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03-07 09:31:19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索

教学策略是围绕教学活动而采取的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思想,成为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最直接体现,在保证教学先进性和丰富性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意义。由此可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在切实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的基础上,既促进了教学策略与实践的融合程度,又有益于小学生个人成长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主要特征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小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宗旨,教师是教学策略的执行者与引导者,学生受益于教学思想、活动和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自我调控与支配,这种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效果,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实际来看,这一阶段的教学策略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教学策略的主体性和民主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选用教学策略的根本所在,由于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他们具备了自我管理和成长的能力,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或同学积极配合,将接受的知识进行重塑和内化。因此,教学策略就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从而深层次感染学生,让他们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策略的参与性和开放性

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优劣的重要标准,这种参与包含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等多个方面,只有通过不断的参与和反思,才能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体验,符合小学生知情意的发展规律。除此以外,现代教育作为一个开放性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狭小领域,这就要求新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实现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应用

如果将小学语文教学看作是一幢大厦,教学策略则成为凝聚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应该包含动态教学活动和静态教学内容等多个维度。只有教学策略应用得当,才能真正开启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娱乐、教化和关怀的功效。

(一)创设语境,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故事化教学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识字教学来说,要注意汉字读音、形状和意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将汉字与具体事物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汉字构成和意义的理解。因此,通过一定语境的创设,能更快速地帮助学生学会汉字的识读和使用,既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又在汉字的识读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其中,故事教学作为创设识读教学语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汉字识读教学中特别有效,这种利用汉字来完成的故事教学,不仅蕴涵着丰富的文化韵味,为学生传递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识读汉字的兴趣与注意力,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教会了学生更多识记汉字的方法和技巧。以“风”这个汉字为例进行分析,甲骨文中的风字,更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这说明“风”是从“凤”字演变而来,由于风是一种看不到摸不到的无形事物,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符号来表示出来,又不能将其具体的形状绘画出来,所以,借用“凤”作为“风”的一种表示,并在汉字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被固定下来。通过这则简短的汉字小故事,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汉字的由来,又加深了学生对“风”字的记忆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作用。

(二)积累词汇,在鉴赏中深化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推进,词汇教学成为学生更好地探索和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只有学生掌握了足够多的词汇,才能更加自由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学生张扬个性和健康成长的阶梯,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丰富学生的词汇数量,提高他们应用词汇的灵活度,成为小学语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的根本出发点,在阅读中积累词汇,用鉴赏的眼光来深度解读词汇,是开展词汇教学的必要途径。比如,在描写春天来了的精致景色时,采用了“小燕子沐浴着阳光,轻点水面飞向碧蓝的天空”这样的语句,“沐浴”这个词语写得十分精彩,将春天的美好展现得一览无遗,传递给学生一种温暖的感受,而“轻点”这个词语,成功地勾画出一幅燕子自由翱翔的画面,让学生如同看到一只燕子轻巧灵活的身影,通过这样的词汇积累,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词汇感悟能力,对他们写作和阅读都有很大帮助。

(三)运用想象,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插上翅膀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儿童文学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量存在,一是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这些优秀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二是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很多文学作品可以教会学生识辨真善美,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这个社会和世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经典儿童作品,这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也十分必要,小学生往往将自己化身为儿童作品的主人公,真真切切地体会儿童作品主角的喜怒哀乐。比如,在《皮皮鲁和鲁西西》一书中,通过两位小主人公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故事,引领小学生进入一个奇特的世界,而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小故事,宣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鼓励小学生变得勇敢、乐观,这些就是最适宜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受到诚挚的人文和情感关怀,愉悦他们的身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能体现教学策略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顾学娟 单位:河北省昌黎县安山镇大田庄完全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摘要:情景模拟教学就是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来感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在一种新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的实施,强化了我国教学改革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情景模拟教学;表演

小学语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两种教学模式是相互关联的,此项教学的展开,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在设计语文课时,把课文中的一些情节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让学生亲自扮演角色进行实践的教学模式,还需教育者们的进一步探索。

一、情景模拟教学和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景模拟教学和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增强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课堂情境教学中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

(一)情景模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和教师的讲解,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能自主解决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情景模拟教学让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应创设更多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课文中的一些情节。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逼真,更具灵活性,更受学生们欢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这种情景模拟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角色扮演教学在语文课中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中国汉字文化和语言文化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语言逻辑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将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受到更好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者们探讨出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模式。教师把一些教学内容,改编成一些短剧,让学生们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语言交流来完成角色的扮演,再配置一些简单的道具,增强真实感。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角色扮演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角色扮演在语文课中的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是课堂的主体。随着各种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转换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情景模拟教学与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课多数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改编,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二)角色扮演在语文课中的探索情景模拟教学和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出更科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更规范的教学中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级较多,年龄差距较大,不同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制力都有很大区别。所以,教育工作者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探索出适合各个年龄段、各个年级发展的情景模拟教学法,也让角色扮演实践教学活动,创造出更加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学到新的知识。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教学改革在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适合现阶段的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与角色扮演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洪秀.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10):237.

[2]刘文波,刘楠.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构建与实施: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4(3):68-71.

作者:冷思露 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铁铺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一、小学生创造力的主要作用

1.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教学工作和任务为前提

目前,培养创造力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即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切实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为了能将教学大纲落到实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需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大纲,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不仅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完成教学目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2.以思考能力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目前,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涵盖了个人成绩、品德、创造能力与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缺乏创造力的培养,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来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创造性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取对应的策略,营造出适宜的情境,通过学生积极的思考来提升他们的实际创造力。

二、主要路径措施

1.以情境教学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新颖的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快速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设置情境时,需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出发,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最终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2.以教学氛围为前提,以创造力培养为目标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使学生快速融入其中。常见的方法有游戏法、谜语猜字法等,还可对课文内容加以编排,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演。另外,针对教学内容与教材需及时设计相应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创造性的培养

现代教学已无法脱离网络技术,多媒体作为网络技术的延伸部分,已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引入网络多媒体技术已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学习兴趣为前提,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以接受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创造力。(1)引入插曲,活跃气氛。授课前,教师可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词汇、故事作为切入点,通过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结合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引入课堂讨论或辩论环节,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个性化的特点,最终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和把握课堂讨论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能力之一。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锻炼创造力的机会,例如,以教材为核心,让学生参与到课文的改编、续写中,并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实践思考能力。

5.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倡导创新思路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在相关体系内完成,既不能千篇一律,又不可无据可依。这就要求有相关的评价体系作为考核依据。众多教学实验证明,没有科学的指导与评价体系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培养创造力的过程时教师监督、指导、评价、表扬的过程,针对学生的各种想法,教师需做好引导工作,以此让学生从全方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侧重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结合学生的性格、自身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创造出良好的条件。综上所述,创造力不仅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还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作者:毛翠萍 单位:甘肃省金塔县古城乡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

一、导学案的基本概述

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认知水平,应用教学理论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化安排,并设置相应的问题,督促学生能够依据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导学案的应用能够满足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导学案的应用中,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教师要做好导学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导学案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教学内容的拷贝,而是在经过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以及集体研讨中所制定,导学案不仅是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同样也是对整个学期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比如在学习《落花生》一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1)在与父亲的谈话之后,作者要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时候学生会争先恐后回答,课堂气氛也会被调动。(2)为什么作者说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心上,为什么作者用“印”,没有用“记”。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分析,并在商量讨论之后得出结论,以此提高学生激烈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导学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建设学习型团队

在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团结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离不开小组合作教学。将导学案应用其中,可以对小组集体的力量进行发挥,并且还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趋势。比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一文的时候,语文教师需要设置两个问题,分别是:(1)时间又不是人,为什么要和它赛跑?(2)课文中作者是如何与时间进行赛跑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一个小组选好题目,并进行明确分工,然后依据学生的观念进行记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踊跃参与,并且要将小组团结一致的精神进行发挥,这样才能在发挥个人作用的同时,也与其他组员合作,形成一种结合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将导学案应用其中的时候,需要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课前预习工作。众所周知,导学案的重点并不是在“教”而是“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需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不可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启发工作,并利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中,语文教师可以事先布置预习作业,并选择典范性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还要设置悬念,比如“最后地震中的男孩是否得救了?”“以后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做?”通过设置这一类问题,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能够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一步。

2.课程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指引者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显,并且要对课堂加强控制。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保持课堂气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还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课堂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上台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请学生进行朗读,在调动课堂气氛的时候,语文教师在学生朗读的内容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经过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印象,并且可以依据学习特点以及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单独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质量。

3.课后评估。从整体角度分析,在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中课后评估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加强探索与分析。从某种角度探析,导学案的实行与编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非常多的缺陷与不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学生的体验则是最为直接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并开展教学反思,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如何评价引导的好与坏,则需要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分析。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存在质疑的,教师的任务并不是将这些疑问解决,而是在这些疑问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教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结束之后收集这些疑问,以此推动教学的有序开展。综上所述,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户,利用导学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还可以增强教学质量。经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导学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导学案作为辅助教学工具,不可全盘使用,否则会形成松懈状态,对提高语文质量造成影响。

作者:孙琰 单位:秦安县兴国镇第三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早在商汤时期“盘铭”上就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字样并以弃旧图新为使命。创新是各个时代一直在探讨的话题,无关乎种族和地域。创新来自于思维的突破,并以感性知识的积累为基础。故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经验的积累。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掌握知识为前提。同时,结合探究式学习方法更有助于学生实现思维的突破。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关乎其兴衰,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所以,对年轻一代人自身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途径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是一个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的时代。中国在探索一条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新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一个人的思想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的不仅是自身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小学语文教材一直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具,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必要途径。但是对教材的使用还是很狭隘的,学生一直是在被动接受,教材就相对变得很死板。那么如何让教材“活起来”呢?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学教材。学生可以自己寻找兴趣点,在理解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接受新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可见,教材的使用范围可以更加广泛。如果学生在课下能够自己理解教材,那么在课上就可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去拓展知识,加深记忆。其次,教师应该适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的重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在引导时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独立自主也可以协作交流。当然,也可以先独立思考探究,再交流想法。总之,在学生目标明确之后可以自由做出选择。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课程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认识上必须突破“认同性”的教学模式,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创新。否则,新课程改革就会因为陈旧的思维方式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夭折或最终失败的结局。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经验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成中,一方面要依靠教材获得知识经验,同时还要摆脱教材的限制,学会对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得出新的见解。“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这是《文心雕龙通变》中关于文体创新的倡议,只有适应变化创新才能持久,善于继承规律创作才不贫乏。无论是文学创作、社会制度的更替、思想潮流的转变都需要创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发展。小学生刚进入学校,受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接收的新鲜事物较多。那么身边的小故事,发生在身边的小事都可以走进语文课堂。这样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去积累经验,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更多的是来自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有一双善于发现乐于观察的眼睛和感悟生活的心对语文的学有帮助。教师在注重将语文带给学生生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学生主动去参加一些利于增进知识积累的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中慢慢培养起来。此外,课堂上,融入一些小游戏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针对小学生,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成语接龙、讲故事大赛、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都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个时候是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最佳时期。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应该厚待学生,无论成绩优劣。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探究他们的心理,分析原因。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想法。思维的突破要求我们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每一次转变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是思想上的重新改造。《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新的突破带来的可以是思想的转变也可以是道德的提升。培养创新意识是思想革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如何展示的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变法之时面对各方不同的声音他无畏天象的变异、祖宗的成规以及人们的议论和攻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想做到创新就要摒弃一些陈规和成见,不仅要突破他人的想法,最主要的还是突破自己。

作者:杨扬 单位:白城市洮北区三合中心校

第六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摘要】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是需要重点培养和激发的能力。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的推进和深入,新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这让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效,其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尤其明显,它对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因而受到了教师们的青睐。那么如此多的新型的教学方式中,又有哪些是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呢?本文中先将其现状简单的分析了,并提出来合作学习以及拓展阅读等两种方式来提高其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信息传递越来越频繁,人类的交流交往也越来越频繁,由此语文中的交际功能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培养我国国民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改善提高我国国民的语言表达能力呢?通过分析显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70%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弱,因此,想要提高国民的整体水平,需要从小学课堂中抓起,所以要准确的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1.对学生文章理解的能力起到了提高的效果,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的现将文章分层次,然后在讲解,最后总结主旨,就完成了一篇文章的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进行带领学习,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到多少内容,而且在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就导致教学效果更不理想了。所以,合作学习法的引入大大的改善了这一现象,在教学中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让学生们能够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理解,又能对文章更深一步的思考,这使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2.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在社会中只有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人才,才更容易得到重视和重用。合作学习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不仅能够使其理解能的得到提高,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在小组学习的时候,内部成员会合作而小组之间会竞争,为了荣誉就一定要小组团结,所以,不仅是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也树立的竞争的意识。

二、优化方式

(一)合作学习。1.要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就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自主的学习才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合作学习法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现引起学生对合作学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2.小组学习的时候需要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本身有限,对于文章的理解没有办法非常的透彻,因此,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时候,需要明确的说明后,再进行讨论研究等。

(二)拓展阅读。1.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一阅读材料为主题,让学生围绕着一主题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应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共享,从而以轻松愉悦的分为达到本堂课所预计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占据一个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保证学生在拓展的过程中一直围绕阅读材料的中心进行的,并且在拓展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学会使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视角去阅读材料,使拓展阅读最后达到多元化、个性化的程度,让学生对阅读有一个专题性和综合性的理解。3.要积极的利用开发拓展阅读的材料和拓展资源,要使学生将古今中外的阅读材料最大限度的使用起来,并且要以各个方面进行理解和分析,同时将所拓展的资料与拓展主题紧密的结合起来,以此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思维的发散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将拓展延伸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4.拓展阅读的内容,在语文教育中,拓展阅读和课外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拓展阅读主要是以课本为主,发散到课外资料的一种阅读方式,而课外阅读仅仅是对于语文课本外的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拓展阅读能够让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思想内容等产生更广泛的理解。在学习某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展示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有一种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其印象更加的深刻。5.拓展阅读的空间。拓展阅读的内容分为课本内和课本外两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的拓展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等特点从不同的方面对阅读材料进行拓展。6.拓展阅读的方式。学生在拓展阅读中不仅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阅读,还能够选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比如文献、图书、咨询家长、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拓展阅读,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让孩子能够更形象、更具体的了解课文的内容,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诉,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的方式有许多种,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以适当的进行结合,就比如文章中所说的小组学习和拓展阅读两种方式,教师可以先进行拓展阅读后,在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的学习。因此,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还是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才是最好的,不仅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还要结合所教学的知识内容,就比如某一篇文章主要是讲述风景的,教师就可以以拓展阅读为主,让学生自行的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文章等进行展示分享等。

参考文献:

[1]卢聪勇.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J].考试周刊,2015年55期.

[2]刘君.试论如何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教育教学论,2014年02期.

作者:韩红梅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小学

第七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浅谈几点做法。

一、教学前的工作准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其着眼点是为学生自己“更好地学”,为教师“更顺利地教”。上课开始,可以提问一些上一节课学过的东西,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能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上好一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主动地找学生谈话,问学生的个人爱好,问学生喜欢回答的问题。告诉他们,“老师想和你们做朋友”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快和老师拉近距离,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学生动手调动课堂气氛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手操作的过程,能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比如,学生可以把书中的难点,重点都依次清标记起来,还可以给学生做教师的机会,给其他同学出问题、给其他同学讲解,这样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将学习变成一种布满乐趣的活动课。

三、微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微笑,发自于内心,行自于外部。虽然没有颜色,却可以使人感到生活的绚丽多彩,虽然没有味道,却可以激励人敞开胸怀去拥抱世界。在课堂上,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充满微笑的语言去授课,这是一种拉近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这个行为同时也体现出了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约束的交流沟通,那样学生就会很喜欢上这个教师的课,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如今有许多教师,因为个别的学生违反了纪律,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把这种表情带到课堂上,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使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淡化。如果那样的话,学生还能愿意上这教师的课吗?我认为,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上,而是来自于教师的学问和修养,让学生尊敬你。微笑,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与学生谈心,与学生交流,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幽默的语言也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的艺术,幽默是一把钥匙,一种可以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这把钥匙既可以减轻压力又可以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心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艺术与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巧妙结合。这样,既呈现出教学机智又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幽默是一种力量,作为教师应该用幽默的语言来开启学生心智。幽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能有效建立起师生关系。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爱学、乐学的兴趣。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当教师在感情上接纳了个体,才会激起学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信心,不爱学习,同时也表现在个性品质上的偏差,它包括精神欠集中,缺乏恒心和耐性,学习上消极悲观等个性特征。对此,教师可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班会,让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改变其内向、敏感的性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教师要有方向、有计划、有思想地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能以自己是教师的身份就只是命令学生“用功、用功、再用功”。要与学生沟通,以正确的方法、技巧和关爱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的心灵更贴近教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愿意自己主动地和教师沟通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更好的办法开启学生的智慧,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样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姜琨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学区驻操营小学

第八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最核心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抓住“读”这个字,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工作提出几点有效措施,以便给我国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新课标给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也要求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出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才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喜欢上阅读,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要想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情境。比如说,在讲到《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小兴安岭的图片,让学生可以入情入境,从而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以便使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2.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置一些发散思维较强和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通过有问题而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得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极佳。譬如在讲解《火烧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拿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认,询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看到它们,你能够想到什么呢?通过这种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这章内容有兴趣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火烧云的特点与颜色等。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特别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步,学生在阅读之前,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不能三心二意,要学生全身心地阅读课文。第二步,要鼓励学生完成阅读过后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阅读知识。譬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重点语句、议论,最后深入课文中,全身心地去感受课本内容,能够明确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遇到词藻优美的句子时可以摘抄下来,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过后写一些读后感。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可以促使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教师必须要不断地训练学生,多引导学生在课余的时间看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等。

三、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由此可见,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任务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

1.注意重点词句的含义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突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理解词与句的过程中更明确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意义。比如在讲解《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比如说,“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等等,用这种极其简单朴素的词语来表达的生活极其简朴,同时又用“一叠文件”来反衬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办公用品却如此简单。通过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

2.一定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重要办法,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以下就是预习课文的具体步骤:第一,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粗读,并要求学生把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或者字进行标注,不懂要查字典,扫清一切障碍。只有做好准备工作,才可以顺利地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第二,让学生进行细读,对课文中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在课上向教师提问,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可以摆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艰巨且重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发展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同时要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作者:张晶 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背景对于学生素质提出的要求之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策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学习目标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只有有了充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实现学习方向的准确把握。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在进行新课程授课之前,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任务,将课程学习的目标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在本科的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实现学生自身对于教学目标的明确,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确定方向,为自觉学习奠定基础。比如,在进行《鞋匠的儿子》一课教学时,就可以制定以下几个分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能够顺畅、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且能在朗读过程中感受作者笔下的“开怀不已”“潇洒”“羞辱”等词汇在文中想表达的意思以及情感。其次,紧紧抓住文中的重点线索,也就是参议员的情感变化以及态度变化,揣摩参议员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最后,充分体会文章的主人公林肯独特迷人的人格魅力,学习他宽容、潇洒以及自信的优良品质。

2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强劲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主动性的最好引路者。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实践中,小学生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自觉地相应教师的号召,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对于优等生而言,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自学过程中,除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还可以主动进行其他新课程的自主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充分利用学力。其次,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来说,前者需要督促其完成基本的课文自主学习要求,后者则需要督促他们完成基础的朗读以及识字任务。最后,适时开展自主学习成果全班交流会议,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难提出,教师给予一定的答疑解难。在这个过程中,优等生能够锦上添花,游刃有余;中等生能够踏实进取,力争上游;后进生则能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提升对于语文自主学习的信心。比如,在进行《桂林山水》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进行课文示范朗读,并且播放桂林山水的优美图片,引发学生对优美环境的惊叹和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传授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实践中,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条件。因为小学生的学习模式仍然是“任务驱动型”,其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需要教师进行安排和指导。教师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预习。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课文预习,包括通读课文、对于生字生词查找工具书、弄清文章结构、提取出课文的主旨等。其次,教师要在课上拿出时间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评估和检验,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且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进行答疑解难。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对预习成果好的学生进行适当表扬,对于没有预习或者预习效果差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督促。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时期是人一生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尤其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还会为小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益处。首先,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教师要教导学生在进行作业的完成时要先进行完善、系统的复习,而且要争取养成独立写作业的习惯,不能抄袭,要专心认真地完成作业,不要伴随着吃东西、看电视等其他的活动。要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作业的完成中去。其次,认真记笔记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是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教师要教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做笔记习惯,比如批注、划线和圈点等。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及课外主动进行阅读笔记的记录,比如将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大有裨益。最后,是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的习惯。小学生识字水平不高,很有可能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生字生词。教会小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的技能,并且充分鼓励小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5总结

一线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争取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安建丽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天生炕小学

第十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阶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使教学质量及其效率得到提高,就需要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适当改变,进而对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进行运用。其中,导入教学模式就是比较有效的一种,通过导入式教学,能够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及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以促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都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故事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教师应当依据小学生喜欢故事这个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入故事,使学生通过听故事而产生愉悦情绪,从而保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欢快。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讲述他们过年时的情境,这样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并说出他们与家人共同欢乐过年的情境,然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如可以这样讲: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她有大大的眼睛和漂亮的头发,同时还十分善良,但是她十分不幸,只能依靠卖火柴为生,最终被冻死在大年夜的晚上。通过对故事的简单讲述,能够吸引住学生,使其产生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能够高度集中,并提高学习兴趣,进而积极地去阅读课文,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积极参与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二、问题导入法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疑问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帮助学生进步。疑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进而使其积极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并有十分旺盛的求知欲,喜欢追究问题。因此,教师可依据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出难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得学生想回答而又很难用语言进行表达,使学生能够在自身强烈求知欲的推动下主动去探索知识,能够自主地去解决自身心中的疑问。比如,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如: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张家界呀?我们来看一下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张家界的迷人景色进行了描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一来,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刺激,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去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初读,便能够明白作者从秀水、奇山以及珍稀动植物这些方面对张家界进行了描写。

三、音乐导入法

音乐艺术具有灵动特点,其能够启迪人的心灵和陶冶人的情操,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使学生的心情愉悦起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有美的享受。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及歌曲,并将其积极融入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享受音乐美感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样一来,对于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也更加有利,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以及消极的心理,从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营造出融洽的氛围。比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而使学生能够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吸引,然后教师再适时导入,告知学生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同样叫做《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就会想知道本课内容和这首歌曲之间有何联系?这时,教师继续导入:这首歌曲是如何创作的呢?今天所要学习的就是与其相关的内容。这样,就能使课堂导入进行得比较轻松愉快,也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较强的学习热情。

四、名言导入法

名言警句属于艺术及思想的结晶,对于每个名言警句而言,其背后均存在一定的故事,而且学生也比较熟悉这些名言警句。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导入。这样一来,对于文章主题的深化比较有利,同时能够渲染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悟到相关的人生哲理。比如,在教学《晨读》一文时,教师可先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将相关故事讲述给学生听,进而适时导入新课内容。这样一来,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本课,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念,从而努力读书,以报效祖国。

五、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将枯燥内容转化为生动内容,将无形知识转化为有形知识,进而使平面文字变为立体化,使静止画面向动态化转变,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点更加符合,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融洽和谐的氛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由原本“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所以学生比较陌生,仅仅通过静态文字很难使学生领略到桂林山水之美。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在课前就把精美的课件制作出来,进而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欣赏这些优美的画面,学生能够领略到桂林山水的各种美,这样学生便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被其所吸引,加深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描写内容的理解,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导入教学方法,并对各种导入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以使教学质量及其效率均能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作者:易晓阳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新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