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现状

时间:2022-09-02 09:31:35

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现状

【摘要】心力衰竭(heartfailure)是临床常见心内科疾病,有着较高发病率。由于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生物学治疗方法已经开始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如:传统药物主要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而当前已向心脏再同步治疗、超滤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发展。不仅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更为重要的是改善患者心脏重塑能力。相信随着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结合,心理衰竭的预防及治疗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现将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研究状况进行探讨,以望对后期心力衰竭的诊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生物学标记;诊断;基因;超滤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

心力衰竭多会发生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疾病会导致心肌的损伤,临床中多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喘息不止,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舒适度[1-2]。因此,研究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心力衰竭的诊断方式有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生物学标志物等方式,其中生物学标志物对急、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强预测价值。当前的临床基因治疗只在动物上进行了研究,靶向不强、表达不稳定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本文就心力衰竭的诊断情况、治疗方式进行综述,现综述如下:

1心力衰竭的诊断

1.1发病机制心力衰竭发生病因主要包括[3-5]:1)基本病因: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肌发生损伤会使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最后使心室泵血功能失常,充盈功能低下;2)引发因素:还有一些其他非心脏病因素也可诱发心力衰竭。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发生感染、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情绪因素、过度运动等,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1.2诊断方法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阶段,尽早发现及诊断对促进患者舒适程度具有重要作用。1)影像学检查:长期以来,临床多数依靠X线显示心胸比例[6]。然而,这种诊断方式并不能明确判断心室大小,仅仅能够为随访诊断提供参考。也有临床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是依靠心室大小变化及左心室射血分数[7]。左室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40%则可明确诊断为左室心力衰竭。近年来,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临床中得到应用。通过超声心动图可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心脏状况、心脏的舒张压及收缩压[8-9]。尹涛源等学者通过选取149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8],同时选取100例非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均给予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发现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M型超声心动图指标LVD、LAD、IVST、LVPWT、A、EDV、E/A、E/E′与非心力衰竭患者均有显著差异,充分证实了M型超声心动图指标对HFPEF患者的诊断作用。2)生物标志物:临床也提出了通过检测血浆脑钠肽、N端前体脑钠肽也可诊断心力衰竭者。我国张江利学者选取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与150例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研究[9],均检测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并分析NT-proBNP水平与LVEF分级的关系,结果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低于正常人群,且随着患者LVEF分级越高,NT-proBNP水平越低,两者呈负相关。由此表明:检测NT-proBNP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当然,心力衰竭的诊断并不一定依靠某一种诊断方法,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联合以上诊断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

2心力衰竭的治疗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方式也发生较大变化。其治疗坚持以下原则:改善患者血流状况,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防止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延缓患者心力衰竭进程;最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1药物治疗当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干扰心力衰竭系统,抑制缓激肽及血管紧张素利尿剂的降解,从而提高前列腺素的分泌量,达到扩充血管的作用[10]。陈啸等学者选取60例心力衰竭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疗法)与治疗组(50例,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MoCA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1]。2)β受体阻滞剂:临床常常在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之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阻碍患者交感神经,促进儿茶酚胺对心肌的作用,提高心脏功能[12]。毛文娟等学者选取80例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13],随机分为传统组(传统治疗)与β受体阻滞剂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结果显示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的心率更缓慢、LVEDV、LVESV、BNP、Pmax与Pd的水平更低,表明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缓解的作用。3)醛固酮受体拮抗:醛固酮受体对醛固酮有拮抗作用,能减轻其危害,对心衰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4-15]。4)左西孟旦:左西孟旦属于新型的钙离子增敏剂,可有效增加心肌收收力,细胞的钙浓度没有发生变化。郑云松等学者选择80例心力衰竭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及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左西孟旦治疗具有较高的用药有效性。2.2非药物治疗2.2.1心脏再同步治疗。心脏再同步治疗是通过植入起搏系统刺激心室,对心室激动的次序进行调整,保持两心室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并降低QRS波时限,有效改善氧气供应状况。余世成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采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治疗后QRS波宽度(124.34±11.17)ms、LVEDD(60.41±8.13)mm、LVEF(0.41%±0.06%)等指标与治疗前[(167.41±17.26)ms、(68.95±7.31)mm、(0.31%±0.07%)]相比,均有所改善[17]。2.2.2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力衰竭患者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后,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但在心脏没有发生心衰的时候,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只对心律失常的缓解更有效果[18]。当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可缓解心脏病的症状,能够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一二级发生概率。2.2.3干细胞治疗。干细胞能够自我进行分化并进行更新,具有分化潜能,可以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等。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能注入心力衰竭受损处,促进血管生成,挽救即将坏死的心肌。且干细胞可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概率,刺激干细胞,从而产生心肌组织,增加心肌细胞的再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19]。2.2.4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将正常的基因导入到靶细胞处,纠正缺陷及异常的基因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心力衰竭患者心衰时,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信号转导系统、Ca2+调节及细胞的生长、凋亡调控机制均发生变化,进而出现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基因治疗是通过各种载体导入外部基因到靶细胞内,进行基因的补充和完善,增强或者抑制病变、异常基因,从根本上治疗心力衰竭者[20]。然而,此项研究还局限于动物实验,并未用于临床患者治疗中。若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还需面对靶向不强、表达不稳定等问题。

3小结

心力衰竭是一种危害程度严重的普遍性疾病,当前越来越多的影像学参数及生物学标志物用于心力衰竭诊断中,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同时,心力衰竭的治疗也得到不断深入,但哪一种治疗方法会带来最大临床效益仍需临床进一步验证,尤其在基因的治疗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霍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