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建设挑战和策略

时间:2022-01-31 09:13:34

农业现代化建设挑战和策略

一、农业信息化助力农业现代化新跨越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石。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接近10%[3]。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对信息技术在农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信息通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划分为生产管理系统、市场准入以及金融包容三个领域;世界银行(WorldBank)则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拓宽市场和资金供应渠道以及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①②。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农业推广和咨询服务。网络通讯技术的普及将有效填补专家学者与农民等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信息鸿沟,及时传播科技知识及服务,帮助提高农民的生产管理能力和科技文化素质,指导帮助农民科学安排生产和经营,更好地适应变化多端的海内外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拓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式的农业生产。由于中国土地幅员辽阔,农户大多为经验作业式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因而呈现出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时变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以及经验性强而量化、规范、集成程度差的行业特点和弱势。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大大加强了对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状况等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4][5]。例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定位取土样,根据上一年监测的作物产量,以地图为基础编制出播种、施肥实施程序,便可在来年春播时借助测速传感器等,自动完成播种和施肥。三是灾害管理及预警系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当地的光、热、水资源,从事生物生产的产业[4]。因此农业生产具有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的特点。利用现代化媒体、通信工具和通讯资源,建立寒霜雹洪涝、病虫鼠害等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可以实现灾害预警信息全覆盖,随时掌握灾情动态,减少农业生产不确定性,以提升农业灾害的防灾、减灾的决策能力,加强气候等变化的应对能力,避免或减少农业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可以多渠道开展全球农业遥感、气象等数据的采集,实现全球农业资源平台共享。四是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市场效率。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服务,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日益变化的消费者和买家需求,增加与下一阶段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渠道,缓解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市场条件,增加市场透明度。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收购商仅挑选自己需要的等级,留下的尾货只能低价处理,抑或任其腐烂。而借助互联网,恰恰可以将清晰明确的产品需求反映给农民,从而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农产品非标属性造成的浪费问题。在大数据的指引下,农民可以将所生产的农产品直接投放到有不同消费需求的区域,快捷准确。用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整合农产品流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助于建立互利互惠的稳定合作关系。在传统的农业产业链中,多层次的中介商降低了交易信息的透明度,易产生价格操纵现象,从而造成不信任。而农业信息化则有助于减少中介机构的层次,使交易更加透明化,从而提高信任度。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可以引导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还有助于培育新农业经济,重构农业经济产业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总额约1500亿元,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加速器。五是食品安全及可追溯性。食品从农田到餐桌,需要经过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经济全球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食品的供给体系日益复杂化。对于食品/农产品的众多生产环节,如若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方便的信息共享途径,则难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生产和监控。在国际食品可追溯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可以稳定收集食品产业链上的各类可追溯信息,进而传递有效、可信的食品安全信息来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例如:在美国,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FID)就被用作对家畜尤其是对牛的识别与跟踪,即通过在牛的耳朵上植带有该头牛详细电子资料的电子标签,当牛进入阅读器的识别范围时,牛耳上的电子标签在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后产生感应电流而获得能量,然后发送出自身携带的电子编码等电子资料至阅读器,读取后送至动物信息管理系统,农场主就可对这头牛识别与准确跟踪,加强对牛群的精确管理。其中电子标签详细包含了牛的电子编码、产地、年龄、品种信息、检疫与免疫信息、疾病信息、家谱及繁殖信息等。六是农村金融服务及农业风险管理。由于我国金融机构仍以传统的抵押模式为主,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当前农户个体自有资金投入占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60%左右,仅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2015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3200亿元。较为薄弱的农村金融资源、种类单一且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的“三农”金融服务无法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深层次需求[6]。应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化+农村金融”,一方面便于为广大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化建设和金融知识培训服务,共同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展和深化双方合作领域;另一方面,拓宽了农民金融服务渠道,农民还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获取贷款。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农民找到更多的金融服务渠道,还可以帮助农民找到符合其支付能力的保险或其他工具来进行风险管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个体经营为主,其农业行为缺乏组织性,收益往往无法覆盖风险。农业与气候风险公司(AgricultureandClimateRiskEnterpriseLtd.,ACRE)就是一家为东非农民提供基于先正达可持续农业(SyngentaFoundationforSustainableAgriculture’s,SFSA)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公司。该保险主要是为了帮助农户进行气候风险控制,鼓励农户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与此同时,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移动通讯技术等分别运用于被监测作物生产,以及激活保险和赔付支付上,极大地降低了验证索赔的成本。七是农村公共服务。运作良好的公共服务机构对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支持缺乏和人力资本水平低,这些公共机构往往被忽视。政府部门、民间社会组织等均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s)向农业相关主体提供公共服务。一方面,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帮助政府减少官僚主义,降低交易成本,及时将信息传播给其他利益相关者。在改善服务提供和农村生活的同时,信息技术促使政府与公众、生产者、私营企业、民间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之间形成了更有效的关系;另一方面,民间社会组织提供与公共机构类似的许多数字化服务(如:公开有关政治人物,政党或新立法的信息),可以更容易地引导到具体的群体或需求,并填补公共农业服务的空白。与此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对于加强公众参与,加强农村民主治理有很大助力。由于偏远地区的资源很少,治理质量往往取决于公民的参与。运用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更快、更实时地参与民主举措,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参与农村治理。八是监管和政策实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系统,用于实现审批办公和违规行为监管。一方面,该监管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审批办公效率和政务公开透明度;另一方面,也为市场监管提供了审批过程中积累的企业、产品信息、审批信息,结合农资案件管理产生的农资案件信息,以及从其他涉农部门和机构采集的监管信息,共同组成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监管数据。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协助监管和政策实施,有助于加强农产品和农资市场良性运行。

二、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率先开始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日本、德国及法国等发达国家也紧随其后。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存储及管理、人工智能、GIS(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移动遥感技术(PS)等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农场计划管理、资源合理利用、投资决策等农业领域。正是由于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奠定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良好数据体系基础,并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生产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使这些国家在农业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甚至足以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7]。首先,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尤其是2005年以来农业信息化政策环境愈加优越。党中央国务院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重大决策部署中,都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位置,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自2005年起的诸个中央一号文件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农业信息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坚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道路,同时强调了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并反复强调了其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首次将“互联网+”行动提升至国家战略。将“互联网+”作为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改造传统农业,成为中国农业必须跨越的门槛。4个月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明确提出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部署了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4项具体任务。此外,诸如“863”计划、“信息入乡”“金农工程”以及“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项目和举措,均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其次,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近年来,世界各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我国信息技术创新和研发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使得农业信息化从单项技术应用转向综合技术集成、组装和配套应用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成本大幅降低,如处理器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无线传感器产品价格每18个月降低50%,软件工程已经由面向过程逐步转向以需求为导向的网络服务,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8]。“十二五”时期,整合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正在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3G无线通信技术逐步深入农村,农村信息化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最后,消费模式不断升级,农民已初步具备应用信息化的经济条件。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均值为1.8519,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对信息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且增长快于收入增长[9]。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1818.09美元),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0130元(1489.71美元),这标志着我国已达到支撑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农民已初步具备应用信息化的经济条件。从实践来看,网络、手机日益成为农民获取信息和购买商品的重要工具,信息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农业新媒体开始活跃,微博、微信、各种手机应用(APPS)相继出现,农业信息化向纵深挺进。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支出算)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由1990年的10.60%增加到2013年的23.12%①。与此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5年末,全国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涉农电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众筹等亮点频出,农产品市场流通、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农业生产租赁业务、农商直供、产地直销、食物短链、社区支农、会员配送等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化的大潮已经到来,这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机遇。将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视为驱动农业“跨越发展”、助力农民“弯道超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新动能,已经成为农业农村工作者的共识①。如若没有及时踏上信息化的浪潮,我国农业现代化甚至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将与发达国家进一步拉大差距。因此,要发展农业信息化,顺势而为,抓住机遇,确保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顺利启航。三、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晚于美国近30年,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大,使得我国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分布不均的基本国情,以及自身生产、消费和流通的特点,使得大规模实施信息化的难度愈加艰巨。要持续、稳健地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对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保持清醒认识、高度关注和审慎思考,具体来看有以下四大挑战。一是装备“下不去”。在生产信息化方面,尽管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但面对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同、区域间生产环境差异大等特点,现有的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难以解决制约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大规模、低成本、轻简化等问题。与此同时,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如: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服务站建设等在农村也十分薄弱。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务异常艰巨。此外,我国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的手段和方式都较为落后,致使农业数据信息体系粗糙零散、权威性和可靠性低,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数据分割带来了严重的信息“碎片化”的问题。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给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二是农民“用不上”。农业信息化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必将经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和应用两个阶段,农业信息化也不能跨越信息基础设施在农业领域大范围普及的阶段[10]。然而,就目前来讲,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我国农村仍有3.8万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三成左右,还有七成左右的农民没有用上互联网;互联网流量的费用问题,使得农民难以充分享受信息化服务。此外,目前很多信息化的设备是作为试点示范项目,诸如农业生产的新型设备(如:农业传感器等)、物联网的设备,其复杂程度甚至高于工业生产,且价格不菲。因此,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农民而言,这些信息化的设备难以用上,即使用上了成本也很高。三是技术支撑“不给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在整个农业科学学科体系中,农业信息化学科群和科研团队规模相对偏小,诸如农业传感、大规模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的难题仍旧未能攻克;同时由于既懂农业又懂IT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奇缺,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仍旧存在。据调查,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才资源仅占信息技术人才指数的0.9%,省、市级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就占了0.8%,县、乡镇农业信息化人员仅占0.1%[11]。此外,由于农村条件艰苦、收入不高,难以留住人才,信息人才短缺的问题愈加突出。县、乡镇一级的农业信息技术人员人数少,学历偏低,而且多数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不精通,仅了解一些简单的操作和维护工作,直接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而农村地区工作条件差,待遇低的问题导致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当前无论是政府工作人员、基层农业干部,还是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都普遍存在信息化应用能力不高的问题。四是推进路径“不配套”。农业不同于工业,农村不同于城市。农业生产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农村生态和经济环境具有地域性差异,农民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教育基础也不尽相同。尽管各部门在许多“高精尖”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上投入了巨大努力,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基层农村并未从中受益。因此,简单套用推进工业信息化的思路抓农业信息化,将适得其反。在实践中,不少地区急于求成,不考虑该地区农民信息服务的特殊需求,甚至直接套用“互联网+”工业、城市电子商务模式等做法,普通农民根本难以获得真正所需的生产、经营信息,无法找到真正盈利和可持续的生产、经营方式。“三农”这一信息技术最庞大的用户群难以真正地启动,建立增值服务的盈利模式也十分困难,更难以调动企业参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内在积极性,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12]。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和社会的各方面,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协同共建”的基本思路,从以下五个着力点出发。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农业信息化是借助现代科技进步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全新命题,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蕴含着重大的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10]。然而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避免,极易形成片面性、局部性的发展态势,不利于农业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使农业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因此,应将农业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予以部署和推动。在健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制定配套法规、行业标准和有关实施细则,同时推动农业数据开放、人才培养等,以加强对农业信息市场和农业信息业的统一管理,为我国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将农业信息化打造成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新引擎。二是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即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信息化。一方面,将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加快实施农业信息化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促进“农商互联”,支持经营主体主动对接大的电商平台。大力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构建基于农业信息化的农产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化运营体系;积极建设网上农产品专业市场,推动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等;加快推动“一村一品”等项目建设,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此外,积极为农业产业基地及龙头企业、种养经营大户、农业专业协会和农民工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和营销服务,支持经营主体主动对接大的电商平台,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三是突出信息服务。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电信运营商、电商、金融机构等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组建信息进村入户的全国和省级运营实体。同时,构建农村文化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开展面向基层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知识远程教育服务。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务,建立土地流转、农地承包经营等信息服务系统,统筹城乡社保、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社会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普及。四是突出创新突破。积极推动农业科研信息化建设,助力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搞好农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利用。同时围绕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此外,还应推进与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具有先进经验地区的农业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跨国农业科研协作平台,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联盟、大协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重大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农业科研数据、农业科研人才等科研资源共享;构建农业科研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10]。五是突出因地制宜。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基础条件、发展环境和发展程度等存在明显差异,故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采取与其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相适宜的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13]。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秉持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宜的原则,如在发达地区,积极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使传统农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使新兴产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在欠发达地区要以信息化为引擎,抢抓工业反哺农业和农业信息化发展机遇,大胆创新,实现当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主体和信息供给部门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农民受体,采用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信息内容,满足和创造农民的多元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董梅生,杨德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4,(4).

[2]蓝庆新,彭一然.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J].理论学刊,2013,(5).

[3]郭永田.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N].农民日报,2015-01-01.

[4]苗桂芳.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5]高万林.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

[6]张焱.一体化产业链破解农业金融发展症结[N].中国经济时报,2017-06-05.

[7]刘丽伟.美国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与启示[J].农业经济,2012,(7).

[8]李瑾,冯献,郭美荣.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与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4).

[9]陈立梅.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分析——来自1993-2009年的经验数据[J].管理世界,2013,(9).

[10]新华网.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我国现代农业升级版[J].新农村(黑龙江),2015,(13).

[11]刘小平.加强农业信息化进程中人才队伍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3).

[12]王儒敬.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与应对策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3).

[13]王振.不同区域农业信息化推进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方向明 刘成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