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加快促进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

时间:2022-03-16 11:42:00

探索加快促进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显著上升、贫困人口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想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只有大力发展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中国社会才能真正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民生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我们似乎是一直在认为经济目标优于社会目标,经济发展几乎成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好像只要是能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一时间,经济效益问题成为一切事情的判断尺度和评价标准。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其协调发展也开始被许多人所关注。

一、社会建设滞后带来的严重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即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的明显滞后,由于只是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了社会建设,从而使社会建设严重缺位等原因,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1978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以说中国只搞经济建设,没有社会建设。在此期间,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了追求效率或整体经济增长速度的最大化,当时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迅速积累起来,加速经济发展。但在市场发展的实践中,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制造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粗放经营、破坏环境、地方保护等屡有发生,这实际上是长期单一地追求效率所致,是对市场经济的严重破坏。

进入90年代,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急剧扩大。尤其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之间的地区差距大幅攀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快速拉开。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总体基尼系数已上升到0.45的高度。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已达到严重不平等的地步。

9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就更为严重。正规部门(指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2004年全国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比1995年减少了3908万人,下降了37.8%;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了2698万人,下降了76%。两者合计减少6606万人,下降了47.5%。随着大量人员下岗失业,贫困问题也凸现出来。现在中国的贫困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人以上。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中国贫困问题尤其是城镇贫困问题的严重程度尚未达到最高值,中国的贫困问题尚未达到“充分化”的状态。

上述严重的社会问题必定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大面积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使发展丧失应有之义,使发展成果不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享,从而形成一种“无发展”的增长的情形。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另一方面,会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并进而有可能形成社会的动荡,从而使发展失去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

显然,要想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这是历史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时代课题。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对于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来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经济建设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强调经济建设而忽略了社会建设,以经济建设取代了社会建设,那么,这样的社会只能是一个少数人受益、多数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活水准无法得到保证的病态社会,是一个社会焦虑不断加重、社会问题迅速增多、社会整合程度不断降低的低质量社会。

经济建设关注效率,社会建设注重公平,二者好比社会这驾马车向前推进的两个“巨轮”,不能偏废。而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已明显成为滞后的一个“轮子”。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是温饱性生存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小康意识”已真正觉醒。不符合时代需要和民众诉求的短期“纯数量增长”开始面临挑战,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总之,要坚持合理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适应、协调推进。

三、关注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对自然的尊重,可以有市场经济但不能有市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本质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从过分强调经济建设到平等关注社会建设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政策取向应更加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决定了我们依然要用更多精力和更大努力关注和改善民生。从十几年前的“经济、政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到今天十七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其变化体现出我们党和领导人能不断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这种变化势必将逐步改变我国长久以来注重经济发展,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不平衡,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矛盾的现状,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让亿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社会建设被第一次正式提高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高度上来,使之不仅成为十七大的新亮点,更折射出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关注科学发展的高瞻远瞩。大力发展社会建设,我们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中国经济时报,2003-05-1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