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路径

时间:2022-05-31 08:23:14

高中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路径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既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的做法,也可满足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现实需要。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师要身体力行,在阅读、写作及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路径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语言和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文的学习和使用是中学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在学生心中树立文化自信的主要渠道[1]。对高中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非常重要,高质量的语文学习与熏陶则为塑造学生的健康品质和健全人格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环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把握德育契机,整合德育和语文教学,让课程思政有趣有料,使学生既能充满兴趣地学好语文,又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教师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要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做到以德育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能够感染学生的个性魅力。在工作中,教师应做到爱岗敬业、身正为范[2]。对高中学生来说,高中学习期间与老师的接触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多,因此老师会对高中生的行为产生长期且全面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坦诚交流,以此为基础打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有助于缩短师生交流的距离,使学生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并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最不缺热血,情绪极易激动,教师可以具体言行影响班上的学生,让他们知道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理性思考,从容实践。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可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高低来区别对待学生,这样就能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他们形成实事求是的处事态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当下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身体力行,才能实实在在地“立德树人”[3]。

(二)结合课堂教学多方面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现成的材料可用于立德树人,教师需要做的是,开发好、利用好这些资源,并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理解到位,入脑入心。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德育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吸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深刻地感受教学内容蕴藏的教育意义[4]。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或创设情境,或展示史料,使学生在生动的学习场景中自然面然地接受德育。例如,在《荷花淀》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展现白洋淀地区的风景,以美景反衬战争的残酷,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主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会白洋淀人民强烈的家国情怀,并以此为基础升华心中的爱国情感。

(三)运用写作教学强化德育成效

写作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观点的过程。因此,写作教学也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立意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立意是写作的灵魂,高中生的写作立意应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题非常灵活,但从立意上讲则变得更为严格。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正确立意,提升思想高度,同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实施德育。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应摒弃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交流讨论,如与学生探讨何谓“中华文学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观点和表达上有哪些特点,使学生真正理解“民族文学”的含义,并以此为契机落实德育,发挥经典文学作品的引领作用,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深化德育效果。

(四)利用传统文化影响学生

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教师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以此对学生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帮助他们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用传统文化来教育、熏陶、影响学生,可使他们懂得善待他人,帮助他人,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价值[5]。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整合优秀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使学生明确理想抱负和人生发展方向。例如,在某年的语文高考卷中,有一篇阅读材料名为《爱国科学家邓叔群》,它讲述了科学家邓叔群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品质,赞扬了邓叔群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篇文章对于努力备考的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有着振奋精神的作用,教师可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将学生考试的目的从“修身齐家”拔高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鼓舞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开阔胸襟,壮大抱负。

(五)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

高中语文教师要灵活地选用教学方式,并利用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演讲、讨论、书法比赛和朗诵比赛等,参与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崇高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总而言之,语文既是教学内容,又是学习工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既能使学生习得知识,又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德育的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德育、落实德育,并借助语文课堂教学,在与学生的精神交流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确保立德树人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智国.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基本课型建模的指导思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

[2]魏文婷.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

[3]范玉萍.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

[4]陈继锋.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5]赵力燕.探究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语文课内外,2018(10).

作者:董玉德 单位:武威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