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1 17:48:58

小学数字课堂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1

1.翻转课堂教学。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借助当前流行的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和信息分享平台,可以构建翻转课堂。教师与学生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辅助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简单文件、微课视频等内容,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双向交流方便,教师能够针对性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在“地球的表面”学习中,小学生可以通过高德地图或者谷歌地图等定位软件,查找自己的家庭和学校位置,认识地球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2.电子书包。相较于语数外等文化课程,小学科学具有涉及范围广、资料多的特点。电子书包具有改变既有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作用,不仅能够取代传统书包的装载功能,减轻小学生的硬性负担,还可以搜索、存储和观看教学资料,作为师生交流和协作学习的工具。比如,在“电磁铁”章节,小学生需要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影响因素,传统课堂上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和进行讲述,并且由于课时原因只能探究少数变量因素的影响,而电子书包可以让学生自行浏览相关资料,拍摄自己的实验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讨论,协作学习,实现课堂集体教学。3.基于数字探究的科学实验室。科学素养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基本理解,基于数据探究的科学实验室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和实验教程组成,能够让小学生快速掌握科学知识,理解实验现象,养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同时小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的仪器设备,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比如,在学习“温室效应”时,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检测到酸雨天气、被污染水域的酸碱度变化以及温室效应的后果,利用数字化仪器,可以方便直观地对温室效应进行模拟,使小学生认识到温室效应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此外,日常生活中的烟雾报警器、自动感应门等都使用了传感器,小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了解这些常见器材的工作原理。4.数字化图像与多媒体技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强,而对于图像等直观易懂的事物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字化图像技术包括整理图片、使用Flash软件,配合发散图、多层图,不仅具有图片的优势,具备形、色、意义三大记忆要素,并且可以与多媒体相结合,创建教学情境,实现线性描述、图文并茂,使教师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小学生的思维,形成视觉思维,锻炼小学生的图像语言能力。比如,“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形成对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种子发芽的时间长,学习具有间断性,寇佳媛在研究中,采用Dreamweaver软件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间轴,记录种子在每个时间段的生长变化,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

二、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对象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必须要紧紧围绕科学教学这个目标,主题要明确,资料要符合教学内容,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探究过程要层层推进,难度适当,符合逻辑,促进科学教学的系统化。此外,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能让小学生过多浏览其他数据内容。2.循序渐进。首先,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时间不长,教学内容、计划还不完善,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这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其次,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不等于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主导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不能一味地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最后,不能过分依赖数字化技术,一些传统的教材、资料,以及真实的实验过程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时效性。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字化技术也要与时俱进,特别是要考虑一些数据、图像是否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需求。

三、结语

将数字化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小学生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态度,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继国.浅议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大众,2017(10):58.

[2]赵庆元.电子书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36-37.

[3]雷晓晖.基于数字化探究的小学科学教育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9):9-13.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趣味

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数学环境,学生能够在其中自由发挥,自由成长。那么,该如何给学生创设出这样一个有效的课堂情境呢?

一、有效的课堂情境离不开趣味

情境创设虽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然而有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在情境创设方面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种在教师看来高效的情境创设却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试问:这类高效的情境创设真的高效吗?在我看来,教育除了要重视知识上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创设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快速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氛围中,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是一次有效的情境创设。比如在学习“用字母代表数”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数字加工厂”的数学情境,多媒体上是一个个加工厂房,上面写着硕大的“数字加工厂”,学生非常好奇这个工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下,我先在这座神奇的加工厂中输入了一个数字4,经过加工厂加工之后,从加工厂的另一端出现了数字9,学生更加好奇了,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呢?为了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我就让学生来输入他们想要输入的数字,学生输入5,就出现了11,输入6,就出现了13,学生很快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输出的数字是输入数字的2倍再加1,学生的好奇心全然被成功感所替代,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在键盘上输入a,屏幕上立刻出现了2a+1,学生又输入了n,屏幕上紧接着出现了2n+1,学生慢慢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又分别输入了各类字母,输出的结果也不断验证了学生们的想法,有学生不禁感叹:原来用字母代替数字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用字母代表数”,我在教学中并没有为学生机械的讲解着其中的知识和原理,只是通过一个较有趣味的数学情境为学生揭示了其中的规律,学生不仅理解了2a+1是输出的结果,更是理解了2a+1也是一个关系式,他们在前面具体数字的变换中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表达的关系式,在字母的替代下找到了更好的表达方式,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用字母代表数”。

二、有效的课堂情境离不开挑战

课堂情境在数学课堂上主要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他是教材知识与学生心理连接的纽带,当教师发现无法将教材知识与学生连接起来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情境的方式强化二者的联系,当然情境的创设也离不开挑战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数学情境过于简单,没有任何的挑战性,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好奇心,还会成为学生心中的笑话。一次,我在听公开课的时候,有教师在教学与“比例”有关的数学问题,他在黑板上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数学情境:20:()=():1,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括号里可以是4和5,也可以是2和10,学生分别找到了很多的答案,教师精心安排的数学情境在课堂上却仅仅呈现了一分钟的时间,没有任何的难度,也没有任何的挑战性,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教学效果。我对教师所创设出来的这一数学情境进行了简单的思考,如果教师稍做改变,为所创设的数学情境稍微增加一点难度,如:根据20×1=4×5,写出与之相关的比例式,我认为这样就提高了数学情境的挑战性,学生也需要思考,需要演算,从而感受到数学情境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情境创设中一定要抛开那些过于简单的,让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够完成的问题,只有设置了适当的关卡和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

三、有效的课堂情境离不开实效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要有实效性,要有“数学味”。很多教师意识到了课堂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却未能把握住“实效”二字,导致课堂情境创设流于形式。课堂情境创设应该狠抓“实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务实的情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接触情境的形式。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概念中的“平均分”更是做不到透彻的理解,为了让我们班每个学生彻底了解分数的意义,我就此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相对简单却又很务实的小情境,“老师刚买了一个苹果,想要将其分成四份,分别送给我面前的这四位同学,那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其中的1/4,同学们认为老师刚才说的这句话是正确的吗?”台下的学生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个不停,他们有的认为正确也有的认为不正确,全班学生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针对学生不同的观点,我就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分别来阐述自己的意见,有学生先说到:“苹果一共被分成了四份,每个学生当然得到了其中的1/4啊!”这时候立刻有其他的学生反驳:“你看,我手里现在有一张纸,我随意的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这张纸也被分成了四份,也能说每一份都是相等的吗?”更有学生及时补充:“是呀,老师刚才并没有强调‘平均分’是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同等分的西瓜的,根本就不能用分数表示。”“原来如此,看来是我想错了。”刚才表示支持的同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就这样以一个非常小的情境便引发了学生之间的争论和辩驳,情境虽小,却一点不失实效性。

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数学课堂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从而确保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志艳.浅析以故事情境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连加”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3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构建应用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即指每人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而且,整个知识构建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现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结构。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融为一体,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习随时随地随需得以实现。

一、“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应用研究伊始,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利用网络教室环境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构建了“课前搜集整理—课堂展示交流—课后作业拓展的教学模式”。即:课前给学生提出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筛选、分析、整理等方式完成具体的任务;学生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放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从而解决重难点。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模式的界定比较笼统,虽关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但由于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解答,去探究,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有层次的学习。学生由于课上展示搜集的资料较多,课堂常常出现完不成任务的状况。不少教师在这一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了“课前预习整理—书网结合探究—平台读写联动—课后作业拓展”的学习模式。

二、“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整理,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课前预习中,教师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终端里准备了与课文相关的《自主学习校本资源》。学生阅读文本,并结合资源进行自主地、个性化地学习,然后将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分别上传到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前的有效预习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提出了学习中困惑,为课堂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如《彩色的非洲》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执教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关于非洲的资料,访问平台中的学习网站和学习资源了解非洲多姿多彩的景观和艺术。在主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很快了解了非洲植物、动物、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这种自主、快乐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预案。

(二)书网结合探究,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的讲解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使得学生在长时间听课状态下会感到乏味。而在“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参考文献: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朗读文本,查看资源,获取信息,在书网结合的学习方式中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解决“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教学重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在朗读文本时,学生对“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样的词语很难通过朗读来理解。此时,学生带着问题在平台中交流自己搜集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充分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这种书网结合的学习方式使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了。

(三)平台读写联动,达成情感目标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写的环节往往通过在本上的练笔来完成。学生完成后,教师只能通过提问几名学生来了解完成的情况。而在“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上传到班级平台中,学生相互浏览评价,实现自我学习,相互评价,共同提高,同时在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中也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在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对虎门销烟的过程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播放“虎门销烟”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亲眼看到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学生看后激动、振奋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可顺势而导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在班级平台中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当学生真切体会到虎门销烟的意义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体验融入到朗读中,从而很好地达成了情感目标。

(四)课后作业拓展,知识与情感的延伸

课后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检测。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完成拓展练习的能力不高。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课后拓展的作业,是传统课堂中教师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同时,学生自己的习作作品在“小作家”平台中进行投票、交流和评价。在这种充满乐趣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得到了延伸。例如,教学《翠鸟》时,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利用思维导图将本课的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应用思维导图这一网络学习工具,将自己对翠鸟的外形、习性以及文章表达的情感课课堂学习的新知进行了巩固和拓展。

三、“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价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读写联动”的环节,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作品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的欲望。在每堂课过后,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可利用平台对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在线评价。教师对小组合作阶段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评价。课后,学生还可通过“我的博客“”习网作业PK”等环节进行生生间的作业评价。另外,在学习评价中,教师通过极域问题,学生上传测试结果,平台将自动出示测试成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即时进行纠错修改,平台还将统计出的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跟踪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效率。总之“,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不仅实现了课堂的高效,而且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这个模式创建了个性化学习的环节,使得学生学习更主动了,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从而实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自主与高效。

作者:张婷 单位:辽宁省营口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游戏

教学数学是我国各个学段必修科目之一,也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学科。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为依据,通过讲解例题、加大训练量等方法开展教学,导致课堂氛围沉闷。不仅如此,在传统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就是成绩,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环节,导致评价不科学、不合理。然而,采用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学习活动,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迅速发展。

一、通过数学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年龄、心智、思想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学习兴趣成为推动小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当小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热情时,教师不需进行过多的督促,学生就能够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并与教师进行广泛、良好的互动。小学生格外喜爱游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扑克牌,将J、Q、K、大王、小王等牌提前挑选出来,仅留下牌面数字为0到10的扑克牌。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扑克牌,然后将牌面数字朝上、杂乱无章地放置在桌面上。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投放一个小于或等于10的数字,学生迅速从扑克牌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的扑克牌。

二、通过数学游戏教学,丰富课堂教学途径

在传统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材,教学的途径是讲授,教师反复讲解需要教学的内容,总认为讲授的深度越大,教学效果就越佳。其实,教师过分依赖讲授,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教学途径过分单一,只会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对小学数学学习产生逆反情绪,进而降低数学教学效率。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教学。首先,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开一个游戏软件,界面弹出,屏幕上出现了绿色的树藤围成的两个边框区,每个边框区顶部开始掉落一个个10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和一个个数字,只要点击算式,然后点击正确答案,算式和数字就会同时消失,旁边的积分栏中就增加一分。游戏需要两个学生共同参与,最终积分最高的学生就是获胜者。这样的教学活动将单纯的讲解和机械的计算训练进行了灵活变通,用小游戏和小竞赛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实现了教学改革。

三、通过数学游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和掌握数学知识,保证数学教学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效。但是,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情况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教师应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转变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效率的更快提升,游戏教学法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生活中与0到9等数字相像的事物。在这样的活动中,小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游戏,深刻掌握了数字的写法,实现了学习效率的迅速提升。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是一项基础性十足的活动,教师应深入探究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出问题的根源,再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5

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对于数字化应用到教学实践的探索,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完成积累的,帮助学生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获取更多的信息。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现代教学中,教师还是课件的设计者、教学信息的组织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近年来,信息技术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收到良好教学的效果。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途径。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写作激情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便利地设计作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形象生动的情境背后的深刻意蕴,让学生从中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尝试写作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实时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效率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现代化进程,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强化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其优势和潜力。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已很难离开多媒体,构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把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熟悉信息化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语文教学有很便利的辅助作用,把它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法重新整合,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整合是指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优化教学的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作文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可以随时把作品中的情境还原到过去某一时空的环境中,可以很方便及时看到激情饮酒挥毫泼墨的李白,也可以随时与忧国忧民生活潦倒的杜甫接近,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最佳作文教学情境,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三、科学指导写作,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能力,往往只强调多读、多写、多观察,从语言运用的基础工作做起,逐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在长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宏观的教学指导,而忽略了微观的写作技巧的传授,其实这二者缺一不可。长期以来,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真正意义及教学上的心灵沟通,说到底,阅读鉴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克服阅读的盲目性、片面性。虽然指导阅读训练的方法很多,但是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有益的升华和充实,尤其小学生读书,教师必须作好关于课外阅读的指导。阅读首先要选择好书读。作文课堂教学必须把写作中应该注意的技巧性和经验性东西讲清楚,尽量把提高写作能力的功夫放在课外阅读和观察思考上,强化平时每天写日记的锻炼。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选择最佳优秀读物,并且选择最佳时间实时指导阅读,尽量不把应该在课外下功夫的事放在有限的课堂中完成,也不要把课堂上应该讲解的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不能让课外阅读成为辅料,应该让课外阅读成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课文阅读不能放任不管,必须实时关注,勤于指导,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不可丢弃的习惯,同时能够收到有助于写作能力提高的良好效果。与课外阅读相比,课堂教学要起到引导和释疑的关键作用,是教师集中解决阅读与写作过程中一切问题的最佳时间。选择课外书籍主要依据应是:思想内容健康,艺术结构独特,描写语言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内容尽量与当前作文教学的重点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范围内的作品,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好书的同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否则是不会收到理想效果的。

四、数字化时代要使教学资源更具时代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教学模式等新媒体技术为主的教学越来越被广大的师生认识和接受。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课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于高效率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进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工作等已很难离开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环境已经成为同学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把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真正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数字化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进而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

五、结束语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策略

积极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图书馆数字化管理,能使小学生的借阅、阅读、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便捷、有效,享受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方式的同时,也体验了新型的学习、获取学习新途径,增添了无限乐趣,培养了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1加强书目数据建设

图书书目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和建设的前提,书目数据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优化图书馆书目数据建设将为图书文献资料信息和书目的检索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加强图书馆书目数据建设,要系统整理文献资料信息,积极利用图书馆管理相关软件,建立图书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图书馆中的任何一台电脑,非常便捷地查询到具体图书的数据信息和细致位置。同时,努力完善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信息,将为不同学校的校际联机检索提供了便利。当然,图书馆书目数据建设还只是基础,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后续图书馆工作能更好地顺利进行。

2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

优化加强图书馆专题数据库建设将为小学师生查阅相关资料提供了便利支持,使小学生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查询学习,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支持和帮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

2.1语文教学教研数据库

将教师和学生得研究成果,如结题报告、探究资料以及其他资料等,保存到数据库中,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查阅,这里见证了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和成功。

2.2名师教学教法典例数据库

本数据库累积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高效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数据库会随时更新国内外教育教学动态和教学成果,教师可以随时学习相关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3云课堂教学资源数据库

通过数据库将本校的优秀教育成果和经验保存下来,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名师效应,使更多的学生慕名前来,让更多得学生受到良好教育。

2.4英语课程教学数据库

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英语角”,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英语,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便利,丰富的多媒体资料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汲取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互联网成为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了解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等,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加准确。

2.5课题研究成果数据库

主要是将国家课堂或地市课题进行整理汇总,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为师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2.6学校研究性学习数据库

学校重要的研究资料,如结题报告、信息资料、学术报告、研究成果等都会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下来,保证重要资料的完整性,同时为年轻教师的借鉴与学习提供了便利,从而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此,专题数据库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快速查找资料,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时间。同时数据库的专题资料使师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重点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专项数据库的建立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将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加强多媒体数据库建设

多媒体数据库建设主要是指通过数据库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效果等多媒体资料进行整合、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资料的作用,实现其教育教学价值。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国学、诗歌、科技、舞蹈、美术、音乐等多个版块,采用小学生都喜欢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此外,管理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尽量上传小学生喜欢的形式的学习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学生学与乐的结合,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其不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同时,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资料的随时更新,保证教师查阅到最新教育教学资讯,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如,在图书简介中插入图像、图形或者声音,并辅助以显示介质,如,光盘、磁带、录像带等,从而使图书更加形象生动,具有立体性,能够直观的获取图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学校可以在服务器中放置一些网络点击率比较高的教师的讲课,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快速获取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学校电脑中获得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是未来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不被时代遗弃。

4结语

优化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通过借书证将数字技术与图书馆的借阅系统结合起来,减少错误率,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同时,图书馆的海量资源帮助教师不断进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成长对国家有用的人,真正成长为祖国的建设者。

作者:何丽娇 单位:福建省屏南县光华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7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资源;小学教育

随着科技不断的融入生活,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当今小学教育事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小学教育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向课堂教学加网络课堂的方式,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校校通”,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及实时沟通。[1]但因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2]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增加教学形式,提高师生教育以及学习的兴趣,发挥各自的优点及特长,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没有明确的概念,有人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通过信息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材料,[3]也有人认为其不仅是数字化素材,也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4]或是各类现代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5]综合以上概念,笔者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形成的非物质化信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以及交流平台等,都可称为数字化教育资源。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类型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分为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九类。但依据其性质主要可分为预制型素材资料和实时性交流平台两大类。

1.预制型素材资料

预制型素材资料资料是指提前制作好,可供人们直接下载观看学习的资料,如媒体素材、试题试卷等,人们可在网上自行下载,学习或练习,批改练习结果以及观看相关学习资料。该类型的学习素材主要有量多、学习时间自由的特点,人们可自己调整学习时间段,同时网络中学习资源丰富,人们可获得大量相关讯息,重组碎片时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时间利用率。但对于自制能力差的学生约束能力较低,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在线学习交流平台是由相关老师在线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出回答与指导。该类型的教育资源受时间限制,无法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但能够实时有效的将老师、学生、家长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使用现状

(一)有效利用的资源形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形式都是以PPT上课为主,多为文本、图片等资料,将教科书上的内容搬至PPT中,配以图片,没能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活动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PPT教学与传统的讲义板书讲课差别不是很大,造成资源利用不完全的现象明显。

(二)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教学的能力良莠不齐

各学校教师团体年龄差距都较大,新进的年轻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更为明显,而老教师已习惯传统教学形式,不能较快的适应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很多老教师甚至不会制作PPT,更不会使用网络教学,以及数字图书馆资源。而较为年轻的老师使用这些资源的效率更高,信息也更与时俱进。

(三)各学校资源配备之间差距较大

现代小学教育资源差异明显较大,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配备具有明显的差别,虽然现代教育要求每所学校都配有联网多媒体教育资源,但城区小学资源明显更丰富,包括数字图书馆,学校之间精品课程共享网络平台,以及各种视频音频资源。而许多偏远农村不仅师资力量不强,学校数字化资源配备也明显不及城区小学。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主观原因:学校对数字化技术过于依赖或

过于忽视以及学科教师自身的应用能力不足一方面,部分学校充分意识到数字化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大力发展数字化教育,重视数字化教育资源,忽视其他却陷入了“唯技术主义”的误区。一切以数字化技术为中心,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技术应为人而服务。数字化技术应该是在以人的主导下进行,为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而进行建设。而有的学校对数字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过于依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寄希望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虽有数字化资源,例如多媒体等,却不知利用,以致资源空置,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及自身应用能力有所欠缺,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的理念还未转变过来,不知数字化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所在,盲目利用或拒绝,无法真正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无法发挥其真正价值。

(二)客观原因:数字化教育总体尚处于发展阶段

近三十年来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国家各个层面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育也因此来到了我们面前。一、二线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因而数字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而三线城市及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匮乏,因而数字化资源配置也较差。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但由于年限不长,我国数字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正式化、规范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评价体系,各个地区各所小学各自为政、自行其道,没有专门的学科数字化教育网站,数字化教育设施也参差不齐,数字化教育资源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共享渠道,做了很多的无用之功,数字化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总体而言,数字化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四、应用策略研究

(一)摆正数字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位置

小学学校应该从管理层面上摆正数字化教育的位置,不应过分重视或忽视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教育应该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参与教学,一切为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能否有效使用数字化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一个方面,同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加强学科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的效率,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建设校园网络。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与数字化教育模式良好地结合,方能使全方面地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与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及数字化资源共享渠道

数字化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应深入到深层次里面,不应停留在理论研究之中而忽视应用。我们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为主体,联合学校及一些社会相关的力量,例如校企等,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课程及评价体系,分学科建设不同的专题网站,分学科搭建相关的交流平台。同时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完善资源共享渠道,使师生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定时更新和整理数字化教育库,深层次整合数字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形成分散的“信息孤岛”。在地区甚至国家层面上进行信息交流及资源共享,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立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及共享渠道,尽可能降低数字化教育的成本,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转变学科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推进数字化教育

数字化教育是新生事物,而新事物被接受是需要一定过程的。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对新事物产生了抗拒心理,仍依赖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式,这很显然是不符合新时代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思想理念去对待新生事物,同时提高自身对信息时代的认知,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教育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是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的,积极学习新技能,将数字化技术与自身的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师生携手共赢

数字化教育过程不应以教师为主导,同时也不能以学生为主导,而应是两者共同合作,携手共赢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低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理解,而在现代数字化教育下则不然,教师在数字化教育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并进行积极互动,使教学水平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使师生情谊在互动中得到升华。

五、结语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改善小学教育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加小学教育趣味性,同样可以加深小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基于改善现代小学教育的模式的理念上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策略,使学校认识到数字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建立系统完善的课程与评价体系,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生一起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对现代小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涛美 单位:安义万埠镇大团前小学

参考文献:

[1]杜兴义.关于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1(06):42-45.

[2]徐鸣.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08).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意义;问题;策略

多数小学阶段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加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且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1.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社会对学生整体素质与个人素养的要求日益提升[1],基于此,核心素养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认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个人特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而随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在其推动下也不断得以提高。2.是推进现代化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高效课堂,充分提升教学效率已逐渐成为各阶段、各学科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学科在各阶段教学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应用有效策略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是现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推进现代化数学课堂教学工作高效落实的重要因素。3.是学生充分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性以及发展意愿难以得到有效尊重。而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会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落实教学工作,学生的发展意愿以及发展特点也会成为教师实施教学工作时所参考的重要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所受限制较大,教学有效性难以有效提升。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以及“成绩决定论”的影响,为本校数学教师制订了教学计划与既定教学任务。数学教师为完成学校的各种要求,只能选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2.教师选择的教学策略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往往难以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利用影视动漫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趣味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时,适时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若能利用影视动画资源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例如,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可直接利用腾讯视频的《山羊爷爷讲数学》创设教学情境:“山羊”爷爷先带领学生认识“1~5”这5个数字,之后“山羊”爷爷提出实际问题:有5个苹果,分给小牛3个,还剩几个?待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图形分解,将5分解为3和2,从而得到“5-3=2”。此时,教师再教学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学生学习必然积极主动。2.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并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有效举措,也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方式。以教学“条形统计图”一课为例,学生在初步学习此类知识时,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例子与之结合,无法有效锻炼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事例,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应用条形统计图。如,某年级要去春游,共有420人。一辆轿车能坐4人,一辆小型客车能坐10人,一辆大巴车能坐20人。学校决定雇用16辆大巴车、8辆小型客车以及5辆轿车。应如何用统计图的方式表示租车数量?教师带领学生利用PT板共同制作统计图,确定好横纵坐标单位以及每一格所代表的比例,再确定好每种车辆所用的图形花纹。在完成此项工作后,让学生自行绘画。最后,教师检查。3.利用微课模式,提升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模式应运而生,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情,适时利用微课辅助教学。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1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认识图形”等相对简单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提前录制微课,利用微课带领学生以图形关联等方式学习数字。之后,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联想任务,让学生根据其他与数字相近的物品或图形自主学习其余数字。因此,在后续类似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等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辅助教学。4.适时利用数学游戏,提升教学有效性。小学生年龄小,尤其对游戏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3]。以“位置”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看看我在哪”的课堂游戏活动,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或其他室外环境中,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站在自己喜欢的位置上。之后,教师随机点名,让该学生回答自己前、后、左、右位置上所站学生分别是谁,同时也应回答出几位学生所处的位置是哪个方向。在学生完成回答后,整体进行位置互换。实践证明,在游戏化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与学校应充分意识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学生与教材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也需注重提升教学趣味性,并发挥教学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玉生.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C].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2]张瑞娥.新课标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34):46.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但部分教师却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依旧占据主体地位,无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就限制了学生正常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难免对数学课失去兴趣,即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关于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因而,教师就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只知道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却对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内心想法不够了解,无法因材施教,也就无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二)教师依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占据主要位置,而不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机械地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无法按照自身的想法去思考教学问题。与此同时,学生也无法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只知道寻求帮助。这就使学生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严重地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调查显示,部分教师已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创新教学方法,但一些老教师却没有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这就使原本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真正地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三、提升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理念,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参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可采用对话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学习数字知识,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过程中,让学生边做游戏边数数。首先,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然后让学生数每组中有多少人,数对的同学就可以回到座位上,而数错的同学就要为大家表演节目。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的情感和理解力。因此,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组有规律的数字,再写另一组没有规律的数字,让学生观察研究这两组数字有什么不同。当学生研究出不同规律时,教师再提出类似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数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理念,也要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实践课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可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认识四边形”时,教师课前准备教具,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其特征,了解四边形的基本特点。为了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印象,教师可再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四边形物体。这种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也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参与式教学模式才会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培君.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学习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6(4):11-12.

[2]李玲玲.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美术学习方式的转变[J].科学大众,2007(3):34.

[3]韩伏彬,董建梅.自由与责任:新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以特许学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4):23.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篇10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地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享受学习的乐趣。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例如,在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解“可能性”这一课的时候,作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掷色子的游戏,选出三个学生分别掷色子,教师针对色子最上面的数字,进行提问:“这三个色子的数字分别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小学生会争抢着回答。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继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看到这三位学生掷色子所显示的数字,同学们会不会有什么疑问呢?大家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多种多样。例如,“为什么这三个数字不一样呢?为什么这三个数字一样呢?为什么有两个数字是一样的,而另一个不一样呢?”等。当学生对这些问题充满好奇的时候,就会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知道学生进行思考并有步骤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最后教师可以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性的叙述。这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驱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在讲台上对知识进行讲解,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有效地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许多小学生在课堂上害怕提问题,羞于提问,其重要的原因是小学生刚入学不久,比较害怕老师,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自己学习的伙伴,认为提问题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语言和行为上,教师要和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小学生,呵护他们,鼓励他们,使小学生消除害怕的心理,感受到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进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课堂充满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不仅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增加了他们提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对“年、月、日”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讲故事导入教学内容:有一天,小梅的爸爸正在看书,突然小梅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说“爸爸,人家小丽每年都过生日,我都12岁了,为什么才过了3个生日?”爸爸听后笑着说“:傻孩子,不是爸爸妈妈不给你过生日,而是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的。”讲完这个故事,很多同学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是每年都能过生日呢?教师再通过问题进行引导:“为什么小梅4年才过一次生日呢?是不是小梅过生日的那一天有几年在日历上没出现?”这时,学生会给出各种猜想,积极地讨论并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经常鼓励学生才能使他们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互相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去积极地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完整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可以提问题,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地集中注意力对新知识进行学习,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在课后还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一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师要给学生机会,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只有学生自己学会思考,才会产生问题。能够提问的学生,更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造机会,不仅让学生能够解答课堂中的问题,更要自己提出问题,积极思考。

(一)进行小组讨论,找出学习过程“重难点”,进行提问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对课堂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梳理总结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中的矛盾点,经过学习、思考所产生新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