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继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4 17:34:51

农业继续教育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继续教育;农业科研单位;对策建议

1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意义

近年,我国社会各领域都十分重视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教育也呈现出形式多样、越发规范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开始出现成人教育、电视大学等函授教育形式,一些职工通过该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了自身的学历水平。但实践表明,此种形式继续教育的内在意义不大,很多职工在理论知识上并无太多收获,且有些办学机构不够规范,一些学历在权威的认证部门无法查询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意义。农业科研单位为知识密集型的机构和领域,加强继续教育是使广大专业技术人才跟上当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提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加强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还可以满足科研人员晋职晋级的需要,提高单位的整体创新研究能力,同时也可以适应科研领域中知识理念日益更新的需要。从而达到服务“三农”,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2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继续教育形式

2.1赴外参加短期和阶段性的培训及进修。这种培训和进修是农业科研单位从业务发展需要主动与其他相关科研院所联系,派该学科领域中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员进行短期的与学历学位无关的培训与工作交流。这种继续教育形式的好处是,可以针对研究工作或课题中某一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自身又无法解决或效果不理想的,可与该研究课题中有该类经验的院所进行交流,具有针对性强、灵活的特点。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课题的发展需要。以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辽宁省沙地所)为例,2010年以来,该单位累计派出了12名科研人员赴国外的印度干旱所、国内的沈阳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院所就花生育种、草业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短期的培训,通过这些培训,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和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有效推动了相关研究课题的进展。2.2在职学历学位型继续教育。目前国内农业科研院所非常重视科研人员学历学位的继续教育与培养,以辽宁省沙地所为例,近年来通过单位的继续教育与培养,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由2005年时的23%提高到现在的56%,同一时期硕士研究生比例由13%提高到24%,随着学历的整体水平的提高,科研人员科研创新能力和单位整体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单位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这也为与外界开展合作,项目资金积极争取提供了有利条件。2.3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开扩思路,提高创新能力。“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作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应当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必须有把握世界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和我国“三农”工作发展需求的能力,通过学术交流科研人员可以更快更直接地了解所在学科领导的科研动态,针对性地解决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疑问。近年来,国内的农业科研单位都非常重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邀请(或参加)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举办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会、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掌握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和高端技术,准确认清了农业研究方向,对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促进区域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仍以辽宁省沙地所为例,该单位自2010年以来共组织农业科研人员参加大型学术交流70余次,其中参与学术交流报告的专家包含外国专家4人次、院士5人次。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农业科研人员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储备,研究思路更加清晰,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

3农业科研单位继续教育工作对策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美德。“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古人对继续教育工作最传统的总结与概括。继续教育是人不断适应社会,增强社会竞争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为社会不断做出贡献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继续教育,既应当加强对个体科研人员的培养与选用,也应当加强整体的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农业科研单位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虽然有所开展,但是重视程度仍然远远不够,重引进而轻培养的思维仍然存在。且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统一组织和交流,缺乏对人才的市场化的预判,缺乏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对于农业科研单位继续工作提出以下浅显见解。3.1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继续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必须把人才和人才队伍规划、培训、考核和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选人、用人、育人一体化机制,把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并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和管理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贯彻落实继续教育培训与考核、任职、晋升相结合的制度,使继续教育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可以尝试在农业科研单位各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和晋升过程中,将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作为衡量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以此来带动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3.2制定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农业科研单位应面向未来,立足长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把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到本单位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去。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发展目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与经费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与工作实绩考核办法,促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3.3研究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可以根据学科发展和业务实际工作需要,以及本单位本领域人才现状,应对本单位人才进行细分。如可以将人才细分为领军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等,并进行相适应的培养与继续教育的管理。以辽宁省沙地所为例,该单位根据单位内部的学科设置情况以及区域发展需要,将学科进行了分类,每个学科设置领军人才、学科骨干各1名,并设有其他兵力备人才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若干名。不同身份的人才培养侧重点亦应有所不同,领军型人才是本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应侧重培养他们对学科的整体发展规则能力和学科透视与把握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协调沟通能力;学科骨干是本学科的业务骨干和精英,对学科带头人起重要的辅助作用,应着重培养其专业基础知识,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对国际国内宏观政策、科技需求的把握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其全方位的业务知识;后备人才应根据其年轻、接受新知识速度快和缺乏科研经验的特点重点提升培养其实践能力,加大继续培训力度,多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不能忽视科研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能力培养工作,应注重培养该类人员科研管理方法、科研创新能力、科研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使之更好地做好科研保障和管理工作。3.4探索创新继续教育方式,实现继续教育针对性和多样化。农业科学是一项研究周期长,研究领域广、研究方法差别较大的一个门类。因此,应针对不同学科采取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大规模性学术交流与科研人员灵活自学有机结合的新办法,侧重于科技人员的个体需求,并注重掌握科研人员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激发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科研创新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业务交流,正确处理科研工作和学习矛盾,最大限度地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黄宇.继续教育功能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9):68-70.

[2]张丽华.新时代加强专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9,(9):67-69.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2

根据市人事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培训并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专业科目的继续教育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经研究拟定于2012年9月下旬举办全市农业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的

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是为了促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拓宽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培训对象

2012年8月31日以前聘任期满,聘任期间未参加市农业局组织的专业科目培训,须办理续聘手续的全市农业系列、水产、农机和农业经济高、中级职称专技人员,须办理首聘手续的全市农业系列、水产、农机和农业经济中级职称专技人员,以及市直有关单位需续聘或首聘高、中、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

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专业科目:农学、园艺、畜牧、水产、农机和农业经济管理,分专业讲授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动态。

四、培训学时

高、中级职称人员120学时,初级职称人员96学时。

五、培训费用

培训费、资料费等以市财政、物价部门审批为准,培训期间的食宿费自理。

六、学时登记

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培训内容、考试成绩和学时填入《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卡》,人事部门盖章有效。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3

1.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

个性教育是基于人的个性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为东、西方社会所重视。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建立,个性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并日益渗入和传播到各级教育当中。个性教育思潮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的发展,“个性教育在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固有的潜能的发挥以及创造精神的发扬,并试图通过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1]。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正是以这一主流教育思潮为基础并具体落实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性、创造性、自主性、活动性及主体性等特征体现出两者高度的契合点和相关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2.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自由的学习,尽管不少学者对其内涵有着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当前已形成了一致理解,即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状态以及与之相关并支持这种状态的一系列权利。“学习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2]。学习自由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两个方面产生重要的意义:一是能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的需要,有利于各种类型、层次人才的培养;二是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和高度责任感。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即在这一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选择最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3.人本主义理念的张扬。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教育的人性和人道性日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已成为当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核。“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提倡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重视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学习者的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强调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3]。该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自美国兴起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并在全世界各地得到张扬和发展。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贯彻人本主义理论,既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事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其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无论是“农”与“非农”专业限制的消解,“农”与“非农”学校边界的突破,还是“农”与“非农”学习者学籍制约的革除都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习者的个性、兴趣及独立的人格等。因此,人本主义理论的张扬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遵循依据。

4.高校战略联盟思想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之间通过联盟、联合和联动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以达到共同发展,高校战略联盟正是适应这一条件而蓬勃兴起的教育发展战略。高校战略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高校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问题上的作用则是一致的,“高校的教育联盟使各校的资源得到共享,学科得到发展,成本得以降低,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是有目共睹的,也生动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4]。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由于长期以来社会轻农的习惯性思维、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特征和内部体制改革的较难深入等原因,造成师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相对薄弱,处在二级单位的继续教育机构在推行继续教育时更是困难重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特别是其继续教育与其他高校建立战略联盟在当前形势下非常迫切且意义重大,而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也只有立足于此,并从高校战略联盟思想吸取其有效的方法、途径及措施等,才能实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促使优秀非“农”教育资源向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进行流动与聚集。

二、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原则

理论原则是指导实践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贯穿制度构建的始终,是制度构建的前提和基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虽然与其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属性,因此,在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遵循与其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相同理论要求的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理论原则。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同样如此,其构建只有根据其所具有的教育目的、任务、职能构成、运作方式等确立相应的理论原则,才能保障质量和发挥效益。

1.统一性原则。

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中必须遵循统一性原则,这种统一主要表现在统一的信息、统一的学分框架和统一的学分运行机理,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既能保证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在构建时能全面而详细地占有各类信息,减少盲目性,也能使制度在运行时保持有序性,同时还能使构建的制度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统一的信息应包括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住所情况、注册的程序及课程信息与学习者的学习协议和成绩档案等,所有的这类信息应该由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提供学分的院系进行统一的描述,并用统一的文件格式表达出来,这样便于管理和比较,“在‘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范围内,对所有以任何形式参与的学生都要建立统一格式的文件信息,其中包括学生的个人情况、成绩记录、学习的课程等基础信息,还应对学生的个人偏好和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记录”[5]。统一学分框架是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标准和等级级别的规定,是实现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标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与其他院校由于办学目标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学科专业体系,相应的,学分标准也存在差异,增加了“学分银行”运行的难度,影响了效率,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在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时在保留主体学分专业学科的基础上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学分框架体系,遵循统一的学分概念、规定和基本原则。统一的学分运行机理是“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学分存储(记录)、学分认定、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和学分通兑等,这种运行机理也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制度的良性、协调运行。

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首要理论原则,是灵活性、自由性原则的延伸和体现。“开放性具体体现并落实在:具有开放与灵活的入学制、学分及其转换制、选课制、评价制等弹性学习制度;拥有开放性的学分积累,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制度的开放性申请和颁发机构的自由选择以及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准确的信息公开制度等”[6]。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遵循开放性理论原则就是要求剥离学习者入学时或在学习阶段或在毕业时任何条件的限制,即入学时实行无条件注册,只要学习者愿意,不受年龄、学历、原有专业与入学时间的限制。学习者随到随注册,入学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或个性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修完课程后取得相应的学分并随时存储。不仅如此,如果学分需要转账,只要申请从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中将已获取的学分取出,存入接受学校的学分账户就可以,当存储的学分修满能取得毕业或结业证书时,学校也应该随时办理。这种强调无障碍的、多样化的灵活性理论原则体现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追求自由、公平、开放的特点。“‘学分银行’体系提供的无条件入学、无时间、空间限制等,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真正落到了实处”[7]。

3.层次性原则。

由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及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这就使得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构建呈现层次性的理论要求。第一层次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内部及与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其他院系之间“学分银行”的建立。这一层次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初始阶段。第二层次是区域内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与其他院校继续教育或其他院校之间建立“学分银行”,在这一层次的建立中,尽管有着院系设置、专业安排或所处位置的不同,但由于有着相同区域存在的共同经济文化背景,高校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能方便、快捷地流动,相对于第一层次来说也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但这也不是这一制度构建的最终目的,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方便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习者更好地学习,促进学习者在不同区域内之间的交流,还需要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与不同区域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和其他类型高校甚至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学分银行”的建立,这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最高层次,通过这个层次,不同区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和技术得到融合。三个不同层次“学分银行”建立的垂直衔接和依次推进,促进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

4.特色性原则。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4

一、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的战略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离不开一支素质全面的“三农”工作队伍,抓好这支队伍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其素质能力,意义巨大。(一)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是培养。我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巩固我党执政之基的方针大计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三农”工作队伍是这个堡垒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牢固树立“三农”工作队伍“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其政治自觉,做到虔诚而执着,笃信而深厚,深刻理解掌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巩固“三农”工作水平提升和农村基层政权巩固。(二)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是突出解。决当前“三农”矛盾问题,推动乡村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偏弱,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等,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解决好这些现实矛盾困难,急需将“三农”工作队伍工作能力大幅度提高。抓好“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按照乡村产业发展方向及管理需求,培养一批在农业产业开发、市场营销管理、乡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中坚力量,带动乡村振兴战略提速增效。(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是提升“三农”工作队伍能力素质和全力振兴乡村的有力措施。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第一次从学科专业角度对农民职业予以认可,并可以评定职称,这从人才建设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到振兴乡村战略的首位,选派推荐“三农”工作人才到科研院所进行弹性制的中高等农民职业教育,为乡村发展建设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二、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的基本构想

“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村经济工作部署到哪里,“三农”工作队伍配套继续教育就跟进到哪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教育先行、紧贴实际、由点及面、有序推进”的原则,为乡村培养一大批干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带头人。(一)抓好专业教育,扭住工作队伍“懂农业”这个教育重点。要实现报告提出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围绕“懂农业”这个中心,对“三农”工作队伍开展针对性教育,逐步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要求,能推动“三农”领域科学发展的专业工作队伍。一是要开展乡村治理继续教育,提升“三农”工作队伍管理村务、管理财务、抓基层建设、抓政策落地的能力;二是要开展农业产业技能培训,根据乡村发展需求,为乡村培养农业技术能手,并不断提升其技能水平;三是要开展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提升农民市场调查、市场营销能力和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工作,提高效能的能力。(二)强化责任担当,夯实工作队伍“爱农村”这个工作基础。“三农”工作队伍没有对农村深沉的爱,就会脱离“三农”工作的本质。只有怀着对农村的美好向往,对土地的特殊感情,才能影响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创造新时代的美丽乡村。一是要在继续教育中增加参观见学等内容,让“三农”工作队伍到产业发展好、示范引领强、经验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考察学习,开阔工作视野,增强队伍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持续教育灌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消费为引领,调整产业机构,健康生活方式,推动乡村健康发展,营造拴心留人的生态环境。(三)培育情感基础,系牢工作队伍“爱农民”这个情感纽带。“三农”工作队伍必须爱农民,要怀着对党的绝对忠诚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联系服务农民,深深扎根这片土地,真心为农民谋福祉。开展“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一是要培养其善于认真倾听农民呼声的工作方法和态度,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积极回应农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诉求,及时解决问题;二是要培养队伍尊重农民创造力自主性的意识,乡村建设发展的许多新事物新方法都是农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出来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尊重并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也是爱农民的具体体现;三是要提高队伍做农民工作的能力,用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办法和态度,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解决农民的困难,巩固党群关系,团结带领农民实现振兴乡村的战略目标。

三、开展“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要把帮助其有效履职尽责作为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统筹,有序推进,始终站在振兴乡村的全局思考和谋划,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一)做好摸底排查。目前,我国“三农”工作队伍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及分工差异巨大,从小学初高中文化到博士教授级专家、从种植业到畜牧水产业、从乡村管理到市场营销,涵盖面极大,如何提供精准的继续教育服务,因人因事而异开展教育,需要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基层组织一起开展调研,梳理情况,摸清底数,有效实施。要摸清工作需求底数,按照乡村发展需求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组织教学人员,开展精准教学;要摸清学员文化底数,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学员,采用不同教学方式,设置好从理论教学到下地示范课程比例,确保学员听得懂用得上。(二)注意跟进服务。关注“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教育,不能只关注招生数量及收益本身,继续教育的服务功能在农村工作队伍上应突出出来,服务于乡村发展、产业发展及人的发展,继续教育本身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得到发挥。要精准抓住不同村镇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设置课程,为“三农”工作队伍充电补气,使其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能得心应手开展工作;要紧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变化到哪里,继续教育就发展变化到哪里,紧扣时代脉搏,引领产业发展;要关注人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人的素质,为职业农民提供文化教育、农业产业发展教育和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教育,为乡村持续发展奠定人的基础。(三)抓好教育内容及时更新。现代农业的发展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继续教育要打破服务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与时俱进,服务于从事现代化农业、城镇化农业、数字化农业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是要跟进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医疗、金融信用、网络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仓储物流、贸易销售等人才,促进农村与城镇工作、生活及产业对接;二是要适应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紧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战略发展前沿,着眼特色优势农产品提升行动,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积极支持我国农产品走出去,为乡村振兴培养有实施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人才队伍。我国“三农”工作队伍数量多、层次多,需求大,抓好这支队伍的继续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时代课题,也是继续教育事业的挑战和机遇,抓好继续教育与“三农”工作队伍对接,必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巨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继续教育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只有农民现代化,才有可能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继续教育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农民继续教育只有结合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调整和改变目前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农民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终建成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内涵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学者们见仁见智,目前尚无唯一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工业化论、转化论和两者的综合。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有学者提出,现代农业其实质是工业化农业,换而言之,农业现代化亦可称作农业工业化,此为工业化论。工业化论则认为,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全面地改造传统农业。综合论则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持续变化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手段,即通过改造落后的农业生产,使其及时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需要的各种手段的总称。除此之外还有过程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用现代先进科技改进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农业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持续转变的过程”。纵观全球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随着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的定义可能还会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外延也一定会发生变化。就现阶段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而言,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技术装备机械化。机械化是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传统农业工具,彻底告别几千年来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模式。进入21世纪的装备机械化,主要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控制和操作各种农具和农业生产过程,如耕种、收割、施肥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通过现代化技术和工具,一家农户可以经营一大片农场。目前,美国在牲畜屠宰、水果包装、棉花和烟草收割等多个方面已经实现现代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又在农业领域内推广使用计算机管理、自动化作业等信息化技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上述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未来的奋斗目标。第二,管理经营科学化。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必须科学化,必须符合农业产业化的规律,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农作物越来越普遍,农作物的生产日益大棚化、园区化,越来越多农作物是通过农业公司走向市场。即使是家庭种植农业,他们的经营和管理也开始朝着企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现代农业的管理与经营必须更加科学化,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生产销售市场化。现代农业不同于小农经济时代的农业,在小农经济时代,各农户以自给自足为主。现代农业已经完全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只有从市场出发并找准市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现代农业面对的不只是本国市场的机会与竞争,还有来自国际市场的机会与竞争,因此,只有高度的市场化意识和全球视角,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农民素质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现代农业管理与经营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为从事农业人员的迅速减少以及规模经营、公司经营农业的迅速发展,但我国农业仍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大局面。在生产销售市场化方面,成绩与问题并存。总而言之,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问题繁多,各种挑战较为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素质滞后于农业现代化。

(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经过多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总体得到巨大提高,但是,随着新三农问题的出现,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空心村”的出现,留守儿童的普遍存在,农村教师队伍的弱小,农村教育硬件的落后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二)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直接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农民的信息化和机械化操作水平低。由于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现代化的农具和机械操作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前,在农村,除了极少数有一定技术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农民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械,其余农民基本不会操作。在农村,只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及文化基础较好的老农民能熟练使用电脑。

(三)经营管理能力欠缺

这里所说的经营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主动地、科学合理地组织和控制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对于年长的农民而言,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几千年小农传统经济的影响,思想相对保守,在面对市场时在很多方面不开放。对于新生代农民而言,他们的目标和理想是在城市落地生根,农村并不是他们的理想地,更加重要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年轻,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经验相对欠缺,能力相对偏差。

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前文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的总体状况偏差,非常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既要从长远出发,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教育,又要从目前中国农民的主力军出发,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最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只是教育机构与被教育农民之间的事,还与政府有关。

(一)政府层面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加大资金投入成为办好教育的基础工作,农民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同样如此。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继续教育,使农民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或围观者的角色。政府在农民继续教育中加大资金投入,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适当增加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在农民继续教育方面的财政预算。第二,地方自由筹措,灵活安排。这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以外的收入,不会增加财政压力。借助政府可设立农民继续教育基金,政府可以通过募集社会闲散资金,还可寻找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资金赞助,甚至还可以在海外华人华侨或其他国外机构寻求援助(项目)资金。第三,推行助学贷款模式。目前,困难大学生(包括大学和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这对于困难家庭来说非常重要。反观我国的继续教育,迄今为止还没有助学贷款模式。对于部分收入极低但又极其想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技能的农民而言,即使几千元的学费开支也是天文数字,而助学贷款正好可以为这些人雪中送炭。

2.加强政策引导。在中国,政策通常具有风向标作用。各级政府可以制定引导农业现展方向的政策,引导农民努力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各类继续教育机构,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这些教育机构积极开设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班次与教程。例如,当学校开设了足够多的农业现代化培训班或相关课程并取得预期效果后,将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于农民而言,政府同样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对于那些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农业现代化培训班的农民,可以给予资金补助,对于那些发展现代农业或采取现代方式经营和管理农业的农民,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

3.完善保障机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保障机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机制,是促使农民继续教育落到实处的保障。基于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从各地实际出发,结合农业现代化,研究并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促进农民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或管理条例。换而言之,各级地方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从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出发,从各地政府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并制定具有系统性、合理性、未来性和前瞻性的政策法规,确保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制度化、法治化、科学化、合理化。

(二)教育机构层面

1.创新教学模式。农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产业,停留在试验室、教室的教学难以传授真正实用的知识。进而言之,农民继续教育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育中最常见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走出教室到田野,走出实验室到企业、工厂,才能让学员真正掌握相关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教育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第一,与企业联合办学。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指那些在经营农产品方面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取得一定成绩并且具有一定可复制性的企业。与企业联合办学,并不是要使所有学员都成为大的企业家,而是让农民有更强的企业意识、市场意识和现代化意识。目前,我国党校系统中的很多培训班中有现场教学,例如,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一些爱国教学基地、先进产业园区基地现场观摩,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加学员的直观和切身感觉。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模式。让农民有机会在现场观摩。第二,可以跨地域办学。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采取了跨学校联合,例如,在北京,几所不同大学的同学到其他学校中选修的课程,如果最后通过考试,同样可以计学分。这种新的办学模式增强了学校之间的互补性,也使优秀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可以如此。目前,我国很多农业产业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色。虽然具体的产业有地区差异,但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却具有相通性。有鉴于此,南方和北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可以在农民继续教育中尝试跨地区办学,做到优势互补,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如果教师本人对农业现代化不熟悉、不精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继续教育教学机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农业是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的产业,只有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的相关专业非常熟练、精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既可以把教师派到知名高校培训,也可以通过组织部门关系派去挂职,或到企业、农场实习、借用,通过切身体会、现场学习增加农业现代化知识。第二,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人才引进是增强师资队伍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既要引进优秀博士,更要引进那些已经退休、有丰富教学经验、有极大工作热情的退休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教师队伍中。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果在引进优秀人才方面对于很多继续教育机构有编制、岗位或经费限制,那么,这些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借鸡生蛋的方式,引进知名高校的知名教授、知名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前来教学,可以通过聘请他们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的方式,稳定外请知识学者教学队伍。

3.科学设置教学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同样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如此。除了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原则。第一,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平衡。课程的单一设置容易使学员产生疲劳,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数量和时间上的均衡把握,能使学员保持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听课疲劳。第二,发挥教师特长。有的教师擅长理论课,有的则擅长实践操作,因此,一定要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切忌作为通才使用。第三,教师性别的把握。在课程设置时同样需要适当考虑教师的性别因素,只有男教师或只有女教师、男教师或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同样可能影响教学效果。此外,还需要注意外请教师与本校教师之间的平衡、新上任教师与资深教师之间的平衡等。

(三)农民个人层面

1.大力参加社会实践。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较之于其他教育,继续教育,尤其是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继续教育,在实践性、运用性上可能会超过一般国民教育,但所有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课堂性。所谓课堂性,是指学习的内容还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途径传授给学员,就其实质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学员从课堂学习结束后,一定要回到现实中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实践。农民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在具体市场运作中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那些技术性强的知识,一定要反复操作,直到熟能生巧为止。所谓技术,就是指操作者能反复使用成功并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一次成功并不能代表操作者、学习者掌握了该技术,只有能反复、熟练地操作,才能说明如此。

2.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对于那些从不参加继续教育的农民而言,他们通常从眼前利益出发,不愿意在继续教育方面进行投资。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在中国存在大量的“空心村”,绝大多数空巢老人、大龄农民工虽然经常接触电视,并会使用一些日常家用电器,但基本不会使用电脑、移动网络等信息化通信工具,手机中“老人机”的存在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老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适应。而新生代农民同样不愿意在继续教育方面投资,他们经常被现实生活中的巨大经济压力所难住,不愿意在继续教育等短期内无法带来明显经济收益的教育中加大个人投资。针对上述农民队伍的现实情况,一方面,政府、社会机构要在农村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尽快接受继续教育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农民自己也要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杨莹莹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9):9-15.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继续教育;体制机制;问题探讨

继续教育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全民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继续教育,办好开放大学,这是继续教育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出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将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主题,为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指明方向。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教育质量年”,加强依法治教,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建设;推动灵活学习,指导开放大学办学体制建设;完善社区教育,推动居民社会评价机制建设;重视培训创新,推动农民继续教育机制建设,是“互联网+”时代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重要路径。

一、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内涵剖析和价值功能阐释

(一)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内涵剖析

体制是制度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的结合体,强调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育行政权力配置的中心地位;机制是系统的内在表现方式,强调的是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方式[1]。具体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而言,继续教育体制是指国家和政府基于促进国内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而确定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机构设置,如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继续教育办学体制等;继续教育机制是指继续教育系统内外主体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如继续教育教学社会评价机制、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继续教育机制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是“互联网+”时代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借鉴国内外有关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经验,借助“互联网+”发展机遇,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丰富教育资源,创新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继续教育健康持续长期稳定发展的体制机制,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个体素质、实现社会和谐,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继续教育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价值功能阐释

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同,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教育发展阶段,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整体素质的差异,各国继续教育侧重的对象和重点各不相同,方式方法手段也不同。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的特定历史阶段,创新继续教育体制的重心在于加强依法治教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创新开放教育办学体制,强调权力配置和规范管理的法治轨道,现阶段的重心在于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法治保障体系;创新继续教育机制的中心在于继续教育实施效果的监督与评价、价值与功能检验,强调继续教育投入与产出、效果与改进的价值功能,现阶段的重心在于实行管办评分离的社会评价机制[2]。无论是继续教育体制创新还是机制完善,都是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者互相作用,共同推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继续教育创新发展变革的背景

(一)“互联网+”时代我国继续教育创新发展变革迎来的机遇

“互联网+”时代到来,把终身学习的理念传播到新世界。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国情而言,这是继续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的是信息爆炸式渗透,QQ、微信已经渗透进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知识的传递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出现带来教育信息化,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基本特征,对于建立和完善覆盖广大城乡的终身教育网络,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加速知识的传递,拓展学习的内涵。创新继续教育发展变革,必将为各级各类学习者提供适用的学习资源和便捷、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3],丰富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涵,推进国民终身教育的理念的传播和渗透,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继续教育创新发展变革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技术全面融入继续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与之相伴的是普通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高校本科生就业困境重重、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减少等诸多社会现象。就业压力带来沉重的生存危机,日常工作和加班占用劳动者的绝大多数时间,使得普通社会个体通过系统的继续教育方式获取新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受到很大限制。常见的继续教育模式仍然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函授、业余等学历教育为主,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每况愈下。由于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落后、继续教育法律法规不健全,高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继续教育机制创新缺失[4],基于社会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我国当前的继续教育仍侧重学历继续教育,以拿到学历证书作为教育的评价标准,忽视非学历继续教育,功利主义倾向明显,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重视城镇社区继续教育,忽视农村新农民教育培训,广大农村地区新型农民继续教育的县级地方教育财政投入主动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5],严重阻碍广大农村地方的继续教育推进与创新。

三、“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传统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对传统教育的生源和就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普通高校的成人脱产学生大幅减少,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函授等新的继续教育形式大量涌现,而在新的“互联网+”平台上如何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创新工程。互联网缩短知识和技能传播的时空距离,使得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个体能够通过更加便捷的渠道获取知识成为可能。“互联网+”削弱传统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权力支配地位,学习者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但是很显然,现代继续教育并非是杂乱无序的个人自我学习,具体应该采取何种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如何借助互联网络平台开展系统、有效的继续教育,如果对继续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学习者和管理者之间通过何种纽带形成固定的学习关系,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办学体制的忽视削弱老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

办学对象中的主体遗漏和缺失是办学体制不健全的重要表现。老龄人口的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是我国现代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于老年人群体如何推进继续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毋庸讳言的是,目前城镇老龄人口的继续教育管理明显走在农村老龄人口的前面,老年大学的办学形式也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更加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相比较而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农村地区更多地体现为手机的普及,然而基于“互联网+”的其他继续教育功能却依旧停滞不前。面对日益加重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国家出台各项老龄社会政策方针,很显然,必须依托于接受过继续教育、具备一定知识理解能力的社会个体方能更好地落到实处。现实情况是,广大农村的留守老人基本社会保障都缺失,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农村留守老人自杀问题已经给社会敲响警钟,更何谈面向农村老人的继续教育。

(三)评价机制的不足影响居民市民化的转变进程

如何客观真实地反映继续教育推进的实际效果,是继续教育评价机制的核心和关键,是对继续教育功能实现与否的衡量标准。目前,全民终身教育理念已经伴随着城乡一体进程的推进在城镇社区广泛地渗透,城镇社区的继续教育培训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型城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互联网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丰富城市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和知识储备,形式多样化,且内容涉及面较广。但是继续教育的实际效用不是仅从表面的活动数量来衡量的,从教育效益理论的角度来评述继续教育的产出,就要构建系统的继续教育评价机制,而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教育成果必须符合社会需要,现有的继续教育活动是否有效地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否有效地推动城镇居民市民化的进程,是否有效地提升整体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基本素质。仅仅流于形式的花哨活动,应付各级检查的样板工程,只是虚幻表象,对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四)发展机制的缺失阻碍新型农民群体的成长可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新旧农民工的自然更替,传统的以清除文盲为主要目标的农村教育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大量的青壮年农民离开农村外出打工,农村职业教育和新型农民培训停滞不前,没有为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尽管手机和网络已经在城乡普及,为青壮年农民接触新闻资讯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应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型农业人才的培育,究竟应该如何推进继续教育发展机制,加快新型农民培训,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仍是未解困局。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继续教育发展机制停滞不前,农村继续教育系统内外各实体之间互相遏制,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业从业人口日益贫乏的现实语境下,缺乏针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平台和资源,制约阻碍新型农民群体的成长。

四、“互联网+”时代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依法治教,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依法治教,管办评分离”[6]。加强依法治教,具体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即必须形成完备的继续教育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继续教育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继续教育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继续教育法治保障体系。系统完善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依法治教,推进继续教育基本制度建设,既是创新和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继续教育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加强依法治教,必须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提高继续教育依法治教意识,转变继续教育管理理念,按照“十三五”规划的统筹规划,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提升继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创新管理路径,通过法律的手段推动继续教育体制创新。新阶段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加强依法治教,就必须进一步推进继续教育基本制度建设,通过立法规定继续教育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构建以继续教育权力配置为中心,以继续教育结构、功能、运行为主体的继续教育体制,形成适应时展的继续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出台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措施,双管齐下,形成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法治实现路径。

(二)推动灵活学习,指导开放大学办学体制建设

继续教育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是继续教育的存在方式。高校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而开放大学则是推动社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最重要实施者和操作载体。依托“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平台,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继续教育体制建设必须推进开放大学办学体制创新与改革,立足日益严峻老龄社会的国情,发挥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建立适应成人的灵活的学习制度。根据《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目前应尽快并实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互联网+”语境下的继续教育发展树立目标,明确方向,提供思路,指引发展,最终建成建立开放型、交融型和联合式的继续教育网络。新的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必须体现“互联网+”的时代精神,更加体现教育公平,更加倾向灵活互动,更加强调资源开放,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更加关注转型发展。现阶段,创新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推进开展学分银行试点工作,是发挥互联网优势的重要举措。各地区要适应人口流动变化时代特点,推动灵活学习,增加非学历继续教育内容,制定出台指导学分互认和转换制度建设的框架性文件,开展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试点,全面打造互联网时代的老年学习平台,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三)完善社区教育,推动居民社会评价机制建设

社区继续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物质基础不断积累,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日趋丰富,城镇社区已经具备相对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平台和场所,精神产品的提供成为社区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互联网技术推进社区居民继续教育更加快速地发展,部分地方社区建立社会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教育“三社”互动的发展机制[7],创造有利条件,为继续教育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辅导、学习公平、学习评价等均提供充分、便捷的平台。现阶段,创新和完善社区继续教育体制,必须推动社区居民继续教育评价机制建设。首先,社区应及时出台适应本地区继续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统领社区范围内的长期继续教育工作,确立社区继续教育评价机制的前提。慕课、微课课程的出现,为社区居民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如果街道社区结合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及时出台相应的社区继续教育指导性规范,必将推动社区继续教育有序、有效地发展,并服务于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次,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测评工作,指导社区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开展相应的活动,必须通过考核评价机制予以衡量评判,构建符合市情特点的社区教育评价考核机制,据此不断完善进步,改革创新。最后,通过持续宣传活动,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方式,进行投票,选取典型案例,公开透明,树立榜样,丰富社区继续教育活动的居民社会评价机制,引领社区居民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将城镇社区继续教育落到实处。

(四)重视培训创新,推动农民继续教育机制

建设“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本身变革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8]。深化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就必须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推动农民继续教育机制建设。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农民增收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劳动能力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体现在受教育者社会活动能力的增长程度上,尤其体现在受教育者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敬业精神的形成上[9]。农民继续教育发展机制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型农民成长、提高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要依托职业教育资源,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工作。创新农民继续教育发展机制包括农民创业技能教育机制、农业技术实施应用配套机制、农民教育培训实践效果监督机制、农民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等。首先,应打造专门面向农民的创业技能平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推送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课程,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制订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当地农民进行学习;其次,要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及时对农民技术实施与创业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辅导解答,强化继续教育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和实际效能,为农民增收提供现实的技术支持;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培训实施推广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数据搜集整理,综合统计,持续跟踪调研,检验教育培训对农民增收创新能力的实际价值;最后,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拓展高校继续教育模式,搭建农民继续教育系统内外各实体之间互动平台,制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农民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加强智力支持、资金保证、技术援助、共建协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当地农民继续教育机制创新。

作者:周德军 单位:江苏大学

参考文献:

[1]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7):69-72.

[2]蒋海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办评分离机制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9):58-60.

[3]王振杰.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75-179.

[4]杨学祥,张魁元,侯建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以北京大学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为例[J].继续教育,2016(1):3-6.

[5]靳卫东,徐银良.“以县为主”体制和“新机制”的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改革绩效评价[J].当代财经,2015(12):33-45.

[6]万嵩.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多元径路[J].继续教育研究,2014(6):8-12.

[7]余善云.完善体制机制助推重庆社区教育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5-38.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继续教育;发展;农村转移人口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实现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的发展过程。劳动力的改革必然引发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手段的一系列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极速推进,农村居民生活标准有了一定提高。但同时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却不断加剧,农村产业结构变革不断对劳动力从业水平提出挑战,新兴企业对人力资源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更加重视农村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传统的劳动力素质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将是实现对农村劳动力再培训、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与操作技能及为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托。

一、继续教育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

1.继续教育发展及功能

继续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后进行的广范围教育,目的是增强成人对于有关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继续教育不仅只是学历补偿教育,而是学校教育之后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继续教育更多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才创新培养需要。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分为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包括非学历研究生教育、职业资质培训教育、业务培训教育和业余培训教育等。教育部于2015年八月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示,2014年全国共有成人高中在校生14.9万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计619.76,比2013年少55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65.60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人数为707.37万人次;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736.66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4613.67万人次;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0.51万所,教2013年减少0.72万所;全国扫除文盲人数也比2013年有了小幅的减少。[2]基于上述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继续教育市场份额近年来呈现缩减趋势。然而,继续教育所发挥的独有功能却是不容否定的,它有着普通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功能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知识补偿功能。继续教育的知识补偿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补偿个体在校受教育不足。学习型社会对于现代人的要求是一生中随时随地学习,在校时间所接受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只是个人一生中所接受全部教育中的一小部分,继续教育发挥了在校教育所无法涉及的教育部分,让脱离学校教育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继续学习。其次,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使劳动力密集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专业转变,目前的社会分工却来越细致,传统的体力劳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以核心技术为主要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目标,以智力劳动为主的生产占据了大多数市场,这就要求从业者需要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不断的继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二是提升劳动生产力功能。继续教育对生产力的提升功能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完善劳动个体的自身素质。如今,企事业单位对于劳动者的技术培养重视度不断增加,定期的劳动者培训班也被提上了单位的日程,通过继续教育能够向被培训者传授最新的行业技术信息,使得劳动者提高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生产力。其次,发展生产力。当劳动力的素质得到提升,无形中会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应用于自身的工作岗位,这就能将潜在的劳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劳动生产力,实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三是维持社会稳定功能。继续教育对于社会安全的维持和稳定功能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其一,教育,是对人的培养,这种培养不仅包括对生产生活能力的培养,也包含了对政治思想上的培养。通过继续教育向个体传授正能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树立艰苦奋斗,志向远大的精神,能够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其二,通过继续教育向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很好学习道德教育的个体进行知识宣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的道德标准,使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能在工作岗位和为人处事方面保持较高的道德规范,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其三,利用继续教育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对劳动者进行法律常识的传授,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和生产秩序,减少犯罪行为。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现代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无法离开继续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虽然,继续教育所具有的早期任务,例如扫盲教育,已基本完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继续教育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其他功能作用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2.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及作用

城镇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3]新型城镇化遵循“四化同步、统筹城乡”的原则,城镇化的重点在于人的城镇化,在于给予个体足够的迁移自由,个体通过劳动的方式选择定居城市和居住环境,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新型城镇化能够有效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使得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布数据显示,1978年-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至7.3亿人,城镇化率也提升了35.8%,另外,城市数量和建制镇数量也分别增长了465个及17940个。这表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新型城镇化能全面统筹协调“三化”发展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从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来看,城镇化的发展驱使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地区,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务工所获得的经济报酬多于农村,其经济收入水平有了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为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有利于带动农产品进入集约化、产业化的链条式发展,对农产品的经营结构挑战、产业升级转型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新型工业化发展方面来说,农村人口大量转移至城市地区,能够有效的减少农村地区建设资源,转向投资于城市地区,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地区资源紧缺的约束。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加强企业间的竞争机制,促进产业内部的分工更加细化。当然,大量居民涌入城市地区也将辐射带动服务行业建设规划,有效带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新型城镇化能够有效缓解“三农”问题。新型城镇化对于“三农”问题促进作用。首先,社会的长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足以使得农民满足于现状,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使得工业可以更好的带动农业,将农业引导向集约化和产业化的道路,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更好的提高农民的收入现状,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城市地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前提,更多的服务业岗位等待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去应征上岗,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服务业成为了农村劳动力除农业外的其他经济来源之一。最后,除了物质生活的提升,城镇化还将引导农村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更好的感受城市的精神文明,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带来的有利影响是无可争论的。但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了一些不合理的矛盾,如片面追求城镇化发展速度和经济,牺牲环境和子孙利益、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快速转移导致城市地区无法负荷庞大的人口压力等,都成为了阻碍我国城镇化优化发展的因素。如何更好的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成为了城镇化建设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继续教育良性互动的可行性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继续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依存关系,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依托继续教育来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另一方面,继续教育的培养方向及定位也应该切合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利用继续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反向促进继续教育发展,能够有效的实现继续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1.继续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了满足企业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水平,继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城镇化建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开发人力资源、丰富市民精神文明、加强城市生态保护等方面。(1)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农村人口市民化可以分为思想意识的市民化和行为的市民化。一方面,初次到城市的农村转移人口大都无法很快的融入城市生活节奏,观念仍然保持着传统思维方式,难以完全适应城市精神文明。继续教育能够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向农村转移城市人口系统地传播城市居民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效的转变农村人口的思维模式,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增加其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在行为上,农村转移人口在日常生活上仍然保持着农村的方式,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将父母接来城市居住,但是这些老人并不具有城市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例如:家中的电脑不会操作使用、不会乘坐地铁等交通工具。继续教育可以利用社区教育的形式向这些缺乏城市生活经验的农村转移群体提供城市必须的生存技能教学,帮助个体更好的在行为上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2)开发人力资源。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不再是一种消费性质的投入而是一种投资,人力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投资的作用。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对城市地区产业发展升级优化有所贡献,然而,农村人口因为观念保守、文化素质偏低、职业操作水平差等劳动素质的不足,转移至城市后经常面临着失业或低收入的“窘境”,这也在一方面成为了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继续教育可以依靠多种办学形式对农村转移人口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其基本文化素养的培养,最终达到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目的,推动城镇经济发展。(3)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个体物质需求,个体的发展应该自由和谐,因此,在继续教育课程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加强关于个体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使得农村转移人口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的享受生活,提升幸福感。(4)加强生态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为了加速城镇化发展速度,在建设经济的过程中往往未能考虑到长远的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许多城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威胁到了当地的居民健康状况。因此,树立环保长远的发展意识对于城镇化的推动者们是必要的,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有效的向个体宣传绿色生态发展观,提升民众环保意识,激发个体对于环境的责任感,提升个体对于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走绿色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继续教育发展

新型城镇化较于传统的城镇化来说,“不仅仅是城乡结构和农村居民身份的转变,而且是由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引起的城镇结构性和系统性变革。”[3]是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承担着让个体“市民化”的重要任务,继续教育作为门槛较低、课程类型多样化的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起关键效用。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继续教育的性质定位、转型方向、教育内容等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1)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继续教育的性质定位。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然而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当代的政治经济也将影响教育的任务和性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谈及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并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新兴城乡建设的过程中。当“人”被论及到国家重大决定的层面上,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也应该相应的发生性质上的改变,如何更好的培养人来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目前教育应该关注的问题。然而传统学校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范围总是受到地域、人口的限制,许多人因为多重原因无法参与其中。因此,继续教育在培养人提高综合素质,适应城市化建设道路上的环境和角色变化的方面有着一定责任。(2)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继续教育的转型方向。新型城镇化主要是实现人的转化,即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我国当前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继续教育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城镇化的大趋势下,继续教育应该有所转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继续教育应该调整其价值取向,即必须要体现出“一体三化”的价值观念,趋向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其次,继续教育在今后的办学结构上,要体现出多样性,融合农村继续教育与城市继续教育的结构成分。(3)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继续教育的教育内容。从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性出发,新型城镇化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素质劳动力处于企业聘用选拔的优势地位,就职后再培训已经是现代社会对于从业个体基本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岗位任务。因此,继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该切合岗位人才培养倾向,为个体提供提升劳动力素质的课程内容。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同步协调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为继续教育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方便继续教育更好的从知识补偿、提升劳动生产力素质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其独有功能,从而使继续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起到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开发人力资源、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和强化生态保护等有利作用,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的不断优化发展。而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的良性发展又反向推动了继续教育的办学性质、转型方向、教育内容的观念革新。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现状研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继续教育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对新型城镇化对继续教育的有利影响加以阐述,有利于双向促动继续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作者:潘艾伦 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高文书.终身学习视角下的中国继续教育现实需求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2]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8

继续教育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定义,我国法律法规认为其主要指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教育,这些人群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通常来说,继续教育这种再教育对象指大学后在职人群教育,主要为了促进受教育者智能结构的改善和专业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也是其主要目的。这种目的尤其表现在对受教育者潜创造力的开发与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以期使这些已经从教学环境中走出的人群能够始终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适应。

二、我国继续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在近十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历史中,可谓发展最快的时期。从九年义务教育提出以来,1998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73%,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100%。在教育毛入学率上,初中阶段1998年为87.3%,到2010年已经增长到100.1%;高中阶段1998年数据显示为40.7%,到2013年增加到85%;高等教育阶段,1998年数据显示为9.8%,到2013年增加到34.5%。各类教育毛入学率中初中增长幅度为12.8%,高中增长幅度为44.3%,高等教育阶段增长幅度为24.7%。在高等教育的构成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普通高等教育,其二为成人高等教育。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日益扩招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则逐渐呈现缓慢下滑趋势。1998年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势头甚至超过普通高等教育,二者在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上不相上下。而截至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已经远远超出成人高等教育,是其三倍多。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人才结构整体层次不高,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在成人教育整体缓慢下滑趋势下,我国继续教育逆势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在普通高校接受正规继续教育的人数每年保持在10万余人,全国各种类型继续教育的接受者人数则在100万左右。虽然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继续教育的人才结构整体层次普遍不高。在继续教育每千人中,日本、美国、中欧、亚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分别为4.7人、3.8人、2.1人、1人,但我国却只有0.4人。在企业研究和开发人员在继续教育中所占比例方面,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分别为75%、65%、55%和69%,而我国却只有33%左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高校不断推进扩招计划的大环境下,能够对继续教育从心里接受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我国继续教育当前无论在内部层次构建还是管理考核等方面都仍然处在自我摸索阶段,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三)我国继续教育整体规划还比较缺乏,仍需继续努力

根据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继续教育在未来十年间将会达到发展的高峰期,全面的统筹规划是我国政府当前对继续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姿态。早在1991年,美国就已经根据当时继续教育特点对2000年的美国继续教育进行了规划,在规划中将终身教育作为主导思想,要求全体美国成年人都能够继续进入学校再次学习,使美国能够成为终身学习国家,随后很多国家都对继续教育给予相对重视并进行了整体规划。我国虽然目前对继续教育也很重视,但在比较明确的远期整体规划上仍然比较缺乏。政府部门之前在继续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也仍然需要进一步协调。

(四)未来非学历教育将占继续教育主导,合作办学将成继续教育大趋势

为了更加贴合市场竞争需要,继续教育服务领域将会持续扩大,涉及领域也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我国继续教育对象比较广泛,对继续教育的规格、层次、形式自然有更多要求。可以预见未来非学历教育将占继续教育主导地位,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发展必然会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大力发展有所要求。作为我国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当前的发展中已经开始朝着合作方向发展,为了使继续教育发展更好更快,未来合作办学必定会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三、新形势下我国继续教育的战略性发展建议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也对我国继续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影响促使我国必须重新审视继续教育,从当前继续教育形势出发,立足战略性角度促进继续教育的新发展。

(一)紧跟时展变化解放思想,对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创新

继续教育的发展应立足时代现实与当前发展现状,紧跟时展变化解放思想,对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创新。继续教育应对三位一体理念加以树立,即发展、人才、教育培训战略。继续教育必须明白发展是未来趋势,关键在于人才,基础在于教育。在一切事业发展中,都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资本和资源,人的运作是资金运作、资源开发的基础,人的才能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促进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是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继续教育还应对竞争能力来源的理念进行树立。以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间主要竞争内容,人才、竞争、学习等方面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紧张的本质。而继续教育对个人来说,能够促进人才竞争优势原动力的增强。继续教育还应对“教育是有效的生产资本投入理念”加以树立,在人才培养中使继续教育成为重要手段,为我国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做出贡献,对人的潜能进行开发。继续教育还应对知识内容不断更新与重新组合,为国家培养更多时代与社会所需人才。

(二)在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上继续加大,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

与传统教育一样,在持续发展方面继续教育也需要建立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基础保障上。所以,我国要想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就必须提高对其发展的投入力度。继续教育在教育资源建设上可对重点大学的学科与专业优势充分利用,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使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名师与骨干教师加入其中。在继续教育的经费上政府应加大投入,为教育公益性提供保障。对国家长远发展来说,教育投入属于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也是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撑和物质基础。我国应建立以政府和用人单位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通过引导和宣传促使继续教育投入的增加,还可通过对政府主导下“社会服务补偿经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调动成人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另外,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继续教育应认清教育资源短缺现状,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等继续教育中,对网络教育大力发展。物联网、3G技术等都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物,也都可应用在继续教育中。继续教育对移动学习的特点应充分关注,对移动学习比较适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应用,使继续教育能够应对“移动学习和智慧学习”时代的来临。这种网络远程继续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继续教育的时空限制,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方便,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拓宽继续教育服务思路和途径,在教育培训主导下促进继续教育品牌打造

在我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中,三农问题与中西部发展是当前重中之重,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继续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应从全国发展战略出发对继续教育服务思路和途径进行拓宽。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基础产业。继续教育在发展中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贡献”作为支撑点,围绕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的提高,对农业生产科技人才加强培养。继续教育在发展中还可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作为着力点之一,为中西部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继续教育可对东部发达地区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大力开展中西部继续教育,通过其纽带与桥梁作用,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和输入更多各个领域的人才,如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治理等都是继续教育可以开展的领域。继续教育除了拓宽自身服务思路与途径,还应以教育培训为主导,对继续教育品牌和精品加以打造。品牌与精品化是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一大要求。继续教育课通过对编制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工作的推动,对继续教育精品工程进行打造。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应结合国家创新工程,立足各行业各部门的发展战略实际情况来推行,通过与其紧密结合,对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及时追踪,在对行业发展大趋势加以把握的基础上,对继续教育科目指南进行编制,使其科学技术水平始终能够体现出最新性。在对科目指南编制的过程中,应对培训教育项目进行确定,对影响面和覆盖面大的教育培训内容不断深化,通过对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等的举办,促进继续教育品牌的形成。

(四)构建继续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各个继续教育机构的合作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加快人才强市步伐,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第二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目标

从**年至2010年,用4年时间,在本市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6个领域,开展规模性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600名掌握科技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实施原则

改革创新,提高能力。坚持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步伐,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管理方式,着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突出重点,带动整体。以6个领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重点,优先培训本市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紧缺行业和专业的业务技术骨干,坚持优秀人才强化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骨干人才重点培训,后备人才超前培训,带动本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结合实际,按需施教。立足实际,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紧密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突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以培补缺,以训促学,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实施原则,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协调推进,分行业、分专业、分层次地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作用,积极整合社会优质培训资源,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1、开展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开设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创新思维、职业道德、知识产权、当代高新科技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通过实施公需科目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拓展学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2、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训工作的实际,确定对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六个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

电子信息领域。培训内容主要以软件、网络、信息安全、集成电路、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等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最新趋势为主,重点培训信息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化办公等应用型信息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

丝绸纺织领域。培训内容包括:染整工艺、高分子材料、纺织科学与工程、丝绸纺织材料、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

电缆光缆领域。培训内容包括:光电缆设计与制造、光电子技术、绝缘材料技术、高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

现代制造业领域。围绕电梯、工业缝纫机、纺织装备、环保设备、汽车零部件、输变电设备等重点制造业,开展关键技术培训,大力提升我市现代制造业水平。

现代服务业领域。以急需紧缺的服务业专业门类为主,重点在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培训。

现代农业领域。根据本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实际需要,围绕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标准化改造、农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动植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林木培育、现代水利、农业生态安全等方面开展培训,促进本市特色疏菜、苗木花卉、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旅游农业等5大特色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未能纳入上述范围的领域,可参照本办法,做好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3、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技能培训。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外语和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等基本技能培训,使全市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和相关外语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加强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专业领域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以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为主要对象,培养一批具有一流水平、引领我市科技发展的科技骨干或学术学科带头人。出台《**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资助办法》,资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外进修、培训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追踪国际国内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四、培训方式

1、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重大专业技术课题,每年共同举办1-2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6个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新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要求举办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高级研修班。

2、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是一种时间短、参与广、见效快的继续教育方式。全市以“四新”讲座为载体,每年举办1-2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知识更新专题讲座。各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要结合各自实际举办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更新专题讲座。

3、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服务。除举办高级研修班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系列讲座外,各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单位可根据各自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简便有效的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集中培训。有条件的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围绕专业工作对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脱产或半脱产培训。

结合工作实践培训。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业务进修、专项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快捷高效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需要,采取个人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有关单位应加强对自学的组织、指导、监督和考核工作,确保自学取得良好效果。

五、组织措施

1、明确职责。市人事局负责制定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的总体方案及相关政策,对组织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专业课培训,举办高级研修班。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的职责是,具体负责本专领域、本专业、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的实施。

2、强化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管理,严格实行继续教育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晋升、职务聘任和职业、从业资格的注册登记挂钩,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切实做好继续教育登记与验证工作,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每人每年72学时或12天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

3、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通过整合全市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网络。尝试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行业培育若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优化基地结构。探索利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高等院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师资、设施、信息等资源优势,建立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外部基地及优质师资的主要来源地。

六、实施步骤

本办法采取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方式,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调研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组织学习人事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开展本市贯彻落实的调研工作,制定下发《**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办法》,启动6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

按照本实施办法,规模性地开展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篇10

国家统计局2019年2月28日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底,我国内地总人口1395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全国农民工总数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比上年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比上年增长0.9%。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从2014年到2018年农民工无论是总人数还是外出农民工数量、本地农民工数量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开始农民工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见表2)。分析其中原因,与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无关系。2015年3月5日,“中国制造2025”宏大计划由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15》。这是中国政府在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做出的提升中国制造业质量和水平的重大举措,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增强创新技能和人力资本。制造业现代化对工人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文化程度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人自然会被淘汰。同时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城中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加之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等原因也使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综合原因造成就业人数不断下降。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农民工一般指户口在农村但不务农、在城市或乡镇打工的这一类人。这个特殊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他们虽然户口不在城市却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员。“文化低”“能吃苦”是他们身上的标签。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概念是2010年国务院颁布并开始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有很大不同,他们虽然户口在农村,但是对农村和土地的依赖感以及眷恋性不强,更向往城市生活。他们其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有一部分是随父母在城市打工上学,所以他们对城市更熟悉,更容易接受城市生活。虽然相比较父辈他们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户籍、生活习惯、文化素养、家庭教育、职业技能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制约下,想要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为城市所接纳还很困难。(二)继续教育概念。继续教育一般指结束了九年义务制教育或全日制在校学习后,在工作中所接受的教育。继续教育按照举办的主体分为社会机构继续教育、职业学校继续教育和政府主办继续教育。政府主办继续教育往往是通过社区或者是当地企业来实现。按照继续教育内容,可以分为技能型继续教育、人文素养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形式也从原本单一的面对面课堂教育发展为信息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在线学习,也可以通过手机端进行移动学习。对于继续教育的接受者来说,更重要的往往是继续教育的理念和接受程度、参与程度。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使得城市居民已经习惯于不断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那么作为新市民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有这样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去接受各种继续教育呢?(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过农业或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0.6%,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接受农业或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5.5%,比上年下降0.1%。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从调查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教育的比重在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工缺乏主动性,找不到学习的入口。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一是自身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农民工的城市化不仅表现在城市有工作或者是买房落户,更多的是自身不断完善提高的意识,这种自我提升意识会影响到社会对农民工的认可和接受度。但实际上有很多农民工仅满足于在城市中找到工作,对于城市化的认识仅停留在和城市人一样使用智能手机购物、去大型购物中心看电影,很少有进行职业能力提升的想法。例如去考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自己的岗位竞争力,自主报考一些学历提升的考试提升自己的学历,或者自觉接受一些办公软件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一部分农民工虽然想参加继续教育,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培训机构,缺乏经济承担能力,甚至害怕被骗。有的不知道自己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培训,进行哪个方向的培训,这都需要专业人士和部门的指导。2.政府举措不到位。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主办方、组织方应该是政府,政府只有大力宣传并出台相应政策,企业、机构、学校才会有相应措施。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政府需要帮扶的群体多,所以目前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政策规定政府要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或学历方面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从供给方来说还是以社会机构为主,职业学校虽然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但大多是和企业合作,由企业统一派送员工接受培训,这也是从管理角度来考虑,个人报名很少。相对于农民工对职业学校的较高信任度,社会培训机构很难让农民工放下警惕心,市场不规范时的种种骗局案例让人记忆犹新。目前的状况是政府“有心无力”,社会机构“有心无信”,如果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问题就会简单很多。3.社会对农民工接受度不高农民工一直被认为是“乡下人”“没文化”“素质差”的代名词,虽然近年来城市对农民工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逐渐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也以不同于父辈的形象出现在城市,但从实际来看并未真正接受农民工。有的农民工通过自己努力参加自学取得了大专学历,但是企业或周围人却不认为是有一定含金量的文凭,往往低看,不兑现升职或加薪的承诺。加之农民工由于自身人文素养的缺乏、生活习惯的差异,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被市民认为是没有品位、没有素质的一类人。这些都是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后需要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民工:缺乏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不管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他们的父辈,很少有职业规划的概念,也几乎没有人去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所以继续教育的成果很难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体现出来。他们到城市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没有精力去考虑个人的职业规划、继续教育,只是疲于奔命地工作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城市越大,生活方式越快捷,生活成本越高,生存的压力越大。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大城市的立足率远远小于中小城市。城市中机遇多、风险也大,“一夜暴富”的宣传比比皆是,农民工很难辨别其中的真伪,反而会产生投机心理,形成“读书无用”的概念。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学士的年薪比副学士平均高40%,高中学历比高中以下学历高20%;在我国,虽然这一趋势还不明显,但是高学历人群在收入水平、个人素养、知识更新、生活方式、孩子教育等方面开始明显高于高中以下学历人群。应通过各种方式使新生代农民工意识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才能改变生活。(二)供给层面:市场不规范,缺乏可行性政府指导。从2000年起,政府不断推出政策强调关注农民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但是如何操作、由谁来主办、培训经费、培训指导等都是急需明确的问题。首先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应该是分层次、分阶段来进行的。进入城市后如何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融入城市,这是农民工需要进行的第一个继续教育;找到工作后为熟悉岗位进行的岗前培训属于第二次继续教育;熟悉现有工作岗位想要晋升岗位或者提高工作待遇从事技能性更高的工作是第三次继续教育;职业技能较熟练后想要从工人或技工变为管理人员需要学历上的提升,这是第四次继续教育。每一次继续教育都需要有政府层面或政府指导的公益机构进行指引,这也是对农民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但是目前能让农民工信任的指导机构非常少。

四、对策及建议

(一)搭建政府主导的农民工就业教育平台。农民工由于其自身认知和知识面的局限性,信息来源渠道狭窄,对于就业的方向和需求不是很清楚,找工作的方法大多集中在老乡介绍、路边人才市场等待、个体中介方面,规范的指导和可靠的就业信息网络非常少。政府应该作为主导承担起搭建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农民工四方的综合服务平台。政府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指导农民工就业方向,获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审核招聘信息的企业资格,认证培训机构资格;指导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在平台上就业、职业资格、学历提升等方面的信息,供农民工参考;搭建农民工实名认证注册平台,使其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反应在平台上,使平台起到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而政府、企业、继续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农民工反应的信息调整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和培训内容。在这个平台上,政府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扮演协调、整合、监控的角色。政府的主导不仅表现在对平台的建设和监控上,更应该体现在对继续教育的分层次指引上。农民工的分层次继续教育分职业技能教育、学历提升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分入职前继续教育、入职后技能提升继续教育;学历提升教育则主要满足想要从工人岗晋升到管理岗需要学历的农民工,侧重于大专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生活技能方面的培训则主要是生活习惯、人文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讲座和活动,这方面应由政府主导社区来举办。(二)创设适合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自我国2001年高校扩招、大力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后,农村学生可以上高中的基本都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一门专业并提升学历,毕业后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因此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是初中学历,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较差。面对这样的群体进行继续教育,不仅内容要进行细分,继续教育的方式也要切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对网络的热衷程度远远高于他们的父辈,很多信息的获取都是通过网络,主要是借助于手机,信息化手段对于他们既熟悉又陌生。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要结合他们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手段,以激发兴趣、引导自主学习为主,采用移动端学习为主要授课方式,伴同课堂实操教育。农民工虽然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看新闻看视频,但是如何灵活使用手机获取就业和培训信息,以及避免诈骗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除了移动端的继续教育方式,面对面的授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获取技能的方式。面对面技能培训在培训时间上要符合农民工工作特点,培训地点最好有固定场所。(三)完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内容及课程体系应该结合实际统一规范,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和选择性。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利用社区大学进行继续教育,如德国、美国,只要想学习就可以在社区大学注册入学,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然后按照要求修满学分拿到合格证明。我国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也应该根据职业技能培训、人文历史素养培训、学历提升培训来设置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侧重实践操作,能动手操作的不用理论讲解,循序渐进地安排课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农民工的上岗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提升培训则可以讲解一部分理论,因为这时工人已经具有实践工作经验,再讲解理论能让他们和实践对应起来加深理解。人文历史素养的继续教育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课程的安排上应以有趣、有益为主,多举办一些讲座、讨论,让大家把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说出来,让专业人士或专家进行引导并介绍一些历史人文故事。学历提升的课程则要依托院校来完成,可以由政府主导,企业委托,对工人进行订单式培养,这样既利于管理又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战略任务,有利于推进现代化进程,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也有利于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完成城市化进程。虽然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状不乐观,但是只要多方努力,政府牵头,市场规范,多层次、多角度的农民工继续教育体系会建立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6)

[2]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8.

[3]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

[4]李彦颖,张学英.新生代农民工在职培训的调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