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素养建构研究

时间:2022-03-15 05:19:48

初中语文素养建构研究

摘要: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首次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从义务教育课标中的“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学背景下,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中学语文教学作为核心诉求,并通过“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的阐释,研究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建构,从“显、隐性学力”视角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来探索可适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素养;隐性学力;显性学力;能力素质

冰山模型提高语文素养是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编订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在编排时将传统文化、语文素养和综合性学习三者有机融合,通过在综合性学习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种以新形式呈现的教材内容,要求教师用与之匹配的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所以本文选取这部分内容作为分析对象,以期找到适用此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笔者在阅读著作和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语文素养和“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之间具有契合性,以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契合点,找到“显隐性学力”视角,并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教学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一、“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视域下的语文素养

1895年,弗洛伊德与他人合作发表了《歇斯底里研究》,“冰山理论”从此走上了心理学的舞台。该理论认为,人格可见的只是浮在水面的部分,看不见的却是冰山下巨大的部分,正是看不见的水下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包括厚道、奸诈、人际斗争等),看不见的水下部分是人格冰山的基础。1973年“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概念被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研究得出,他认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身上必须具备这6个要素:①知识;②技能;③社会角色;④自我概念;⑤特质;⑥动机。这六种要素又被划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这里的“能力素质冰山模型”具体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浮出水面的可以被看见的,也就是“显性素质”;一部分是藏于水下不可被见的,也就是“隐性素质”。教育界也根据“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展开了关于“学力”的讨论。根据日本教育学者的研究,“学力”即学生学习的结果,是指学生借助学校内外的学习过程所习得能力的总体。日本学者木下繁弥等把学力分为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学力是学习学科教材的结果,表现为外显化的学业成就,即知识与技术;同时也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潜力,即学习方法、科学方法、探究能力等”。另一位日本学者梶田叡一则运用“四层冰山模型”形象地表述了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的关系:露出水面的一层是显性学力———“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记忆”,藏在水面下的三层则是支撑冰山上方显性学力的隐性学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力”“兴趣与意欲”以及“体验与实感”。梶田叡一的“四层冰山模型”理论与倪文锦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对语文素养的深入剖析有相似之处,他认为语文素养主要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情和语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我们从梶田叡一的“四层冰山模型”理论和倪文锦关于语文素养的解读中可以看出,语文素养和“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之间具有契合性,是可以把语文素养放在“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视域下研究教学方法的。在2002年,国内学者韩雪屏在《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一文中首次将语文素养和“素质冰山模型”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讨论,认为语文素养和“能力素质冰山模型”之间具有契合性,并且通过这种契合性构建了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韩雪屏通过分析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启发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显隐性学力”的发展。本文的观点阐述,均是以以上理论为基础进行讨论的。

二、“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视域下的语文素养对教学的启示

本文是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进行分析的,对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可通过:1.不断加强学生在传统文化内容中关于“显性学力”的训练,来达到《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让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学段目标;2.有意识关注学生在传统文化内容中关于“隐性学力”的积累发展,来实现《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的课程目标。(一)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学生在传统文化内容中关于“显性学力”的训练“部编本”初中现行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中,每一个活动专题都会有听、说、读、写这些可直接操作内容的设计,在传统文化专题或是涉及到传统文化内容的部分,也融入了对这些可直接操作的语文基本技能的学习。如在“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中,要求学生阅读关于交友的诗词文章,讨论对交友的看法和认识,建议学生用口头或书面语邀请教师参加活动,并且在活动结束后写一篇交友相关的自我介绍;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活动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相关部分也对学生提出了阅读要求;在“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中,把活动任务分成三种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第一项活动任务要求学生以“爱国”为核心对故事进行阅【责任编辑李晓旭】读、加工,最后要求学生用生动、流畅、清晰的普通话把故事讲述给全班学生;第二项活动任务同样要求学生对爱国诗词进行诵读;第三项活动任务是要求学生阅读、讨论与爱国有关的名言警句,并且以创作书法作品和制作手抄报的形式作为活动呈现的结果;在接下来的“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我的语文生活”“人无信不立”“身边的文化遗产”“古诗苑漫步”“以和为贵”这些不论是传统文化专题的主题活动,还是涉及了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其他专题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任务中都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提出了要求,所以在进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听说读写”等相关可直接操作技能的训练,多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聆听、交流、评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背诵、写作、演讲等学习活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的指导,不断训练古诗词的背诵、阅读,就能够达到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学段目标。(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关注学生在传统文化内容中关于“隐性学力”的积累发展在梶田叡一的“四层冰山模型”理论和倪文锦关于语文素养的解读中,隐性学力都被划分为第二层。如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伯牙绝弦”和“割席断交”这两则典故,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类诗句文章,从而真正理解感悟真挚的友情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在诵读“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时可以安排学生排演历史长河中华夏英雄儿女为了捍卫祖国的统一与荣耀做出牺牲奉献的故事,让学生可以体知历史感受到自己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指导学生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句诗经展开写作讲述父母爱护自己的二三事,再设计一个“生死选择”(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至亲至爱的人的名字,教师每次按时间段要求学生选择划掉一个人的姓名,即选择此人“死亡”)的小游戏来接受父母与子女的这一场人生中,有父母对我们的恩深似海,也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从“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以及“曾子烹彘”和“商鞅立木”的两则典故出发,组织学生交流分享生活中因为“诚信问题”所引起的故事并引导他们感悟“以诚立人”的道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师生一起设计、制定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为主题的活动计划,鼓励学生推陈出新、多角度去设计出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方式,并且能从这样的活动中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精要深入其心。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完成“隐性学力”的积累。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的课程目标。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的语文素养,还是在“2017版课标”中被首次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都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语文教师必须要肩负的责任。初中语文教学衔接高中语文教学,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素养得到培育与关注,那么将对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两者是一以贯之的,并且会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语文素养。正如本文的观点,语文素养是一座“冰山模型”,它由“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两部分构成,培养学生的“显性学力”也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语文教师应更多关注对“隐性学力”的培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备语文素养。

作者:芦悦 单位: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