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2 17:33:38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组织机构;战略任务;行动路径;协同发展;高等农业院校

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省域“三农”工作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如何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参与和支持省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能动性和主导性成为制约省域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和关键。而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生力军——高校教师在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省域经济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其协同发展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服务省域经济的重要指标。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协同发展基础薄弱,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实现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努力构建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科研机制同和社会服务机制,促使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形成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基础、价值理念基础及行动路径基础,以服务省域经济建设。

1省域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协同发展的组织机构基础

1.1农业高校与涉农院校是教师协同发展的主体。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开展各项人才培养活动、科学研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依法开展相关活动的自主权。从这个层面上讲,高校具有并且能够为教师协同发展提供最为强大的组织保障能力。高校教师能否走出去,通过参与其他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拓宽学术和育人视野,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是高等学校作为组织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黑龙江省有本科农业高校3所,高职院校10余所,设有涉农专业院校数所,这是教师协同发展的组织基础。加强这数所院校间的职能协同是促进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以往,学者和高校更多关注区域之间高等教育的协作与协同发展,如若干年前建立的东北农林高等教育协作组;还有关注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关注社会服务方面的组织合作形式。这些合作形式在推动高等教育之间和高等教育与社会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仅仅在社会服务方面开展合作注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和组织形式,特别是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更为显著。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系统向现代开放的教学系统转变,大学生坐在教室里或者在任何地方,只要将电子终端设备与互联网接通,便可以获得众多网络课程资源,接受来自不同院校和教师提供的庞大课程教学。这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开展高校间课程资源的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授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需求。1.2各学科专业是教师协同发展的具体组织。在国家开展“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万”专业计划,可以客观地讲,国家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在不断加码,在提出面向世界创建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基础上,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又抛出大手笔动作。可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优秀人才和先进科研成果的渴求是多么强烈。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指向的是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基础性科研成果,能够支持大国科技发展的原创型新成果。学科主要是面向研究生教育要改革、要创新、要成果、要人才,而专业则指向本科人才培养,是向学科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尽管国家提出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和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管理指向,但为创新性行业产业和学科领域提供具有发展潜力和未来创造力的人才,仍然是本科教育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使命之一。从黑龙江省农业高校的现实情况出发,所拥有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和省级重点专业是农业高校教师间开展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这些学科、专业拥有良好的历史发展基础与办学优势和特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成果支撑和社会服务支撑作用明显,更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例如,东北农业大学的畜牧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东北林业大学的林学和林业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黑龙江大学寒地生物学与生态学学科群被列为2018年黑龙江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等不一而足。这些优势学科间应加强协同创新,学科、专业的高校间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是促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具体组织保障。1.3各级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各学科专门协会、学会是教师协同发展的支持补充组织。高等学校的办学职能之一是科学研究活动,而科研成果支撑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行业产业发展,也是综合国力水平的标志。因此,我省各农业高校由国家和教育部以及其他部委建立的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科研设施设备条件。比如东北农业大学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等众多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都是开展深度科研合作的组织基础。依托各学科及其二级学科等建立和发展的民间学术组织也是重要的协同发展组织平台。如东北农业大学担任理事单位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黑龙江省水利学会、黑龙江省农业电气化学会等,对于引领和沟通我省农业高校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应当充分加以挖掘和利用。

2支持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教师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基础

2.1服务省域经济转型发展是教师协同发展的中心工作。《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有: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保持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面对这些省域经济转型发展目标任务,农业高校教师应立足黑龙江实际,结合岗位工作,想问题,做研究,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现在为黑龙江振兴发展谋事创业上来,聚焦主业,不断增强协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2积极推动省域政治民主建设是教师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并实质性把握其内涵和实质,是我省农业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农业高校本身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应担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教学组织建设,着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仅高校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真学、真信,真心维护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向大学生原汁原味而又富有实践魅力地讲解和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更要促进他们主动、生动活泼地运用和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实践魅力。在促进省域政治民主建设进程中,高校间教师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讲好马克思主义课程,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思想根基。2.3促进省域社会和谐稳定是教师协同发展的分内之事。从区域范畴讲,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是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为此,黑龙江省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我省农业高校教师应当协同关注区域内城乡和工农融合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贡献智慧。2.4省域文化传承创新是农业高校教师协同发展的使命。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引导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实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怎样认识、怎样理解,才能做到怎样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有机统一整体,高等学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跟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3]。2.5创建省域生态文明环境是教师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创新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坚持通过生产关系变革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改革总目标,全面完成“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任务。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注重合作社由生产主体向全方位经营主体转变,引导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合作机制,探索抵御市场风险的经营模式[4]。黑龙江省农业高校教师必须立足于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与目标,主动参与,协同共进,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3聚力办学职能实现是教师协同发展的行动路径基础

3.1人才培养是教师协同发展的核心路径。在人才培养维度上,分别从生师比、全日制在校生数、新生录取分数线、部级精品课程和部级教学名师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关注院校办学规模、生源情况、课程资源的层次和高水平师资情况。研究发现,东北农业大学生师比为34∶1,与国内10所农业高校平均水平接近,列第四位。表明该校办学规模还有提升和挖掘的空间,未来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提高研究生层次招生规模和占比,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提升办学效益,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和国家教学名师方面,该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更进一步增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推动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加强优秀教学资源产出,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撑。3.2科学研究是教师协同发展的可持续路径。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是学校办学层次与定位的主要标志,是区分研究型与教学型大学的分水岭。该课题从国家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成果(SCI论文检索数量、CNKI论文检索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社会科学研究指数、国家科技奖项和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数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东北农业大学在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方面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位列10所院校第五名,而SCI\CNKI论文检索数量依然处于中游水平,表明科学研究产出与师资队伍情况相匹配。但国家科技三大奖项和全国优博论文数量较少,表明高水平科研成果需要加强。3.3社会服务是教师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农业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就是要将“人才通往农村”,将科技成果写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将社会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曾经由东北农业大学首倡并向省委建议实施的“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管理干部、农业技术能手和农民致富带头人,实践表明他们在本乡本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作用。“农业专家在线”已经通过互联网服务黑龙江省广大农户“种养加管”等咨询和技术解答数万亿条次,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兴农”,“科教兴农”进程,为农业插上了科技腾飞的翅膀,受到用户和上级有关部门好评。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兽药大市场、万家宝乳业、东农三花猪产业集群等为代表的技术成果转让和市场化已经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推动龙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又有力支撑。3.4文化传承和管理创新是教师协同发展的精神路径。高等学校既是文化传承机构,也是文化创新机构,在推动大学管理创新的同时,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提供智慧成果和社会革新技术[4]。东北农业大学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北大荒精神,以“博学、笃行、明德、亲民”为校训,坚持“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办学追求,形成了“立足龙江,服务三农,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寒地农业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5]。未来,学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朝着“农业院校前五、综合院校前100名”的办学目标奋进,力争把学校办成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的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新浪网.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EB/OL].[2020-3-27].

[2]人民网.权威:报告全文[EB/OL].[2020-3-27].

[3]黄恩东,王丽秋,张贵学.农业高校核心办学指标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6(4):89.

[4]黄恩东,王丽秋.大学教师发展问题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2

论文摘要: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国农业大学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全程性、可行性、发展性为原则,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基本标准,而教学质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育部2007年连续下发两个文件,要求高等院校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学质量监控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要素和教学的各个环节或过程,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使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监控与评估的体系,它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科学的、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当前,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若不注重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就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国农业大学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原则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监督工作有效运行,发挥其应有功效,中国农业大学在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非常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全程性原则

教学质量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涉及到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体系,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相应质量。因此,质量监控系统应能对教学各环节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地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可行性原则

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不同学科教学之间的差异,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标准、监控目标和方法,便于组织实施,并依据学校的发展及时调整监控指标体系、监控方法等,使教学质量监控标准和运行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运转。

(三)发展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是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教学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诊断,重点放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改进教学工作上。通过质量监控力求使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农业大学将教学质量监控作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反馈系统“四大体系”构成的“三阶段、三环节、三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在学期初、学期中、考试周三个关键阶段组织教学检查和考试督察;对课堂教学、实习实验教学和毕业实践三个重要环节进行全面监控;通过校院领导、视导组专家和学生信息员三个层次进行监控,形成了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了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提高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进了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分为校院领导、视导组专家和学生信息员三个层次,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由学校校院领导组成的决策指挥中心,确定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与标准,制定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的政策,指挥与协调学校关于教学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总结学校关于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的经验与教训;教务处等职能机构和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在工作职责范围内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视导组和同行专家处在教学的第一线,负责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状况、各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可以对教学工作的运行过程及质量状况进行监督指导,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经验和问题,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信息员作为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每时每刻都在获取教学信息,他们能够及时反映教师在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及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根据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有效实现了对教学活动的全程质量管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监控制度体系涵盖了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考核管理、监考职责、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新办专业、优质课程、教材选用、教学检查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涉及学生选课、转专业、辅修、双学位、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违纪处分、本科教学基本规范(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表等基本文件的制定要求)、教学事故处理、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与奖励、教育教学评优工作等,在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稳定教学秩序、教学运行的有序、规范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

各学院还根据学校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规范要求,结合本院特点,补充制定了若干具体的质量标准、考核和管理办法。目前,学校执行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规范、合理,易于操作,能适应学校各专业、各教学环节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监督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按照质量标准对各教学环节进行严格要求,以质量标准为准绳,在充分依靠广大教师,严格执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检查、学生评教、领导干部听课等措施,加强质量管理,落实质量标准。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具体措施包括:

1.教学检查制度。学校成立校级教学检查领导小组,在学期初、学期中、考试周三个关键阶段组织教学检查和考试巡视,同时辅助不定期检查。通过检查随时把握教学情况,稳定教学秩序,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与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时调控。

2.本科教学视导组制度。本科教学视导组是监控教学质量的专家组织,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教学视导组的职责是对教学工作的运行过程及质量状况进行监督指导;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督教、督学、督管理和专项评估监督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状况、各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3.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信息员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学生信息员管理系统”及时向教务处反馈有关教师在教学秩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及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等方面的信息以和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纪律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他有关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信息员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使学校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

4.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校院领导在其中教学检查期间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一线的情况。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营造出全校各级领导都关心教学、重视教学、支持教学、尊重教师、严格教学管理的良好氛围。

5.学生评教制度。组织全体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学生通过教学评价网进行网上评教。对连续两年评价结果为优秀的课程及任课教师给予通报表扬;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和学校年度教育教学评优活动的依据之一。

6.教学事故追究制度。对于在课堂环节、考试环节、教学管理等环节因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由于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对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学校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教学事故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严肃了教学纪律,确保全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教学信息的反馈系统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迅速解决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快速有效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务处定期印发《教务通讯》、《教学信息》,不定期举行师生教学座谈会、教学指导委员座谈会和毕业生教学工作综合评价问卷调查,广泛收集教学信息,加强信息汇总与分析。学生信息员通过登陆教学信息员管理系统向教务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学生进行网上评教,评价结果由学院领导直接向教师本人反馈,学校和学院均不公开公布教师的评价分数。此外,BBS教学论坛、教务处长信箱、教学管理人员电子信箱、教学投诉电话等也提供了教学信息反馈途径,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反映意见的渠道。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形成高效的信息管理与反馈机制,保证教学质量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全面性。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效果

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调动了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激活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人,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强化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通过对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和检查,进一步强化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确保本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在战略布局上,注重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分工联系各个学院,定期深入基层调研走访,督促学院加强教学工作。同时还有效落实各级领导听课制度、考试巡视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始终坚持把本科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促进了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也是对教师的培养过程。_4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工作,在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能力、绩效差异的同时,使教师及时的发现自己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了解自己的长处。一些教学上成绩卓著的教学工作者受到肯定和表彰,学生评价分数过低、视导组检查认定教学效果较差的个别教师,由各学院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指导帮助。从近三年的学生评教统计结果看,平均分数明显提高,低分教师不断减少,2007年秋季学期年全校教师平均分92.41分,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3个多百分点,课程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教学质量监控对促进教师改进与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非常明显作用。

(三)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不仅鞭策了教师,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对教学的意见和需求,增强和教师的教学交流。基于网络的评教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参与积极性高,2007年秋季学期学生评教参评率达到了83.90%,学生信息员登陆系统4600余次,提供了1600余条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严格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实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学生形成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

(四)增强了学院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艺术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美育教育作用逐渐凸显。教育部于2006年提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为高等院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奠定理论基础[1]。然而,大部分高等院校未按《方案》要求设置公共艺术选修课,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地位亟待提高。目前学界对公共艺术选修课研究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内涵、特征等理论性研究,如林玉恒、鲁士发提出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四个原则,即人文性、普及性、多样性、参与性[2];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功能、必要性的分析,如李莲香指出艺术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3];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如冯兰芳从师资、课程建设、艺术学科群建设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分析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针对具体艺术选修课的微观研究,如陶冶分析《戏曲鉴赏》课程建设的实践及存在问题[4]。农业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提出艺术教育培养形式主要包括开设艺术类选修课与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活动[5]。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艺术类选修课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取得一定成效。农业院校比综合类高校更需重视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学生渴望艺术教育。农业院校涉农专业较多且农村户籍生源比例较高,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艺术学习经历与艺术活动体验,因此在艺术学习与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热情与积极性。二是相关专业需要学生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如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包括在宠物医院从事宠物美容与服饰搭配等工作;园林与园艺专业毕业生在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种植、场地规划等活动中需要具备空间造型、色彩运用、景观构图等艺术知识。通过对艺术选修课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仅10篇文献与农业院校艺术选修课研究有关,其中5篇文献研究内容较具体:3篇是针对具体课程的微观研究,分别是洪勇辉研究论述农业院校园林植物绘画实验创新课教学;岳敏、施芬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个维度探讨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6];孟媛媛从个案出发,分析某学校的艺术课程[7]。另2篇分别是张立波、程贵铭从理论上指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唐圣菊根据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农林院校的艺术教学实际,提出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综上,加强农业院校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一、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具有语言教育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音乐、美术、戏剧和园艺等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艺术评价、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培养气质,完善人格,促进个性,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乐观向上精神的高素质人才[8]。农业院校艺术教育培养目标,是在艺术教育中完成审美与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生理学上,大脑功能的开发训练可提升智商与情商。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进步,人们已认识到艺术教育中的形象思维训练可弥补课堂语言教育不足,在开发右脑潜能的同时促进左脑发育,使大脑得到整体均衡提升。爱因斯坦曾说:“我思考问题时不使用语言,而是靠生动有形的形象去进行,当这些形象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再去花费颇多的努力表达它。”[9]各类艺术思维特征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创造力思维必然包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艺术教育可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国画选修课为例,国画是在宣纸上展现水墨艺术表现力,水墨是国画精髓,无水墨表现力,即无笔意的起、行、收,亦非国画。在作画时考虑水墨的运用,促使大脑充分调动右脑形象思维,顾及画面整体布局,进而达到开动左脑作用,提高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性格与健康心态

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高校大学生中有20.33%至25.6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0]。人的个性和人格大多通过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过程塑造。在压抑等不良因素环境中,易导致内向、自卑、孤僻、固执、冲动、急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感情脆弱。人格偏执或情绪偏激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置于艺术环境中,摄影、园艺、绘画、剪纸等公共艺术选修课,可以将艺术承载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学生,通过学习、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全人格。艺术教育可使学生拥有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在未来面对社会工作压力时能够保持豁达、积极心态。

二、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现存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

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普遍偏向专业化与单一化,对公共艺术选修课要求较低。《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进入中国农林类大学排行榜前十名的农业院校中,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三所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选一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其他农业院校则并未对公共艺术选修课作具体要求。在全国近百所农业院校中,艺术教育必修课占总学时2%以上的不足10%,选修课占总学时均不足5%[11]。

(二)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质量不高

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包括摄影、绘画、舞蹈、音乐等多个门类。但由于重视度低,一方面,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设置普遍不够严谨,部分农业院校甚至未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或开设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公共艺术选修课缺少权威且有针对性教材,同时部分农业院校对在校学生的艺术素质现状把握不准,一些校内自编教材或难或易,极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大部分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仅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教学方法以单一理论讲授为主,不注重课程整体设计,未能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也未构建艺术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空间,使学生感受不到艺术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公共艺术选修课师资力量薄弱

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是保障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课堂质量的关键,也是校内艺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农业院校以涉农专业为主,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艺术教学交流研讨机会,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更缺乏专业艺术教学管理人员的引导与监督,很难保证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质量。目前多数农业院校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尚处于“因师设课”的发展阶段,无法因材施教。

三、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建设探索

(一)正确认识,提高地位

将艺术选修课纳入农业院校学生培养计划中,增设艺术选修课程。目前已有部分农业院校对培养计划加以改革,一方面尝试增加艺术选修课程;如东北农业大学于2015年8月面向全校本科生展开综合素质类选修课程调查问卷,在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综合类217门选修课中,35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共获7106票,而最受欢迎前十门选修课中,公共艺术类选修课过半数,其中《当代美国电影》《钢笔书法》《服饰色彩搭配》获得前三名,可见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喜爱程度之高。另一方面由学生会与团委组织举办艺术展演、舞蹈比赛等校园艺术活动,以增加校园艺术氛围。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开设《音乐赏析》《民乐鉴赏》等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取得明显教学效果。云南农业大学成立大学生交响乐团,致力将交响乐团建设成为开放的高水平社会服务型乐团,并与成都非凡基金会携手开展为期5年的管乐教育研究与实践,将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需求有机结合[12]。

(二)教材优化,教法灵活

首先,改进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内容。一是建立适合农业院校艺术教育教材体系。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首先要适合教学实情,符合课程设计,上下学科知识承接,内容不能曲高和寡。另外,可组织专家编撰教材,根据农业院校学生特点选编与增添不同层次教材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教学效果[13]。二是教学方法上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多样化、立体式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立体式教学形式即不局限课堂教学,采取开放式教学,丰富学生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活动引导课堂,以多种形式完成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教学活动。如摄影类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可在摄影工作室内拍摄,还可适当增加室外选题拍摄,建立专业影棚,学生动手洗像、成像;美术作品赏析课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实地感受真实画作,直接拉近美术作品与学生距离,更直观、更生动。

(三)强化师资,提高水平

根据农业院校实际情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多向艺术类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经验交流机会,同时在艺术师资薄弱情况下,为满足教学需要选聘不同艺术专业的外聘教师。部分高校还可从其他专业院校及艺术科研院所等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管理与教学人才,以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可充分利用社会多方资源,又可增进学校与其他专业单位间的交流合作。

作者:刘少辉 高艳红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萱,韩学周.美国艺术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J].教育与职业,2009(23).

[2]林玉恒,鲁士发.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4).

[3]李莲香.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陶冶.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戏曲鉴赏》选修课程的建设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08(1).

[5]王彦苏.关于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31).

[6]岳敏,施芬.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

[7]孟媛媛.塔里木大学普通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

[8]马岩松.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悉[J].教育研究,2007(5).

[9]唐圣菊.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12).

[10]肖建宗.论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11]王玮.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发明教育[J].设计艺术,2009(3).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创客;认知目标理论;创客教育;元认知;农创教育;教育云平台

在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创客教育日益兴起。它的培养宗旨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逐步开拓其创新思维,锻炼创造能力,它被誉为是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的六大开拓领域之一。它主张以人为核心,以兴趣为导向,“开源、创新、实践、分享”,是当今各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议题。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我国富饶的农村土地之上,在我国众多的农民之中,都迫切需要“创客”来导航富裕。当代高等农业院校中所饱含的创新创业“激素”日趋成熟并逐渐发挥效用,不断涌现的知识才俊、创业新星选择扎根农村。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创客无疑将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因此,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客教育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国内外文献对创客教育模式进行的相关研究探讨

G.Bull等[1]对桌面制造技术引入到K-12中对学生领导力的影响进行了探索。M.H.Lamers等[2]对创客活动和科学课程相结合进行了探索。祝智庭等[3]对创客教育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并指出了开展创客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六大问题。钟将顺[4]分析了创客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内化路径。王佑镁[5]提出了创客教育生态圈的概念并广为接受,还探讨了创客教育的连续统一路径。周如俊[6]分析了创客教育的内涵、构建举措及相关对策建议。王国光[7]将创客教育和学本课堂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开展创客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实践的策略。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对于创客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文献分析聚焦不足,研究未形成科学体系。研究内容大多关于创客教育的特点、图书馆创客空间等,而关于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鲜少涉及,特别是有关高等农业院校创客教育模式几乎无人涉足。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从高等农业院校的实际出发,探讨其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创客教育概述

“创客”一词最早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指将技术含量丰富的创意转变成现实的人。而“创客教育”的内涵,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是祝智庭等[3]提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传承了体验教育、项目学习法、创新教育、DIY教育理念”思想的教育,它的核心观点是“做中学”。创客教育对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2.1创客教育的理论渊源2.1.1布卢姆的认知目标理论布鲁姆指出,要达成认知目标必须注重循序渐进,记忆、领会、应用、剖释、归纳和评估都非常重要且各有不同侧重[8]。其中记忆和领会属于浅层学习,应用、剖释、归纳和评估属于深层学习;应用指将课本上的理论和学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生产、工作实践中的动作,这与创客教育所强调的理念相通、形式有异。它们都强调学生创客意识、高阶段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倡通过优化教育中的沟通、合作、探索等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推动教育体系的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2.1.2斯皮罗的随机通达教学理论随机通达是斯皮罗等人提出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对同一个知识点、学识或理论,首先要尝试多立场解析学习内容;其次要在不同情况下带着相异研究目标学习;再者还要温故而知新,不断刺激大脑皮层形成深刻印象。它强调概念与实例、情境的结合,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上进行,这与创客教育产生的信息化教育时代背景高度吻合。它们都能为“创客”学生提供交互的环境,推动学生在学中创、创中学,在“有效的失败”基础上总结经验,升华知识。2.2创客教育理论的内涵和特征创客教育以学生创新性学习方式为基础、以现代化教学技术为手段、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理念。创客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造性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跨界知识的能力,全方面提升他们多维度思考、实践、创新能力。创客教育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为己任,它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学生创客潜质向实践能力、实际能力的转化。创客教育的特征体现如下:一是优质智慧的教育环境。随着虚拟现实(V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日新月异,智慧教育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当代高等教育要想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思维,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和云素养就迫在眉睫。创客教育为师生提供现代化、交互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开展运用新教育技术的创客教学。二是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创客教育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在交叉理解中产生共鸣和火花,推动实践、创新、创造能力的塑造。三是多维整合的教育目标。在创客教育之下,教育需求不再是追求成绩、追求统一、强调苦学、强调服从,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它鼓励学生进行聚集、关联、共享、创造的多维度学习活动,追求软硬兼顾、知能并重多维度教育目标[9]。

3高等农业院校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

3.1创客教育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是联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创客教学模式是创客理念的培植土壤,是创客运动的人才之源。它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受到创客运动、创客空间等方面的影响,适应了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的要求。创客教育教学模式主张开发学生的创客潜能,注重高效务实、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其中提升学生多学科交叉综合素养,它是创新教育内涵的真实体现。3.2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的要素分析1972年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模式包括指导理念、教学目的、教学环节、评判原则和可行性分析五个因素,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形成有机整体。3.2.1指导理念格式塔理论的创始人韦特海默指出,创造就是化解知识“旧形”、构建“新形”的过程。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须对背景、目的、方法从全新角度理解,以往途径才会在特定框架中发挥作用。创客教育就是格式塔理论的典型运用和拓展,它提倡学生开展多元、交互、实践的创客活动,在知识的交叉领域锻炼创新能力,提升品德学问。格式塔理论是创客教育的理论沃土,创客教育是格式塔理论的实践延伸,两者一脉相承,相互关联。3.2.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如“我到底为什么而教学?”“我的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和效果?”。它的内涵包括:学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理论或知识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如何有效开展才能达成既定目标,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教育情感,这三个维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会学以及乐学[10]。从学识和技巧方面而言,创客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概念、书本知识转化成高级实践、创造性知识,在开拓思维之下由阐述知识转为应用知识;从教学环节和流程方面而言,创客教育立足于为学生提供创造、创新的土壤、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有效的失败”基础上发掘进步与提升的空间;从教育情感和价值取向方面而言,创客教育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图文并茂、声影结合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活跃、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3.2.3教学环节从教学环节的特点而言,创客教育呈现出波浪式螺旋上升的性质。创客教育注重教师-学生-教辅设备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组交流的形式分享学习经验和体会。在循环往复的头脑风暴下碰撞出火花,在交流与融合的教学周期中提高学生的创客认知。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背景知识引入—知识点输入—延伸内容模仿—创新思维诱导—合作风暴—成果分享这几环节。在背景知识引入环节,应设计与学生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场景激发其创新理念与配合意识;在知识点输入环节,应排除学生创新知识认识的障碍并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在延伸内容模仿环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诱导环节是整个教学流程的关键,要助力学生完成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徙;在合作风暴环节,教师应以指导者的身份监督讨论的进程提高所有学生的参与度;在成果分享环节,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交流学习心得和分享学习经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3.2.4评判原则创客教育的评价原则既注重学生参与创客学习、动手实践的过程,也强调创客成果的应用性和实效性;对评价主体而言,创客教育评价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督导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对评价内容而言,创客教育包括了对学生创新基本学识、创新思维构建、创新实践技能三方面的考核。3.2.5可行性分析创客教育的顺利开展并非易事,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首先,是教师的认知。当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冲击教育领域时,教师要以坦然的心境和积极的态度迎合这种新潮流和趋势,智慧驾驭创客课堂,方能走在时代改革的前沿。其次,是教师创客教学的技术和艺术。教师要能熟练使用物联感知类技术、视频录制类技术、平台采集类技术及图像识别类技术,方可实现创客教育创新、精准变革。最后,是创客教学环境。开放自由的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创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操作技能。3.3高等农业院校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3.3.1构建目标着力推进农业创新创业教育云平台的打造与构建。建立农业创客学院,开拓农业创客空间,组织农业创客中坚联盟,筹办大学生创客俱乐部,规划农业创新创业研究院;培养农创意识,提供农创教育,辅导农创实践,助力农创成果转化,扶植农创研究。力图实现创新创业融入农业、贯彻全程、校企合作、教产结合的高等农业院校创客教育教学目标,培养一大批农业生产经验丰富、农业学识扎实、农业技术娴熟的职业农业创客[11]。3.3.2构建原则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应包含整体性、精炼性、可行性和牢固性四个方面。整体性指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应包括指导理念、教学目的、教学环节、评判标准、可行性分析等这些必要组成要素;精炼性指创客教育的教学素材、知识要点、学情分析等都应直观呈现;可行性指创客教育实施后所得出的教学认知应能广为所用,为其他教师和学生提供示范的框架和借鉴来源;牢固性指教学模式确定后应保持一定时间不变,以观察其教学效果的持续效应。3.3.3构建措施首先,农业院校与社会涉农组织的联系非常重要,应大力推动、密切双边、多边的交流与联系,将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创客教育与它们密切对接,共筑沟通平台。为做到真正地接地气,为高等农业院校创客人才、新型农创精英、农业知识分子打造联系的桥梁,可大力效仿学习已有的农创协会和联盟。通过这些举措,使各行各业致力于推进农业创客、农业创新的有识之士凝心聚力,加强学习与交流共同开拓成果。通过教师、农科机构、农业产业行家、农业创业青年之间的互通有无,提升他们对相互行业的了解以及农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推进科技转化,助力产业发展。依托以“农”字号为特色的科技人才优势,延伸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的有效做法,使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优势能物尽其用,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科技优势能充分施展,提升相关区域的农业竞争力和产业优势。最后,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使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教育情势积极变革,应鼓励并出台相应对策支持大学生创客发挥其无限潜能,做到农创教育和智力扶贫相结合、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扶贫相结合、项目孵化与投融资服务相结合的“四大结合”。

4高等农业院校创客教学模式的实践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创客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诸多高等农业院校开始了创客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使农创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实现了创客教育—创客实践—创客成果转化的一条龙教育产业链,使农创教育与时代背景成功对接,探索出了融合创客理念、激发引导志趣、富含乐趣为一体的新时代农业创新路经。湖南农业大学是近年湖南省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典范,该校在2009年筹建了湖南省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多年来,学校为基地的发展筹谋运作,积极有效地推进其发展。首先,学校高瞻远瞩,求新务实地规划基地的发展,制订科学合理、高效完善的基地管理办法,入驻项目评估办法等,从顶层设计上从严把关;其次,学校筹划资金150多万,建设了30多个创客办公基地,为基地未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设施条件;除此之外,学校还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畜牧业、动科动医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密切联系政府、农业企业,与它们展开行业合作,建设了水稻、茶叶等8个重点校企联盟基地,给学生创客找寻了更多的空间和商机。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长年的工作中稳扎稳打、步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学校推进、学分鼓励、教师指导、成果推广”创客教育体系。1)学校领导层高度强调并推进创客教育工作。将学生的创客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并纳入校“十三五”规划;筹建了5000m2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将学校收入7%的经费用于基地的发展,为基地的壮大提供资金扶持;另外,在员工、基地建设体系、基地建设等方面也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和保证。2)学校深化创客教学改革。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创新创业相关课程,首先,学校教务处做好了顶层设计,制订了学分互换和认定制度,提升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学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与创业实践》《专业导论》等创客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各学院、各年级学生中推广,扩大了创业教育的受教范围;最后,对于创客课程,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混合式教学、微课等,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对接,提升创客教育教学效果。3)学校积极鼓励并出台措施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将高端科研平台与教师科研课题有效衔接,以专业建设和创客教育为基础,兼顾学科教育促进创客教育的发展。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创业设计大赛等传统活动,以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方式提升了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使农大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得到更有效的发挥。4)完善了创客教育成果评价机制。将科技人员和科创平台参与创客教育改革的工作业绩纳入科创平台的目标考核,完善了科研人员指导大学生创客教育的工作量计算方法,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创平台工作人员参与创客教育的积极性,更是学校创客教育的特色和亮点。在这些举措的推进之下,湖南农业大学创客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果。2002年该校创业孵化基地与国内动物保健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绿叶公司”创立长沙绿叶公司,该公司近年共投入约500万元支持大学生创客项目,其中100万元参与该校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2013年,该基地李世瑞同学创办的钉子文化公益创业团队通过股份转让、收购、融资等发展过程,取得丰厚的创业收益,并帮助扶持12名留守儿童。钉子团队还广泛开展支教工作,近年累计通过支教教授500多名学生,捐助物资万元,李世瑞同学也入选2015年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2013年,该校动物科技学院的“长沙林地益生芦花鸡”产业化项目获得全国第二届“华图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并获得10万元资助。在将来,学校还要更加完善创客教育,实施一系列对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新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度,为申报全国就业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打下基础;引进社会风投基金,促进创业项目与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与社会资本的对接,尽快做大做强学生创客企业。

5结语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5

论文摘要:“生态立省”是辽宁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辽宁高等林业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林业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存在着生源市场进一步缩小、人才市场不稳定、办学市场空缺等问题,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林业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调整林业教育的重心,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探索与发展网络教学等。

一、“生态立省”战略背景下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03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坚持生态立省,把林业放在我省生态建设的首位,充分发挥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前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辽宁省党政各级领导已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地域、社会(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认识到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林业推向了“生态立省”的前沿。

辽宁省确定“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绝非一时应急之策,而是确保辽宁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及民生质量渐进趋高的永恒性目标。这一决策显然对辽宁林业的发展提出了从高从严要求,这是由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林业要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必然把林业高级科技人才队伍的相应发展与壮大推至前沿。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则应成为第一潜在生产力,因为一切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强林业教育,尤其是高等林业教育,是现阶段辽宁省“生态立省”战略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要求。

就教育本身而言,无论是基础理论教育还是专业学科教育,都具有初、中、高三个层次,而教育整体水准高低的关键在于高层次的教育。只有高层次知识领域的纵深拓展,才能正确引导中等、初等知识结构的改进和提高。林业教育也离不开这个基本规律。

高等林业教育是林业产业链条中的一部分,它通过对社会各方面投人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生产林业知识、培养林业及社会所需的高级专业人才为己任。辽宁省“生态立省”战略的提出以及辽宁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无疑对全省高等林业专业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由于多年来大量消耗资源,目前辽宁林业在承担环境建设主体功能中的问题仍很突出,形势十分严峻。表现为:一是辽宁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目前,全省森林面积为46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0.95%,人均森林面积仅0.llhmz,居全国第十五位。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生态功能较低,有效辐射较差。现有林地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仅38时,不足全国平均的一半;80%的森林资源集中在丹东、抚顺、本溪、铁岭等东部山区,而中、西部及辽南部分地区生态却非常薄弱。三是森林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新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由此看来,辽宁林业要从根本上缓解与改善以上三方面严峻状态,必须尽快构建一支能承担起“生态立省”历史重任、把握林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林业科技队伍。辽宁要在不断加强对林业的经济支持,创造林业发展宽松的政策环境基础上,紧紧抓住“林业科技是林业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加快林业教育,特别是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必须全面、科学地分析辽宁高等林业教育所面临的紧迫形势及自身实际,及时制定正确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人才优势。这既是“生态立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需求,也是有力促进辽宁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东北地区,辽宁曾是唯一没有设立高等林业院校的一个省。长期以来,辽宁林业所需的高级人才主要是依靠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输送。直到2003年,辽宁省林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辽宁林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才进一步提升。目前,上述两所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林业毕业生达900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林业人才供需矛盾。尽管如此,辽宁高等林业教育还是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1.高等林业教育生源市场进一步缩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历越高、能力越强的人才待遇越丰厚。而且,中国传统家庭也最愿意倾其所有支持子女到热门高等院校及热门专业深造,以期有较大的发展和较理想的城市空间。但是,高等林业教育所涵盖的林科类专业,大多是艰苦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保证能够得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及较高的工资收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多数人在选择对高等林业教育投资时想的是以后生活憧憬,都抱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在面临诸多非林院校、非林专业可供选择时,家长和学生自然会论文关键词:生态立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对策放弃对高等林业院校的选择。笔者曾经对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2000级至2005级的472名同学的报考志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志愿选择林学专业的仅占45%,选择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还不足10%。其中,问起为何要选报林学类相关专业的原因时,60%的学生回答是“学费低”。所以,高等林业教育生源市场渐见萎缩的现状不能不令我们担忧。

2.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市场不稳定

高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加速流动,优秀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这对于原本师资力量就短缺、财力就十分有限的高等林业教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近年来的教师资源因为出国、升学、考取国家公务员等原因而流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弥补收人低下间题,还有一些教师甚至还会通过到私办公司或企业兼职等途径谋求第二职业,这无疑直接影响了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3.高等林业教育办学市场空缺

高等教育成为很多投资者的新兴投资热点。然而,无论是在国际合作办学的专业中,还是在独立设置的民办学院中,几乎没有设置林业专业的(至少现实未见),这能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的作用下,林业高等教育也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4高等林业职业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辽宁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虽已经历了近五年的发展,然而若仔细研究其发展历程却能够明显看出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近两年来由于普通高等教育门槛的相对降低,林业职业学校普遍出现了生源不足、招生困难等问题;二是受就业比较困难、学生全学程消费水平普遍提高的影响,中低收人家庭学生人学的积极性和经费支付能力明显下降;三是办学成本越来越高,而政府对林业职业学校的经费投人并不相适应,使办学条件得不到根本性改善,欲实现教学设施和手段的现代化存在着较大困难;四是林业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大量开办一些非林专业的社会热门专业,使林业专业不断萎缩,有的学校只剩下少数几个与林业相关的专业,与林业事业发展急需要大量林业专门人才形成巨大反差。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辽宁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辽宁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事实证明,作为辽宁林业人力资源培养的主力军与主要载体,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与辽宁省林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勇担重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辽宁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1、调整高等林业教育的重心,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

创造是发展的前提,学会创造是21世纪人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林业本科人才应具有提出新理论、新设想和新方法的创造思维以及发明林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造性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要求改革现存的高等林业教育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彻底改变现行应试教育中“高分低能”的现象,积极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并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实践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实践力是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具体动手能力和计划、执行、评估、调整等自我管理能力的总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力、持久力、研究力需要明确的目标引导,除人生观、职业理想教育外,还需对具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具体项目的参与活动的刺激,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创新的行为。除继续加强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与辽宁省高等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省实验林场、辽宁省清原林业高等职业学院教学实验林场的教学实践活动外,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或学生拓宽视野,联系纯生产经营型林业场(站)开展教学、生产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尽量缩短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发展高等林业教育之本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参与教学改革活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育产业的产品质量。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与时代需要的人才,教师素质的提高乃当务之需。

做为一名符合时代特色的林业专业教师,要具备如下基本素质:(1)要有崭新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认识,包括: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重视过程学习;重视实践活动,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勇于自我剖析,与学生平等研讨学术问题,不耻下问,活跃学术空气。(2)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熟悉创新理论方法,并能有意识地将其引进移植到教学过程中去,具备“博”与“专”相统一的合理知识结构,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及科研活动。(3)要具备独特的个性品质,如自信、喜欢挑战性工作、热爱创造型学生、富有幽默感、兴趣广泛、具有开放性等。(4)要有灵活的教学艺术。林业专业教师的教学应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学,应该把教学安排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5)扎实的基层生产实践经验。鉴于林业行业的实践性很强,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寒暑假去林业企业挂职锻炼,熟悉林业企业生产,积累实践经验,注意引进吸收实用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全面提高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

目前,辽宁高等林业教育的改革应以师资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一是要改革现存的人才选留机制,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多引进一些外校的优秀毕业生,博采众长,实现人才结构的优化组合。二是加快林业师资力量的培养,改善师资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真正调动起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强化林业师资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林业是艰苦的行业,从事林业的人决不能贪图安逸,应该热爱大自然,认识到林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及国家社会的前途密切相关,要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身先士卒,才能将这种思想传播给学生,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思想素质。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农科院校;人才培养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能够将分散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教育的冲击正驱使甚至倒逼着教育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方法、规则和精神,成为高校转变教学模式的重要思维方式。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高端人才的大量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科类院校作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把互联网思维嵌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努力做好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衔接,推进信息技术与农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基于此,为全面了解农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状况,笔者以河南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1963份,回收率98.15%,其中有效问卷1849份,有效率达94.19%。

1农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互联网学习现状认知。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普及,使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调查结果看,通过教师和学校的引导进行网上专业学习的学生占比为70.71%,但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的效率不高。50.71%的学生表示在互联网学习过程中,偶尔会遇到一些困难,26.13%的学生表示在互联网学习中没有遇到困难,认为互联网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17.64%的学生表示在互联网学习中经常遇到困难,认为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更好,仅有5.52%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总体来看,互联网学习逐渐走入学生学习生活,如何把网上学习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需要思考与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1.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观念更加开放、多元。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形式开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比较严谨,但容易形成枯燥、一言堂的学习氛围。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调查显示,42.38%的学生表示教师上课只使用PPT、投影仪进行辅助教学,35.52%的学生表示教师经常会使用一些现代教学方法,13.18%的学生表示教师偶尔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仅有8.92%的学生表示教师上课只使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式正逐渐进入大学课堂,总体来看,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愿意主动尝试使用。1.3创新教育氛围及途径。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引擎。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更应该把创新当作自己的责任,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3.69%的学生认为创新是大学生的责任,27.99%的学生则不认为创新是大学生的责任,还有34.15%的学生认为“现在不是,将来会是”,仅有14.1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比较薄弱。本次调查主要从创新教育获取途径、创新教育氛围、创新教育活动等方面了解创新教育状况。从创新氛围看,50.61%的学生认为学校支持创新、鼓励创新,32.83%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创新的鼓励还不够。如果有创新活动,76.67%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另外,大部分学生表示学校及学院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还不能充分满足自身需求,创新氛围有待改善。从创新影响力看,82.22%的学生表示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影响。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因而,大学教育应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能力。1.4实践教学及设施。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调查显示47.13%的教师能够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34.35%的教师授课时更重视理论知识,18.52%的教师更重视实践能力。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上,能够将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穿插进行的约占44.65%,27.75%的学生表示实践能力训练方面的课程很少。仅2.32%的学生表示没有实践环节。在实践配套设施方面,14.03%的学生认为实践设施不完善,28.78%的学生认为实践设施不太完善,43.67%的学生认为实践设施一般,只有13.52%的学生认为学校实践教学硬件配套设施很完善。加强大学生的理论基础教育和实践能力锻炼,使学生真正做到懂“农业、爱农业,想干事、会干事”是高等农业院校的基本使命。1.5教育教学考核方法。教育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教学考核主要包括笔试成绩和实践成绩两大类,超六成学生表示当前学校考核主要采用笔试和实践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并且比较认可这种考核方法,但是期末考试形式尚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调查显示,10.44%的学生表示本专业的考核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43.70%的学生表示本专业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45.86%的学生表示本专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还比较欠缺。从调查情况看,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互联网+”背景下完善农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2.1建设多渠道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互联网时代催生了知识体系的快速增长,教师和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以课本为基础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习平台日益增多,慕课、学堂在线、爱课程等一大批专业学习平台的兴起,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效地将分散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优质资源的全民共享。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打造线上线下多渠道学习平台,尝试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建立教师线上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线上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2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课前学生通过视频等工具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老师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也是知识的分享者。翻转课堂重构了学习流程,使得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复习检测方便快捷,教学视频短小精悍,这些特点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制作课程视频或者筛选合适的视频进行教学,在课堂的师生互动环节中,老师也要能够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老师不断充实提高的过程。2.3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政用产学研深度融合。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探索构建实验、实践和实习多层次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各学科培养特点和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依托学校实验中心,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开展本科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的探究式实验。本科期间深入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通过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实习引导学生到学校实习基地或者企事业单位进行长时间不间断的专项实习,推进政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种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专业学习的全阶段,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打下坚定基础。2.4构建创新教育模块,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不仅要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要求教师拥有创新精神。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育观点,从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向转变,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发学生想象力,触发创新灵感。在课本之外,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激励学生参加国内、省内、校内等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2.5改革教育管理考评机制,实现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现有教育管理考评主要采用期末考核方式,通常通过考前突击复习就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试成绩在综合成绩中还是占主导地位,当前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监管还不够。网络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系统的考核方法。改革教育管理考评机制,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监管,完善学习成绩考核层次,从理论、实践、网络、创新等方面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农科院校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探索并实践线上线下学习的成绩认定及相关配套机制,尝试构建多维评价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祝卫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6,7(7):57-62.

[2]李文军.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作用[J].求索,2017(9):67-72.

[3]孙诚,王占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分析[J].大学:研究版,2010(8):70-79.

[4]孙忠富,杜克明,郑飞翔,等.大数据在智慧农业中研究与应用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6):63-71.

[5]钟秉林.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校内涵发展[J].探索与争鸣,2017(8):33-36.

[6]张倩.案例教学法在商学教育中的创新性运用探究———基于MOOC和翻转课堂的视角[J].上海管理科学,2016,38(4):121-124.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课程思政;风景园林工程;工匠精神

风景园林学是有关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艺术和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核心是处理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的关系[2];其价值作用不仅体现在为人们营造宜居、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也体现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风景园林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其进行工匠精神、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及价值观的培养。同时,风景园林学涉及植物学、景观生态学、地理学、艺术学、行为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融合逻辑思维与想象思维、科学与艺术、技术与工艺等内容[3],这也使其具备了独特的课程思政优势。目前,风景园林学相关学者已针对多门专业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探索,多见于居住区景观设计[4]、园林植物景观设计[5]、园林艺术[6]、园林史[7]等课程中,而关于风景园林工程课程思政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也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园林工程课程[8],但农林类或工科类高校开设的风景园林工程在课时量、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与高职院校的园林工程课程存在一定差异。风景园林工程是风景园林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多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9],因此充分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风景园林工匠精神。

1风景园林工程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

风景园林工程课程其包含9章内容,集理论、施工技术与工艺于一身。作为核心和主干课程之一,其课时量较大。山东农业大学的风景园林工程课程共有128学时(其中理论96学时,实验32学时),8个学分,分别在第5和第6学期为风景园林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每学期64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每学期4学分。此外,在第6学期开设风景园林工程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套中小型园林绿地的施工图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属于理论实践类课程,本研究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法、案例讲解法、实地调研法、问题探究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交互讨论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每章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见表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凸显风景园林工程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2风景园林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实施

本研究以风景园林道路工程和假山工程为例分析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2.1风景园林道路工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2.1.1知识点分析道路工程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主要包括:第一,园路功能、类型划分;第二,园路设计:园路设计的准备工作、园路线形设计(横断面、平面、纵断面)、园路结构设计(路基层、路面层、附属工程)、园路常见病害及治理;第三,园路及铺地工程的施工;第四,景观园桥设计:园桥的分类及功能、拱桥的构成、小型园桥的设计与施工步骤。2.1.2教学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有:第一,明确园路的功能作用、掌握园路分类及依据;第二,了解园路设计的准备工作,掌握园路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熟悉相关铺地材料的特性;第三,加强案例研究,提升不同性质定位的园路设计的科学性;第四,掌握不同功能、材料的各类园路铺装施工步骤。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有:第一,能够对园路及铺地的施工进行技术指导;第二,能够依据立地环境及景观需求,设计小型园桥并进行施工指导。德育目标包括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等。2.1.3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教师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无障碍设施图片,并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讲解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导入社会公平正义观、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以人为本”意识、公平正义观和博爱精神。在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山东农业大学校园中的无障碍设计进行分组调研,在校园平面图中标出其分布位置,结合《无障碍设计规范》分析其建设是否合理,并制作PPT进行汇报讲解,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分析讲解能力;要求学生分组对泰安市红门路沿线及岱北广场的绿地景观、道路、广场铺地、停车场、园桥等元素进行现场调研、测绘,并进行道路铺装、停车场和园桥设计和施工图绘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已建成环境的认知与批判能力。2.1.4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法、案例讲解法、实地调研法、问题探究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交互讨论法等。

2.2风景园林假山工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2.2.1知识点分析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第一,假山与置石的概念、分类、功能;第二,常用假山石材的种类及应用特征、石材的采运方法;第三,假山、置石的布置方式:与风景园林其他造园元素(建筑、植物等)结合的山石布置方法;第四,假山景观的设计与施工:山石的连接方式、石砌假山施工、新型假山及施工工艺(GRC假山)等。2.2.2教学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有:第一,园林假山与置石的功能、假山的结构作法和施工等;第二,置石的布置方式;第三,了解新技术与新材料在人造假山石中的应用。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有:第一,能够指导堆叠假山施工;第二,能够根据山石的材质、形态特征合理进行山石与植物等其他元素的景观营造。德育目标包括文化自信、工匠精神、技术创新与责任担当等。2.2.3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本章主要是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世界文化遗产的融合应用。教师通过讲解古代山石运输中体现的中国古人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讲解假山石材的类型引入泰山石,进而分析泰山石—泰山文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使学生了解泰山文化、泰山精神,感受身边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培养学生的景观遗产保护意识;通过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假山堆叠技术(结合视频)及专著(《园冶》《云林石谱》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假山施工技术和学术界利用信息技术对假山施工进行的研究(如利用BIM,3DGIS技术等对环秀山庄假山堆叠工法进行信息模型构建),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2.2.4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法、案例讲解法(播放狮子林、环秀山庄等以假山置石著称的古典园林视频)、实地调研法、问题探究法、交互讨论法等。

3风景园林工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上述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现,使学生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实现了以下目标:第一,具备对各种立地条件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够从问题出发,给出科学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第二,具备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深化的能力,做到以艺驭技、以技创艺,能够创造独具特色的、地域特点鲜明的风景园林景观;第三,具备较强的图纸识别能力,以及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与指挥能力。在思政教育方面实现了以下目标:第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第二,增强学生对风景园林学专业的认知,使其遵守专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激发学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热爱,以及对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奉献精神。

4结语

本研究坚持“德育为本”,将思政教育融入风景园林工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将教学目标由原有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转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引大道、启大智”的德育目标相结合的多目标培养。探讨解决思政教育和风景园林工程“离析”的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课堂中,有效衔接课程中多个知识点与思政元素协同育人的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职业规范和责任,增强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出专业能力强和价值观正确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本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可为风景园林学、园林及景观设计等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韶颖,蒋嘉雯.深度学习理论下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4):162-168.

[2]丁金华.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文明思政教育路径探析[J].教育观察,2020,9(45):42-45.

[3]李瑞冬,韩锋,金云峰.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探索[J].风景园林,2020,27(S2):31-34.

[4]战冠红.《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1):58-59.

[5]朱红霞.“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44):87-88.

[6]冯静,李侃侃,罗西子.“园林艺术”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3):22-24.

[7]应君,张晓静,张一奇.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20,43(23):189-191.

[8]焦会玲.高职园林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林区教学,2021(2):58-60.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新工科;农业工程;毕业设计

“新工科”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研讨,我国工程教育翻开了新工科建设的新篇章。农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工程类专业是工程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因此,农业工程类专业理所当然的成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改革的排头兵。毕业设计是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保证,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一、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时间基本都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对于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为涉农领域,工程设计之后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农作物的生长、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毕业设计时间固定化,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应根据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农作物生长、收获季节,适当调整毕业设计时间,以满足涉农类毕业设计的需求。另外,农业工程类专业第四学年第一学期较前三学年的课程学习任务偏少,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大四第一学期的业余时间,做一些适合秋季或对季节性要求不高的毕业设计题目,第二学期在签约企业或相关企业集中进行毕业实习活动,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毕业设计选题形式个性化

传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式大都是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拟定选题,供学生选择,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目前,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大部分为涉农领域,对于热衷于科技实践的学生,这种方式属于被动接受,自主选择性较差,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对于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也想做一些与硕士生导师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工程类专业知识涉及面较广,可由学生自主拟定题目,可以是涉农题目,也可以是非涉农题目。学生根据题目的相关性,自主选择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文献查阅,着力把控毕业设计的大方向,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能有效补充、完善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毕业设计团队配置科学化

目前,虽然毕业设计是“一人一题”,但部分选题相关性较大,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根据选题组建不同的毕业设计团队,一个团队协同进行工程设计或实验。传统的团队配置方式,大多未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性格等。指导老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应安排与成绩好、态度认真的同学在一起组队。第二,实践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应安排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在一起组队。第三,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安排与性格外向的同学在一起组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力所能及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还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取得人才培养和工程研究的双丰收。

四、毕业设计内容现代化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状况是,对于科研型教师来说,考虑到本科生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对科研项目的贡献度较低,索性将已成型的科研成果交由学生整理。而对于教学型教师来说,鉴于科研项目较少,故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过于陈旧,创新度匮乏。学校层面应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这两类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内容应引入“新工科”的现代教育理念,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与引领性行业需求来培养人才,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行业融合,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毕业设计过程检查可控化

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中期检查环节,侧重于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和完成质量情况,目的是使下一阶段能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目前采用的方式大多和研究生一样,由教研室组成中期检查小组,学生汇报毕业设计进度以及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中期检查小组针对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就农业高校工程类专业特点来说,很多工程设计或实验成果在毕业设计后期才能获得,此种检查方法大多流于形式,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不可控。在注重多学科融合的“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指导教师应定期(3~4周)召开毕业设计过程检查报告会,每次报告会邀请1~2名不同领域的老师参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毕业设计过程检查的可控性。

六、毕业设计答辩形式多样化

毕业设计答辩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采用的方式是成立答辩委员会,听取学生关于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的PPT汇报,然后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由答辩委员会集体商议评定学生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而大多数农业高校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成果无法很好地使用PPT展示,可以采取现场演示答辩、实验展示答辩、成果验证性答辩等多种形式,从而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质量。对于一次答辩不通过的学生,可组织进行二次答辩。

七、毕业设计实践与探索

(一)毕业设计分批实施。根据毕业课题特性、学生发展目标等,毕业设计工作分三批实施,尽量满足老师和学生的不同需求。1、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末启动第一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季节性(暑期)要求比较严格的涉农题目,实行老师申请开题、学生自愿选题的原则。指导老师在学期末向学院提出开题申请,学院批准后选题公告,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题,毕业设计的实验环节主要在暑期进行。本批学生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实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以及毕业论文撰写,第四学年其他时间的主要精力可放在考研或就业方面。2、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初启动第二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实行学生自主命题和自愿选题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自主命题的学生,可由学生自行联系指导老师,亦可由学院根据命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为学生配备指导老师。本批学生第四学年第二学期主要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可在签约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以便更早地熟悉工作岗位。3、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初启动第三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第一学期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实行学生自愿选题和校外导师负责的原则。对于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且已确定导师的学生,可申请在硕士研究生录取高校进行毕业设计,提前熟悉研究生导师的课题方向。学生的研究生导师可聘为校外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院为学生指定校内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及答辩工作。(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1、学生选题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科学合理调配环节。系部通过日常课程教学环节,一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等方面较为熟悉,而团委通过学生管理,一般对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较为熟悉,系部和团委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合理调配学生选题,倡导学生互帮互助、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2、尝试毕业设计指导双师制,即为毕业生配备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多学科交叉与行业相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毕业设计融合新工科,提高课题的创新度和实施成效,而且有利于指导老师自身业务水平提高。3、摒弃形式,重在实质,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鉴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以及不同类型选题实验节点时间不一,系部不再统一组织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由指导老师根据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自行确定检查时间,并组织检查报告会。(三)毕业答辩。根据毕业设计的选题特性,由指导老师提出答辩形式申请、系部答辩小组研究确定,可以使用PPT现场演示答辩,也可以采用实验展示答辩、成果验证性答辩等多种形式。对于2020届毕业设计,学生若无法在答辩时间返校参加现场答辩,可采用网络视频答辩的形式进行,不具备网络视频答辩条件的学生亦可申请采用答辩小组综合评定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单位的过渡。全面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重视该环节对于培养具有个人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新工科”学生起着关键作用。加强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实现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选题形式个性化、团队配置科学化、内容现代化、过程检查可控化、答辩形式多样化,可有效保障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新工科;农业工程;毕业设计

“新工科”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研讨,我国工程教育翻开了新工科建设的新篇章。农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工程类专业是工程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因此,农业工程类专业理所当然的成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改革的排头兵。毕业设计是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保证,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一、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时间基本都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对于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为涉农领域,工程设计之后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农作物的生长、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毕业设计时间固定化,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应根据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农作物生长、收获季节,适当调整毕业设计时间,以满足涉农类毕业设计的需求。另外,农业工程类专业第四学年第一学期较前三学年的课程学习任务偏少,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大四第一学期的业余时间,做一些适合秋季或对季节性要求不高的毕业设计题目,第二学期在签约企业或相关企业集中进行毕业实习活动,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毕业设计选题形式个性化

传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式大都是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拟定选题,供学生选择,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目前,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大部分为涉农领域,对于热衷于科技实践的学生,这种方式属于被动接受,自主选择性较差,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对于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也想做一些与硕士生导师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工程类专业知识涉及面较广,可由学生自主拟定题目,可以是涉农题目,也可以是非涉农题目。学生根据题目的相关性,自主选择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文献查阅,着力把控毕业设计的大方向,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能有效补充、完善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毕业设计团队配置科学化

目前,虽然毕业设计是“一人一题”,但部分选题相关性较大,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根据选题组建不同的毕业设计团队,一个团队协同进行工程设计或实验。传统的团队配置方式,大多未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性格等。指导老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应安排与成绩好、态度认真的同学在一起组队。第二,实践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应安排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在一起组队。第三,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安排与性格外向的同学在一起组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力所能及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还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取得人才培养和工程研究的双丰收。

四、毕业设计内容现代化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状况是,对于科研型教师来说,考虑到本科生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对科研项目的贡献度较低,索性将已成型的科研成果交由学生整理。而对于教学型教师来说,鉴于科研项目较少,故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过于陈旧,创新度匮乏。学校层面应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这两类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内容应引入“新工科”的现代教育理念,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与引领性行业需求来培养人才,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行业融合,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毕业设计过程检查可控化

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中期检查环节,侧重于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和完成质量情况,目的是使下一阶段能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目前采用的方式大多和研究生一样,由教研室组成中期检查小组,学生汇报毕业设计进度以及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中期检查小组针对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就农业高校工程类专业特点来说,很多工程设计或实验成果在毕业设计后期才能获得,此种检查方法大多流于形式,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不可控。在注重多学科融合的“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指导教师应定期(3~4周)召开毕业设计过程检查报告会,每次报告会邀请1~2名不同领域的老师参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毕业设计过程检查的可控性。

六、毕业设计答辩形式多样化

毕业设计答辩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采用的方式是成立答辩委员会,听取学生关于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的PPT汇报,然后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由答辩委员会集体商议评定学生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而大多数农业高校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成果无法很好地使用PPT展示,可以采取现场演示答辩、实验展示答辩、成果验证性答辩等多种形式,从而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质量。对于一次答辩不通过的学生,可组织进行二次答辩。

七、毕业设计实践与探索

(一)毕业设计分批实施。根据毕业课题特性、学生发展目标等,毕业设计工作分三批实施,尽量满足老师和学生的不同需求。1、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末启动第一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季节性(暑期)要求比较严格的涉农题目,实行老师申请开题、学生自愿选题的原则。指导老师在学期末向学院提出开题申请,学院批准后选题公告,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题,毕业设计的实验环节主要在暑期进行。本批学生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实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以及毕业论文撰写,第四学年其他时间的主要精力可放在考研或就业方面。2、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初启动第二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实行学生自主命题和自愿选题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自主命题的学生,可由学生自行联系指导老师,亦可由学院根据命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为学生配备指导老师。本批学生第四学年第二学期主要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可在签约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以便更早地熟悉工作岗位。3、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初启动第三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第一学期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实行学生自愿选题和校外导师负责的原则。对于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且已确定导师的学生,可申请在硕士研究生录取高校进行毕业设计,提前熟悉研究生导师的课题方向。学生的研究生导师可聘为校外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院为学生指定校内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及答辩工作。(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1、学生选题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科学合理调配环节。系部通过日常课程教学环节,一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等方面较为熟悉,而团委通过学生管理,一般对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较为熟悉,系部和团委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合理调配学生选题,倡导学生互帮互助、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2、尝试毕业设计指导双师制,即为毕业生配备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多学科交叉与行业相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毕业设计融合新工科,提高课题的创新度和实施成效,而且有利于指导老师自身业务水平提高。3、摒弃形式,重在实质,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鉴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以及不同类型选题实验节点时间不一,系部不再统一组织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由指导老师根据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自行确定检查时间,并组织检查报告会。(三)毕业答辩。根据毕业设计的选题特性,由指导老师提出答辩形式申请、系部答辩小组研究确定,可以使用PPT现场演示答辩,也可以采用实验展示答辩、成果验证性答辩等多种形式。对于2020届毕业设计,学生若无法在答辩时间返校参加现场答辩,可采用网络视频答辩的形式进行,不具备网络视频答辩条件的学生亦可申请采用答辩小组综合评定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单位的过渡。全面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重视该环节对于培养具有个人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新工科”学生起着关键作用。加强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实现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选题形式个性化、团队配置科学化、内容现代化、过程检查可控化、答辩形式多样化,可有效保障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

农业大学现代教育范文篇10

(一)实验教学团队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四年间,中心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1人,博士10人,专职实验教学及管理人员5人(其中4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晋升为教授,11人晋升为副教授,中心师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团队教学科研实力明显增强,教学理念日益先进,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二)实验教学条件显著改善,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更加合理。中心新建1个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2个开放实验室(形态学开放实验室、微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购置了教学中所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构建了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基础教学试验平台。遵循经典与现代实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原则,中心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1],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比达到50%以上,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由其自订方案、独立完成的自选实验和自拟实验,致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2]。(三)实验教学的网络化、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不断丰富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新建了“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四年来中心对网站内容不断进行更新维护,丰富网络资源,实现了实验教材、实验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科研成果资料等资源网上共享。

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中心着眼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施行“二维度、三层次、四结合”的本科生实验教学体系。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前提下,以增强动手能力和提高创新意识为目的,实现“厚基础、重能力、强素质”的培养目标[3]。(一)二维度。建立了实验室教学和校外大实维的实践教学体系。除建设六类基础教学实验室(生理生化教学实验室、植物教学实验室等)满足五个模块(生理生化教学模块、遗传学教学模块等)的实验教学外,中心还建立了十余个校外实习基地(河南新乡万仙山教学实习基地等)满足教学及毕业实习的需求。(二)三层次。分别是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基础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结合平时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教师检查实验结果并进行点评。实验结果及报告撰写评分占课程成绩的10%。如本中心开设的植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以基础验证性实验为主,充分运用课程知识设计一个较复杂的综合实验。实验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由教师评分计入期末成绩。此类型实验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总结经验,逐步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研究创新性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实施个性化培养。这种开放式和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能使学生真正感受科研氛围。通过开放式教学,学生的专业知识上升到更高更宽的层次。(三)四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室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学生在了解并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实验教学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开放性实验项目与导师科研课题相结合,深化学生实验内容。

三、教学方法改革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采取研究式、启发式、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学中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统一。(一)应用先进教学技术。中心建设了生物学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实验室、数字切片扫描与应用系统、数字化标本教学实验平台,部分实验室还配有多功能教学演示屏等设备,每个教学实验室均配备了教学电脑及投影仪,所有实验课均配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包括每门课程的自制多媒体课件),在实验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二)强化综合性实验。将原本简略的技能性、知识性实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探索性试验,学生既能掌握基本技能又能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4]。如传统植物学实验中,植物有丝分裂及根、茎、叶结构的观察为4个实验,若全部进行过程性实验需做4次石蜡切片,过程太长。现整合成一个综合性实验,让学生播种不同植物的种子,然后分别取根、茎及叶固定进行石蜡切片,再对切片进行特殊染色,最后再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根、茎、叶的结构。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石蜡切片的技术,又强化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三)采取讨论式教学。提前布置实验计划:让学生充分查阅资料、制订计划,做到胸有成竹,敢于发表意见,与老师互动讨论。强化讨论式教学:学生预习并非简单浏览实验指导书,而是由教师预先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四)积极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以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计划为载体,以中心各类开放实验室为平台,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初步研究,开展创新性工作。对于设计性实验,教师提供实验题目和基本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即可进行实验。课外创新模块鼓励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特定领域探索,学生在实验室从事课外作品设计和创新实践等活动时只需网上预约登记。该模块没有固定的题目,选题来自教师的教改项目、科研项目和学生的创新基金,以公修课的形式供学生选择,并计学分。(五)鼓励自我设计实验。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实验模式,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参考书或网上资料自行提出实验课题[5]。学生掌握主动权,自主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辅助性指点,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六)灵活考核体系。考核方式因课程而异,对于大课时的实验课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中心坚持实验课单独开课,单独评定成绩。实验课程考核除书面考试之外,另增加实验操作技能单独考试。由于单独考核操作计入课程最终成绩,使学生对实验环节更加重视,实验技能得到实质性提高。对于未单独开课的实验课程,中心更加注重以下两方面考核:首先,强化研究性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学生将重点放在结果分析与讨论上,探讨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实验结果的缘由,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改进方法。其次,规范考核机制,注重能力考核。考核方面除坚持原有实验报告的形式外,增加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完成综合性实验能力的考查,最后汇总评定出综合成绩。由于该种考核方式能检验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四、实验教学中心的服务与示范作用

(一)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研究水平显著提高。中心每年培养生命科学类本科生近10000人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人次以上。学生综合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多名同学获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家、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同时孵化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和成果,为中原经济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依托中心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招生形势好、就业率高,就业趋向为5∶4∶1(50%考取硕士研究生,40%直接到企事业单位就业,10%出国留学或考取公务员)。四年来,中心圆满完成各类实验教学工作,主编实验教材3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教研论文12篇,依托本中心的《植物学》省级精品课程升级为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心教师承担了863和973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2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92篇,其中在PNAS、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Protocols、Diabete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近100篇。(二)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上具有示范作用。1.中心实践成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具有示范作用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河南省肩负我国的粮食安全。中心始终面向河南“三农”问题,立足河南农业主战场,培养科学研究和多层次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中心每年为河南乃至全国输送了近万名实践应用性和科研创新性人才,许多农业科研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此外,中心还支持、推动了河南省8个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多途径服务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其效应已向周边地区辐射。2.在实验平台开放式管理上具有示范作用新建的宏观和微观领域两个开放实验室,每天开放14h,基础教学实验室和学科实验室采取定期开放和随时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大型现代化仪器预约开放,在严格执行学校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开放形式多样化,增大受益面。一方面,学生可在开放实验室中进行各种自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身科技创新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6];另一方面,其他高校或社会机构、个人等可在办理相应手续后进入实验室或使用相关设备开展研究工作,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尤其是中心大型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对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实验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增强了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

五、结束语

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项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和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教学改革工程,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申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起,不断创新改革,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显著成效,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知识扎实、科研素养好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为河南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其他高校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高东锋,李泰峰.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回顾、总结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5.

[2]严薇,王振中,张波,柴毅.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0):151-154.

[3]李祥,赵世杰.开放大型精密仪器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6,19(3):201-204.

[4]刘加彬,熊宏齐,孙岳明,魏永军,胡凯.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和发展机制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140-143.

[5]倪春林,刘英菊,杨乐敏,周武艺,黄鹤,董先明.农科特色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6):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