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时间:2022-11-09 03:07:50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的涵义及在我国发展状况

利率市场化,国际上又称利率自由化,是指利率的变动是由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决定,即利率不再由货币当局直接决定,而是把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加快,利率市场化也被列入了金融改革的日程表中,主要表现在存贷利差逐渐缩小.时至今日,我国基本完成了债券、货币和外币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下一步主要任务就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焦点主要集中于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从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来看,这不仅是各国金融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共识和既定目标。目前商业银行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已经有一定的决定权,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应该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

二、中间业务概述及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其收入反映为利润表上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本文选用中间业务净收入和中间业务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两个指标评析大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情况。表中可见,2013年大型银行中间业务占比较上年都有所上升,但是升幅不是很明显,基本都在1个百分点左右。说明在中间业务的经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显著。而据统计,近几年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始终在68%以上,利差收入仍是银行的利润的主体。

三、利率市场化与中间业务发展的关系

综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利率市场化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它将给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影响中间业务的发展。而要实现利率市场化,也同样离不开中间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进行金融创新要同步推进相辅相成。

四、利率市场化下,影响我国大型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我国大型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一)历史政策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单靠利差带来的利润就能生存,根本没有动力去创新,开拓发展中间业务。再加上用于规范中间业务市场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未成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中间业务法律体系。如银行混业经营存在法律禁区,规范银行和客户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严重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自身因素

一是我国大型银行中间业务缺乏创新机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银行卡类、支付结算和业务等方面,层次较高、创新型较强的托管类、咨询顾问类等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在经营理念上,很多银行仍未把中间业务的地位跟存贷业务并驱,中间业务大部分仍停留在“分业”经营上。二是在定价机制上面,银行自身对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不够科学合理。再者,银行也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对中间业务进行风险监控。利率市场化下,发展中间业务可能会产生信用、市场、操作及法律风险等。

(三)人文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银行管理咨询、现金管理、投资顾问等业务的指导需求不强。再者,发展中间业务需要大量知识面广、掌握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还需具备金融、法律、企业管理、计算机、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而目前我国这类人才还比较匮乏,大多数从业人员侧重于营销,持有国际级别类的专业证书人才较稀缺。

(四)技术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大型银行中间业务的办理多数还是半手工操作,硬件设施配套不齐全,技术手段落后,员工工作效率相对低下,无法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政策及法律体系。一方面,政府要有全局观,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需采取针对措施顺势推动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对于商业银行自发的金融创新,要因势利导使之成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契机,形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深化的良性发展局面。另一方面,在制定相关政策上,必须从银行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科学统一,兼顾中间业务各细节的法律体系,使中间业务的发展具备一个有法可依、秩序俨然的政策环境。

(2)采取措施打破银行的利差优势垄断地位。监管部门在改变调控方式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帮助市场建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促使商业银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控制体制和完善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只有这样,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很好地循序渐进,银行的利差优势垄断地位才能逐渐打破。

(3)转变银行经营理念。银行要变被动为主动,努力谋求金融业的大合作,采取“混业”经营。开发中间业务新品种,设立专门部门,加强与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4)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商业银行目前尚无一套明确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和价格机制,因此,价格创新尤为重要。在统一规范的收费标准之外,对于规定外的产品和新产品如何定价既要考虑到客户的满意度、竞争对手的价格,还要考虑成本和盈利问题。另外,还可以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非法律手段规范非正当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定价环境。

(5)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监督控制体系。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巴塞尔协议》关于各种风险的监管要求,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并根据“分业指导”及审慎性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监测和控制,做到动态监测和前期预测、后期监测。

(6)注重中间业务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的业务。第一,安排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及开拓意识的人到中间业务岗,并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其从业素质,鼓励其积极进取,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第二,建立一种良好的进人机制,有计划地培养、引进经济金融专家、咨询专家、调研评估专家、国际业务和外汇买卖专家,培养、吸收掌握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提高中间业务的管理、开发和竞争力。

(7)完善技术硬件设施。在这个信息时代,金融网络化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基础。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大大地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作者:唐珊珊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