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博士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23:4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统计博士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统计博士论文

院校职称评审学术检索实践

山东省教育厅决定,自2011年起在高校职称评审中进行学术检索[1]。据此规定,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及其他10所高校的图书馆参与了工作。职称评审材料的学术检索在山东省还是第一次,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文章就此进行探索,以期为今后完善学术检索有所裨益。

1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承担的职称评审材料学术性检索情况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中开展学术检索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评审材料主要检测“内容重合率”、“密切相关文献”、“相关文献”三项指标。图书馆共检测论文著作918篇。“内容重合率”指标的检测,我们选择使用了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主要检测涉嫌抄袭、一稿多发等现象的论文。本次检测结果如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认为:内容重合率为0的是无问题记录,重合率在40%以下的为轻度重合,40%~50%的为中度重合,50%以上的为重度重合[2]。从上表可以看出,该次检测结果中,中度与重度重合的共计281篇,占总篇数的33%。其中内容重合率超过80%的竟占总提交论文的7%,而低于10%的只占36%。“密切相关文献”、“相关文献”指标的检测,我们主要使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时也按需要参考万方数字期刊库、学位论文库以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的数据;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原则上选用三个关键词用逻辑“与”组配成检索式,所得结果分析确认后作为“密切相关文献数量”;两个关键词用逻辑“与”组配成检索式,所得结果分析确认后作为“相关文献数量”[1]。通过检测,在这918篇送审材料中(包括著作),有密切相关文献的文章约占39%,有相关文献的文章的比例更高。从检测结果来看,确有不少送审材料存在抄袭、一稿多发、缺乏创新或疑似假刊等现象,从中反映出当前学术不端的现状,这也证明了对高校职称评审材料进行学术检索的必要性。

2强烈的责任心与熟练的检索技巧是准确出具检索报告的关键

此次学术检索工作,我们认识到“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应用,为打击和抑制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利器。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检测系统自身的不完善,单纯靠学术不端检索系统本身给出的检索结果有时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而评审材料检索结果直接关系到材料送审人职称的评定,这就要求检索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熟练的检索技巧,以弥补检索系统的不足并纠正检测结果,出具客观公正的检索报告。下面是在这次检索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案例。

2.1案例(1)一稿多发与转载问题在检索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多篇一稿两发或多发的论文,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处理,认真核对后注明即可。但有一篇论文,据系统检测结果疑似一稿两发。详细查看后,发现此论文首先发表在某核心期刊上,而后又在级别稍低的期刊上发表,这一不合常理的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从数据库中调出两篇全文进行比对,发现后者是期刊转载。该论文若做出一稿两发的结论,很明显是不合理的。像这种情况,作为检索人员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作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就有可能根据机检结果做出错误的结论。

查看全文

新时代环境对图书馆文献装订的思考

图书馆界对文献装订的思考从未停止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研究大多集中在装订工作的利弊以及如何更好地完成装订工作等方面,也有停止期刊装订、加速期刊流通的论点[1],引发了一番争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也落地实施,信息资源的生产和发行方式的变化以及人们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习惯的改变,给图书馆传统纸质文献的存藏与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1图书馆文献装订工作现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

装订是传统图书馆时代文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对连续出版物来说,装订是管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文献装订的主要功能包括利于文献集中、便于排架、延长文献寿命、利于永久保存、在书脊上统一编码便于归取和统计以及整齐美观等[3]。图书馆的文献装订根据装订目的、装订材料及装订工艺不同,分为精装形式和简装形式(本研究指精装形式)。目前,图书馆对纸本连续出版物,尤其是过刊、过报的存藏管理多采用装订合订本的方式,如国家图书馆装订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等三种文献类型。

1.1期刊

依据“中文求全、外文求精”的资源建设总原则,国家图书馆对国内出版的中文(含少数民族语言期刊)正式期刊全部入藏,国内出版的中文非正式期刊及国外出版的外文期刊则选择性入藏。截至2020年年底,国家图书馆入藏大陆地区出版的中文普通期刊5.4万余种,其中过刊4.3万余种,现刊1.04万余种;港澳台地区出版的中文期刊2,800种,其中过刊2,100种,现刊700种;外文期刊5.4万余种,其中过刊4.9万余种,现刊5,400余种。国家图书馆以装订合订本的方式对过刊进行存藏管理,2015—2019年平均每年装订的期刊合订本总量为5.4万余册,其中普通中文期刊合订本4.5万余册,港澳台期刊合订本2,200余册,外文期刊合订本7,000余册。由于馆藏发展政策调整,2020年后国家图书馆的中文期刊仅入藏一份为正式馆藏,因而正式馆藏的合订本期刊为每种一份。

1.2报纸

查看全文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我们以2013年至2017年间已发表的关于“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论文为考察对象,主要从“教学现状透视”、“学生专业主导下的有效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四个方面,作初步的梳理和分析,或可了解相关研究动态的一个侧面,提供学界所需要了解的信息。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综述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teaching)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股研究潮流,之后逐渐影响到我国[1]。受此理论影响,教师们开始尝试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开展教学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2]。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新课改背景下,追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广大职校教师的共识[3]。有学者将2012年以前的有关职业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论文进行了详细分析[3],鉴于此,我们搜集了2013年至2017年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共108篇论文[4]。本文拟对相关研究成果,作初步的梳理和分析。

1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

我们将2013年至2017年已发表的108篇论文进行细化分析,按每年的数量进行统计,分为“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类,统计结果如表1。从表中可知,近5年来,2013年和2014年研究成果居多。自2014年至2016年皆有高校硕士学位论文问世,但数量很少。期刊论文的作者均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很少涉及高校教师,仅有6篇高校硕士学位论文,博士论文则无成果问世。

2研究成果的内容分析

查看全文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会写绪章、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1、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查看全文

新闻传播学论文规范写作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查看全文

新闻传播学论文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查看全文

新闻传播学规范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查看全文

新闻传播学术研究论文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四个层次的失范

当然,不能仅仅因为在国际上发表的成果少就贬低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应该说,我国新闻传播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在量的方面有着很多累积,在质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学术规范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庞大的学术资源(主要是人才资源)相比,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失范的问题,或者说不规范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由浅层到深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次:

其一为具体操作的层面,表现为缺乏规范的注释、引文等。一项研究表明,2000~2004年CSSCI期刊中新闻传播研究论文篇平均引文数为2.01篇,大大低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平均引文量(6.06);新闻传播学论文中有引文的文章和无引文的文章之比为(50.5:49.5),这意味着只有一半论文含有引文,这个比例同样大大低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引文比例(66.4:33.6)[3]。学术规范中技术层次的规范,包括各种符号的使用、成果的署名、引文的注释等,虽然是外在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的内容、道德水平,是基础性、核心性的要求[4]。学术论文规范的注释、引用,一方面体现对于他人成果的尊重,同时也促使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置于既有成果之上,延展研究脉络,实现知识增量。在国外的许多论文中,有引文注释四五十条是很常见的。

其二为内容问题,许多论题大而无当,实际上是在做重复研究;从小问题入手进行原创性研究的很少。因而知识增量很有限。

有不少论文都是整合性“研究”。整合研究也能创新,像拉斯韦尔整合出“五个W”的理论,像罗杰斯整合出创新扩散理论,那是大师级的整合,因为这些整合性研究发现了其他人多项研究的共同的本质性联系、规律性特征。而我们这里有些人不同,是把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一般性的归纳(还不一定都标出是别人得出的结论),稍加一些个人看法,就成了一篇论文。其论点随意、论证松散,完全不能体现学术研究的延续与继承。最近一个时期,“时评式论文”更是见诸学术期刊,实际上是一些随笔或政论型的作品,针对某一问题、事件表达个人的观点,论文并没有经过严密逻辑的论证过程,追求在很短篇幅内对于事物性质作出判断,有些观点初看令人新目,但细品之下难以信服。

其三为学术伦理上的失范,包括学术品质、学术责任等方面。前文讲到我国新闻传播学术论文引文、注释少的状况,实际上其中包含一种现象,就是作为论文重要论点出现的观点,明知是别人的研究成果,却不作引用、注明,只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该观点就是这位作者的创新观点。这种不尊重别人知识产权的做法,严格说起来有剽窃之嫌,却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还有人,并无真知灼见,却搬来一些国外的或外学科的连自己也没搞清的词汇装点文章,结果是绕来绕去,不知所云。另有人在不成熟的论文中拉名家署名以利发表,也有人在不该署名的著述上署名,出了问题却一推了之。如此等等,都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

查看全文

论文格式:医学科学论文的撰写

关键词:科学论文

科学论文是对科学领域的现象进行研究并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它记载科学工作者探索未知的过程,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和价值,也是科学家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记录。

医学的任务在于认识疾病,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寻找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医学科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在医学科学实验或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一、医学论文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科学论文的特征是由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造和无止境地探索未知的过程。

它的显著特征是①系统性②客观性③继承和创造性

查看全文

我国经济史研究论文

本文以近五年来在台湾出版的期刊、会议论文为取材范围,尤其以台湾本地学者所发表的论文为主,学位论文的介绍则视行文需要,斟酌叙述。部份论文虽然常被归入社会史范畴,但由于其论述涉及经济层面,笔者仍然酌加简介。应该说明的是,五年来的研究论著极多,不可能篇篇述及,因此文中所列诸篇,皆经筛选排入。笔者也尽量持平介绍各篇论文的研究成果,至于如何评议,则留待专家为之。

在台湾,研究中国经济史或本地经济史的学术单位以台湾"中央研究院"最为主要,如历史语言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和台湾史研究所。研究院内社会科学类科的单位,如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和经济研究所,也有杰出的学者参与研究。其次是教学机构,尤以设有历史系所的大学院校为主。此外,县级以下地方政府、民间的基金会、由地方的文史工作者组成的小型研究团体,也有一定的贡献。不过,这类单位或团体,比较著重台湾本地研究的史料搜集和田野考察。

整体而言,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以明清及近代部分的著作较多,与商人、商业活动、国际贸易有关的主题较受青睐。不过,近年来台湾史研究逐渐成为历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学术单位和教学机构皆然。(注:施志汶:《台湾史研究的反思-以近十年来国内各校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为中心(一九八三--一九九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2(1994.6):413-446。)另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以往在经济学门不受重视的经济史,似渐引起经济学家的关心,纷纷把他们的研究视点扩及日治时期乃至清末的台湾经济史。新的研究课题,诸如农工业及整体经济成长形态、租佃制度等,不断发掘出来,可以补充旧有研究在课题范畴上的贫乏。(注:叶淑贞:《台湾"新经济史"研究的新局面》,《经济论文丛刊》22.2(1994.6):127-167。)历史学家擅长观察长时间因素的变化和综合性诠释,经济学家擅长于经济学理论的实证和计量方法的使用。近年来这两个学门的学者能透过合作计划共同研究,尤其是后者,其研究过程亦从战后向上延展至日治时期。

此外,大型且跨学科的合作计划不断的推陈出新,蔚为近年来的研究时流,这主要是以台湾"中央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为主,而且多聚焦于台湾经济史。除此,更将空间视野扩大,关注祖国大陆、亚洲诸国,也注意台湾与四邻的多层面关系。

以下将先回顾近年来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再介绍这一、二年正在进行或近期将展开的专题研究计划、学术研讨会内容,以及目前含纳人员最多且跨单位最广的经济史讨论团体。

一、中国经济史研究回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