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9篇

时间:2022-06-10 09:12:5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9篇

第一篇

一、利用学生求知欲,激发创新思维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都处于萌芽阶段,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巧设疑难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理解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学生求知欲,激发创新思维,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激发创新思维。

二、发挥教学有效性,开启学生想象发挥

教学有效性,开启学生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深人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发挥启发引导的教学功能,融会贯通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和作者产生共鸣,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在课文5月光曲6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让学生欣赏一段5月光曲6的音乐,在录音机的播放下,学生边听音乐边体会作者的情思,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想象。在播放5月光曲6时,教师应有节奏、有计划地分阶段播放,根据曲目变奏的不同,从乐曲平静到乐曲变奏,其中音节的变化,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去探索和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发挥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采取创造性复述、续编有悬念的故事结局、看图说话等教学方法来开启学生的想象。

三、注重实践性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注重实践性活动,培养创新能力,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更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小学语文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注重实践性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鼓励主动探究;二是广泛开展教学活动。在鼓励主动探究方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分组的形式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并设定一定的任务让各小组完成教学内容,小学生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知识,有效激发创新的火花。在广泛开展教学活动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见缝插针”地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开拓创新。

四、结语

总之,基于创新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民主化氛围、诱发创新意识;利用学生求知欲,激发创新思维;发挥教学有效性,开启学生想象;注重实践性活动,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地的发展。

作者:陈翠琴工作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南小学

第二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已经将知识点尽量做到细化与明确,但由于地区、教师等客观因素,课堂教学还是以实际课堂情况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教材,再根据具体课堂情况灵活开展教学。但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与教材基本一致,没有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进行调整,造成某与课堂教学不相适应的地方出现在老师的讲课内容之中,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深,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语文上的重点与难点形成堆积,吃不透的地方越来越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当今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

1.制定教学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与目标。针对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填鸭子式”的教学弊端,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认真地研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划分与归类,分清主次知识重点难点,以此确定每一项知识内容在课堂上所占的比重;其次,教师要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可以以讲课进度为基础划分,亦可以根据教学时间等进行划分。有了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师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不会出现为了赶进度、赶时间而“填鸭子”的现象;最后,教师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在课堂上注意梳理知识点的结构与方向,选择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授课,以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心理认同感,让学生认为自己是课堂中的一分子,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授课模式,告别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单一授课的教学模式,在上课过程中尽量采取生动的语言。另外,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及心理动态,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习状态,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培养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老师,热爱课堂,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合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设备变得越来越先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逐渐走进许多小学课堂之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把课堂中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抄写板书的时间,另一方面方便学生将课件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中进行复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学视频配合授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这样既能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一举两得。

4.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解《司马光》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话剧的形式,安排学生表演,将课本上的情景还原到课堂中,使学生在参与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三、结语

通过以上文章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当前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和意义。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新颖别致的教学设备、其乐融融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效率和有效性的关键。在当今新形势的要求下,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成了教师研究的新课题。相信通过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会不断创新,所以要帮助学生从小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为国家的未来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作者:肖翠红工作单位:青龙县肖营子总校娄子店小学

第三篇

一、解析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现阶段,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添加自己的思考进去,这就导致教学过程生硬,教学内容枯燥,整个课堂缺乏活力,自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准备拓展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将书本内容讲一下,然而对于好奇心非常强的小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反复的阅读、讲解只会让学生觉得内容枯燥,课堂气氛压抑,久而久之,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趣的事物上,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很理想。

2.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尚存的问题

小学生本性还是贪玩爱动的,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却忽略了学生这个特性,只是一味地管制他们的行动,从而更好地控制课堂秩序,但是越是严格地管理学生,学生的反抗也就越大,就更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因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是不会在课堂上开展课堂实践的。

二、解析营造有趣小学语文课堂的措施

1.关于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改进措施

由于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薄无趣,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此,要营造一个有趣的语文课堂。首先,语文教师就要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于如何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例子中来探讨:第一,教师要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拓展开来,比如,在教学《静夜思》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讲一下作者李白的故事,比如说李白是在怎么的心情和环境下创造这首诗的。小学生一般会对人物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加入了人物故事的教学内容的课堂,会变得有趣很多,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是以《静夜思》为例子,在教玩这首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将自己脑海中静夜思的画面画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是可以多样的,除了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也可以使用其他教学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加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营造一个有趣的语文课堂。例如,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进行音乐课堂、情景课堂,教师还可以带动学生来玩游戏,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习。比如,在学习造句的时候,教师首先将学生所学过的词语都写在卡片上,然后将词语卡片都发到学生的手中,然后随机抽取几个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手中的词语来造一个句子。这样既可以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加强学生对于词语的认识。

2.关于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课堂效率改进措施

小学生在课堂中应通过教师的引导努力适应实践教学。进行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性,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的价值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进行动物词语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画画比赛,让学生根据书本上对于一些动物的描述来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动物形象,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动脑的同时也动手,加强学生对于动物的理解,而且也可以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营造一个有趣的语文课堂。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的时候,不仅可以营造一个有趣的语文课堂,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小学生自我素质和能力尚且不完善时,教师的职责更应该是指引和鼓励,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情节假设和故事模拟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可以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来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在学习中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素质,这样才能对小学语文的课堂起到实际的改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在营造课堂氛围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对学生充满爱心,一定能够极大地改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作者:洪雪红工作单位: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都中心小学

第四篇

一、幸福课堂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幸福课堂”定义的诠释,可以发现“幸福课堂”相比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其突出的优势在互动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经验,归纳出小学语文“幸福课堂”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1.过程的高效性

小学语文的“幸福课堂”,摈弃了传统通过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获得所谓的成功和高分数的教学模式,提倡高效的幸福课堂教学理念,通过科学、艺术的课堂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让师生在轻松快乐氛围中达成教学目的。

2.内容的开放性

小学语文的“幸福课堂”,语文教师的授课内容具备很大的开放性,课堂内容不在局限于教材里的内容,而是积极引入社会大文化,把生活中的语文内容纳入到课堂中来,真正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场所。同时,课堂内容的开放性还注重鼓励学生建构自己的语文世界,使课程与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本质,让小学生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字海洋中理解、发现、体验和创造,真正让学生在真实和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信息中感悟到生命的幸福。

3.关系的和谐性

小学语文的“幸福课堂”,十分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生生关系的和谐性,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关系[3],强调师生、生生间相互沟通,彼此启发,共同分享与协作,倡导师生、生生间人格平等的,无高低、贵贱、强弱之分。同时,师生间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一起共享知识和经验,互换人生的感悟和体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真正让学生深切感受“教学相长”的乐趣。

二、构建“幸福课堂”的方式

1.科学、全面的认识“幸福课堂”

教师是“幸福课堂”的灵魂和引擎,其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了营造幸福课堂的成功与否。因此,在构建幸福课堂之前教师首先必须对“幸福课堂”有科学、全面的认识。一是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积极交流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的“幸福课堂”需要精心预设,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全面了解;三是要在教学实际中加强对幸福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培养自身驾驭幸福课堂的素养和教学技能。只有教师对幸福课堂有了科学、全面的认识,才有可能为学生营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会知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科学研究表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与课堂氛围成显著正相关性,因此,是否具备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实现小学语文幸福课堂尤为重要。建立和谐的课堂教学,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摆正,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我想学习”和“我要学习”这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二是要创建教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精心设计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大量的讨论时间、质疑时间、思考时间、分析时间和交流时间,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让学生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幸福课堂”特征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很强的驾驭课堂的教学素养,特别是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能针对课堂内容、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出收放自如、灵活多样的教学课程,采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营造出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积极互动参与课堂互动、师生共同探索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幸福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其更多的内涵体现在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给学生更多时间去体验、探究、感悟和思考。课堂中,教师需要摈弃以往“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展示的平台。比如,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网络搜索资料等多种途径搜集来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将他们的成果展现给大家,通过这种“展示自我”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表现地更加积极、主动,进而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的目标。

5.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

“幸福课堂”概念和特征决定了其应该具备轻松、和谐、健康的师生对话氛围,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运用科学的评价工具,不断鼓励、引导学生,进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促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对后进生采用表扬式评价,挖据其闪光点,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那些特殊学生的评价更要讲求艺术性,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又要点名其下一步努力方向,让他们有信心去追求进步。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工作,让学生充分感到到“幸福课堂”带来的学习愉悦性,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幸福课堂”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幸福课堂”却是代表了这个时代前进的方向,为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实施“幸福课堂”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真实让“幸福课堂”走进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和每个学生的内心。

作者:茅微微工作单位:宁波市鄞州区实验小学

第五篇

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逐渐从“灌入式”过渡到“情境互动式”,由教师“一言堂”逐渐过渡到教师学生“大家谈”,由“死读书”过渡到“读活书”。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仍具有不成熟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需要教师进行有计划的高效的课堂情境模拟。课堂情境教学过程将黑板、课本等传统媒介与互联网、多媒体等新兴媒介相连。

在对课堂教学技术运用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课堂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声情并茂,善于运用表情、语言乃至具体手势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全真模拟的场景。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教师与课本对话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在以往通读课本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读课本的能力,做到真正置身于课本之中,做到与课本对话,与课文的作者对话,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课文的主旨。二、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教师换位思考的能力需要提高。三、教师自身作为一个“表演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明白课本和学生之后,课堂情境教学还需要教师将自己的独到见解“表演”出来,表演的高明之处在于教师甚至能够被自己的表演感染,目前小学课堂情境教学时常会让我们感受到演戏成分,我想这可能和教师的“表演”能力密切相关。例如在实习过程中听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告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能掌握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这篇课文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在课前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片段,让学生首先陶冶在快乐的氛围中,然后教师选择运用多媒体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们呈现出课文中菜园的场景,待同学们安静后,师:这位好妈妈是谁呢?(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说是“燕子”的呼声最大。)师: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说什么呢?大家猜一猜。(此时教师的表情充满了疑惑和想要知道答案的迫切之情。)师: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在说关于两种蔬菜的事情。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教师的用意不言而喻。教师让学生尽快进入了角色,想要用疑问吸引学生,进而一步步走进课文,深读课文。作为听课教师,我也深深地被授课教师的精神面貌感染了,这节课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课堂情境教学在小学阶段尤为适合,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读者朋友的前提。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智力也是作用巨大的。在小学阶段让情境教学模式得到充分的展示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们在小学阶段大力提倡情境教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起来,问题有三:一是教师的主观色彩主导了学生的理解力。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在课前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在课中又进一步加固了教师的思想,学生似乎没有喘息的空间,我们的学生好像都经历过“官方培训”,极为虔诚地接受着老师传达的信息,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没有怀疑全盘接收,使得全国情境教学优质课看起来大同小异,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学一元化的写照。二是“优化了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成为复制作者思想感情的工具。表面上看来教师讲得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其实不然,教师通过特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理解特设的思想感情并成功地复制这种思想感情,最终达到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它的“人为性”实质是扼杀了学生想象的自由。三是全国对于情境教学评判标准趋向单一化。

通过各种优质课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在品味其中共性的同时我们也不免为优质课缺乏个性而感到惋惜。例如著名的李吉林教授早期在教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时候,用低沉的情感哼唱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歌曲,又进一步通过图片、视频、语言等的描绘仿佛把学生带到了遥远的伏尔加河,李吉林教授通过哼唱等方式描绘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课文,对教师而言就是想要达到一种预期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就是学习这篇课文想要告诉我们的主旨,即俄国人民在沙皇的残暴统治下过着极其贫穷和痛苦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被渲染了的气氛中,学生被成功地复制了文章作者的情感,从这个角度看,情境教学与“灌入式”教学又没有大的差异,只是多了一层感情渲染与感情创设,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领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大的帮助。那么,我们最终是想要实现什么样的课堂情境教学效果呢?我们怎样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丰富多彩,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呢?我们希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搭建一个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平台,营造一种教师和学生友好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成长。我们的课堂需要我们自己做主。据说,传世的德尔菲神谕大约有600条,影响最大的有两条,一条是“认识你自己”,另一条是“凡事勿过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又要让我们的情境创设不显得矫揉造作;既要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又能坚守自己的课堂。并不是一味地去追逐课堂情境创设的煽情、热闹、华丽、多样,而是多一点真实,多一点感情,让课堂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一点,再贴近一点。

我对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思考与启示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努力营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更好地展现教学情境,例如对多媒体技术加以运用,创设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使其更好地融入教学氛围。与此同时,教师更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这是发挥教师自身感染力,张扬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表现,将给学生带来一种无形的影响。只有学生投入感情,才能更好地感受文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应该尝试着把笼中之鸟放飞天空,大胆开辟第二课堂,让课堂教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情境的再现,对小学生而言,语文课堂学习不只是单纯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或者自己朗读的过程,它还应该是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拥有快乐感知的过程。比如说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开展中,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细小物品,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用道具。在教室布置上开设语文学习天地,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定期举行小组诗歌朗诵比赛,在课堂上进行朗诵及表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等等,这种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让小学生们喜欢上语文课堂,也能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快速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时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就跃然纸上了。三、运用语言艺术创设课堂情境。教师创设课堂情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运用音乐渲染进行课堂情境创设、运用视频图片展示课堂情境、对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加以运用。小学生领会能力较低,需要教师运用语言艺术加以引导才能身临其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文朗读时,可以合理恰当地运用惊喜、疑问、悲伤、愤怒、兴奋等语气,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描述的情节,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和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对语文教育的本质表述,揭示了语文教育和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关系。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是活动着的课堂,正确有效的情境教学中的语文课堂使小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身心全面的发展,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我们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让我们祖国的未来获得最优的发展。叶永烈曾经撰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鞭辟入里地论述了“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不断探求”在科学真理发现上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情境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效果才可能会越来越好。在教学中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与我们教育教学研究中的质疑思维和辩证思维不谋而合。

作者:杜亚群工作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第六篇

一、立足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一个年轻人的心里面都存放着好学求知以及渴望知识的火药,如何将火药点燃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火药应当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来点燃学生的学习导火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立足实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尝试创新教学模式,以趣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应当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比如,目前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很多已经时隔久远,而且内容相对比较深奥一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拓展思维深度,从而使学生保持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寓情于教,拉近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就是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让学生喜欢和认可代课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付诸足够的情感,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性,这与一场精彩电影的演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课不能矫揉造作,注重语言艺术的应用,以免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切合实际的角色扮演,都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考虑,将感情融入教学语言中去,会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饱含感情,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时刻刻注意对孩子的态度和情感。需要说明的是,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固然可以转变传统的凝重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但绝不是溺爱、过分的放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好关系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三、注重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艺术性和有效应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语设计与应用关系着整节课的基调,因此应当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基于此,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成为小学语文导入语设计的要点。课题解析教学中的开门见山方法,题目是文章主题的提炼,因此应当利用好课文题目,对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先通过一首简洁优美的诗歌,引起学生对梦想的美好向往和无限憧憬,然后再引入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这样可以直截了当清晰明朗。进而在围绕这一课题,呈现疑难问题,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点燃思想的火花。从教学实践来看,极富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和导入语设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目前国内小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容,对学生精神层面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刻。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长期受到教材的熏陶与感染,而且这种影响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性、人文性,在很大程度上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结合课程内容,把握整篇文章的“情”,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入情、移情,最后达到冶情之目的,这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要求。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无定法,课堂导入语设计、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都应当基于课程内容、教学现状考虑;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决不可拘泥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也没有所谓的“万金油”。只有立足教学实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是高效课堂构建之道。

作者:张凤云工作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镇赉镇第二小学

第七篇

一、做好课前准备,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曾经明确指出:自由能发挥出人的最大潜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营造出亲切、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主动思考、发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潜能得到发挥,进而提高自信心。从大多数有作为的成功经验来看,在自信心的驱动下,通过努力,更容易取得成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拥有活跃、主动、自主的思路,随着教学方式的调整,不仅能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学习,通过独特的想法,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性格。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制作课前准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提升。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大多数优秀的老师都会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设计反复修改的过程中,通过斟酌考虑,很多教学设计都成了青年老师参考的资料。相反,如果缺乏充分的课前准备,由于没有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就很可能在课堂上出现思路不清、表达不明的现象,进而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造成严重影响。在这里的教学准备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相关知识、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工具的准备等,它们作为教学设计的关键,只有完善、充分的教学设计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学生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小学上爱玩、好奇心重等特点,将生活与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主动思考与学习中保障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在长春版语文课文中的《在冬天里》与《春天来了》,都是以儿童生活为视角撰写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明线结构,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中,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通过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进行讨论,让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形成共同成长的局面,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有效的课堂提问作为高效课堂的保障,用提问指导学生课文学习,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因此,怎样问?问什么?问与不问都成了当今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恰当的提问时机以及方式,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带动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反之,一旦选择不当,就很可能影响课堂氛围与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设问中,老师必须抓住时机以及教材关键点,对教材含蓄处、矛盾点、疑难处进行质疑。例如:在《家》与《可爱的童年》教学中,可以先让同学快速浏览教材内容,再通过巧设“步白”的方式,紧紧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思维快速运转,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建立起高效的课堂,“多读精讲”也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心理,避免无休止或者重复讲授对学生造成的逆反心理;在课堂讲解中,通过多读精讲的方式,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重心。在课文阅读中,应该采取全权放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阅读与理解;当阅读到一定时间后,再通过小组讨论、邻桌讨论的教学方式,扩展学生思维,进而形成自身认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听说读写能力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小学语文涉及面广、知识量大,所以对于模糊、抽象的事物,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在每节课都使用一支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形式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甚至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片、声音、视屏、动画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刺激学生感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主动联想与想象,从而带动学习兴趣与热诚,让他们在得到语文整体感知的同时,不断培养语言口语表达、理解以及审美能力,进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

三、结束语

课堂效率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对德育、美育以及文化素养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充分挖掘学生兴趣,在提高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韩淑明工作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第八篇

一、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的理论依据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应用影像资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其理论依据主要如下: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不仅仅是依靠教师的口头传授获得,更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感悟。简单来说,建构主义理论更加强调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推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影像资料,事实上就是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而那些生动的影像资料,更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对相关问题的探究欲望。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单纯讲授所远远不能达到的效果。2.迁移理论何谓迁移理论呢?所谓的迁移理论简单的说就是将原本已经学到的经验变化性地运用于新的情境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往往可能会被学生运用于另外的学习当中,或者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很多小学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试题中有很多通过图片、表格作为题目考查考生的语文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所以,不管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还是从他们以后长远的工作和生活而言,我们都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运用影像资料营造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提高和培养小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二、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影像资料的策略有很多,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1.巧妙使用影像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感震撼

对于小学生来说,结合影像资料进行课堂教学是他们很难抗拒的。在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当中,以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感震撼。因此,结合影像资料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的时候,课文中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思量再三,考虑到这可能是因为课文中的文字描写过于简单,没有直观的画面,他们很难感受到草船借箭的真实场景,也无法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情感震撼。基于此种情况,我下课之后,专门截取了电影《赤壁》中关于草船借箭的影像资料。当这段影像资料在教室中被播放的时候,同学们立刻被那宏大的场面所吸引住了,对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这一举措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看完视频之后,我让同学们对比课文描写再一次观看视频,同学们的积极性丝毫未减。结合这段影像资料的观看,同学们对课文加深了理解,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明显激发出来。

2.适时插入合适的影像资料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影像资料就可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讲授《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课文中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乌鸦喝水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看到具体的过程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此时为了化抽象为具体,我播放了一个关于乌鸦喝水的动画: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看到课文中的文字在动画中被具体的表现出来,同学们很快理解了课文中的内容。再进行教学的时候,这个教学难点就被迎刃而解了。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我通过《乌鸦喝水》这一动画的展示,化抽象为具体,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乌鸦喝水的整个过程,更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再如,在执教《称象》一课的时候,对于课文中称象的描写虽然很细致,但是具体如何称象还是有很多同学弄不清楚。为了化抽象为具体,我同样采取了动画演示的办法,让同学们认真地观看了称象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样的影像资料演示,可以把学生抽象的思维化为具象,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3.综合运用影像资料培养学生探索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对学生一味地灌输相关的语文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说书人每次在说书的时候都会给听众设置很多悬念,而这些悬念的设置正是吸引听众继续听下去的主要原因。要想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可以学习说书人的这种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影像资料的时候需要不断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最终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时候,我截取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片段,并在同学们观看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为什么会遭到八国联军的毁灭呢?”这个问题抛出之后,同学们似乎非常茫然。看到此种情况,我把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人人踊跃发言,再加上我在一旁的有效引导。大家终于明白了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闭关锁国,造成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八国联军趁机对我国进行侵略和掠夺,这才有了火烧圆明园的一幕。

三、结语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影像资料绝不是仅仅是依靠多媒体播放图片或者是视频那样简单。究竟如何具体、科学的运用才是问题的本质。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影像资料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地结合教学目标来完成,不能盲目为之。盲目为之的话不仅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应维英工作单位:重庆市万州区赶场中心小学

第九篇

一、启发性的有效融入

提问是一门学问,如果运用恰当,它将是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的关键;但是如果运用不得当的话,极有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引起学生的不良情绪。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进行来说,要想充分发挥提问的积极作用,教师首先应注意的是启发性的有效融入。所谓启发性,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从学生认知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将其融入到提问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回答兴趣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热情。在启发性提问中,通常会包含答案在其中,提问的方式,主要是为了保持学生与教师教学思路的一致性。比如就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秋姑娘的信”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来说,文章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呈现出秋天美的状态,为学生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秋天的景致。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依然会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利用好启发性提问,可以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学生开小差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话,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准备一些具有童话风格的图片,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秋姑娘路过夏姑姑家,染了一头金黄的头发,你们觉得漂亮吗?”这时,多数同学都会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正在开小差的同学也会被这样的氛围感染,进而重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问题难易程度的合理的设置

就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进行而言,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启发性的融入之外,还应照顾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知识层次,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设置,争取充分发挥提问教学的积极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层次依然处于基本水平,并且在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方面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问题的设置,总的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的,而另外一类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教学和挖掘,完成基础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提升和训练的任务。就这两种问题的设置来说,教师首先需要对整个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构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掌握,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层次问题的设置;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也应根据课程教学的进度对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有效调整。就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人有两个宝》这篇文章教学的开展来说,教师可以在导课环节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比如教师可以就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生活场景进行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最离不开的器官是什么啊?”“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掘宝藏,而且这个宝藏就在你们身上,你们能先猜猜吗?”通过这些简单的提问,可以积极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起学生对课堂参与程度的积极性,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和条件。在课程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如果基础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一定难度问题的设置。这类题目可以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散。同样拿“人有两个宝”一章内容为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们可以渐渐了解到双手和大脑的重要作用,当教学活动进行到这一阶段时,教师可以针对其他人体器官进行有效的延伸。比如除了双手和大脑之外,教师还可以就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系列器官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设置而言,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量站在学生的位置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对问题设置的功能性进行调整,提高提问的针对性和功能性;除此之外,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为学生自由思维的开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发现力;最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与默契,因此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去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从而建立起与学生的良好情感基础,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和努力。

作者:桑红兵工作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杨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