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30 04:08:00

都市农业研究论文

一、都市农业:具有特殊内涵的农业

对许多人来说,都市农业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它确是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重要概念。联合国开发遍地开花署把它定义为:以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取信约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垃圾和污水),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上和水体里,种养各种家用作物包括食品、花卉、草皮、药材、木材和燃料等,可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产业。根据这个定义,我们认为,都市农业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种植业(蔬菜、瓜类、食用菌、药材、花卉和草地等),林来(水果、坚果、生态林、用材林和薪炭林等),畜牧业(生猪、肉牛、乳牛、羊、肉鸡、鸭和特种畜禽等)和水产业(淡水鱼虾等)。

都市农业的产品由有形和无形两部分构成。从有形部分看,除食品外,用来观赏休闲的花卉、草坪和林木,用来改善生态环境的防风林和绿色隔离带,用作悦情的观赏鱼、观赏鸟,供人玩耍的宠物,供科学试验的动物,用作燃料的木材、坚果壳和牛粪,有作皮件原料的猪皮、牛皮、羊皮和特种动物皮毛,用作羽绒的禽类羽毛,用作丝绸原料的蚕茧等都属都市农业产品。都市农业产品无形部分是附着于这些可以触摸的有形产品之上的精神性因素,比如,它们的生产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给人的美感。

都市农业的经营区域要小于城市辖区的郊县的范围,不能把城市辖区的全部农业都看作都市农业,因为,现在许多城市的行政辖县的农业完全或基本上是农村地区的农业,尤其是一些山区偏远虽然归属一个城市管辖,但它根本不具有城市特性,与传统农业并无二致。因此,我认为,都市农业应该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即城区屋缘农业、城区零星土地上的农业、以及最接近城市的近郊农业。所谓屋缘农业就是利用屋顶、阳台、向阳墙壁及屋周庭院进行的农业活动。这种农业潜力很大,它具有供应鲜鱼、蔬菜、水果、绿化视野,净化空气,运动休闲,防热降温等作用。城区星地农业,为城市保留了一定的绿化空间,可用作农业公园或生态公园;可提供高品质的副食品和花卉等,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从事农业劳动、进行农业教育的场所。近郊农业在城市农业中所占份额最大,它是指与城市建设用地毗邻的农业,它除了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鲜活的农产品和生态建设的意义之外,尤其重要的是观赏旅游价值。以湖南西部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该市正在建设中的“一线一圈”,即以市区为中心、以5公里为内圆半径(城市建城区)、以16公里为外圆半径的方圆区域为“一圈”,以城区到洪江市(县级市)70公里的高等级公路为“一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就是都市农业的有益探索。

都市农业的本质在于强调农业生产与城市发展以及人和自大环境诸方面的和谐。它充分利用和依托都市圈,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对土地、森林等延期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摒弃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重点发展高效、集约的商品农业,并致力于延伸产业链,录求农业产业化架构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开发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都市农业的现代性特征

虽然都市农业与乡村农业一样都是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对象都是有生命活力的生物有机体,生产过程都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相互交织,二者具有一此共同的属性,但是,从消费主体、经营方式以及农业与城市的关系上看,都市农业与一般乡村农业又有诸多的不同,从而显现出自身的特征:

服务性(或叫“适城性”)。从地理空间上讲,都市农业处于内靠城、外连农区的连接地带,是城乡边界模糊的“灰色区域”。所以,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的扩展与延伸,是城市色彩很浓的农业。本着“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宗旨,都市农业适时为城市提供大量“鲜”、“活”、“嫩”的蔬菜,禽、畜、鱼等农产品,满足城市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从怀化市的情况看,以“一线一圈”为主要载体的都市农业较好地体现了服务城市的特点。当地政府引导和鼓励农民在这个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它变“灰色区域”为“绿色区域”,不仅丰富了城市绿色食品,改善了城市重庆,而且由于特殊的交通位置,对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集约性。都市农业特别是城市近郊的都市农业,集约性城乡优势、工农优势于一体,与传统乡村农业相比,有利于获得各种反唇相讥、信息、良种和储藏运输设备,促进技术普及和更新,而从事都市农业的劳动者,相对而方具有较高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设备利用率。都市农业大多由于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经济活跃,资金充裕,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治理。因此,都市农业能较快的实现规范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并且,由于都市农业位于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能接纳来自城乡的双向辐射,特别是可获得城市工业的支持与反哺,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设施水平与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投资收益率和土地产出率,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放性。都市农业不仅上下贯通,能够较好地进行纵向联系,而且内外连接,能够进行广泛的横向联系。因此,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尤其是都市农业的经济结构、经营机制,通过调整和转换,已由封闭的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走向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的商品经济,有利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由利于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利用国内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互动性。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发展过程。一方面都市农业以城市工业、信息服务业等为依托,以城市技术和人才为支撑。城市工商业资本和科技成果,对都市农业不断注入,使其资本密集度、技术含量和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城市需要都市农业为其提供服务。都市农业不仅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高质量的鲜绿食品,刺激了城市对农产口的需求,而且,它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工业原料、廉价的劳动力,连接广阔的市场,对城市工业发展起到基础和支撑的作用。此外,都市农业由于区位优越,在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方面占有优势,集约化程度高,它对远离城市的一般乡村农业具有引领作用。可以说,现在实行管县和城市管理体制,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城乡互动、工农携手、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三、都市农业不可忽视的作用

发展都市农业,对于优化城市生存空间,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市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都市农业是维系稳定的基础产业。马克思说过,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都市农业对城乡居民的食品供应起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资料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都市农业在保障供给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不断增加,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应归功于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可以说没有都市农业的支持与支撑,城市的经济建设就难以发展,城市的社会生活就难以安定。如怀化市近年来在“一线一圈”都市农业区,着力扶持的近效毛利溪大棚蔬菜基地、盈口蔬菜基地、城区的市奶牛场及畜禽产品供应基地、杨村和石门优质水果基地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繁荣怀化市区市场,保障城市居民供给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2、都市农业是工业要素的重要来源。城市除了要求农业保证食品供应外,还要求农村提供发展工业的各种要素。一是原料要素。作为轻业的发展和效益。二是资金要素。农业经济剩余资金一方面通过工粗产品“剪刀差”流向城市,一方面通过金融渠道流向城市。据《大江网》(江西日报主办)2002年11月6日载文:1995年以来,山东仅日照市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领域数额就高达20亿元。至于全国农村,保守估计数字可能上千亿。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等渠道外流,许多农村地区60—70%的资金流向城市和工业区。三是劳动力要素。农业的发展使农村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沿海城市之所以能吸引大量外资,除了其地理位置和政策条件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资源极具优势。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在一定的程度上得益于农村低成本劳动力的大量流入。

3、都市农业的工业产品提供广阔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而农民的消费增长在全部消费增长中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工业品消费额年增长速度高于城市居民。据有关专家分析,农民购买力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可促进工业生产增长0.3个百分点。从当前的消费品市场看,城市非发票品普及率已相当高,开拓城市市场取决于消费品向更高档次发展。而农村人口基数大,消费层次低,农民购买的主要是中低档的工业品,扩大农村市场能刺激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的发展。农民对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不仅体现在对消费品的购买上下班,还体现在对农业生产资料等投入品的购买上。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领域的拓宽,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都市农业的发展,为工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4、都市农业是城市环境的生态屏障。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目前,很多城市十分重视植树造林,扩大绿色植被,建立环城绿化带,这对改善城市自然环境极为有利。都市农业在建立城市生态屏障,美化城市环境,交货城市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国家法定假日的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把较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休闲活动上,而城郊的自然风光和休闲农庄、果园则可成为新的娱乐场所。这也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一大经济潜力。

5、都市农业是城市辐射的有纳载体。城市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蕴含着强烈的向外辐射的原动力。城郊农村可吸纳城市辐射源,中转辐射至整个农村。城郊农村通过吸纳城市先进的思想、文化、经济、技术,可以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依靠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从而达到工农结合,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

四、提高都市农业的综合效益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也是全世界都市农业得以充分发展的世纪。在21世纪初叶,我国城市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要避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农业萎缩、衰败的现象,把都市农业作为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龙头产业来抓。有条件的地方,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确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都市农业。

发展都市农业,当前值得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把经济功能确定为都市农业的主体功能,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发展集约化、设施化、工厂化农业作为建设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首要任务。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不能机械地模仿有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走生态和文化功能为主的道路。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强大的物质、科技、信息和区位的优势,作为超前生产聚集空是,以此弥补相对短缺的自然资源劣势。从长远看,实现农业工厂化是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集约化的基本载体,必须扎扎实产迈好这一步。二是以市场化、产业化作为发展都市农业的突破口。都市农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只有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才能实现,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多层次的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加快培育农业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组织。三是建设和完善都市农业科学技术体系。要大力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速转基因植物、生物肥料、动植物高效疫苗、生物农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抗逆性,减少环境污染;要发展好设施农业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抵卸或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发展农作物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即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控制肥来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艺与技术等。四是合理布局,把都市农业作为城市中具有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来建设。实现城市绿地和都市农业一体化,构筑都市生态绿地网络系统。五是注重农产品“安全性”,制订地方法规,规定农产品的各种成分的安全标准,采取强肿务的措施,防止环境污染,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快发展健康养殖、无公害种植、药物残留防治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六是有计划地发展观光、教育、旅游农业,把都市农业与城市文化结合起来。但限于现阶段的条件,生态、观光及休闲等功能,目前不宜强调到不适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