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探索

时间:2022-09-01 11:36:51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探索

[摘要]该文从CBI模式的角度阐明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和可行性,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特别是拓展阶段的教材选用进行了阐述。大学英语课程以及拓展阶段课程的前瞻性构建旨在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潜在功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技能和职场能力。

[关键词]CBI;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一、引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指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强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指出,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尤为重要,具有迫切性。

二、CBI教学理论的内涵

CBI(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是将内容教学作为教学核心的新型教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主题依托教学模式、辅助模式、课程模式和专门用途模式等,强调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是将学科内容与语言学习相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基于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CBI模式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崭新的思路。以CBI模式为依托,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补充,从而实现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言技能的目标[1]。CBI模式不刻意区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以专业知识作为外语习得素材,借助已掌握的专业知识逐步学习语言知识从而实现用语言无障碍交流的目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基于CBI教学理论和模式,按照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对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置,并充分考虑了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相互关系,考虑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相互关系,也考虑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因此,在大学本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开设相应的英语课程势在必行。

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探索

基于CBI的大学英语课程及教材选用拟进行如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应急意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其中“基础阶段”主要针对英语水平较为一般的学生,“提高阶段”主要针对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而“发展阶段”则针对英语水平更高或对英语学习有较高需求的学生,也可供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者选择性使用。1.第一阶段:基础阶段。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主要适用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我校基础阶段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共192学时,其中大学英语(1)64学时,大学英语(2)64学时,大学英语(3)32学时,大学英语(4)32学时。使用教材建议选用外研社出版的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二版)系列教材,建议购买外研社iTEST大学外语测试与训练系统和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该系列教材依托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全面升级并优化数字课程,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选用教材科学的教学设计与立体化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策略与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二版)系列教材体现社会发展与时代特色,选材内涵丰富,语言地道,注重教学模式优化,注重技能融合,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支持,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体现师生交互、综合培养,展示多元文化,探讨文化差异,满足个性化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助于全面保证教学管理。2.第二阶段:提高阶段。提高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主要适用对象为大学三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我校提高阶段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每门设置32学时,使用教材建议选用外研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系列教材。课程性质为校通识类选修课程,课程设置是针对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而确定的,强调听、说、读、写、译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兼顾语法、词汇、篇章、语用等语言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提高和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扩充,以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我校提高阶段的课程类别拟涵盖国际人才类(初级)、文化类、口语类、写作类、演讲辩论类、翻译类、听力类、阅读类、学术英语技能类、国际交流类、商务英语类、职业英语类、科技英语类以及专门用途英语类等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2]。本校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关注词汇、搭配、语法、篇章等基础语言知识,引导学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通过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多样的练习形式、系统的技巧讲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同时注重多元文化输入,在促进语言学习和有效语言应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第三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主要适用对象为大学三年级下半年和大学四年级上半年非英语专业学生。我校发展阶段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每门设置32学时,其中专业英语类课程可设置16学时。使用教材建议主要选用外研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系列教材。课程性质可以设置为校通识类选修课程或专业英语选修课程,课程设置是针对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注重学生较高层次语言应用能力的拓展训练,满足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高水平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旨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其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交流能力,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等不同领域或语境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我校提高阶段的课程类别拟涵盖国际人才类(中级)、科技英语类、商务英语类、法律英语类、“博雅”学科类等其他学术英语类、其他专门用途英语类以及专业英语类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高层次水平需求。

四、结语

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驱动需求助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CBI为依托,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更加立体、更加综合,课程内容更新及时,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引入先进外语教学理念,融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精品数字课程以及交互式课件,使得课程教学更加个性化,课堂教学环境更加多元立体化,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扩展,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文化素养以及职场能力提升成为可能,学生的专业外语和学术英语水平稳步推进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孙笑倩,马瑞贤,刘小杏.CBI理论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8,(8):81-84.

[2]贾清贤,范晓辉.基于CBI主题依托的混合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90-92.

作者:李常玉 单位:华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