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8 17:18:35

小学科学技术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1

在西方,19世纪初,裴士泰洛齐就倡导在小学进行实物教学(obje-ctteaching)。随着裴士泰洛齐教育思想19世纪中期在欧美各国逐渐传播,以及初等义务教育在这些国家的实施,实物教学形态的科学启蒙教育开始在工业化国家得到推广。

例如,19世纪50年代,实物教学的思想传到美国后,在全国教育协会发起和支持的澳滋威格计划(OswegoPian)推动下,美国小学也盛行实物教学。实物教学的主要作法是教儿童详细描述各种动物、植物和矿物,使其观察和学习自然现象。通过实物教学,希望儿童学会观察和交流——两种“研究”科学的基本能力。但在当时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小学教师缺乏科学训练,实物教学多为对实物的机械描述和记忆。到19世纪末期,这种实物教学法在美国便不再流行了。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头10年期间,美国教育开始摆脱欧洲教育传统的影响,进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时期。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S.Hall)的儿童研究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对美国教育产生影响。此后小学科学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学科名称上的改变,即以“自然学习”(naturestudy)取代了实物教学。其次是教学内容上的变化,这个时期科学启蒙教育注重儿童自身的需要,因而健康和卫生加入到小学科学教育内容中。第三,强调科学方法的训练。杜威认为,科学方法的训练与获得实际科学知识至少同样重要。在奉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学校里,科学教学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这一时期美国科学教育研究工作在一些大学里开展起来,如1927年哥伦比亚大学克雷格(GeraldS.Craig)的博士论文被公认为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中里程碑式著作。(注:Esler,W.K.etal.(1993),TeachingElementary,Science,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pp.9-10.)克雷格指出了科学在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并认为科学对于一个公民的普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60年代,在当时冷战的国际竞争氛围下,美国政府花了几百万美元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这次科学课程现代化运动产生了十多种至今仍有影响的实验性小学科学课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三种:

(一)SCIS课程这个实验课程的全称是《科学课程改进研究》(TheScienceCurriculumImprovementStudy)。SCIS课程编写于1962年,由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提供启动资金。SCIS课程的内容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6个单元的自然科学,另一部分是6个单元的生命科学。每个单元包括自由探索和教师指导的探索课、发明课和扩展课三种课型。SCIS课程是根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编写的,其目标是通过理解基本概念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美国大约有8%的学区使用SCIS课程。

(二)SAPA课程这个实验课程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AAAS)的科学教育委员会编写,其全称是《科学——一种过程方式》(Science——AProcessApproach)。它也是一个完整的初等学校科学课程(供幼儿园至6年级学生学习)。SAPA课程正如其名称所示是注重科学过程的课程。其基本假设是:(1)科学是一种智力活动;(2)探索知识带来欢乐;(3)看到自然世界和生命世界的奥秘给儿童带来兴奋;(4)学习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儿童得到智慧;(5)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儿童的欢乐感、兴奋感和科学的理智感。SAPA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儿童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技能,即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它们是:(1)观察,(2)认识并使用数字关系,(3)测量,(4)认识并使用时空关系,(5)分类,(6)交流,(7)推理,(8)预测,(9)给概念下工作定义,(10)形成假设,(11)解释资料,(12)控制变量,(13)实验。前8种过程技能为基本技能,一般在低年级学习;后5种技能较为复杂,供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SAPA课程是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RobertGagne)的学习理论编写的,强调目标教学和目标的递进性。当时美国大约有9%的学区使用这一课程。

(三)ESS课程这个课程名为《小学科学学习》(TheElementaryScienceStudy),是一种综合性小学科学课程。整个课程由56个单元组成。与上述两种小学科学课程不同的是,ESS课程只提供一个范围,没有一个固定的顺序。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水平等实际情况挑选一些单元按顺序组成自己的课程。此外,ESS课程的56个单元各有不同的特点,如有些单元强调过程技能,有些则注重有意思的问题。美国当时有15%的学区使用ESS课程。

80年代以来美国“第二代”科学课程正是在60年代“第一代”科学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1.强调儿童动手实验寻找答案,而不是由教师提供现成的答案让他们接受;

2.所有的实验课程都以探究作为科学的过程;

3.给儿童提供机会理解学科的结构;

4.所有的实验课程都有助于儿童拓宽对环境的理解;

5.期望通过科学教育改革儿童的行为。

综上所述,从19世纪下半叶欧美国家开始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开始,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它由最初的实物教学形态演变为自然学习形态,至20世纪60年生了科学教育革命,从而终于走向真正的科学教育形态。英美等发达国家小学课程中“自然学习”的名称不再沿用,它被各种各样的小学科学课程取代了。

二、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

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浪潮再次激荡。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AAAS)提出了一跨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2061计划”。该协会组织了由26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组成的专家组,研究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能力和思维习惯”。1989年专家们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即《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在此基础上,1994年他们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基准》,1996年又进一步制定了《全国科学教育标准》。这一系列的科学教育改革文件指明了美国科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并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88年,英国的《教育改革法》明确规定,11年义务教育中,科学是与语文和数学并列的3门国家核心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同时,还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把它列为10门国家课程之一。

综观国际科学教育的改革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重新认识小学科学教育的作用,把中小学科学教育统一起来

进入90年代以来,小学科学教育尤为引人注目。英国学者歌特(Ri-chardGott)认为,“英国国家课程最主要和最令人兴奋的地方,是它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注:Gott,R.etal(1996),Primary,Scie-nceintheMid-1990s:GroundsforOptimism,inRitaChawlaDugganetal.(eds.)ReshapingEducationinthe1990s:PerspectivesonPrimarySchool-ing,London:theFalmerPress,p.33)因为小学科学教育不再像以前那样可有可无了,“科学已经成为英国每一所小学课程中稳固的一部分,并且被它们普遍接受。”(注:Gott,R.etal(1996),Primary,ScienceintheMid-1990s:GroundsforOptimism,inRitaChawlaDugganetal.(eds.)ReshapingEducationinthe1990s:Pe-rspectivesonPrimarySchool-ing,London:theFalmerPress,p.33)英国11年义务教育中,各个年级都进行科学教育,中小学科学教育完全统一起来。在美国,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科学课程,但1996年出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全国科学教育标准》,它规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K-12)各个年级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等等。英美两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点是,彻底改变了以前小学科学教育与中学科学教育互不衔接的局面。现在它们已把小学科学教育作为整个科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小学科学教育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在学制上、科学教育的目标上、科学课程和内容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二)既注重科学教育的普及,又强调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位加拿大科学教育专家坦率地写道:“自从60年代初期以来,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虽然表面上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但内在的目标不过是培养科学家而已。这种状况事实上是否已经改变是有争议的。”(注:Krugly-Smolska,E.T.(1990)Sc-ienificliteracyin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Vol.12,No.5.,p.273.)如美国60年代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新编写的现代化科学课程只适合约20%的尖子学生学习,具有明显的精英性质。美国80年代的调查表明,90%的美国人都是科盲。可见,学校的科学教育尽管培养出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绝大多数人仍然缺乏科学素质。

然而,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且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是绝对必需的。鉴于此,近年来,国际上许多科学教育专家和有关国家的政府部门都提出了普及科学和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主张和措施。如前面提到的英国政府把科学作为义务教育期间三门核心课程之一,美国提出了全国科学课程标准,等等。此外,近年来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的STS科学教育模式也是注重普及科学教育和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更新科学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更新科学教育目标是与对科学素质(scientificliteracy)的研究分不开的。什么是“科学素质”呢?根据克劳普法(L.E.Klopfer)的解释,科学素质是指“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注:Klopf-er,L.E.(1985)ScientificLiteracy,inHusen,T.andPostlethwaite,T.N.(eds.)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Vol.8,p.4478.)它有5个方面:(1)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2)把有关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能力;(3)具有利用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4)理解科学性质的一般原理和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5)具有明智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具有与科学有关的事物的兴趣。”(注:Klopfer,L.E.(1985)ScientificLiteracy,inHu-sen,T.andPostlethwaite,T.N.(eds.)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Vol.8,p.4478.)很显然,科学素质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个总目标,它在学校教育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一个具有科学素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雷卡德(D.E.Reichard)认为,这样的人“接受的科学教育足以使其理解基本的自然现象。具有科学素质的人是客观的、思想开放的和具有怀疑精神的。他们的科学知识及其探究的能力使其能够解释大众传媒(报纸,电视等)中出现的有关科学的信息。”(注:Reichard,D.E.(1985)PoliticsandScientificliteracy.Education,Vol.106,pp.110.)而萨特曼(FrankX.Sutman)则认为,“一个有科学素质的人是能够并愿意继续学习科学内容,独立地发展科学过程,并能够向他人交流学习结果的人。”(注:Sutman,F.X.(1996)ScienceLiteracy:AFunctionalDefinition,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Vol,33,No.5,p.459.)

上述关于科学素质和具有科学素质的人的探讨,虽然是针对整个中小学科学教育提出的,但它对制定小学科学教育的具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重视以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近几十年来,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科学教育作为教育科学中一个研究领域已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起来。其标志是:(1)建立了综合性的科学教育研究会,如美国有全国科学教学研究会、全国科学教师联合会;此外,像许多教育研究领域一样,还有国际性组织,如国际科学教育联合会。(2)出版了多种科学教育杂志,如美国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研究杂志》和《科学教师》,英国的《国际科学教育杂志》,《欧洲科学教育杂志》,《科学教育研究》,等等。这些国际性科学教育杂志除了美国的《科学教育》创刊较早外,其余的杂志大都是70年代以后才创办的。(3)出版了大量的科学教育专著,如《小学科学教学的新方向》(Hurd,P.D.,1969),《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教学》(Robinson,J.T.,1969),《科学教学的新发展》(Lee,E.C.,1969),《通过科学教学批判性思维》(TroostC.,1969),《改进科学教学》(Fraser,B.J.andetal.,1995),《学习科学:以研究改革实践》(Glynn,S.M.andetal.,1995),等等。以上所列的书刊涉及到科学教育理论与改革的方方面面,它们对当前的科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已形成许多对科学教育改革有用的成果,如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和概念改变理论,80年代以来已应用于科学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并对中小学科学教学发挥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科学教育理论对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罗角盖兹(AlbertoJ.Rodriguez)在评论《全国科学教育标准》时指出:“尽管《全国科学教育标准》中一次也没有用到建构主义一词,然而,很显然,个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理论——笔者注)是文件中的主导教学理论。”(注:Rodriguez,A.J.(1997)TheDangerousD-iscourseofInvisibility:ACritiqueoftheNationalResearchCouncil''''s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Vol.34,No.l,p.30.)

(五)强调探究式科学教学,提高小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探究性教学是当代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美国科学教育学者埃尔思乐(Will-iamK.Elsler)等人在《小学科学教学》一书中用一章的篇幅专门探讨了探究式科学教学。他们提出了三种主要教学方法。一是理性探究法,二是发现法,三是实验法。三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如表1所示)。

附图{图}

国际科学教育的改革还有一些特点,如重视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注重消除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学习,强调在科学教育中进行技术教育等等。

三、我国小学自然教学的若干问题

从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国际背景中考察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小学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从本世纪初(1903年)我国建立现代学制以来,小学就开设科学启蒙教育课程,最初叫做“格致”,1910年受日本影响易名为“博物”或“理科”,1922年学制改革后,受美国影响再次易名为“自然”,自那时起小学科学教育的学科名称基本上就以“自然”沿用至今。

学科名称70多年来保持不变,多多少少说明了科学教育在我国小学里的地位基本上没有变化,同时也说明我国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认识较为模糊。

90年代以来,虽然九年义务教育的科学课程和教材又进行了新的调整,小学从一年级起就开设自然课,但由于人们对这门课的认识不足,以及自然课教师普遍缺乏培训,自然课在许多小学至多处在边缘地位上。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国际上普遍重视小学科学教育的趋势是很不相符的。

(二)科学观与科学教育观

科学观与科学教育观是两个密切联系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科学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科学教育观。“五四”运动以来,由于受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国人的科学观是封闭而又凝固的。例如,在50年行百余万册而在80年代重版又发行数十万册的《自然四字经》里,开篇就是“自然规律,多已发现”,“学习科学,才能了然”,“掌握规律,改造自然”,等等。这里暗含的科学观和科学教育观既不符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又容易使学生养成唯科学主义的态度,还忽视了科学创新的精神。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岂是“自然规律,多已发现”呢?如果学生从小就形成了这种科学观,即科学仅仅是一种已经为人类所基本发现的自然规律的知识体系,只要学习它就够了,哪来新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科学岂不是停滞不前了吗?

本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学哲学研究的深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观和科学教育观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不是绝对的,它随着人们对更多事实的了解而发生变化,由于未来可能发现的信息,当前为人们所接受的理论或许有一天被改变,甚至被放弃。科学规律不断被改变是‘为了它们更真实地代表事实’”(注:Hurd,P.D.andGallagherJ.J.(1968)NewDirectionsinElementary

ScienceTeaching,California: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Inc,p.7.)这种开放的科学观对当代科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小学科学教育目标

当今中小学科学教育目标是建立在“科学素质”这一重要理念上的。它不仅涉及到学生应当掌握的科学知识,而且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精神、兴趣、态度,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等。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得以实现。

我国近年来小学自然课的教材内容的确进一步现代化了,但这主要是指内容的先进性而言的。就小学自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来看,似乎仍像以往一样侧重于科学常识的掌握上。例如,在90年代出版的小学自然教学方法指导手册上,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是使学生“了解一些事实”,“掌握一些规律”,其次才是“学会一些方法”。(注:参见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自然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李默然先生在谈到改革小学科学教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用的是读四书五经的办法‘读’科学‘书’,‘背’科学‘书’”。(注:参见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53页。)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应当改一改了。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目标之所以始终盯在“科学常识”上,自然课教学只注重教书和读书、背书,除了传统因素之外,还同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落后状况分不开。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一个科学教育研究机构,也没有一本综合性的科学教育学术期刊。高等师范院校基本上没有人专门研究自然教学法,更没有开设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要改变这种落后局面,高等师范院校亟待重视和加强科学教育研究,包括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研究。

(四)小学科学教师

普及小学科学教育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科学教师队伍,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个问题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直到不久前才引起高度重视。尽管他们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本身科学知识的贫乏是小学科学教育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这个问题更为严重。中等师范学校侧重于培养小学语文、数学教师,根本就谈不上专门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目前许多小学自然课开不起来或不够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

(五)小学与中学科学教育的衔接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整合

一、影响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因素

(一)教学设备与教学理念的落后。即使现在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已经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有一些偏远的地区无法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很多中小学仅仅是配备了简单的多媒体设备,对于大型的计算机教室几乎没有,不能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无法快速获取一些时事政治及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的匮乏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也不是太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技术的整合。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师与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只是一味的去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去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信息技术只不过是简单的网上浏览,这样还不如让学生去买几本课外书读,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化世界里资源的实时共享性,倾向于自身多年来的教育习惯,不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合理化教学。此外,学校领导注重的只是学生的升学率与成绩,根本不去在意这些关于信息化与科学的整合,简单的认为学生只要学会利用计算机搜索学习资料就可以了,没有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二)教师自身能力与时间的限制。少数教师还没有很好的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不理解整合的内涵,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课件。新课改相关要求需要让教师不但要具备课程的讲解能力还需具有信息技术整合能力,这对于那些早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老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技术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教师整日忙碌于教案的编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信息技术相关软硬件的更新,造成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较低,不能熟练的操作信息技术设备,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与此同时,评价体制与课时的限制也是制约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进步的主要因素。大多数老师的课时每周一般都在16节左右,可能还需要兼职一些看管实验室和教学仪器的任务,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精心准备一节整合课的时间远远大于一节基础课的时间。因此,绝大多数老师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完好的完成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此外,就是教学评价机制的陈旧。目前,笔试成绩仍然是考量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主要标准,成绩的来源也主要以笔试的方式来完成,很难体现体现出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整合能力,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学生不愿意自主去探索信息技术,教师的付出也得不到相应的结果,这些都是制约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进程的主要因素[1]。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教师能力培训、革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师是推行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主导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执行信息整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若教师都不能达到要求,那信息整合更是无从谈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废除以往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纠正教师对媒体与信息技术的看法,摒弃无意义论。学校要定期组织活动与讲座对老师进行培养,更新知识,让教师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向,优化教学课件与讲课方式,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领导指派专人去信息技术整合先进模范学校参观学习,为本校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相关科学教师不但需要熟练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软件与硬件的能力,多学习多媒体技术,将信息技术实实在在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的新思路[2]。(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不但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更关乎到未来学生是否能够快速的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所以,学校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为教师设计课件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相关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多积累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自身教学的魅力,还可以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增添丰富的素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花费的时间比一般课程多出好几倍,如何去调整各科之间的时间,将所有有用的资料分类整理最后集中在一起,这需要老师的综合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这项工作花费的时间也将更多。但是当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的共享,运用局域网等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传播,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融合为一体,就可以节约教师的信息采集时间,并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运用现代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使其信息技术与基本授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完成信息技术与科学的整合。(三)实现知识的补充与再现。大数据与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和媒体为主宰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人观察世界、探索世界、拓展视野的一种便捷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广播性、便捷性为小学科学的整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信息科学的文化底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带去精彩的知识,实现旧知识的再现与新知识的补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去网上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经过整理收集之后,再组织学生课堂交流,讲述每一个人对某一知识点的拓展与理解,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与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知识背景,让学生深刻感受知识点应用的场所,让孩子们在庞大的信息流中学会寻找有用的信息。通过查询、整理、归纳、讲解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会不断扩张,创新能力也提高了,有效的实现了知识的再现与补充,使其小学课堂更加具有时代感,授课内容更加的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有了加强,也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夜,这样才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瓶颈,将教材中的内容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3]。

三、总结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美实现的,相关教师需要从评价机制、教学理念、授课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更新自我综合素养,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用到课堂中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紫佳.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J].学周刊C版,2014,(3):35.

[2]吴文兰.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1):7-8.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3

1.翻转课堂教学。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借助当前流行的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和信息分享平台,可以构建翻转课堂。教师与学生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辅助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简单文件、微课视频等内容,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双向交流方便,教师能够针对性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在“地球的表面”学习中,小学生可以通过高德地图或者谷歌地图等定位软件,查找自己的家庭和学校位置,认识地球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2.电子书包。相较于语数外等文化课程,小学科学具有涉及范围广、资料多的特点。电子书包具有改变既有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作用,不仅能够取代传统书包的装载功能,减轻小学生的硬性负担,还可以搜索、存储和观看教学资料,作为师生交流和协作学习的工具。比如,在“电磁铁”章节,小学生需要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影响因素,传统课堂上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和进行讲述,并且由于课时原因只能探究少数变量因素的影响,而电子书包可以让学生自行浏览相关资料,拍摄自己的实验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讨论,协作学习,实现课堂集体教学。3.基于数字探究的科学实验室。科学素养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基本理解,基于数据探究的科学实验室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和实验教程组成,能够让小学生快速掌握科学知识,理解实验现象,养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同时小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的仪器设备,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比如,在学习“温室效应”时,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检测到酸雨天气、被污染水域的酸碱度变化以及温室效应的后果,利用数字化仪器,可以方便直观地对温室效应进行模拟,使小学生认识到温室效应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此外,日常生活中的烟雾报警器、自动感应门等都使用了传感器,小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了解这些常见器材的工作原理。4.数字化图像与多媒体技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强,而对于图像等直观易懂的事物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字化图像技术包括整理图片、使用Flash软件,配合发散图、多层图,不仅具有图片的优势,具备形、色、意义三大记忆要素,并且可以与多媒体相结合,创建教学情境,实现线性描述、图文并茂,使教师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小学生的思维,形成视觉思维,锻炼小学生的图像语言能力。比如,“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形成对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种子发芽的时间长,学习具有间断性,寇佳媛在研究中,采用Dreamweaver软件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间轴,记录种子在每个时间段的生长变化,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

二、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对象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必须要紧紧围绕科学教学这个目标,主题要明确,资料要符合教学内容,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探究过程要层层推进,难度适当,符合逻辑,促进科学教学的系统化。此外,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能让小学生过多浏览其他数据内容。2.循序渐进。首先,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时间不长,教学内容、计划还不完善,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这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其次,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不等于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主导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不能一味地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最后,不能过分依赖数字化技术,一些传统的教材、资料,以及真实的实验过程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时效性。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字化技术也要与时俱进,特别是要考虑一些数据、图像是否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需求。

三、结语

将数字化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小学生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态度,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继国.浅议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大众,2017(10):58.

[2]赵庆元.电子书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36-37.

[3]雷晓晖.基于数字化探究的小学科学教育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9):9-13.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科技教育专业历史必然性创造教育能力创造性人才培养

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跨越千年史册的巨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人类将以惊人的加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追求知识创新的信息时代。当前,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诞生,并迅速向全球扩展。知识经济将人的创造力提高到社会财富的首位,如何培养开发人的创造力则被推向科学探索的前沿,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尖端科学[1]。

笔者研究发现,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关键是教师的创造教育能力。因为,创造教育能力本质上是以开发教育对象的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能力,是教师教育能力的核心[2]。那么,如何去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较强创造教育能力的教师呢?综观培养教师的主要基地师范院校的所有专业,没有哪个专业是以培养具有较强创造教育能力的教师为目标,因此,笔者以为,未来教育的处女地--科技教育专业的创办就很有必要了。

一、对科技教育专业的基本构想

科技教育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尚有待考证。至于什么是科技教育专业,目前尚未见有统一的、规范的定义。笔者认为,科技教育专业就是以培养有较高科学技术素养、较强的创造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中小学科技教师为目标的一种师范专业。该专业的理论支柱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创造学、科学学等,及其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创造教育学、创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

科技教育专业主要覆盖中小学科普教育课、科技活动课、劳动技能课、自然课等科技教育课程。在这些科技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侧重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思想、创造规律的教育,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正是该专业的特色。

一个该专业毕业的合格的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创造教育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技术素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他能站在科学学的系统高度上掌握较多的现代科技知识,并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将世界科技事业飞速发展的较新科技信息补充到教学中;他能敏锐地抓住学生小小的创新闪光点,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科技教育专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承上所述,笔者以为,该师范专业的诞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基于以下的时代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科技教育专业的诞生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强烈地震撼着中华大地,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不论人们的主观意愿如何,中华民族毕竟被卷进了国际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之中,在这场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全方位的较量中,中国将会怎样,这是每一个走向21世纪的中国人所关心和不能回避的问题。

无数事实表明,从本质上说,这场全球性大竞争归根到底是人们创造力的竞争。一味地模仿外国,一味地依赖进口,不但不是什么进步的标志,而且长期下去还会滋长崇洋媚外的心理,继而进一步会磨灭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同志1995年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只有不断地培养和发扬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不创则必亡。

然而,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学生中95%以上人的创造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开发,他们在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难以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3]。造成这种局面决不只是因为传统的高等教育,而是因为整个传统教育尤其是传统的基础教育极大地延误或限制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因而,他们不但很难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更难参与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党和政府早已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由此可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科技教育专业的诞生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事件是科技教育专业的"催生剂"

""事件震惊中外,虽然""组织已被取缔,但""事件震动的余波未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居然会发生如此荒诞的""事件,而且卷入该事件人数之多、知识层次之高、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远,这不得不引起上至党和政府下至平民百姓深刻的反思。""的泛滥,有多种社会原因,但不少人缺乏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这个事件,无论党和政府还是平民百姓都普遍认识到科普教育的重要性。1999年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因此而召开。会议强调科普教育至关重要,是提高国民科学技术素养的有效措施,要大力加强中小学的科普教育工作力度。李岚清强调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4]

3、"两会"核心精神的一致性

1999年6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同年12月召开了全国科普工作会议,这两个会议的核心精神是一致的。因为,科普如果只停留在告诉学生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史实这一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让学生掌握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思想和创造规律。因此,笔者认为,科普的核心应该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思想和创造规律的教育。而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强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会"核心精神是一致的。那么,这两个会议的核心精神如何去贯彻落实呢?承前所述,创办科技教育专业显然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两会"给科技教育专业的诞生揭开了序幕。

4.创办"科技教育专业"是大量培养合格科技教师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技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别的学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把中小学生培育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然课、科技活动课、劳技课等科技教育课程已作为必修课程排入了课表,并由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

可是,在我国由于较长时期封建文化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师范院校从来没有培养过专门的科技教育教师,造成目前上述课程没有专门的老师,临时应付的现象较严重,往往是由没有学习过科技教育专业的语文、数学或其他学科的教师临时担任,使实验和科技制作课等的教学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即使配备了相应的硬件,由于缺少受过培训的科技课教师,自然课和活动课的实验仍不能正常开展,而是以填空式作业代替,有的活动课虽然开展起来了,但也只能停留在工匠式的师傅带徒弟的低层次教学上,不能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载在科技活动课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为了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对现在在职科技活动课教师进行一两次短期的培训,是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一定提高的办法。但在短时间里,要使其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现代科技的思维方式、实践能力、尤其是创造教育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是比较难的,加之各类学校对科技教育课教师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在师范院校设置"科技教育专业"是大量培养合格科技教育师资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展望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党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科普必将更加重视,并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各级各类学校的科技教育类课程必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在不久的将来,正如要求各个中小学必须配备2-3名心理学老师一样,教育部必将同样要求各个学校必须配备若干名科技教育专业教师。那时,科技教育专业教师的供需矛盾必将骤然突出。

全国高校科技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已成为各高校势力主要表现时机之一,各高校纷纷看重此类活动,因而,科技特长生已成为各高校争夺的焦点,也是各中学的门面。科技教育是使科技特长生脱颖而出的有效措施,因此,科技教育将成为各中学竞争的重要方面,优秀的科技教育专业教师将成为中学的"抢手货"。

由此看来,科技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必将有广阔的市场。

综上所述,时代在呼唤师范院校尽快培养出合格的科技教育专业教师。"科技教育专业"的创办,是对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所需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项有意义的尝试,它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邓小平先生认为:"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1992年提出的名言如今已成为共识:"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科技教育专业是未来教育的处女地,我们应该站在未来教育的高度来创办"科技教育"专业。

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黄秋富书记、曹晨忠教授、桑新民教授的鼓励与支持,在此我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桑新民著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2、王伟清著对创造教育能力的理性思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庄寿强著普通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李岚清、在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1999年12月16日

Thevirginsoiloffutureeducation--science-technologyeducationprofession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5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该研究报告通过在大量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目前我国及昆明市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状况,根据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尽可能低耗高效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对可能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放在教师科学素养方面,发现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针对昆明市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和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策略,并根据策略要求,开发研制了既具有资源库性质又具有开放性的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支持平台。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

2、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与整个课改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观念上看,一些学校把科学课列为另册;从教学计划上看,课时常被挪用去补语文、数学;从教师队伍看,兼职比例过高,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3、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其列为课题研究,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二、研究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整套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最后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

2、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原因,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

3、对儿童科学素养状况以及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本地区今后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重点。

4、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取得好成效的行动策略,为云南省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5、研制开发“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师备课系统”,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

6、改革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7、进一步发挥我区的科学教育的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课题研究组织的原则

以五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为主牵头,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依据,以策略措施研究为归宿。

四、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进行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

五、研究的过程

共包括理论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初步实施与总结分析几个主要阶段。从2003年3月到2005年11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

(一)理论研究

1、基础概念研究

科学素养是本课题的基础概念。对于这一基础概念的科学界定,直接关系着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通过多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并紧扣课改有关理念,我们的对科学素养的概念性定义认识如下:

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tificLiteracy。l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主要是后天培养的修养。一种普遍的认识是: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尔(JonD.Miller)教授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①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

②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具备科学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断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

③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关注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养

四个核心要素,即: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兴趣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方法指对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的了解或把握,以及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会提出假设或猜想,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会进行判断、推理和决策,会同他人交往,并且能与他人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难题;科学知识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科学精神则指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能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由此可见,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与教学的统一。既要进行责任感、团队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等规范性教育,又要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

2、基础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整个认知发展基本上可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发展阶段均有一独特的基础的认知结构,所有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论提供了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科学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数学水平较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提高,自然常识等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探索也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科学教学利于儿童认知发展。但仅靠自发的探索对他们的科学思想的发展是不够的,而科学教育才使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成为现实。皮亚杰所说的自然发生的科学的基本概念,在初等科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根据教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按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来制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对该具体条件来说是最大可能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所说科学素养培养最优化是针对我区小学生这一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条件而言,以期遵循尽可能合理发展的进程及取得尽可能好的发展结果,尽量使我区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低耗高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上述基础理论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可以引为行动研究的指导性基础理论。

(二)调查研究

1、将概念性定义转化为操作性定义,使科学素养可测量可评价是本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确定了调查工具。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6

1、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

2、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和整个课改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观念上看,一些学校把科学课列为另册;从教学计划上看,课时常被挪用去补语文、数学;从教师队伍看,兼职比例过高,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3、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其列为课题探究,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二、探究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整套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最后探究成果为探究报告。

2、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新问题及其原因,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目前状况,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

3、对儿童科学素养状况以及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目前状况、存在新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本地区今后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重点。

4、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取得好成效的行动策略,为云南省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5、研制开发“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师备课系统”,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

6、改革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7、进一步发挥我区的科学教育的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课题探究组织的原则

以五华区教育科学探究中心为主牵头,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理论探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理论探究为指导,以调查探究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依据,以策略办法探究为归宿。

四、探究的方法

以行动探究为主,结合进行理论探究和调查探究。

五、探究的过程

共包括理论探究、调查探究、行动探究和初步实施和总结分析几个主要阶段。从2003年3月到2005年11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

(一)理论探究

1、基础概念探究

科学素养是本课题的基础概念。对于这一基础概念的科学界定,直接关系着调查探究和行动探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通过多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并紧扣课改有关理念,我们的对科学素养的概念性定义熟悉如下摘要:

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tificLiteracy。l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摘要: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主要是后天培养的修养。一种普遍的熟悉是摘要: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熟悉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喜好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把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去解答和实践有关的新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猜测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尔(JonD.Miller)教授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摘要:

①熟悉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

②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具备科学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定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

③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关注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新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养四个核心要素,即摘要:科学喜好、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喜好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方法指对熟悉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的了解或把握,以及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新问题,会提出假设或猜想,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会进行判定、推理和决策,会同他人交往,并且能和他人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难题;科学知识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科学精神则指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定、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能独立思索又乐于互助合作。

由此可见,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和教学的统一。既要进行责任感、团队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等规范性教育,又要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喜好,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

2、基础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整个认知发展基本上可分为摘要:感知运动阶段、前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发展阶段均有一独特的基础的认知结构,所有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论提供了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科学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数学水平较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提高,自然常识等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探索也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科学教学利于儿童认知发展。但仅靠自发的探索对他们的科学思想的发展是不够的,而科学教育才使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成为现实。皮亚杰所说的自然发生的科学的基本概念,在初等科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功能。

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根据教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按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来制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对该具体条件来说是最大可能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所说科学素养培养最优化是针对我区小学生这一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条件而言,以期遵循尽可能合理发展的进程及取得尽可能好的发展结果,尽量使我区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低耗高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摘要:“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上述基础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可以引为行动探究的指导性基础理论。

(二)调查探究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7

1.确立培养公民的课程目标

以色列早期课程改革意在培养公民的统一意志和国家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忽视了个人发展。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以色列政府意识到需建立相应的多元课程体系代替“霸权”社会价值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定位是: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强调课程要具有人文主义态度,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同等重要。具体目标有:为市民发展提供信息,以提高市民理解、分析、评价与决策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能力;培养市民的国际公民价值观,使其享有民主权利并愿意为民主权利奋斗;培养市民的行动力;热爱国家,并对国家富有责任感。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国教育部在2004年5月启动了“100个基本观念计划”,使学生通过学习100个重要观念形成公民意识。

2.设置多元的课程结构

(1)积极推进核心课程

2000年,以色列高等法院根据教育部的诉求裁定,凡接受国家资助的中小学均需开设核心课程。2002年,霍夫曼(A.Hofman)和施奈尔(I.Schnell)提出国家需要实施代表大众利益的核心课程后,核心课程逐渐代替三分式(必修课、选修课和学校自定课程)的课程结构。2004年5月,以色列政府批准了以德夫拉特(ShlomoDovrat)为代表倡导的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指出,从2005年起所有学校(包括传统教派和宗教学校)均实行核心课程,1-10年级均开设数学、英语、科技、艺术和希伯来语等核心课程。

(2)开设实用取向的科学技术课程

对科学技术课程的重视体现了以色列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2000年以色列教育部采纳了以黑穆哈拉里(HaimHarari)为主席的科技教育高级委员会提出的在各个年龄段开设科学技术课程的意见,并颁布了《以色列中小学科学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此“标准”指导下,学校通过科学课程将科学原理教给所有年龄段的学生,以培养其基本的认知和操作的技能。“标准”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手工课,使学生对“制造”有初步的认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学习技术课程,如材料加工、制图、电力和电子等;普通学校在八年级时向学生介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财经原则;到中学高级阶段,科学技术教育就具有了明显的职业性质。

(3)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以色列《国家教育法》规定,教育部可根据75%家长的要求,将教材的25%由家长做出自由选择,但此类教材的财政支出由地方政府或家长承担。学校根据教育部大纲和家长委员会的意见编制教材,教材内容多与地区民族和习俗相关联。教育部只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教材,教材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此外,教师也可自编教材。以色列已改变了强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教材内容,教材中减少了对其他民族的忽视,具有多元化趋向。

(4)改革课程设置,关注民族差距

为实现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消除民族差距,培养合格公民,以色列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课程设置多样化。依据卡茨(Y.J.Katz)的研究,以色列教育部自2007年已致力于为国内各系统提供平等的教育,如关注犹太民族以外的其他族裔的发展。为满足以色列国内各民族及教派的需要,犹太区学校使用希伯来语教学,阿拉伯学校可使用阿拉伯语教学。其二,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以色列新课程改革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尊重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并设置相应的宗教课程。其三,增加教育经费和教育支持。为阿拉伯、德鲁兹和贝都因的学校制订的5年计划中指出,从2008年起为这些学校提供教师和教学设施,每年提供2亿谢克尔供其进行学校建设。

3.建构有效的课程实施机制

(1)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以色列的中小学课程实施除依托《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理事会法》等基本法外,新课程改革还颁布了诸如《患病儿童免费教育法》(2000年)《在学校教授急救知识法》(2001年)《义务教育法修订案》(2001年)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法律。这些法律对教育相关事项作了详细规定。

(2)采用学科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色列中小学采用学科教学和模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化和灵活性。分科教学根据学科逻辑性对学习内容进行编排,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模块教学则先将各学科的知识点分解,再将各知识点按逻辑重新组合为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对冗余内容进行删减和重新组合,可增加学习的系统性。如以色列的1-6年级科学技术课程分为物质与能量、人造世界、信息与交流、地球与宇宙、有机世界人类行为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生物链与关注环境7个模块。学生在学习每个模块时都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仅要学习各学科的原理,还要联系模块内不同学科的知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合理安排课时

从以色列教育部官方网站的中小学课程安排来看,教育部要求学校加大弹性学习时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小学阶段要确保学生在六年的学习中有75%的时间安排教授基础课程,有25%的时间由学校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自由活动。从2000年起,以色列实行7-9年级一贯制教学,学校制订灵活的课程表,自行安排课程,但要求减少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2004年8月,国家教育文化委员会将中小学每周学习时间从5日半修订为5日,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爱好。2007年,针对小学和初中课程改革的新视野计划(TheNewHorizonsProgram)要求,教师增加小组教学时间(小学为5小时/周,初中4小时/周)。小组教学60%的时间用于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10%的时间用来提高天才儿童的能力。

(4)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色列教育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学校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色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其一,扩充教师自主权。以色列教育部在2001年的教育改革计划中鼓励教师在核心课程的框架下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2004年德夫拉特计划指出,要减少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2007年新视野计划要求5年内所有小学教师均需获得大学文凭。其三,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不是“塑造者”。希伯来联合大学保罗芬伯格(PaulFeinberg)教授在《超越能力——教师作为文本》的演讲中提出,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教师是促进变化和导致变化发生的人。

4.建立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1)独特的国考制度

以色列从小学至初中九年间共有2年级、5年级和8年级三次国家考试。小学2年级考试内容为简单的希伯来语或阿拉伯语的知识,小学5年级和初中8年级的考试内容包括数学、英语、科学和技术等核心课程。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按模块单元进行,12年级进行高考,高考考试科目有数学、英语、希伯来语和2门选修课,高考数学和英语不及格的学生可在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二个月选择重考。

(2)关注学生潜质的评价方式

2001年以色列《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提出,开除学生的唯一途径是经教育部长同意。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评估方式,以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质。对教师的评价也采用多种途径,在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参考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3)开发课程评价工具

2006年以色列成立了国家教育评价与测量机构(TheNationalAuthorityforMeasurementandAssessmentineducation),建立了可靠的课程评价体系。国家教育评估与测量机构根据“学校发展成效测试”(GrowthandEfficiencyofMeasuresofSchools)工具来评价国家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成效。它主要通过对2年级学生的阅读和5年级和8年级学生的数学、英语、希伯来语和科技等核心课程进行评价来推断该年度改革成效。2010年,国家教育评估与测量机构为教师和校长开发出“学习过程评价服务系统”(AssessmentServesTheLearningProcess),以测量2007年以来新视野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二、以色列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以色列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显著,它不仅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而且也为以色列培养了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以色列是改革成效最好的国家之一。以色列课程改革有诸多创新之处,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加强公民素质培养

以色列的课程目标是建立面向包括犹太人、阿拉伯人和宗教组织等在内的所有市民的教育系统,培养社会公民。培养公民素质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我们也应将培养公民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目标。

2.积极开展模块教学

以色列教学采用模块教学与分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方式已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我们可将模块教学作为有益尝试,发挥模块教学内容灵活、能培养综合能力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以色列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有价值,这与中国现阶段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观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的课程改革应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及时转变培养模式,促进社会发展。

4.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8

一、总体目标

小学科技教育:基于学校,整合社区、家庭等多方面课程资源,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和训练小学生初步的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养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植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全面提高小学生科技能力的基础教育活动,为培养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技基础。

二、优化小学科技教育

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四个优化:

(1)观念的优化。

A、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明确“本体”类学科不单单是科技知识的教育,还包括科学方法、态度、精神等的教育。明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B、要跳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框架,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

C、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师生平等的关系。

(2)内容的优化。不能只信奉教科书,要适时有机地补充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发展状况,以丰富科技类学生的内容。

(3)过程的优化。

A、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本领。要广泛应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增加科技信息量,让学生掌握捕获信息的方法和本领。

B、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参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习过程变为“参与――操作――感悟――内化――创新”的过程。

(4)评价的优化。

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兴趣的激发、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的态度等因素。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形成小学科技教育学科渗透。

实施科技教育的渠道很多,但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将在现行的各类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全面的挖掘、开发,并把挖掘、开发出来的科技因素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科技素质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较为完整的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学科体系。

通过学科渗透,丰富小学生的学科知识,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

四、组建小学科技教育课外兴趣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负责对学生进行科技辅导、培训,并组织好学生参加相关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五、创设小学科技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小学科技教育环境是小学中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是小学科技教育所必须的各种条件的综合,是按照小学科技教育培养人、造就人的特殊需要而创设的。合理设计、精心布局,使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科技教育的舆论导向、氛围烘托和寓教于景方面发挥作用。

另外,还要创设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以调动学校群体实施科技教育的积极性。

六、发挥小学科技教育空间、家庭的功能。

小学科技教育必须依托社会,实行开放办学,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和条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因此,我们既要联系社区,又要联系家庭,以形成小学科技教育的合力。

七、组织保障

(1)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领导,学校将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科技教育的计划和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全校科技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开展好科技教育活动得到组织保证。

(2)成立科技教育工作小组。以科技辅导教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踏实而又创造性地作好辅导工作,使科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得到机制保障。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及其变革

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变化首先体现的是数学教育理念的进步。多年来,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知识相互沟通、紧密联系,数学知识更是渗透到科学技术乃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相应地,数学教育承担的也不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加以培养、延伸。同样,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仅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合适的。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代替原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向能力培养的过渡。过去,常常是讲完某一学科知识以后,寻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照书本对比联系即可。而这里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思索将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指导他们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数学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整个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及其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要,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统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内容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十分必要。有研究指出,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各国各地区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包括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认识与交流,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总体上含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看到,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⑴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⑵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在我们设计课程时,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三、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适应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而应将数学课程分成两类:⑴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⑵面向理科方向的学生。我们仅对第二类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1、必修基础课程。我们知道,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课有三条主线──代数、分析、几何。在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理论起源于求方程的根。历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后获得成功。数学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结果,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抽象代数。几十年来,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数学的诸多分支,以及在通信理论、计算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小学科学技术范文篇10

科学实验教学中,除了要能够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索中来,还应该注重学生在科学探索中的所得。教师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依据学生的情况来调整目标,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顺着正确的方向来获取知识。实验教学时科学课的重要特征。科学实验是学生亲身参与、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能够锻炼他们动手能力的机会。所以实验要具备实践性以及可以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课前,教师进行实验器材和内容的准备,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获得经验和感受,但是必须要对科学实验课的探究课题进行确定,否则,过度的开放,只能够让学生迷茫,学生反而不能够从实验课中收获良多。

实验具有感官刺激性,能够通过实验来开启学生的思维,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来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课有很多趣味性和新颖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奇特征,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可以获得玩的快乐,但是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就只能够获得玩的快乐,而无法获得思维的提升,通过引导,让学生举一反三,去深究其原因,这才是实验动手课的真是目的。对小学生的探究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毕竟他们处于学习初级阶段,还在培养兴趣和思维的过程中,过早的让其接受独立思考,反而会让他们失去方向,应该要对他们的探究提供线索和路线,对其进行范围设定,让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正确的发展。新课程中针对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所重视。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对于问题的价值高低,教师应该要进行斟酌,不能够盲目的进行问题的研究,要有方向性和引导性,尽量的让学生学习如何的提出问题,如何的发现问题,这是比较重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前奏。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为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学,需要以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的放慢节奏,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的学习如何独自一人完成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探索的过程和结构都要重视,让学生能够通过过程获得提升,通过结果获得满足。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并非短期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的坚持,通过情感的调用,知识的编排,让学生能够自发的参与到其中,去感受科学探索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