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

时间:2022-10-14 03:26:36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本都编入了大量古诗词,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任教学校的高一年级的4个文科班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学生仅占21%;认为现阶段中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各占36%和12%。从这些数据反馈,教师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改善教学模式,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种打造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导学案,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预习

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设置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诗句与作品,使学生加强诗词文化的积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设计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及示例,如意象分析、比较阅读等,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诗词的感悟能力。教学流程在学案中要清晰体现,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导学案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师要具体安排好任务,比如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小组中的成员负责的问题,分工必须明确,这样合作起来才能有效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熟知学生的特长,把合适的问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集体备课要多做几种方案,文理生学习可能有不同特点,因此文理科的学案要有所区别,学习程度好的班和稍差的班也要有所区别,对课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要尽可能考虑到。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诵读,教师要想法设法让诵读成为诗词课堂的一个亮点

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并没能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文字美、情感美、精神美。在讲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笔者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很复杂的感情,有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有对历史风云更改的慨叹,有对当朝统治者愤懑,有为国献身的豪情,有壮志难酬的苦闷,这些感情学生都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区别、体味。而且,只有富有感情地朗诵诗句,经过反复诵读,学生才可能用心灵感悟诗词,这样所取得的效果不是灌输式的讲解可以达到的。

三、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所表现的情镜,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

如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笔者让学生细读“急风”“淡酒”“飞雁”“落花”“梧桐”“细雨”等感受诗人所用的意象,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幅充满凄清悲凉气氛的画面,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诗人亡国、思念、悼亡、漂泊的悲苦心境。笔者还请了一位绘画能力很强的同学现场在黑板上画了这样场景的一幅画,以这种直观的形式表现在学生的面前,更加深了学生对这些意象的理解。通过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感受,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使语文古诗词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创设古诗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播放一些和古诗词有关的典雅柔美的音乐,通过音乐渲染鉴赏氛围,烘托古诗意境,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诗歌情怀。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播放宋祖英演唱版本,通过宋祖英慷慨激昂的唱腔体会宋词豪放派的风格。音乐也是一种语言,能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诗词的意境中,使其对诗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不仅可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音像资料,还可将学生置于审美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从而在优美的词句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欲望,再运用多媒体将图、声、色与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会得到不一般的感受。如李白的《蜀道难》中对艰险的蜀道的描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将蜀道险峻风光图片制作成简短幻灯片进行播放,引领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用心感受充满奇幻诡异色彩的蜀道景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而且能感叹作者简单几句便能营造如此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使文字加深对学生的吸引力。

五、对比同类诗词加深理解,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比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都是经典诗句,同属送别题材,但是用了不同的意象加以表现,这样的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类题材的深入研究,了解不同意象所营造的不同气氛和作者想传递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或者不同作者使用同一种意象却抒发不同的情感也可以作为对比,如李清照前期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和后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同是使用了意象黄花,但表达的感情不同,前者是闺房之思,后者是亡国、丧夫之痛。通过对比学习增强记忆的方式,学生对各种意象、各种题材或者多种表现手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拓宽了阅读面,扩大了想象空间。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是有难度的,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肩负教学重任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古诗词审美教学的重要意义,并走出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结合具体情况,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古诗词教学,通过改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打造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

作者:严文新 单位: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

第二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分。在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词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这些古诗词年代久远,许多涉及到古代文言,再加上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使得学生学习时比较困难,比较枯燥,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学好古诗词不仅能帮助学生取得高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在高中于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再课堂开始的时候,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吸引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例如《过华清宫》这一首诗,诗人通过送荔枝这一件事,鞭挞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奢侈淫逸的生活。在上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电视片段,再结合一些历史资料,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评价和看法,然后再联系诗歌和当时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增加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趣味性

在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可以融入多种方法,增加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可以用音乐增加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的境界,更加生动的感受古诗词的内涵。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蜀道难》等,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通过朗诵,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中,更快地进入角色,真实生动地感受课文的情感和境界。

三、注重课外延伸,巩固学习效果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古诗词教学外,还要注意课外延伸和拓展。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开阔眼界,从而巩固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资料等。例如《兵车行》,这首诗歌描写了唐玄宗长期以来征兵打仗,人民苦不堪言。一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悲痛和伤害。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关于古代战争的诗句,并且还可以选其中的一两句与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还能进行拓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赏析能力。综上所述,学好古诗词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发现和挖掘新的教学方法,增加古诗词学习的趣味性,注意课外延伸,使学生不仅学会朗读和背诵,更要学会鉴赏和体会,领悟古诗词的内涵,提高思维能力,学有所成。

作者:杜慧青 单位:江西省樟树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探讨

古诗词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内容,其简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能使高中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丰富高中生的语言积累,还能使高中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从诵读出发,领略古诗词中的意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语揭示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古诗词教学中,“读”的重要性则更加明显。古诗词往往蕴含了深刻的情感、道理,只有通过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诵读,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体会到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节奏进行把握,让学生用缓慢并富有情感的诵读,体会此诗荡气回肠的意境。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想象诗词的世界,湘江碧水、橘子洲头等景象,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通过诵读学习此诗,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还增进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体验[1]。

二、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做好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要注重在生活中进行文化积累,在课堂中要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挖掘更多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悟到古诗词的意义,从而让课堂变得更有灵动性。教师在课堂上既是传授者,又是引导者,所以教师的文化素质至关重要。在授课之余,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在讲课的时候才可以做到得心应手。

三、把握古诗词意象,深究古诗词内涵

古诗词可通过创设意象来表达人生哲理。在古诗词创作中,作者常常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古诗词呈现出意境高远、凝练优美的特点。例如,杨柳、长亭意味离别,杜鹃代表凄凉、悲苦,夕阳、流水象征忧愁,月亮、鸿雁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意象的主要特点,探索文字背后的真正内涵,这样就可以促使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寓意,体味古诗词的情感内涵[2]。

四、品味古诗词的语言,领会古诗词的意蕴

作者在创作古诗词的过程中,讲究的是遣词造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道出了古诗词对词句的重视。有许多的古诗词正是因为运用了某个词语,而使得整首诗歌拥有了特殊的韵味。在诗歌中,最为凝练和生动的字词被称为“诗眼”,诗眼是整首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诗眼”,使学生能够轻松地把握古诗词的思想内涵,感知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感知古诗词的丰富意蕴。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学生只有对关键的字词进行反复的推敲,才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内涵。例如,在讲解《长恨歌》时,整首诗的构造诗象迷离、含义深邃,并闪烁着迷人的艺术气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深刻韵味[3]。

五、反复吟诵,感知韵律

古诗词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吟诵。吟诵需要学生反复朗读,通过熟读来体会其中的精髓。“吟”是指拉长自己的声音来朗读,“诵”是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来体会节奏。吟诵可以使高中生很好地体会到古诗词的节奏以及意蕴,从而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达到心灵上的互通。“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吴之心。”朱熹认为,读书就应该先通读,体会静思,这样不但可以了解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还可以与作者达成心灵互通。教师在指导学生吟诵时,可以从因声求气、因声入境、因声入神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因声求气要求学生掌握好作品的声律特点,体会它的抑扬顿挫;因声入境是指借助动作、音乐来营造古诗词的氛围,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有一种画面感,从而身临其境;因声入神是指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体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吟诵的最高境界便是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结语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究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古诗词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聂瑞芳 单位: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

参考文献:

[1]曹静.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真滋味: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诵读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8):42.

[2]韩贤克,崔宏伟.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1(12):40-41.

[3]赵伟丽.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额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3):160.

第四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思考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本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都重视古诗词篇目的编选。高中语文课本几乎每册都会单独设置一个固定的单元来讲解古诗词,可见古诗词在高中语文的重要地位。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古诗词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未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原有阶段,教学方法也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在备课上,他们往往依赖教参进行教案设计,以不变应万变,使得教学质量止步不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使得本来富有个性解读色彩的诗歌教学,变成了具有标准答案的诗歌识记过程,剥夺了学生的话语自主权。

(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语言高度凝练,形式上与现行汉语相差甚远,使得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抵触和厌烦心理。再加上古诗词的解读晦涩难懂,必须借助工具书、教师来帮助理解,甚至有时候在这两者的帮助之下,还是感觉一头雾水,鉴于古诗词的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好了几篇并不代表在学习新诗歌时畅通无阻,这就使学生形成了古诗词无法学好的错觉。

(三)高考对古诗词教学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高考题型的相对固定和考查知识的范围界定,使得部分教师和学生有了投机取巧的念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高考题型进行针对性授课,着重解读高考中的易考点和易错点,着重进行技巧的传授,学生则只识记重点篇目和常考篇目的知识,对其他不常考的篇目则采取相对弱视的态度。第二,诗歌鉴赏一般选自课外文章,使得有些学生产生了侥幸心理,认为书本知识不会考到,从而放松了教材中古诗词的学习。

二、从教师角度谈几点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图改变以往教师对课堂的完全掌控局面。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在互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二)提高自身在古诗词方面的语文素养

1.多读书,积累足够多的古诗词知识和理论。教师的知识功底如果不扎实,将直接影响对教材的解读是否深入和精准。教师必须多读一些诗歌鉴赏类的书籍,从整体上掌握古诗词理论系统。

2.提高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审美力和归纳整合能力。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除了要在课前认真分析学情之外,还要在课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对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由于古诗词内涵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审美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更好地解读诗文。

(三)创新诗歌策略,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鉴于课文篇幅的限制,教材中除了插图信息能给学生带来些许兴趣和想象空间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辅助信息。教师如果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教材的不足。例如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在导入阶段可以放一些赤壁的图片、选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图片,把学生带到那个时期、那个地方,更能身临其境地了解原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也可以选取电影《赤壁》的优秀片段辅助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

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受到限制,往往只能指导学生去分析特定的诗词,使其掌握学习诗歌的方式方法,然后课后自己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搜集资料,补充课堂上的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其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情景描写,里面有“寒蝉”、“长亭”两个意象,教师在解释完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之后,可以让学生课后搜索含有这两个意象的古诗词,分析“寒蝉”、“长亭”两个意象在其它古典诗词中还有哪些象征意义。这个搜集的过程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就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从这一活动中,更加深入的品味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作者:曹瑾 单位:安徽省长丰县双墩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五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尽管当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由于古代汉语据现代时间较为久远,学生们普遍感觉对此较为难以理解,学习兴致不高,因被动而效率不高,使得古诗词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状态。为此,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法,帮助学生了解和背诵所学诗词,进而在赏析中感知其美,是极为必要的。

1了解相关资料并推陈出新,从内心接纳所学诗词及其作者

学习一篇古诗词之前,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及诗词写作的重大历史背景和事件等,有助于学生以认知的增加拉近与该作者及诗词本身的时空距离并增进感情,以及激发和增加自己学习、诵读和赏析该诗文的意愿。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大部分通关选手和擂主均曾谈到自己为背诵某一诗篇而去查阅相关资料,其目的即如此。孟子所谓“知人论世”之法亦是如此,一定要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有所了解,与古人为友,才能理解他在作品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如教学《沁园春•长沙》,学生一定要了解作者的政治家加军事家特殊身份及其领导中国人民摆脱奴役不懈奋斗的伟大历史抗争,才能真正懂得他在诗作中所表达出的气吞山河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气韵。在共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尤要注意,为激发兴趣调动意愿,在向学生提供基本资料的基础上,还要利用自身多年的资料积累优势,强化对学生感兴趣的趣味资料的收集,以“人无我有”的新奇引发学生学习之胜。如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辛弃疾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宋史》中说他“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可资证明。在这一点上,前述电视节目进行之中,随时会有驻场大学士对选手所背诵诗词中的某些典故进行趣味解读,既是为增加观众对诗词的理解,更是为增加趣味性以吸引观众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表现在考试中也会为学生提供很大帮助。如某高考卷曾考到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注释说明有“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句。结合杜甫生平可知,这样的创作时点使学生在理解判断上可能即会做出其感情表达比较轻松而非沉郁顿挫的正确感知。

2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朗读和背诵

教材中大部分诗篇的“研讨与练习”中都提出了对所学进行朗读与背诵的要求,诸如“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并背诵这两首诗”“背诵这两首诗”等。为什么要朗读和背诵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为最好的诠释。在朗读之中,古诗词的音韵与意境之美、语言表达的规范精准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感人等,尽可得以充分展现,并有助于读者向传统吸取营养以陶冶情操或“下笔如有神”。著名朗读者张颂把朗读上升为一种“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亦可见其重要性。但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阻碍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窒息了学生朗读和背诵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给于必要的方法帮助、指导和鼓励。如高水平的名家范读欣赏、有关诗词解读的欣赏视频播放、在班级内进行诗词朗诵甚至是创作比赛,以及来自教师的及时鼓励与肯定等。这里,教师借助音乐的律动以唱代教,学生借助音乐的律动以唱代背,是个很好的选择。诗、乐原本一体,古诗词原本就是用来吟唱的。“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等前人宏论,均可资证。因此在教学中直接借鉴古人唱读诗词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同时,还可因形式的新颖提高学生背诵诗词的积极性和因音乐的作用降低背诵的难读。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即播放了我自己的以及罗海英、王菲和邓丽君三人不同版本的演唱视频,以我个人五音不全的演唱来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尝试,以三位歌者的演唱供学生学习并在细致体味不同歌者的演唱风格的同时深入体会该诗的意境与内涵,及大地帮助了学生的背诵效率提高并形成长时记忆。

3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

古诗词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寓意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单纯的语言描绘所不能企及的。解决这一问题,传统的诗词教学多是要求学生以联想和想象等来应对,但学生的能力不足使得教学目标多难以实现。而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可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可视听交融、声情并茂、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的学习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形象而直观地领悟诗意、体会思想。表现在帮助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等方面,尤其如此。如用在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学习中,来描绘“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韵味;用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习中,通过相关景物的次第出现来表现“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与主人公凄苦的思乡情怀,都是极其有力而不可替代的。苏轼在给王维的题跋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此亦可足此谓。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有它的弊端的,教师要保证其运用的合理性,避免因过度依赖而使学生停留于声光电的表面,最终造成最终学习目标的迷失。总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有方法可探、可循的。良好的方法会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在学习中充分感受诗词之美,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使自己深得优秀的诗词文化的滋养。

作者:杨莹 单位: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常倩.论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5,12:51-52

[2]魏建利.高中古诗文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5,10:100-101

[3]严正梅.浅析新课改下如何改进高中古诗词教学[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4,02:39-40

[4]褚锦娟.如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古诗教学[J].关爱明天,2015,09:77-78

第六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探析

我国的古诗词是最能直观体现中华精神、情怀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古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加强高中语文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语文考试高分,更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诗词意境的感知度。据此,本文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所作出的探究,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关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古诗词历经了上千年的积淀、传承,形成了浩瀚壮阔的“诗歌海洋”。但随着时代的更迭与语言习惯的不断变换,传统古诗词也会让一部分学生感觉“脱节”、“吃力”,甚至不知从何处展开学习,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传统文化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搭配,使得古诗词的鉴赏学习变得十分枯燥、刻板。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满堂灌”的形式,缺少了赏析过程,因而也使学生们忽视了感性阅读这一重要环节。第二,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老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使得学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古诗词鉴赏的高度。比如在追求新课改古文教学的“少而精”目标时,单纯为了减少文言知识的教授量,便放弃了对文言文常识的知识学习,由此给学生造成了缺乏古诗词鉴赏的实践体验与理论知识基础匮乏的后果。第三,教学目标出现偏差,过度重视高考而忽视学习的本质。不少师生或家长都存在一种“一切向高考看齐”的想法。因而也很难让学生从内心出发对古诗词鉴赏进行深化学习,取而代之的是对一些表现手法、写作方式的死记硬背。例如学习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一系列的“套话”。这些方面的学习也都对学生展开古诗词赏析造成阻滞。

二、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要对高中语文的古诗词赏析的这一部分教学做到有所提高,首先需要帮助老师们树立起崭新的教学理念,由过去以强制灌输和以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转换为从文字美学、诗词赏析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具体的学习方式可以先由老师先阅读一些品质较高的古诗词作品,同时教会同学们一些有关于文学鉴赏、分析技巧与审美方式的基础知识,再将合适的佳作向同学们进行推荐,让学生们以此为案例展开赏析。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要发挥自己的引导性作用,真正以古诗词为载体,将学生引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情境中,并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以完成对古诗词的基调的进一步升华。

(二)营造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

语言的教学不应是沉闷的、乏味的,而是应该生动的、融洽的。所以,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中,老师要精心设计出一些游戏环节或互动项目,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们完成学习目标。课堂活动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学习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时,老师可以播放一首由《虞美人》为基础创作出的同名歌曲,通过聆听悠扬动听的旋律,一下子将同学们带入到歌词意境中。接着老师再对李煜其人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然后再由同学们对这首词展开讨论,并就其讨论内容得出鉴赏分析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新式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可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互动性空间,同时也有利于真正让学生掌握整首词的深层意境内涵。

(三)利用有效资源展开赏析教学

现今的新式教学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即各项科技手段已经不断地被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因而,在对学生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对杜甫的《登高》一诗展开学习时,老师可以先选择一些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最好是包含许多祖国各地的秋江景致的视频、图片,同学们在“一饱眼福”的情况下,也会对“沙洲”、“滚滚长江”、“落叶乔木”等内容产生具体印象。紧接着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想象着所看的青山绿水、水清沙白变成一幅古画的样子,再由老师从旁对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展开讲解,让学生们对诗人的情感逐句逐字地进行体会。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也使得高中语文的课堂学习不再单调、无趣。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欣赏教学是灵活多样的,并不局限于某一固定形式,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还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加强方法探究、总结有益经验,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完成古诗词的鉴赏、学习任务,从而为学生鉴赏领悟古诗词之美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姬一华 单位:宁夏固原市回民中学

第七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古诗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包含着许多中国元素,例如友情、亲情、尊重等中华美德,除此之外还有隐性情感表达及基础的文章表述原则、意境创造等,这些丰富内涵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高中生语文的整体素质。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1.由于古诗词所用语言与当前的白话有较大区别,很大部分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生涩,词义解释也较为困难,对此老师只能深入探索,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

2.其实,古人在写诗词时,对于每一个字都是进行过细细斟酌的,就是为了每个字达到他想要的最大作用,如此所作的古诗词才会表达他当时的心情感受,所以,在高中古诗词授课中,老师需要掌握文本本身再开始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准确理解每个字的意思,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与作者体会相同感受,更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3.其实,古诗词写作跟写曲是一样的,它也存在韵律、节奏,而当这两者跟古人自身感情融合时,就会形成一首动人的词,达到一唱三叹式的效果,认真吟诵古诗词,回味无穷。

4.由目前教学情况说明高中语文教学的中心是古诗词,而古诗词的核心元素就是意象,而只有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存在的意象,学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古诗词进行欣赏,其实古人写作古诗词的过程就是一种意象的创造,而理解意象的同时需要结合其他素材。

二、针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提出的有效应对措施

1.营造合理的情景,让学生融入其中,引导他们进入诗词中感受古人写作情感。诗词就是一种情感的创建,然而于高中生来讲,古诗词过于深奥,它的内容对于学生是一个学习难点,可如果只是传统化学习,先由词汇开始理解就会显得过于枯燥,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老师需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为新的内容建立学习情境,逐渐指引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古诗词的真正含义。

2.寻找关键词,以其为核心展开对古诗词的理解。在学习古诗词时应当先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概括,找出中心思想,了解作者在其中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特别是对主要内容的概括,需要学生查找古诗词的关键字,而关键词就是所谓的词眼,它是诗词情感体现的首要点,词眼作为古诗词中用于对情感体现的东西,也成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首要任务,运用关键词进行理解延伸,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加深对诗词中情感的感悟。

3.完善教材内容信息,让诗词情感内容更丰富,其实古诗词就是运用最精细的词汇对自身情感进行表现,所以内容上会有很大的删减,而这正影响到高中生对古诗词内容学习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增加一些教材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语境。

4.古诗词是古代作者抒发情感的产物,而古诗词中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一样的感情,悲伤、喜怒、轻松、凄凉等都在其中,为了更好地体会这些情感,教师可引用朗诵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学生需要运用不同语气朗读古诗词,在朗诵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产生并体会作者当时写作的情感。古诗词作为历史文化保留延续的方式之一,它其中包含着中华五千年累积的文化精华,由于高中生阅历不足,对于古诗词缺乏深入理解,这一点让老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里存在很多难点。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自己需要先对古诗词进行深刻理解,找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深意,再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此,培养学生语感,让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有所改善。

作者:袁冰 单位: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朱文玉.学考结合相得益彰:试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教与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7(32).

[2]赵海艳.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当代价值:韦志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韩艳青.通过吟诵,做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

第八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

高考是一块压在高中生心中的石头,巨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古诗词中包含着很多较为生涩的知识点,不利于高中语文课堂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古诗词的学习越来越重视。笔者在此背景下对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撰写本文浅谈自己的理解,希望对高中生的成长做出贡献。

一、多元化引导,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现今生活与古诗词的联系缺乏认知。这就凸显出古诗词教学之前教师引导的重要性,而传统的言语化引导已经无法带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以多元化的引导方式重新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教学课堂有效性。首先,高中古诗词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比如,在《劝学》的教学中,教师取用其中的名言“青,取之于蓝”进行引导,学生不了解文章内容,但是他们非常熟悉这句话,以名言为教学起始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产生熟悉感,便于接下来教师的引导。接着教师向学生诉说文章的由来,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文章当中。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文章的第一部分是讲述教学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说的是学习的步骤和方法,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其自主解读古诗词的能力,当学生说出文章中包含的学习方法之后,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文章中的进行对比,带动学生取长补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劝学》的教学过程中,看着学生一边探究文章一边整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作为引导他们的教师不禁产生了成就感。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文章代表的历史背景或者是文章后隐含的故事,丰富语文古诗词课堂,间接地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对于秦始皇的了解,了解其对这段历史的印象,逐渐地引导出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故事。然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对廉颇与蔺相如友情的理解,带动学生更好地融入文章的学习当中。教师结合文章中的感情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得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理解和学习古诗词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另外,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的时候积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告别黑白文字的枯燥,为他们古诗词的学习带来更多的新鲜感。比如,在风景类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向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影像,用动态化的场景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促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当中。长时间在课堂中学习的高中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教师需要把自身的思维跳出传统的束缚,以多元化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赢在古诗词学习的起跑线,点燃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为学生在语文古诗词的进步带来更大的空间。

二、系统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对于高中生课堂上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来领悟,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交流空间,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首先,教师需要拉近和学生的关系,让他们对于教师产生亲切的感觉,间接地带动他们轻松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取得更多的收获。课堂上教师需要适当地降低对于纪律的管理,以微笑在学生心中带来亲切的感觉,铺垫起师生之间交流的基调,接着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置具有难度的问题,锻炼学生古诗词解读的能力,学生回答之后给予适当的表扬再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进一步创造师生之间的友谊。然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之后的表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对于存在疑惑的学生进行引导,以真诚的眼神换取学生的信任,全面拓展语文古诗词课堂的空间。其次,学生对于文章存在疑惑的时候,他们更愿意与同学进行沟通。因此,教师要着力于诱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对其进行自由性的小组划分。为学生针对古诗词的交流带来更加宽广的空间,并且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第一时间参与其中,而是要把问题带入班级当中,为小组之间的交流营造空间,拓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为其古诗词学习带来自信。最后,教师要依据高中生乐于展现自己的欲望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在一篇文章教学的时候让两个小组互相为对方出问题,既可以活跃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环境,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直接地了解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改变自身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一种艺术,课堂上合理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涵,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及高中古诗词课堂的有效性都起到积极的推动。古诗词是我国悠久文化传承的精华,教师教学时要对学生积极的引导,可以在提高学生知识底蕴的同时为其带来一份别样的魅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林冬侠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黎宗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13(12).

第九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实践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尤其是古诗词教学部分发生了重大改变,并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完善,各大高中院校也在为此积极展开相应的新课改实践工作,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开拓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想象力

高中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重点是对意境的把控和学习,让学生从古诗词中感受其意境,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挖掘,从而让学生置身于古诗词中深入感受其意境。教师必须学会引导学生想象,让思维发散开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投入到古诗词学习中,发挥想象能力,感受古诗词中的画面,体会古诗词中的景色和人物的美,从而让学生完成对古诗词的鉴赏和意境的体会,以便其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二、对古诗词意境进行进一步深化和分解

部分高中语文老师没有深化古诗词部分的意境,但其实真正的诗词核心是对古诗词意境的分析和深化,强调和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作者诗词中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意,并认识到作者的表达手法、创造的目的和视觉形象,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传达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通过老师对古诗词的意境的分解分析,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和词人在当时的感受以及情绪变化,从而产生共鸣,所以老师要注重这一环节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古诗词意境的理解。

三、鼓励学生有情感地朗诵诗词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典诗词也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经典,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经典的诗句进行朗读甚至背诵,通过多朗诵就能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诗词作者写诗的思想感情和情绪变化,包括诗词作者的爱国精神、政治抱负以及怀才不遇等经过不断推敲,抓住诗词的精神实质,才能体会和感受到诗词的价值和魅力。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古诗词教学的改革实践,并通过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调整来更好地适应当前教学工作的需求和标准,从而促进学生在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中的能力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谢启峰 单位:青海省大通第二完全中学

第十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古诗词鉴赏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发展。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水平呢?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

(一)“应试”主导教学。虽然新课改已经逐步深入推进,但在很多学校,古诗词教学仍然呈现出凝滞的状态。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以高考为教学目的,一味地要求学生走模式化:“文体介绍—文学常识梳理—逐字逐句翻译—艺术特色分析”,并督促学生背诵名篇名句。

(二)忽视学生的感悟体会。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存在,对古诗词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得多,学生感悟得少,让最空灵、最美的诗词变成枯燥的字符,失去了诗词原有的魅力。例如,某教师在讲杜甫的《登高》时,首先让学生齐读全诗,然后对作者杜甫做介绍: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他为“杜拾遗”、“花溪老”,又称“杜工部”;其诗歌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顶峰,他的诗风雄浑奔放、沉郁顿挫,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称其为“诗圣”;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老师一边乏味地介绍,一边不停地叮嘱学生做好笔记。如此一来,学生对作者杜甫没有敬佩之情,还觉得很无趣,内容太烦琐。然后,老师再拿起教案,让学生站起来逐句诗翻译,重点的字词解释嘱咐学生做好笔记背下来。最后,教师进行艺术特色的讲解,似乎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里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这种枯燥、没有美感的教学,导致古诗词教学失去了初衷,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古诗词更加晦涩难懂,始终无法走入诗歌美的意境,学习效果也事倍功半。因此,寻找一条正确地、合适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就显得势在行。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措施

(一)重视诵读,感受情境。中国古诗词具有文字美、韵律美、情感美的特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从古到今都在用诵读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来学习古诗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可见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做了更明确的界定,要求教师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而指导诵读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感官,把文字表层的意思和它内在的含义沟通,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全篇的节奏张弛有度,情绪渲染恰到好处。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婉转流畅—冷涩艰难—渐低休止—高潮迭起、乐声大作—戛然而止”。指导朗读时,“间关莺语花底滑”需读得自然流畅而圆润;“幽咽泉流冰下难”又读得顿挫维艰;“凝绝不通声暂歇”琵琶女的情绪达到高潮,乐曲休止中蓄势,“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再次体现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乐曲结束,再用舒缓的语调低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表现出人弦俱寂、冷月无声的艺术境界。又如,指导朗读曹操的《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这几句描写曹操的愁,可以读得低沉,读出苍劲悲凉之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可以读得潇洒豪放,读出一代英雄曹操求贤若渴、胸怀博大坦荡的心迹。在朗读中慢慢地理解感受曹操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不断刺激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能引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

(二)借助多媒体,感受意境。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表现在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积极的兴趣是获得认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其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中国古诗词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境营造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去欣赏这幅图画,多媒体无疑是教师展现这些诗词图画的最好平台。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以配乐朗诵这首诗,同时通过多媒体呈现一幅“春、江、花、月、夜”等景物的画面。这样学生可以欣赏江潮浩瀚无垠,明月随潮涌生,月色泻在花树上的壮观画面,聆听朗诵者的咏叹抒情,感受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都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体验深切的思念之情,每一个学生都仿佛身临其境。又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仅仅让学生从字面阅读来理解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赤壁、淘空一切的雄伟奇险景观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来展示赤壁的景观,让学生更加直观从“乱”看险怪,从“穿”看高峭,从“惊”看汹涌,从“拍”看水石相搏,从“卷”看浪花四溅。透过多媒体,伴着教师的讲述,播放优美的音乐,在这轻松的课堂中,学生可以更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词的美妙、更直观的感受作者生活体验、情感经历,在这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对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关注背景,了解感情。古诗词往往是作者对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感悟产生的,是作者感情的结晶,作者在诗词中会留下个人经历、成长背景的印记。古人云:“知人论世”。虽然文学常识不是高考重点,但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对学习古诗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只是就诗论诗,则很难深入理解诗词的内蕴。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感情细腻、手法书写独特,为何李清照的词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原因是早期的词主要表现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家庭条件也优越。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所以李清照南渡之前,十六岁时就有作品《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表透。”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又含情脉脉的少女形象。又如她在闺阁时写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现的是一种自在闲适的生活。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金兵入主中原后,丈夫赵明诚病死,她的心境悲苦可想而知。“物是人非事事休”,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所以有了《声声慢》中下阕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样一片花叶凋零的景象,表现了词人自叹自怜的悲愁情感。因此,了解作者不同时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加强情感交流,提高鉴赏力。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重视学生对语文古代诗词的体会和领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诱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俗话说:“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学煜的《虞美人》中,首句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人李煜为什么要思考“春花秋月”,他有“什么往事”,教师肯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对李煜的思考不明白。所以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沟通交流来探讨词人。作为后唐的国主,李煜为何亡国?(不擅朝政)。但他擅长绘画、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南唐灭亡后他写作了这首《虞美人》,因此惹怒了宋太宗而被处死。如果了解李煜的经历,就更能体会词人此刻正处在“思念故国、亡国之痛”的悲伤情绪中。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愁思,成为了千古名句。在互动中,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总之,中国古诗词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和经典,古诗词鉴赏正是一种提高综合素质的文化活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鉴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好意境、典型的艺术形象、感人的情怀,让他们与圣贤为友,同哲人对话,丰富思想,启迪智慧,开阔胸襟,砥砺心智。让他们担负起继承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遗产的重任,这是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终极目的,也是现代高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宋金敏 单位: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