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技术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4 17:50:28

区域技术创新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1

[关键词]区域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区域化特征[1]。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具区域性,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的形成,区域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建设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所有要素中,技术创新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2]。

一、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及作用

创新是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发展环节,也是科技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区域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经济范畴,其最大的价值是促进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是经济从萌芽到起步再到发展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主要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开发新技术,或对现有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区域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区域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是因为如果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时,该区域就会依靠物资资源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会进一步透支资源,恶化环境,经济增长举步维艰。如果一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时,技术创新的成果会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利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改善生态环境。第二,区域技术创新能够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实际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只能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经济效益很难实现本质上的增加,导致的后果是该地区工业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和服务业发展落后,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只有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驱动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与融合,增强工业竞争实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单纯依靠第一与第二产业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第三,区域技术创新能够优化需求结构。由于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来赚取利润,实现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迈进,必须要加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来掌握世界核心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世界名牌产品,不再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利润。同时,依靠技术创新可以扩大国外与国内市场的需求,优化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吉林省GDP增长率的排名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排名比较接近,说明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是息息相关的,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当前,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认清问题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1.吉林省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当前,吉林省科技创新能力无法提升的根本是科技成果与产业脱节,科研成果无法实现产业化。虽然吉林省很多企业与科研机构不断开展合作研发,但是以企业为主的科研市场的投资机制还不健全,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严重制约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虽然吉林省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每年会研发出大量的具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缺少企业的投资与开发,很多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资源也缺乏应用价值,导致了科技成果闲置,科技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很多企业不得不继续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或者引进国外技术,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

尽管吉林省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多数企业的科研实力提升非常缓慢,缺少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循序渐进,需要高投入与长周期,科技创新能力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很多企业宁可长期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活动,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加强科研开发,在科研资金方面的投入有限,生产的产品缺少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没有通过创新与服务来提升产品的效益,宁愿模仿与抄袭其他企业的成果也不愿意加强科技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的很多国有企业受到人事制度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国有企业管理人更加迫切希望提高短期业绩,利用大量的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保障国有企业的短期效益,忽视了能够带来长期效益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促使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因此,吉林省的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都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缺少创新的活力,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需要。

3.吉林省技术创新人才相对匮乏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一流的科技人才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近些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迅猛,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研发能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地域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科技人才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分布情况来看,区域差异明显,吉林省的中心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就业和创业,但是相对偏远的地区却无法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人才市场供给不足,制约了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再者,吉林省的科技人才匮乏也表现在高校专业设置与吉林省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不匹配,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的科技人才往往“英雄无用武之地”,使吉林省陷入了“高校众多、科技人才匮乏”的尴尬境地。

三、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要增强和提升我国整体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分集团而不是整齐划一地制定和实施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3]。吉林省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注重技术资源的投入,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吉林省技术创新的问题。

1.充分利用科教资源,针对性培养科技人才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具有良好的科教资源,其中国务院部属、中科院所属以及省属科研机构70余家、部属及省属高校40余所,有30余所国家野外观测站以及60余所省级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在汽车、生物、光电子以及应用化学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科教资源优势明显。近些年来,沿海地区在创新能力排名方面名列前茅[4],但是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优势却不明显,区域技术创新的环境远远落后于广州、上海等发达城市。吉林省要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力量,将高校与科研机构作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起为吉林省培育技术创新人才的重任。高校要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专业设置上要满足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新模式,为吉林省区域科技能力的提升提供人才支撑。例如,吉林省相关部门要逐步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共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制定和实施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提供资金支持等,夯实创新基础。另外,吉林省各大高校可以与吉林省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建立信息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高校与科研机构要针对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开展创新技术、高新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并实现科研技术成果化。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在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依托企业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与市场实现对接,为吉林省的中小企业提供创新科技成果,为吉林省的国有企业以及大企业的技术集成提供充足的技术来源。

2.完善政策环境,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吉林省要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吉林省的科技人才发展政策与科研开发扶持力度不够,没有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没有真正地调动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城市。因此,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营造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首先,吉林省各级政府要逐步转变自身职能,加强制度创新,减少对创新活动的直接介入与管理,逐步建立政策引导、监督及激励为主的区域技术创新机制。其次,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与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发挥政策的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作用,对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为给予财政资金扶持,建立科技领军人才的奖励政策,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再次,吉林省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科学的创新监督与目标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与协调的作用。例如逐步完善对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企业的科研成果的应用于推广进行监督等。

3.明确企业科研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结合当前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企业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从吉林省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工业占有很大比重,国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但是吉林省的工业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难度较大。吉林省绝大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不敏感,缺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据统计,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考核结果处于国内下游水平,主要体现在吉林省企业对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较低、技术合作程度较低、拥有技术中心与研发机构的企业比重较小等。因此,吉林省企业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完善,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扶持机制与监督考核机制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强大服务功能,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总之,吉林省企业急需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加强企业创新平台的建设等,通过多渠道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曹玲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梅梅,王小迪.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当代经济研究,2014,(9):46-51.

[2]王浩,王继红.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4):32-35.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2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关键,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引导和支持,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于区域技术创新的途径。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保证,应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突出区域特色为中心营造制度环境和进行制度安排。观念创新是区域创新的灵魂,加快培育创新观念已成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对创新的高度重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此,有过这样的论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中国来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极为重要。我们必须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所谓区域创新能力。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完成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中,课题组负责人柳卸林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具体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等。要造就这些方面的创新能力的体系,构筑区域创新的平台,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筑牢如下三个支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

1.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关键

马克思被人们认为是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学家。他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英国经济学家<创新经济学>的作者弗里曼把技术创新定义为:“第一次引入一种产品(或工艺)所包括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的过程。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把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包括:研究过程(形成新的思想和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过程(商业化)。或者说技术创新是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狭义的范畴,即它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且也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技术创新不仅是研究与开发的结合,更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结合;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推动发明创造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和促进新市场的开拓,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或科技创新定义为: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并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1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尽管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在知识创造中起着重要的源泉作用,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主体。因此,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最核心的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都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要素,但不可能成为创新的主体。因此,各地政府,要注重为企业的创新创造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促进产学研的合作,让企业自己承担创新的决策的风险”。

首先,企业是创新政策制定和创新技术研发的基础,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基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以区域创新战略为指导,在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地同区域内科研机构合作创新,从而提高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企业根据区域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宏观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的实践情况和自身所处的竞争局面,自主地选择并实施与本企业的实力以及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技术创新项目,通过内部组织或是以课题支持科研机构进行而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其次,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不断完善企业产权制度,使企业具备创新的自主决策权,能够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和责任,并全额获取技术创新的收益。要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创新战略、品牌战略,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这些掌握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为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和各种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扩散,带动整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企业在注重自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市场的创新,善于从科研机构等引进外部创新成果,加大对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力度,实现技术创新的效益,同时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构建良好的信息资源获取和传递机制。

1.2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中应加强引导和支持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可避免会受到所在区域条件的限制,会出现某种创新资源的相对缺乏、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创新环境有待于完善的情况。所以,作为区域技术创新在发展的目标上有别于国家技术创新,其不可能把赶超当今所有科技前端发展作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过去,一些地方政府沿用计划管理体制下的工作思路和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在经济发展中“唱主角”,为加快本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习惯于用行政手段争取项目、兴办企业、抢占市场,缺乏对本地区技术创新的规划设计和科学论证,往往忽视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和科技资源的现实状况,致使一些匆忙上马的项目很快就因缺乏创新能力、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而难以为继。事实上,技术创新既包括开辟新的技术创新领域,也包括对传统企业的高新技术化,即用现代新兴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其竞争力。我国西部一些地区是经多年建设的工业基地,有一批基础较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能够通过注入资金和技术使之重现生机和活力。但往往因为地方政府缺乏创新思路,大量可利用的创新资源被闲鼹和浪费。在区域技术创新中,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十分必要。

2.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保证

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创造新的制度安排获得追加利益的活动。

2.1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

区域创新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成果、信息等等,但是,拥有创新要素,并不一定就能实现区域创新,而只是具备了创新的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创新资源都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合理配置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其实质上看,区域创新是诸多创新要素不断被激活、被重组、被整合的过程。一个开放有序、高效运转的市场体系,既能为创新提供需求的刺激,又能为创新活动提供要素支持。企业能否成为创新的主体,还要看市场制度是否健全,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调节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完善市场制度,应该做到:第一,建立规范市场的行为准则,必须消除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各种限制和壁垒,如行政垄断、地区市场分割等,地方政府间应加强合作,消除区域间制度壁垒,打破区域间创新主体间的联系阻隔,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间创新资源的整合,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市场发挥激励创新的强大作用。第二,区域市场制度除了遵循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则,还应该结合本地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特点,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市场制度。比如,宗教信仰盛行的地区,可以利用宗教节日开展市场活动,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的流通;第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总是希望市场也最大化,能够将技术及其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以便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最大利润。

2.2加强创新主体的产权建设。抓好企业内部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首先是要做到产权清晰,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权利、义务、责任明确。通过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创新塑造良好的微观基础。确立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人力资本产权,并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主要是建立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年薪制和持股制,让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放宽技术成果所占股份比例限制,如地处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出台了两个70%的产权安排(技术成果出资人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将非政策计划项目结余经费出资人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活力得到极大激发,木但重大科技成果如获得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碳/碳复合新材料”等不断产生,而且形成了院士、教授创办高科技企业的热潮。

2.3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要明确知识产权产出要求、权益归属,及时申请专利和以技术秘密形式予以保护。大力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使知识产权的拥有者或生产者自觉地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对于知识产权的专利,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专利申请费用和专利年费的标准,降低被保护者的成本。要加速专利审批速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缩短侵权诉讼的周期。改进有关规定,提高职务发明人受益比例。

3.观念创新是区域创新的灵魂

所谓观念创新,是指有创见的观念及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的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取新知识或以前未曾有过的对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能力等特征。

3.1倡导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应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创新意识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深深地沉积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成为营造现代创新意识的羁绊。如在处事方式上,则表现为“知足常乐”、“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不为人先”等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考虑问题时着重于人的伦理纲常,重人事而轻自然,缺乏对探索的兴趣,这种以伦理纲常为思维内容和对象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压抑人的创新意识,扼制了人的创造精神,阻碍了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同时,传统经验的思维方式,刻板且单一,忽视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不利于自由思想的发展,不利于现代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另外,狭隘的宗族观念和地缘文化观念对人们的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如“祖宗之法不可变”、“上阵父子兵”、“天下同姓是一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创新意识。

3.2引导人们破除传统区域观,树立现代区域观

应该说,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以行政单位为边界进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而且,这种行政边界划分是基于历史、政治、地理、语言的习惯而形成的。我国长期以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政策实施、项目执行、政绩考核也都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执行,各区域“各自为政”。长期的行政边界管理,自身也强化了以行政地区为单位的地区内涵。但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强调行政边界的做法已经开始限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过于强调本地区,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排挤从其他地区来的创新,看不到其他地区产生的创新对本地区创新的重要意义,使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受阻;其次,过于强调行政单位会降低本地区的创新效率。比如,行政单位在经济交易和知识产权纠纷上更多地保护本地区企业的利益而不保护其他企业的利益,为了吸引外资,竞相出台不合理的优惠政策,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利于本地区的创新。从本质上说,创新要素不是以行政单位为边界的,它需要跨地区乃至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必将降低交易成本,大大提高跨行政区域的创新效率。所以,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唤树立跨行政区域的现代区域观。

3.3加快创新型领导的培养和选拔。使创新型领导成为全社会创新的精神楷模

因为只有创新型领导,才会形成创新型制度、创新型文化,领导的观念创新了,对群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存在着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培养、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关键是地方领导没有创新型的新思路,没有形成创新的社会氛围,因为推动自主创新的过程,实质就是消除阻碍和制约创新能力问题的过程。当前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要定期对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3.4创新教育观是长远之计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3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国家长期持续的支持下,科技基础、智力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陕西经济整体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对此,陕西各界已有充分的认识,历届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引导的。但一直收效甚微。陕西经济发展仍非常缓慢,在全国排名相当靠后。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对此,我们试从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体系的内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一、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的缺陷和后果

1.部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

科技人员、机构、研究开发活动总要落在某一地理空间上,从而形成科技的区域布局即区域科技。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由于科技经费的来源和科技活动功能定位不同,从而可区分为“国家科技”和“地方科技”。按国家主要提供公共物品和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职能[2],国家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开发以及国防科技研发;按地方政府主要是保持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经济职能[3],地方科技活动研发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直接、间接享受国家科技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进行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扩散、推广与普及工作。根据上述分析,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中,可明显地看出,陕西部级科技力量强大,而地方级科技弱小。

区域科技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是影响区域科技形成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在建国以后,就把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科技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筹考虑和安排。“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陕西作为战略后方,在陕西关中地区新建了20个大型军工骨干企业、研究所和配套企业,奠定了陕西科技与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和与“三线”建设配合,国家又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在“三线”地区(重点是陕、川、贵等省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建设,陕西陇海沿线和汉中地区当时新建军工企业59家,研发机构23家,新建和内迁重点高校3所,使陕西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也使陕西的科技实力迅速提升。20世纪末期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又看好陕西良好的科技基础,在科技经费投入、科技重大专项安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的支持力度,使陕西科教大省的地位更加牢靠。由此可见,陕西科技是嵌入式的,是国家根据总体战略布局考虑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从而造成了陕西区域科技结构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的不平衡态势。

据统计,1999年陕西省共有104个技术研究机构,46218名技术研究人员,当年获得重大科技成果589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97项,占33.4%;居国内领先水平的265项,占44.9%;在全省科研院所一级学科的101个优势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8754项,其中部级成果奖564项,而且17个是全国唯一[4],详见表1、表2。

表1陕西省科研机构高新技术成果资源分布研究研究技术获省部级在全国

学科领域方向机构人员以上奖励专业

(个)(个)(个)成果数量(项)水平

航空航天技术1217257172753(部级154)4个国内唯一

兵器制造技术9114996848(部级269)5个国内唯一

动力与电气工程992040760(部级10)1个国内唯一

电子通信技术55169981(部级8)1个国内唯一

食品科学技术421411001个国内唯一

土木建筑工程451452141个国内唯一

测绘科学技术2252139(部级27)1个国内唯一

材料科学1114191个国内唯一

军事医学1112371个国内唯一

机械工程6538211个国内唯一

表2陕西省科研机构各优势学科领域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及排序学科领域获奖成优势专技术人排序

果比重业比重员比重

航空航天技术31.4%11.9%55.6%1

核技术16.4%1.9%2.1%2

冶金工程技术10.8%2.9%3.1%3

兵器制造技术9.7%8.9%10.8%4

动力电气工程8.6%8.9%4.4%5

从表1、2可以清楚地看出,陕西省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和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前5位的优势学科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兵器工程技术、电力电气工程,基本上都属典型的国防高科技。

进一步从陕西研究开发经费来源和投入结构看,也可明显地看出这种不平衡状况。多年来,陕西R&D经费投入一直较高。2001年,陕西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的4.96%,居全国第8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更高,为2.8%,居全国第2位,仅排在北京(6.02%)之后,高于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强度。但高投入的R&D经费主要是由作为陕西R&D活动主体的中央所属研发机构、重点高校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获得的,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投入很低。2000年,在陕西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60.85%,居全国第1位,甚至高于北京;政府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国第2位,为1.81%,高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全国平均值的5.5倍;同样,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占总额的76.9%,高于北京,居全国第一,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3.1%,远低于上海(45.8%)、湖北(39.9%)等省市[5]。而且,投入中央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中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民口研究机构投入很低,在2001年R&D执行经费中,民口仅占2.63%[6]。由此可见,主要承担国家高精尖和军工技术任务,为国家总体经济、军事服务的中央属企事业单位是陕西R&D活动的主力军,而陕西地方科技和主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部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部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988年,陕西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和构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举措,收到了一定实效。但陕西在实施“科教兴陕”的战略中,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把科教兴陕的重点放在发展“科教”上,而忽视了其宗旨是“兴陕”;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益;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当成发展高科技,而忽视高科技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其结果是科技确实发展了,教育也上去了,在全国确保了科教大省的地位,但兴陕的根本目的远没有达到。具体表现在:陕西历来把注意力放在争取部级课题、项目和经费投入上,放在追求在SCI、EI发表多少篇论文的“虚名”上,以取得在全国科教排名前列为荣耀,而对整体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实现科技的经济价值重视不够;在发展路径上,过度依赖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和自主培育产业增长点,而在对外开放、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上力度不够。对此,陕西应认真对多年来科教兴陕成效不彰进行反思,克服认识误区,从整体上调整科教兴陕的发展思路,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经济资源的整合上下工夫,切实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2.充分利用国家科技实力,大力发展陕西地方科技

陕西区域科技布局中部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出于整体战略考虑长期支持培育而历史形成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应主动服从、服务和支持部级科技的发展。一方面,部级科技包括军工高科技应充分发挥技术外溢和溢出的空间局限性[12],通过军转民项目、人员流动、技术转让和示范与学习等路径内化和提升陕西地方科技实力;另一方面,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则要提高利用国家科技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更加主动地做好与其的对接工作。一是根据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等科技转化平台,选择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利用地缘优势,做好部级科技产业化长链的中下游工作,使其首先在陕西本地开花结果;二是利用陕西强大的部级科技优势,依托西安高新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两个“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争取国外大企业把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设在陕西。利用陕西的优势、廉价的人力资源和随着西部大开发已大为改善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陕西一部分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主动对外寻求跨国集团与国内大企业在陕设立、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以此使本地国家科技、人员从高端介入国际产业链,并通过人才密集、研发机构密集形成硅谷效应;三是积极促使本地企业、科研单位、承接国内外科技产业的业务外包,鼓励企业开展产品代加工,使本地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就业。同时,更重要的是,陕西要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增强地方科技的实力与能力。当前,一是要切实加强地市和县域科技开发推广机构建设,切实落实领导、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地方财政对本地科技的资金投入,尤其要采取强力措施,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的到位和专项使用。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地方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地方科技服务体系;三是要结合地域资源优势、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大力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地方科技实力的地方属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以此作为突破口,逐步改变陕西部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一头沉的状况。

3.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长期以来,优化产业结构一直被视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体现,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能否实现经济的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的着重点在产业结构低碳化,具体而言,主要依靠两种途径:一是增加低碳排放产业的比重,二是利用技术创新提高高碳排放产业的能源使用效率。不论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哪一方面,都离不开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质上是依托技术创新的产业部门结构优化的结果,技术创新成果运用到各产业部门,提高各产业部门效率。

1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产业结构低碳化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低碳化主要有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首先,技术创新可以催生出来新型产业。一般来说产业形成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产业不断分解、形成新的产业。某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新的技术工艺,这时必然会伴随着出现新的产业,而这些新技术、工艺及产品在需求动力和市场压力下,会逐渐从过去的产业中分化出来。比如石化工业就是从石油工业部门分化出来的,电子工业是从机械工业部门分化出来的;二是某种新产品或新生产方式的规模扩大,形成新的产业。两者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比如互联网技术催生了网络购物产业、远程教育产业、电子图书产业等。结合当前社会现状及技术条件来看,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最具发展可能性的是海水氢能源产业,风能、潮汐能产业,核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产业等。当前正处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之际,众人都将发展目光放在了低碳经济上,可想而言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及投资机会,尤其是绿色基础设施、高效能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等方面。其次,技术创新改变着产业间的投入产出技术关系。产业间的投入产出技术关系指的是各个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联关系,它们互为产出条件,互为技术支持。正是产业间的投入产出技术关系要求产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所有这些关系的核心就是技术关系。技术创新能够直接作用于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具备前沿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利润率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该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而技术落后的产业则发展趋缓。再次,技术创新会影响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着产业的发展前景。社会生产的首要条件就是需求,技术创新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影响需求:首先,是技术决定了产业间的需求关系,同时对生产性需求的数量进行了规定。回顾经济发展的历史,对产业需求的改变往往能够催生新兴产业或者推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第二,技术进步可以改变生活性需求,进而对产业结构变动也产生影响。如果厂商发现某项技术相关产品销路好,效益高,自然会扩大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增加产量,也就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改变。

2变量说明与实证模型

2.1变量说明。2.1.1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占所有产业的比重,常用的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有产值、从业人员数。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于第一产业上升,已有研究(张晓燕和王成亮,2004;曾国平和王燕飞,2007;陈勇和胡雪琴,2008;沈双生和张娟,2009等)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然而,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远超过第一产业,并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GDP比重相对于第一产业处于绝对优势。因此,沿用王春丽和宋连方(2011)的方法,本章首先分别用第二产业占比Y2(第二产业增加值/GDP)和第三产业占比Y3(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反映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动。其次,为了更清晰地反映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优化,本章借鉴刘凤朝和孙玉涛(2008)的方法,对第一、二、三产业进行细分,分别用各行业产值比重反映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具体包括:农业产值比重、采矿业产值比重、制造业产值比重、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产值比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比重、批发、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产值比重。2.1.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知识创造、流动、应用和扩散的过程,由于对技术创新的测度更多地是侧重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加上技术创新过程很难测度,因此,技术创新的测度往往忽略创新过程,从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测量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包括研发经费支出和研发活动人员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包括论文、专利、技术市场成交额和新产品产值等,研究表明论文、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与专利的相关性较高,因此,通常采用专利作为技术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沿用已有研究,本文用R&D经费内部支出(RD)(注:由于R&D经费外部支出数据不易搜集,而且外部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非常小,因而用内部支出来代替R&D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RDG)、R&D活动人员(RDR)、测度技术创新投入,用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测度技术创新产出。2.2模型建立。面板数据包括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的数据,时间维度较小时,可以用面板数据直接建模,但时间维度增加到一定长度时,则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的数据时间维度较小,且截面维度远远超过了时间维度,因此不再进行单位根检验。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采用Hausman检验模型随机效应与解释变量的关系,它有两种假设:原假设H0:随机效应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假定下,内部估计量(对虚拟变量模型)与GLS得出的估计量均是一致的,但是内部估计量不是有效的。备择假设H1:随机效应与解释变量相关的假定下,GLS不再是一致的,而内部估计量仍是一致的。如果接受原假设H0,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如果拒绝原假设H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3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全国31个省(市)2002-2015年数据。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及各地区统计年鉴。

3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3.1模型设定检验。对回归方程进行模型选择,Hausman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F2>1.26,可拒绝H2,即不能采用混合回归模型;F1>1.28,拒绝H1,即不能采用变截距模型,因此,检验的结果应该采用变系数模型。此外,Hausman检验均拒绝了原假设,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根据上述分析,最终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作为分析模型。3.2拟合结果。使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参数进行拟合,分别以第二、三产业占比(Y2、Y3)为因变量,对技术创新投入(RD、RDG、RDR)和技术创新产出(PA、IPA)作回归分析。由于在面板数据回归过程中常遇到横截面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的自相关性的问题,横截面个数大于时序个数,因此本文采用截面加权估计方法(CSW)。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系数估计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由表2可知,技术创新投入(RD、RDG、RDR)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从全国来看,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14%,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13%和0.16%,表明技术创新投入对第二产业占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R&D活动人员影响最大;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06%,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上升0.24%和0.06%,表明技术创新投入对第三产业占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影响作用最大。从技术创新投入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36%,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22%和0.46%;在东部地区中,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对海南省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最明显,R&D活动人员对天津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最明显。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27%,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0.19%和0.41%;在东部地区中,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活动人员对天津第三产业提升作用最明显,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对山东省第三产业提升作用最明显。从技术创新投入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2%,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2%和0.14%。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16%,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0.39%和0.03%;在中部地区中,R&D经费内部支出对各省第二产业的作用不同,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对山西和河南省第三产业提升作用较为明显,R&D活动人员对安徽第三产业提升作用最明显。从技术创新投入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R&D经费内部支出(RD)和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上升0.1%和0.05%,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06%;在西部地区中,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活动人员对重庆第二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最明显,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对内蒙古第二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最明显。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05%,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0.19%和0.04%;在西部地区中,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对重庆第三产业提升作用较为明显,R&D活动人员对四川第三产业提升作用最明显。从技术创新投入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13%,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07%和0.24%。R&D经费内部支出(RD)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06%,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和R&D活动人员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0.13%和0.14%。(表2)由表3可知,技术创新投入(PA、IPA)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从全国来看,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下降0.02%,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02%;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对第三产业占比没有显著影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上升0.04%。从技术创新产出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下降0.1%,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07%;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上升0.11%,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04%。从技术创新产出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06%,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02%;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09%,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上升0.07%。从技术创新产出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06%,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03%;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07%,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上升0.05%。从技术创新产出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下降0.01%,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03%;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下降0.04%,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IPA)上升1%,第三产业占比上升0.04%。

4结论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已经暂告一段落,在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环境风起云变的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转变,首先,产业结构优化迫切需要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其次,第二产业内部,要降低高碳产业、高能耗产业,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能耗产业。以此实现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秦少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经贸,2014(3):164-165.

[2]李卫兵.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制造业和采掘业数据的考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2-58.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匹配;专利

1引言

今天,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焦点。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国家,中观层面的区域,还是微观层面的企业,学者们都涉足其中,并企图找出快速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的灵丹妙药。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网络、内生增长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等相关文献的研究带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但是,无论是国家层面,区域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呈现出了技术创新能力参差不齐的特征。从区域角度看,即使是地处同一国家,不同区域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就中国而言,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一个“顽疾”,而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上的差异。许多学者已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相距甚大的现实,也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但是,他们的观点更多地局限于增加技术资源的投入,培养人才,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等。

我们希望走出这些研究的窠臼,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现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恰恰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接着,针对一些流行观点,提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应与创新资源相匹配,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已经为大家所观察到,并且被广泛讨论。与别的研究一样,我们首先将分析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现状。

用专利申请量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在文献中是一种惯常的做法,在Guan(2005)的文章中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用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注:本文中的实证检验模型也是将专利申请受理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将2001—20(I6年累计6年间的专利申请受理量进行加总排序,并与6年间的人均GDP加总量进行对比。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也恰恰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以专利申请受理量30000项为界,可将我国31个区域分为前15个区域和后16个区域,前者我们将其称为高创新能力区域,后者称为低创新能力区域;以人均GDP57000元为界,同样将31个区域分为前l5个区域和后l6个区域,前者称为相对发达区域,后者称为相对后进区域。我们能够看到,位列高创新能力区域的15个中,只有河南、湖南、四川三省未排在相对发达区域的序列中,由此可见两者的高度一致。同时可以看到,区域之间的差距极其明显,6年专利申请受理量最高的为广东,达320441项,而最低的为西藏,只有区区315项,前者是后者的1000多倍。差距之大令人咂舌!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可由众多因素解释,其中,创新资源的投入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从传统的角度,对*经费和*人员两种资源进行分析。同理,对2001—2006年进行累加排序以发现上述特征:创新资源投入较少的区域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区域。在创新资源投入上,区域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以*经费为例,6年加总额最高的为北京,达1779.38亿元,最低的依然是西藏,仅为2.19亿元,前者是后者的800多倍。

3匹配的提出及实证检验

上述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现状的分析结论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许多研究者都对此做过分析。如果从投入决定产出的角度看,上述分析的结论很容易给我们这样一个错觉,那就是,应该增加对相对后进区域的创新资源投入。真的应该如此吗?毫无疑问,增加对相对后进区域的投入,肯定会带来相应的产出,也就是说,这些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落后的面貌将会得到改善。但我们认为,从中国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全局看,这种政策倾向并不十分恰当。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尽量地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同样如此。

到底该如何分配有限的创新资源呢?我们认为,应该从这个角度考虑:那就是使有限的创新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由于发展历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区域利用创新资源的能力有较大区别。因此,我们将从匹配的视角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要使有限的创新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那么,必须使创新资源投入与不同区域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相匹配。

一般而言,我们所称的创新资源主要指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它们对于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考虑政府干预因素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根据一般文献的思想,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及公共品性质,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但是,许多的研究也指出,政府的过度干预会造成对私人部门开展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基于中国的现实,我们难以否认政府干预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削弱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但因技术创新所具有的外部性及公共品性质,单纯地减少政府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干预未必就是一个恰当的选择,尤其是中国目前的这种状况,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格的低廉上,各项生产成本又趋于上升。中国迫不及待地想改变这种状况因此,促进技术创新就成为了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如今在技术创新领域能够取得一定成就,政府干预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否定政府在技术创新领域发挥的作用。但正如上面所说的,政府干预是一柄“双刃剑”,干预的界限就难以确定。再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开放程度有一定区别,政府在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一定差异,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一个问题,在技术创新领域,政府是否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干预的力度呢?

从某种角度说,我们也可以将政府干预理解为技术创新的一种资源投入。由此,结合匹配的思想,我们认为,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必须在区域间综合权衡,进行最佳的匹配。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将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对不同区域创新资源投入的绩效。

我们的目标在于促进区域间的创新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这样,就必须清楚不同区域利用不同创新资源能力的区别。为此,我们将进行实证检验。

进行此类研究,一般会构造一个与生产函数类似的创新产出函数。因此,借助于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

其中,因变量Patent为各区域的专利申请受理量,作为各区域创新资源投入产出的替代指标。*per和*exp分别为各区域*人员数和*经费额。第三个变量Goo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为回归系数,为误差项。

由(3)式可看到,除了一般研究采用的*人员数和*经费额两种资源外,我们还增加了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这项变量。在本文中,该项指标将作为政府干预程度的衡量指标(注:实际上,采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政府干预程度并不确切。但地方财政在科技领域的支出高低能一定程度地说明地方政府参与到技术创新领域的程度,再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所以选择此指标)。

根据所构建的计量模型,我们用面板分析的方法考察各个因素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大小。考虑到从投入到产出会有一定的滞后,*经费支出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所占比重均采取了两年的滞后。

我们对全国所有区域、高创新能力区域和低创新能力区域的数据别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在此,我们分别对3组数据做了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由表1可以看到,*人员和*经费两种创新资源投入对专利申请受理量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无论是在经济意义上还是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但是,从表1我们也可以看到,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不同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有必要通过检验验证这两个模型的适用性。表1的最后两行给出了Hausman检验的结果。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全国所有区域,还是针对高、低创新能力区域的分析,都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固定效应模型。这说明随机效应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们的模型,因此,随后的分析只考虑随机效应模型的结果。

首先,从全国所有区域看,在所分析的三种影响因素中,*经费投入对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影响作用最大。从回归系数看,*经费投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各区域的专利申请受理量就能增加0.69个百分点;*人员投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各区域的专利申请受理量能增加0.43个百分点;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所占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也能带来各区域专利申请受理量0.39个百分点的增加。

但我们更关注的是,不同区域利用创新资源的能力有何不同。通过对高创新能力区域和低创新能力区域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可以看到,*经费投入的回归系数在两类区域中都是最大的,但高创新能力区域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低创新能力区域。同样的,*人员投入上也表现出了相同的特征,高创新能力区域的回归系数比低创新能力区域高出了0.12。但是,当我们看第三个变量时却发现,低创新能力区域的回归系数要远远高于高创新能力区域。对低创新能力区域而言,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所占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带来区域创新产出0.34个百分点的提高;但对高创新能力区域而言,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所占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仅能带来区域创新产出0.22个百分点的提高。

以上实证分析告诉我们,不同区域利用创新资源的能力是有区别的,这才导致了同样的创新资源投入在不同区域却带来了不同的产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可能是:对高创新能力区域而言,技术基础相对扎实,人的思想也比较活跃,也更容易接触技术领域的前沿信息,这样就可能出现新思想层出不穷的局面,因此,对这类区域而言,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对于低创新能力区域而言,技术基础薄弱,也较难得到相关技术领域的前沿信息,新思想的产生数量较少,由此就出现了这种局面,技术领域创新的目标往往是由政府来确定,相应的导致政府投入在全部投入中的比重也较大。

4结论与政策启示

使用我国2001—2006年各区域的面板数据,本文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创新资源在不同区域的作用有一定差异。相比较而言,提高同样比例的*人员和*经费投入,高创新能力区域能带来更高的创新产出增加;但在政府干预的作用方面,提高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在科技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在低创新能力区域具有更好的效果。

以上结论给了我们与以往不同的一些政策启示。如今,我国正在大力强调自主创新,与此同时,也在强调区域问的协调发展,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政策倾向:增加对相对落后区域的财政支出。在技术创新领域同样如此。但是,考虑到区域实行自主创新需要有较好的技术基础,而相对落后区域的技术基础是较为薄弱的,这样的区域创新资源投入格局反而不利于自主创新。另外,从资源的利用效率看,根据上:得出的结论,高创新能力区域也往往是相对发达区域,在这些区域增加*人员和*经费投入能够带来更高的产出。基于匹配的思想,我们认为,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应该有所调整:

第一,应加大相对发达区域的创新资源投入力度,这是与这些区域较高的资源利用能力相匹配的。但应强调,资源投入应该更多地来自于政府之外,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公共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鼓励非政府投资。

由此,我们引申出另一个建议,那就是在相对发达区域培养技术创新极,这些“极”将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主要诞生地。按照前文的分析,高创新能力区域与相对发达区域几乎是对应的,由此,这些“极”将位于相对发达区域。部分相对发达区域拥有深厚的科学底蕴,通畅的信息网络,众多的企业集聚,较为完善的市场体制,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培养出勇于创新的主体。当然,我们不应该忘记,要充分发挥这些“极”的辐射作用,充分利用这些“极”的创新产出。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7

1.1集成与集成创新

集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部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年来的事。企业中的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技术创新小组等都是将各种不同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的组织形式或方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集成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人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从技术集成的角度看,美国学者MacroIansi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因此。从本质上讲.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行为结果。除了聚合之意。集成更值得重视的是其演进和创新的含义。集成强调人的主动行为和集成后的功能倍增性与适应进化性。这无疑是构造系统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方法。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其体现几个方面的要点:第一,集成创新是指创新的融合.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这种融合通过把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流程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流程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第二。集成创新涉及技术、知识、战略、组织层面,区别于单一的技术集成、知识集成、战略集成和组织集成。即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要求考虑产品、生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第三,集成创新和组织绩效有积极、直接的关系,是组织获取新财富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技术、战略、知识、组织等)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实践证明。任何层次的创新.都不应当仅仅是分配资源。更主要的是按照既定的目标。组织和集成资源.否则。许多技术和成果就无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利用集成创新,创建和吸收新知识。

1.2集成创新流程模型

集成创新流程模型演化都集中在如何改善创新项目的理解上。常规的模型认为创新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交叉功能团队与供应商和客户集成的结果,这不能解释和预测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流程。而集成创新流程适应了公司经营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如研发的电子化、战略网络化流程,以及创新传播超越了公司的传统边界。此外,重要的环境变化,比如研发成本增加、技术趋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全球竞争增加以及快速的技术变革,在很多研究密集型企业导致从竞争性到协作性战略转移。而创新者,作为合作开发流程的一部分,与初级供应商、研发者甚至客户交换电子数据。这些都导致更快速和有效的变革流程,以及复杂的创新集成。

对于集成创新流程而言,主要包括3个方面。

1.2.1概念创新流程。这更多是针对产品创新流程通过在产品创新中的设计概念的体现,使得社会技术体系不断变革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流程开始一个具体市场需求就被定义。对这个需求的分析导致产品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产品构想形成了。通过把产品需求转换成多样化产品功能,为产品设计和开发打下了基础。产品功能形成充分考虑与之呼应的技术和科学原则.并且通过技术来实现并理解。技术由具体的个体选择知识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构成.以产品和流程导向发现自然、社会科学和工程的用途这个实现通过开发新技术或者先前存在的技术来实现。通过生产,形成适于销售的产品。其结果会推动市场形成、产品维护和分销流程的成熟。

1.2.2流程创新流程这个流程是对与技术相关的流程概念所进行的创新,它针对各种企业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变革与创新。对于这个流程而言,自然和社会科学及工程现象,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技术思想涌现于对现象的观察。如果这个思想是可行的实际的技术开发就形成了。从而形成具体的技术,最终得以利用。

1.2.3社会创新流程社会创新属于环境创新,是针对社会技术系统中的企业或者主体之间关系的可计划的变革。对于复杂创新系统而言,社会创新流程显得异常复杂,由于涉及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社会创新流程的成功和持续与否,取决于主体之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可计划的程度。

2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营实践

2.1区域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技术创新发展与企业创新的桥梁.其决策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实现宏观创新目标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既是国家宏观创新发展决策的具体化,又要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应该由下列子系统共同组成。

2.1.1区域教育子系统。教育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在教育协调中,教育投入与教学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各类科技人员的合理比例应取决于发展科学技术和区域经济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可能性。

2.1.2区域科技子系统。科技体系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另一重要子系统。科技体系的要素主要有:科技队伍及其结构、科研投入和支出经费、R&D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研究和发展机构、研究和发展机构承担的科技课题和科技服务、科技交流、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转让等。一个地区的科技系决定着本地的科技是否可以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提供研究成果,以及从外部引进科技时,能否很快地加以使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研发队伍和研发工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就很困难,更不用说改造和创新了。因此,在科技体系中,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研究发展队伍和研究发展机构的建设。

2.1.3区域资金子系统。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及其数量决定着创新能否顺利地进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融资手段.各个地区政府都有各种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及各种风险投资银行以支持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就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私人资金、风险投资资金、政府补助(包括拨款)、集体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境外投资等。

2.1.4区域政府子系统在当今社会,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在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但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若干缺陷,如市场并不能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很难使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基于市场对激励区域技术创新的局限性,要求政府从整个区域的全局角度,在协调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调节主要通过政府制定创新政策实现,以政策干预来引导科技发展与创新。

2.1.5区域文化子系统。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过程,必然要涉及到地区的文化氛围。组织和地区的文化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到区域技术创新的进程.尤其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必然是以相应的文化氛围为前提。甚至可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特性,可能决定该地区的创新道路。

2.2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集成体系运营模型

根据前述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体系构架,构建起运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将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和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政府通过创新规划引导和推动整个区域各行业、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给教育、科研院所指明了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创新方向,促进教育、科研院所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服务。通过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开发区、孵化中心、中介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中心等),进入生产系统。经过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和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对创新成果的验证和应用.成熟的创新成果进入市场.通过商业机制进一步扩散和推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创新得到的工、农业产品价值的增值积累又反过来支持各产业创新过程。集成系统模型构建起良性循环的全社会技术创新运营体系。

2.2.1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由宏观指导层(科技规划)、中观管理层(一把手工程、成果管理、基金管理、项目管理等)、微观执行层(成果转化体系、示范基地、工程中心等)构成。

2.2.2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将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创新实现纵向集成;同时,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横向集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2.2.3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由创新战略集成(企业家创新战略决策)、创新管理集成(文化、组织、人力、资金集成)、创新过程集成(工程中心、孵化中心联系政府、教育科研等集成)、创新成果集成(成果引进、消化、吸收、整合)构成。

2.2.4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官、产、学、研的有机整合与集成,民企之间、民企与行业龙头问等的整合与集成,以联合创新、整合创新、配套创新为主。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

引言:近年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经济的衡量测度、发展路径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1,2]。从经济形态出发,政治经济学认为数字经济具有可持续性[3]。数字经济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长尾效应等对企业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显著影响[4]。从微观企业层面出发,学者们分别从经典企业管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关系嵌入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管理、企业价值、企业生产率、企业转型等方面的影响[5]。例如,何帆和刘红霞(2019)[5]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强创新、降低成本等方式实现数字化变革,最终发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从宏观经济层面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两端极化”需求格局[6];同时,数字经济可能增加开放型经济复杂性,引起世界市场同质化及逆向全球化等负面效应[7]。从博弈论角度出发,许恒等(2020)[8]提出数字经济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冲击效应,借此构建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非对称竞争博弈模型,认为“竞合发展”政策有利于创新和社会利益均衡。从实体产业角度出发,数字经济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强劲动力,以制造业数字化为起点,以数据、创新、需求和供给为路径,逐步实现实体经济数字化、产业结构高级化[9]。石涌江(2021)[10]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出发,认为数字经济发挥协同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价值创造效应,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单门槛效应。肖远飞和周萍萍(2021)[11]认为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产业升级,并以此为中介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区域经济层面而言,部分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区域异质性[12]。然而,亦有部分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例如:姚志毅和张扬(2021)[13]发现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是周期性波动的,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显著为负,已产生“挤出效应”;姜松和孙玉鑫(2020)[14]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型曲线关系,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根据现有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等可能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积极影响;与之相反,数字经济的自我膨胀性和挤出效应可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那么,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到底是发挥协同渗透效应还是挤出效应?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路径为何?厘清以上问题有利于对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合理规划,有利于提升落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本文提出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通过对2016—2019年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1研究假设

1.1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

在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其网络特性,自身需要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特征,同样需要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社会资源等;同时,研发创新还需要一定的周期实现收益。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其对该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会不断通过高额投资和技术创新获得市场优势,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逐步得到体现。数字经济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研发资金和人员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数字经济边际收益不断提高,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发挥直接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溢出效应逐步向相关产业和传统产业传导,对区域内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时代,边际收益递增导致“强者恒强”的现象普遍存在[15]。因此,当数字经济经过萌芽期和高速发展期,发展速度和规模逐渐趋于稳定时,容易出现寡头或者垄断现象,数字经济的自我膨胀性得到更多体现,广大企业对头部企业高度关注并快速模仿跟进,头部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获取的实际收益可能低于其研发创新的成本。因此,可能导致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降低,则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减弱。据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曲线关系,相比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适中的地区,若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过高或过低,则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较低。

1.2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时期,企业受生产、库存、管理、交易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限制,以追求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值为目标来确定最优生产规模,帕累托提出的二八定律得到普遍认可[16]。对数字经济而言,根据梅特卡夫法则,随着网络规模扩大,网络价值不断增大,相比于传统工业经济而言,数字经济的规模经济效应更加显著[17]。同时,长尾理论认为众多小市场的集合具有与主流市场相同的能量,当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时,会引起研发、服务、财务、市场等方面成本降低,实现范围经济效应[18]。由此可见,数字经济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实现协同渗透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数字经济创造的价值相比于其投入而言是十分有限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随着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实体线下市场可能受到极大冲击,导致用户向数字经济网络进行转移,也使得高度依赖于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企业和行业面临巨大威胁。同时,传统的工业经济也可能受到数字经济的巨大冲击,数字经济企业不断占有市场,通过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来减少来自中小企业的竞争,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降低。据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型曲线关系,相比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适中的地区,若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过高或过低,则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较低。

1.3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随着自然资源不断消耗,人类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碳中和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供给角度出发,第一,技术创新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材料利用率等方式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二,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个人或企业更加容易通过网络获取先进知识和技术,技术溢出效应发挥更加显著,从而引起产业结构高级化并对传统产业起到提升和带动作用。从需求角度出发,技术创新能够通过提高底层人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来拉动内需,实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19],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并形成累积效应[20]。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过低或过高时,企业关注点更多在于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由此可知,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型曲线关系,且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曲线关系,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形成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关系。

2研究设计

2.1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文对我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进行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来自历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17年首次),故面板数据期间为2016—2019年。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为避免极端异常值造成的回归曲线扭曲问题,更加准确地反映变量间实际关系,参考文献[21],对全部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缩尾处理,分别替换为百分位数1%和99%对应的数值。

2.2变量定义和测度

被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增长(REG),采用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衡量。解释变量:数字经济(DE),采用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衡量。中介变量:技术创新(TI),采用研发强度进行衡量。控制变量:为准确评估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控制以下可能影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因素,选取人口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教学科研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占比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人口增长率(POPGR)采用各省份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衡量;地方财政支出(PUB)采用各省份当年一般财政支出的对数值衡量;教学科研财政支出(DESC)采用各省份当年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财政支出的对数值衡量;固定资产投资(FIX)采用各省份当年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对数值衡量;第三产业占比(THIRD)采用各省份当年第三产业产值占该地区GDP的比重衡量。

2.3模型设定

根据研究假设,需要验证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Baron和Kenny(1986)[22]所提出的传统的三步法无法准确揭示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因此,本文借鉴Edwards和Lambert(2007)[23]提出的一般分析框架中的调节路径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构建如下回归模型:Y=α1+α2X+α3ME+α4MO+α5X´MO+α6ME´MO+ε(1)ME=β1+β2X+β3MO+β4X´MO+φ(2)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增长),X为解释变量(数字经济),ME为中介变量(技术创新),MO为调节变量,且在本文中,MO与X为同一变量(数字经济),X´MO为解释变量(数字经济)的二次项,ME´MO为中介变量(技术创新)和调节变量(数字经济)的交互项,ε和φ为残差。

3实证结果与讨论

3.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6.04和80.40,均值为30.87,标准差为15.49。由此可见,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3.2回归结果与讨论

为确保模型可靠,避免伪回归,采用HT检验进行短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其中,REG、POPGR、PUB、DESC通过检验,全部变量的一阶差分值通过检验由于上述一阶单整变量的存在,采用Kao进行协整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对于模型(1)和模型(2),ADF检验结果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此外,为确保无重要变量遗漏,对残差序列进行白噪声检验,Q统计量的P值均大于0.05,结合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设定合理。模型(1)用以检验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模型(1)可以检验调节变量数字经济与解释变量数字经济交互项、调节变量数字经济、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以及调节变量数字经济与中介变量技术创新的交互项间的总效应,即检验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回归结果见下页表5。列(1)至列(3)以技术创新为被解释变量。列(1)中只包含可能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控制变量;加入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得到基本线性回归模型列(2),表明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1241)。在列(2)的基础上加入数字经济的平方项,得到非线性回归模型列(3),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平方项与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1038)。据此,可以看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曲线关系,支持假设1,即当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过低或者过高时,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非常有限。当数字经济发展到适当水平时,对技术创新具有较强促进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本身即蕴含着大量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萌芽时期,网络规模和影响力相对较小,因此,对相关行业和传统工业行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是十分有限的。随着网络规模倍增,用户数不断增加,数字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向传统工业经济不断渗透,实现产业数字化,发挥新技术、新业态的积极影响,以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强相关产业和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提高社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企业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市场份额,形成寡头甚至垄断市场,产生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此时,广大中小企业和传统工业行业都无法从市场中获取利润,难以维持高额的研发投入,数字经济的自我膨胀性和挤出效应则会发挥主导作用,社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普遍受到抑制。列(5)至列(6)以区域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在列(4)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得到基本线性回归模型列(5),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2514)。在列(5)的基础上加入数字经济的平方项,得到非线性回归模型列(6),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平方项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1301)。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倒U”型曲线关系,支持假设2,即当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过低或者过高时,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数字经济的适当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当数字经济处于萌芽期,实际效益尚未得到充分显现,且受认可程度较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有限。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新的技术和经济范式,数字经济能够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并实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结构被改变,新技术、新业态都对传统行业造成一定的威胁和负面影响,可能对传统行业和实体工业经济形成挤出效应,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消费者福利受损,引起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在列(6)的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技术创新,得到列(7),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2674),数字经济的平方项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1473),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再次验证。在列(7)的基础上加入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得到列(8),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系数不显著,表明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具有权变影响。综上可以看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其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支持假设3。数字经济不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网络资源实时掌握用户需求、优化产品,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提高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渗透效应向周边行业和传统行业进行逐步传导,从而提高各个行业技术创新水平。然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过高,且远超于当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时,传统工业经济实体企业处于显著劣势地位,二者之间差距过大使得数字经济的自我膨胀性和挤出效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不利影响。

3.3稳健性检验

由于我国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故对东部地区省份样本和中西部地区省份样本分别进行检验。其中,东部地区包含11个省份,共有样本44个。中西部地区包含20个省份,共有样本80个。通过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子样本分别进行检验,来验证上述结果是否稳健。中西部地区样本回归结果见下页表6。列(2)中,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1024),列(5)中,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亦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1948)。分别加入数字经济的平方项得到列(3)和列(6),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平方项与技术创新不相关,与区域经济增长不相关;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仍保持显著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1149和0.2127)。在列(6)的基础上先后纳入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的交互项,得到列(7)和列(8),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均显著正相关,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1034)。上述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得到更好地体现,表现为“倒U”型曲线的上升部分。下页表7是东部地区样本的回归结果。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1381),数字经济的平方项与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1402)。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2114),数字经济的平方项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对于东部地区样本组而言,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再次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4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本文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从理论上看,本文明晰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创新经济学理论和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揭示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从实践上看,本文为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区域数字经济的合理化发展、坚持以创新为本拉动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得到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当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过低或者过高时,该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表明数字经济存在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一个区间,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超出该区间时,数字经济的自我膨胀性和挤出效应则会凸显,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降低。第二,技术创新发挥中介作用。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提升,并逐步向其他行业实现技术渗透和外溢,从而有效提升全社会技术创新水平,并以技术创新为媒介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业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该地区其他产业发展水平时,数字经济的垄断特征加剧了产业间的鸿沟,技术创新的渗透效应受到阻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第三,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发挥显著促进作用,即为“倒U”型曲线上升部分,且技术创新发挥正向调节作用,随着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得到更好地体现。而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均呈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4.2对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地方政府应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之间共享数据、平台等各种网络资源,实现共享经济;加速实现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在研发创新、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地方政府应通过数字经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融合,实现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政府应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引导,提高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以此带动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增长。对于东部地区,尤其是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应增强对技术创新的激励,避免企业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实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二,制定并落实财税优惠和人才引进政策。首先,地方政府应积极为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提供工商管理、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发展初期面临的财税负担;其次,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创新性人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财政支出向研发创新和教学科研的倾斜,助力高校培育人才;最后,地方政府应加快制定并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从落户、创业补贴、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多方面为高端技术型人才扫清后顾之忧,实现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从根本上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第三,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头部企业的监督引导。由于数字经济存在自我膨胀性,数字经济产业极有可能出现一家或少数几家头部企业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发展态势,对中小企业形成打压,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地方政府应从法律角度和行政监管角度出发,加强对头部企业的监督,防止形成头部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同时,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应引导政策,促使头部企业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和相关周边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路娜,胡贝贝,王胜光.数字经济演进机理及特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1,39(3).

[3]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2).

[4]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36(6).

[5]何帆,刘红霞.数字经济视角下实体企业数字化变革的业绩提升效应评估[J].改革,2019,(4).

[6]阎世平,武可栋,韦庄禹.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化[J].经济纵横,2020,(10).

[7]龚晓莺,王海飞.当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效应研究[J].电子政务,2019,(8).

[8]许恒,张一林,曹雨佳.数字经济、技术溢出与动态竞合政策[J].管理世界,2020,36(11).

[10]石涌江.产业化、生态化和数字化:三化融合的思考[J].科学学研究,2021,39(6).

[11]肖远飞,周萍萍.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介效应和面板门槛效应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3).

[13]姚志毅,张扬.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联动性的动态分析[J].经济经纬,2021,38(1).

[14]姜松,孙玉鑫.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5).

[19]湛泳,徐乐,王恬.包容性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视角[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1).

[20]李四维,傅强,刘珂.创新驱动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收敛:基于空间计量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20,34(6).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集成;模型;实践

1集成创新及运营模式

1.1集成与集成创新

集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部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年来的事。企业中的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技术创新小组等都是将各种不同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的组织形式或方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集成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人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从技术集成的角度看,美国学者MacroIansi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因此。从本质上讲.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行为结果。除了聚合之意。集成更值得重视的是其演进和创新的含义。集成强调人的主动行为和集成后的功能倍增性与适应进化性。这无疑是构造系统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方法。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其体现几个方面的要点:第一,集成创新是指创新的融合.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这种融合通过把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流程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流程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第二。集成创新涉及技术、知识、战略、组织层面,区别于单一的技术集成、知识集成、战略集成和组织集成。即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要求考虑产品、生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第三,集成创新和组织绩效有积极、直接的关系,是组织获取新财富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技术、战略、知识、组织等)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实践证明。任何层次的创新.都不应当仅仅是分配资源。更主要的是按照既定的目标。组织和集成资源.否则。许多技术和成果就无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利用集成创新,创建和吸收新知识。

1.2集成创新流程模型

集成创新流程模型演化都集中在如何改善创新项目的理解上。常规的模型认为创新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交叉功能团队与供应商和客户集成的结果,这不能解释和预测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流程。而集成创新流程适应了公司经营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如研发的电子化、战略网络化流程,以及创新传播超越了公司的传统边界。此外,重要的环境变化,比如研发成本增加、技术趋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全球竞争增加以及快速的技术变革,在很多研究密集型企业导致从竞争性到协作性战略转移。而创新者,作为合作开发流程的一部分,与初级供应商、研发者甚至客户交换电子数据。这些都导致更快速和有效的变革流程,以及复杂的创新集成。

对于集成创新流程而言,主要包括3个方面。

1.2.1概念创新流程。这更多是针对产品创新流程通过在产品创新中的设计概念的体现,使得社会技术体系不断变革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流程开始一个具体市场需求就被定义。对这个需求的分析导致产品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产品构想形成了。通过把产品需求转换成多样化产品功能,为产品设计和开发打下了基础。产品功能形成充分考虑与之呼应的技术和科学原则.并且通过技术来实现并理解。技术由具体的个体选择知识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构成.以产品和流程导向发现自然、社会科学和工程的用途这个实现通过开发新技术或者先前存在的技术来实现。通过生产,形成适于销售的产品。其结果会推动市场形成、产品维护和分销流程的成熟。

1.2.2流程创新流程这个流程是对与技术相关的流程概念所进行的创新,它针对各种企业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变革与创新。对于这个流程而言,自然和社会科学及工程现象,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技术思想涌现于对现象的观察。如果这个思想是可行的实际的技术开发就形成了。从而形成具体的技术,最终得以利用。

1.2.3社会创新流程社会创新属于环境创新,是针对社会技术系统中的企业或者主体之间关系的可计划的变革。对于复杂创新系统而言,社会创新流程显得异常复杂,由于涉及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社会创新流程的成功和持续与否,取决于主体之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可计划的程度。

2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营实践

2.1区域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技术创新发展与企业创新的桥梁.其决策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实现宏观创新目标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既是国家宏观创新发展决策的具体化,又要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应该由下列子系统共同组成。

2.1.1区域教育子系统。教育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在教育协调中,教育投入与教学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各类科技人员的合理比例应取决于发展科学技术和区域经济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可能性。

2.1.2区域科技子系统。科技体系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另一重要子系统。科技体系的要素主要有:科技队伍及其结构、科研投入和支出经费、R&D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研究和发展机构、研究和发展机构承担的科技课题和科技服务、科技交流、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转让等。一个地区的科技系决定着本地的科技是否可以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提供研究成果,以及从外部引进科技时,能否很快地加以使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研发队伍和研发工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就很困难,更不用说改造和创新了。因此,在科技体系中,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研究发展队伍和研究发展机构的建设。

2.1.3区域资金子系统。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及其数量决定着创新能否顺利地进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融资手段.各个地区政府都有各种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及各种风险投资银行以支持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就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私人资金、风险投资资金、政府补助(包括拨款)、集体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境外投资等。

2.1.4区域政府子系统在当今社会,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在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但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若干缺陷,如市场并不能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很难使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基于市场对激励区域技术创新的局限性,要求政府从整个区域的全局角度,在协调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调节主要通过政府制定创新政策实现,以政策干预来引导科技发展与创新。

2.1.5区域文化子系统。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过程,必然要涉及到地区的文化氛围。组织和地区的文化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到区域技术创新的进程.尤其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必然是以相应的文化氛围为前提。甚至可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特性,可能决定该地区的创新道路。

2.2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集成体系运营模型

根据前述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体系构架,构建起运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将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和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政府通过创新规划引导和推动整个区域各行业、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给教育、科研院所指明了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创新方向,促进教育、科研院所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服务。通过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开发区、孵化中心、中介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中心等),进入生产系统。经过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和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对创新成果的验证和应用.成熟的创新成果进入市场.通过商业机制进一步扩散和推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创新得到的工、农业产品价值的增值积累又反过来支持各产业创新过程。集成系统模型构建起良性循环的全社会技术创新运营体系。

2.2.1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由宏观指导层(科技规划)、中观管理层(一把手工程、成果管理、基金管理、项目管理等)、微观执行层(成果转化体系、示范基地、工程中心等)构成。

2.2.2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将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创新实现纵向集成;同时,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横向集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2.2.3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由创新战略集成(企业家创新战略决策)、创新管理集成(文化、组织、人力、资金集成)、创新过程集成(工程中心、孵化中心联系政府、教育科研等集成)、创新成果集成(成果引进、消化、吸收、整合)构成。

2.2.4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官、产、学、研的有机整合与集成,民企之间、民企与行业龙头问等的整合与集成,以联合创新、整合创新、配套创新为主。

区域技术创新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集成;模型;实践

1集成创新及运营模式

1.1集成与集成创新

集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部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年来的事。企业中的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技术创新小组等都是将各种不同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的组织形式或方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集成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人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从技术集成的角度看,美国学者MacroIansi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因此。从本质上讲.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行为结果。除了聚合之意。集成更值得重视的是其演进和创新的含义。集成强调人的主动行为和集成后的功能倍增性与适应进化性。这无疑是构造系统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方法。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其体现几个方面的要点:第一,集成创新是指创新的融合.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这种融合通过把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流程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流程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第二。集成创新涉及技术、知识、战略、组织层面,区别于单一的技术集成、知识集成、战略集成和组织集成。即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要求考虑产品、生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第三,集成创新和组织绩效有积极、直接的关系,是组织获取新财富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技术、战略、知识、组织等)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实践证明。任何层次的创新.都不应当仅仅是分配资源。更主要的是按照既定的目标。组织和集成资源.否则。许多技术和成果就无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利用集成创新,创建和吸收新知识。

1.2集成创新流程模型

集成创新流程模型演化都集中在如何改善创新项目的理解上。常规的模型认为创新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交叉功能团队与供应商和客户集成的结果,这不能解释和预测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流程。而集成创新流程适应了公司经营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如研发的电子化、战略网络化流程,以及创新传播超越了公司的传统边界。此外,重要的环境变化,比如研发成本增加、技术趋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全球竞争增加以及快速的技术变革,在很多研究密集型企业导致从竞争性到协作性战略转移。而创新者,作为合作开发流程的一部分,与初级供应商、研发者甚至客户交换电子数据。这些都导致更快速和有效的变革流程,以及复杂的创新集成。

对于集成创新流程而言,主要包括3个方面。

1.2.1概念创新流程。这更多是针对产品创新流程通过在产品创新中的设计概念的体现,使得社会技术体系不断变革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流程开始一个具体市场需求就被定义。对这个需求的分析导致产品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产品构想形成了。通过把产品需求转换成多样化产品功能,为产品设计和开发打下了基础。产品功能形成充分考虑与之呼应的技术和科学原则.并且通过技术来实现并理解。技术由具体的个体选择知识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构成.以产品和流程导向发现自然、社会科学和工程的用途这个实现通过开发新技术或者先前存在的技术来实现。通过生产,形成适于销售的产品。其结果会推动市场形成、产品维护和分销流程的成熟。

1.2.2流程创新流程这个流程是对与技术相关的流程概念所进行的创新,它针对各种企业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变革与创新。对于这个流程而言,自然和社会科学及工程现象,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技术思想涌现于对现象的观察。如果这个思想是可行的实际的技术开发就形成了。从而形成具体的技术,最终得以利用。

1.2.3社会创新流程社会创新属于环境创新,是针对社会技术系统中的企业或者主体之间关系的可计划的变革。对于复杂创新系统而言,社会创新流程显得异常复杂,由于涉及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社会创新流程的成功和持续与否,取决于主体之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可计划的程度。

2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营实践

2.1区域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技术创新发展与企业创新的桥梁.其决策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实现宏观创新目标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既是国家宏观创新发展决策的具体化,又要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应该由下列子系统共同组成。

2.1.1区域教育子系统。教育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在教育协调中,教育投入与教学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各类科技人员的合理比例应取决于发展科学技术和区域经济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可能性。

2.1.2区域科技子系统。科技体系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另一重要子系统。科技体系的要素主要有:科技队伍及其结构、科研投入和支出经费、R&D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研究和发展机构、研究和发展机构承担的科技课题和科技服务、科技交流、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转让等。一个地区的科技系决定着本地的科技是否可以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提供研究成果,以及从外部引进科技时,能否很快地加以使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研发队伍和研发工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就很困难,更不用说改造和创新了。因此,在科技体系中,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研究发展队伍和研究发展机构的建设。

2.1.3区域资金子系统。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及其数量决定着创新能否顺利地进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融资手段.各个地区政府都有各种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及各种风险投资银行以支持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就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私人资金、风险投资资金、政府补助(包括拨款)、集体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境外投资等。

2.1.4区域政府子系统在当今社会,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在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但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若干缺陷,如市场并不能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很难使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基于市场对激励区域技术创新的局限性,要求政府从整个区域的全局角度,在协调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调节主要通过政府制定创新政策实现,以政策干预来引导科技发展与创新。2.1.5区域文化子系统。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过程,必然要涉及到地区的文化氛围。组织和地区的文化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到区域技术创新的进程.尤其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必然是以相应的文化氛围为前提。甚至可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特性,可能决定该地区的创新道路。

2.2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集成体系运营模型

根据前述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体系构架,构建起运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将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和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政府通过创新规划引导和推动整个区域各行业、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给教育、科研院所指明了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创新方向,促进教育、科研院所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服务。通过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开发区、孵化中心、中介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中心等),进入生产系统。经过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和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对创新成果的验证和应用.成熟的创新成果进入市场.通过商业机制进一步扩散和推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创新得到的工、农业产品价值的增值积累又反过来支持各产业创新过程。集成系统模型构建起良性循环的全社会技术创新运营体系。

2.2.1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由宏观指导层(科技规划)、中观管理层(一把手工程、成果管理、基金管理、项目管理等)、微观执行层(成果转化体系、示范基地、工程中心等)构成。

2.2.2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将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创新实现纵向集成;同时,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横向集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2.2.3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由创新战略集成(企业家创新战略决策)、创新管理集成(文化、组织、人力、资金集成)、创新过程集成(工程中心、孵化中心联系政府、教育科研等集成)、创新成果集成(成果引进、消化、吸收、整合)构成。

2.2.4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官、产、学、研的有机整合与集成,民企之间、民企与行业龙头问等的整合与集成,以联合创新、整合创新、配套创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