本写作体验和真实问题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通过探究、对话不断改进,进而形成共享的班级社区知识,这种知识显然是建构而成。表演理论亦是如此,并非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僵死知识,而是学生从多次戏剧表演实践中体验、反思、总结、提升形成的原创性理论,它虽非成熟的、完美的,却是可以改进的、不断生长的。结语通过持续追踪四年级小学生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西游记》主题阅读教学,研究结果可归结为:第一,知识建构阅读教学营造出安全、自由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学生基于现实问题大胆表达真实的观点,并在观点表达时热衷模仿文中人物、争论故事情节,在教师鼓励下自发产生了零星片段的童话故事演出,走出了教育戏剧自发性萌发的实践道路。片段演出激发了对表演的强烈喜爱以及由表演带来的自信和学习热情,为后续戏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第二,在四年级上学期末完成《西游记》整本书知识建构阅读后,学生创编出丰富多样的西游剧本,进行了西游记故事系列表演,进入教育戏剧的多元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把握“小组剧本编写困境”中蕴含的教育时机,创生出“全员参与式剧本编写”方式,有效推动了教育戏剧实践的顺利进行。第三,《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完成以后初步建构起剧本知识体系,从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和拓展阅读时对两次戏剧表演的口头互评到外国魔幻文学作品阅读时对表演认识的论文写作,师生在系统性阅读中生成了戏剧知识与表演理论,教育戏剧逐步走向理论体系构建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学生自发的教育戏剧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知识建构教学中生成性课程的演化过程。知识建构阅读教学生成并演化出教育戏剧,教育戏剧也促进了阅读效果的深化。学生进行剧本创编时,是对阅读文本的情节化和戏剧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在进行剧本表演时,则将剧本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化的场景、表情和动作,深入建构文本意义。知识建构阅读教学及其伴生的教育戏剧在共生共融中走向共同发展。显然,本研究揭示的教育戏剧的机会生成与演化只是小学阶段教育戏剧实践中的一个个案,不能代表所有教育戏剧实践。但本研究力图勾勒知识建构阅读中伴生的教育戏剧的实践阶段,呈现其中细节、分析其中规律,一则可以作为生成性教育戏剧的研究素材,二则亦可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赵小凤,李如密.教育戏剧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3):21-26.

[2]马利文.专题:教育戏剧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学报,2014,10(01):56.

[3]黄爱华,徐大军,陈漪.中小学戏剧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06-110.

[4]关舒文,吕立杰.整本书阅读:价值向度、现实困境与当代突围[J].中国教育学刊,2019,(09):75-80.

[5]柯淑明.语文课本剧编演的指导[J].福建论坛,2006,(06):47-49.

[6]ScardamaliaM,BereiterC.KnowledgeBuilding[M]//JWGuthrie(Ed.).EncyclopediaofEducation(2nded).NewYork,NY:MacmillanReference,2003:1370-1373.

[7]张义兵.大学生的知识创新学习机制:个案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08):78-82.

[8]何强生.创造性戏剧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2):62-65.

[9]范煜辉.回顾与反思:儿童戏剧的发生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45-50.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戏剧视角;情境演诵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着费、慢、少、差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下,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课,课堂上的阅读时间很少,同时在课堂上也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仍然是在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不到很好的激发,学习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2)整个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流程,即教师先对上一节课进行总结说明并导入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之后开始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再对课文进行精细化的品读,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概括并进行习题训练,这种过于单一并且固定的教学流程并不利于整体地去感知课文中的内容,文章的整体性和韵味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语文教学活动中无法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长久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也都受到了干扰,他们在课堂上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成绩展开的,阅读测试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一方面的内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同时课堂的趣味性也很差;(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特点尤为明显。学生在课堂上往往都要被动的听从教师朗读课文和讲授语文知识,他们没有充足的读书时间,也无法全面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和电视等传播媒介也对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少有时间去读书,即使有时间也几乎都是肤浅并且碎片化的阅读语文课文[1]。新的时代背景以及小学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进行了再定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的得到创新,课堂上学生不应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并且背诵知识,他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孩子们在小学阶段会更多的体现自身的天性,他们大多是活泼好动的,对于创新和表演也有着很大的热情,如果能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教育戏剧的策略,并有效地运用“情境演诵”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二、教育戏剧视野下的“情境演诵”

(一)教育戏剧的基本概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英国两位学者率先提出了教育戏剧的概念,在那时是将其称为戏剧教学法的,他们是在深入了解儿童学习模式以及相关的戏剧表演技巧的基础上,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地融合了戏剧这一媒介,并在不断实践和练习后逐步形成的一种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或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的应用戏剧手段的方法就是教育戏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将戏剧的表演方法及相关元素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戏剧形式,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主题深化、小组探讨以及情境设置等形式,通过学生们共同创造的戏剧活动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中,在构建性别角色、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教学中都能看到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我国的港澳台等地区在较早的时期也已经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戏剧的方法了[2]。(二)情境演诵的基本概论。作为一种在规定情境下通过扮演情境中各类角色并进行朗诵的教学方式,情境演诵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方面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师在课前会提前设置好具体的场景或情境,这些场景或情境大多数都是具体生动的并且是有情绪色彩的,通过让学生去演绎情境中的角色以及朗诵角色中的台词或旁白,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演”通常都是无声态势语的,而“诵”则是有声语言的,通过这种“演”和“诵”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也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教材中想要表达的观点和内容,让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传统的朗诵活动相比,这种方式在“诵”的过程中也要进行表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很强的观赏性。针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基于教育戏剧视角下的“情境演诵”这种教学方式应用的还并不广泛,一部分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会采用朗诵的形式,之后的小学后段以及初高中阶段在课堂上就不太会进行朗诵表演了,如果能够更好的应用基于教育戏剧理念的“情境演诵”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对于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3]。

三、教育戏剧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演诵”教学研究

(一)情境演诵的具体教学形式。在教学戏剧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境演诵这一教学方法时,我们可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教学形式:(1)分角色的演诵。这种形式就是根据语文教材中的具体文章类型,将合适的课文设计成剧本并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应以旁白、独白和对话等戏剧语言为主,让学生去认真揣摩角色语感、语调和语音,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把握;(2)课本剧的改编和表演。这是对课本中现有课文的一种再创新,将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让学生分别扮演剧本中的各个人物,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也是让她们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剧本中的人物,在表演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并有效解决人物所面临的问题;(3)原创剧目的表演。这种表演形式的难度更高,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剧目进行一系列的编排和导演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原创时间;(4)再现经典剧目。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剧目重新编排并进行演诵演绎,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那些经典台词的语言魅力,同时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这些经典文章的人文内涵。(二)小学语文进行情境演诵教学的基本步骤。首先,教师应先选择课文并提前编排好规定的情境。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的课文是可以采用情境演诵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有的课文则是不适合的,那么教师就要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筛选。通常所选择的课文都具有一定的文本空间,有着明显的音乐性、叙事性和想象性的特点,教师以这些文章为基础并设置好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以及性格等实际情境;其次,创设情境,引发大家的感情共鸣。教师所构建的情境并不是要跟课文中的内容完全一样,尽可能地营造虚实结合的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的情境演诵主要是通过表演体会和语言描述这两种情境来实现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研究课文内容,可适当在情境中增多一些情感,让学生在演诵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迸发出足够的热情;然后,就是正式的情境演诵过程了。让学生分别扮演规定情境中的人物角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真实的表演和朗诵,而在表演的过程中也会逐步的进入角色,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这种教学的形式对他们一定会产生更深刻的触动;最后,学生对感悟的质疑和总结。教师在规定的情境中是会设置一定的悬念和疑问的,而学生表演和朗诵的过程中也会逐步的探索这些问题并将其解决,学生最后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真正的实现自我成长[4]。(三)情境演诵的教学原则。戏剧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的,那么戏剧艺术的组合方式就一定是非常多样性的,选择情境演诵这种教学方式会大大拓宽教师与学生的创作空间,同时也可能会让师生之间产生选择性困惑的情况,有的时候也易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因此,进行情境演诵教学时一定要遵循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的原则。选择情境演诵教学时可能不需要追求故事或情节的完整性,但其所展现的角色以及社会现象都是要能够精准的切入主线的,要能够将主题准确地表达出来,教育戏剧的重点应是表演的形式和过程,无论是观摩人员还是参与人员都要真正的理解情境所要表达的内涵和主题。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创新,也可以对情感进行个性化展现和差异化处理,但前提都必须是要完全尊重课文的主旨的,严禁出现混淆视听和歪曲史实的戏剧演绎情况,科学的设计情境主题,让演诵这种教学形式真正的服务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5]。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教育戏剧视野下的“情境演诵”以及教育戏剧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演诵”教学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果能够科学的应用基于教育戏剧视角的“情境演诵”的方式,那么对于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并且也能够充分的保证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晓逸.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中的研究综述[J].华人时刊(校长),2020,(03):62-63.

[2]陈炫静.例谈教育戏剧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06):136-137.

[3]范丽平.小学语文课堂对儿童教育戏剧的实践及思考[J].科幻画报,2020,(09):221.

[4]邓彩红.教育戏剧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例谈[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12):32-33.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3

目前,我国戏剧教育面临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戏剧教育不再是少数专业戏剧院校,和有开设有关戏剧专业课程的艺术类院校的专利,戏剧教育该如何普及?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戏剧教育作为我国艺术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教育领域得到贯彻落实,不仅是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戏剧文化,实现戏剧在现代社会群体中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更是为了提升现代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现阶段,我国戏剧教育大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另一种则是通识性、带有泛戏剧意味的教育,其主要包括戏剧历史、戏剧理论和思想哲学等文化课程。然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戏剧教育的整体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致使其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虽然我国大多数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师和有关教育部门,为应对这一全新的挑战,在积极深入地研究戏剧教育的发展新路径,但却还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戏剧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新时展背景下,戏剧教育并未在管理体制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与时俱进,所以导致戏剧教育难以在新时展背景下保持自己的教育优势和价值,致使其陷入尴尬境地。

二、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解析

所谓戏剧教育,指的是与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相类似的艺术教育,其教学目标、教学方向、教学大纲等紧紧围绕戏剧艺术。从狭义的层面分析,戏剧教育是指专业戏剧教育,由专业的艺术院校负责戏剧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专业的艺术院校中开展戏剧教育,其人才培养方向大多是编剧、导演、演员及舞美音效设计师等专门的戏剧从业人员,从业范围相对较窄。从广义的层面理解,戏剧教育也包含非专业性的戏剧教育,与专业艺术类院校所开展的戏剧教育不同,其教育活动面向的是社会全体人群,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是戏剧融入教育的一种全新途径。(一)戏剧教育是面向全体人群的普适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戏剧教育逐渐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并开展了实际的教学活动。在国内诸多高中教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戏剧教育的身影,其往往位于“艺术生活”门类下的“表演艺术”课程中。在国内教育界,教育新课程改革一大亮点便是将戏剧纳入艺术课程之中,将戏剧教育与传统音乐类教育、美术类教育等融为一体。在这一发展形势下,戏剧教育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并通过对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戏剧教育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教育功能,其并不只是针对少数的精英进行教育,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小到中小学,大到大学,全体学生都可以从戏剧教育中受益。所以有关部门便针对戏剧教育这一教学特点和优势,积极地将戏剧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中,在此基础上将戏剧教育推向全体在学人群,使其成为具有普适性的艺术类教育。(二)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人格心理学进行深入钻研,发现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此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体而言,人格作为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品德、性格、行为方式、认知风格、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代表着人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质。戏剧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参演者与观赏者之间产生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充分调动观赏者的情感认同,从而对观赏者产生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戏剧教育还肩负着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更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戏剧教育运用于学校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

(一)在学校学科教育中融入戏剧教育。在学校学科教育中融入戏剧教育,是指在艺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戏剧教育,将戏剧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学制当中来进行教学,并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目前,全球已经有很多地区实现了将戏剧教育融入学校学科教育当中,并设置了专门的戏剧课程,主要有美国的单科戏剧教学课程、英国的复科统整戏剧教学课程、台湾的跨科统整戏剧教学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然而,戏剧教育在中国大陆学校学科教育中,却只是被当成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的一部分,戏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逐渐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实现了戏剧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有效融入,并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整合成为一项综合艺术课程,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因素的限制,国内的戏剧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融入还有所欠缺,并未像美国、英国将戏剧当作常规课程进行教学,大多是以兴趣班、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戏剧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自身便包含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艺术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如果能以戏剧教育为框架、以戏剧文化为核心,那么将会非常有利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二)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又分为渗透戏剧教育内容和渗透戏剧教育方法两种。首先,在学校专业教育中,实现戏剧教育内容的渗透,指的是在语文、英语等教学当中,直接引入戏剧文学剧本,以戏剧教育内容扩充和丰富语文、英语等专业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便可理解到戏剧教育自身的价值与内涵,实现我国戏剧文化的传承,达到戏剧教育的目的。比如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便常常会加入中外戏剧名作,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禺的《雷雨》以及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些都是世界经典戏剧著作。通过对这些戏剧教育内容进行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戏剧的基础知识与文化底蕴,培养其对于戏剧的浓厚兴趣。其次,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方法,也可将其称之为“戏剧教学法”,是指根据专业教育内容与教学目标,与戏剧相结合进行统整,然后以一种戏剧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戏剧教育及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活动。(三)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指的是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戏剧教育外,还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以戏剧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科知识与戏剧知识的传授,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艺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小学中,大多开展活动性戏剧教育,又辅之一定的专业戏剧表演训练以及专业剧团演出观赏等。在大陆地区高等院校中,戏剧教育在学校实践活动中的融入相对较为广泛,大学生的校园戏剧活动开展非常频繁,大多是以自愿组织剧社的形式开展戏剧活动,然后通过学生会、团委等学校部门直接组织戏剧演出。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不仅教育形式新颖有趣,更可以成为独立的戏剧节,以独立的戏剧节为载体,定期开展主题戏剧表演,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与学习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运用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我国戏剧教育若想实现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和渗透,转变教育观念是最关键的因素,而落实政策措施、建设教师队伍则是实施戏剧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戏剧教育在国内教育领域中的融入,必须要重视并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戏剧教育在我国校园中的扎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肖泽.理想信念教育:中专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的“指南针”——原创毕业剧目<青春叩问>教学创作探索与思考[J].戏剧之家,2020,(15):156-157.

[2]金游子.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与实践——以首师大音乐学院情景剧<曹火星>为例[J].艺海,2020,(05):149-151.

[3]邹宏杨.浅谈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23-224.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教育戏剧;基础教育;理念;实践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运用,需要从明确教育戏剧的实践理念、构建教育戏剧的实践队伍以及创新教育戏剧的实践方法等层面着手,发挥出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使教育戏剧成为基础教育开展的重要支持和补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教育戏剧概述

在教育戏剧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和把握,更多地依赖于全身心的投入,从而使得这种教育形式能更多地激发出学生的能动性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能力培养,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戏剧模式下,学生不再觉得知识枯燥乏味,而是能够通过戏剧表演、戏剧角色的理解等方式,将思维拓展延伸至更广泛的教育内容中,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

(一)强化学生表现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并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由于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老师的身上,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知不足,使得基础教育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将课程学习当作是一种任务、一种压力,难以激发出学生内在的表现意识和积极性。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天性使然,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达需求,而传统教育模式将学生的这种天性进行了压制,使得学生在表现能力的发展上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运用教育戏剧,能够对原有的课堂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运用教育戏剧,学生爱表现的天性有了一个发泄口,而且教育戏剧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1]。在教育戏剧模式下,能够构建起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沟通关系,在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能力得到强化,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的鼓励,让学生将内心想法、思想情绪等有效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在运用教育戏剧的过程中,有着大量的角色互动,学生通过台词、旁白、动作等,可以形成良好的表现力,从而实现基础教育中素质培养的目标。

(二)强化学生自学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强化,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终身能力,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后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我有着重要价值。教育戏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有效的自学能力提升渠道,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学生通过戏剧演绎,可以深化对课本中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的理解,从而更全面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2]。在教育戏剧的运用上,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参与者,能够从实践的层面将理论知识进行解析,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的僵化局面。

(三)强化学生内在动机

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便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意识和驱动力,使得基础教育对学生来说不再是负担和压力。教育戏剧以其独特的知识传递形式,让学生更愿意去接受和参与,从而将书本知识传递转变为一种参与性的探究,这种教育形式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教育戏剧,形成对知识的准确认知。在教育戏剧运用的过程中,知识传递不再是老师的要求和强迫,而是通过教育戏剧这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关注,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戏剧中的相关知识内容,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学生自发、主动学习的前提[3]。学生在教育戏剧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并愿意畅游于教育戏剧所营造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戏剧角色的演绎等方式,将知识融入戏剧表演中,形成了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明确教育戏剧的实践理念

教育戏剧在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应用,需要有科学明确的理念作为指导。教育戏剧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完善和补充,其实施的宗旨是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育戏剧的落实上,不能本末倒置。教育戏剧的实践理念和原则,要始终以教育为导向,在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内实施。在教育戏剧的运用上,要注重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戏剧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避免对正式授课造成影响。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融入,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设计,让学生基于教育戏剧的参与,增强对课程知识的探究意识。例如,在教育戏剧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知识导入环节。课前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教育戏剧的演绎。这样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后续的正式授课中,并且学生在教育戏剧演绎的过程中产生的对角色、情节等方面的疑惑,也可以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得到解答。教育戏剧的开展,要尊重基础教育的目标,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除了在课前导入中运用教育戏剧外,也可以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进行运用,运用教育戏剧来解释知识难点和重点[4]。在课后,可以运用教育戏剧进行知识复习和巩固。基础教育中的各科教师,都可以通过教育戏剧的有效融合来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发挥教育戏剧的教育价值。

(二)构建教育戏剧的实践队伍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当中的实践,需要一支具有戏剧认知和教育素养的队伍作为基础。在教育戏剧运用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构建与培养。在对教师队伍进行知识和能力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将教育戏剧作为一个重点去落实。通过定期组织各科教师进行集训,将教育戏剧的理念和实践知识进行传递,让各科教师对教育戏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而能够将教育戏剧更好地落实于教学实践当中[5]。戏剧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与各地方戏剧院校进行合作,委派教师去进修学习,使教师的戏剧素养得以提升,为教育戏剧的实践运用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实现教育与戏剧的全面结合。

(三)创新教育戏剧的实践方法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最终要从教育方法上予以体现。教育戏剧的形式是戏剧,但核心是教育,因此在基础教育中,需要通过实践效果来综合考虑教育戏剧的应用方式。由于不同的基础教育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有所差异,所以在实践教育戏剧的过程中,也要进行方式方法上的积极探索,使教育戏剧能够与基础教学科目相一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去领会知识的内涵。1.教育戏剧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英语知识属于一种外来知识体系,学生往往没有运用英语的环境,因而使得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难以掌握。在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将单词、短语和语法等相关知识的记忆作为英语教育的重点,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背诵中容易对英语产生逆反心理。这种英语教育模式,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应用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学到的都是“哑巴英语”[6]。将教育戏剧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英语课文改编成为戏剧内容进行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课文,还能有效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更愿意主动用英语进行沟通互动。2.教育戏剧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将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基础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语文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情感、思路和故事的脉络等,并可以结合教育戏剧,将语文课文背后的深刻内涵呈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编排来完成教育戏剧的运用。如《景阳冈》这篇课文,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武松”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通过教育戏剧来进行全面的塑造[7]。学生在演绎和观看的过程中,会对课文有更加清晰的体会。从景阳冈上武松打虎的角度出发来勾画出武松的形象,与整个《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形象不谋而合,可以结合教育戏剧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深度揣摩,使语文教学的效果得以明显提升。3.教育戏剧在政治课程中的应用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提出,基础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成效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将教育戏剧融入政治课程中,能够通过戏剧形式反映出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意识等,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足[8]。例如,对于现代教育过程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就可以编排教育戏剧,让学生通过排练和演绎来强化对这种行为的反思。学生通过教育戏剧中的故事情节,从自身感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进而能够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纠正错误行为,使政治教育的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

四、结束语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空间非常广阔,很多的课程当中都能够落实教育戏剧。在教育戏剧实践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教育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从教学效果出发,探索教育戏剧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黄莉君.教育戏剧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乔真.当下小学教育阶段教育戏剧的发展现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56):261-262.

[3]张颖莉,赵艳.中国戏剧教育研究现状——基于CNKI学术期刊2007-2017年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5):15-21.

[4]马凯.以课本剧为载体的教育戏剧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5]冯灵洁.教育戏剧:小学价值教育的一种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8.

[6]陈晨.教育戏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7]徐俊.回望与反思:近二十年大陆教育戏剧相关研究述评[J].戏剧艺术,2017,(01):101-111.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5

1.将戏剧带入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重要性

1.1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由于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剧场性、综合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并且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戏剧与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如果将戏剧融入到教学之中,不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够使其获得表演等方面的艺术熏陶,有着重要的作用[1]。1.2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修养的发展。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由于是对于新鲜的事物,有利于帮助学生促进自身注意力的集中。因此,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将戏剧元素融入其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之中,推动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地帮助。

2.将戏剧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进行结合的方式

2.1做好音乐欣赏课堂方面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视野能力的扩展,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戏剧的播放,而且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戏剧内容进行理解,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主要关于儿童方面内容的戏剧。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们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经典的儿童歌舞片《绿野仙踪》。《绿野仙踪》讲述了美国堪萨斯州一个小姑娘多萝西,由于意外的出现而被龙卷风被带入到了魔幻世界,并且在“奥兹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最终安然回家的故事。起初是由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创作出来的,后来于1939年被美国米高梅公司改编成了一部歌舞片形式的电影。因为是歌舞片,所以影片中拥有大量的歌舞片段。不过由于歌词内容浅显,简单易懂,如果将这部影片给小学生们观赏的话,不仅不会造成无法理解的现象,同时也会被其中的四人组的友谊深深的吸引。通过这部影片,不仅让学生们听到了优美的歌曲,同时也会被其中温情、真实、感人的画面所影响,从而给小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2]。2.2进行戏剧的创编工作。教师为了帮助小学生们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戏剧创编方面的工作,让学生们根据自身对于戏剧的理解进行戏剧的改编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有着极大地帮助。而在进行戏剧创作改编时,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为了进一步促进高年级小学生的发展,可以进行《大海,故乡》这首歌曲的改编。《大海,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中的插曲,创作于1982年,其中体现了人们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拥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3]。而《大海在呼唤》这部影片中,其主要内容描写的是中外两代海员痛苦与欢乐的故事,旨在歌颂他们的美好心灵与国际友谊。根据歌曲和电影的背景,为了让学生们对于其中体现的精神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解,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歌曲的改编时,为了突出其中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恰当的改编,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作为一种拥有着极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教师通过戏剧的形式帮助小学生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通过戏剧,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修养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们更加热爱音乐艺术,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养成集体主义的精神,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雍婧.利用戏剧的形式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1)

【2】黄馨慧.利用戏剧的形式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J】.戏剧之家横,2016(5)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儿童歌舞剧教学法;音乐课堂;教育戏剧

在探索新课堂的过程中,现阶段教师更多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正如《儿童与艺术》(ChildrenAndTheirArt)一书的作者在专著中所作出的阐述一样,“根据琼•金•麦克菲和其他人的早期思想,今天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强调交叉学科的、以行动为主的、依据社会价值观的课程。”[1]在今天的儿童的艺术课堂中,教育工作者们所提及的这三个原则仍然适用,并且被人们所推崇。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他们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开展了相关的艺术教育课程,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元素融入课程中,对孩子们的“美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边歌边舞边演,激发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无限潜能。近年,教育领域的眼光更多的聚焦在了“戏剧”上,人们开始尝试在教育中推广,寻求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与内容。我国港台地区最先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推广与实践,而对于我们内地小学素质教育来讲,教育戏剧的实践与研究较之仍相对薄弱。2010年我国教育部在了部分城市学校开展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的试点通知之后,儿童歌舞剧的教学陆续走进了更多地区的小学课堂,因此“儿童歌舞剧教学法”这个引申名词的提及率也不断飙升。在网络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儿童歌舞剧教学实践的文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也感受到了实践者对于儿童歌舞剧进课堂的乐观态度。然而,在乐观的环境中不乐观的是,对于儿童歌舞剧在教育中实践的理论总结还相对薄弱,更多的是在探索中前行。具体到实践过程中来谈,从课堂的一开始,让孩子们动起来就是关键。麦凯瑟琳认为:“肢体方面的动作是很好的启示练习。音乐或击鼓可以加强情绪,有助于注意的交集。”[2]热身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韵律下自由行走,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会聆听、观察以及用肢体表达。当学生们调动了肢体,课堂氛围也会随之活跃,自然创造力应运而生。课堂中的动静结合是必要的,在整个课堂中应当兼容多元智能,从多元的角度出发,课堂不仅从感受力和表达力方面着手,更多的应当着力于对学生的想象力。课程中还应当涉及到了想象力的练习,在音乐的规定情境中,培养学生即兴编讲故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合理地将人物、情节、节拍与动作结合,用声音和动作表达抽象的概念。在上好儿童歌舞剧教学的课程之后,要统筹好各个阶段,真正推出一个作品是一个大工程。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怎样在不耽误正常教学的范围之内,利用好各方资源做出一个儿童歌舞剧作品成为关键。

一、故事的选择和剧本的写作

“一剧之本”在编写时,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客观也有主观。音乐老师与语文老师、英语老师商榷剧本的故事情节、主旨思想、人物形象等,在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戏剧史学家奥斯卡•布鲁克特十分重视创作,他认为“创作包括了许多过去没有而现在开始存在的事物。没有创作,生活将无乐趣;没有创作,社会将逐渐消灭,因此,鼓励创作应该是我们学校的主要目标。”[3]在填鸭式教学的大环境下,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是被动的,老师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学生照搬,在其中孩子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编写剧本,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一点是困难的。但从另一角度来讲,分开写剧本,然后由教师整合,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创作方式。在剧本创作方面,笔者认为首先一定要贴近这个年龄段群体的生活,基于真实的情况下再进行创造,会使之更容易地走进人们心里。另外,歌、舞、童谣都可以更具地方色彩,添入剧本中,为剧本增色。

二、音乐的选配和歌词的编写

在音乐的选配方面,通常会出现在歌舞剧中的音乐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新的音乐,另外一种则是原有的音乐。对于创作歌舞剧来讲,为剧本创作出全新的音乐是一种挑战,这对音乐老师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就会显得略高,同时,如果创作得很成功,也会比原有的音乐更贴合全新创作的剧本。原有音乐的优点就在于,耳熟能详的旋律和节拍的代入感就会强于新歌,观众会随之一起伴唱。改编也是一种好的方式,在音乐的选择时,可以选择那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老歌,对其进行改编和填词,会使儿童剧的音乐也大放异彩,总之,不管是新歌老感觉还是老歌新感觉,都会使歌舞剧在听觉上感染观众。

三、舞蹈的编创和舞台的设计

舞蹈和舞美都是最直观的表现着作品的形式,对于舞蹈来讲,强调在孩子们的舞蹈能力水平范围内,降低动作的难度。不可否认,这是一项基本原则,美感不仅仅体现在难度系数上,歌舞剧中不仅是有歌有舞,还有合乎情理的舞台调度。舞台设计也要在表达主题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结合美与实用,使呈现丰满而无赘余。因而在舞蹈的编创与舞台的设计方面,也同样是需要下功夫的,这些可以说是一出戏的门面,只有做到形式之美与内容之美并行,才可谓美中之美。四、排练与演出排练要根据演出制定一个排练的计划,对于每周的音乐课来讲,不仅要充分利用好音乐课的课堂时间进行反复的排练,而且要不断地把歌舞剧元素加入到排练的范围中,经历初排、细排、复排、连排等几个过程,“分”做好细节,“合”做好整一,不断地为作品润色,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在创编整个作品的过程中,要多角度考虑,组装也要考量技艺。当然,儿童歌舞剧教学在课堂中当是一个延续性的实践过程,“重在过程”当是一大原则。“儿童歌舞剧的演出作为一种创作性的戏剧活动,其主要目的并不在演出,而在教育。所以,即使是在演出后的一切作为也不容忽视,尽量使演出的教育意义能够一贯、持续且延伸应用到生活中或一般的教学上。”[4]一定意义上讲,这才是儿童歌舞剧教学法进课堂的真正意义所在,以此循环往复,在课堂中拓展创造,延伸活动,终而展演。歌舞剧教学法的实践意义同学校戏剧教育相通,钱初熹在他的一书中把它归纳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肢体的运用能力、即兴创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和戏剧(歌舞剧)创作能力。”[5]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轻松教学环境中,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训练、练习以及形式多样的课程,获得多维度的知识,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正如美国儿童戏剧教育家麦凯瑟琳强调的,“通过戏剧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目标。”[6]“批判性思考能力”正是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的我们来讲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已经很习惯在答题的时候不断地向着所谓的标准答案靠拢,从小学的语文课起,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在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最重要的是总结中心思想。某种意义上说,在学习课文时,这些问题是必要的,但是他的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都会标杆一种正确答案,试图让孩子们记住,考试的时候孩子们用其记忆力“大展身手”,这剥夺了孩子们多方向思考的能力,因而传统课堂中的孩子很难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对错正误不应该作为一个概念上的标准,非传统课堂的真正意义正体现在它没有唯一答案,在实践中获得的绝非一个固定“答案”。儿童歌舞剧教学法的实践课堂作为非传统课堂,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基于多样的形式、内容的课堂,协调交叉的学科,更全面地提升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儿童歌舞剧教学法在中小学课堂中的未来应该以更“脚踏实地”的态度践行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中,探索阶段起初“借鉴”然后“创新”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从多元智能培养的角度出发,从多角度来拓宽实践课堂。

作者:王梦施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艾尔•赫维茨,迈克尔•戴著.郭敏译.儿童与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张伯苓;教育戏剧;人格教育;精神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倡行,戏剧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加入,以及对英美等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介绍,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教育剧场(TheatreinEdcation)等概念被人们越来越熟悉,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和重视。但论者多把探索和借鉴的目光投向国外的教育戏剧理论和实践。其实,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早在我国上个世纪初期就已轰轰烈烈,如张伯苓在南开学校倡行教育性戏剧活动;陶行知、晏阳初、卢作孚等教育家利用戏剧普及民众教育;1915年7月,当时的教育部所设立的“通俗教育研究会”,下设有小说、戏曲、讲演三股,“以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为宗旨”[1](《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研究会章程》),这些都是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有效探索,并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有形的参照和可贵的经验。本文试探析南开新剧运动的倡行者、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以育才救国为目的的教育戏剧观念及其前导性和现实意义。

教育戏剧的理念不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注重通过戏剧方式对学生进行一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及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培训,它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或说是戏剧方式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把戏剧活动引入教育领域,利用戏剧的情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此,戏剧活动成为一种教育媒介、平台。按其参加人和面向对象的不同,它有形形色色的实践形式,如儿童教育戏剧、校园教育戏剧、民众教育戏剧等。张伯苓所倡导、推行的南开戏剧活动以其参加人员、活动范围和面向的观众来看,属于校园戏剧,是教育戏剧整体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他对南开戏剧活动的理解和指导原则从属于他的教育目的,明确指向于学生的道德、人格、精神教育。

1944年南开四十周年校庆之际,张伯苓总结性提到南开学校为实现育才救国之目的,对于学生训练,特别注意体育、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等五点,其中针对“国人团结力薄弱,精神涣散,原因在不能合作,与无组织能力”,张伯苓意图利用一些课外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团体组织”能力,其中就有“新剧”一项,并指出南开提倡新剧,“最初目的,仅在藉演剧以练习演说,改良社会,及后方作纯艺术之研究”[2](《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这就明确了张伯苓在南开倡行戏剧的学校课外活动性质与教育戏剧性质,目的是培养将来能服务社会的新人才。这一目的使得张伯苓的教育戏剧观念指向于他所说的人格教育①、精神教育②,而非才艺教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有关阐述:

其一,学生在演剧过程中能获得一些深刻的人生感悟。张伯苓指出,要演好一个角色,得到观众的承认和喝彩,就要在台下精心地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一剧中角色有工拙之殊,工者类能于出场前静坐默思,揣摩完善,迨出场时胸有成竹,故言语姿态惟妙惟肖,受人欢迎;否则,临场草草从事,何能中肯?何能致胜哉?”他根据莎士比亚世界即一舞台的观念,强调戏剧是人生的缩影,舞台上的演练,能让演者获得许多人生的体悟,是走上社会的准备。“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庸愚、英杰,即其剧中之角色也。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由此,演者可以体悟到,自己也是社会大舞台上的一个角色,要使自己完善,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承认,就要事先做仔细的准备,即所谓“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如此则“诸生可为新剧中之角色,且可为学校中、世界中之角色矣”[2](《舞台、学校和世界》)。

其二,戏剧能提供许多的生活知识和为人处世的经验。由于戏剧是社会人生的精心模仿,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生知识、社会经验,正如南开学生曾中毅所言:“曲之宗旨,必超拔高尚,其事理又必合社会,种因收果,得失起伏,以及一切言语、进退、止辍、节骤,编者皆能摹仿风俗,刻入人情。”[3](《说吾校演剧之益》)而且由于时代潮流的激荡,戏剧多探讨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题材,那么学生在观剧或演剧的过程中,在理解角色和故事意义的过程中,戏剧中角色所经历的人生会让演者和观者实地感悟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经验,可刺激其成长与发展。所以张伯苓有言:“从戏剧里面可以得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戏剧中有小丑、小生、老生等等,如果在戏剧中能扮什么象什么,将来在社会上也必能应付各种环境。”[2](《演剧与作人》)他所根据的理念就是戏剧是压缩了的精炼人生,人也是社会大舞台上的角色,扮演戏剧角色,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在社会上做事正如演戏一般),可以帮助他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在角色的扮演实践中增强自信心,获取满足感,激发创造力。

其三,演剧活动能让学生体悟团队精神,养成合作能力。张伯苓十分痛恨国人的“私”,认为这是国力衰败、民心不振的首要原因,“中国至深之病,实不在个人之没有能力,而在个人之缺乏合作精神”[4](《今后南开的新使命》)。团结与合作是张伯苓亟想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品德与能力,“本校教育宗旨,系造就学生将来能通力合作,互相扶持,成为活泼勤奋、自治治人之一般人才”[4](《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前文提到南开创办新剧团、提倡新剧是被张伯苓列为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项手段。因为戏剧演出是一项团体活动,一部戏的演出需要来自各方面的默契合作,而且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职责清楚明白、认真完成。学生由一个角色的扮演,不但可以体会人物的情感心灵,感受故事的主题意向,渗入自己的理解和情绪并把它们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为工作需要须学会与他人沟通,在合作时互相尊重及聆听对方,这样的演剧活动不只是训练演技,更是培养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沟通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溶入社会、服务社会。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参与者体悟集体的智慧,培养起团队精神、合作能力。

其四,演剧活动能为学生锻练演讲能力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张伯苓兴办教育,旨在痛矫时弊,育才救国,认为欲教育发生实效,就需注意造就的人才有转移风俗、刷新思潮、改良社会之能力,所以他积极倡导学生锻练演讲能力。他认为:“演讲目的,在练习学生说话之技术,与发表思想之能力,并可进为推选民主政治之准备。”[2](《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振人心之利器有二:曰演说;曰报纸。……须藉此练习备将来苦口婆心,正言劝世,以振起国民新精神,以重续国家新运命耳。”[2](《拟向校风社社员演说大旨》)由此我们就可理解,张伯苓看中戏剧,除欲借此锻练学生的处世能力、组织能力、团体精神之外,还想让学生在剧场中练习演讲能力,以便将来走上社会,正言劝世,以唤醒民众,振作人心,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张伯苓看中演剧正有这样的功效,因为戏剧是要靠演员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的艺术,一个人必须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肢体表达、面部表情等)才能胜任,这是演员的基本素质。另外,演剧是一个集体合作的活动,演员必须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演剧活动能锻练人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此二者正是演讲所要具备的能力。

由此可见,张伯苓是把戏剧活动视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而把它引入学校教育领域、作为一个教育媒介来应用它的。他要发扬戏剧的教育功能的理念,也是与他教育家的思路是一致的,与他育才救国的目的是一致的。由于时代精神和民族现实的促发,张伯苓在学生教育上反对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能改良社会的干才的培养,“若仅为个人增加知识技能而办教育,则教育神圣亦不足称矣”[2](《在南开学校全体教职员会上的开会词》)。在育才实践中,他更重视对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便将来能适应转移风俗、刷新思潮、改良社会的需要。他赞成南开的校园戏剧组织,就是因为演剧活动能给学生以书本中所不能得到的精神、能力训练,他认为学生来学校念书,“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的活动,从这里面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2](《演剧与作人》)。所以他看中的不是戏剧能给学生的才艺方面的教育,而是戏剧在学生人格素养、公共意识、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以求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这就是他所说的“精神教育”、“人格教育”。对于造就新人才,“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讲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里计”[2](《教育者当注重人格感化》);而“精神教育”是不可能靠知识传授的,只能是一种醍醐灌顶的体悟、潜移默化的养成,所以他提倡许多课外活动,以求达到造就具有“完全人格”、能“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新人才的教育目的。而他认为戏剧活动即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他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这些认识也在南开学生中得到响应,他们谈论戏剧多言及戏剧的社会教化功能,以及演剧对人的精神、素质上的影响作用,如:

戏剧本为教育之一种,故宗旨宜纯,不宜邪僻。[3](铁卿《说改良戏曲》)

戏剧是人生动作和精神的表象,对于社会的感化力很大。[3](胡维宪《我对于编作剧本的意见》)

戏剧是多种艺术复合体,一方面可以增进人生的乐趣,一方面亦可以作改善社会工具。[3](陈善忱《Plasticity与演剧》)

(由于戏剧摹画社会风俗人情,细致入微)学生于求学之外,又得此精深之阅历,其有助于将来处世,获益靡穷。(学校演剧使得学校声名远播)是则学生于遵校章之外,又知所以爱校誉,推此而大之,则知所以爱团体,爱社会……[3](曾中毅《说吾校演剧之益》)

张伯苓对戏剧的这一认识及其倡行新剧的思路和旨意,成为南开剧运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影响着南开新剧运动中师生的戏剧观念,也指导着他们的戏剧活动路向。

英美等国、港台地区的教育戏剧理念是把演剧的架构化解为一个个要素,融入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戏剧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它重戏剧活动过程中的教育功效,而非把戏剧本身作为目的,所以有“过程戏剧”(ProcessDrama)这一概念[5]。在这一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中,重视的是参与者的交际、表达、情感、想象力、集体意识等素质的养成和体悟。它应用很广,形式多样,可以渗入学校课程的教学、社区的活动、儿童的游戏等。

张伯苓把对学生口才锻练、团队精神的培养置入戏剧活动的框架中,这一理念与当代的“教育戏剧”概念是十分契合的。而他把戏剧引入校园以培养学生素质的思路和实践,在当时对戏剧的教育功能认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给当时社会上的农民戏剧、平民戏剧等教育戏剧形式以有形的参照,也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戏剧(尤其是在中小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总之,他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阐述和实践,在我国教育戏剧理论的建构中有着前导性和启发性。

国际上教育戏剧思潮发起于二战后,蓬勃发展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美等地,香港地区教育戏剧的历史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而早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张伯苓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阐述以及他对南开戏剧活动的人格教育导向就已相当明确。在张伯苓,南开的戏剧运动是他实施育才救国方针的一个有效的媒介。

当然,由于南开戏剧活动的校园活动性质,它只是学校实施教书育才、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一个课外活动,所以它没有吸纳民众参与戏剧活动,也没有走出校园,面向民众普及教育的实践。但它所倡导的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理念在当时确起到了范导作用,而且它对当时的戏剧方式社会教育思潮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有形的参照作用。放眼当时教育界,张伯苓把戏剧视为培育人才、改良社会的一种方式的理念应是较早的。在它之后,许多教育家践行着这一理念,把戏剧作为手段实施其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农民教育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教育。陶行知把戏剧作为教育民众的有力和有效手段。三十年代,他在南京晓庄师范建立晓庄剧社,推行农民戏剧。此后,谷剑尘在江苏无锡省立教育学院开展农民戏剧运动,阎哲吾在山东济南进行农民戏剧教育运动,李一非在河北通县民众教育馆进行民众戏剧探索。卢作孚二、三十年代在四川的泸州、成都、北碚主持通俗教育馆或民众教育馆,也以戏剧、讲演、音乐等为手段进行教育,以启迪市民智识,涵养其性灵。三十年代,晏阳初倡导、促成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践,也是以戏剧为媒介,以推行其平民教育思想。这些教育家们都是看到了戏剧在社会教育中的有力、有效作用,视戏剧为最民众、最有力的教育手段,目的是传播知识,唤醒民众,振起人心,使他们在戏剧活动中领悟并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启发民众斗志,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的目标。在晏阳初倡导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东不落岗村农民建起自己的剧场,上有对联曰:“利用农闲传播社会教育,推广戏剧唤起民族精神。”就很好地说明了戏剧在实施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性质,以及教育家选择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的目的。

这些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实践有着明显的南开剧运“改良社会”宗旨的精神,是对张伯苓戏剧方式育人方针在社会教育实践上的具体实施和真正推广。这些社会教育的实践与南开剧运宗旨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指向改良社会,振兴国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南开剧运社会教育意识的先导作用,以及其戏剧活动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实验性质。

现在,南开剧运所焕发的光彩早已消歇,但张伯苓先生所阐发的教育戏剧观念仍启发着我们有关戏剧的许多思考。我们今天应如何发展戏剧,利用戏剧,使它成为实施社会教育的有利、有效媒介?戏剧如何走出实验的舞台,走入社会,走近民众?如何在当代的传播媒介中发挥戏剧的教育功能?南开剧运重视戏剧形式在培养人们生活能力、团体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利用,以及改良社会的宗旨,使我们看到了戏剧艺术形式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功能。我国近年已经在中小学的艺术课程中设置戏剧知识和以戏剧形式的知识传授,说明有识之士也看到了戏剧在教育上的功能,如教育部制订的《学生艺术能力发展水平参照表》中就指出了要利用戏剧方式锻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舞蹈和戏剧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6]那么,张伯苓先生以演剧活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总结和借鉴,以作为我们今天发展戏剧、利用戏剧的有效参照。

注释:

①张伯苓《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中言:“教育一事非独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见崔国良编《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曾中毅《说吾校演剧之益》中言:“此固吾学生数百人期年所乐遇之大好机会,校长张伯苓先生所乐道之精神教育也。”夏家善等编《南开话剧运动史料》,南开大学1984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12.

[2]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08,17~18,26,155,307,34,88,26,108.

[3]夏家善等.南开话剧运动史料[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0,13,20,22,10~11.

[4]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55,3.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8

在我国,传统艺术教育始终宽泛地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个领域,且多以分科教学的方式存在。然而,真正将艺术教育明晰定位在“艺术”,且将其以综合的方式呈现的是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中开展艺术课程,这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艺术课程打破传统艺术教育分科而教的界限,注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门类以及与其他非艺术领域之间的融合,强调以人文精神为主线,知识技能为辅线,密切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联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之目的。为了避免与以往的艺术教育在概念上发生混淆,中小学界常称之为“艺术课”、“综合艺术课”或“艺术综合课”。

无疑,这样一门艺术课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业已习惯了传统分科教学的广大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现在从事中小学艺术学科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原来从事单科音乐或美术教学的教师,目前情况下,跨学科教学存在现实的困难。5个年头过去了,师资问题自始至终存在甚至困扰和阻碍着改革的进程。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以深化艺术教育改革,推进课程与教材新体系的构建,着力使艺术学科的价值与功能更大地体现出来,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远在改革之初,学院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成立了小学艺术教育系,主要承担我省贯彻实施国家新课程——小学艺术课程的师资培养、培训和研究任务,也是学院创建特色学科、精品课程的重点科系,同时也成为我国基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艺术课程师资培养和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自2002年起在全国率先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专职综合艺术师资以来,小学艺术教育系紧紧围绕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依托课改实验区基地鲜活的案例和交流互动的大平台,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带科研,深入研究小学艺术课程师资培养的新模式和较完整的架构,为我省小学艺术课程师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艺术课程的核心是综合,综合性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现代社会出现的课程综合化倾向是课程发展历史进程中否定之否定的结果。“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1]

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有一个零点计划,其逻辑前提是科研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所以要以零为起点,重新审视艺术教育。我国在进入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艺术教育,其高瞻远瞩的意图不言而喻。我们知道,信息时代的教育特征是将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单向性、继承性、统一性和专门性转向开放性、双向性、创新性、个性化和综合性。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从传统狭窄的学科视野中走出来,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和综合的架构参与社会发展。”[2]“使之从培养某一学科的专门教师逐步过渡到培养有较为宽广知识背景的和多方面能力的教师,再到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教师或能够进行综合课程教学的教师,以便为通才教育准备师资。”[2]

可以说,综合是科学发展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综合艺术教育既要让学生掌握“艺术”的语言,用于人际交往、美化生活、美化自然、“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乐意在艺术世界中徜徉,陶冶性情、美化自我、“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在本次课改所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中还确定了艺术课程的人文性,明确指出,艺术课不是一种单纯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和人文素质的人文课程。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夏中义先生曾提出“精神成人”的理念。应该说,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了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还包括了人对社会已有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所以,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核心。如今,艺术教师应该既是创造型教师、引导型教师、交流型教师,也是方法型教师,更是因材施教型教师;既是传递人类文明的纽带,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浇灌艺术之花的园丁。因此,在现代艺术教师的素质内涵上,要求具备可靠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思想,广博的文化涵养,健康的身心素质,高尚的审美素质,坚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教育技能。也就是说,艺术教育要求素质发展全面的教师。

二、探索与实践

我国小学艺术师资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艺术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率先培养小学艺术师资的学院,其中,艺术教育系以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历为培养模式。为使未来的小学艺术教师在五年的有限时间里完成多项的学习内容,努力达到全才型的教师的目标,我们在培养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培养模式以及师资培养规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一)一专多能型的培养目标定位

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将之定位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适应艺术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具有艺术教育整合与发展能力和开拓精神,“多能一专”,适应小学艺术课教学的合格师资。我们认为,作为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比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素质更高更全面才行”。多能就是“必须具备所学专业各个方面的教学能力。”也就是“应该在自己的本专业方面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3],所以,一专多能就是素质“素质更高更全面”,我们期望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紧扣《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

在课程理念上,根据国家基础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在大艺术观的背景下,从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艺术教育能力,进行教学分析、评价、总结的能力,发展学生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能力,组织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具备处理现代教育信息的能力等,还应使学生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学会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此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程方案的制定上,注意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综合性与创造性相统一,思想性与师范性相一致,“共性”与“个性”相渗透。

(三)基础全面专业凸显的课程结构

在课程结构上,我们打破了传统学科本位的狭隘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文化课和音乐、美术、戏剧与舞蹈为主的学科基础课、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以人文素养与多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贯穿融合,促进学生在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和愉悦性学习中,将艺术学科内部质性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同时将艺术与其它非艺术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发展学生各项能力。此外还设立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的综合类活动课程体系,通过各种艺术实践、讲座、观摩、体验、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能力训练,确保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公共必修课:政治、语文、外语、历史、地理、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教师口语、体育等。

2.专业必修课:乐理基础、钢琴、声乐、舞蹈、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戏剧表演、美术基础理论、素描、图案、色彩、国画、手工、书法篆刻、中外美术简史、工艺设计、电脑设计、艺术欣赏、艺术概论、美学、小学艺术教学法等。

3.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生主辅修的方向进行选修)民乐、管乐、电子琴、电脑音乐制作、儿童歌曲创编、环境设计、服装设计、摄影技术与赏析、壁画设计、工艺雕塑、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

4.综合类活动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艺术采风与实践、各类知识讲座等。

(四)“2·2·1”的课程方案

根据我院招收五年专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并实施了艺术教育“2·2·1”(既普修、主辅修与整合)专业培养课程方案。

“2”(指1—2年级)为普修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文化课和音乐、美术、戏剧与舞蹈为主的学科基础课、综合活动课。为三、四年级主辅修期进入音乐或美术学科高一层次的学习打下宽实的基础。

“2”(3—4年级)为主、辅修期。面向全体学生继续开设公共文化课,根据学生特长,分别开设主修音乐辅修美术和主修美术辅修音乐两大课程,为学生提供音乐或美术学科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在主修音乐或美术的同时,辅修其中一门专业(美术或音乐),并溶入艺术其它门类综合活动课、艺术创作、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实习。

“1”(5年级)为整合期。第五年的第一学期安排必修课程之外更多是选修课程与活动整合,其中包含8周的实习,外出艺术采风和毕业创作与毕业汇报。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辨以及参加12周的毕业实践活动。

(五)专业与教育能力兼备的培养规格

在培养规格上,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艺术专业基本能力与教师的基本教育能力。具体来说,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1.音乐基本能力:含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两个部分,音乐理论方面,要求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与音乐文化素养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中外音乐作品鉴赏能力,了解地方民间艺术的种类及其特点。音乐技能方面,每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功与一项专长(3+1)。三项基本功分别为“弹”、“唱”、“跳”,一项专长即会演奏一件民乐器或管乐器。

2.美术基本能力:含美术理论与美术专业技能两方面,理论方面要求具有扎实的美术理论基础知识与美术文化素养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鉴赏能力,了解地方民间艺术的种类及其特点。技能方面要求每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造型能力与一项专长(3+1),三项基本造型能力分别为色彩、装饰、国画,一项专长为工艺制作。

3.舞蹈基本能力:含舞蹈理论知识与舞蹈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具有鉴赏评析中外舞蹈作品的基本能力、能够表演中国民间、民族等舞蹈片断及小品,能够表演和创编少儿舞蹈。

4.戏剧基本能力:了解戏剧的主要种类及其发展史,具有鉴赏评析中外戏剧作品的基本能力、能够表演戏剧片断及小品,能够创排简单的儿童剧与戏剧小品。

5.教育基本能力:

(1)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小学生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美术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具备良好的艺术通识通感理论和实践的能力,能运用美学艺术理论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掌握小学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即“三笔”“两Hua(话、画)”一报,三笔就是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两Hua即简笔画与普通话,“一报”即板报设计。

(4)具备处理现代教育信息的能力,要求每位毕业生能够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像,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制作的课件,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艺术教学。

(5)具备组织教学与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能够利用乐器进课堂组织教学,能够组织小型的文艺演出活动,能够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

(6)具有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和对专业教育理论及发展动态进行研究的能力。因为就目前而言,艺术教师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面临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教育研究者研究好了由教师来实行,更主要的是靠教师结合实际自己的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成效与反思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大众媒介;中小学;音乐教育;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情感体验以及审美感的重要教育环节。从中小学开始音乐教育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基于大众媒介对教育的影响,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大众媒介影响,开始了较大的转变,让音乐教育更加的完善。本文将提出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一、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直接影响

(一)音乐视听感受的品质化。音乐的有效传播和发展是基于人类的听觉,最早进行音乐教育过程中是没有任何大众媒介对其进行干预的,只是通过钢琴和黑板,进行歌唱教学,这种较为传统的课堂不足以称之为音乐教育。但是在大众媒介进入音乐教育之后,唱歌教学发生了改变,有了录音机、曲谱、书本、有声电影等等,让音乐教育有了更好的视听享受,将声音通过大众媒介留存更是音乐历史上的一大发展。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音乐教材与课程设置比例相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音乐鉴赏为课程教学内容。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音乐教育有明确要求,学习音乐必须要有感受的过程,从而进行音乐鉴赏,完成音乐教育活动的基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在实际音乐欣赏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作品是:戏剧、民歌、交响乐、艺术歌曲、流行歌曲等,由于在欣赏过程中教学设备的受限,教师无法利用多种乐器进行音乐教学,通过大众媒介便可代替各种乐器,完成音乐欣赏教学。比如:《第九交响曲》通过大众媒介,在音乐课堂教育过程中播放该作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及学习能力,并具有乐器无法代替的作用。(二)音乐知识传授的便易化。根据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的了解,发现大众媒介已经进入了各个院校内,进入了音乐课堂。通过笔者对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音乐知识传授进行了解时,音乐教师最常用到的大众媒介是通过电脑播放视频、音频,或者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视频教学。在音乐欣赏课中,以上大众媒介应用更为频繁,其根本原因在于大众媒介的便利性。音乐教学首先是要学会“听”,大众媒介能够轻松完成与“听”有关的音乐教学。比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想要分析交响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就需要听作品,从双簧管明亮、清晰的音色中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自己听来的感受和教师直接描述的感受是不同的,大众媒介能够将音乐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快速分析出作品内涵,大大的提升了教学工作有效性以及便利性。

二、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间接影响

(一)音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信息化时代中,音乐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大众媒介来完成,通过大众媒介给音乐教育带来的影响,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音乐感受力、音乐创造力、音乐表现力、音乐鉴赏力、音乐教学能力都能通过大众媒介来培养。这些都是通过“听”来完成的,通过大众媒介对声音的存储,让学生能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前期就需要通过聆听音乐作品,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起音乐学习能力。通过大众媒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能力,学生能够对感兴趣的音乐作品进行反复聆听,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大众媒介带来的间接影响,就是让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拥有主动性,从而更好的开展音乐教育。比如:手机、电脑都能够进行音乐作品的聆听,学生只需下载音乐软件,即可搜索音乐作品。目前,常见的音乐软件有: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都能搜索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接受音乐教育。(二)音乐审美趣味上的重塑。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强调音乐鉴赏能力,实际就是在强调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趣味。大众媒介对审美趣味有这较大的影响。现如今各种类型的音乐节目,比如:《全球中文音乐上榜》《精彩音乐汇》《中国音乐电视》《影视留声机》等都在影响着人们对音乐的审美。因此,想要让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重塑的机会,需要让中小学生了解大众媒介(手机、电脑、电视、网络),找出一种好的教育方式,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大众媒介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在进行大众媒介教学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大众媒介的优势,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由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音乐作业,对作品进行欣赏,提升其自身的欣赏和鉴赏能力,重塑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根据笔者调查目前中小学生的歌单,发现流行音乐在歌单中占比较大,而戏剧、民歌在中小学生歌单中较为少见,这也是因为大众媒介的影响。由于近年来电视上、网络上都在宣传流行音乐,中小学生意志力不强,喜欢流行的东西,让戏剧和民歌的发展十分有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让中国极具特色的戏剧和民歌得到发展,需要借助大众媒介的影响,实现中国音乐特色传承。

三、结语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大众媒介改变了音乐教学课堂的主体性以及教学模式,让原本的传统听讲教育向音乐鉴赏教育出发,让音乐教学课堂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音乐教师需要注重大众媒介的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英成健.浅谈网络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中华少年,2018,27:167.

[2]宋婉忻.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小学戏剧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戏曲素质教育;增强现实技术;中小学生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院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各学校应增设音乐、舞蹈、戏剧等教学模块,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倡行,在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方面应该挖掘本土精神文化,中国戏曲作为东方的最古老的戏剧种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魅力。笔者通过戏曲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从戏曲素质教育瓶颈、戏曲观念认知、实现方法、戏曲内容与互动、理论探索等几个方面对中小学戏曲素质教育进行探析。

一、戏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瓶颈

授课形式单一,教室空间条件受限。我国目前中小学的戏曲素质教育具体实施现状是,多数在多媒体教室通过欣赏视频授课,甚至是照本宣科做一些理论性的介绍,无法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有限的教室空间当中无法呈现剧场的效果,戏曲的文化气韵无法得到传递。实景授课教育投资成本较大。戏曲的素质教育最佳的场所应属剧院,对于中小学生和学校来讲,频繁地去这些场所接受素质教育,成本较高不太现实。艺术团体进学校汇演,带给中小学生美育盛宴次数相对较少,对于国家教育单位的投资也相对较大。在学校建立专门的剧场也不太现实,成立戏曲兴趣社团来推动戏曲的素质教育,对于学校教师和中小学生来讲,戏曲涵养和相关知识储备达不到,没有一套专业的戏曲素质教育的指导方法。中小学生对戏曲的认知存在偏差。当提到戏曲很容易跟老年票友联系到一起,感觉戏曲是老年人专属娱乐项目,青少年更乐意去欣赏美国好莱坞电影,或是流行音乐,自认为年轻就应该和流行结合起来。由于对戏曲的发展变迁不了解,认知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戏曲范式之上。当下的戏曲渐渐地进入了灯光技术、LED屏幕显示技术、3D全息投影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戏曲时代。2008年多媒体实验剧《西游荒山泪》、2009年视觉交响京剧《新白蛇传》等运用了LED大屏幕、声光电作用、虚拟技术手段等来综合展现,2011年产生了错媒体京剧音乐剧《白娘子-爱情四季》,2012年出现了探索多媒体技术和戏曲舞台的结合。①2013年3月3日晚间在安徽大剧院正式定稿演出的我国首部3D全息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等。这些都是戏曲与时俱进的表现,戏曲也很时尚、正青春。

二、增强现实技术再现戏曲魅力

增强现实技术也被称为混合现实技术,它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产生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的虚拟对象,通过传感技术将虚拟对象准确“放置”在真实环境中,借助显示设备将虚拟对象与真实环境融为一体,并呈现给使用者一个感官效果真实的新环境。②该技术最初用于航空航天训练宇航员太空环境,随后运用到了医学、心理学等领域,教育领域也在逐步进行新的探索。

(一)教室即“舞台”,营造“小剧场”舞台概念

营造戏曲文化“舞台”,推行戏曲文化素质教育。戏曲教育在中小学当中推广困难,多数源自教室在中小学生心中的定义,教室就是用来学习数理化知识的,用来高考的。戏曲素质教育的推广,要改变学生心中教室的定义,教室即“舞台”。“舞台”是一个展示文化的环境场所,戏曲也是一种被展示的文化,场所不同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属性也会有所不同。博物馆、主题公园、博览会、剧院、文化中心等,都是各自文化的展示场。③中小学生教室恰恰是一个被用来展示各种文化的舞台,如语文、数学、生物、物理等。跟其他的文化一样,戏曲也需要有个展示的文化场所。由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本身的文化属性,易于展示或呈现在中小学课本中,供大家诵读、欣赏、体会。“元曲”是戏曲鼎盛时期的代表,由于本身的文化属性,元曲需要唱、念、做、打、舞全方位的呈现,需要舞台道具、行头、器乐等,是一个全方位实体的综合呈现,要做到身与景随、戏到景至、情景交融。一个舞台需要足够“多功能”方能展示戏曲的文化内涵。戏曲“小剧场”舞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戏曲的一种重要戏曲艺术载体。明清时期的戏曲在宫廷中流行,在庭院中设置戏曲“小剧场”舞台。徽班进京才产生了现在的京剧,创造了戏曲的繁荣盛相。街头巷尾许多戏曲艺人,三三两两加上几件简单的器乐,就形成一个戏曲“小剧场”舞台。戏曲“小剧场”舞台带有先锋性、探索性的意味,可以突破传统戏剧的形式和内容限制,可以在里面探讨戏剧的时空、观演的关系等命题,也可以讨论某些观念、某些思想,等等。④通过戏曲“小剧场”舞台的概念承载一个文化的舞台,教室就是一个文化空间,在中小学戏曲素质教育中再合适不过。

(二)改造现有教室,创造“虚拟戏曲舞台”

运用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全息投影膜作为载体,进行虚拟影像的真实呈现。改造中小学现有的教室,创造虚拟舞台剧场,达到多功能戏曲舞台效果。运用Kinect体感识别器,作为人物骨骼捕捉、动作捕捉、实时跟踪的工具,完成整个虚拟戏曲人物的控制。将Kinect体感识别器放置在投影仪的上方,调整Kinect与人物对象之间的最佳工作距离。设定体感可识别区域范围,用标记在讲台上标出,注明该区域为可识别区域范围,便于Kinect进行骨骼捕捉、匹配,也方便教师在戏曲演示时操作。白幕投影幕布换成全息膜投影幕布,放置在投影仪和教师中间最佳区域。全息膜材料是一种触摸膜和成像膜集成一体化的,表面是由全息纳米物质组成,运用光学技术,可以最大化地反射光谱,在全息膜上形成一个看似真实的影像。用软质PVC塑料膜封住全息投影膜的两面,采取灰尘防损坏的措施,易于幕布升降机的升降,方便教师的教学。将全息膜投影幕布放置在投影仪和人物对象的中间,全息投影幕布类似“皮影戏原理”中的影布,一方面方便戏曲素质课堂教学,也具备白色幕布的基本功能,是一种升级版的幕布;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其他的课程相关教学,例如学习物理物质结构、化学元素等相关知识时,这种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便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三)“虚拟戏曲舞台”流程图解

“虚拟戏曲舞台”的设计流程图(见图1),采用电脑处理器、Kinect体感识别器、投影仪、全息膜投影幕布等设备来完成的一个戏曲“虚拟剧场”的展现戏曲文化的“舞台”。首先“开始”进入电脑处理器,启动Kinect体感识别器、投影仪、全息膜投影幕布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准备就绪之后,目标人物站在可识别范围之内,Kinect体感识别器进行人体骨骼捕捉和骨骼匹配,随之调动电脑处理设备里的戏曲内容数据库,通过投影仪,在全息投影幕布上进行成像,图形渲染实现虚实融合。这时候当目标对象活动的同时,全息投影幕布上的人物影像也跟着在运动,实现人机交互,当目标受众的骨骼捕捉部位僭越了可控范围区域,将会结束这个流程,反之则继续追踪,实时更新数据,进行下一轮的流程循环,实现一种教室环境中的虚实融合的互动式戏曲素质教育学习模式。

(四)Kinect骨骼捕捉实现戏曲

“影像转移”Kinect骨骼捕捉是增强现实技术的核心环节。Kinect是微软研发用于Xbox360的体感识别的硬件产品,分为四部分:红外发射器、RGB摄像头、3D深度传感器、麦克风阵列。运用红外发射器发射一组红外激光点阵列,投射到目标人物身上,通过自带的RGB摄像头进行三位坐标的立体扫描,运用数学算法来实现空间的计算和定位,来判断人物的距离和位移。Kinect采用20个基准点来定义19根骨头,会产生20个骨骼点,利用每两个骨骼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向量函数来计算人物本身的位移和旋转关系,实现人物自身的动作实时交互。⑤通过对目标人物在识别区域的空间计算,以及目标人物自身骨骼点之间的函数关系,来判断目标人物在电脑中的坐标。在整体空间运动的同时,计算目标人物自身的运动的函数关系,实现目标人物在整个空间中的坐标,为人机互动提供函数关系。利用麦克风阵列搜集目标人物的声音信号,实现声音的人机多维度互动,增强虚实融合的真实性。建立人体骨骼的模型,实现Kinect骨骼捕捉的第一步。在3DMAX、Maya或其他的三维软件中构建骨骼模型。对骨骼的节点地方进行细部处理,便于后续的UV贴图,使人物活动更自然灵敏,然后对模型进行蒙皮和添加肌肉,建立基本的骨骼识别基础。⑥通过Unity3D作为三维引擎进行虚拟场景立体融合,骨骼捕捉匹配之后,目标人物的移动,带动戏曲人物的移动,实现实时互动,增强戏曲素质教育中“玩中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的观念。

三、戏曲内容设计

(一)戏曲内容选择

中国戏曲是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齐名的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它是综合了舞蹈、音乐、诗歌、绘画等文化艺术而形成的一种表演艺术。其中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曲是中国文化发展一个必然阶段,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唐诗、宋词并列称为“一代文学”。⑦戏曲文本的选取以元代曲目为主,明、清时期优秀的戏曲作品为辅,加上近代梅兰芳和翁偶虹两位先生的戏曲代表作品。“元曲”是我国历史上戏曲文学艺术的鼎盛代表,元代的统治阶阶级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新的草原音乐和草原文化融入中原,加上元朝统治者尚武轻文,取消科举断了读书人的仕途之路,使得大量的文人不得不与青楼艺妓为伍,靠填词编剧为生的同时赋予元曲自己的思想,使得戏曲成为可以在广场、剧场欣赏,也可以在书案细细品读的文学作品。⑧特殊的土壤孕育出了元曲文化,在民族文化融合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在中小学戏曲素质教育中,还原戏曲的原有面貌和文化内涵,再加上增强现实技术的“多功能”属性,来帮助戏曲文化在教室空间中得以展示,促进戏曲文化的素质教育。

(二)戏曲文本解构,引入游戏互动机制

解构传统的戏曲文本,实现当下语境的有效互动。笔者选择了10部戏曲的文本,对其进行教学和学习中的环节解构。(见图2)首先进入传统学习机制,对戏曲片段进行作品背景介绍、作者介绍、主人公介绍等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传统的学习机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历代教学的思维惯性创造了“照本宣科”的授业模式。《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强调的是示范性教学和言说式教学。⑨示范性教学历时了上千年,是人类学习历程中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从开始的基于自身生存钻木取火的示范式学习,直到显性知识在课本上的呈现,进行课本的预习、练习模仿式学习,这种教学与学习模式沿用至今。言说式教学是示范性教学的一种补充和解释,对于以某一知识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知识显性沉淀,才逐渐形成了典籍著作。游戏互动学习机制实现教学与学习的双重创新。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基础之上引入游戏互动机制,预习戏曲基本知识之后,进行戏曲人物的选择,进行角色扮演。通过Kinect进行动作捕捉,全息膜上会出现戏曲人物影像,互动者移动全息膜上的戏曲人物也会跟着移动,类似“影子”原理,真实影像与虚拟影像实时互动。⑩与此同时全息膜幕布上会出现戏曲中另一个人物,互动者按照预习的戏曲剧本发声和运动,另一个虚拟人物相应地发声、运动,数据库通过Kinect的麦克风阵列采集声音,与标准的戏曲声音进行声音匹配,进行虚实互动。另一方面Kinect通过骨骼捕捉互动者的戏曲动作,与标准的戏曲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建立一种游戏机制,系统会给出一些当下的流行的鼓励性话语,来增加戏曲素质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声音匹配和动作匹配分别对应戏曲中的“唱、念、做、打、舞”,解构戏曲的环节,在教室有限的空间中,实现单一元素最大化的感知,逐一展现戏曲的文化魅力所在,实现戏曲素质的教学与学习双重创新。

四、增强现实技术下的戏曲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一)“三角式”学习环境

增强现实技术下的戏曲素质教育,实现互动式、沉浸式、冥想式三种学习模式的有机融合。互动式学习是体验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以往的戏曲素质教育中,很难做到学生与戏曲人物的互动,仅仅是一个空间纬度的学习,通过书本的文字,去品读、体会戏曲,将戏曲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来欣赏。戏曲中的移步换景、借景生情等戏曲的精髓和气韵,无法很好地进行你来我往式的触摸。增强现实技术中的Kinect骨骼捕捉和动作捕捉,实现了互动的可能性,使得学生和戏曲作品之间进行互动,全方位立体地感知戏曲作品的精髓和韵律。增强现实技术下戏曲素质教育实现了主动沉浸式学习模式。沉浸式学习是一种情景再现的学习模式,通过全息膜幕布和Kinect的配合,搭建一种虚拟的真实戏曲场景空间,实现戏曲作品中的场景在现实空间中显现。学习的情境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真实的虚拟影像增强记忆,另一方面将学生带到戏曲作品的情景当中,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进入主人公的思想世界,融入作品中思考,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向了主动式学习。增强现实技术下戏曲素质教育实现了冥想式学习模式。我们会有这样一种场景,在戏园子里听戏,往往都是闭着眼,脑袋跟着戏曲的旋律进行摇摆,手和脚一起带动着氛围,这是传统戏曲“听戏”模式。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回忆说:“那时观众上戏馆,都称听戏,如果说是看戏,就会有人讥笑他是外行了。”凭借冥想模式来品味戏曲韵律,而不是“看戏”,一方面戏曲表演者的动作、场景、道具等经过几千年积淀,形成了程式化的范本,戏迷观者的内心已经形成了一种戏曲虚拟程式化的影像。而对中小学戏曲素质教育来讲,受教育的中小学生对戏曲的程式化的动作,不像戏迷那样熟记于心,更多的是一种懵懂的门外汉状态,本身戏曲学习存在一些障碍,再加上传统戏曲的学习模式是一种悟道式的模式。增强现实技术解放了戏曲的感觉器官,不单单是“听戏”,可以做到听与看结合,形成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模式,更加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创新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