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整合研究

时间:2022-10-30 10:11:19

大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整合研究

摘要:中原乡土文化形态各异,色彩纷呈,将中原乡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可拓展大学语文学习时空,扩充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情怀,有效促进大学生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达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中原;乡土文化;整合

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通识课,其目标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大学语文教学仅授书本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文素质,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创新需寻求更加开阔的文化视野,而中原乡土文化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共性因素,又有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文化风貌,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将中原乡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可拓展大学语文学习时空,扩充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情怀,有效促进大学生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达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理工科学院校偏重自然学科,致使大学语文课程处于尴尬局面,正如《光明日报》刊登的题为《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中所说,大学语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抓专业课建设,使大学语文课处于边缘化。学校专业课建设,无论哪个专业都非常重视,买设备、购仪器、建实验室,而大学语文教师仅配一点办公用品。在学时、时间安排上也处于边缘。学时为周二,往往安排在第3、4节或第7、8节,甚至晚上。学生上了一天的课,大脑处于疲惫状态,时间安排极不利于记忆、背诵相关知识。而且大学语文是大班上课,一般在120人到200人不等,老师实在顾及不了所有学生。从这种现象看,学校教学的定位,使大学语文课处于边缘化状态。二是学校教学方向的定位,使大学语文教师处于边缘化位置。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容广博,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文化等都涉及,这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专”,更要“博”,而学校教学定位重在理科,使大学语文教师觉得地位低下。一位老师对笔者说:咱们与专业课教师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在理工科院校能生存下去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地位。这种心理压力,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三是学生重视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使大学语文处于边缘化。理工学院的大学生是冲着自己喜爱的专业考入的,因此重视具体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如医学、土木、音乐等,学生力图掌握一门专业实用技术,为自己前途打基础。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态度大多比较冷漠,轻视这门课程,上课产生倦怠,出现上课看手机,看专业书,做专业课作业,甚至有把爱情搬到课堂上来的现象。四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存在老师讲,学生听现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迫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向滑坡,出现尴尬局面。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杨叔子先生在强调了现代科学、先进技术重要性的同时,更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鉴于大学语文性质和教学目标,目前的现状势必改革。

二、中原乡土文化的底蕴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中原乡土文化形态各异,色彩纷呈,有古遗址文化,如裴李刚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古建筑有内乡民居石头村、寺庙建筑少林寺、白马寺等;名人故居文化有鹿邑的老子故居;巩义的杜甫故居等;中原名人辈出,有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科学家等。如孔子是儒家的开山祖,毕生讲学、游说的活动都在中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河南鹿邑人;庄子是商丘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都是河南南阳人;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则是禹州人;著名诗人杜甫是河南巩义人;精忠报国的岳飞则是河南汤阴人等。名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创造了不同凡响的名人文化,影响着社会,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中原乡土文化最典型的要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以其土味彰显出中原文化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婚礼、农耕、信仰、节日等民俗事项中。如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吃月饼求团圆等;另外还有口头民俗,如黄帝神话传说、伏羲、女蜗神话传说等。庙会文化有太昊陵庙会、火神台庙会等。中原人以农起家,农民们在长期耕种中形成了固定的民俗:春种夏收,并有谚语相伴: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四月八,开楝花,开罢楝花种芝麻”等。中原乡土文化精彩纷呈,除上面说的还有手工艺文化、武术文化、医药文化等,文化实为人化,中原乡土文化都是中原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人文精神,是大学语文教学拓展的重要内容。

三、中原乡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大学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标,而乡土文化蕴含着中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所体现出来的观念、风俗、社会心理”。中原人在创造文化时渗进了自己观念和社会心理,表现了中原人对理想人格、人生价值的追求。(一)中原乡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相吻合。“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原人追求“天人合一”,如在民房建筑总体布局上的追求,上房三间、梁三根与一月三十天相合,椽子二十四根和一年二十四节气相合,屋脊居高与天的高相合,屋檐顺势低下与自然水往下流相合等。再如中原人服饰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观念:“天地玄黄”“上衣下裳”,乾天在上,坤地在下,上衣下裳不可颠倒,方能使人知尊卑,民心安定则天下太平等。“天人合一”成为中原人追求的目标,也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追求天人和谐的重要内容,可促使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二)中原乡土文化的民族精神与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吻合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靠的是民族精神。中原乡土文化的民族精神可以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精神。如节日文化中豫西南南阳端午节有赛龙舟的民俗,每逢端午节白河两岸挤满了观看龙舟的人员,驶入白河中的龙舟竞相前进,桨手们听到令箭发出奋力划桨,勇往向前。划船水浪声、两岸人助威的呐喊声,彰显出中原人旺盛的生命力和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大学生完成学业不也需要这种拼搏精神吗?再说节日文化中的春节、中秋节为团圆节,外地工作的儿女,路途再远,工作再忙也要赶回家吃团圆饭、吃月饼;还有清明节的祭祖扫墓,端午节天南海北不同民族都要吃粽子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且是一种民族认同感。中原乡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与大学语文教学紧密相连,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整合,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三)中原乡土文化多元面与语文教学目标吻合。乡土文化涵盖着中原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多元的知识层面。这些知识经过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如中原民间建筑文化大多是坐北朝南,但不是正南,要偏东一点,这样有利于采光,南北通向有利于通风,通风采光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同时屋顶要起脊,起脊的房屋冬暖夏凉,生活舒适。民俗文化中清明节扫墓纪念先人,则增加了家庭和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新郑每年纪念黄帝大典是要告诉人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有责任建设好家乡,有责任发展地方经济,为建设好中原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原乡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原乡土文化整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中原乡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切合点

中原乡土文化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共性的因素,又有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的独特个性,将中原乡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有助于大学生观察社会人生,厚实人文情怀。(一)民俗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文学源于生活,而民俗就是生活。大学语文教材选的民歌、小说、叙事诗等,反映了不同地域民众的生活。如《边城》反映的是广西茶峒人民婚姻、节日、人际交往生活;《诗经•溱洧》反映是诗经时代郑国(今新郑)上巳节青年男女踏青、订婚的民风民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中原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不同的民俗事项,如清明节的插柳、放风筝等,授课时,适当将中原的端午节、清明节民俗文化与其内容整合,可使大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变异,领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增加社会责任感。九月九重阳节,中原民俗各具特色,如登高、杀旬鸡、熬芋头、喝菊花酒等。将中原民俗文化与李清照的《醉花阴》教学整合,学生可从深层领会重阳节民俗文化内涵。除此,讲老子的《曲则全》可将老子故里鹿邑旅游景点和鹿邑酒文化整合;讲杜甫的《哀江头》则将巩义特色文化整合。爱自己的家乡是人的本性,当某一地方文化与教材的内容整合时,大学生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乡,非常兴奋。利用大学生的猎奇心理,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融入中原乡土民俗文化,课堂气氛活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中原乡土文化进课堂可让大学生吸纳民族文化精华,使民族文化嵌在大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二)孝亲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孝亲贯穿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成为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人伦关系。时至今日,孝亲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就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明确了孝的重要性,并且强调了孝在家庭伦理中的作用,认为孝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然而当今社会出现了孝亲观念淡化现象,导致大学生孝亲道德淡漠。大学语文教学有责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孝亲品德,讲《论语》将中原人孝亲文化与教学内容整合可提高大学生的孝亲意识:一是将中原人孝亲名人文化与《论语》整合,如南阳镇平十三岁的任巧,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先天性脑瘫的母亲,她过早地品尝生活的艰辛,可谓至孝;武陟县王帅康忍受着“马凡氏综合征”的病痛,从六岁起就承担起了照顾患心肺病奶奶的重任;驻马店的黄建国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他们的事迹感天动地,给孝亲做了最好的注解。孝亲造就了中国家庭的超强稳定性和巨大凝聚力,为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不绝提供了保证。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孝亲品德的培养,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传统文明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三)名人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中原乡土文化中的名人文化是浓墨重彩、闪光的文化,并且博大精深、能量充足。名人的事迹振奋人、鼓舞人,影响着社会,成为他人敬仰和仿效的楷模。中原文化名人有科学家、军事家,还有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等,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段的民族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社会的优秀代表,是人类文明创造者和传承者,在创造社会文明中彰显的个性和独特的建树影响着后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将乡土文化中的名人文化与教学内容整合,对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提高人文素质,有不可低估的价值。笔者从事的教学学院位于新郑,新郑是黄帝的故里,黄帝为人文始祖,据《史记》记载,他是少典之子,先居姬水,后居轩辕之丘,建国于有熊,世称有熊氏。《帝王世纪》曰:“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黄帝一生贡献多多:战炎帝,伐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础;他教人耕种,发展农业,在这里繁衍生息,壮大力量,成为华夏民族的主体。如今,后裔不忘其功德,每年的三月三十日都要举行黄帝大典,纪念他。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开专题,讲述黄帝功德,弘扬黄帝精神,让大学生明白自己是炎黄子孙,有责任,有义务建设好自己的家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精神。同时,在自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编者有意识将中原名人的作品编入教材,如老子的《曲则全》、孔子的《论语》、张衡的《南都赋》、杜甫的《哀江头》、白居易的《长恨歌》等。讲《道德经》时,将老子文化与教学内容整合,鼓励学生在人生经历中学会能屈能伸,完善自己的人格;南阳人张衡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他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讲《南都赋》时将张衡文化整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讲白居易的《长恨歌》时,适当将白居易故园景观,如纪念馆、乐天广场、仿古建筑等整合,将这些景观做成课件,配上音乐,让学生跟随画面去旅游。中原乡土文化内容繁多,除上面提及的还有礼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戏剧文化等,这些文化是否能与语文教学整合,要看语文教学的契合点,没有相及的内容不能随意硬拉,否则会造成风马牛不相及,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为了启迪大学生的灵性和人性,而中原乡土中的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和可感的地方风情等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科学地将乡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整合,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中原乡土文化的兴趣,引导大学生用心灵去亲近、感悟乡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02-13.

[2]杨叔子.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A].周金声,江少川主编.大学人文语文[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3]时伟,薛天祥.论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

[4]邢昺.孝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545.

[5]皇甫谧.帝王世纪[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374.

作者:高梓梅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