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分析

时间:2022-05-13 08:13:41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分析

摘要:语文教学中,诵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的语文诵读教学体系中,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培养了学生诵读的基本能力,初中阶段在这一基础上强化培养。而到了高中阶段,培养、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训练、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巩固、深化诵读效果,则应成为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基于此,笔者以苏轼《定风波》为例,就上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定风波》;古诗词诵读

目前所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一学段的课程目标,都对“诵读”进行了强调,不仅规定了每学段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段)数,还对学生诵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初中学段,更是特别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群,明确要求“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2]。事实上,小学各学段的诵读学习,已经初步培养了学生诵读的基本能力,比如对语言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对内容的领悟,以及对于诗文声调、节奏的关注和欣赏等;初中学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古诗词诵读”能力的培养;高中学段将诵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最重要的方式方法,置于该任务群教学提示的首位———这些设置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来说,既呈现出各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关系,更突出了“诵读”这一贯穿各学段的古诗文学习方法。那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何训练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如何巩固深化诵读效果?这些都是应该认真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第二单元第五课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为例,从兴趣激发、能力训练、效果巩固三个方面,来谈谈高中古诗词诵读教学。

一、扫障碍:激发诵读兴趣

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关系极为密切,多数诗词体式均可演唱或配合乐器演奏。而汉字作为单音文字,构成词语,“也能帮助文辞中的音节之美”[3]。因此,韵律之美既是古诗词固有的,也是最易被读者所感受到的。从诵读入手,符合中国古诗词的特质———琅琅上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自可入耳入心。读,即感到美不胜收。现在,很多教师或家长会在蒙学阶段就让孩子诵读《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这一阶段,孩子们可能不会对其字句有多少理解,但他们也愿意大声朗诵———虽无歌声婉转,却比唱歌简单,加上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很能吸引幼儿诵读兴趣。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具备一定的诵读能力,对音韵之美的感知也更敏锐深入,一般不会缺乏古诗词诵读兴趣。如果他们对此兴致缺缺,大多是因为其中有字词障碍。高中学段的学生,因其语文水平提高,其诵读期待也会随之增高,不再仅仅满足于只读其音而不知其意。因此,扫除字词障碍,是激发古诗词诵读兴趣的重要路径。苏轼的《定风波》,教材收录时已将不易明白的字词在页尾给出了注释。除此之外,还可以再让学生挑出不理解或理解不清楚的,给予解释。比如“同行”“狼狈”“遂”“徐行”“一蓑”“料峭”等。该词小序,是写作背景介绍,可以详解,同样可以达到扫除障碍、疏通文意的效果。一般来说,诗词小序都是交作缘由的。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辩•小序》中言:“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小序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里的“赤壁怀古”“登建康赏心亭”“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小序的简化。苏轼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却不仅仅是交作缘由。苏轼写下了当日遇雨经过,交代了“雨具先去”无可遮挡的遭际,并作了对比,即“同行狼狈”而“余独不觉”,最后以淡看风雨而风雨遽去“已而遂晴”暗示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与其他词作的小序相比,这段文字简直可以离开词作而独立成一篇短小精悍、颇富哲理的散文。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与词作正文形成互文关系,进行“对读”:小序是纪实,是给予正文的必要交代和铺垫;正文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对小序的铺展与升华。从文辞到内容对古诗词进行初步疏通讲解,扫除诵读障碍,学生自然兴趣倍增,可以没有负担地自由自如地朗诵了。

二、求音节:训练诵读能力

桐城大家刘大櫆在讲古文写作时,强调“行文字句短长,抑扬高下”有“一定之妙”,而练习时能够“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就算是抓住要领了。我们在诵读古诗词时,不必像他所说“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但也须读到“烂熟”,使得古诗词音节“自然铿锵发金石”,其音节之美得以充分表达,诵读功力自然随之大增[4]。那么,音节由何而求?首先,可从汉字中求得。汉字语音有四声(平、上、去、入)之分;四声又各有阴阳清浊之分。从声类上看,四声又被分为平声(阴平、阳平)去声(上、去、入)两大类。这些成为古诗词最为基本的音调声律因素。诗人们在探索实践中慢慢自觉、有意识地进行格律安排,音律之美被充分发掘和表现。至唐诗、宋词,格律规定更加严格。尤其是宋词,要求词人精于审音辨字,在遣词选字上精准驾驭语文音律。词调格律千变万化,但要求不能随意增减一字,不能错用四声平仄。同时,汉字作为特别具有音节之美的文字,往往声义相关。在古诗词中,汉字的弹性得到最大呈现,伸缩自如,增减任意,变化错综。如“徐行”一词。“徐”“行”均从彳。许慎《说文解字》谓“徐,安行也”,本即有安步当车、从容前行的意思;与“行”结合,恰对雨之急而强调“行”之缓。且“徐行”又构成双声词,更有一种声音美。再如,“萧瑟”是拟声之词,是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像“烟雨”“料峭”,也是双声或者叠韵,它们散落于词句之中,声随情转,而情由音现。郭绍虞认为:“语音之起,本于拟声与感声。拟声是摹写外界客观的声音,感声是表达内情主观的声音。拟声语词既善于摹状声貌,感声语词尤足以表达声情,所以只需巧为运用这些拟声或感声的语词,就足以增加行文之美。”[5]苏轼在这首《定风波》中,即巧妙运用这类语词,使得音节之美更加凸显。其次,可从形式中求得。古诗词从四言到五七言、长短句,声中五音,法度分明,与音乐关系密不可分,自其形式上即可求得音节之美。而对于宋词来说,音节简直随处可求———它是由“新的音乐”带来的一种“新的诗体”,是合乐而唱的。“因为歌唱的缘故”又“严别四声”[6],且“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其中,“词中句式变化、句法组织必须与乐曲的‘乐节’,即乐曲的节奏与旋律相应合”[7]。比如《定风波》这一词牌,原是唐代的教坊曲名。双调《定风波》有六十二字、六十字、六十三字等不同格式。其中,六十二字、平仄错叶的格式,被《康熙词谱》定为正体(正格)。苏轼这首《定风波》,是六十二字的平仄换韵的正体,上阕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阕二平韵,错叶四仄韵。仄韵下压,呈现顿挫之感,显得斩断、利落;平韵上扬,呈现平和之感,显得轻快、舒缓。“声”“行”平声,“马”“怕”仄声,“生”平声;“醒”“冷”仄声,“迎”平声,“处”“去”仄声,“情”平声———由这些音节在韵脚上显示平仄,读来有声音的浪峰和波谷。在诵读的时候,会感到落脚在平声的时候心情是积极轻松平和的,落脚在仄声的时候心情是斩截利落不肯犹疑的。最后,可从古诗词节奏中求得。唐文治在论古文读法时,强调“顿挫”,认为“最宜注意者,在顿挫之间”[8]。古诗词的顿挫处,显示在节奏上。比如,在诵读《定风波》时,要注意音尺的把握,将字词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以及情感的节奏处理得恰好吻合,把音长、音高、音势的起伏变化进行正向的强化,加大声音开阖变化的幅度。古诗词本来就有送迎吞吐的惯常格式,而语言本身也有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注意用有声语言、语气迎合古诗词固有的韵律,表达其内在的情意,多加练习和揣摩,自然可以提高诵读能力。

三、深理解:巩固诵读效果

对于高中学段来说,古诗词诵读的目的与旨归,还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增进理解,使学生能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1946年底,魏建功在北京大学蔡孑民先生纪念馆邀请了黎锦熙、朱光潜、冯至、朱自清、游国恩、余冠英和李长之等著名学者召开“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朱自清先生发言特意强调:“唱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干念倒能注重诗文的意义。”[9]明确要求以诵读求意义,落脚点在诗文意义上。其实,深入理解古诗词意蕴,还可以反过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诵读效果。下面仍以苏词《定风波》为例来加以申说。苏轼填词,并不像一干醉心音律者,严于音律而忽视文辞意蕴。晁补之说:“苏东坡词,人谓多不协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10]一方面,苏轼使宋词成为独立于音乐的文学形态;另一方面,丰富内容、扩大境界,将诗人的性情抱负融于其中。若在诵读《定风波》时,仅仅追求声音表达之美,就容易使学习坠落为“买椟还珠”。因此,必得揣摩体会诗人“性情抱负”,方为对得起诗人的理想读者。先看《定风波》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莫”,不要。一上来就让人不要听骤雨穿林打叶的声音。暴雨骤至,害得追上带着雨具的先行的仆人都来不及,他却对此浑不在意,不仅如此,还要叫人连骤雨穿林打叶的声音都忽略了。可是即使不听,这雨也一样会落在身上、淋湿行人呀。可是他不管这个,只颇为强势地说:“莫听”。不仅不让听,还要“吟啸且徐行”。他也知道这样会淋得更透,但他认为那又“何妨”。“莫听”“何妨”,一阻止,一递进式建议,都与小序中所言“同行皆狼狈”有关———苏轼要显示其“独不觉”之“独立不倚”“独立不群”,显示其偏偏不畏惧风雨击打也不看重风雨击打甚至傲视风雨之击打的态度。“莫听”与“何妨”,何其率性、放达!“竹杖芒鞋”是草野之民、闲雅之人的穿着打扮,不急着赶路,会享受生活,悠哉游哉;而有公务在身的为官之人,才有马可骑,却同时有路要赶,而无暇他顾。“竹杖芒鞋”在雨天里未必有骑马轻便,但其无欲无求的轻松,当然要胜过官场不知几何!“谁怕”非常口语化,也承上写出蔑视泥泞坎坷的磊落和坦荡;同时以设问引出下文,对骤雨之中吟啸徐行这种“反常之举”,给出让人豁然开朗并心生敬意的解释:“一蓑烟雨任平生。”有此等气度和心胸,随处都是“良辰美景”,更不会畏惧一时困境。下片一开头,诗人就点出“酒醒”,让我们恍然悟出,人已中年的诗人在上阕“莫听”“何妨”“谁怕”,好像不无轻狂,原来是因为喝酒而醺醺然。吹面不寒杨柳风。然而,因淋雨,再加上春风一吹,顿觉料峭春寒而转为清醒。刚感到“微冷”,却有山头斜照相迎。“却”,一个转折,就把这点冷意给击退了。“相迎”之“相”和“迎”,既有诗人与“斜照”双方的相和,又有彼此的迎纳,读来令人感慨又艳羡诗861人与美好温暖自然之间的心意相通。诗人走向温煦的阳光,走向斜晖脉脉含情的美丽自然,自是心底更有了依靠和仰仗。此时“回首”,检视过去的坎坷风雨,当然如过眼烟云,更不放在心上。“归去”是一个固定表达。陶潜《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都是“归去”名篇,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成全一个完整的、自由的自我。苏轼是个“陶粉”,愈是到中年之后,经历太多政治纷争、官场角逐,苏轼也愈是向往田园,愿意辞庙堂之高而赴江湖之远,回归自然。在自然的怀抱中,不再有仕途中的风雨坎坷,当然也不用在困境中祈祷早日摆脱苦难雨过天晴。苏轼是有阅历的人,是有故事的人。因为这些阅历、这些故事,他才对人生有更深层次的体认。最后一句“也……也……”,似乎怎样都好,很“佛系”的表达。但这不是像李诞那样,感觉“人间不值得”。苏轼的任性任情,恰恰是人间值得。因为值得,才可以将雨/晴、苦/乐都看开了,都笑纳了。这才是有着丰厚人生底色的洒脱旷达。充分理解了这些蕴涵着诗人性情品格的文字,在诵读时自然会更加留神,来巩固、深化以有声语言准确传神地表达诗词内容意蕴的效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洪岩在谈词的朗诵技巧时,将之概括为五点,即“了解词牌”“熟悉内容”“处理句群”“确定风格”“凸显特色”[11]。这是专业的“美读”。诵读与专业朗诵不同,也常常达不到专业朗诵的美学效果;但可以之为目标,尽力追求艺术上的进阶,同时追求理解上的深入。

四、结语

朱自清认为:“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默读只是‘玩索义蕴’的工作做得好。唱歌只是‘吟味节奏’的工作做得好———,却往往让义蕴滑了过去。”[12]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更需要在教会学生“吟味节奏”的同时于诵读之中“玩索义蕴”。通过兴趣激发、能力训练和效果巩固,古诗词诵读定能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1.

[3][5]郭绍虞.中国语词的声音美[J].国文月刊,1947,(57):8.

[4]傅庚生.谈文章的诵读问题[J].国文月刊,1947,(56):4.

[6][12]朱自清.朗读与诗.朱自清著.论雅俗共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83-84.83-84.

[7]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177.

[8]唐文治.读文法纲要[J].中华,1938,(1):5.

[9]陈士林,周定一.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记录[J].国文月刊,1947,(53):5.

[10]宋吴曾.能改斋漫录[K].宛敏灏.唐宋词鉴赏辞典•序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4.

[11]李洪岩.诗歌朗诵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2.168-173.

作者:汪 清 王玉凤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