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出版现状与发展路径

时间:2022-02-25 03:54:03

新闻传播学出版现状与发展路径

[摘要]随着高校教材市场的开放、高校教材自主选择权的加强和教材利润空间的扩大,高校教材出版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反映在:同类教材数量庞杂,重复现象严重;内容拼凑成风,学术规范缺失;内容相对陈旧,前沿成果吸纳不够;教材开发力度较弱,新兴(特色)教材匮乏。提高高校教材出版质量的主要路径有:完善评价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精选作者队伍,实行联合编写;紧跟学科前沿,开发特色教材;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品牌产品。

[关键词]高校教材出版; 高质量发展 ;新闻传播学

当前,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议题。不过,有关出版高质量发展讨论最多的还是文学图书、少儿图书、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出版走出去、出版体制改革等方面,有关高校教材出版的讨论相对较少。其实,近年来高校教材在急剧增长的过程中也暴露一些突出问题。高校教材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教材高质量发展不容小觑。

一、高校教材出版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高校教材出版是出版社、高校和作者竞相争夺的领域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监管机制缺失、作者队伍良莠不齐、教材市场恶性竞争等原因,使高校教材出版市场出现一些问题。1.同类教材数量庞杂,重复现象严重。当前,高校教材出版数量众多,同类课程的教材重复现象严重,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类教材。笔者通过对当当网、京东网等图书网站或频道的粗略统计,近5年来,《传播学概论》类教材有30余种,《新闻学概论》类教材有20余种,《中国新闻史》类教材有15部左右,《外国新闻史》类教材有20余种,《新闻采访与写作》类教材有40余种,《新媒体概论》类教材有20余种。这些教材冠以《概论》《导论》《总论》《教程》《新编》《纲要》等名出现。甚至还出现同一主编分别在不同出版社出版内容大同小异的同类教材,一个出版社同时出版多部同一类课程的教材。不可否认,教材数量的增加满足了各高校教学的差异性需求,避免了“千校一面”现象。但是高校同一类教材数量如此之多,也应该引起我们的一些反思:这些教材是否确实做到了内容差异化。其实仔细比对一下,大多数教材之间的差异性并不大,篇章结构大体一致,教材内容也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如以《新闻学概论》类教材为例,大体内容都是“新闻的起源”“新闻的功能”“新闻价值”“新闻的构成要素与类别”“新闻的特征”“新闻与舆论”“新闻与宣传”“新闻与市场”“传者”“新闻媒介”“新闻受众”“新闻职业道德”“新闻工作原则”等。2.内容拼凑成风,学术规范缺失。编写教材原本是一项极为严肃和重要的工作,编写者需要在某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可如今,编写教材被认为是最容易的一项工作。个别编写者态度很不端正,在编写过程中粗制滥造、东拼西凑。有些教材只是根据其他同类教材对内容、章节改头换面;有些教材由知名专家挂名主编,具体负责的是硕士生、博士生,内容质量难以保证。有人对“‘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进行研究后发现,“实际上,某些规划教材不过是剪刀加糨糊的作品,只是将以往的教材进行辗转腾挪,七拼八凑就进入了课堂”。[1]由于是教材,一般同行专家也不会详细阅读,对教材的学术规范问题也较为宽容。这些教材大多以“主编”“编”“编写”“编著”等标识著作形式,由于学术界对“编”这一行为的界定较为宽泛,容忍度较高,大多也不算作学术成果,因此,很少用严格的学术标准考量,使得编写者规避了学术失范的惩罚。如大篇幅使用他人成果,引用比例严重失范,有些教材使用他人成果时甚至不加注释;有些教材只是象征性地在书后列出一些参考文献或书目;有些教材由于引用的是二手、三手资料,对原文不加核对,导致引用错误、扭曲原意等。3.内容相对较为陈旧,前沿成果吸纳不够。新闻传播类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效性强。然而,许多新闻传播学类教材内容陈旧、知识落伍,不注重最新案例的选用和知识的更新。教材出版后,虽多次再版,也不及时进行修订。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业务类教材内容陈旧。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等教材,所选的案例很多都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的,部分案例甚至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虽然这些选用的案例确实有一些是经典,值得入选,但是,新世纪以来所出现的大量优秀新闻报道却没有选入,确实让人感觉编写者缺乏责任感。还有一些新闻业务类教材中的新闻技巧远未跟上形势发展,如《新闻采访与写作》类教材中的“导语”“标题”“主体”等的写作规则,《新闻编辑学》类教材中的“标题的制作”“版式设计”等,仍然停留于传统纸媒时代。在新媒体飞速发展和艺术设计学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教材已经严重脱离了时代。二是基础理论类教材缺乏前沿关注。一些《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类基础理论教材,缺乏对最新前沿理论的关注、缺乏学术史的系统梳理、缺乏最新成果的引介、缺乏学术批判精神、缺乏跨学科的融合视野。如《传播学概论》类,对近年来所出现的民族志、媒介人类学、媒介文化批判、计算传播学、网络分析等传播理论与方法鲜有涉及;对“使用与满足”“议程设置”“第三人效果”等理论缺乏学术史的梳理和批评。4.教材开发力度较弱,新兴(特色)教材匮乏。高校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主要集中在一些适用较广的基础类教材,一些新兴(特色)专业(学科)的教材严重匮乏,凸显高校教材开发力度较为薄弱、教材探索性不足。近年来,随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也促使各高校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增加新兴专业课程。然而这方面的教材建设却相对较为滞后。近年来新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已经陆续在全国200余所高校开设,也有高校编写了相关教材。然而,至今仍没有一套能够被广泛接受的专业教材。一些高校开设的新兴(特色)课程,如《数据新闻》《虚拟现实设备(VR)与无人机》《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教材,很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可操作性教材。

二、提高高校教材质量时不我待

提高高校教材出版质量,离不开编写者的责任感和敬畏心,知名专家要爱惜自己的声誉,年轻教师也要有自知之明。然而,仅仅依靠教师的自觉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还是要靠完善的制度约束。1.完善评价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目前高校教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进入评价体系的教材。如入选国家和省级规划(精品或品牌)教材,或以国家和省级的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等为依托的教材。另一类是高校自行编写、未入选该类项目的教材。后一类教材是目前高校教材市场的主要部分。且不说未曾入选各级项目、游离于评价体系之外的自编教材,即便是已入选各级项目的教材,其评价机制也不够完善。有些教材连续入选“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精品或品牌)教材,然而对其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后发现,大多数多次入选的教材,内容基本一致,没有进行多少修订;有些入选的教材,其内容也存在陈旧过时、拼凑和错误等问题。因此,主管部门、高校和出版社等有关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各级规划(精品或品牌)教材的评价机制,严格评选标准,公开评选过程;加强入选项目的后期管理,跟踪教材使用评价,督促其再版时进行修订;完善教材的选用评价机制,组建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出版社、学生等成员构成的评价队伍,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主动投书等多种评价形式,严格考察教材质量,建立教材“退出已获项目、退出使用”的双退出机制;严格控制已有数量较多的同类教材的自编现象;对内容质量不合格、学术水平不高的教材,应对出版社、高校和作者进行问责,加大惩处力度;完善高校评聘职称时以教材作为学术成果的考核标准和评价过程。2.精选作者队伍,实行联合编写。提高高校教材出版质量的关键在于作者队伍。出版社、高校和编写者应该共同组建作者队伍,充分开掘出版社、高校、作者三方资源,整合学界和业界的作者资源,组建跨高校、跨学科、跨行业、老中青相结合的编写队伍。如吸纳业界作者参与编写一些实务类教材,组织从事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教师和实务从业人员编写《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新闻编辑学》《网络编辑学》等类教材。同时,教材编写也要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一些开设不多的专业新闻和新兴专业的教材编写。如“经济新闻专业”“体育新闻专业”类教材,由于目前开设的高校不多,教材的使用数量较少;虽然新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类教材数量较多,但认可度不高。当前各自为战的教材编写模式不仅使得教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出版资源。通过组建多元作者队伍和完善教材编写协作机制,出版社、高校和编写者能够充分发掘优秀作者,出版社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作者资源库,加强作者队伍的管理和开发,为以后编写教材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工作效率和教材出版质量。3.紧跟学科前沿,开发特色教材。目前新闻传播学类教材缺乏时新性、独创性和新颖性的教材。出版社、高校和作者应着力在三个方面加强。一是把握最新动态。正如前文所说,当前的教材内容陈旧、理论停滞。新闻传播学类教材的编写应该注意吸收最新理论成果、实践案例、学科前沿知识。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紧跟学界和业界发展,在案例选择、理论引介等方面,注重时效性、前沿性,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二是创新编写视角。《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史》等专业基础类教材需要具有创新的编写视角,借助跨学科知识完善教材编写。有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从社会史角度编写《新闻传播史》,从新闻生产角度编写《新闻写作学》,从社会学角度编写《传播学》等。三是开发新兴教材。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技术的影响不断深入,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媒介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新闻传播学类教材也应该着眼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开发新兴专业教材。如围绕新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技术编程、新媒体用户行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新闻设计等方面编写相关教材。4.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品牌产品。说到高校教材的泛滥,很多批评者都指向高校的学术考评机制。其实不然,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学术考核标准不断提高,除入选国家或省级“规划(精品)教材”外,普通自编教材被认定为学术成果的高校越来越少。高校自编教材的泛滥,究其实质还是因为利益驱使。一些出版社和作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因此,出版社、高校、作者等利益相关者,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材质量。加强教材的选题策划,对同类教材加强选题的论证、内容的对比,分析其创新的可能性;建立一支优秀的编写队伍和管理队伍,加强与编写团队的日常联系和指导;制定教材编写制度、写作目标,严格把关教材编写的学术规范;编辑要提高知识水平和阅读面,熟知该类教材的整体情况和该学科(专业)的发展态势;依据教材质量、发行量、市场反响等因素,综合考虑编写队伍的稿费标准。

总之,出版社、高校和作者只有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品牌产品,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教材出版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运年.高等学校教材出版:要经典还是要定制?[N].出版商务周报,2016-11-06

作者:周根红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