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府与农业产业化

时间:2022-02-19 03:21:00

市县政府与农业产业化

我听邵博士介绍了一下今天与会代表的情况,所以今天把题目缩小一点,就讲市县政府与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针对我们来的这70多位市县的领导,想讲四个问题,第一,解决三农问题要现代政府与现代产业的结合;第二,市县政府与现代产业结合的途径;第三市县政府如何运作农业产业化;第四,如何构造适应产业的现代的市县政府。

解决三农问题要现代政府与现代产业的结合

我想讲三点:第一,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分析。我们知道,中国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21世纪发展的最大的难题和最大的特点。之所以引起全中国、全社会、甚至是全世界的关注,就是因为中国问题他的本质问题是三农问题,换一句话讲三农问题也是中国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在向现代化过渡的过程中,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传统的农业、传统农民、传统的农村如何进入现代化的问题。

它涉及中国所有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国、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三农问题。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我们知道,中国这个区域自有文明史以来就是以农业起家,而且是以种植业起家。那么,在他的基础上最有效的统治就是家庭经营,所以在几千年以前中国就确定了以小农经营为主的家庭经营种植业,然后利用种植业的边角余料搞养猪,这样一种良循模式。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治理结构,也就是秦始皇以后的君宪制,就是皇帝不再把他的权利分封给他自己的亲戚,由他们采取承包制来建立各种诸侯国来管理整个国家,周朝以前是这样局面。但中国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后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就是采取文官制,委托一部分文官来国家的治理制度。世界很多国家都没有文官制,中国最先发明,印度发展到现在一没历史,古代什么样,没有文字记载,但却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另外一直是这种血统的承包制统治,国家合了合、分了分,没有统一的文化。中国统一的文化、中国现在这样的凝聚力和中国实行这种庞大的文官制有很大关系,于是在2000年就形成了直到现在的社会组织形式,就是基层是农民,然后就是由庞大的官僚阶层来管农民,所以我们社会叫官民结合。

大家知道,小农生产力很低,剩余产品很少,所以他维持这样庞大的阶层是很吃力的。但这个官僚阶层为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又必须存在。我们在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和传统治理结构下,中国就走了漫长的封建制度。每当这个官僚阶层过大,朝俸要得过多,负担过重的时候,农民就起来造反,推翻这个阶层,由于没有新的治理结构,没有新的现代政府,还是按照孔夫子的学说,按原来理念建立起来的,也就是几十年最多上百年就又出现问题,然后历史就这样循环、朝代更迭。官民矛盾就成为中国两三千年来中国的最主要矛盾。大家可以看到《水浒转》啊、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基本都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的。

到近代,十四五世纪以后,西方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是它以畜牧业为主,在它之上,由于海外贸易、财富的积累和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产生了企业家阶层。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出现了现代的企业这样的组织,构建了现代的产业,现代产业的兴起,要求新的社会国家的治理结构,那么就出现了民主制。企业家参政,这样西方的社会组织形态,跟中国组织形态就有非常大的区别,这也就是十四五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开始,西方的文明拓展到全球,在这种过程中,中国东方社会这种官民结构与西方现代政府和现代产业文明碰撞,大家知道,十八九世纪以后,就出现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中国古老的文明受到剧烈的冲击,节节败退,导致百年来的大革命,大流血,大变动。中国人在探索,都知道过去那套不行了,新的到底该怎么建立,一直在探索。应该说,老一辈革命家,从孙中山到都在探索三农问题,而且是从国家、从民族、从文明这个角度来探索。但是大家知道,走的路有问题,他还是在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里考虑中国问题,大家在座的都看过很多书,他还是追求小国寡民,五七干校,农工商学兵都在一个村社中组织,那个代表他的政治理想。大家知道那是肯定不行的,因为这种低效率的农业,传统的农民不改变,还是固守在农村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开创了一个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篇章。他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市场化、民主化来解决这个问题,走西方的路。应该说这条路,光绪皇帝当时就提出了,百日维新关于农业,光绪提出的就叫西法种田。近百年我们中国许多企业家在这条道上探索,大家知道江苏的张骞,还有很多的企业家都在探索。我们早期的思想家、企业家,包括三农问题基层的解决,中国近代的很多政治家也在探索,山西的阎锡山当时就在山西办教育,搞农民培训,甚至他都想改变土地所有制,想不搞私有制,搞集体所有制,但是有的学者劝他别搞,搞了就成了村里的大户和乡绅的所有制,后来他就没敢搞。湖南,当时三分之二而的县长都换掉了,贯彻晏阳初三农思想。山东,大家知道梁漱民也在推行乡村改革、乡村建设。

不是说现在我们才在琢磨三农问题,中国很多思想家、政治家都在探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现在来回顾它,就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打破传统的治理结构,采取新的游戏规则,就是现代的产业和现代的政府。首先是现代产业,然后是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产生现代政府,两者真正结合才能解决小农经济下官僚政府的一系列腐败和低效率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说,在全球化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把一个区域甚至国家变成一个有效率的组织,也就是它能不断产生新的利润,能从外部中通过市场交换把产品输出去,换得金钱回来改善国民的福利,同时能合理的分配利润,这样一个内部和谐的组织。而这样的组织在中国它最基本的两个支撑点就是现代产业和现代政府。因此,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不单是一个有的同志提出的办教育就能解决的,也不单是一个扶贫就能解决的,也不单是的一个解决政府腐败就能解决的,有清官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个综合配套的措施,涉及方方面面。

现在税费改革以后,这个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就是农村的基层治理结构怎么办,乡镇瘫痪了、破产了,县政府没有财力,失去了控制这个社会基本的公信力,因为你不能收税费了,谁来跟你打交道。中国自古以来县以下的政权就靠政府给的权利让它从农民手里收取税费来维持基层统治,现在这个权利没有了,怎么弄,面临很大的问题。县域的政府应该怎么办,而政府怎么办又给他的财力有直接的关系。民朝时候,当时说中国的税费之重,但是平均到每个农民也就是一家半两银子。当时英国人的负担是多少,一个人平均要十几英镑的负担,但是英国为什么能够维持下去?那个时候它就已经有现代的工商业了,产生很多的利润,交那么一点税费不在乎。中国农民那么穷,交那么一点他就受不了。问题的要害不是农民负担,不在于税费,而在于如何产生税费,如何运作税费,如何让税费为产业服务。所以我们回顾历史,我们今天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要现代政府和现代产业的结合才能解决三农问题。

那么,我们今天有的同志提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侧重产业、注重企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怎么办,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怎么办,资源会不会向强势群体集中,政府是不是都在傍大款,很多人认为农业产业化没有真正解决利益机制的问题。我们过去强调龙头企业扶持农民、农业,我们讲的是在平等的市场交换中,企业在科技上、观念上、在知识上、人才上给农业、农民的一种待遇,但是要使农业、农民有更多的好处,那还要靠政府。龙头企业对农业农民的反哺是一种市场交换的反哺,就是我得有好处,你得有好处,而不是我没好处你有好处,这种理想主义的事情放在龙头企业去干那是肯定不行的。但是我们从社会的角度,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对三农的反哺,那就是龙头企业的税收,方方面面的税收,通过政府财政的二次分配来给三农。如果一到微观,就是政府出台政策,扶持与投入,在公共服务上给农民好处,然后再和企业的市场利益分配结合起来,两个机制相结合,就使三农得到更多的资金。所以,从发展三农、扶持三农的角度讲我认为也是现代政府和现代产业的结合。

市县政府与现代产业结合的途径

我们看现代政府主要是指三个层次的政府。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第二个是省政府,第三就是市县,主要就是县级政府,因为从未来看,地市和乡镇这两级那都是要弱化精简的层次。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演变证明层次过多、负担过重、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低,中国人这么多,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建立庞大的文官制度,如果不是一种扁平化的层次少的管理,必然是低效率的、无能的、腐败的。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因为管理层次过多,还是采用传统的科层组织,那么大家知道每一次的委托关系都含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由于人的弱点很难管理,信息不畅通,加上现代交通的发展,所以减少层次是必然趋势。秦始皇当时设立县政府有个基本的就是县官你骑着马看你一天内能跑多少,就可以划一个区域。所以现在,坐汽车能跑多远,何况还有电话,省怎么不能管100个县呢,中央管多少个单位,管几千个几万个单位,省里管100个县管不了,县里管100个、500个村管不了,我们现在都是给我们的领导不廉政、不勤政制造借口。

那么这三层政府和现代产业的结合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本辖区的现代产业的结合,比如河北玉田有农业部原良种猪场,有养猪协会,后来引进双汇龙头企业构成自身县域的产业体系;还有一类就是和县域外的产业结合,还比如玉田,一开始加工不行,自己上不行,你跟双汇的结合就带有县域外的结合。我们在座的20多个县和大北农的结合也是各县域和全国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结合。实际上省里有这个问题,中央也是一样,我们中国搞财富论坛就是和全世界500强的代表的对接。总的来说,基本是两个层次,一个内部的,一个外部的。

那么结合方式我想主要有三种,具体来讲,你跟现代产业结合的理念,为什么现代政府要和现代产业结合,刚才说过结合起来可以改变游戏规则,但进一步讲为什么要结合,那就是在市场经济中成功赚钱的基本原理就是跟成功者合作。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他产生的成功者、产生的会挣钱的企业家是非常复杂的,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说不太清楚,但是他都是一种聚变的结果,甚至是几代人努力、遗传的结果。浙江为什么产生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家,人种优秀啊,就是聪明,那没法比,那是多少代精英结合的结果。所以,我们作为县政府,要想发展现代产业,跟成功者合作,打一个很现实的比方,就是联姻战略,就是你的资源、你的女儿怎么找一个男的嫁出去,然后就发展起来。这男的是证明过的、已经成功了的,已经挣钱了的,而不是两人都是大学毕业互相瞧着不错,不找这个,我们要找就找已经成功的企业家,我这女儿要嫁就嫁大款,我们耽误不起时间和功夫,而且要冒很大的风险,你没成功怎么半。所以基本的方式就是,第一条看本县内有没有成功的企业。我也是国家农垦局局长,我们黑龙江垦区原来也是自己办了很多企业都跨了,后来发现路有问题,后来我们就瞧哪个企业领导这水平高就给哪个权利和压力,所以北大荒的面业就是这么搞起来的。第二条路子就是招商引资,也就是招上门女婿。我嫁闺女,你们都来,然后我仍绣球,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他来的不单是企业,而是背后的关系和网络。我们到美国去考察,问他们基层政府干什么,就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招商引资,第二件事儿怎么想办法帮着当地老百姓就业。实际上还是招商引资,没有招来的商、引来的资哪有就业机会啊。第三个办法就是嫁出去,我这儿产业怎么跟县外头的强势龙头企业对接,和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现代产业对接。作为国家、作为省、组为县,政府跟现代产业对接,无非是这三个。我们看中央,一样,扶持国内龙头企业我们搞500强。招商引资,吸引别的产业的龙头企业进入我们的行业。中国也是招商引资,现在是全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三个就是主动出去,境外办,出去办,把原料输出出去给别人对接。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原来引进来,现在走出去。中国的资源极度短缺,得靠全世界,你看国家领导人到处跑,你看都跑哪些国家,都是跑的资源国。我们的县领导也应该到处跑,到处瞧哪有有钱人然后把闺女嫁出去,所以我说我们讲的现代政府和现代产业结合的战略是和成功者合作。

那么和成功者合作的机制是什么,他的基本机制就是双赢、互利。还用婚姻作比方,就是郎才女貌,光朗才不行,你长得不漂亮人家不要你,你得拿出吸引别人合作的卖点来。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看我们的合作者是不是真的成功者,有没有跟我们合作的必要性和愿望。第二个方面就是看我们自身是不是能够和别人合作。我们有什么优势的东西和甚至是劣势的东西,因为劣势在一定情况下也可变为优势。比如,宁夏,那很荒凉,有个作家叫张贤亮,原来在那里当劳改犯,后来成了作家。他发现荒凉也是种资源,他就把荒凉卖给张艺谋,张艺谋不是就拍了《红高粱》,《红高粱》不是就赚钱了吗,然后他就根据这个设想在那里办了个影视城,都道这里派荒凉题材我发财。前一段时间一个日本人对我讲,我们日本太繁华,你能不能在中国给我找一个不亮的地方,过一把黑瘾。你看这“黑”也可以转化为资源,关键是我们怎么看。我们现在很重要的就是对自身的资源把握,怎么认识县里的各种资源,怎么把它包装、重组、打扮,这个方面非常重要。我到湖南桃源县,出美人的地方,桃花家美人多,电影上很著名的场景。它有两大资源,一是这种传说,其实这里的姑娘并不漂亮,漂亮的都跑北京了,但起码有说法;另一资源,就是有几百万亩竹林竹海,这两大资源,而我去了一看,他的经济开发是一流的。而有的县没有资源,会组装、会包装、有说法,他也能捷足先登,找到合作伙伴。这就给我们大学里的有些女生,长得不漂亮,一上大学就东瞧瞧西瞧瞧,人家大学期间解决了对象问题,出来以后照样有吃有喝,而有的女生成天就把时间花在考研究生考博士什么的,结果把自己资源耽误了,20年以后人家是官太太,你还在苦苦奋斗,孑然一身,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们的县政府也要注意,很多县,县领导真没少下功夫,但人家沿海有的县领导,整天喝酒洗桑那,人家也发展上去了,路子不对。很多事情不是你亲自操作的,你也不会操作,整天催种催收,起多的大作用。这里面非常重要的就是互助,就是你的优势和别人的优势、你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怎么对接,找到一种途径和方式。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没有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对立、冲突,讲和谐都是讲忍让,而不是互利和交换。我们认为交换是很卑鄙的,君子讲义小人讲利。其实,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交换。有一天我到理发馆去理发,给我洗头的小姑娘对我说,经过了三次失恋,终于领悟了一点人生的道理,人的关系无非三种关系,一种是血缘关系,二是恋爱关系,三是利益关系。我说,我给他归纳最本质的还是利益,没有利益,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也是各自飞东西啊。夫妻也是男女分工的一种利益互补的一种经济合作。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利益机制,你就解决不好县政府和县里的经济和产业对接。上次我讲了一个例里,中国过去讲官府压迫老百姓,有钱人剥削农民,黄世仁见了喜儿就想霸占。现在的资本家不搞这个,他搞一个足疗产业,让喜儿给黄世仁洗脚,黄世仁给他钱,又打了擦边球,双方互利互助,和谐。所以现在我们现代政府和现代产业的结合,要很好的考虑互利。

这个问题最后一点就是结合的区域问题。作为市县政府跟现代产业的结合一定要考虑到本区域的特点,你有些什么。我们现在的市县政府管理的区域大致有四个类型:第一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工商业比较发达,比如和大北农这样畜牧产业结合,可能你更多的应该考虑加工啊、考虑科技啊等方面的优势;第二类大中城市郊区县,这种城市的近郊市县他有他的特点,很重要的就是就业机会多,跟城市市场网络贴得比较紧,你在饲料行业,可能在市场方面、在人才方面有优势;还有一类是农区县,中部农区县,那么这类县你的原料、劳动力成本低;第四类县就是西部生态薄弱县,这类县发展特色产业,特种养殖往往也是优势。所以,要从不同的区域来定位,来解决你和现代产业的对接问题,要研究自己的区位。我们有的,比如河北武清,你是在农产品优势布局里,奶业发展的优势布局里头,你这种发展来得就较猛烈些。当然也要考虑过去的布局随着市场的变化、产业的发展而变化,比如奶牛、生猪饲养过分集中,要避免,就是我们既要看到优势产业发展区也要看到产业发展的风险区。

市县政府如何运作农业产业化

我是从具体的工作角度讲,我想要注意四点。第一是要强调工作的切入点,工作的切入点是两句话,一句是锦上添花,一句是雪中送炭。首先我们作为市县发展优势产业一定要锦上添花,就是抓住自己优势,使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在做强中做大。一个县到底有哪些优势,很简单,突出一两家,我们现在有很多县之所以发展起来了,都是抓住了自己优势。江西乌鸡就是很重要的东西,可是没抓住。南丰县搞蜜桔,就紧紧抓住这事,历届班子都唱这台戏,都唱到总理的办公室里去了。人家一提到蜜桔就知道是给斯大林进贡的蜜桔,能不扶持吗,这就形成了品牌。第二句话就是雪中送炭,所谓雪中送炭,就是得在你形成现代产业中的薄弱环节上下功夫,一个是你县里面形成一体系的产供销,加上科研文化,这些环节中薄弱的地方那就是你要下功夫的地方。不要光指着企业家去补这个台,企业家他要获利,这种公益性的行为,投资产生外部效益的地方企业家和农民是不会干的。比如一个县里面,河北搞保险柜,很多公益性的事是没人干的,比如新的模具的产生,再比如运保险柜时路的修缮,这就是你要干的事。企业干不了的、市场干不了的、老百姓干不了的,你就要补上去,只要能把县里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这就是你的事情。甚至是企业该做的,但不愿意做的,你也要干,就是为了使他迅速有效的运行起来,你这样做一点,别人一看到有利可图就会干的。

第二点县委县政府要注意分配的平衡。我们构造现代产业等于是处理利益关系,尤其是政府的参与。第一要注意老的平衡点,过去的利益机制是怎么形成的,不要轻易动。现在有的县里就是这样,搞龙头企业,搞药材,原来已经形成了的价格体系,现在觉得该给农民多点,轻易就打破原有的价格体系,结果就出现问题。企业负担重了,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药材来了,结果把当地的农民坑害了。利益关系的形成很复杂,政府不太了解内部的机制,因此不要轻易搞。第二,为了形成产业新的竞争力肯定还要形成新的利益关系,你要注意新的平衡点在哪里。如果行不成平衡点,还是开放的利益关系就别搞,搞了就要出乱子,不会顺畅。比如外汇制度的改革,我跟著名金融家讨论过这个问题,你说这个汇率,你看美国人压我们,国内也在说,好几派观点。最近家宝总理说要调整也是出奇不意。然后一个金融专家对我讲,他们把好几个方案拿到黄菊副总理那里,黄菊副总理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就说该调多少,调到什么地方就把利益关系摆平了,我们就不会吃亏。哪个都不敢讲新的平衡点在哪里。我们搞产业化,维持产业体系,他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是一个整体的利益分配体系。政府运作要考虑新的平衡点。不光是一个产业,政府运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事,都有一个新的平衡点,才不至于不稳定。那么老的平衡点到新的平衡点,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积小胜为大胜,分阶段,逐步实现。我们的工作就是加压和释放的过程,是追求和到达的过程,有的人中间没有阶段性目标,得不到满足,非得高血压不可。人要经常地满足一下,压力释放一下,工作也是,包括市场也不能无穷的开发,过渡开发市场会报复。

第三个就是公关的兴奋点。搞产业化肯定要吸引各种资源,政府要运作公共关系,抓住别人地兴奋点,因为你的兴奋点别人不一定在乎。比如说一名大学生特有才,特别欣赏有才地男的,博士,但是没想到人家不看重这个有才,人家看重的是漂不漂亮。人家看重的和你看重的不一致,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规律,叫信息不对称。那么我们应该看到领导的兴奋点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政绩,你的产业化能不能和他的政绩搭上勾,能搭上勾他就支持你。我们很多县领导不懂,实际上乡里村里面摸透了你,但你跟上头汇报的时候,你也应该反推,无非给你一样。接待的规律就是投其所好。第二就是媒体,我们好多企业的老板找媒体啊报纸啊花好多钱下好大功夫,人家勉强给你登一下。为什么?你没抓住人家的兴奋点。他们的兴奋点是什么?故事。你有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有没有吸引读者的新说法。县领导、企业老板你得拿出故事,好的例子、好的效果、哪怕是一个农民的故事。我这次去吉林,人家忽悠我半天了,我都没时间,后来派来个说客,他说我带了一个清华大学的姑娘到底下发动农民搞保险,到村里一看,村里的农民都戴了一顶狗皮帽子,不是座山雕就是刁得一,这个镜头很精彩。当地的农民都信教,我们去搞保险人家不理,于是我们先拉了一头鹿,说你要参加就送他一头大鹿,农民就感兴趣了。接着鹿生病了,我们就给它治病,农民就信赖我们了。然后农民就说,“我来世信天主教有上帝保佑,今世有你们保险公司。”这个故事好听吧,我一听就兴奋了,就对他们说,行,我明天就去看看。你们各个县有故事吗,应该都有,为什么没有挖掘出来?我们的干部没下去,下去了也不会用这样一种角度去观察事物,不注意农民的语言和基层干部的语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最近农业部搞农业规划,杜部长就说了,同样一件事就看怎么说,一个秸秆问题,说了半天,现在有人会总结,是几“料”的问题,既是肥料又是饲料还是原料,一下子就把秸秆的问题上升了。所以,我们怎么能引起领导、媒体的兴奋,会不会把你的工作、你的产业的情况进行概括、升华、表达。我们现在很多地方的县域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被我们县领导干巴巴的几个政策条文一剪裁啥都没了,一说产业化就是基地,基地搞了标准化、无公害,然后就是龙头产业,龙头企业转变了机制,民营化,然后是利益机制平等互利,没了。其实每一个产业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前两天,我到河北发现他们的西红柿不错,我进了大棚,问他西红柿好不好吃,他说没问题,他啪的拍了一个,没有一个领导敢吃,也就是我咵咬了一口,确实好吃。我说在北京卖得怎么样,他说和山东没有西红柿味的西红柿一个价,我说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并没有打出你的品牌。有西红柿味的西红柿消费者是认可的,你看这就是故事。于是我就问当地农业局的领导知不知道,他们都不清楚。我们很多的领导看起来是在下头,是葫芦掉在井里头,从上头看是在下头,从下头看还是漂在水里头。你是不是到了农民地炕头,真正地给农民聊、给企业家聊,挖掘到了产业最本质地东西。投资者看什么,兴奋点是什么?投资者的兴奋点就是利润,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尽快地挣钱减少风险,你给他讲,而且还要显得不经意地讲,让他有紧张感压迫感;消费者的兴奋点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信赖,盟牛的老总牛根生就很懂,结果他就在总部搞了个欧亚奶牛场,把全世界最好的草都集中在了那里,这就是概念,这就是懂消费者。我们这些供应原料县的领导你也应该明白、要懂消费者。南丰县卖蜜桔,后来让我给种蜜桔口感最好的农民颁奖,在北京报纸登了大照片;第二年不是种蜜桔,而就是卖蜜桔了,换招了,搞拍卖;第三年还得换招,搞标准化,一开始又是复杂得哲学,我说不能这么搞,你南丰蜜桔的特点就是标准:第一形状,就这种扁圆状形就是你的标准;第二大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第三甜中微酸;第四是食后无渣。就这四条标准消费者易于辨认,一旦你产品消费者易于辨认,你的特色就出来了。你没有品牌也能卖得很好,品牌一般是用来后验产品。所以我说要注意公关的兴奋点。

第四个就是防范风险,工作要守住底线,特别是畜牧,主要面对三个风险:一个是自然风险,搞农业自然风险。做任何产业的工作首先是考虑风险,先别说立功,首先是责任,追究你风险以后的责任。二是市场,解决市场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你这产业和强势企业合作,山西有个市长告诉我,准备搞奶牛产业,但是怕风险,我说你们不是有个古城奶业吗,他说那不行,那个企业的观念落后,迟早要失败,跟他合作我的奶没人要,你们能不能给我引荐跟蒙牛、光明这样的强势企业对接。像大北农就是这样的强势企业,我想就是我们考虑的。郎才女貌,才是什么能力、潜力、强势,成功企业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领头人,而企业家的能力主要是天赋才能的统率下形成的处理、解决问题和创新事业下的特殊学识,他能学习同时又具备这方面的知识。龙头企业实际是在给农民提供稳定的市场,企业家能在没市场的地方开拓市场,真正的企业家是善于开拓市场的企业家,所以我们县的领导要重视能开拓市场的企业,如果他还是在给别人提供原料,当然不是不可以,你要看源头上的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货不能压在手里,由此换来现金流才能维持下去,最终农民才能获利。最后就是疫病防治。我们搞养殖业最大的风险就是疫病,而这问题非常严重,要高度重视。我们县政府怎么在国家的指导下建设有效的防疫体系,没有防疫体系就不敢大规模的搞,像最近的口蹄疫就很厉害,我们疫病的制度也正在逐渐调整,现在还是不能构成有效的管理,要是农业部像世界卫生组织那样到时宣布哪个县有疫病,宣布一次你就惨了,你20年都爬不起来,而没有疫病的就会成为自己很大的优势。从现在我们和大北农的合作发展现代养殖业就要特别重视,这是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中国第一位的。

如何构造适应产业的现代的市县政府

要想使我们的县委县政府更好的为产业化服务一定要改造自身,当前有四个要点:第一,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我不先说大的,服务这个县里的优势产业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治理结构,我说的就是在这种体制下,你县里要搞现代化也得在治理结构上下功夫,最起码的就是每一个优势产业至少有一个县领导挂帅,很多县很明确,每个领导都直接对县委书记负责。因为任何一个管理工作都是正三角形,如果不是一个封闭的正三角形,管理效率特别低。而我们现在基层的工作就是倒三角形,出成绩大家抢,出了问题相互推诿责任,最起码的一件事就是责任制,年底见分晓,一旦明确了责任,他的劲头就来了。我们现在发展产业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责任不清,治理结构不一,政府也按企业方式来组织结构、指导发展,起码在软性组织上,这样的话,比如大北农和你们合作,总有一个负责啊,谁说了都算,谁说了都不算那不成。经济活动是认人的,西方老板在这投资不管是大北农还是小北农,他就只认邵根伙,品牌不值钱。

第二条就是标准和规则。你运作一个产业要制定一个基本的规则,我们现在很多县发展产业,这些产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有那些标准都不知道。我到内蒙,人家搞奶牛养殖,4年前有3000多头,现在有9万头奶牛,人家样样讲标准,事情有规则。农民养牛,挤牛奶,擦乳房的毛巾都有说法,解决了小毛巾干净的问题,为乳房炎问题立了大功。江苏发展蒜苗产业,县委县政府就下功夫了,怎么解决蒜苗质量好。当地农民有个坏毛病,一个是不会拔,一个是拔了以后拧一下打结,到国外就不行了,打一下品级就降低了。当地政府就有个专门的规定,蒜苗什么时候拔,拔的时候什么姿势,都有规定。县委县政府把这叫改掉农民的坏习惯。标准和规则反映了我们对产业规律的认识,我们只有把他制定成规则和标准我们才能克隆他复制他,才能够不断成展壮大。我们黑龙江,发展水稻产业,搞得很细,那就是根据水稻每一片叶子的生长情况来调控,具体讲叫做叶龄管理,然后一套模式化。这些都得县委县政府深入下去搞产业,帮着农民在技术人员企业家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出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则。我还说射阳县,人家到了蒜苗收购的季节,县里的人就在冷库旁检查磅秤,然后这个蒜苗保存得怎么样,那就注意品牌,那就培养品牌储存,每一个道口出的蒜苗都有一个老板的名片,名片上都有一个手机号,你哪一个零售商认为不好就直接给他打电话,所以到下货的时候,客户是拿着手电筒找名片,这就是故事。所以你们县里面要注意这些细节,成功在于细节,失败也在于细节。

第三,人才体系。搞任何产业要想把他发展起来,不光是企业家这方面的人才,而且你政府也需要人才,关键是你政府这一块。我接触了很多县领导,他就不太认识。你应该是把县里最聪明、有发展前景的、最务实的干部派来搞优势产业,你县里面财政收入和建设问题就什么都好解决了。你找那个农业局局长,快退休了,搞啥都不行,他自己家里都没发展起来,他能给你发展起来。光懂行没有干劲不行,光有干劲没有专业知识也不行,我们应该想办法把这样的干部搞到优势产业这样的岗位上,现在这样的干部好多都在组织部。我到县里面去看,哪个县搞得好都是有个很精明的领头人,他绝对是个明白人,你问他什么他都说得清楚,而且他会提出很好的问题来共同探讨。因为很多工作,不是单靠企业家的事情,都是我们各级领导的事情。我说图右旗人家奶牛搞得好,一开始思路就很清晰,走现代养殖的路;第二我搞就是小区;第三小区怎么搞又一套说法;第四小区防疫体系,一种是专业兽医,一种官方兽医。就抓住几条,县里的领导很有思想、很有路子,县里的产业就发展起来了。所以我也说找哪儿合作得看那儿的领导。有了好的领导,还应该使各部门形成合力,要形成体系,自己体系不够要请专家,先有人后干事,没有人不干事,没有能人有些事情是不能轻易动手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最后一点就是监管,县里面推动产业化一定要有一套监管体系,不能指望都像主管的领导那样有责任心。就得监管,就得推动,就得考核,就得奖励,改批评就得批评。如果没有一套监管,靠我们干部的觉悟那搞不好。监管要形成氛围,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人代会、新闻舆论,形成外部强势的监管。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干好的上干不好的下的氛围,优势产业发展不起来。现在好多的问题,特别是体制上的,很多领导心思没放在发展这上面,都想着怎么跑官卖官,没有形成一个在发展产业中得到提拔的机会,所以我们的工作跟不上。中央也正在考虑,如果我们只在上头喊,如果县以下没有形成真正好的治理结构,县以下没有真正发展优势产业的积极性,中国的三农的问题解决不好,中国的社会稳定解决不好,县域是脚脖子,脚脖子出现问题,中国这个巨人有时候就要摔倒。