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原产地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21 04:38:00

三七原产地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考证三七原产地。方法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比较《三七原产地考证》所引文献。结果认为三七原产于广西,常用名为田七。结论三七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在广西恢复、发展三七生产具有广阔前景。

【关键词】三七;原产地;考证

Abstract:ObjectiveTheoriginareasofPanaxnotoginsengwasresearchedinthisarticle.MethodsTostudymanyhistoricaldocumentdata,andcomparethedocumentsrecommendedbythepaperof"TextualresearchontheoriginareasofPanaxnotoginseng".ResultsGuangxiistheoriginareaofPanaxnotoginsengwhichwasnamedTianqicommonly.ConclusionPanaxnotoginsengisahighlyvaluedandimportantChinesemedicinalherb,andregaininganddevelopingthecultivationhasbroadprospectsinGuangxi.

Keywords:Panaxnotoginseng,Originareg,Textual

王朝梁等[1]于《中药材》2000,23(增刊)发表《三七原产地考证》一文,其结论是:“云南文山州不仅是三七的主产地,也是三七的原产地。”其主要文献依据有:①陈守仁著的《三七栽培研究法》;②云南农业厅编《云南三七》;③1757年《开化府志》;④《文山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⑤王淑琴等著的《中国三七》,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⑥董弗光等著的《云南三七》,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以上文献年代较久远者为1757年《开化府志》,其余皆为近年地方性文献。

《开化府志》载:“开化三七,在市出售,畅销全国”。开化为云南文山的旧称,1757年为清朝乾隆二十二年。而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即李时珍(1518~1593)逝世后3年问世的《本草纲目》已明确记载三七“生广西南丹禇州番峒深山中”[2],早于《开化府志》160多年。清朝浙江钱塘赵学敏于公元1765年即乾隆三十年刊行的《本草纲目拾遗》载:“识药辨微云:人参三七,外皮青黄,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以种坚重,味甘中带苦,出右江土司,最为上品。”“又近时人参三七中,有名佛手山漆者,形长,俨如佛手,上有指。出广西,药客贩至,其价在圆山漆之上。”“按:人参三七,出右江土司边境,形如荸荠,尖圆不等,色青黄,有皮,味甘苦,绝类人参故名。彼土人带入中国。”[3]文中右江在广西境内。清朝浙江海盐人吴仪洛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成书的《本草从新》载:“三七:从广西山洞来者,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颇似人参。”[4]以上3种本草均未提及云南产三七。至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河南固始人吴其濬(1789~1846),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状元,曾任翰林编修,江西、湖北学政、兵部侍郎,两湖、云、贵、闽、晋等省巡抚或总督等职。吴氏对植物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在各地任职期间,十分留意于草本,借四处巡行之机,实施考察植物,收集了大量的植物资料,并亲自绘图,编为《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在《植物名实图考》卷八,山草类三七项下载:“滇志:土富州产三七,其地近粤西,应是一类。”此为中药史上较早记载云南产三七的文献,“其地近粤西,应是一类”,粤西即广西,说明广西早已产三七,云南土富州近广西,所产三七应是一类。吴氏又云:“余闻田州至多,採以煨肉,盖皆种生,非野卉也。”[5]吴氏曾任云南巡抚,未到过广西,说明广西田州家种三七至少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已闻名于世。又据1956年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6]载:“三七产广西田州为正地道,近日云南多种亦可用。”又引中国现代名医曹炳章(1878~1956)补订的《增刊伪药条辨》:“按三七原产广西镇安府,在明季镇棣田阳,所产之三七,均贡田州,故名田州三七,销行甚广,亦广西出品之大宗地。”[7]

以上文献,无可争辩地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广西三七较1757年《开化府志》记载云南三七要早160多年。从明朝《本草纲目》记载三七经清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350多年间,以广西田州三七(通称田七)闻名并畅销海内外,而云南三七尚未名于世。王朝梁等《三七原产地考证》一文,避开《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植物名实图考》等本草学重要著作,仅从云南地方志和近年地方性文献为考证依据而作出“云南文山州不仅是三七的主产地,也是三七的原产地”的结论是不足为凭的。即使按地方志记载,也是广西较云南为早。《广西通志》(公元1683年,较1757年《开化府志》早74年)载:“三七南丹田州出,而田州为妙。[8]”《镇安府志》(1756年)载:“三七……小镇安土司出。”[9](今广西靖西县南坡乡及安德乡一带)。曾任镇安知府的江苏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赵翼(1727~1814),在其所著《簷曝杂记》(1766)一书中,对广西野生三七的生境及变为家种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作了记述:“皆生大箐(按:指树木丛生的山谷)中不见天日之处,所有人采其子,种于天宝(今广西德保县)之陇茼、暮茼,以树蔽之,不使见天日。”[10]可见,三七的原产地应是广西的田州[11,12](包括今百色、田阳、田东、德保、靖西等地)。而非云南文山州,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三百多年间,也以广西田州为主产地。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文山三七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以后来者居上,逐渐取代广西田州三七而成为我国三七的主产地。据上海市《药材资料汇编》(1958)载: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开化)”,故有“开化三七”之称。其附近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广南、富宁均有产。广西田阳(田州)本为原产地,后因土壤不佳,移植镇安、靖西,但产量不及云南大。”[13]又据陈中坚[14]等《三七种植业现状调查》(2002年):“2000年三七普查结果显示,云南文山州三七占地面积3582.386ha……当年文山州共采挖三七1192.266ha,产量135.8万kg。”“广西三七历史上主要集中在靖西、那坡、德保三县,1988年三七大跌价以前有较大规模的种植,面积达1266.666ha,干三七产量达20万kg左右。从1990年以后没有发展,据靖西县药材公司介绍,目前广西的三七面积不足6.666ha。从2000年调查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七种植面积已经很少,那坡、德保两县已无三七种植,仅靖西还有少量,分布于荣劳和三合乡,最多的是三合乡,占地面积也不超过3.333ha,而且仅存67m21年三七种苗地。可以预测再过3~5年到广西找三七,将会十分困难”。在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七十多年间(从20世纪30年代算起),广西田七(田州三七)从享有盛誉350多年的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地,到1990年以来已跌到衰亡的边缘;而云南文山州三七从20世纪30年代以前仍未名于世,至今已一跃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三七主产地。这一巨大反差应引起广西有关部门和人士深思。

三七是我国特产名贵中药材,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传统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打肿痛[15]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有扩张冠脉流量,抗急性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氧化,抗衰老,抑制血小板功能和促进纤溶等作用[16],对医疗保健有广阔开发前景。广西田七更是有400多年栽培、利用历史,曾经享誉中外的驰名品牌,是我国中医药的宝贵遗产,应当传承发扬。如果任其衰亡,将是难以弥补的历史性过失。因此,应该调查研究广西田七生产萎缩的原因,以科学发展观制定振兴广西田七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使广西田七这一传统品牌得以恢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梁,崔秀明,朱艳.三七原产地考证[J].中药材,2000,23(增刊):212.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二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67.

[3]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5.

[4]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0.

[5]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上册,卷一至卷十九[M].北京:世界书局,1974:200.

[6]前世界书局.中国药学大辞典,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38.

[7]田代华.实用中药大辞典,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

[8]谢启昆修,胡虔纂.广西通志,第5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2863,2879.

[9]清·羊复礼修,梁年纂.广西省镇安府志[M].南宁:成文出版社:256.

[10]清·赵翼.簷曝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49.

[11]广西百科全书编籑委员会.广西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696.

[12]徐冬英.田七古代的产地及集散地[J].中药材,1997,20(12):637.

[13]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药材资料汇编,下册[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76.

[14]陈中坚,曾江,王勇,等.三七种植业现状调查[J].中药材,2002,25(6):387.

[15]潘嘉,王家葵.三七功效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6):520.

[16]杨志刚,陈阿琴,俞颂东.三七药理研究新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