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银行合作性竞争研究论文

时间:2022-01-21 10:27:00

中外资银行合作性竞争研究论文

一、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现状

入世以来,中外资银行在业务和股权方面的合作进展很快,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的事件此起彼伏(详见表一)。截止2006年末,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83家营业性机构,27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20家中资银行;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金融机构在华设立30家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15个国家和地区的44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115个营业性机构。

2006年12月,汇丰、花旗、渣打、恒生等外资银行正式收到银监会关于开展人民币业务的确认函,将向本地居民提供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服务,尽管局限于高端客户群体,但是中外资银行在人民币存款领域的争夺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根据央行统计,2006年12月下旬在沪5家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百万存款”达到2.98亿元,外资银行总资产占比达到12.4%,外汇贷款达到54.8%,利润增长率达到68.3%,远远高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9.3%和四大商业银行的12.6%。很多本属于中资银行的优质客户转向服务更好、产品更优越的外资银行,外资银行的“挤出效应”在上海得到体现。

二、全面认识中外资银行的合作性竞争关系

1、中资银行在新形势下的战略选择:以竞争促进合作,以合作强化竞争

金融业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在市场份额、资产规模、业务和客户等方面迅速壮大。尽管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商业形成冲击,但是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与外资银行形成战略联盟是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1)外资银行拥有高效的管理体制、成熟多元的金融产品、先进的营销技术和丰富的全球网络资源。我国的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目的就是要将发达市场国家银行的先进银行理念、技术、管理经验本土化。要想获得这些资源,改变体制的约束,缩小不良资产比例,增强经营的国际化水平和对优质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就必须和外资金融机构合作,这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2)战略引资可以改善公司治理,优化银行股权机构。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战略联盟参与决策和监督,行使股东和董事的权利,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促进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建立战略联盟,是立足于长远的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和经营效率的提高,外资的引入金融市场化更明显,效率更高,资源配置更合理。

(3)中资银行需要外部力量促进商业化,适应市场需求,外资参股为中资银行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对象,并形成外在压力迫使中资银行完成仅靠自己内在力量无法完成的革命,真正脱胎换骨为一个市场主体,最终建立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中资商业银行在董事会运作、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引资,上海银行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交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建设银行的住房贷款业务创新走在了所有银行的前面,浦东发展银行引进花旗银行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上海成功推出被称为“中国首张由外资银行参与管理和技术合作的双币信用卡”。

2、中资银行在竞争中面临的困难和约束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主要面临以下不利因素:

1、我国现有银行之间的竞争和外资银行进入的威胁,使得我国本来就很脆弱的金融市场更加复杂化。外资银行拥有高效的管理体制先进的营销技术成熟多元的金融产品,以及可提供境外分销能力的全球网络等,这些优势集中起来就形成了综合性服务的竞争优势,必然影响整个银行业的供需状况。国内银行业越来越受到来自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外资银行的“挤出效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会逐步显现。2、外资银行的发展势头强劲:外资银行机构布局日趋清晰,目前已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为核心同时向周边地区辐射的格局。资产和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上升,金融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从2006年底开始,外资银行开始大举拓展西部市场和东北地区,汇丰银行在成都、西安成立分行,香港东亚银行在辽宁筹建分行,可以预计会有更多的外资银行在这些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3、外资金融机构建立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其在营业网点、客户资源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竞争劣势,通过与中资银行的联盟得到中方的营销网络、关系资源、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等。中资银行很难学到外资银行的核心技术,从而使中资商业银行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资银行的合作是手段,因此应该建立一个银行战略联盟的学习机制,用这个机制去约束外资银行,以提高外资银行对中资商业银行的贡献水平。

4、尽管外资机构对参股国内银行表现出很大热情,但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利益冲突迟早会出现并可能尖锐化。外资银行入股的目的显然不在于帮助国内银行补充资本金,而国内银行的原控股机构也不愿意在股权交易中丧失控制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银行很可能提高它们的控股要求,而升高的控股要求也很可能受到国内银行原控股方的抵制,双方必然走向合作性竞争的新格局。三、中资银行的竞争策略

1、培育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

从战略层面上看,在引进国外的资本和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消化吸收,着力培育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引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与境外投资者合资、合作的过程中,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出一批本土化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来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产品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金融业开放之前,中资银行竞争靠营业网点,外资银行靠产品,下一步的竞争重点必然发生转变,外资银行会加强规模管理,进一步提高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中资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产品创新,不断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从总体上说,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水平偏低,全行业非利息收入约占总收益的10%,而国际一流的外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益的比重在40%左右。为了避免周期性风险,银行应该多元化发展,必须大力开发中间产品、金融理财和衍生产品。

3、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

中外银行战略合作的意义在于以合作强化竞争,着眼于长远的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和经营效率的提高。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意味着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已经进入到合作性竞争的新阶段。这种合作性竞争的新的发展趋势要求逐步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完善市场机制,加快银行体系改革。银行业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引入战略投资者必须建立一套约束机制,充分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福海.中外资银行竞合关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6).

[2]周革平.入世五周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J].金融与经济,2007,(2).

[3]洪正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青年论坛,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朱毅峰.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4,(3).

[5]蔡向辉.战略联盟.合作竞争时代的我国商业银行成长策略[J].新金融,2003,(8).摘要:在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全面认识中外资银行的合作性竞争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回顾了2000年以来外资银行参股国内商业银行的概况和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中外资银行在金融业开放背景下的合作性竞争关系,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对外开放;合作性竞争;战略投资者;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