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时间:2022-06-17 10:59:29

药学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药学类专业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各个方面均有提高,其中占前4位的是专业技能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非技术层面能力素养方面,提升占前4位的是企业文化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意识。企业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表现基本认可,其中认可度占前4位的是工作表现、团队精神、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对实习效果的认可度均达88%以上,与实习单位就业签约率达到45.8%。但目前的“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还存在校企合作层次较低、实习就业指导队伍薄弱、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不健全等弊端。今后发展的主要策略和途径是建立校企合作企业群、强化校企合作深度对接、加强实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实习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

实习-就业一体化是将实习和就业有机融合、产学研结合[1]的职业教育模式。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践中上岗操作,将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迅速适应职场和社会,达到从业要求,顺利实现从学生向员工身份的转变。不仅能破解企业对一线技能型人才招聘难的困局,满足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美好愿望,同时实现了学校高素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促成了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合作共赢的局面[2]。实习-就业一体化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一点从政府到高校都已形成普遍共识[3]。药学是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药物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药学专业人才广泛的市场需求,为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药学类专业高职教育在遵循普适性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还应该摸索寻找适合药学类专业发展的特殊性规律和教育途径,探索和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和实践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目前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诸多弊端的有效途径[4],对于药学类专业学生培养不可或缺[5]。进一步加强对高职药学类专业实习-就业一体化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是当前应当认真审视和思考的重要课题。药学专业人才广泛的市场需求,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解决医药行业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就在于高职院校如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1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校药学类专业建设发展迅速,先后设立了药学、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草药栽培技术等专业,药学专业群基本形成。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借鉴德国的BBS模式(berufsbildendenschule)、加拿大和美国的CBE模式(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英国的BTEC模式(thebusinessand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模式以及国内“工学交替”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尝试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初见成效。学校分别与1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营销企业、省级医院制剂中心、药检机构、医院等单位签订了长期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药学类专业学生坚持开展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带薪实习,获得合理报酬,实习结束时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意愿签订就业协议。2018届144名实习学生中,8名自主实习,其余136名学生全部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为10个月。

2效果调查与分析

建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机制是顶岗实习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对毕业生顶岗实习状况等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分别召开实习生和企业指导老师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反馈实习效果。2.1学生自我评价结果分析。发放开放式问卷136份,覆盖面为94.4%,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回收率为97%。调查范围涵盖了除8名自主实习以外的全体实习生。调查内容分为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提升、非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提升、对学校和企业的诉求等3个模块。2.1.1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提升共设计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实践动手能力、技能应用能力、技术推广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实习成果和效果自我评价等10项指标。图1显示,学生反映各项能力和素养均有提高,其中占前4位的是专业技能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认可度均在88%以上,对实习效果的认可度达到85%。2.1.2非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提升共设计职业道德、企业文化认知、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决策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10项指标。图2可见,学生对10项指标均反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占前4位的是企业文化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认可度均达到88%以上。2.1.3对学校和企业的诉求学生对顶岗实习普遍持肯定态度,对学校的实习安排和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基本满意。多数学生顶岗实习给自己带来了较大变化,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行为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是对自身的反思[6]。顶岗实习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务实和成熟。学生希望学校加强与实习生的联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反馈信息,维护实习生的利益,增加三方互信。同时希望学校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理论指导。学生希望企业加强对实习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实习待遇,同工同酬,增强吸引力和稳定性。2.2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结果分析。发放问卷55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回收率为98.2%,覆盖到11个实习单位。共设计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生活纪律、团队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对企业的贡献等10项指标。图3显示,企业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表现基本认可,其中认可度占前4位的是工作表现、团队精神、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2.3学生签约率的调查分析在11家实习企业均有签约留用的实习生,66名学生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签约率达到45.8%。高质量、高效率的就业突显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学校提供的顶岗实习平台,让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领域、提升了专业技能,更让他们赶上了“校企合作”这辆就业直通车,开启了未来职业生涯的方向,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梦想。

3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由于学校高等药学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产学研结合尚处在初级阶段,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3.1校企合作层次低目前建立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多数仅停留在完成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上,企业对学校办学的参与程度不高,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的不多,缺少更深层次的合作,力度不大。对长远和整体利益的把握,受到校企合作目的、直接利益和自身地位的限制,企业的热情比较茫然。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推行存在诸多障碍。3.2实习就业指导队伍薄弱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企业指导教师主要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但学历、职称偏低,对学生的指导以经验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为主,理论指导勉为其难。学校选派的指导教师,缺乏企业实际操作经验,同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指导工作不到位,与企业实际要求存在差距。就业指导队伍力量薄弱,对药学类人才市场需求缺乏调查,对学生求职的个性化缺乏了解,指导方法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3.3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不健全学校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估缺乏系统研究,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评价指标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具体的观测点,顶岗实习的安排、实习过程及实习成果、效果等没有涵盖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岗位技能等因素。评价标准空泛、笼统。各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趋同性严重,缺少专业特色,实结和实习报告成为唯一的评价依据,无法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实习质量。

4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实习-就业一体化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环节,如何在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潜心研究,精心谋划。4.1强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4.1.1建立校企合作企业群学校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反过来,应该从专业设置出发,从省内外遴选声誉高、效益好、实力强的优势医药企业,寻求适合药学类专业实习的岗位群,以岗位群为主线建立起能提供足够实习岗位数量的校企合作企业群,让学生在同一岗位可从多家企业中选择感兴趣的实习单位,进一步直达就业。4.1.2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对接实训-就业一体化是校企合作的低级层次,向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升级是其必然选择。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旨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性学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7]。这一模式能够更加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动,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结合、课程与实训有效整合、实训与科研有机渗透、实习与就业紧密挂钩,提升教育资源效益的发挥,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是药学类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强化教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咨询能力、创业教育能力、专业建设开发能力、项目课程教材开发能力等6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是加速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的关键内容。校企人才互聘、研修考察、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企业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培训、综合素质培训、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的有效途径。4.3建立健全实习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按照界定→测定→分析→改进与控制模式,对实习-就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控。界定:理清实习教学涉及部门人员、实施环节、各人员职责、各环节目标。测定:通过座谈、问卷、客观数据(数据平台)分析现有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就业率、就业对口率、签约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找到影响实习-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改进与控制:针对关键因素确立最佳改进方案,进行干预、改进。

5结语

5.1政府和高校都对学生的实习-就业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甚至从国家的层面制定了各种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实习-就业的实施,为校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5.2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与工作环境的真实性、工作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对学生而言,通过在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质量检测、药学服务等不同岗位上的顶岗实习,提高了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增强了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对企业而言,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避免企业出现人才短缺的困境;对学校而言,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校的就业率[9],明显扩大了办学的社会影响[10]。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推进,让学校的就业指导有了真实情境,增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3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具备社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锻炼具有极大的作用,同时通过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以帮助学生完成从专业学习到社会就业的过度和转变。运作好这一有效模式,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綦颖,宋连喜.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2):44-46.

[2]金家康.技工院校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5(25):247-248.

[3]付海军.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职业技术,2007(8):121.

[4]李成宏,张银萍,赫欣,等.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药学专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4):12-13.

[5]王昊.构建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0):151-152.

[6]付海军.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职业技术,2007(8):121.

[7]陈雪峰,顾准,刘尚莲,等.高职化工专业毕业顶岗实习跟踪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7):119-121.

[8]程斌.构建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4):9-11.

[9]刘学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56-57.

[10]刘志华,瞿志强,马廷升,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顶岗实习模式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探索[J].中国药业,2015,24(8):10-11.

作者:童丹 韩黎明 单位:1.甘肃中医药大学 2.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