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素质培养研究

时间:2022-03-15 08:48:10

劳动与社会保障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论文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背景开始论述,总结了现阶段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必要性,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医学院校着重在改善师资队伍、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明确培养方向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同时期望能够对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16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中医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显得独树一帜。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而医学院校主要是关注医学类专业,对非医学类专业的关注度相对偏低,由此阻碍了该专业在医学院校内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本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如何妥善解决这一弊端,突破发展瓶颈,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提高学生自身整体素养,使其更好的融入当展的大环境,已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医学院校内部立足的重要基点。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自己院校内部的发展定位经常偏离初衷,导致其无法与社会需求对接。矛盾产生的根源主要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较其他专业学生和行业职工相比并不存在明显优势,发展欠缺动力,发展目标模糊不清,方向拿捏不准确。加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的研究,即唤醒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与深入探究,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二)改善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应运而生的,加大对该学科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后备人才,能够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但是,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很好的符合社会快速发展需要,专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加强此方面人才的培养尤为急迫。(三)专业对学生能力素质要求高。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特定性,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工作人员,并且在以后学有所成,需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单一片面的知识是不能胜任该方面工作的。高等院校在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时,主要学习的课程包括管理类课程、经济类课程、劳动法学和基本的公共课程等。对这些复杂知识的学习,也从侧面反映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求之高。(四)就业形式严峻。目前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而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明朗,而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更为狭窄。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能力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由此加重了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医学院校如何构建可行有效的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增强学生自身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尤为重要。(五)培养体系发展不健全。医学院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单位从事社会保障有关的工作。而我国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基本需求,其发展面临着多种严峻挑战。因此,要求我们对该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强化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存在的意义,建立一套医学院校独有的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

三、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背景的师资力量缺乏。在医学院校内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是在师资队伍方面也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教师的知识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严重,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与需求不匹配;另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大都出身于管理类专业,不具备现代医学知识,无法很好地将专业与医学相关知识相融合。(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不严谨,课程鲜有特色,不能体现医学院校的特点,其不完善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无法随着学习时间的积累而循序渐进的提升。在应用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程中,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储备与实际操作相互脱钩,学生的现实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相对较差,与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素养不相符合,不能成功的把理论知识输送为实际生产力。因此,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融合性不明显,相互脱节,学生能力素质自然也就会出现短板问题。(三)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导致的学生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足问题也应引起重视。教学手段单一,培养过程枯燥乏味,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形式没有创新性,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会与其他高校的学生产生同质化的结果,体现不出医学院校学生能力素质的独特性,无法为社会提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四)培养经验不足。医学院校在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缺乏目标与明确性,无法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培养出来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自身素质普遍缺乏竞争力。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经验,导致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走了弯路。

四、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自身能力是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基本前提,这也是医学院校内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壮大的后备力量源泉。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加入,特别是具有现代医学知识背景的教师加入到专业的建设中,培养一批具有一流水平的教师队伍,让教师享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型的应用型学生。因此,在日常学习中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操作技术能力的锻炼,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科学培养,充分利用模拟教学、基地值班等多重方式深化专业基础的实践。以学校为纽带,以实习单位为平台,以合理科学的组织学生外出实习为途径,为他们步入劳动力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改善教学方式。医学院校要加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经费投入力度,给师生群体配置更优越的教学设备,教师要注重改变授课方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要主动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学环节更具灵活性。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人物扮演教学法、实地考察教学法等方法优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授课内容。(四)完善专业课程设置。首先,为了突出医学院校背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在课程设置方面科学的增加有关现代医学类的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其次,优化课程时,应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及时更新课程体系设置,确保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基础地位得到切实的巩固,强化学生基本功底的扎实性。最后,科学的课程设置不是单方面的努力,要充分调动学生、教师、领导等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及时对课程做出调整。

五、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通用能力要求、可转移能力要求、独特能力要求三方面。(一)在通用能力要求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用正确而坚定的三观指引人生道路,使其牢固的树立为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而奋斗的神圣使命感,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日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创造条件。(二)在可转移能力要求方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学、会计学等基本的知识与实务,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着重培养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分析调查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在教育学生深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时,还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三)在独特能力要求方面。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熟练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能力,把握从事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工作的基本能力,同时还要求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这一点是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区别于其他院校学生能力素质的关键所在,是画龙点睛。总之,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背景具有特殊性,受到医学院校的整体医学氛围的影响极为深刻,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过程较为复杂,形式也更为多元化。因此,科学有效的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协同配合。

参考文献:

[1]李文琦.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误区与对策[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7:40.

[2]吴传俭,丁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需求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116-118.

[3]蒋雪.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2,(13):133.

[4]周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发展思路[J].特区经济,2014,01:215-216.

[5]赵艳.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2,05:275.

[6]吴传俭,丁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266-268.

[7]周爱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133-135.

[8]黄小玲,杨建军,张帆,曾武,廖宇航.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05:999-1000.

作者:刘清华 魏箭箭 单位: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