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装施工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6:20

铺装施工论文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桥面铺装;病害原因;防治措施

1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原因分析

(1)桥面铺装层施工厚度不足。在梁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管理不善及各施工环节把关不严,造成梁板尺寸过高,湿接缝浇筑过高,梁板张拉预拱度偏大等,造成桥面铺装局部厚度不足,导致应力集中,进而引起桥面铺装产生裂缝。

(2)混凝土运送方法。在桥面铺装施工时,采用半幅施工,混凝土采用罐车运送,往往都是从另外半幅运送,这对初凝后的桥面铺装混凝土进行二次扰动,破坏了水泥混凝土的整体性,桥面铺装层就容易出现开裂情况。

(3)桥面铺装层钢筋网保护垫块密度不足。桥面铺装钢筋网一般要求在中上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钢筋定位不准确,采用垫块密度不足;以及在浇注水泥混凝土过程中,由于不能经受施工人员人为踩踏、运输机具碾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钢筋网严重变形,严重削弱了钢筋网承受荷载的能力,尤其是负弯矩区的桥面铺装层,更容易因之而出现桥面裂缝现象。

(4)防水混凝土强度过低。由于梁板强度与铺装防水混凝土的强度不同的情况,桥面铺装的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40,而梁板的混凝土强度为C50,在施工过程中,对桥面铺装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重视不足,采用的原材料含泥量较大、砂率过大、水灰比控制不严等。

(5)养生不及时。桥面铺装若赶在高温、大风天气施工,或施工完成后不及时进行全覆盖、全湿润养生,或刚施工完成后,认为踩踏外露钢筋等因素,都易出现裂缝,裂缝深度多在5~20mm之间,施工质量将大受影响。目前普遍存在着忽视混凝土养生现象,这更加促使温度收缩和干缩裂缝的发育,造成桥面的过早损坏,导致返工。

(6)施工缝处理不当。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的间歇时间太长(一般不宜超过1h),又没有按规定设置施工缝。这些都严重地影响混凝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7)过早开放交通。桥面铺装混凝土在没有达到设计强度,为了施工方便便提早开放交通,导致桥面铺装层混凝土就容易出现骨料外露、开裂等情况。

(8)表面处理不当。由于桥面铺装混凝土未进行二次抹光、拉毛时间掌握不当、拉毛过浅、过深或方向错误,严重影响与上面层的整体效果,使桥面防水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减少桥面系整体使用寿命。

2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的防治措施

(1)抓好桥面铺装施工前期工作,保证最小厚度,且设置厚度均匀,达到较为理想的受力状态。加强对梁板表面横坡控制,应在盖梁的垫石处及时对梁板顶面进行调整,不宜最后在桥面铺装内一次调整,这样既不利于厚度施工,又影响了钢筋网的布设。

(2)抓好施工质量的控制,桥面铺装工程应作为独立的单元工程实行专项管理,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安排专业队伍组织施工。适先进行技术交底,从原材料选择、钢筋网铺设、顶面清理、钢筋支垫、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的工艺、设备、养生措施等各环节入手,可先进行试验段的施工,通过检测平整度、厚度等指标发现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而后进行总结。尤其是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监理工程师的验收不得松懈。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应抓好以下几个施工环节:①桥面铺装施工前,应认真检查梁板顶面的高程,特别应注意负弯矩齿槽混凝土的高度,不能影响钢筋的正确位置。梁板顶面的高程必须满足桥面铺装的厚度要求,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对超高的部分、负弯矩张拉齿槽处多余的混凝土、不密实的混凝土必须提前进行凿除处理。②认真做好桥面清理工作,把梁板顶面的松散混凝土、油污、张拉槽内的杂物浮浆等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③认真做好原材料选料工作,材料配料比例欠准确,拌和不足、混合不均,每盘混凝土含水量差异较大,沉降大小不一,桥面铺装都可能产生裂缝。④焊接钢筋网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绑扎,绑扎要牢固,钢筋网的整体尺寸及网眼的尺寸、对角线长度均应符合图纸要求,并做好钝角处加强钢筋的绑扎工作。对钢筋网应架设及覆盖,钢筋不能有锈皮、油污等。钢筋网的高度控制,可在钢筋网片用钢筋定位的方法解决,平均每平方不小于1点,禁止用碎石、塑料垫块、砂浆垫块,钢筋绑扎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尽快进行桥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混凝土前,禁止一切车辆和闲杂人员在绑扎好的钢筋上通行,以避免钢筋扭曲变形。⑤桥面铺装浇筑混凝土采用两幅浇筑,纵缝的位置宜留在梁的中心线上,并且要避开车轮碾压最大受力处。浇注混凝土时应顺桥向推进。施工横缝禁止留在负弯矩区内,在施工横缝处桥面纵向钢筋不得断开。⑥为严格控制桥面铺装的高程与平整度,两侧模板宜采用刚度好的槽钢等,禁止使用钢管,钢筋等替代,槽钢沿桥纵向每间隔60cm左右用一颗膨胀

螺栓将槽钢与桥面牢固地固定,并利用膨胀螺栓来调整槽钢的高度及平整度。槽钢还用来作为浇筑混凝土时两侧模板用。为防止施工时滑道下面漏浆,可采用外堵水泥砂浆的方法堵塞滑道下面的缝隙,但砂浆绝对不能侵占桥面混凝土截面的位置,桥面混凝土的中间施工缝必须是垂直立面的竖接缝,并在下次浇筑混凝土前凿毛处理合格。⑦混凝土开始浇注前要对桥面再次清理和洒水湿润,使梁板顶混凝土充分湿润保证能与新浇筑的混凝土充分粘接,上料应使用泵车或吊车,不能使用混凝土罐车等在桥面施工路段上行走,防止破坏初凝的桥面铺装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满足施工机具和规范要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小到下限,上料后及时进行人工摊平,高度应略高于高程滑道。⑧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棒、平板振捣器,并配合振捣梁振捣,使用滚杠配合整平,抹面机抹平,振捣时发现低洼处,及时用混凝土找平,严禁用水泥浮浆或水泥砂浆抹平。⑨抹面时应用脚手板搭于两侧滑道上,木板数量、刚度要足够,脚手板应略高于混凝土面,工人站在木板上进行抹面,边抹边用3m直尺,纵向、横向校核平整度,保证桥面铺具有良好的大面平整度,严禁出现用浮浆填补坑洼现象,并及时刮除多余的水泥浆。收浆抹面完成后,待表面混凝土已基本失去塑性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刷毛处理,刷毛要将表面浮浆全部刷去,露出小石子尖为宜,边刷毛,边清扫,并用养护毯全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养生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原则,以防止风干或气温变化而产生收缩裂纹,桥面防水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00%以前,禁止任何施工机械在上面作业。⑩施工完成后拆除高程滑道,把用于堵漏的砂浆和漏出的混凝土及时凿除、清扫干净。当第一条桥面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可以浇注第二条混凝土。第二条混凝土铺装浇筑时,两条混凝土中间的纵接缝处要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必须清除砂浆、废物,凿成垂直面,凿毛,洒水充分湿润。当铺好混凝土后,接缝处要二次抹面,二次收浆,精心施工,加强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有效结合。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梁板的几何尺寸,保障同跨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基本相同,预应力的施加适合,同跨梁板的预拱度基本相同,从而保证厚度基本一致。湿接缝、绞缝混凝土浇筑时顶面应梁板顶面基本一致。

(4)控制好施工时间,采用覆盖养护毯的方法养生效果较好,如不及时养护,顶面水分散失快,收缩迅速;板底水分散失得慢,收缩也较缓,桥面铺装混凝土极易产生开裂现象。在施工时间上要错开大风、雨天的天气,在夏季施工时要错开中午高温时段。养生过程在施工期7d内要做到“全覆盖、全湿润、全天候”养生。

桥面铺装裂缝是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直接影响到行车道板的使用寿命,主要由施工不当及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只要我们严格遵守“规范”,加强施工管理,桥面铺装裂缝等病害是可以防止的。

参考文献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人们向往回归自然,向往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森林,清幽雅致的环境,生态的人居。同时也希望能品尝到绿色无污染的绿色食物;让身体在环境污染中解脱出来;让身心在大自然环境中受到洗礼和净化;让烦躁的心平静安详。。风景区道路作为景观与交通功能相结合的特殊道路,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成果已经开始普及,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早在1907年,美国开始组织道路工程师和园林建筑师合作设计道路,逐渐摆脱景观设计与路线设计分离的状况,在现场勘察中考虑道路线形与地貌的协调,并力图将环境保护与景观美学相结合。在国内风景区道路景观的设计研究中,只停留在关注道路的自然景观的层面上,还没有系统地提升到风景区道路景观的整体规划思路,整体落后于西方国家。然而对于幅员辽阔、江山秀丽的我国来说,风景区道路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与西方相比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它是我国当前道路研究中一个崭新的方向,也是我国道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设计内容

风景区道路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借鉴国内外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景区道路的类型和布局,提出道路景观的功能,总结、分析现阶段风景区道路景观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综合风景区道路景观的设计依据,通过对风景区道路景观构成要素分析,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和不同形式的道路景观作出详细的分析。整篇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贯穿我国风景区道路景观的实例,提出风景区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指出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重在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以及地域区域性特色的塑造。从设计的角度为我国风景区道路景观营造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促进我国风景区道路景观的发展。

3风景区道路景观概述

3.1基本概念论文阐述方向为风景区道路景观,表达的范围、定义阐述。

3.1.1风景

在《辞海》中,“风景’有两种解释:①风光、景色。最早出现于暂世说新语•言语》中,其中写道:“周侯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风望的意思。《晋书•刘毅恸中写道:“正身卒道,崇公望私,行高义明,出处同揆;故能令义士纵其风景,州闾归其清流。”而风景区中的风景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山水景物以及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具有欣赏的内容(即景物)和便于被人欣赏是风景构成的两个必备条件。

3.1.2风景区

也称风景名胜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部级风景区,其本身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的系统,在与人类交互之中体现其客观的规律,因此可以将风景名胜区视为一个开放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而关于风景区的称谓,我国一度曾比较混乱,叫法很多,如自然风景区、旅游风景区、风景游览区、风景旅游区、风景保护区等,大都是在“风景”前后加一词来表达某种更具体、更特定的含义。1985年,国务院在有关条例中规定了“风景名胜区”的特有含义,指出风景区是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这个定义不但具有言简意赅的优点,而且有较好的历史延续性和较强的发展适应性。

3.1.3风景区道路

风景区道路是连接景区、历史遗迹、名胜古迹以及城市等地的开放性通道,具有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多重功能。它是具有交通运输和景观欣赏双重功能的通道,分为多种不同形式的风景道路,其中包括风景公路(小道)、绿道和公园道、风景路和自然风景路、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等。其特点是:长度应当超过lkm,道路两侧必须有显著的自然或文化景观特征,可以是农川、历史遗迹、沼泽景观、海岸线、茂盛的树林或其他植被,或者是其他特殊的地貌地形和自然景观。

3.1.4风景区道路景观

风景区道路景观是指风景区中包括道路本身及两侧自然的、人为的景物所构成环境的整体表现。包括道路中的相关交通设旌与道路两侧等人为景观要素与自然环境所组成的自然景观要素两部分。其中,自然景观要素包括自然地形地势、水体、绿化植被、气象气候等,人为景观要素则包括道路路面铺装、基础设施与道路小品等。

3.2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首先在调研风景区道路景观的过程中,发现对于风景区道路景观中外都有相关的研究。涉及内容包含道路规划组织、地面材质、施工技法等各方面,总结如下:

3.2.1中国古代风景区研究成果

所谓“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文化”则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文明长河中,中华文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征,塑造了我们民族的气质和形象。而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道路的设计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无论是其布局形式还是铺装材料及铺装纹样的设计,均丰富多彩,体现出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的自然风景区景观中也有了充分的体现,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普遍采用“曲径通幽”的布局形式,充分结合景区的特点,因地制宜,从而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也成了地域特征的表现。又如“泰山十八盘”自古就是名闻天下的风景区道路,也是泰山景观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人民对于山地交通和景观充分理解后产生的结晶。在铺装材料方面,大量运用石材和瓦片等天然材料,仿生设计理念也方兴未艾,如“花街铺地”、“宝相纹样铺地”等特色铺地已经成为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由砖、瓦、碎石、卵石等组成的色彩丰富、纹样精美、寓意深刻、做工讲究的“地毯”也已经成为江南地区的地方特色之一。在施工技术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路面的铺筑平整且坚固持久。但由于当时材料种类的极度缺乏,规划设计师们又要追求景观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只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材料,变化它们组合的方式、大小、外形等外部特征,努力挖掘各种材料的内涵和寓意。材料种类和品种的有限也极大地限制了道路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和变化。

3.2.2中国近现代风景区研究成果

我国近现代风景区中的道路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应的迅速发展。在风景区中,根据其使用人群和规模的大小,景区道路的布局形式有了相应的规划原则;随着“人性化”理念的发展,在新开发的景区如张家界风景区、云台山风景区等都在道路设计中融入了景区的特点和人性化的理念。例如,风景区道路的无障碍设计逐渐得到了景观设计师的重视,无障碍坡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各类风景区中;风景区道路的铺装材料也发展得多种多样:花岗岩板材给人的感觉是坚硬、华丽、典雅;青石板赋予环境以古朴与简洁;陶瓷类面砖铺地明快、色彩丰富,组合多样:混凝土砌块给人以朴素和简单的感觉等等。近几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使得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强调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材料开始运用到道路铺装上来,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生态型混凝土、陶瓷透水砖、木材及人造塑木等材料得到了发展。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突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也会成为污染源,必须高度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如停车场的位置设置;园内低污染交通工具的使用,人流量的控制等等。对原有风景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实现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3道路景观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我国,过去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开展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无论设计内容或设计手段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新近的设计规范中,对道路线形与环境的协调等等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考虑了某些景观设计的原则,如注意立体线形的舒顺,避免大填大挖,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和生态平衡等等。现在,已有很多绿化园林公司承担了风景区道路绿化方案的专项设计(作为风景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和种植栽培工作。设计手段也已经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为突出展示效果,特别绘制了彩色的全景图,也出现了按实物比例缩d,N作精制模型的绘图软件。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在今后的风景区景观设计中,道路景观设计必将引向更高层次的深入发展。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3

一、丰富的专知识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前提

本人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公路养护、公路工程相关的专业工作。2000年,本人通过自学考取开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公路与桥梁专业函授班,三年的学习,使本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2002年被县职改办评为助理工程师。我先后从事公路养护中、小修工程技术管理,207国道南平至章庄二级公路路面改善工程,参与了水泥砼路面破板修复工程,任技术负责人,207国道黑狗当大桥简支梁维修加固工程,207国道J标马市段二级公路路面改善工程,期间担任技术负责人,沙刘线接线路面改善工程,还参与了省公路局和长安大学科研项目——旧砼路面不同加铺层结构设计试验。任该项目技术负责人,与同事一起撰写了《水泥砼路面破板基层处治方法》、《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机械化施工要点》、《浅谈公路水毁的成固与防治》等学术论文。

二、勇于创新,总结经验。专来技术工作水平在实践逐步提高

一九九七年八月参与了南平至章庄二级公路路面改善工程建设,在该项目中,任技术负责人,总结并编写《水泥稳定砂砾层机械化施工要点》,对在水泥稳定砂砾机械化施工中,机械配备,材料用量及控制,工艺流程及工程质量控制起到了良好效果。在一九九八年孟溪大垸水毁调研工程后,总结了《沥青路面春季翻浆处治方法及要点》,在春季雨水过多,不利于沥青路行车的状况下,主要采取三种处理措施:(1)开挖路肩明沟:春初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6-8开挖一道横向明沟。及时排降除路面水份。(2)挖横断面或路基明沟,不致使路面积水。(3)挖渗水坑,在易于翻浆的路段,挖成直径20-40cm左右的坑,人工定期掏出坑积水。同时还在市养护工作经验流会上作了《浅谈公路水毁的成固与防法》,总结经验。近几年工程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梁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类型。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三、敢于探索,理论结合实践,专业技术工作成绩显著

一九九八年十月,担任水泥路养护工程队技术员,在公安县公路管理局列养里程中,国道二级水泥砼路面有49km,省道公石线有49.5km,为了交通行车舒适,找出一条即经济又合理的水泥砼路面破板修复办法,通过实践观察发现破板的主要原因是基层不稳定造成的,影响基层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雨水渗透到基层,在荷载的作用下,基层开始变形发生唧泥,对这种现象,我们为市养护科提出要加强对水泥砼路面进行缝养的建议,采用科学的缝养和高密度缝养材料,对遏制水泥砼路面的破碎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了市局的领导表扬。

二00二年207年国道黑狗当大桥工字梁生生位移,桥面铺装板破裂,桥梁伸缩缝损坏,被省市专家确定为危桥,需要加固维修。我担任该项目技术负责人,针对大桥各种病害,通过近十天观察,报省市批准,采用简支梁稳定工字梁,重新布筋进行桥面铺装,通过四个多月的维修加固,经省市检测为合格优质工程,大大的提高了桥梁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有了保障。该项目受到了省市领导好评,市养路科在此召开了全市桥梁维修加固工程现场会,个人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二00二年四月完成了207国道二级路面改善工程J标段施工任务。我担任技术负责人,在老油路基础上进行加铺砂砾下基,在施工中发现老油路路面呈块状,且极不稳定,上报给市局,经实地察看,本人建议挖除块松动油路基础,进行局部挖一补一措施,通过弯沉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合格,此项目被评为优质工程。二00三年三月担任沙刘接线改建工程技术负责人,在处理软基时,k00+300-k00+500有200米软基无法处治,因路基旁为一水堂,在下挖无望的情况下,结合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石灰桩处冶后,再进行底标号砼下基施工,三天后通过弯沉检测,容许值在标准范围内,完全合符二级公路建设标准,受到监理和业主的表扬。

二00三年八月参加了省公路局与长安大学科研项目试验工程建设,任公石D标技术负责人。因为公石线是连接我市至湖南岳阳107国道的主要干线,对我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湖北省公路局和长安大学科研项目要求,其主要是目的在于比较旧水泥砼路面上不同结构加铺层在相同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相同交通量情况下各种加铺层的使用寿命,防止反射裂缝的能力,找到适合于湖北实际情况,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及施工方便的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改建的典型结构。在湖北省公路局和市局主管部门的领导,在长安大学陈教授和杨博士的指导下,我参与了项目技术科各种承载力试验及CBR值检测,对板块不同部位进行了弯沉测量。参与了初步测量,设计到实际施工放样,水准点恢复及中线测定,为长安大学科研项目提供了第一手数字依据,在几次省公路局和长安大学的经验交流会上,受到了省局和长学教授好评,该项工程初步评定为省优质工程。

四、严标准、严要求,力求专业技术工作迈向新台阶。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市政桥梁;常见病害;粘贴碳纤维;加固提载

1引言

随着近年来城市交通量突飞猛进的增长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加之桥梁长期得不到应有的保养,致使部分桥梁的病害对桥梁的安全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市政桥梁大多处于城市交通繁忙路段,为城市交通的枢纽节点,因此,为了保障城市交通的正常安全运行,桥梁维修工作迫在眉睫。

2桥梁常见病害

2011年,南昌市对主城区9座桥启动维修二期加固改造工程,这些桥均位于主城区的主干路上,具体有江铃立交桥、青山路立交桥、抚河桥、孺子桥、玉带河中支桥、龙王庙立交桥、滨江高架桥、顺化门立交桥等。根据检测报告,这些桥梁的常见病害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2.1桥面系。桥面系包括桥面铺装、伸缩缝、人行道、栏杆(防撞墙)等,主要病害表现有:(1)桥面铺装层纵横向裂缝,沥青混凝土(或混凝土)面层破损、坑槽、骨料外露,调平层露筋等;(2)伸缩缝止水带老化、开裂、破损、夹泥,局部啃边破损、修补、隆起、引起跳车;(3)栏杆局部变形弯曲、缺失,扶手局部修补、表层混凝土开裂,栏杆基座侧表面混凝土多处剥落、露筋、锈蚀。2.2支座病害。支座分为橡胶支座或盆式支座,各桥支座均轻微老化、变形,部分桥(如滨江高架桥)橡胶开裂严重、变形较大、局部脱空、完全脱空、悬空、移位,个别缺失;梁底的橡胶支座及盆式支座钢板普遍存在锈蚀严重的现象;部分支座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剪切变形。支座垫石部分破损,混凝土开裂【1】。2.3梁体裂缝。1)箱梁腹板存在多条竖、斜向裂缝,基本都贯穿整个腹板,有些向上延伸至翼缘板,向下延伸至底板,竖向裂缝多分布在每跨的跨中附近,斜向裂缝多分布在靠墩柱附近,且离墩柱越近裂缝的倾斜度越大【2】。2)空心板、T梁裂缝:(1)空心板主要有梁底纵向裂缝,基本位于1/4L~3/4L(L为梁长)范围;未见底板横向裂缝。(2)T梁腹板存在斜向裂缝,宽度在0.10~0.35mm;部分梁体存在蜂窝、麻面,混凝土胀裂露筋;部分横隔板存在混凝土破损、钢筋外露且锈蚀严重。3)拱肋(片)裂缝:主拱片的跨中段(约2.5m范围)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横向裂缝,拱片间微弯板顶有部分纵向裂缝;部分裂缝已经采用环氧树脂封闭。2.4墩台病害。桥墩墩柱均裸石骨料外露,部分墩柱混凝土局部破损、露筋、锈蚀,多处大面积箍筋外露。部分基础与柱身连接处局部破损、小空洞、露筋、锈蚀。桥台病害主要为:侧墙斜向开裂、外包混凝土脱落,部分裂缝宽度较大;局部混凝土外胀、脱落。桥墩台病害基本为表层破损,对破损混凝土清除、裂缝封闭,日常养护即可。2.5混凝土碳化、钢筋外露、主梁铰缝断裂漏水等。桥梁病害成因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问题、结构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车辆超载、管养问题。桥梁出现病害的原因是多种不利因素组合导致的,而桥梁受损又导致病害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加剧桥梁病害的发展。

3桥梁加固修复方法

对于桥梁出现的这些病害,采用下列方法处理:1)桥面系病害修复。伸缩缝全部更换,彻底清理梁端与桥台间、梁端与梁端间的杂物,确保所有缝隙两侧通视。2)表观裂缝修复。对下部结构桥墩墩柱局部承压引起的裂缝,用环氧树脂浆液灌浆封缝。其他部位裂缝先采用环氧树脂浆液粉刷,然后观察其是否有继续发展的情况。对梁体裂缝宽度<0.1mm的,进行表面封闭处理;裂缝宽度>0.1mm的,进行化学压力灌浆封闭处理,化学灌浆采用低黏度乙烯基酯类或改性环氧类黏结剂;对裂缝宽度>0.2mm的,应首先判断是结构性裂缝还是非结构性裂缝,以确定是否进行裂缝封闭还是进行补强处理。3)混凝土桥面铺装破损处理。处理原桥面铺装的裂缝、病害,必要时对桥面铺装增设钢筋网片加强处理。同时,须做好桥面防水处理,还要疏通排水管,恢复原有排水功能。4)支座更换。更换支座前,应逐一检查支座垫石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先修补支座垫石,待支座垫石强度达到后,方可更换支座。支座更换前,应同步用千斤顶顶起主梁,不得单片梁更换。5)混凝土碳化、钢筋外露、主梁铰缝断裂漏水。清除碎裂混凝土,钢筋除锈,对裂缝进行压浆或密封处理恢复其结构完整性。对梁体空洞填补环氧砂浆。6)主梁截面补强加固。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加大截面法、外部粘贴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碳纤维布法)、施加体外预应力法等【3】。其中,外部粘贴碳纤维布法是适用于构件尺寸受限,且能有效提升结构截面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碳纤维材料具有自重轻、柔韧性好、抗拉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并且其施工便利,施工速度快,承载能力提升效果明显,并且不产生新增荷载,对原桥没有不利影响。本次桥梁提载加固采用粘贴碳纤维法,加固的难点是需保证碳纤维的有效黏结,黏结施工工艺比较关键。

4桥梁加固实例

4.1桥梁简介。抚河桥是南昌市南浦路向西延伸跨抚河的一座城市桥梁,建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本桥桥型为6孔简支T梁,桥长127.8m(19.5m+4×22.2m+19.5m),宽24.6m,其中,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离,为平行的3座桥。中幅机动车道桥墩为薄壁实体墩,两边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桥墩为独柱式桥墩。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由于缺少设计竣工资料,依据建成年代推测该桥的设计荷载为:汽-13;拖-60。由于缺乏设计竣工资料,T梁尺寸只能经现场量测获得。桥梁上部构造采用19.50m、22.20m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梁高为119cm,梁底宽16cm,翼缘高度平均为15cm,梁距为1.20m。桥梁横断面图见图1。该桥主要存在以下病害:桥面开裂,桥头不平顺且有积水现象,伸缩缝夹有泥沙且有错位现象;主梁底板、腹板存有露筋、渗水、裂缝现象;主梁腹板存在斜向裂缝,数量较多,宽度大。由于该桥原设计荷载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交通荷载要求,同时,根据专家会议建议,需将该桥进行提载设计,提载后荷载等级为城-B级。因此,对该桥不仅需进行表观处理,为满足荷载等级要求,还需进行桥梁提载加固。具体加固措施如下:(1)对桥面伸缩缝、栏杆进行更换处理,同时将原桥面混凝土铺装进行凿除,新建12cm厚C40防水混凝土铺装(铺设2层D12钢筋网);(2)对原桥板式支座全部更换处理;(3)主梁裂缝表面用封闭法和化学灌浆法修复,同时,清除主梁表面剥落的混凝土;(4)对主梁采用碳纤维布进行抗剪、抗弯承载能力补强加固(见图2)。4.2提载加固计算。选取22m跨边板计算,由于设计图缺失,因此,只能采用简易算法,即由于荷载等级变化所产生的内力增量由碳纤维承担【4】。计算(考虑了横向分布系数)简图见图3。弯矩增量△Mj=274.3kN•m,剪力增量△Vj=48.7kN。由碳纤维产生的承载力增量(受压高度x假定为翼缘板高度15cm):△Mu=ffAf(h0-x/2)=3400×0.167×3×160×(1140-150/2)=290.26kN•m>△Mj△Vu=0.75×10-3ffAfsinθ=0.75×10-3×3400×0.167×3×1800×sin45°=1626kN>△Vj式中,△Mu为碳纤维材料弯矩计算值;△Vu为碳纤维材料剪力计算值;ff为碳纤维抗拉强度设计值;Af为碳纤维截面面积;h0为截面计算高度。通过以上计算表明,粘贴碳纤维能满足城-B级荷载标准要求。桥梁主梁粘贴碳纤维施工完成后,梁体外表面“补丁”有碍观瞻,同时采用浸入型混凝土防蚀型涂料进行喷涂,不但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而且对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桥在2012年完工后,经过桥梁静载试验,桥梁荷载等级满足城-B荷载要求。经过多年运营,经专业检测单位检测未发现明显病害,桥梁总体情况良好。抚河桥位于南昌市的城市主干道上,跨越抚河联系两岸交通,位置非常关键,交通量连年增长,不堪重负。本次加固维修对交通短期有一定影响,但如果拆除重建,工期长、成本高,并且对交通影响极大。因此,抚河桥的维修加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结语

城市桥梁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城市交通格局中处于枢纽和控制性节点的重要地位。城市桥梁经过加固维修后不仅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修葺一新的桥梁也能为城市增添风采。城市桥梁维修能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是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市政桥梁为了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桥梁的日常养护是关键,这样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及耐久性。

【参考文献】

【1】李章峰,欧阳锦.南昌市桥梁病害诊治[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7):137-138.

【2】肖盛燮,彭凯,王家林,等.桥梁承载力演变理论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细节处理;措施

1引言

园林工程具体包含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水排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等。因此,园林工程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包含着较多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相关工程单位加强对园林施工与设计的细节处理,以此来保证其设计和施工水平[1]。

2园林设计细节处理措施

2.1进行实地现场测量和勘察。园林工作在实际的设计规范过程中,在细节处理方面,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进行是现场测量和勘察。具体如下:(1)在业主和工程(施工)单位签订了园林工程建设的最终协议或合同,确定了园林工程的建设项目以后,相关的设计规划人员需要深入工程实地现场进行测量和勘察。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关的建筑和园林工程的建设规则和要求进行现场测量和勘察。(2)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当前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园林工程的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勘察,以此来保证区域内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气候条件都符合园林工程的实际建设要求。(3)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园林工程建设的各个拐点以及凹点等进行全面且准确的测量,为后期的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2加强园林施工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业主创造更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让业主充分感受自然的魅力。当前,我国比较常见的园林工程规划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首先,园林景观的入口处都需要设置一定范围的草坪以及彩色的条纹植被带;其次,在园林的最,需要栽种一定数量的冬青,使其形成小型的灌木丛;再次,在园林工程的内部,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相关区域的植被覆盖设计,并在植被中间设计各种形式的小道;最后,工作人员在园林工程的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在园林内部设计一些趣味性较高的建筑物,不断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2.3做好园林施工规划设计准备园林工程的相关设计规划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园林施工规划的设计准备工作:(1)在正式开始设计工作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和业主的交流和沟通,正确了解业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树木的搭配,保证园林的各个区域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施工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2)工作人员在进行树种的选苗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地质条件等内容,选择观赏价值较高且适宜生长的苗木;(3)工作人员需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基础上对园林工程的投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少的投资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2]。

3园林施工的细节处理措施

3.1硬景施工的细节措施。园林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硬景工程是其主体工程,主要包含着围墙、构筑物、假山以及景观小品等设施的建设。硬景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整个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因此,硬景工程的细节处理也至关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1.1铺装方面的细节处理措施。铺装方面的细节处理措施包括:(1)采取无钉眼木铺装做法,施工人员采取此方法提高园林工程的美观性;(2)在不规则碎拼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板的尺寸的分析,保证所有的板的尺寸都一样,且缝宽也相等,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注重板材的色彩搭配,不断提高园林工程的欣赏性;(3)各种材质在进行衔接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对缝以及施工的平整度,同时还需要保证所有材质之间的过渡要自然,并增加视觉美感。3.1.2衔接方面的细节处理。衔接方面施工人员需要注意:(1)在园林的景墙与地面之间的衔接,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确保板材间的缝隙均匀,抹灰要细致,保证适宜的植被种植高度;(2)在台阶的施工方面,施工人员需要重视缝隙的处理以及板材的模数、材质和色彩的搭配等细节方面,具体施工顺序需要先贴台阶踏面,然后再贴景墙贴面;(3)施工人员还需要加强灯柱的细节处理,对于裸露在外部的基础的灯座施工,则需要保证其顶面和铺装面相互平齐,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采取平行于就近铺装的方式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基座的形状较为平整和美观。3.2软景施工的细节措施。在具体的软景施工过程中,绿化是软景施工的重要内容,而土壤则是绿化施工的基础。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绿化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土壤的细节处理,不断改良土壤,帮助绿化植物得到更多的土壤养分。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土壤进行不断的耕翻,让土壤不断地吸收肥料,最终成为更加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3.2.1选择合适的基肥要想保证园林的建设效果,施工人员需要对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植物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绿地土壤质量良好,以此来保证园林工程中软景工程建设的效果。对于相对贫瘠的土壤,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施肥,改善土壤,促进绿色植物的良好生长。另外,施工人员在实际施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掌握施肥的过程,严格控制肥料种类的选择,对于特定肥料用量和比例也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植物种植顺利完成。3.2.2严格按照图纸放样。施工人员在进行园林工程的建设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放样:(1)在进行定点放线操作时,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园林工程的施工平面图的分析,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所标示的尺寸进行施工;(2)在植被的种植阶段,施工人员进行放线施工时,需要采用方格网法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图中的比例;(3)对于施工图中没有进行标示的植物,施工人员在进行定点放线操作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比例,保证定点放线的准确性。遇到不可抗拒的地下条件,如管沟、地下构筑物等,需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4方协商后调整栽植方案。3.3照明工程的细节施工措施。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灯管照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还需要加强对照明工程施工的细节分析,完善细节的施工措施:(1)施工人员需要明确照明工程的作用,通过设置照明设备来增加园林工程的光照强度,以此来提高园林工程的景观效果;(2)施工人员在具体的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水景灯、射树等照明设备的分析,结合园林工程的实际建设要求,合理选择照明装置的施工位置,并注意呈现灯光和景观相互融合的效果;(3)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照明装置的管理,选择合适的照明装置的规格以及使用密度,同时还需要保证这些照明装置不会对景观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3]。

4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也是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工程也体现着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状态。为此,相关工程单位需要加强园林工程的细节设计和施工,以此来提高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并提高园林工程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海飞,申晓芳.细节处理在园林施工规划与施工中的应用[J].名城绘,2019(7):357.

【2】刘健.细节处理在园林施工规划与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19):63-64.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铺装施工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