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4:02

慕课建设论文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线上教学;慕课;直播授课;毕业设计

2020年伊始,我国突发黑天鹅事件——肺炎疫情。受疫情影响,所有大中小学的教学活动转为线上运行。从最初的忐忑怀疑,到变通适应,高效方便的线上教学方式已经赢得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和欣然接受[1]。2020年春季学期的教学任务是《操作系统》课程,如何保证线上教学效果不掉线,学生在家上学也能达到在校上学的效果呢?结合多年的线下教学经验,灵活使用线上教学手段,目前看来,达到了预期目的。

1《操作系统》课程的线上教学方式

1.1教学平台选择。《操作系统》课程的线上教学平台采用“QQ群+智慧树慕课平台+腾讯课堂”的组合方式,各有各的用处,互为补充。每年教学任务下达后,教师都会建立一个QQ群,将教学班学生组织在一起。QQ社交软件几乎每人都有并且日常在线,接受程度高,其在线上教学中的用处是可以上传分享电子版教材、PPT课件、作业、实验指导书等文件,可以解答和讨论疑问,可以广播通知每位学生,征询学生意见或做简单调查时可以采用群投票群接龙等[2]。例如在学期开始前,通过群投票调查学生的电子设备和网络情况,结果显示:由于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手机,且随身携带回家,网络情况也普遍较好,具备线上教学的硬件基础。得益于省级质量工程和校级质量工程的项目建设,华南农业大学数信学院操作系统课程组刚好在2019年秋季学期完成了在智慧树平台上的慕课制作,所以线上教学的慕课平台首选智慧树。在制作慕课视频时,每章分5~8个核心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制作一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然而这些慕课只是课程的“骨干”内容,还需要大量的“肌肉”内容才能构成完整的《操作系统》课程知识体系,所以仅靠观看慕课视频是不能算作学习完或学懂《操作系统》的。大量的非核心内容和教师详细讲解还要依靠直播教学。除了慕课外,智慧树平台在作业、测验考试等方面提供了便捷独到的功能。最常用的两个直播教学平台是钉钉和腾讯课堂。钉钉作为一个专用学习软件,学生平时应该不大会长期登录和在线,那么教师发在钉钉群的通知可能不会即时传达到每位学生,不过钉钉比腾讯课堂优势的是可以下课后马上生成回放视频和作业。由于已经建立了QQ群,学生基本都会长期在线,同时考虑到全国中小学生都采用钉钉,为避免服务器负荷过重导致的卡顿,故采用腾讯课堂作为直播上课用的软件。腾讯课堂在下课后24小时内生成课程视频,虽然慢一点,但还可以接受[3]。在确定教学平台之后,教师先熟悉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题库、作业、测验、学习进度跟踪等功能,然后再和学生用腾讯课堂试课,熟悉考勤、签到、举手上台发言、讨论等功能[4]。试课时间特意选在网络(应该)最拥堵的上午一二节课,意在检验所用网络的速度,结果显示腾讯课堂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和网速普遍较好,仅少数学生反映偶有延迟。1.2线上授课过程的实施。线上直播授课主要采用腾讯课堂。每次上课前一两天,先在QQ群中预告下次课要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先在智慧树平台上观看慕课视频作为预习,对要讲授的重点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上课前10分钟,作为预备铃把腾讯课堂邀请码和链接发送到QQ群中。上课时间到,在腾讯课堂中“分享屏幕”开始上课,教师电脑上的PPT演示、视频播放、代码运行等所有操作学生都即时可见。由于学生面对自己的电脑,看得清听得明,所以比传统教室上课时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更佳。但是教师面对电脑屏幕讲课,缺少在传统教室时面对数十名学生的现场感,无法即时通过学生表情和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防止教师“自言自语”以及增加师生互动,可以将腾讯课堂的“讨论框”置于最前,课上穿插小问题时学生抢答答案,有疑问时即时提出,教师看到后马上解答。这种方式反而比传统教室的互动能力更强,因为现在的学生在文字互动时很活跃,但在教室里面对老师时却“腼腆寡言”的现象较普遍,而且传统教室里提问时一般只有前排学生的回答能被教师听到并点评,线上则没有这个限制。如果需要考勤是否学生迟到或旷课,可以在上课时随时“导出成员列表”,也可以设定90秒的“签到”时间。下课后的“考勤记录”功能里,还可以看到学生进入退出的时刻、在线上课的时长、观看回放视频的时长等等。腾讯课堂提供的这些小功能比以往线下教学时节省了大量点名和签到时间,同时更加准确精细。传统教室有一项独特的功能,就是可以板书推导算法过程。怎样在线上授课时将板书内容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呢?采用的方法是利用PPT的动画功能,事先做好推导步骤,播放+讲解同步。例如以往在讲授“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小节时,对于wait()和signal()操作实现进程互斥以及wait()操作顺序颠倒可能导致进程死锁等内容,总是要一步步板书推导并发进程伪代码的执行过程。线上授课时事先做好替代板书PPT,逐步播放并讲解流程,学生很快即可理解。1.3作业和随堂测验。作业和测验主要采用智慧树平台。传统线下教学时每章需要留作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和巩固本章知识,教师批改时可以掌握学生易错的知识点,点评时可重点讲解。线上教学无法上交纸质版作业,只能变通适应。开始时是让学生做完纸版作业之后,拍照上传给教师,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数据量巨大且批改不方便。后来改在智慧树平台上建立“翻转课堂”,在“作业考试”栏目里留作业,并设置提交的截止时间。学生提交作业时可以直接键盘输入文字,如果是必须画图的解答,可以上传手画图的拍照图片,和线下教学时的作业模式差别不大。华南农业大学要求每门课程必须进行至少两次的随堂测验,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线下教学时是采用纸质试卷的方式,线上教学的测验同样转移到智慧树平台。教师先设置题库,以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为宜。然后新建考试,从题库中抽取若干题,设置分值和开始结束时间。学生提交之后即时判分。智慧树会自动给出考试分析结果,包括分数分布、各题得分率等。那些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就是最难理解或者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重点讲解。由于在智慧树上组卷很容易,所以将原定的每学期两次随堂测验,改成了测验六次,每两章一次测验,可以起到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预计在将来恢复线下正常教学之后,随堂测验仍然会采用在智慧树平台进行这种形式。1.4督促学生学习。虽然计算机专业在华南农业大学属于高考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学生的领悟能力、学习积极性、活跃程度普遍较好,但难免会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较差,需要教师的外界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线下教学时可以直观观察学生的听讲专注情况,通过点名、提问、作业、测验成绩等反馈来督促学生学习。线上教学师生隔空互动,除了尽量用风趣的语言和比喻把难理解的操作系统概念和原理讲解得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督促手段:在授课时穿插小问题,然后随机点名,学生文字或语言回答;增加作业和课堂测验的次数,加大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迫使学生及时复习教学内容;在课程群中把一些共性问题公开讨论,勤奋好学的学生一般会活跃参与,以此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智慧树的学习进度统计功能督促学生学习。例如下面是在QQ群中公布智慧树慕课的学习进度后台统计图(左图)、表扬了学习认真的同学并宣布奖惩措施,一周后再次统计的学习进度图(右图),二者对比明显。1.5线上教学相比于传线上教学相比于传统线下教学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有以下几个优势:(1)打破时空限制,随时可以进行。特别是腾讯课堂等平台的课堂视频“回放”功能,不仅可以为网络不顺畅时不能在线听课的学生提供后备保障,而且可以让学生复习时对难点反复观看,也可以让教师把自己的讲课视频下载下来,自己观摩可以发现以前不自知的讲课习惯和缺点,有意识地加以改进。(2)师生互动更容易。现在的学生在网上虚拟社会比在现实社会中活跃敢言,以前教室上课时教师有意互动,仅几个前排同学参与互动,效果不好。反而是现在线上教学时的QQ群和讨论框中,没有面对面的社交压力,学生活泼很多。(3)学习进度统计、测验成绩统计方便、直观。各种教学平台基本都有学习进度统计功能,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线测验功能非常有用,特别是根据得分率准确判断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掌握比较薄弱,这是线下测验不能比拟的优点。(4)以往学期经常遇到清明五四等等放假,导致不同教学班进度不一致,如果补课还要协调时间、教室、审批等问题。线上教学时也遇到清明放假问题,解决方法很简单,另外一个教学班上课时,被延误的教学班(该时间段刚好没课)跟着一起上即可,根本没有教室容量、不同校区通勤等限制。如果时间冲突就找该班无课时间段单独补课即可。

2线上指导毕业设计

高校教师在春季学期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以往流程是: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后的两三个月内先设计开发毕业设计的程序系统;然后春季学期开学后的两周内,带笔记本电脑来教师办公室检查系统功能是否齐备、工作量是否达标等,修改补充合格后可以开始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初稿交教师检查,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学生修改,再检查再修改,多轮修改后定稿;教师评阅毕业论文,同时学生准备毕业答辩;毕业答辩时分成答辩小组,其他教师提出问题和意见,学生回答并在答辩结束后根据意见修改毕业论文,最后提交终稿。由于疫情影响不能返校,面对面的检查程序、汇报进度、修改论文等无法进行,只能转为线上。在确定所带毕业生之后,建立一个QQ群,不仅方便群发通知和共享文件,而且便于线上检查程序。学生发起“分享屏幕”,即可和教师进行视频和音频交流,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电脑上程序的运行。最大好处是随时可进行且节省通勤时间,避免了以前学生忙于春招考研考公实习、教师上课开会等时间冲突的矛盾,比以往流程效率高很多。修改毕业论文亦是如此,学生发来电子版初稿,教师直接在电子版上批注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返回也易于看到修改是否达到教师要求。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最后一个环节,同样可以在线上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每个答辩小组包含约20个学生和5位教师,同时登录视频会议平台。答辩学生“分享屏幕”即可演示其答辩PPT或程序,教师利用发言功能即可提问。除了没有聚集在同一间教室,答辩过程、效果与以往没有太大区别c

3结语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改革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选修课。课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建筑内部的给水、排水、消防、雨水和中水等系统的具体组成及设计计算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的给排水系统,明晰生活污水产生和收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水循环的过程。课程涉及较多的设计计算,可以拓宽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同时它也是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的三大课程之一,可为学生毕业后参加相关的考试打下基础[1]。但是随着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调整,本课程可以安排的学时数较少,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所能讲授的知识点非常有限。而且有很多设计计算内容,传统课堂的讲授也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难有效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教学成为了教学的新形式,可以和传统线下教学互为补充。本文在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一些可行设想,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线上教学经验总结

1.1线上教学的类型和优缺点

主要的线上教学类型有: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微课、直播课程和各大高校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等。虽然不同类型的线上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线上教学存在的优点有[2-3]:(1)学习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安排学习内容;(2)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和多样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各种名校的教学资源;(3)方便的回放功能,学生遇到没有明白的知识点可以重复的回放学习;(4)较好的互动氛围,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直接,更加便利。当然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1)学习的自由度对不自律的学生来说会存在很大问题,很可能会出现学生挂时长、沉溺网络等现象;(2)线上教学缺少线下教学的仪式感,时间长了以后会形成学生上课散漫等现象;(3)线上教学的感情交流较弱,过分强调了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品格的教育。

1.2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总结

疫情期间的教学实践,使广大老师第一次接触了线上教学。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线上教学中,采用了慕课和直播教学结合的模式[4-5]。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每次课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讲上一次课所学到的设计计算的作业内容和接下来要学习课程的重点,第二个课时让学生自己看慕课里面的建筑给排水各系统组成介绍和设计计算例题。同时,在慕课里面设置讨论和作业环节,其中讨论部分是让学生分享自己家的相应给排水系统的图片,而作业环节则是相应系统的具体设计计算题。随着教学的进行,发现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在每个系统的讨论环节,大家都晒出了自己家的相关系统的实物照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做设计作业的主动性也非常高,参阅各种规范,经常在学习群里讨论参数的选取。加上直播课堂内讲解作业,为学生答疑解惑。这门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结课论文成绩,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包含直播课堂的考勤记录、慕课学习的时长记录、慕课中讨论的次数和课后作业成绩等。而结课论文的内容则是介绍学生自己家里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并结合课程学习的设计规范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造方案。从学生提交的结课论文里可以看出,学生都很用心去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改造方法。有些同学甚至要和家长商量,要进行真正的改造,解决家里给排水系统一直存在的问题,提升居住体验。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和结课论文的批改,以及平时的讨论交流,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相比于传统课堂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学生对教师评教成绩提升了3%,说明学生也非常认可课程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优点多多,但也还是有所不足。虽然直播课堂起到了部分线下课堂的作用,但还是不能取代线下课堂,因为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的实时状态,没有太多直接的情感上的交流。如果将直播课程改成线下课程,同时更好的结合线上课程,预期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线上和线下教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如何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克服缺点是当今很多教师去研究和探索的热点,由此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当然这个混合教学模式也因为不同的学生类型,不同的实现条件,分成了以下几类:(1)面向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的,线上自学,线下翻转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培养学生在掌握线上教学内容后的应用和实践能力。(2)面向短学时课程的,线上线下知识互补模式。现实中有很多短学时的课程,单纯课堂教学,能教授的知识点有限,线上课程成为了线下课程的有效补充。环境工程专业中《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学时较少,课程内容较多,且涉及较多的设计计算,需要把以上两种混合模式进行进一步融合。借鉴线上教学的经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进行如下安排[6-7]:(1)划分线上线下讲授知识点。线上教学内容主要是简单的理论及概念和设计计算例题;线下教学内容主要是比较难的理论或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以及设计计算的作业。教学顺序上,每次线下课程讲解上节课程的课后作业及下节线上课要学习的理论和概念的重点难点。这样的教学安排,既包含了线上线下知识互补,也是某种程度的线上自学和线下翻转。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同时也弥补了学生线上课程抓不住学习重点,不理解难点等问题。(2)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平时成绩不仅仅包括线下课堂考勤、慕课学习的时长记录、慕课中讨论的次数和课后作业成绩等,在课后作业中还包含一次课堂展示。通过分组调研某个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利用2学时的线下课堂时间进行分组展示。课堂展示的成绩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打分组进行打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3)畅通课程交流渠道。除了利用慕课平台的讨论部分进行交流讨论外,充分利用课程微信群及线下课堂进行交流讨论。弥补单纯线上教学情感交流弱等缺点。(4)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线下课程教学中,结合相应的课程内容,巧妙设计课程思政点。如讲到建筑消防系统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安全教学,提升学生的火灾防范和逃生自救能力;讲到建筑中水系统时,可以进行节水教育,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通过线下教学,弥补了线上教学中有所欠缺的思政教育。

3总结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弥补课程学时过短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适合应用在工科偏设计计算类课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为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郭艳,李红环.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5(15):150-152.

[2]傅丽,梁红莲,赵娣,等.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0(01):110-112.

[3]高娅,田凯茜,龙妍,等.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情况的调研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4):94-95+107.

[4]刘全忠,李彪,郑智颖.基于MOOC+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20(47):93-94.

[5]蒲东兵,孙英娟,陈阳,等.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10):149-154.

[6]项响琴.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程序设计“金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1):180-181+191.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慕课;经济学

一、引言

对地方本科高校来讲,商务英语教学困难主要在于,学生对于商科类知识兴趣缺乏、理解生硬。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设立于20年,属于较早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之一。经过多年教学发现,要解决专业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实现。自2年慕课兴起,就引起了广泛关注。20年5月,教育部召开了网络开放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研讨会;5年4月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5〕3号),提出慕课建设需秉持“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针;年4月,以“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的中国慕课大会在京召开,总结了中国慕课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建设方案,并《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据统计,我国已有120门慕课上线,超过2亿人次学习慕课,万名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堪称世界第一。那么,能不能通过在线慕课建设,推动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呢。按照这个思路,商务英语系组建了教学团队,选取大学低年级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导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聘请专业制作公司进行录制,最后上线到主流在线课程平台,供国内各高校使用。

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授课对象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大一或大二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几乎没有任何商务知识的储备。因此,课程以传授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为目标。相对于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开设的同名课程,在内容上进行精简,选出最实用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进,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公式和图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学进度方面,考虑到还有管理学导论和国际商法导论等基础课程,授课时间安排为1个学期,共18周,每周2学时,总共36学时。

(二)授课语言

授课语言的选择是课程建设的第一个难点。如果用中文讲授,教师讲起来轻松,学生听起来也轻松,但这并不符合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根据最新发表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要不断夯实语言能力,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着力培养商务能力。这3类能力中,语言能力是核心,商务能力是重点,学习能力是目标。既然《指南》确立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语言能力的核心地位,建设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慕课,理所当然应该使用英语作为授课语言。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到底应该用双语教学还是全英教学。全英教学是指,除了使用英文教材外,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包括英语讲授、英文板书、英文教学软件、英语答疑,也需要学生用英语提问和应答、用英语完成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作业、考试和毕业论文等。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讲,学生语言基础一般,传统课堂教学中,除个别拔尖学生能够适应全英教学,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吃力的。因此老师大多采用双语,主要教学语言是英文,对于比较难的概念和技巧用中文辅助讲解。慕课教学是否也是这样呢?能否通过反复观看解决语言难的问题?根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亮星老师的研究,对大部分中国大学生而言,英语语言的熟练水平和技能构成了他们学习全英慕课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如果采用全英慕课教学,学生仍然会感觉吃力。考虑到慕课与传统课堂不同,单个视频的时长不宜太长(一般以6-分钟左右为宜),双语字幕要比双语授课的效果更好。

(三)教材

教材的选择是第二个难点。西方国家在经济、管理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较为前沿,因此经济学慕课建设教材应首选英文原版教材。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原版材料掌握地道的英文专业术语;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取比较前沿的商务知识,与国际接轨。但是,考虑到课程思政因素,原版教材可能存在违规内容。选择国内出版社引进的原版教材,基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7年版的曼昆著经济学原理(第6版),就比较符合要求。此外,慕课教学涉及的图片、音频、视频也要进行仔细筛选,既需要保证语言的地道,又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四)教学方法

第三个难点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指南》,商务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挑战精神。相比英语专业教学来说,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更复杂,要帮助学生完成普通英语语言技能向商务英语技能的转化,而不只是语法层面的语言教学。学生除了要积累商务基本词汇和背景知识,还要掌握在商务环境下的语言沟通技巧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于比较难的商务单词、术语和概念,如果单纯用讲授法,效果并不好,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长期发展下去更是有可能导致厌学。案例教学和任务教学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他们同样适用于经济学慕课教学。讲解的同时通过布置任务和分析案例对知识进行巩固,效果还不错。一项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贸易、物流、教育三大行业。那么,选择这些行业相关的案例或者任务,就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也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三、建设过程

(一)前期准备

录制视频之前,首先要确定教学团队。既然是英语授课,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所以团队人员选择首要标准是语音清晰标准,然后才是具有商科专业背景,有较多商务知识储备。另外,有信息化教学经验、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教师也可以优先考虑。确定团队之后,就要根据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方法制订大纲和教案。教学大纲和教案是对课程的总体规划,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以及重难点,完成了这个工作,就可以开始PPT制作以及脚本的撰写。优秀的PPT设计可为视频的录制打下良好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PPT风格以清爽简洁为佳,配以各类图表、音频和视频,能够生动呈现各种经济学概念。脚本是教师在讲课时要讲述的话,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严格和详细的脚本,即讲课时的每一句话都写在脚本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语言组织严谨,逻辑清晰,不容易出现口误、忘词和卡顿现象。另一种是大纲式脚本,把课程内容分成若干段落,仅列出每一段落的讲课要点,但要在必要的位置列出何时进行文稿演示、视频讲解和图片讲解等素材的展现。此方法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讲课内容更加生动吸引人。对于经济学慕课,大纲式脚本并不合适,因为课程本身的难度不小,即使授课教师在录制前花大量时间熟悉课程内容,如果只看大纲自由发挥,录制时还是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增加后期制作的工作量。

(二)视频录制

慕课录制风格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以演示文稿播放为主,伴随同步讲解语音,教师并不出镜;第二种是演示文稿与教师同步录制,教师影像出现在PPT空白位置,一边看摄像头一边讲解课程内容;第三种是将教师影像穿插在演示文稿的讲解中。对于经济学慕课来说,第三种方式更好。先录制教师讲课影像,再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PT,这样解决了教师一心二用的困扰,教师可以专心讲解课程内容,并自由调整演示文稿的出现时间。

(三)后期制作

录制完视频,慕课建设算是完成了一大半,后期制作主要是对视频中的错误进行修正,加入必要的素材和动画,丰富教学表现方式等。前期工作做得越到位,后期需要修改的内容就越少。此外,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慕课制作团队,除了能保证课程质量,也能够缩短后期制作时间,提高课程制作的整体效率。

四、应用与推广

在得到完整的慕课视频后,还要选择合适的平台把视频出去,并且安排学生进行学习。考虑到慕课的未来推广,应选择国内比较知名的在线课程平台上线课程,如:网易和高教社运营的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运营的学堂在线、上海卓越睿新运营的智慧树、外研社运营的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等,以及各地方政府牵头的在线课程平台。以重庆地区为例,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作为市教委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集成本科高职0余门部级课程以及大量的公共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该地区余所高校、5.6余万在职教师、0余万学生提供数字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服务。这些优秀平台学生数量众多,都能为课程的推广和使用提供有力支持。确定了上线平台,各高校之间还可以相互合作,跨校选课,将优秀课程共享给更多的学生。

五、结语

作为一个跨学科专业,商务英语既要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要教会他们商务知识,这并不容易。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可以通过建设线上慕课,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形成符合信息化时代特点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已经上线了超过1万门慕课,但授课语言绝大多数是中文,商务英语课程只有不到0门,对于开设了该专业的近千所高校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各高校需要共同努力,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商务英语在线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

[2]王立非,崔璨.落实《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推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J].外语界,0(3).

[3]郭桂杭.商务英语专业有效实施商务课程全英教学的策略刍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7,18(5).

[4]刘亮星.影响中国大学生全英慕课学习的障碍因子及其对策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7,37(2).

[5]严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J].外语界,0(1).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4

一、汉语教学慕课的总体情况分析

我们搜索了coursera、学堂在线、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汉语慕课,发现截止到2018年11月已有26门③课程上线,制作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等。详细数据见表2。汉语教学慕课2014年开始在coursera上线,最早的汉语慕课是北京大学的“汉语入门”,自2014年以来,陆续有26门慕课上线,其中2018年新上线的课程最多,达到9门,是有汉语教学慕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慕课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目前上线的26门慕课,可以分为四大类课程:语言要素类课程、汉语综合类课程、专业汉语类课程和HSK专项课程(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语言要素课主要集中在语法课上;专项课程主要专门为HSK设置的课程;专业汉语课程主要是商务汉语课;综合汉语课程最多,主要是初级汉语教学课程,其中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课程有6门。上述四类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有较为清晰的界限,语法类课程是属于语言知识类课程,商务汉语有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HSK课程主要围绕HSK大纲展开,而汉语综合类课程具有第二语言(外语)教学课程的代表性特征,是语言教学类课程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面向零起点学习者的基础汉语课程为分析对象,一是因为这类课程是典型的第二语言教学类课程,同时这类慕课数量较多;另外这类课程教学内容相近、同质性强,具有可类比性,所得出的分析结论,具有代表性。

二、初级汉语教学慕课分析

在六门汉语基础课程中,本文选择四门面向零起点学生的汉语慕课作为考查对象,这四门课程是:北京大学的“汉语入门”、清华大学的“清华对外汉语”、北京师范大学的“汉语初级口语”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功能汉语速成”。这四门课程中,“汉语入门”和“清华对外汉语”是2014年推出的早期汉语教学慕课,这两门课程2018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是汉语教学慕课标志性课程。另外两门是2018年新上线的初级汉语慕课,四门课上线时间间隔4年,对比分析能够发现汉语教学慕课的发展趋向。“汉语入门”目前正在coursers平台上正处于开课期,“清华对外汉语”慕课目前在华堂在线上是自主模式。“汉语初级口语”目前在学堂在线平台上开课,“功能汉语速成”目前在中国大学MOOC上正在开课。四门课程的设计者或主讲教师都是既有学科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的专家型教师,这四门慕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设计者(授课教师)对汉语教学的认识。我们分别在coursera、华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注册了上述四门课程,考察了课程的构成模块和组建逻辑、视频内容、练习及测验,分析了学习者论坛中的讨论主题及讨论帖。通过对这四门课程分项考查,我们发现这四门课程的组构方式基本一致,结构化程度较高:主体由视频,练习(测验)、论坛三个版块组成。学习内容是一系列相关联的日常生活常用的话题,比如自我介绍、谈饮食、谈爱好等。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四门课的模块,对其中的视频和练习部分进行了重点分析。我们发现四门课的视频组构模式基本相同:包括展示语言项目(对话、表达方法等),然后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最后举例练习这一语言现象,也有的慕课附加情景模拟视频。详见表4。上述四门课程,都是面向汉语零基础的学生开设的,以话题为纲,教学内容基本一致,但每一课内部的构成不同,“汉语入门”、“清华对外汉语”和“功能汉语速成”是纵深向组构:复习旧课———学习新课———练习。而北师大的“初级汉语口语”是并列性组构:每一课由会话、语音语法、汉字、文化知识并列组成。在视频长度上,“初级汉语口语”的视频长度为10分钟左右,而其他三门课的视频在4分钟之内。“清华对外汉语”和“功能汉语速成”有真实情景模拟对话,“清华对外汉语”在真实情景模拟部分设有“汉语学习小贴士”部分,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交流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下面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交互形式三个方面对四门初级汉语教学慕课进行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反映在课文的讲解和练习部分,在汉语教学慕课中,教学内容主要反映在视频中,练习测验部分进一步强调了课程的重点内容。上述四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同质性强,但在学习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汉语入门”的内容包括初级汉语对话、语音语法知识;“清华对外汉语”在汉语初级对话、语音、语法知识以外增加了汉字知识;“初级汉语口语”教学内容比较全面,语音知识、语法知识、文化知识、汉字知识内容丰富;“功能汉语速成”的内容包括初级对话,语音语法知识以及模拟情境对话。四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3个特点:1.重视基础汉语知识,特别是语音、语法知识。2.重视口语表达,课文都是以对话方式呈现的。3.除“汉语入门”不学习汉字以外,“清华对外汉语”、“功能汉语速成”和“初级汉语口语”课程中都包括汉字学习。在练习、测试部分,题目的形式都是客观题,评价方式是平台自动化评分。有听录音,选择正确的声调、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情景完成对话等题目,多为感知型的训练,运用型的练习较少。练习的内容主要是对视频中学习的语言知识进行复习,课程设计者希望通过练习,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加强记忆。测验的目的在于测试学习者对于特定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非是沟通技能。从课程内容和练习内容、形式上看,这四门初级汉语教学慕课相似程度较高:首先学习汉语基础知识,然后通过练习和测试强化学习成果。(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汉语教学慕课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是课程设计的灵魂。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一定与课程设计者主观设定的教学目标一致。我们可从课程内容、课程安排以及练习内容的综合分析上,客观地了解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经过对四门课程的考查我们发现这四门汉语教学课程在视频中进行展示、讲解、示范汉语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然后通过练习和测试来强化知识的获得,反映出课程设计者希望学习者理解基础汉语句法、语音,了解汉字和文化习俗,记忆和理解初级汉语的常用对话。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这四门汉语教学慕课的教学目标,在认知领域处于记住和理解层次,布鲁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在这六个层次中从下到上是一个从低阶思维能力向高阶思维能力转变的连续体。其中回忆(Remembering)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理解(Understanding)指从包括口头、书面、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⑤(洛林安德森,2009)。教授陈述性知识的课程,比如语法知识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于记忆和理解的认知层次,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输入、存储新语言信息和对原有记忆的简单提取,而是根据认知图式和当前的教学活动进行重新建构,这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再创造⑥(刘壮,2005)。因此语言教学课程在认知领域应该达到“应用”的层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具有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⑦(赵金铭2008),语言课程应该通过教学活动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初级汉语课程而言,培养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更为重要。线下的语言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口语交际模拟活动,学习者之间协作完成真实的任务,教师及时做出反馈,学习者在反复练习、对反馈调整之后,达到语言应用的目标。目前的汉语教学慕课的教学目标还未达到促进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层次。(三)互动模式分析。互动是教学方法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课程设计者对学习的认识,交互是任何一种学习环境(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步\异步在线教育或者混合式模式)中的基本要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现,第二语言的高度互动是学习者获得语言的关键,最有效的高度互动又来自系统科学的任务设计、教学组织及实施⑦。与传统的网络教学课程相比,慕课的特点是平台能够为学习提供互动和反馈支持,基于平台技术,课程设置了论坛(讨论区)供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进行互动。在上述四门课程中,都有讨论版块,“清华对外汉语”和“汉语初级口语”除讨论区以外还设有Wiki板块。“功能汉语速成”讨论区设有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留学生讨论区、对外汉语教师交流区五个子版块。四门课程的讨论区中,“汉语入门”的论坛中内容比较丰富,目前可以查到4年以前的讨论帖,有教学助手回答学生问题、批改学生的作业,也有学员的互评的内容。比如第三周的论坛中有135条主题帖,发帖时间是2014到2018年10月15日,论坛中的主要内容是询问与本课学习相关的问题,反馈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有社区助教解答问题、批改作业等,互评、提问、回答都是以书面的方式进行的。目前学堂在线平台上的“清华对外汉语”是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相对分散,没有统一的学习进程,论坛上的内容几近空白;正在开课的“汉语初级口语”和“功能汉语速成”论坛上的内容也相对较少。总的来看,四门课程中“汉语入门”论坛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及学习者和助教之间互动相对比较活跃。但其互动内容也多属于提供书面答案、学生书面作业反馈等内容。其他三门课程同伴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都比较少,慕课平台的技术优势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挥。而在反馈部分主要是基于机器自动评分的反馈形式,或者由助教、老师提供书面答案。穆尔⑧(1989)按照远程教学的特点,把远程课程的交互方式分为三种: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互动、学习者和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和教师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及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被称为社会性互动。现有的汉语教学慕课的交互方式,主要以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交互(自主学习)为主,社会交互性不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对于知识型课程较为合适,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匹配度不高。作为语言教学慕课,课程设计上应根据二语习得规律,安排教学活动。语言习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在第二语言习得模型中,语言从输入到输出包括五个阶段:感知输入、理解输入、吸收、融合、输出,输入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输出⑨,其中互动反馈是学习者重要的知识来源,在互动过程中,经过协商、重述和反馈才能吸收和融合新的语言知识,才可能转化成输出,从目前的四门汉语教学慕课看,交互模式比较单一,过程性反馈活动设计不足。通过以上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交互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汉语教学慕课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知识的呈现、讲解、示范形成刺激,学生通过选择答案对刺激源作出反应,计算机根据答案给出提示予以强化⑩,课程中体现的主要是认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三、汉语教学慕课的思考与展望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慕课;公选课;规范化管理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的公选课一直处在比较尴尬的地位,教师上课的热情度不高与学生选课积极性很高形成了较强的反差。同时,学生选课时热情较高,但上课后随着课程的进行收获却较少,导致出现心理落差。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日常授课工作量较大,没有充沛的精力去开设公选课,大部分公选课开设的时间不在正常授课时段,比如晚上或者周末,影响到教师第二天的教学和生活。因为开课教师人数少,学生需求量大,往往一门课开放选课时几秒钟就报满,而部分教师开课后,又因缺乏完善的教学过程评价,无法区分不同专业学生,所以,一些公选课被戏称为“鸡肋课”。因药物分析慕课建设需要,笔者开设了该门课程的公选课。慕课授课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其主要学习方式为线上学习,学生突破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每节课的时间也比传统教学时间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不过,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不在教师的监督管理之下,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通过挂机完成学习时间,而其实并没有学到知识;或者通过别的学生代学,完成任务[1]。针对这些情况,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通过两个学期在公选课中进行慕课实践,课程组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学生的目标主要是获得知识,但是这个学习目标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具体到不同课程,应该有所区别,同一门课程,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具体来说就是细化学习目标,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进度,同时也让教师明确了主要的教学目标。以药物分析慕课为例,其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能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药物的化学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物临床监测及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在这个宏观的教学目标下,针对公选课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将学习目标细分为药物分析入门、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了解药物分析中神器、如何判断药物是否合格、了解神奇的药物体内之旅、教你分析维生素、教你分析抗生素、教你分析退烧药、教你分析中成药等几个方面。这些学习目标既能够和课程内容相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学习这部分章节可以获取哪方面的知识。同时,制定的学习目标层次分明,按照一定的难易程度排列次序,结合慕课教学的优势,学生也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部分反复学习。

2根据学生特点定制学习任务

公选课的教学特点之一是选课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背景使得每个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医学检验、化学专业的学生前期对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已有广泛了解,对他们来说学习难度较低,而一些文史、音乐专业的学让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对他们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按照专业特点,个性化定制学习任务,并纳入最终考核评价中。例如针对农学专业学生,提出土壤重金属检测过程中药物分析仪器应用的讨论话题,让学生将农学知识与药学专业知识相结合;针对医学专业学生,提出了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话题,将医学与药学专业知识相结合;针对历史专业学生,提出了药物分析的发展历史与现代仪器发展历史的话题,将历史与药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这些学习任务在开课第一周布置下去,按照专业分成不同小组,在结课周通过论文或者现场汇报的形式进行总结。其他专业小组的学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提问。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效果显著,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升,提交的论文质量逐渐提高[2]。

3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慕课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监督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问题。部分教师依托于课程平台的技术支持实施被动监督,如课程学习中鼠标长期不移动,则播放进度自动停止。还有一些平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穿插试题,需要学生完成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学习,这些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线下学习的完成度。除了这些技术手段,教师还应通过其他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督。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画面截图后留存,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当然,被动的监督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而不愿学习的学生依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或者其他方式躲避监督。所以,笔者认为,真正的学习过程监督,应该是自我监督而不是他人监督,学生曾经自发建立了公选课的学习打卡群,每天学习后将个人的学习心得在群内简要汇报,虽然没有教师的监督,但是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和老师探讨相关问题,这些也可以作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考评,最终纳入平时成绩。

4注重多种形式的课程线上讨论

大多数慕课的学习平台设有讨论区,学习者可以通过讨论区提问,回复问题。在公选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慕课都存在讨论区利用不足,学习者讨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需要切换到讨论区界面进行留言,再返回视频观看界面重新学习,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进度。而如果留言者较多,学生又需要从众多的问题中寻找自己的提问并查看答案。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需要反复回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手机端学习者,讨论区往往在手机屏幕无法全部显示,用户体验感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除了保持课程固有的线上讨论区外,还开通了多种形式的线上讨论渠道。如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小乐老师),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公众号除了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外,还添加了药学前沿知识及教学动态,学生可以根据关键词留言,获得自动回复展示链接,提高了学习兴趣。另外,针对学生年轻化的特点,开通了微博、抖音、头条号等线上新媒体,方便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沟通方式留言、提问和互动。经过两轮教学实践,目前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已接近两千人,微博账户的关注者约17万。学生留言频率较高,学习过程中直接将有疑问的部分拍照截图,发送到公众号后台,教师每天整理、回复学生留言,对共性问题整理后统一发送,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5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相对于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慕课资源的开发更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课堂学习仍然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公选课的最终成绩评定中,如何平衡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比例,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开设公选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进行成绩评定时,将线上慕课成绩与课堂学习成绩有机结合,各占50%。其中线上成绩包括课程的视频观看、线上习题的测试成绩、线上讨论等部分。课堂学习成绩包括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结课报告、课堂分组讨论情况等。每一项所占的比例都在公选课开课时给学生公布,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醒,最终形成可以统计的量化指标。对于不按照规定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明确退出机制,让公选课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而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近两年,药物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完成率均在百分之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满意度在98%以上。

6总结与展望

医学类公选课混合式教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优质的慕课资源既能够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又能够成为线上教学的重要部分,在专业课教育及公选课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3]。对于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还需相关教学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江云,闫芳,韩玮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1):89-92.

[2]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64-70.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其科学认识人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载体。该课程自2005年开设以来,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促进健康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学习基础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基础课教学效果,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

一、构建主班教师和专题教师协同育人团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做好新时代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为此,教研室(组)根据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主班教师”和“专题教师”两位一体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特点和优势,协同做好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及学生成绩评定等工作。(一)主班教师。主班教师是由教研室(组)委派的、主管一定教学班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成绩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个教学班由教研室(组)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特点安排一个主班教师,负责“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工作、基础课部分专题的教学工作、组织实施基础课的慕课教学和“线上互动”教学、组织安排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及总评成绩的评定等。主班教师既是基础课部分专题的主讲教师,也是基础课慕课教学和“线上互动”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还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测评的考核评价者。(二)专题教师。专题教师是指负责基础课相应专题教学工作的教师,由教研室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研究领域并结合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负责基础课相应专题教学工作的主班教师亦可成为专题教师。开课前,每位基础课专题教师在教研室(组)根据教材体系所确定的专题中选择1-3个为学生授课,每个专题内容均涵盖教材相应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专题教学是基础课理论教学的主课堂和主渠道。专题教师在授课时要给学生讲清教材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二、以专题教学为主课堂,慕课教学、线上互动为补充

基础课的理论教学,是指基础课教师围绕该课程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对大学生实施的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其思想认知问题,着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使大学生将科学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由科学认知到正确行为的深层次转型。基础课的理论教学由主班教师和专题教师协同完成,以专题教师开展的专题教学为主课堂,以主班教师组织实施的慕课教学和“线上互动”为补充,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使其成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主班教师上好“开学第一课”。根据2005年3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和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基础课是大学新生进校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好基础课对于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开启人生新篇章、成为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新生开学第一次基础课由主班教师以教材“绪论”为主要内容,进行大学生活的适应教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教育等,阐明学习基础课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介绍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讲清专题教学、慕课教学和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及考核方式等,让他们在基础课的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二)专题教师开展专题教学。由于基础课教材体系的内容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教研室(组)可根据教材内容,以专题教学的形式开展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专题教学是基础课理论教学的主课堂和主渠道。基础课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均通过专题教学讲授。基础课专题教学以教学班为单位、在主班教师的“开学第一课”完成后开始实施。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材体系的内容,教研室(组)可将基础课专题教学分为“人生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六大专题。可根据其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子专题,由专题教师以教学班为单位依次进行专题讲授,旨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三)主班教师组织实施慕课教学。慕课是“通过互联网将大学课程传输到世界各地以满足人们求知欲望和追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1]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高校在基础课中试水慕课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课程知识点的涉及面广,不够精练”“线上教师授课缺乏激情,学生在线学习不够专注”“大课堂直播效果有限,浪费资源”“网络互动引导不够,流于形式”[2]等问题。随着慕课教学的深入开展,人们看待慕课更加理性,只能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不能成为“主课堂和主渠道。在慕课教学中,主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管理,督促其保质保量完成慕课学习任务。慕课教学作为基础课理论教学的辅助形式,应与专题教学同步。在慕课教学中,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在课下利用网络观看视频讲座、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电子书、完成作业、章节测试、在网络上与同学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慕课教学在时间安排上较为灵活,学生既可以在电脑上操作,也可在手机APP上操作;主班教师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与学生交流互动和督学等,使用方便。(四)主班教师全程参与的“线上互动”。为使理论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消化吸收,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还可通过学校的慕课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线上互动”的形式进行。“线上互动”是指主班教师与大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围绕专题教学内容、慕课教学内容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旨在解除学生理论学习中的困惑,更好地消化吸收基础课理论知识。基础课“线上互动”可分为“知识巩固型线上互动”和“答疑解惑型线上互动”两种类型。“知识巩固型线上互动”即基础课主班教师针对专题教学和慕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理论设计一些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慕课网络教学平台上解答,主班教师进行客观评价和提出建议,并将评分以形成性评价的形式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以此达到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效果、巩固已有知识的目的。“答疑解惑型线上互动”即学生在主班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基础课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就自己在基础课理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发起提问,主班教师及时在线为学生答疑解惑,其他同学亦可参与线上讨论。

三、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当前,培养专业基础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基础课作为为大学生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等,还应在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他们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积极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探索和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基础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3]在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中,教研室(组)通过拟定一系列实践项目,在主班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开展主题实践调查研究和项目成果汇报等活动,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团队协作的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一)设计实践项目原则。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项目是第一步。基础课实践项目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项目主题符合课程教学目标。基础课实践项目设计要始终立足于课程教学目标,应与基础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实践项目的主题,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第二,项目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研室(组)应制定详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案》,具体规定各个项目的实践目标、操作流程、完成时间、成果形式、考核方式、考核标准等,使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化实践教学任务,切实在项目化实践教学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第三,强化主班教师的指导作用。基础课的主班教师是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监管者,要全程指导和监管好学生项目化实践活动,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人格魅力对学生施加积极正面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化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二)实践项目实施。基础课的项目化实践教学在教研室(组)的统一部署和主班教师的指导、组织和监管下进行,着重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在基础课开课前,教研室(组)召开专门的教学工作会议,紧密结合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拟定项目化实践教学的选题。教研室(组)拟定好选题后,由主班教师在“开学第一课”告知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6-10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既可在同一教学班中组建,也可由同一主班教师的不同教学班中跨班、跨专业组建。每个学习小组设一名小组长,每组从教研室(组)拟定的选题中选取一个开展项目化实践活动。在项目化实践教学中,主班教师作为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监管者,负责对小组的项目化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管理、监督和考核。组长是本小组开展项目化实践教学活动的召集人和组织实施者,负责召集组员就本小组的选题开展学习、研究、讨论、调查和实践活动,小组完成基于选题的学习研究实践后至少撰写1篇研究论文(或实践报告)并考核评分。(三)研究成果汇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项目化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完成项目化实践活动并提交研究论文或实践报告后,主班教师认真评选出优秀研究成果进行表彰,指导获得表彰的小组在班级进行成果汇报。成果汇报内容包含小组人员分工、学习讨论过程、调研数据分析、研究讨论结果及主要观点等。

四、主班教师主导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为了对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实际效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教研室(组)应制定系统、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制度,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对其掌握理论知识和能力提升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主要包含以下环节:一是专题教师课堂考核。在专题教学中,专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成绩按10%的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二是主班教师依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慕课学习情况的考核。主班教师针对专题教学和慕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理论设计一些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慕课教学平台上解答,教师作出客观评价,并按20%的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三是主班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化实践活动的考核。项目化实践活动学习小组完成实践项目后,所提交的研究成果交由主班教师组织考核和评价,考核和评价采取主班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及小组自评的形式进行综合评分。主班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小组自评分别按70%、20%、10%的比例折算为项目化实践活动成绩,本部分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四是期末考试。教育部于2018年4月12日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基础课除了要实施个性化考核、加强过程考核外,也应进行闭卷统一考试。闭卷统一考试着重考核学生掌握基础课基本概念、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情况,考核成绩以50%的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既能有效发挥教师考核的主导作用,又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基础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成绩作出科学合理的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4(23).

[2]毛维国,任凤琴,王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教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新工科;实验教学模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以应对全球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严峻挑战[1]。新工科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发展方向,提倡重实践、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持续改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2]。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中心)多年来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宗旨,不断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进行深化改革[3],积极开发并建设慕课、微课、远程实验教学等多元化教学体系,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4]。

1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陈旧,仅停留在对课堂教学中所涉理论的验证阶段;紧扣理论教材设计的实验内容单一,缺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5];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师生比例失调、实验学时少、实验室物理空间紧张,综合设计性实验偏少。因此,目前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偏离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要求,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1.2教学方法

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普遍“重理论、轻实验”。现阶段的实验教学主要集中于对实验的讲解,对于实验的设计思路表述较为简单,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能满足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3管理体制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实验室管理体系、预约制度不完善,导致实验室运转效率低,共享困难;实验室经费仅能保证基本的实验教学,无法顾及实验室长期规划建设和先进教学设备的购置。这导致新的教学手段难以应用于教学;实验仪器陈旧,新型设备较少,实验室环境条件较差;信息技术在教学和实验中应用较少,主要采用常规教学和实验指导方法[6]。

2新工科视野下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

2.1通过对原有实验课的再造和全新组合式课

程设计实现“综合化”中心在实验教学中打破了以往多个教学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通过实验教学人员流动、实验资源流动、教学方法交流、实验内容交叉和衔接,使得原有实验课程得以提升与改善[7]。要实现对原有实验课程的再造,关键在人。第一,中心鼓励一线任课教师参与实验指导,有助于一线教师了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还能帮助实验教师进行实验内容改革;第二,加强多个实验教学组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弥补原有实验教学的不足;第三,鼓励实验教师将现代电子电气技术融入实验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完成了许多常规实验的再创造。在电路实验教学中,中心开展了故障诊断综合实验和电阻网络的故障诊断开放实验等,进而引申出电力系统接地网故障诊断、如何测量接地电阻等深层次实验内容。原有的模电课程实验基本是验证性实验,虽然要求学生自行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并进行调试和测试,但是电路是设计好的,所以它仍属于验证性实验。通过提出设计要求,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并制作印制电路板,实现从验证走向设计[8]。

2.2通过丰富的实践选修项目菜单和模块化设

计实现“工程化”综合性实验的模块化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工程实践性强,信号产生电路、电压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都有广阔的工程应用背景。结合实际应用背景,将这些电路与实际电路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由于模电实验的内容环环相扣,后续所有实验也都要测量这些参数。通过这样的训练,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对于模电实验方法的掌握,也使其了解到工程实际中应分析电路的哪些参数。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模块化设计思想可以将电子系统设计从初级开发转变为高级设计。中心通过建立基于微处理器的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培养学生快速开发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以设计目标为导向,要求学生遵循自由选择模块构建系统→初步调试→自主设计→系统综合调试的设计流程,最终进行作品验收。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素养,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

2.3通过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权实现“个性化”

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被淘汰,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如何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每个实验教师不断努力。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从2017年开始在中国大学在线教育平台上开展慕课教学,同时积极尝试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以期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经与课程负责人商量并同意后,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已有数十名学生通过自选内容高质量地完成了模电实验。由于课程调整,微处理器实验没有配套的指导书,在介绍了处理器共性概念的基础上,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学生自愿报名,查资料,准备PPT,教师进行课前指导和修改PPT,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另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中心开设多个开放实验题目供其进行拓展学习。这种实验模式在因材施教基础上进行创新,克服了实验指导书对学生的约束,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同时也利于教学相长。

3实验教学改革及效果

3.1实验教学改革

为培养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中心实验教师借助先进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购置多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制作PPT和视频,使得实验原理和仪器的介绍不再枯燥乏味。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广泛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利用仿真软件,引导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学习。在电路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编写仿真与操作任务相结合的实验任务书,先进行仿真操作,再进行实际测量,使得验证型实验具有设计性,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为使教学手段更为灵活,中心已引入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见表1。为增强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在数字电子技术与微处理器基础课程教学中,每学期都会请TI,ARM,Xilinx等公司的相关工程师,为学生讲授行业的最新发展及技术实现方法。

3.2 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鼎阳杯”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是全国唯一的高校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比赛,中心教师踊跃报名,获得了多项奖励,其中“鼎阳杯”1项、一等奖7项、其他奖项3项。图1为实验现场及实物展示。图1实验现场及实物展示为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2019年,中心组织9组共27名本科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共获得全国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4项,省三等奖1项;26篇;并取得两项专利:串联谐振型无线功率传输系统的电磁干扰预测方法,一种变压器故障后电网有功潮流快速估算的方法。其中,MariyamArif的论文《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负荷预测与线性规划的经济负荷调度》获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4结语

就高校而言,新工科建设主要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达到对原有工科专业的升级再造。在新工科背景下,中心通过实验教学人员流动、实验资源共享、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内容交叉和衔接,完成了对原有实验课程的再造;基于模块化实验平台与“互联网+智能控制平台”实验模式,将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进行全新组合,推动移动互联网、慕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从基础实验到综合设计,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白逸仙,柳长安,艾欣,等.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的挑战与应对—基于十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的实证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53-62.

[3]刘晔,沈瑶,原晓楠,等.以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案例设计竞赛为抓手促进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3):145-149.

[4]王利爽,阳荣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C9联盟”高校师资队伍及结构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7(6):6.

[5]刘宇雷,佘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1):19-21.

[6]张海峰,毛建瑞,刘一.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高校教学实验室综合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246-251.

[7]刘洪久,范炳良,孙伟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12):67-70.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MOOC;线上教学;慕课;教学质量等效性

2020年初,我国面临肺炎带来的严峻挑战,湖北省作为疫情的中心地带备受关注。为有效抵抗疫情,教育部做出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决定,并于2月5日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意见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高校应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荆楚理工学院积极按照教育部要求,倾尽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建课程,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师生提供包括中国MOOC、超星学习通、智慧树课堂等优质网络资源。但是如何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不见面的情况下,“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这是所有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道必答题,这也是一个值得投入时间研究的全新课题。事实上,近年来,关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热点研究问题,例如清华大学电机系的于歆杰教授的论文“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就探索了多种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总结了与混合式教学相关的六对关系[2]。近期,针对目前的线上授课,于歆杰教授又撰文“直播还是不直播,这是一个好问题!”,阐述了如何做到最优方式开展线上授课。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启发下,本文将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就如何对MOOC资源和直播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如何构建合理的混合教学模式、如何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性的教学改革方式。

1慕课优质教学资源与线上直播教学的有机结合

网络时代,丰富的慕课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灵活的学习方式。面对众多的慕课资源,如何选择最优和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对任课教师的考验,这要求教师既要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对各门慕课非常熟悉,因而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先学习这些慕课,也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等情况做好学情调查。以“信号与系统”为例,在中国大学MOOC课平台开设的“信号与系统”网上慕课有24门之多,而部级精品课程也有4门,这给选择慕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选择的难度。通过对比教学大纲和章节重难点简介,最终选择由北京交通大学部级电工电子教学团队信号处理课程组打造,部级教学名师陈后金教授主讲的“信号与系统”线上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导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共计93个视频,每个视频约10min~30min,视频累计时长为20h。挑选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合理安排视频顺序和时间,教师的课前引导和内容交替穿插梳理工作就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但完全依赖于网上慕课视频资源无疑让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大,不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无法保证课堂纪律和效率。因此,这门课程采取的是“录播+直播+慕课视频+QQ平台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3]。

2优化课程设置、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慕课下的混合教学需要加强教与学的反馈,合理调整课程设置,要符合重基础和个性化的特点,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发挥课堂教学和慕课教学的各自优势。在今年3月份授课初期,考虑到全国各大高校学生都在上网课,各大网站和软件访问量剧增的压力问题。采取提前录课的方式,将第一、二周的学习内容按照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学生录制成短视频传至QQ群共享和超星慕课平台,学生可以提前下载至手机或电脑端,可以避开网络高峰期的拥堵并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具有比线下教学更有利的灵活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周的教学反馈中,了解到学生更希望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教师的直播和优质的慕课资源的良好对接。因此,每次课的时间安排调整为“15min的课前引导+60min的视频内容+15min的课程答疑或课堂小测验”,这样既可以保障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时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90min的课堂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择不同的课后学习,对某些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可以通过慕课视频再次学习,也可以通过QQ讨论区提出自己的问题获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正向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活跃度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固定,基本上是依据学生的平时考勤、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这种评价方式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慕课下的教学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学期初将班级学生按照每组5~6人分配成学习小组,并推选一名小组长,可以讨论题进行组内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中布置部分习题让学生在下次课中开展翻转课堂。本学期了6次翻转课堂的小任务,每次每个学习小组领取一个题目,先以小组的形式在线讨论,选派同学在腾讯会议课堂中以分享屏幕的方式讲解,可以做成PPT也可以直接解题或者说明思路。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解决慕课中学习目标不明视频观看中的走神问题。而且把每次的评分权交给每组的小组长,按照讨论过程中的贡献程度给组员0~3分的评分,每次的评分可以直接计入总成绩,这对现有的评价评分体系也是一种改革。在慕课视频中陈后金老师有一个观念笔者非常赞同,“信号与系统”这门课并不是要求学生学习多少数学公式、解多少道题,而是要求学生透过这些题目了解信号的本源问题和系统的特性。除了在每次课程结束时布置作业外,还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手段来考查学生的听课情况。中国大学MOOC、超星和雨课堂等学习软件中可以在观看视频中设置提问,当学生回答完提问后才能进一步观看接下来的视频。例如在“信号与系统”第一次课时讲到数字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区别时,在讲解完概念后以弹屏的方式布置一个鉴别图形的判断题让学生选择,当选择正确的时候才会继续播放视频,如果选择错误也可以提醒学生这一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会和观看视频时长一起作为数据传达给教师。这样设置的目的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防止学生学习走神或刷课的情况。

4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保障教与学的关键

在期中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线上授课的优点,例如名师教学、学习时间灵活等,但师生的互动问题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线上教学,学生与教师经常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与传统的线下课堂不同,教师上课的时候并不知道所有的学生听讲情况;其次,学生听课的时候由于是自行观看,容易出现疲劳走神的情况导致课堂效率低。就学生反映一次20min的视频往往需要多次观看才能学习透彻,当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时容易一带而过[4]。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向进行调整:1)教师可以在使用直播软件时都开启弹屏功能,适当的引入“混乱”。例如,设置一个可供讨论的话题“左边序列与右边序列进行Z变换时其收敛域归纳问题”,让学生发送对该问题的看法,可以是匿名的、平行的、以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文字在屏幕上出现,这些回答可以是正确的可以是错误的,可以是真知灼见也可以是搞笑文字,学生看到时会哄堂大笑。但开怀一笑后回归课堂时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与灌输。对于“0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这种貌似混乱的课堂气氛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然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地方适合设计这样的讨论话题,如何适时引导学生发言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有观点可以表达,时间的掌控等等。2)当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存在疑难问题而得不到及时回应和解答时,更容易出现学习热情被打击、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师生、生生的交互性,强化学生持续学习的意愿。在课堂之外,教师收到学生的疑问应及时解答,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社群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发帖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5]。

5结论

非常时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非常挑战,针对这次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需要给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课堂讲授新知识,学生课后消化吸收”,转变为“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新知识,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同学间的讨论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教师一人主讲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其根本目标就是尽可能地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手段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潜能,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20-02-05)[2020-07-16]

[2]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4-18+28.

[3]吴莉莉,滕红丽,邢玉清,等.慕课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大学教育,2020(3):83-85.

[4]刘彩燕,黄丹妮,胡晓月,等.基于深度访谈的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调查[J].大学教育,2020(3):36-38.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医学检验;慕课;教学改革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主要研究指挥和控制临床实验室的人、财、物等资源协调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检验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1,2]。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据统计,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测信息占疾病诊断治疗辅助信息量的70%以上[3]。检测信息是否准确、可靠已成为影响疾病诊疗和预后判断的关键因素。检测信息的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重点[4]。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自动化、集成化发展,以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在临床实验室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日趋重要[5-6]。因此,做好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的课程建设,培养具有检验医学和管理学知识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将有助于强化医学检验专业内涵建设,促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本文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存在的教学问题,重构知识体系、设计情景剧与对话访谈等多种可视化路径、开发了试题库,构建了在线课程体系,率先创建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超星学银慕课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慕课取得了良好成效。

1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宽泛、抽象,难教难学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不仅涉及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等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也涉及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知识,内容宽泛、抽象。学生修读时尚未进入临床实验室实习,缺乏对临床实验室正常运行及质量管理的整体性认识,以致部分学生认为“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是领导者的事情;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将来走上检验工作岗位也用不上”,严重影响学习动力,难教难学[4]。

1.2缺乏相对完善的线上教学资源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是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等尚处于探讨和摸索中[7],缺乏完善、可直接应用于课程教学的线上资源。大多数学校课程授课学时一般为20~40学时[8],教师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知识点讲深讲透。这就迫切需要有相对完善的线上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先行自学或用于巩固复习。

2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在线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根据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实际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存在的教学问题,在线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以下四个“相结合”。

2.1强化理论基础与突出临床实践相结合

结合知识点引入许多临床工作案例、并基于临床实景展示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临床应用实践,有力支撑卓越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临床实验室发展趋势要求。如在介绍PCR(聚合酶链反应)实验室的设计和布局时,先导入某医院某天出现90%标本HBV-DN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阳性的案例,深入分析PCR实验室的科学设计与合理布局的重要性,将枯燥的理论与生动的临床实践相结合,突显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2.2知识点全覆盖与重点难点凸显相结合

为了方便不同院校使用,并能弹性匹配不同教学学时数,该慕课以杨惠、王成彬主编的《临床实验室管理》(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参考教材,精心创作全课程10个章节模块的线上教学资源,实现课程知识点的全覆盖。同时,对于该课程的重难点如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检验中的质量保证等章节,进行多角度详细深入的探讨,实现知识点全覆盖与重点难点凸显相结合。

2.3课程内容系统化与知识点微视化相结合临床

实验室管理学涉及内容广泛,且不同章节间联系不过紧密。为解决该问题,慕课的建设把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分为临床实验室正常运行的要素保障和质量控制两大模块,将所有知识内容有机地进行串联。同时,为了发挥慕课学习的时空优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学,拍摄制作的视频为微视频:每个视频时长为5~15min。

2.4呈现形式多样化与内容岗位化相结合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是医学检验知识和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内容抽象、费解[9]。课程教学团队精心设计、拍摄、制作教学微视频,通过情景剧、专家剖析临床实验室的经典案例、实践操作示范、专家访谈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使得枯燥、抽象、费解的课程内容变得不仅具有可视性、趣味性,而且具有岗位性;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与学习效果。

3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在线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通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并结合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慕课着重从内容可视化路径、教学微视频、测试题库等方面进行构建,在线课程体系包括导学助学督学、知识点、自我测试、拓展学习4大模块(图1):

3.1创建课程内容可视化新路径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内容抽象、费解。契合教学知识点,设计课程内容的可视化路径,采用情景剧、对话访谈、技能操作示范、临床实验室实景拍摄、经典案例展示等方式使得抽象、费解的课程内容形象化、趣味化,如用临床实验室现场直接展示规范与不规范操作对结果造成的巨大影响等。通过契合知识点的可视化路径设计,促进课程内容的可视性、趣味性和岗位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与学习效果。

3.2设计制作教学微视频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慕课内容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临床实验室正常运行的要素保障和质量控制为主线,以“三基”、“重点”、“难点”为抓手,凸出检验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制作了48个微视频,实现抽象内容可视化、岗位化。

3.3建设题库

学习测试是学生自我了解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测试评价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10]。不管是线上练习、章节测验、随堂测试,还是期末理论考试都需要有题量多、质量高的题目。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试题库涵盖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等题型,为学习测试和教学评价提供重要支撑。另外,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慕课还不断更新和完善“拓展资料”模块。将最新卫生行业管理标准如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和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的临床实验室管理规范等及时更新到“拓展资料”模块,实现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4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在线课程的应用与成效

4.1破解了课程内容抽象、学生认识不足等教学问题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在线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内容的梳理重构,提升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有利于学生从宽泛的内容中清晰抓住临床实验室正常运行和质量管理两条主线,层层深入学习。通过专家剖析临床实验室的经典案例、拍摄临床实验室工作流程的实景、以及基于临床实验室实景进行内容讲解和操作示范等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临床实验室正常运行及质量管理的整体性认识;实现了枯燥抽象内容的可视化、岗位化;凸显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在自动化、智能化临床床实验室中日益增加的重要性;而且进一步凸出了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是包括患者、医生、护士、标本运送者、临床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有效解决学生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认识不足的问题,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动力。

4.2弥补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线上资源不足等问题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在线课程已经升级为慕课,弥补了和丰富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线上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学、反复观看巩固学、实时自我测试反馈补缺补漏学,不仅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线课程还可生成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形式,产生极为丰富的主体互动和知识交互[11]:如利用在线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在线课程资源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拓展内容等。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慕课,作为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免费共享线上课程,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服务。截至2022年3月,该慕课已为50所高校/机构3800多师生服务。通过问卷调查,90.56%的同学认为该课程体系内容全面;96.3%的同学认为视频形象生动、时长适中,课程的导学助学、自我测试和拓展学习,有助于自主学习;92.13%的同学认为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学习,收获大。另外,基于该慕课开展的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实践,也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校级教改课题立项,全国医药学研究生在线课程建设重点课题立项,全国微视频大赛二等奖,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并被认定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和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5小结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慕课;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全球迅速兴起。在这种趋势下,我校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吸收和借鉴慕课的优点,使实验教学效果最优化,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思考。

1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阻碍学科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忽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认知主体作用,缺乏对学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逐渐养成不爱提问、不想思考的习惯,容易盲目崇拜书本和教师。此外,传统教学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

1.1课程内容与当前医学发展不适应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一直依据2013年的教学大纲开设,课程内容陈旧,实验技术滞后;实验教学缺乏医学特色,多为生命基础类实验项目,与医学专业联系不紧密;某些实验项目重复或陈旧。

1.2不利于学生科研素质培养

现有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既定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这种验证式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且团队合作精神欠缺,不利于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综合科研素质培养。

1.3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科学

以往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评价基本上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确定的。一般没有详细的评分标准,只要学生实验报告写得好,不管具体实验过程如何,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成绩,导致评价存在片面性和不合理性。

2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2.1教学理念先进

一是促进教育公平。当前不同学校的课程及教学质量存在很大差异,资源薄弱的学校学生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慕课教育资源完全开放,即使学习者在地域、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学习愿望都有机会得到满足,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慕课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将课内外教学进行重新安排,课外学生学习新的内容,课堂上师生互动讨论,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慕课使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方便、快捷,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三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慕课本身就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开放式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合理

一是名师授课。授课者不仅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还熟悉所在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二是讲解生动。慕课不是对传统授课过程的简单录制,而是将课程知识分为若干个单元,录制成8~12分钟的视频进行生动讲解。三是精心制作。通过多媒体素材和现代化技术对每个知识单元进行形象生动的解读,视频制作精美,课程内容精品化。

2.3教学设计科学

一是最佳授课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高效专注时间约为15~20分钟,慕课通常按照这个时间要求精心制作,不仅符合学习者心理认知规律,也方便其利用零碎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合理编排顺序。授课教师在制作慕课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对知识点进行逻辑重组,清晰地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三是优化教学过程。慕课设计了教学互动环节,插入随堂测试,就像游戏一样,学生答对后才能继续学习下一个知识点,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四是简化学习条件。慕课既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以下载到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学习,突破时空限制。

2.4评价方式灵活

传统教学由任课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慕课教学模式下,学生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即随堂测试和同行评审。教师在上传课件时将随堂测试题及答案一同上传,考核可以通过电脑完成。同行评审即学生之间相互评估,目的是让学生评价其他人的工作,以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他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慕课的统计分析系统可以记录每名学生学习以及参与互动情况,所以学生想要获得较高的成绩,就不仅要认真听课并完成作业,还要参与到讨论和同行评审中。

3慕课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启示

3.1转变教学理念

认真研究并找出当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所在,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改革措施,制订有针对性的基础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慕课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身动力基础上的一种高效教学形式,学习是学生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安排。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任何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在生物化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中,学生自主寻找感兴趣的实验课题,自行设计,然后与指导教师讨论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此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3.2优化教学内容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设计经典类实验项目、综合类实验项目、设计类实验项目和案例分析类实验项目。将慕课视频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紧扣学科前沿,联系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务实和创新理念。

3.3突出医学特色

突出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特别是以临床案例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本课程介于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学生,对临床应用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密切结合临床案例,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医学生物化学知识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分析和解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生化机理,以便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如学生自行设计睡眠时间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实验,以分析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体内糖代谢情况。

3.4改进教学设计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要重视第一堂课的授课,请资深教授讲课。以核心知识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将传统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和开放式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我们通过录制实验操作视频,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流程进行示教,以减少实际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同时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3.5创新评价方式

与传统考核形式相比,慕课更重视对学习过程、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及课程结束时的总体考核。考核方式除常规闭卷考试外,还可适当采用视频嵌入式测试、阶段式测试、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专题小论文等形式。此外,我们还让学生参与到视频录制过程中,根据其参与情况及完成质量进行评估,作为考核的依据。

4讨论

慕课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诞生,毋庸置疑慕课有着传统教学不能替代的优势。利用慕课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融合,将微课、翻转教学和网络教学理念运用到传统实验教学中,探索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满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哈格德.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99.

[2]屠蘅箐,杨晓敏.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与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85-86.

[3]李庆华,刘玉莲,纪鹏艳,等.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探索[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6,37(3):235-236.

[4]李鸣,蔡榆榕,李蓉蓉.“慕课”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实验室探索与研究,2016,35(9):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